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修改病句讲解及例题
小学生病句修改大全(答案解析)

小学病句修改大全病句,顾名思义,就是指有毛病的句子。
修改病句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出句子的毛病,然后把它改过来。
因此,修改好病句,要做到:第一,对句子的“病”要看得准;第二,对句子的“病”要“对症下药”;第三,修改后,要再读一读,看是否“康复”。
小学生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病因:(1)滥用关联词语。
句子中出现关联词误用,滥用,残缺或不搭配等现象,表意不准确。
列如:“不但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而且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概念不清。
主要指大概念和小概念分不清。
如:“全体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3)词语重复。
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如:“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
”(4)成分残缺。
即句子中缺少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意思表达不完整,不明确。
如:“在这次辩论会上,大家很好。
”(5)词序颠倒。
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有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如:“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
(6)前后矛盾。
句子中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意思不明确。
如:“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
(7)指代不明。
代词运用不当。
使句意不清楚。
如:“王新和张西并肩走着,突然,他拍了他一下,一溜烟地跑了。
”。
(8)用词不当。
由于对同义词理解不清,就容易在同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如:“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9)词语搭配不当。
至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理,违反了语言习惯。
如:“我军击落敌军飞机多架和坦克多辆。
”。
(10)比喻不恰当。
如:“雨点像一个个铁球落下来,砸得房顶劈劈啪啪地响。
”。
(11)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如:“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飞快的行驶。
”。
(12)分类不当。
分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小学修改病句专题及答案

修改病句专题方法与训练1.成分残缺例: 看了这部电影, 深受教育。
一个完整的句子, 至少应包括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非主谓句除外), 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 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
缺少了主语, 是谁“深受教育”没作交待, 如果在“看”或“深”前加上主语, 句子就完整了。
2.搭配不当例: 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高潮。
例句中“开展”与“高潮”不能搭配, 应将前者换成“掀起”或将后者改为“活动”3.用词不当例: 我们的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
用“狐狸”形容李老师显然是不恰当的, 可改为“诸葛亮”。
4.词序颠倒例: 展览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展出”的“文物”是现在出土的, 而不是“两千年前”出土的。
所以, 这一句应把“两千年前”与“新出土的”位置对调一下。
5.重复啰嗦例: 我不禁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不禁”与“忍不住”意思大致相同, 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6.指代不明例: 小刚和小军约好星期天去他家玩。
句中使用代词或量词如果指代不明确, 就会造成句意含糊不清。
修改的方法是使人或事物具体化。
例句中的“他”不知是指小刚还是小军, 应将“他”改为“小刚”或“小军”。
7、前后矛盾例: 我估计那人一定是坏蛋。
例句中“估计”与“一定”矛盾, 可将“一定”删去。
8、分类不当例: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苹果等蔬菜。
把所属或种类不同的事物混淆在一起, 就造成了分类不当的毛病。
例句中的“西瓜”、“苹果”是水果, “蔬菜”不能包括他们, 应把“西瓜”、“苹果”删去, 或者在“蔬菜”前加上“瓜果”, 或将“蔬菜”删去。
9、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 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例句就错把两个分句之间的转折关系当成了递进关系。
正确的关联词语应该用“……虽然……但是……”。
10、不合情理例:农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收割稻子。
在一个句子中, 如果所要表达的意思有违反常规或违背客观事实的现象, 即为“不合情理”。
例句中“稻子”成熟是秋季, 农民不可能“冒着凛冽的寒风”收割稻子。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例题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例题
一、例题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1. 解析
- “过去的”和“往事”语义重复。
“往事”就是过去发生的事。
- 修改方法:可以删去“过去的”或者“往事”中的一个。
用删除符号(将需要删除的部分圈起来,然后画一条小尾巴表示删除)删去“过去的”。
修改后的句子为“他经常回忆往事。
”
二、例题2:我断定他大概是小红的哥哥。
1. 解析
- “断定”表示肯定的判断,“大概”表示不确定的推测,两者语义矛盾。
- 修改方法:可以删去“大概”。
用删除符号删去“大概”,修改后的句子为“我断定他是小红的哥哥。
”
三、例题3: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1. 解析
-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原句中存在概念错误。
- 修改方法:在“发明”后面加上“之一”。
用增添符号(在需要添加的地方画一个小方格,然后在方格内写上要添加的内容)。
修改后的句子为“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
四、例题4: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1. 解析
- “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水平”一般与“提高”搭配。
- 修改方法:将“改进”换成“提高”。
用替换符号(将需要替换的词语圈起来,然后在旁边写上替换的词语)把“改进”替换为“提高”。
修改后的句子为“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
小学病句专项练习(含答案详解)

病句专项训练知识点集结一、成分残缺1、考点——句子类型:①主语+谓语+宾语如: 我(主语)是(谓语)一名学生(宾语)。
他(主语)在吃(谓语)苹果(宾语)。
②主语+谓语如: 你(主语)跑(谓语)。
她(主语)非常高兴(谓语)。
一个句子如果缺少了主语、谓语、宾语,就属于成分残缺的病句。
2、例题分析:找出下列句子病因并改正①.听了劳模的报告,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分析:对照上面来看,这个句子读完后我们会发现不知道是谁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缺少主语,因此要补上主语。
答案:听了劳模的报告,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②.夏天到了,同学们都积极地卫生活动。
分析:读完句子后我们分析发现,“活动”缺少一个与之相搭配的动词,“活动”可以是开展,响应都行,由此可见,这是属于缺少谓语的病句。
答案:夏天到了,同学们都积极地开展卫生活动。
③.同学们响应“人人动手,绿化校园”。
分析:对照前面的句子成分分析后发现,“响应”这个动词后面没有接宾语,即不知道“响应”什么,故需加上宾语。
答案:同学们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校园”的活动。
3、解题技巧对于成分残缺这一类的病句,我们要做的是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如果发现有哪一个没有的,就把它补上。
对于如何准确地找出主谓宾,一个简单的小窍门是“缩句,缩句之后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哪些成分是缺少的。
二、重复啰嗦1、考点重复啰嗦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一般是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2、例题分析①.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分析: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②.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分析:去掉“非常”或“得很”。
③.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分析: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3、解题技巧重复啰嗦的病句比较好判断,也比较好修改,只有去掉其中的一个便可以了。
三、前后矛盾1.考点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语意不明表意不清晰、矛盾。
小学数学修改病句方法及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数学修改病句方法及练习题(附答案)
一、修改病句方法
1. 重读病句
有些病句是因为重读错误造成的。
我们可以通过重读每个字或词来找出病句。
例句:
- 错误:这个书包是我的。
- 修改:这个书包是我的。
2. 词序病句
有些病句是因为词序不正确造成的。
我们需要调整词的顺序来修正病句。
例句:
- 错误:我一个星期去三次网吧。
- 修改:我一个星期三次去网吧。
3. 语法病句
语法病句是指句子结构上的错误。
我们需要检查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时态和语态等方面来判断是否存在语法错误。
例句:
- 错误:昨天我去了公园看花。
- 修改:昨天我去公园看花。
二、练题
1. 下面句子中有病句,请修改并标出错误所在。
- 错误:我和弟弟比赛跑,输了。
- 修改:我和弟弟比赛跑,输了。
2. 下面句子的词序不正确,请调整顺序。
- 错误:小明带去了校园里一只小狗。
- 修改:小明带了一只小狗去校园里。
3. 下面句子存在语法错误,请修正。
- 错误:我喜欢画画的。
- 修改:我喜欢画画。
三、答案
1. 错误:我和弟弟比赛跑,输了。
修改:我和弟弟比赛跑,我输了。
2. 错误:小明带去了校园里一只小狗。
修改:小明带了一只小狗去校园里。
3. 错误:我喜欢画画的。
修改:我喜欢画画。
以上是小学数学修改病句方法及练习题的内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例题

三年级语文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例题一、例题。
1. 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 解析:句子表意不完整,“造纸”只是其中一项发明,应在句末加上“之一”。
修改时,用增补符号在“发明”后面加上“之一”。
2.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 解析:“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把“改进”改为“提高”。
用改正符号将“改进”改成“提高”。
3.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 解析:语序不当,应该先“发现”毛病,再“克服”毛病。
用对调符号将“认真克服”和“善于发现”的位置对调。
4. 我断定他大概是小红的哥哥。
- 解析:“断定”和“大概”语义矛盾,应删去“大概”。
用删除符号删去“大概”。
5.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 解析:“过去的”和“往事”语义重复,删去“过去的”。
用删除符号删去“过去的”。
6. 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 解析:“钢笔、尺子、橡皮”属于“文具”,存在包含关系,应删去“和文具”。
用删除符号删去“和文具”。
7. 虽然天气这么冷,所以他仍然坚持长跑。
- 解析:关联词搭配不当,“虽然”与“但是”搭配,“因为”与“所以”搭配,这里应把“所以”改为“但是”。
用改正符号将“所以”改成“但是”。
8. 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 解析:“唱”与“舞蹈”搭配不当,应删去“和舞蹈”或者在“舞蹈”前面加上“跳了”。
这里我们用删除符号删去“和舞蹈”。
9. 我断定他大概是小红的哥哥。
- 解析:“断定”表示肯定的判断,“大概”表示不确定,二者语义矛盾,删去“大概”。
用删除符号删去“大概”。
10. 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 解析:句子表意不完整,造纸只是四大发明中的一项,应在句末加上“之一”。
用增补符号在“发明”后加上“之一”。
11.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 解析:语序不当,应改为“他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艰巨任务”。
用对调符号将“完成了”和“一次又一次”的位置对调。
12.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完整版)小学修改病句专题方法与练习题及答案.doc

修改病句专题方法与训练在小学段,修改病句是句子的重要内容,也是言卷上常出的。
也是卷上出率高的型。
通病句的修改,可以使我什么是正确的句子,什么是的句子。
,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也自己修改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
步:一二找三改四。
一、仔地句子,懂句意,揣摩人本来想的是什么意思,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二、找真分析,找“病因” 。
常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型:1、成分残缺例:看了部影,深受教育。
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包括主和两个部分(非主句除外),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
缺少了主,是“深受教育”没作交待,如果在“看”或“深”前加上主,句子就完整了。
2、搭配不当例:学校开展了学雷的高潮。
例句中“开展”与“高潮”不能搭配,将前者成“掀起”或将后者改“活”3、用不当例:我的李老像狐狸一明。
用“狐狸”形容李老然是不恰当的,可改“ 葛亮” 。
4、序倒例:展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展出”的“文物”是在出土的,而不是“两千年前”出土的。
所以,一句把“两千年前”与“新出土的”位置一下。
5、重复例:我不禁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不禁”与“忍不住”意思大致相同,去其中一个即可。
6、指代不明例:小和小好星期天去他家玩。
句中使用代或量如果指代不明确,就会造成句意含糊不清。
修改的方法是使人或事物具体化。
例句中的“他”不知是指小是小,将“他”改“小”或“小” 。
7、前后矛盾例:我估那人一定是坏蛋。
例句中“估”与“一定”矛盾,可将“一定” 去。
8、分不当例:菜园里种着西柿、西瓜、黄瓜、扁豆、苹果等蔬菜。
把所属或种不同的事物混淆在一起,就造成了分不当的毛病。
例句中的“西瓜”、“苹果”是水果,“蔬菜”不能包括他,把“西瓜”、“苹果” 去,或者在“蔬菜”前加上“瓜果”,或将“蔬菜” 去。
9、关搭配不当例:黄光不但壮烈牲了,而且他永活在我的心中。
例句就把两个分句之的折关系当成了关系。
正确的关用“⋯⋯ 然⋯⋯但是⋯⋯”。
小学常见病句及修改 附例题

修改病句的四种方法:增、删、调、换(一)增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例如:1、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补主语)2、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
(补谓语)3、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补宾语)(二)删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和自相矛盾的病句。
例如:1、玲玲学习成绩和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我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这种方法也用于修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的病句。
例如:1、通过老师的反复教育,(使)我认识了错误。
2、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甜。
3、西瓜、(南瓜)、香蕉、菠萝这些水果我都爱吃。
(三)换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修改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指代不明和不合事理的病句。
例如:1、无论谁(违背)违反纪律,都要受到批评。
2、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提高。
3、他(心上)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四)调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修改词序混乱的病句。
例如:1、我们学校过去注意得不够对卫生工作。
这句话应该把“注意得不够”放在“对卫生工作”的后面,改为“我们学校过去对卫生工作注意得不够。
”2、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许多小明的先进事迹。
这句话应该把“小明的”放在“许多”的前面,改为“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小明的许多先进事迹。
”另外,修改病句还要注意因为词语的调换、删补,而造成句子里标点符号的不妥,修改时,标点符号要有随之移动修改。
例题归类第一种,用词不当类。
1、小明出席了市里的作文竞赛。
2、我高兴得坐立不安。
3、学校的操场扩张了不少。
4、张延虽然学习成绩好,而且他一点也不骄傲。
5、我们学校展现出一批助人为乐的同学。
6、同学们都很爱护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7、詹天佑经常奖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8、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奶奶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嘴里说:喂,老奶奶,坐这儿来!9、他出席了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短跑竞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修改病句讲解及
例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修改病句
一、病句中的常见错误
1.词语搭配不当;
2.句子重复;
3.句子顺序颠倒;
4.关联词语用错;
5.缺少句子成分;
6.语序错误;
7.字词错误;
8.前后矛盾
二.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
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
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三、病句修改常用符号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备注:缩位号也叫“后移号”改正号也叫“换用号”(上图有误)
四、修改病句分析及方法
(一、)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1: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
[例2: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
句子中多了一些词语造成成份残缺。
[例: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
(二、)用词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
1、用错了近义词。
[例: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
]
2、用错了关联词。
[例: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
(三、)搭配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
[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
[例: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了许多欣欣向荣的果树。
]
3、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
[例: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
(四、)词序颠倒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主动者和被动者颠倒。
[例: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
]
2、先后发生的几件事颠倒。
[例: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
]
3、修饰限制的词语用错了对象。
[例: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畅的歌。
]
(五、)重复累赘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
[例: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
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中的字意思重复。
[例: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
3、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
[例: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
(六、)指代不明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
1、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例: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
2、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
(七、)前后矛盾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
1、句子的主要意思前后矛盾。
[例: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500头左右。
]
[例:今年春天的这场秋雨下得真不是时候。
]
(八、)归类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不是同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当作同一类的;
[例:《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
2、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
[例: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稻子成熟了。
]
3、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
[例: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
]
(九、)不符事理这类病句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生活实际。
[例: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
五、练一练
1、大家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
2、全体师生、老师、同学们一起植树。
3、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4、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之所以他的学习好,是因为他自豪了。
6、读了《金色的鱼钩》一文,被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
7、《白杨》的作者是袁鹰写的。
8、马路上许多飞快的汽车向前奔跑。
9、我买的衣服大概八十元左右。
10、北京的秋天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11、我有一个妹妹漂亮的。
12、要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13、苹果、香蕉、黄瓜都是水果。
14、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15、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16、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17、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18、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19、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0、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21、下课了,校园里顿时立刻沸腾起来了。
22、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23、一个人难免有缺点错误,改进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