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6《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6《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拖延的危害;2.学会拒绝拖延,积极行动;3.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拖延的原因和危害;2.如何拒绝拖延,积极行动;3.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拖延导致失去机会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或者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拖延的情况?•你认为拖延会带来什么危害?2. 学习内容2.1 什么是拖延?拖延是指推迟或延迟行动或决策。
2.2 拖延的原因拖延的原因有很多种,如缺乏动力、担心失败、缺乏信心、时间不充裕等。
2.3 拖延的危害•落后于他人;•错过机会;•增加压力。
2.4 拒绝拖延,积极行动•合理分配时间;•制定计划;•不再找借口。
2.5 时间管理•充分利用时间;•不浪费时间;•灵活应对时间紧张的情况。
3. 活动实践3.1 观看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拖延的视频,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2 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有过拖延的经历吗?原因是什么?•拖延会带来哪些危害?如何避免?3.3 时间管理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时间管理相关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体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4. 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并提醒学生要养成好习惯,拒绝拖延,积极行动。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学生之间互相评估和反馈;•设计小测验或测试。
五、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
六、参考资料1.《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北师大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三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和拖延说再见4

第四课和拖延说再见教学目的:让孩子从小逐渐了解拖延的危害,探索拖延的原因,克服拖延。
教学重点:认识到自身拖延的行为,并探索改善拖延习惯、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练习改善拖延习惯,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技术时阶段图运用间情境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看“拖延” 的展示拖PPT5导入经历:早晨闹钟响了,想起床又告漫画展示延的现分诉自己“再睡几分钟吧”,结果有可象,引钟能迟到;这一周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入课题务下个周还没完成 ,, 拖延使我们的无数梦想变成幻想。
拖延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更加难以改变,所以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和拖延说再见。
初步说说自己的拖延故事。
访谈过结合自10探究结合书上三年级的同学李想制程:请三到四身情况分订暑期生活计划的事例,请同学们名同学上台引导学钟说一说你的拖延故事,并请谈谈你访谈。
生发现觉得拖延的原因是什么?问题谢谢刚才几位发言的同学,刚才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对拖延的看法及拖延的原因。
拖延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一个问题。
早在明代诗人钱鹤弹就有这样一首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描写的就是拖延给人生带来PPT的危害。
活动拖延确实有很多危害,让我们的培养学10明理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同时也让内心生自己分产生极大的的矛盾和煎熬。
确良发现拖钟那么拖延的原因是什么呢?绝大延原因多数的同学都认为:拖延的原因是以小组为单以及解懒惰,或者认为是自己没有掌握时位,先讨论自决问题间管理的正确方法。
己在哪些事的能这种认知看似非常有道理,但上是不拖延力。
实际上并不正确。
请大家仔细思考的,是怎么做一下,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你非常感到不拖延的,兴趣的事情,比如逛街、比如上网、然后再讨论比如游戏,你会拖延么?一般都不会。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完成活动二想一想,说一说。
老师小结:我试着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们拖延的四大原因,大家思考一下是否有道理。
1、对取得成功信心不足2、讨厌被人委派的任务3、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4、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导学案-第二十六课 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不做小拖拉|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导学案-第二十六课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不做小拖拉1. 学习目标•了解拖延行为的危害。
•掌握克服拖延的方法。
•能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 学习重点及难点•学习重点:了解拖延行为的危害,掌握克服拖延的方法。
•学习难点: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3. 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可通过题目或图片引入话题,了解学生对拖延的理解。
步骤二:导入新知1.什么是拖延?–拖延是指在应该去做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耽搁了做某件事情的时间。
2.拖延的危害?–影响效率:由于非常的拖延,可能会造成学习时间的缩短,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知识点。
–影响心态:常年累月的拖延会导致自我价值观降低,自信心减弱影响自己的心态,导致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
3.什么样的人容易拖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无法专注于当前任务的人。
–内心真正不喜欢这件事情的人。
–缺乏计划性的人。
步骤三:示范可以通过案例或者图片等方式展示拖延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中拖延的后果。
步骤四:分析通过对示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导致学习拖延的原因和方法。
1.拖延的原因?–环境:诱惑太多,比如周围同学在玩,电视机,小说等各式物品总是去吸引着我们。
–心态:当面对难题时,如果担心自己无法克服,就会出现愁眉苦脸,不想面对的情况。
加上长期的累积,就会形成习惯性拖延。
2.克服拖延的方法?–制定计划:在每个任务的开始,一定要先制定明确的计划。
–养成习惯:通过日常生活的习惯养成,培养自己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自律性。
–学会控制:看到时间进度的情况下,在不能控制的前提下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内心和身体以及环境。
步骤五:归纳总结通过引导,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提醒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说再见拖延,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者。
4. 小结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一旦养成习惯,想要改变就会非常困难。
学会控制自己,消除拖延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5. 作业制定本周的学习计划,并实行。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六课 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六课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拖延对学习和生活的不良影响,培养他们积极面对任务、及时行动的良好习惯。
通过活动与讨论,学生能够:1. 理解拖延的概念及其负面影响。
2. 掌握克服拖延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3.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时间利用效率。
4.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拖延现象的认识: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拖延,拖延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后果。
2. 拖延的原因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拖延产生的原因,如任务难度、兴趣缺乏、注意力分散等。
3. 克服拖延的策略: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设定截止日期等方法来克服拖延。
4. 自我监控与激励:教授学生如何自我监督,及时调整行为,并利用奖励机制来增强行动力。
5.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对于克服拖延的重要性,教授基本的时间管理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拖延的负面影响,并掌握至少三种克服拖延的方法。
-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监控和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和展示PPT。
- 小组讨论材料:彩纸、记号笔、便签纸等。
- 时间管理工具:如沙漏、计时器等。
- 学生手册: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行动计划。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与认识拖延(15分钟)1. 热身活动: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体验拖延的感觉。
2. 实例分享:展示拖延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拖延的普遍性和危害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拖延的经历,加深对拖延现象的理解。
第二阶段:拖延的原因与克服策略(25分钟)1. 原因探讨:引导学生分析拖延产生的原因,总结常见原因。
2. 策略学习:介绍并讨论克服拖延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这些策略。
第三阶段:自我监控与时间管理(30分钟)1. 自我监控:教授学生如何自我监督,及时调整行为。
向拖延说不心理健康教案

向拖延说不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拖延的危害和影响。
2、帮助学生了解拖延的原因和心理机制。
3、引导学生掌握克服拖延的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时间管理观念和行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拖延的本质和危害。
(2)教授学生有效的克服拖延的策略。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拖延的心理成因。
(2)如何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方法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改变拖延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测试来引起学生对拖延的关注。
例如,问学生:“当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一周后交,你通常会在什么时候开始做?A 当天就开始B 提前几天开始C 截止日期前一两天D 截止日期当天甚至更晚”。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主题——向拖延说不。
(二)认识拖延(15 分钟)1、定义拖延给学生讲解拖延的定义,即“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2、拖延的表现列举一些常见的拖延表现,如作业拖延、复习考试拖延、做决定拖延等。
3、拖延的危害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拖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成绩下降、压力增大、失去机会等。
(三)分析拖延的原因(20 分钟)1、害怕失败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担心被批评或否定,所以选择拖延来逃避面对可能的失败。
2、追求完美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想要做到完美无缺,结果一直拖延着不开始。
3、缺乏动力对要做的事情缺乏兴趣或觉得没有意义,缺乏内在的动力去行动。
4、任务难度大面对复杂或困难的任务,感到无从下手,从而产生拖延。
5、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导致任务堆积,最后只能拖延。
(四)克服拖延的方法(25 分钟)1、设定明确的目标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目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2、制定合理的计划使用时间表或任务清单,合理安排时间,为每个任务设定具体的时间节点。
小学心理健康和拖延说再见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和拖延说再见教案[引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心理健康问题在儿童中变得越来越突出。
而拖延也是一个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份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和拖延问题的教案,帮助他们建立健康心理,并改善拖延的习惯。
[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小学生:1.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认识并理解拖延的危害;3. 掌握一些防止和克服拖延的方法;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 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心理健康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2. 分析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二、了解拖延的危害(小组讨论、案例分享)1. 什么是拖延?你有没有遇到过拖延的情况?2. 分析拖延的危害,如时间压力、学习成绩下降等。
3. 分享自己或他人的拖延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拖延的不良后果。
三、预防和克服拖延(小组合作、角色扮演)1. 分析拖延的原因,如缺乏动力、无法集中注意力等。
2. 探讨克服拖延的方法,如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良好的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
3.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示不同情景下的克服拖延的方法。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个人反思、行动计划)1. 学习习惯对于学业的重要性;2. 学会有效地安排时间和管理自己的学习;3.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并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展。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兴趣,促进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克服拖延的方法,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4. 反思和行动计划:通过个人反思和制定行动计划,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和拖延的理解程度。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下册《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教案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下册《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教案一、教材分析该课程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主要讲解拖延的坏习惯以及如何与拖延的朋友说再见。
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拖延的危害,了解如何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以及如何与拖延的朋友进行沟通。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拖延和拖延的危害;2. 学会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3. 学会与拖延的朋友进行沟通;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拖延的危害、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与拖延的朋友进行沟通。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与拖延的朋友进行沟通。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程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习惯。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本节课程,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拖延的坏习惯?它会带来什么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举例子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如:“你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晚上有很多作业要完成,但是你们总想着先玩一会儿电脑游戏或者看一会儿电视,结果导致作业拖到了深夜,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床,上课迟到或者没听懂老师的讲解,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1)拖延的危害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拖延的危害,如错过重要的时间节点、影响学习和生活效率、造成焦虑和压力等。
让学生认识到拖延的坏处,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来展示拖延带来的危害,如:“这是一个学生因为拖延而迟到的照片,他因为上课迟到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这样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2)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案例分享,让学生了解如何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如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及时行动等。
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工作法、时间日志等。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北师大版《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拖延的不良影响、探索拖延的原因。
2、行为目标:让学生了解做事拖延的危害,找出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让孩子在轻松的情景剧中认识到自身拖延的行为,改善拖延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改善拖延的方法并应用在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在进入今天的主题前,我们来做个游戏。
小组合作完成传递一本书。
游戏规则:手脚不能碰到书。
脚只能在原地动。
每个组从第一个同学开始逆时针传递到最后一个同学。
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么快速的传递这本书来顺利的完成这个游戏。
站起来围成一个圈。
讨论好了吗?游戏结束后采访:你们组第一个完成的,你们怎么做到的?心情怎么样?你们组感受到快给你们带来的快乐。
那你们组呢?你们组感受是沮丧,你们感受到慢带来的是沮丧,那么如果比这个还慢就是拖延啦!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聊的话题是拖延!拖延就像我们的坏朋友一样总是拖住我们。
生活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拖延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案例。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情景剧:家里(上学的早晨)人物:小明、奶奶、妈妈、摊饼阿姨、2个路人星期一的早上,妈妈叫小明起床:“小明起床啦”!小明懒洋洋的说:“再让我睡一会,就睡5分钟。
”(妈妈梳妆打扮整理东西)过了一会,奶奶跑过来:“乖孙子,咋还不起来呢?奶奶的早饭都烧好了,快点啊!”妈妈接着说:什么?怎么还没起床,我天天上班都迟到,天天被领导批评,我都被你这个小兔崽子气死了。
(妈妈发牢骚)奶奶说:快点穿衣服来吃饭。
妈妈带着小明急急忙忙出门,妈妈说:“来不及来不及了,来不及吃早饭了。
”奶奶说:“早饭我都烧好了”妈妈对着奶奶说:你一个人吃吧,来不及了,要迟到了!到了小区门口,门卫叔叔说:小明,今天怎么这么迟啊!小明说:妈妈,我饿了,妈妈说:做个鸡蛋卷给你到学校吃吧!冲冲忙忙到摊饼处:不还意思不好意思,能不能先帮我做一块鸡蛋饼,我上学要迟到了,路人1说:行行行,你看这孩子,现在都几点了才来买早饭,路人2:是的呢,现在哪还有学生在路上啊,可能都上课了吧!阿姨边做边说:小明啊,不能老是这样哦!师: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任务了,老师安排第一小组的同学表演第一个场景,第二组演第二个情景,第三组演第三个情景,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道具在前面,如果你觉得需要的话可以到前面来拿,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么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拖延的不良影响、探索拖延的原因。
2、行为目标:让学生了解做事拖延的危害,找出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让孩子在轻松的情景剧中认识到自身拖延的行为,改善拖延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改善拖延的方法并应用在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在进入今天的主题前,我们来做个游戏。
小组合作完成传递一本书。
游戏规则:手脚不能碰到书。
脚只能在原地动。
每个组从第一个同学开始逆时针传递到最后一个同学。
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么快速的传递这本书来顺利的完成这个游戏。
站起来围成一个圈。
讨论好了吗?
游戏结束后采访:你们组第一个完成的,你们怎么做到的?心情怎么样?你们组感受到快给你们带来的快乐。
那你们组呢?你们组感受是沮丧,你们感受到慢带来的是沮丧,那么如果比这个还慢就是拖延啦!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聊的话题是拖延!拖延就像我们的坏朋友一样总是拖住我们。
生活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拖延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案例。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情景剧:家里(上学的早晨)
人物:小明、奶奶、妈妈、摊饼阿姨、2个路人
星期一的早上,妈妈叫小明起床:“小明起床啦”!小明懒洋洋的说:“再让我睡一会,就睡5分钟。
”(妈妈梳妆打扮整理东西)过了一会,奶奶跑过来:“乖
孙子,咋还不起来呢?奶奶的早饭都烧好了,快点啊!”妈妈接着说:什么?怎么还没起床,我天天上班都迟到,天天被领导批评,我都被你这个小兔崽子气死了。
(妈妈发牢骚)奶奶说:快点穿衣服来吃饭。
妈妈带着小明急急忙忙出门,妈妈说:“来不及来不及了,来不及吃早饭了。
”奶奶说:“早饭我都烧好了”妈妈对着奶奶说:你一个人吃吧,来不及了,要迟到了!到了小区门口,门卫叔叔说:小明,今天怎么这么迟啊!小明说:妈妈,我饿了,妈妈说:做个鸡蛋卷给你到学校吃吧!冲冲忙忙到摊饼处:不还意思不好意思,能不能先帮我做一块鸡蛋饼,我上学要迟到了,路人1说:行行行,你看这孩子,现在都几点了才来买早饭,路人2:是的呢,现在哪还有学生在路上啊,可能都上课了吧!阿姨边做边说:小明啊,不能老是这样哦!
师: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任务了,老师安排第一小组的同学表演第一个场景,第二组演第二个情景,第三组演第三个情景,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道具在前面,
如果你觉得需要的话可以到前面来拿,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么演。
采访其他组同学:
刚才这个情景,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
你觉得他的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原因)
对他造成什么影响?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解决,我们可以来帮他解决这个拖延行为吗?
还有同学想说的吗?还有呢?
采访表演者:
我们来采访一下台上这些小演员吧!
你演的是什么角色?
奶奶:看到小孙子这么拖拉,你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妈妈:你有什么想说的?对你造成什么影响?
摊饼:早饭吃不好太急了对身体不好。
案例二情景剧:学习(放学前交作业拖拉)
放学了,老师让同学们在教室门口排好队准备放学,小华拖拖拉拉,他在翻
书包找作业本,老师催他:快点小华!同学们在门口也等的着急。
小华说:快了快了,我的东西放的有点乱,再找找,再找找。
整理好站好队走到学校门口时,门卫叔叔说:你们班老是老大难啊,每次都最后一个,害的我等那么长时间,不然我早就可以下班了,就等你们了!
采访其他组同学
采访表演者
案例三情景剧:社会(过马路拖延)
放学回家的路上,同学们结伴过马路。
举路牌(红、绿灯),都过了几个绿灯了,小红还没过去,她在和几个小伙伴做游戏忘记了,这时一名老师经过:你们不是早就走了吧,怎么到现在还在这啊,你看过马路的时候不能这么拖拉,很危险的而且爸爸妈妈在家等久了也会担心的!
采访其他组同学
采访表演者
三、总结
通过三个案例分析我们知道拖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我们赶紧和拖延这个坏朋友说再见!接下来让我们回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来,在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拖延的现象,想一想…谁有勇气把自己的拖延行为说一说,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你。
(看时间讨论几个)
活动:公开承诺
师:刚才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身上的拖延现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想改要改变,对吗?接下来小组同学讨论如何赶走拖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看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多,最行之有效。
老师要跟大家一起签一个承诺书,针对自己生活中会拖延的行为,你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每人写一条。
比如:……1分钟时间学生写好!
师:带好,贴在家里醒目的地方,老师可能会打电话家访的哦!看一看我们班同学是不是真的执行了,还是你又开始拖延了!
老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会有很大的进步,能够战胜自己身上的一些拖延现象。
那么,最后老师想通过一个游戏来结束今天这节课!
四、拓展:(游戏结束)
每组围成一个圆,每个人把刚才的承诺书进行公开承诺,看哪一组同学之间没有空隙连接的最连贯?老师举个例子:以这个同学为第一个,第一个同学刚说完,第二个同学立刻接上,每一个同学都要非常快的接下去。
评价:很好,三组都非常棒,没有一个人影响到你们这个团队的游戏,没有一个同学拖延,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也一定有信心有能力去战胜拖延,让我们一起和拖延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