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的公社 森林小屋

合集下载

长城脚下的公社

长城脚下的公社

长城脚下的公社北京八达岭水关长城口,有一座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共同设计建造,也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

曾在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这座建筑艺术品就是“长城脚下的公社”。

公社整体建筑风格延续了“现代主义”以及日后的“极简主义”风格的经典样式,使建筑呈现出原始而单纯的形态。

而在这一基本风格统领下,每一座建筑又有着自身独特的个体风格。

1、红房子-设计师:安东(中国大陆)建筑外表使用的单一的六面体样式,类似红色砖墙的材质,格式的大型窗户,所选用的红深邃而不轻浮,将建筑的重量感和体积感尽显无遗。

2、竹屋-设计师:隈研吾(日本)建筑的外表由竹子包围,与环境融为一体。

室内也大多采用竹制家具,轻简日式风格,竹子交错排列、光影穿梭,充斥着浓厚的禅意。

3、飞机场-设计师:简学义(中国台湾)建筑师追求地景的融合以致于回归自然的生命体验,将多边风格发挥到极致。

两道嵌入山坡的石墙与长城交相呼应,石墙后面,一排窗户向山敞开,花草树木触手可及,宛如回归自然怀抱。

4、家具屋——设计师:坂茂(日本)家具屋的露天庭院位居中央,置身其中,周围景观纷至沓来,有坐拥群山之感。

家俱屋四面都是门,衣柜隐身门内,保持整体的和谐完整。

外观空间和内部空间保持表里如一的单纯风格,简洁明快的特点俨然一个现代四合院。

5、手提箱——设计师:张智强(中国香港)建筑师张智强对箱盒有着独特的情怀和见解,建筑看似随意却对封闭性与隐私感做到了极致,空间可根据需求轻易改变。

每个重要空间都能坐拥长城美景,并享有最大的日光照射。

6、怪院子——设计师:严迅奇(中国香港)建筑的装饰以最单纯的元素,白色刷漆的墙面、木质地板与石材铺面传达了宁静的乡村式家居生活的感觉。

主卧无墙无门,像一个独立升起的舞台,与户外风景紧紧相连,视野极为通透。

7、大通铺——设计师:堪尼卡(泰国)建筑师想要突出的内涵是沟通和共享。

长城脚下的公社

长城脚下的公社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

隈研吾這座房子叫「竹屋」,因為它是用竹子打造的。

在隈研吾的兒時記憶中,有一片竹林,是通往遊戲場的必經之地,他說,也許是潛意識作崇,當他接到長城腳下這個設計案時,竹林景象一直在腦中浮現,就這樣萬里長城和竹屋有了前所未見的結合。

竹屋是「長城腳下的公社」十二座住宅當中的其中一座。

公社?光這兩字就相當引人好奇。

策劃者張欣,出生於北京,兒時移居香港,後留學英國取得劍橋大學經濟碩士學位,1995年返回北京,和夫婿潘石屹共創地產公司。

三十七歲那年(2000年)張欣和朋友北京大學教授張永和,從北京花了一小時車程,來到長城腳下這塊剛取得使用權的基地上,看到這付連樹都長不起無一處是平坦的荒涼景象,心都跟著涼了。

不過沒多久兩人卻突發奇想「何不找來十二位亞洲傑出的年輕建築師,讓他們各自設計自己喜歡的家」。

2002年張欣因此計畫案榮獲威尼斯雙年展「建築藝術推動大獎」。

隈研吾在其著作《自然的建築》中提到,在接受張欣和張永和的邀請之前,他對中國建築的印象其實並不好。

他覺得這塊土地的邊緣上充滿了抄襲自美國八○年代風格的超高層大樓,並且是二流的抄襲,而將這寂寥的風景進一步擴大生產的,正是那些在自己國家裡吃不開的歐美三流設計事務所,他甚至有一種「連毛澤東也被欺負了的感覺」。

不過,當他聽了張欣和張永和的熱情邀約:「不要歐美的三流抄襲,我們想做的計畫是,只要集合亞洲生氣勃勃的建築師,把今日的中國、今日的亞洲向全世界發出訊息。

」此後,隈研吾決定效法竹林七賢,在竹林裡找希望。

竹子多半用在室內的裝飾上,少有人會拿它來做支撐建物的柱子,原因是它在乾燥後很容易裂開。

可隈研吾認為,若只是把竹子當作與大地斷了緣的裝飾,那麼,竹林裡那種與大地成為一體,彼此相互支援,既纖細又強中帶著柔韌的物性本質就不見了,也不會感動人的。

怎麼辦?把竹子當模子,然後在裡面灌入混凝土就行了,隈研吾說這靈感來自稱為CFT鋼管混凝土的新建築技術。

解決了強度問題,還有耐久性問題,竹子除了要在適當的季節砍下才不易腐朽外,砍下之後還要做熱處理。

打破经典关于“长城脚下的公社”

打破经典关于“长城脚下的公社”

作者: 林公翔
出版物刊名: 艺术生活
页码: 11-14页
主题词: 女建筑师 建筑师走廊 张欣 双年展 建筑家 公社 策展人 长城 俱乐部 使用面积
摘要: 一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似乎有些另类的名称:“长城脚下的公社(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它位于北京八达岭水关长城,原名为“亚洲建筑师走廊”,占地面积为8平方公里。

一期工程由使用面积为400平方米的八栋别墅和一栋俱乐部组成。

这个在林荫相间的山坳里错落有致又匪夷所思的建筑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泰国、委内瑞拉的建筑师担纲设计。

这12栋建筑自。

森林小木屋-小红帽的外婆家

森林小木屋-小红帽的外婆家
为了保持小木屋的历史风貌,定期 进行维护和修缮,确保其长久保存 下去。
与小红帽故事的关联
外婆家的原型
文化交流
森林小木屋被认为是小红帽故事中外 婆家的原型,许多故事情节都发生在 这里。
森林小木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交 流平台,让人们了解和传承小红帽故 事的精髓和价值。
故事传承
作为小红帽故事的发源地,每年都有 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感受故事中的氛 围,体验与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亲密 接触。
民俗活动
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如丰收 节、祭祀仪式等,深入了解当
地风俗习惯。
04
森林小木屋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保护现状与挑战
保护现状
当前,森林小木屋作为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政府和 非政府组织采取了措施,确保小木屋的结构安全,并对其进行适当的修缮和维 护。
挑战
然而,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小木屋承受了较大的游 客压力,可能导致过度使用和破坏。同时,保护资金不足、管理不善以及当地 社区参与度低等问题也制约了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参观周边景点
在森林中露营,享受星 空与自然之声,培养独
立与团队合作能力。
在清澈的湖水中垂钓或 划船,感受宁静与放松。
如小红帽村庄、童话城 堡等,了解当地文化与
传说。
住宿与餐饮体验
01
02
03
04
小木屋住宿
在森林小木屋内住宿,感受自 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烧烤与篝火晚会
在户外烧烤,围着篝火欢唱跳 舞,增进友谊与团队精神。
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与参与
合作与参与
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对于森林小木屋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 重要。通过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和传统,并获得 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同时,合作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增 强社区凝聚力。

长城脚下的公社

长城脚下的公社

“石头沟”(二期)别墅 ,房间类型如下
标准大床间:90间
标准双人间:57间
双卧套间:9间
高级大床间:15间
高级双人间:17间
高级套房:2间
服务
多功能会所-俱乐部, 其中设施包括庭院餐厅,山景餐厅,多功能宴会厅,画
廊,电影院和一个孔雀屋。
专业的管家服务,俱乐部及会议礼宾部服务。
餐厅&酒吧
享受中国菜。餐厅食谱选自中国最具特色的5个菜系,成品出自于不同菜系的 厨师,味道正宗。 成品的造型则是西式和现代的结合。 会议设施
酒店设施 停车场 会议厅 洗衣服务 商务中心 商场 邮政服务 有可无线上网的公共区域
免费停车场 前台贵重物品保险柜 专职行李员 行李存放服务 叫醒服务
客房设施
国内长途电话 国际长途电话 浴室化妆放大镜 24小时热水 免费洗漱用品 浴衣
独立浴缸和淋浴 吹风机 拖鞋 独立写字台 保险箱 电热水壶 咖啡壶/茶壶 免费瓶装
竹屋适合举办公司高层会议,私人聚会,还可以会晤贵宾。
()
大 通 铺 建 筑 师 : 堪 尼 卡 泰 国
大通铺有4间卧室,三个卫生间。饭厅和客厅相连。饭厅里有一张加长的桌子, 可以和多位朋友一起用餐。
大通铺强调沟通和共享。二楼的卧室是一排大通铺,甚至每个卫生间里都有两 个大浴缸,可以让你和朋友体验边洗澡边聊天的乐趣。客厅屋顶上有一块凸出的长 形玻璃窗,使屋内屋外可相互观望,连为一体。大通铺的设计师堪尼卡是12幢别墅 的设计师里惟一的女性建筑设计师。
长城脚下的公社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古老的长城和风格迥异的当代建筑赋 予公社极其独特的丰富内涵。42座独特设计的别墅分散的坐落在陡峭和静谧的山 谷,共有236间卧室,别墅房间从4到6不等, 每一栋别墅都可以看到未经修复的 古老长城。俱乐部则是个多功能会所, 其中设施包括庭院餐厅,山景餐厅,多功 能宴会厅,画廊,电影院和一个孔雀屋。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二分宅(张永和作品)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二分宅(张永和作品)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使山地得以延续。
森林小屋——古谷诚章(日本)
这个项目使用的是当地的原材,但通过新颖的建 筑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空间。从立着不少垂直口子 的房间望出去,人们能看到他们所拥有的景色的 每个不同层面,产生景随人移的效果。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双兄弟——陈家毅(新加坡)
本建筑的设计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结合,用当地的 石材作为主要材料之一。住宅的量体是以一个较大的 建筑物与一个较小的附件小心的配置于山谷的基地当 中,两者成L字形,这有助于房屋与自然的密切结合。 厨房与餐饮空间在小量体内位于北侧的陡崖边,并且 与主建筑成45度角。
怪院子——严迅奇(中国香港)
本案以传统的合院住宅为主体,提出两种不同角 度的"误读"方式。基本上,配置从正统的方场空 间,转而以配合基地地势特性与视线方向性而加 以调整。概念上,则维持了传统中庭属性——以 平淡而内化的环境提供一个舒适且具私人领域感 的空间,同时以开放社交空间的手法,引进外界 浑沌的环境来消灰原有的空间感。
穿






沿













































线







国内顶级主题酒店分享(精)PPT课件

国内顶级主题酒店分享(精)PPT课件
7
“长城脚下的公社”已经成为一家可以接待游客参观/就餐/住宿/会议/艺术交流等需 求,满足会展和度假两个市场的需求
手提箱 家具屋 3号别墅 怪院子
飞机场 红房子
竹屋 大通铺
别墅
手提箱 家具屋 三号 怪院子 飞机场 红房子 竹屋 大通铺 双兄弟 森林小屋 土宅 俱乐部
建筑设计师
香港张智强 日本坂茂 中国崔恺
6
长城脚下的公社:被评为“中国100家最佳酒店”之一
位置:北京市八达岭高 速公路水关长城出口。 规模:占地8平方公里; 总建面32600平米,一期 9400平米(11幢别墅、 1幢俱乐部),二期:共 计23200平米(31幢别 墅);俱乐部: 总建面 4109平米。 价格:平均租金约 1000美金/天·套,另加 收15%服务费。
香港严迅奇 台湾简学义
中国安东 日本隈研吾 泰国堪尼卡 新加坡陈家毅 日本古谷诚章 中国张永和 韩国承孝相
建筑面积 (㎡ ) 347 333 410 481 603 485 716 524 477 573 449 4109
双兄弟 森林小屋
土宅
俱乐部
8
上海JIA酒店:上海繁华地段最尊贵和独一无二的酒店,获第四届 IDC酒店设计年度大奖
瑜舍酒店拥有6间餐 饮场所,包括一间豪 华酒吧和夜总会,提 供地中海美食或可口 的亚洲佳肴。
房间数量:99间
标准房房价:2242 元/晚
艺术品展示墙
4
北京瑜舍:45平studio房,大量采用原木材料,设计简约
结合了现代 的极简主义设 计以及豪华的 设施。
5
长城脚下的公社:12位杰出设计师联袂打造,被喻为中国10大新 建筑奇迹”之一
A. 原址为建于1932年的原挪威斯脱维亚啤酒厂厂房,是 国际饭店、和平饭店、上海大厦的设计者邬达克(L.E. Hudec)为上海设计的唯一厂房。

建筑设计论文-长城脚下的公社

建筑设计论文-长城脚下的公社

长城脚下的公社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中国的建筑也进入了一个开放、兼容、多元的新时期。

在此将以长城脚下的公社为例,通过建筑思想理念、艺术、结构、材料、设备、施工等多几方面做以介绍分析,在了解这个建筑的同时也能了解一些我们中国现在建筑的发展关键词:中国现代建筑长城脚下的公社开放兼容多元正文:(一)建筑概论及场所环境:长城脚下的公社,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同时,用木材和硬纸板制作的参展模型也被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这是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国的永久性收藏艺术作品。

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欣和董事会主席潘石屹投资,约请亚洲地区12位著名建筑师设计和建造的世界前卫建筑工程项目。

长城脚下的公社坐落在长城脚下的8平方公里的美丽山谷,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小时15分钟车程,距青龙桥火车站20公里,距离北京市中心1小时15分钟车程。

公社直通八达岭高速路,方便快捷。

距离八达岭机场(可提供私人飞机的升降)仅为15分钟的车程。

长城脚下的公社—凯宾斯基管理共有42栋别墅,190间套房,11间总统套房,4个餐厅,1个Anantara Spa,1个儿童俱乐部及1个户外泳池。

(二)建筑思想理念:其主旨是建造一个私人住宅的当代建筑博物馆,并且希望通过这个具有试验性的举动,影响中国一代的建筑师、开发商和消费者,为我们新生的“年轻”国家在当代建筑的发展上做出贡献。

其对建筑师的选择也具有试验性,仅仅邀请了年轻的亚洲建筑师进行设计,通过他们富有前卫精神和想象力的作品,突出体现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崛起。

比邻长城,与长城相呼应,两种建筑,两个时代,一个横跨两千多年的话题,使这个地方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7-9467(2010)06-0020-04长城脚下的“森林小屋”■钟晓英,马英(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摘要】“森林小屋”是位于八达岭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中的高档别墅之一,由日本建筑师古谷诚章设计。

小屋依山而建,并依地势高低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格局。

在屋内的不同地方都可以透过玻璃窗欣赏到森林中的别样景致。

小屋以当地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建筑色彩上也只采用了简单的白、黄两种颜色,不仅使小屋与环境达到很好的融合,更给人以简单、温馨的感觉。

以“森林小屋”来命名这幢别墅是最为贴切的了。

【关键词】森林小屋;建筑;别墅【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志码】AThe ForestCottage bytheGreatWallZHONGXiao-ying,MAYing(BeijingUniversity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Forest cottage is one of the grand villas in the 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 which is located in Badaling.It designed by Nobuaki Furuya,the Japanese architect.The house is built on mountains,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vel terrain formed a patchwork pattern.You can enjoythe different kind offorest scenery through the windows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in the house.Nobuaki Furuya chose the wood as the building material in the local.He used only two simple colors,white and yellow,in the room.This is not onlymakesthe house andthe environmenttoachieve the integration, but also gives us a simple,warm feeling.And it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toname thisbuildingof"Forestcottage".【Key words】forestcottage;building;villas1引言在童话故事或者是在我们的梦境中,总是会出现一幢森林中的小屋,这幢小屋处在森林深处,这里没有繁华城市的喧闹,没有诸多世事的烦扰,放眼望去是满满的绿色,耳边也只有溪水的叮咚和优美的鸟语。

夏天的午后,我们躺在屋外的躺椅上,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身上,斑斑点点,我们呼吸着自然清新的空气,惬意的享受着暖暖的自然阳光。

冬天,我们在小屋里围着温暖的火炉全然忘记了屋外冰天雪地的寒冷……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生活在一幢幢高楼竖立的城市“森林”中,听不见鸟叫的优美,看不到花开的惊艳。

但我们的内心却总是在渴望着一处位于森林深处的真正的森林小屋,在那样的小屋里放松我们自己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去重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

当我们去到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公社”,其中的10号别墅“森林小屋”犹如梦境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惊呆了,我们看到了童话世界中的森林小屋。

2森林小屋“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欣和董事会主席潘石屹投资,约请12位著名建筑师设计和建造的世界前卫建筑工程项目。

“长城脚下的公社”位于长城边上的一个8km2的山谷,该项目的主旨是建造一个私人住宅的当代建筑博物馆,并希望通过这个具有试验性的举动,影响中国一代建筑师、开发商和消费者。

张欣还因此在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获得了“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这是中国首次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上展示自己的建筑作品并获大奖。

评审团主席赖利在颁奖仪式上说,将一个大奖项授予非建筑专业人士,这在威尼斯双年展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他说,“通过张欣富有创新精神的努力,作品凸显了亚洲12名建筑师在人类住宅设计中表现出的鲜明的当代精神。

”“森林小屋”就是这12座建筑中的一座,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古谷诚章设计。

这幢别墅处于山谷中的一个斜坡上,周围有高大的树木环绕,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见图1)。

古谷诚章在设计中大量的采用了当地的木材,室内木质的地面、楼梯、裸露的木梁以及墙上的木质装饰都为人们营造了一种即使在室内也20能感受到森林自然气息的良好氛围。

下面就随着我的文字和我一起来漫步在童话梦境似的“森林小屋”之中吧!图1“森林小屋”入口3环境我们先从“森林小屋”周边的环境说起。

“长城脚下的公社”处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山谷中,整个公社区域与外界的联系就是一条4m 左右蜿蜒的路,堪称是世外桃源了。

12座建筑并不是紧密的排列在一起,而是分处在不同的地段,各自隐在茂密的森林之中。

“森林小屋”处在张永和设计的“土宅”和陈家毅设计的“双兄弟”之间,周围有高大的树木环绕,有着非常独特的地理位置。

建筑与不远处的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长城遥相呼应,形成了古今的鲜明对比。

可是这样的对比在这里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融洽,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反而就像是与生俱来的,就像是这样的古今结合本该如此一样。

古谷诚章说过:“建筑应该尽可能涵盖各时代的特征和变迁”。

在这里,这句话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新建的建筑和谐的立于森林之中、处在长城脚下,似乎时光的变迁都已经离它远去。

“森林小屋”依地势而建,根据地势的高低不同,合理的安排了各种功能结构。

人在小屋里,无论处在何地(就算是在卫生间也不例外)(见图2),也无论何时抬眼望去,都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致,室内是错落有致的格局,而室外是绿色的郁郁葱葱。

这不仅让我想到了在我国古典园林造景中常用的“人在景中,景随人移”以及“移步换景”等形容词,用在这里却是最为贴切了。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甚至还可以看到松鼠在外面的树枝上跳跃。

只可惜我去的那天刚好是一个阴天,无缘看到这样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景象了。

图2卫生间一角4平面布局了解了“森林小屋”周边的环境,接下来我们就该看看"森林小屋"的平面布局了。

“森林小屋”在平面上呈“L ”形,沿着山谷的斜坡而建。

“L ”形的两翼,一翼落在稍平整的坡面上,布置着大小不同的几个卧房,而另一翼则由混凝土立柱架在斜坡上(见图3),布置着厨房、餐厅以及一个小的休息室,各个功能房间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分布在不同的标高平面上,形成了室内高低错落的布局。

图3“L ”形的一翼架在破面上在比较注重建筑外形,争相在建筑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当代,能很好的处理功能的不同分区,做到功能和形式相辅相成是很不容易的。

而古谷诚章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很好的处理了不同的功能分区,依据地势使建筑达到了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因为“长城脚下的公社”实际是一处高档的酒店,和私人拥有的度假别墅不同,它的住客不是固定的。

它可能是由亲戚或朋友一起租用,也可能是陌生人共同租住在一座别墅内,因此就相对更加注重私密性。

在独立的客房(卧室)和共用的餐厅、厨房、客厅等之间就应该有相对的分隔,使共用的活动场所不至影响到每个人独立的休息空间。

古谷诚章在“森21林小屋”的设计中就很好的解决了这点,他把餐厅、厨房以及客厅放在建筑“L”形平面的一翼和前侧,而把卧室放在了建筑的另一翼和后侧,各个空间互不打扰,休息卧室的“静”和公共空间的“动”,一静一动达到了很好的协调。

在室内布局中,最为吸引我注意的当属餐厅前面的小休息厅和另一侧的阳光室了。

小休息厅(见图4)位于餐厅之前,"L"形一翼的最前端,可以直通到室外的休息平台。

它的标高要比餐厅低1m左右,由餐厅侧面的通道进入,但整个餐厅和休息厅都是通透的,似乎是两个不同的功能分区,但奇妙地共同处在一个大的空间中。

餐厅可容纳10多人一起用餐,很适合举办小型的聚会,而它前面的小休息客厅就恰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交流和休息的空间。

阳光室(见图5)则位于建筑入口的右侧,处在“L”形另一翼的前面,阳光室里只设置了一个长长的“通铺”。

据工作人员介绍,设计是采用了我国东北的“火炕”形式,“炕”下本应该是生火以使其保持温暖,但考虑到森林中的防火改为了用电。

“通铺”下是木质的地面,而其墙上也是采用了木质的方格网背景,在铺上放着红黄色系的不同的靠垫,阳光透过前面的玻璃洒落在屋内,让我不由得坐下去稍稍享受了一下这样舒适的温暖。

图4小休息厅图5阳光室5材料说到建筑,不能不提材料,毕竟建筑是由各种材料组建而成的。

在当今,生态建筑成为了一大热点,从某一方面说,“森林小屋”可以说是非常“生态”的。

在建筑中,古谷诚章就地取材,大量采用了当地的木材进行构建,不仅使建筑更具环保意识,而更使处于建筑中的人犹如毫无阻隔的置身于森林的环抱中。

在建筑中也同时使用了大片的玻璃幕,虽然可以让室内外更显通透,但这样现代科技的成品用在“森林小屋”上却显得不太协调。

说到森林中的小屋,给人的映像就应该是和周围环境很好的融合,就像小屋原本就属于森林而不是人为的创建的一样。

显然大面积的使用玻璃破坏了这样的感受。

据说设计者原来的设计是由玻璃和青砖拼合成长方形的栅栏状的墙面。

但不知为何在实际建成后竟然变成了这样的白色边框的玻璃幕墙,给这完美的童话世界带来了一点遗憾。

6色彩在“森林小屋”的设计中,我觉得设计者在色彩的运用上是值得一提的。

整个建筑的色彩由黄色和白色组成,再加上屋外郁郁葱葱的绿色,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犹如梦境的世界。

在屋外,是满眼的绿色,一条石铺的小路蜿蜒而上,采用混凝土和石头砌筑的基础就坐落在斜坡上,与地面成为一体,就像建筑是在地上长出来的一样。

在建筑的外立面上,亦采用了黄色的本色木材作为装饰,更加让人觉得整个建筑原本就是森林的一分子,它坐落在这里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走入屋里,本色木质的地面,由木条构成的背景墙,以及栅栏状的木质楼梯和扶手(见图6),再加上置在“炕”上的红黄色系的靠垫,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森林里燃起篝火,给人一种惬意、放松而温暖的感觉。

除了黄色以外,整个建筑就是洁白的了,白色的墙面加上深色的大理石地面标示了整个建筑的现代性。

白、黄、绿,构成了整个建筑的色调,再没有多余的色彩,也好似其它的色彩都是多余的一样。

宁静、惬意而温暖!22图6木质楼梯及围护7结语面对“森林小屋”,笔者感到了自己文字的苍白无力,很想把自己心里所有的感动都写下来告诉所有的朋友,却发现没有合适的字眼能准确形容我的感动,也无法准确的描述出这一座只在童话世界中才有的给人以心灵温暖的“森林小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