中医五行五脏
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展开全文黄帝内经》应用五行的生、克、乘、侮等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肌体各腑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生相克的关系,把人体组织结构按五行予以归属;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官——目属木、舌属火、口属土、鼻属金、耳属水;情志——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通俗解说下:木主肝,它像春天的树一样,向上性,开窍由目;火主心,代表心脏里的血像火一样在燃烧有激情,开窍于舌;土主脾,代表后天性,所以饮食是要用口来完成;金代表肺,金代表金属能发音;水主肾,水性下降,所以会往外排出并指出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如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还提出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如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和“子病反母”;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肝病导致脾病,为肝乘牌)和反侮(肝病导致肺病,为肝侮肺)。
由此提出了一些治疗准则,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
这就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的完整而独特的理论。
总之,由于阴阳五行说在中医中的直接引用,使中医初具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特色,阴阳五行说不失为中国古代医学的哲学基础。
五行相生的理解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五行相克的理解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正体五行入门基本知识

正体五行入门基本知识
正体五行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与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颜色、味道、季节、方向和器官等。
例如,肝属木,对应绿色、酸味、春季、东方和眼睛等;心属火,对应红色、苦味、夏季、南方和舌头等;脾属土,对应黄色、甜味、长夏、中央和胃等;肺属金,对应白色、辣味、秋季、西方和鼻子等;肾属水,对应黑色、咸味、冬季、北方和耳朵等。
正体五行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指的是一种元素能够促进另一种元素的生长和发展;相克则是指一种元素能够抑制或制约另一种元素的生长和发展。
2. 五行对应五脏:五行与五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每个脏腑都对应着一个五行属性,而五行属性又反过来影响着脏腑的功能。
3. 五行调节:中医认为,通过调节五行的平衡可以调节人体的健康状态。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肝气郁结,就可以通过调节肝经上的穴位来缓解症状。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十二脏腑十二生肖十二寓意23:00--1:00(子时)胆属鼠此时是老鼠活跃的时间(﹡胆主管大脑﹡)1:00--3:00(丑时)肝属牛牛脾气(脾气不好肝火旺)3:00--5:00 ( 寅时)肺属虎声吼如虎(肺活量大;肺主宿降是深度睡眠时间)5:00--7:00(卯时)大肠属兔大便时间,多吃青菜排便好7:00--9:00(晨时)胃属龙胃蠕动该吃早饭了9:00--11:00(巳时)脾属蛇脾蠕动消化吸收时间11:00--13:00(午时)心属马心脏跳得快〈马跑得快〉血流量大(﹡心主神明,小睡一会儿,养神、养气、养精﹡)13:00--15:00(未时)小肠属羊需要素食营养(是小肠吸收营养时间)15:00--17:00(申时)膀胱属猴承上启下〈猴上蹿下跳〉﹝﹡此时间段全身气化最强、头脑最灵活,是最好的学习工作时间﹡)17:00--19:00 ( 酉时)肾属鸡需补钙(鸡吃石头为补钙)19:00--21:00 ( 戌时)心包经属狗保护心脏(保持心情愉悦)21:00--23:00 ( 亥时)三焦经属猪该睡觉了平和的心态(怒伤肝,过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适量的运动(干活属劳动,锻炼属活动,运气动血才叫运动)充足的睡眠(睡眠的过程是排毒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一、五行1、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五脏六腑 中医五行五脏

(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黄帝内经》记载,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多么精辟。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
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五脏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跳: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中医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了各脏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是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五脏之间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
(1)说明五脏间相互资生的关系:木生火,即肝能生心(又称肝木以济心火);火生土,即心生脾(又称心火能温脾土);土生金,即脾生肺(又称脾土生肺金);金生水,即肺生肾(又称肺金养肾水);水生木,即肾生肝(又称肾精以滋养肝木)。
这是以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的关系。
(2)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五行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水克火,即肾水制约心火,以防心火亢盛。
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以抑制肺之气清肃太过;金克木,即肺金制约肝木,以抑制肝阳上亢;木克土,即肝木制约脾土,以疏泄气机,以防脾土壅滞;土克水,即脾土制约肾水,以防肾水泛滥。
运用五行学说的脏腑归类及相生相克的理论,说明了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生克制化关系。
使每一脏在功能上既受他脏资助,亦可抑制其他脏,不至于虚损;既受他脏制约,亦可资助他脏,不至于亢盛。
如脾(土)之气虚,则心(火)生之,以助其虚;若脾(土)之气亢,则肝木克之,以抑制其亢;同时肺(金)之气不足,则脾(土)生之,以助其虚。
肾(水)泛滥,脾(土)克之,以制其亢。
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
从而保证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对立统一,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关于中医五脏的知识科普

关于中医五脏的知识科普
中医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它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心:心主血脉,主管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同时还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肝:肝主疏泄,主管人体气机的疏通畅达,调节情志,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协助脾胃消化。
脾:脾主运化,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还具有统摄血液、固摄脏腑的作用。
肺:肺主气,司呼吸,主管人体的呼吸功能,调节气机,推动血液运行,通调水道,促进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肾:肾主藏精,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水液代谢、纳气等功能。
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如果五脏功能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非常注重调整五脏的功能,以恢复人体的健康。
总之,中医五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和中医的诊断、治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五行理论:五脏与五味、五色、五情之关联

苦味与心脏
心脏与苦味相关
中医认为,苦味是心脏的药味, 可以入心经,清心火,缓解心脏 相关疾病。例如,中药中的黄连 、黄柏等药材,其苦味具有清心
火的作用。
心脏与红色相关
红色是心脏的颜色,也是心脏病 的象征。中医认为,红色可以刺 激心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
脏相关疾病。
心脏与惊相关
惊是心脏容易受到损伤的情绪表 现,而心脏也会因为惊吓而受到 影响。中医认为,苦味药物可以 入心经,缓解惊恐情绪,保护心
五脏是人体内的五个器官,分别是心、肝、脾、肺、肾。它 们与五行相对应,即心脏属火、肝脏属木、脾脏属土、肺脏 属金、肾脏属水。
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心与火的对应
心脏与火相应,因为心脏属于火脏, 火热之邪容易侵入人体,导致心火亢 盛。
肾与水的对应
肾脏与水相应,因为肾脏属于水脏, 水湿之邪容易侵入人体,导致尿频、 尿急等症状。
黑色与肾脏
肾脏与黑色相关联
中医认为,肾脏与黑色相应,因为黑色是肾脏所发出的颜色。同时,黑色也与咸味相关 联,咸味的食物有助于缓解肾脏疲劳。
肾脏与恐的情绪相关
中医认为,恐恐是肾脏功能不足的表现,而黑色则有助于缓解这种情绪。因此,当肾脏 出现问题时,可以适当食用黑色的食物或颜色为黑色的中药材来缓解情绪和改善病情。
01
02
肝与木的对应
肝脏与木相应,因为肝脏属于木脏, 肝气郁结会导致气滞血瘀,而肝血瘀 阻则会导致头晕目眩。
03
脾与土的对应
脾脏与土相应,因为脾脏属于土脏, 脾气虚弱会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等症状。
05
04
肺与金的对应
肺脏与金相应,因为肺部属于金脏, 燥邪容易侵入人体,导致咳嗽、气喘 等症状。
中医五行对应五脏、五味五色、五音、五官、……(完整版)

中医五行对应五脏、五味五色、五音、五官、……(完整版)
1、五行: 木火土金水
2、五脏: 肝心脾肺肾
3、五色: 青赤黄白黑
4、五味: 酸苦甘辛咸
5、五官: 目舌口鼻耳
6、五音: 角徵宫商羽
7、五华: 爪面唇毛发
8、五体: 筋脉肉皮骨
9、五液: 泪汗涎涕唾
10、五畜:鸡羊牛马猪
11、五嗅:臊焦香腥腐
12、五谷:麦黍粟稻菽
13、五果:李杏枣桃栗
14、五菜:韭薤葵葱藿
15、五方:东南中西北
16、五化:生长化收藏
17、五气:风暑湿燥寒
18、五神:魂神意魄志
19、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20、五情:怒喜思悲恐
21、五数:三二零四一
22、五数:八七五九六
23、五元:元性元神元气元情元精
24、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25、五变:握忧咳哕栗
26、五腧:井荥输经合
27、五动:行站卧坐动
28、五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
29、五性:曲直炎上稼穑从革润下
30、五灵:青龙朱雀麒麟白虎玄武
31、五虫:毛羽倮介鳞
32、五长:麟凤人龟龙
33、五实:核络肉壳濡
34、五声:呼笑歌哭呻
35、五指:食指中指拇指无名小指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三二零四一
五数:八七五九六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天二生火,地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天四生金,地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五行五脏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元素。
这五种物质属性元素“相生”、“相克”的规律作为阐释天地万物联系的基本法则,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
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是“整体—平衡”,五行学说就是这一理论的体现,在指导养生调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个系统,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以五行相生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所达成的平衡关系。
藏象学说,“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所谓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医疗实践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医将人体各藏象与五行中的五种元素相对应,从而将人体各个系统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系统之间都存在不同的关系,使复杂的人体结构变得简单明了,对疾病的辨证论治起到全面科学的指导作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情志怒喜忧思悲恐
开窍目舌口鼻耳及二阴
其华爪面唇皮肤发
在身筋心脉肉皮毛骨
明白以上对应关系,再结合五行生克原理,就可以非常快速地找到疾病的症状所对应的脏腑功能失调,对相应脏腑功能的调整,就能消除疾病的症状!
一、肝血之存库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藏血:肝,血之存库,肝是藏血的地方,对血液进行清洁净化。
肝解毒的过程就是清洁血液的过程,因此在人体里面,肝是最主要的排毒器官!
主疏泄: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
说明肝就象树木生长一样将干净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使身体得到营养生长。
在体合筋:肌腱、韧带和筋膜出现病变,血不养筋,关节活动
不利,
易于疲劳或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手足震颤。
说明筋的机能失调于肝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其华在爪:指甲薄而软,易脆裂,枯而无光,甚至变形。
肝功能失调会导致指甲病变,反之通过指甲以上变化也可以推断出身体内肝功能失调。
开窍于目: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阳不足→视物不清肝经风热→目赤痒痛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在志为怒:急躁易怒
在液为泪:两目干涩,流泪增多或目眵
二、心君主之官主血脉,主神明,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主血脉:心血亏虚:心慌、心悸、面色无华。
心血淤阻:心闷痛、面色灰暗。
主神明: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或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等。
在志为喜:过喜则神伤
在液为汗:动则汗多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气过盛:现红赤脸、且脸常有红晕,多现血压,血脂异常;心血淤阻:脸颊及嘴唇呈紫色,是血在脉管中循行无力,多现血脉阻滞。
在窍为舌:舌,心之苗。
心脉亏损:舌面皱折、裂痕。
心火上
炎:舌尖鲜红。
心血淤阻:舌质紫斑。
心神失常:舌卷、舌强直、舌歪、言语有障碍。
三、脾“后天之本” 气血化生之源
主运化,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主运化:运化失调,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烂,疲倦,消瘦,湿症、痰症、饮症,甚至水肿。
在志为思:思虑过度,出现气结,气滞→不思饮食,头目眩晕,脘腹胀满。
在液为涎:口液分泌增多,流涎。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虚胖、消瘦。
在窍为口:脾运失健:口淡无味,食欲减退;湿热困脾:口甜、口粘、口臭、口干、舌两侧有明显牙齿印;口腔症状:口中多现溃疡,溃烂或牙龈肿痛,嘴角溃烂等。
其华在唇:脾运失健:唇色淡白;脾火上炎:唇色血红;湿热困脾:唇燥褪皮。
四、肺朝百脉,司呼吸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胸闷、鼻塞、呼吸浅表、短促、
咳痰、咳嗽、气喘、呼吸不畅、无力。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防御功能减退,容易感冒,皮毛憔悴枯槁,皮肤易发炎,毛窍多闭塞现痤疮粉刺,肤质差,疤痕难消等肤质问题。
在志为悲:过悲则伤肺
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肺气失宣→鼻塞流涕,嗅觉失灵,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肺热→鼻塞,涕黄浊,嗅觉减退
肺燥→鼻腔干燥
肺寒→鼻流清涕
五、肾先天之本,百病之源
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两阴。
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精亏损:生殖机能减退,如男子阳痿、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无性欲,易衰老,重则不孕不育。
主水:体液代谢异常,甚至水肿。
在志为恐:“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下焦胀满,甚而失禁。
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生。
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腿软无力,腰酸背疼,骨质疏松,易骨折,小儿发育迟缓,记忆力减退。
“齿为骨之余”:小儿牙齿生长缓慢成人牙齿早脱。
“发为血之余”:头发枯槁、泛黄,发质差,易断裂分叉,早脱早白。
开窍于耳和二阴:肾精不足:听力减退、耳鸣、耳聋、耳炎症、耳痒;肾气化失常:小便、大便异常,如尿频、夜尿、遗尿、尿闭,大便稀溏频繁。
腑脏表里关系
一、胆:与肝互为表里
胆汁是从肝脏分泌出来的,胆是贮藏和排泄胆汁的,帮助消化食物。
二、胃:与脾互为表里
上接食道,下接小肠。
主要功能受纳腐熟水谷。
“胃气下降”。
三、小肠:与心互为表里
上接胃,下接大肠。
主要功能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四、大肠:与肺互为表里
上接小肠,下端通肛门。
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
五、膀胱:与肾互为表里
位于腹下。
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六、三焦:与心包互为表里
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小肠、大肠、膀胱等。
阴阳气血虚实
中医里讲“阴”即为物质,“阳”即为能量,阴阳可以互相转化,既能量和物质可以互相转化。
比如食物中的糖分,被人体吸收后可以转化为能量供给人体活动,这就是阳,如果被人体所储存,既转化为糖原,则是阴。
如糖尿病人都是阴虚症状,也就是储存的物质不足,因此就消瘦。
“阴虚”即指人体必须的物质不足。
“阳虚”即指人体能量不足。
“阴”在人体中代表人体中所有必须的物质,包括水分、血液、体液、糖分等各种人体组成物质。
“阳”在人体代表人体内的能量,包括气、热量、力量、可转化为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等。
“气”在人体属阳,代表能量,气虚则人体能量不足,活力不足,易疲劳。
“血”在人体属阴,代表血液,血虚则人体面色苍白无华,血液不足,贫血。
“虚”指虚症,即少,不足。
人体大部分疾病都跟虚症有关;“实”指实症,即造成疾病的外邪。
中医治病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授课: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