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实例介绍上海虹桥枢纽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课件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课件

技术创新应用
社会效益显著
在建设中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提高 建设效率和质量。
有效缓解周边地区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和城市一体化进程。
05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影响 与未来发展
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0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成通车,将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
金流,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ppt课件
目录
•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概述 •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与规划 •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与设施
目录
•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历程 •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影响与未来发展
0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概述
地理位置
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 的西部,紧邻虹桥机 场
是上海市交通网络的 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控制
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确保各环节符合 相关标准和规范。
安全管理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 安全事故的发生。
环境保护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减少施工对 周边生态的影响。
建设成果
交通枢纽建成
配套设施完善
完成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建设,实现各交通 方式的顺畅换乘。
建成完善的停车、购物、餐饮等配套服务 设施。
3
加强与其他交通枢纽的连接
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其他交通枢纽的连接,形成更 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THANKS
感谢观看
规划设计
开展前期规划研究,确定建设规模、功能定 位和技术标准。
土地征收
完成相关区域土地征收工作,为项目建设提 供土地保障。
资金筹措
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融资等多种方式筹措建 设资金。
勘察设计

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泸州市茜草长江大桥工程设计起点里程K0+000(江阳路口),设计终点里程K2+400.14(茜草路口),路线总长约2400.14m,为城市主干道Ⅰ级,道路红线宽34米。

工程主要包括跨越长江的茜草长江大桥及引桥,和与之配套的城市道路、管网建设组成。

本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总体原则: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行车有序、低公害的基本设施为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按照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原则,为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正确、可靠、适时的交通信息为目的。

同时结合道路沿线周边环境,对道路沿线实施各行其道,人车分离,路面监控和安全防护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1、道路交通标志设计交通标志设计根据国标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进行。

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其舒适、安全的效能。

本区域交通标志设计主要以不熟悉重庆市区道路网系统的驾驶员为基本使用对象,通过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驾驶员能够正确选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

同时,还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来进行交通管制和保证行车安全,使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

交通标志版面布置以驾驶员在计算行车速度∨=60km/h行驶时能及时准确辨认标志内容,并使交通标志版面布设美观、醒目。

设计范围内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前后协调,并考虑了已建成的周边道路标志设置情况,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系统。

本次设计交通标志的种类: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诱导标志五大类。

(1)交通标志的大小:警告标志:三角形标志,悬臂支撑方式,标志边长:130cm;单立柱支撑方式,标志边长:110cm;禁令标志:单立柱支撑方式,标志直径:100cm,倒三角形标志110cm;悬臂支撑方式,标志直径:120cm;指示标志:悬臂支撑方式,圆形标志直径:120cm,单立柱方式直径为:100cm,正方形标志边长:100cm。

指路标志:标志板面大小按汉字35cm左右高度及间隔、行距等的规定来计算确定标志版面的大小,标志版面内容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对应标识,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1)建设枢纽专用的高架快速道路系统,将地区
图7枢纽地区规划布局示曩
内的交通与枢纽集散交通分离;同时明确枢纽内外 交通通过4个快速节点衔接:青虹路立交承担枢纽 车流量的27%、徐泾中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 20%、北翟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0%、七莘路 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3%,其余的10%由地面道 路承担,并且经测算,南、北、西4个快速节点流量均 衡(见图9)。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地区将串联起上 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以及沿线苏锡常等经济较 发达地区,并促进沿江和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的有 序流动和集聚,实现长江三角洲商贸、信息、资金以 及人力资源的融合与对接。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为上海市及其周边 地区的客运交通系统注入新的强大活力,不但可以 形成一个新的契机,同时可以综合解决现状城市交 通的诸多问题,使上海市的交通建设持续、健康地发 展,也为上海服务全国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年1月由规划局上报,2006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 明确了26.26 km2规划范围的总体功能要求和结构 框架。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范围东起外环线 (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 北青公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 km2(见图6)。 3规划布局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东部为现有虹桥机场用 地,中部为综合交通枢纽各类轨道交通站场用地,西 部为相关开发配套设施用地。
Key words
Shanghai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hish—speed railway
maglev
air port general plan functional layout
1 项目背景 1.1三大契机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以建造高铁车站、磁浮 车站、航空港三大设施为契机,综合规划设计、统一 施工,实现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结果。 1.1.1 2005年虹桥国际机场总体修编,明确了扩 建西跑道和西航站楼的建设计划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配套道路组织设计 精品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配套道路组织设计 精品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 --------------------------------------------------------------- 6 1. 工程概况 --------------------------------------------------------------------------------------------------- 61.1 工程位置 ---------------------------------------------------------------------------------------------- 61.2 工程内容 ---------------------------------------------------------------------------------------------- 61.3 参建单位 ---------------------------------------------------------------------------------------------- 72. 工程规模 --------------------------------------------------------------------------------------------------- 82.1 工程造价 ---------------------------------------------------------------------------------------------- 82.2 工程工期 ---------------------------------------------------------------------------------------------- 83. 工程特点 --------------------------------------------------------------------------------------------------- 83.1 排水管管径多、材料种类多、埋深变化幅度大---------------------------------------------- 83.2 工程穿越现有便道较多 ---------------------------------------------------------------------------- 83.3 二号河地面桥梁施工难度大---------------------------------------------------------------------- 84. 编制原则和依据 ------------------------------------------------------------------------------------------ 84.1 编制原则 ---------------------------------------------------------------------------------------------- 84.2 编制依据 ---------------------------------------------------------------------------------------------- 9 第二章、本工程的施工目标------------------------------------------------------------------------------- 101. 质量目标 ------------------------------------------------------------------------------------------------- 102. 进度目标 ------------------------------------------------------------------------------------------------- 103. 安全管理目标 ------------------------------------------------------------------------------------------- 104.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 10 第三章、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 10 1. 总体布局 ------------------------------------------------------------------------------------------------- 101.1 施工便道布置 -------------------------------------------------------------------------------------- 101.2 施工现场排水布置 -------------------------------------------------------------------------------- 11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 111.4 临时办公和生活设施布置 ----------------------------------------------------------------------- 111.5 消防设施 -------------------------------------------------------------------------------------------- 121.6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 12 第四章、主要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12 1. 排水工程------------------------------------------------------------------------------------------------ 1211.2 沟槽围护 -------------------------------------------------------------------------------------------- 13 1.3 管道基础 -------------------------------------------------------------------------------------------- 17 1.4 管道铺设 -------------------------------------------------------------------------------------------- 17 1.5 管道接口及坞膀 ----------------------------------------------------------------------------------- 18 1.6 窨井砌筑 -------------------------------------------------------------------------------------------- 18 1.7 磅水试验 -------------------------------------------------------------------------------------------- 191.8 沟槽回填 -------------------------------------------------------------------------------------------- 192. 道路工程 ------------------------------------------------------------------------------------------------- 20 2.1 道路施工前准备工作 ----------------------------------------------------------------------------- 20 2.2 土路基施工 ----------------------------------------------------------------------------------------- 20 2.3 填浜路段路基处理 -------------------------------------------------------------------------------- 22 2.4 4%HEC固结土施工(挖填路槽) ------------------------------------------------------------ 22 2.5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 -------------------------------------------------------------------------------- 24 2.6 粉煤灰三渣基层(非机动车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海虹桥枢纽施工设计

上海虹桥枢纽施工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中心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完善增补合同合同号:SPIAIE-11028--JZ-WS-1103施工组织设计上海华宇电子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2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综合布线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设计标准和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设计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标准和规范的优先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部组成及施工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交通中心项目部组织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岗位责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交通中心施工进度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泸州市茜草长江大桥工程设计起点里程K0+000(江阳路口),设计终点里程K2+400.14(茜草路口),路线总长约2400.14m,为城市主干道Ⅰ级,道路红线宽34米。

工程主要包括跨越长江的茜草长江大桥及引桥,和与之配套的城市道路、管网建设组成。

本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总体原则: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行车有序、低公害的基本设施为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按照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原则,为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正确、可靠、适时的交通信息为目的。

同时结合道路沿线周边环境,对道路沿线实施各行其道,人车分离,路面监控和安全防护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1、道路交通标志设计交通标志设计根据国标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进行。

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其舒适、安全的效能。

本区域交通标志设计主要以不熟悉重庆市区道路网系统的驾驶员为基本使用对象,通过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驾驶员能够正确选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

同时,还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来进行交通管制和保证行车安全,使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

交通标志版面布置以驾驶员在计算行车速度∨=60km/h行驶时能及时准确辨认标志内容,并使交通标志版面布设美观、醒目。

设计范围内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前后协调,并考虑了已建成的周边道路标志设置情况,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系统。

本次设计交通标志的种类: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诱导标志五大类。

(1)交通标志的大小:警告标志:三角形标志,悬臂支撑方式,标志边长:130cm;单立柱支撑方式,标志边长:110cm;禁令标志:单立柱支撑方式,标志直径:100cm,倒三角形标志110cm;悬臂支撑方式,标志直径:120cm;指示标志:悬臂支撑方式,圆形标志直径:120cm,单立柱方式直径为:100cm,正方形标志边长:100cm。

指路标志:标志板面大小按汉字35cm左右高度及间隔、行距等的规定来计算确定标志版面的大小,标志版面内容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对应标识,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3.快速集散系统设计原则
置的特点,结合4个内外衔接
快速节点的流量分配,形成南 北分行的两个循环圈,减少干
扰,同时避免南北向过境交通。
二. 虹桥枢纽道路交通系统
2) 南北分行 分块循环
3.快速集散系统设计原则
为了平衡高铁、磁浮、机场三者之间的交通流量,提高枢纽交通运行
效率,形成高铁的循环圈以及磁浮、机场的循环圈,由此在核心区形成4
二. 虹桥枢纽道路交通系统
高铁车站
磁浮 车站
东交通广场 航站楼
二. 虹桥枢纽道路交通系统 1). 枢纽客运规模
2. 枢纽交通量预测
枢纽主要包括铁路、磁浮、航空、高速巴士四大对外大交通客运枢纽。
(预测远景年:2020年)
对外方式 年发送量(万人/年) 日发送量(万人/ 日) 说明 结构规划 吞吐量3000-4000万人/年 结构规划 发送量6000-7000万人/年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007年
汇报提纲
一. 项目概况
二. 虹桥枢纽道路交通系统
三. 市政配套工程
四. 交通中心
Hale Waihona Puke 项目概况1. 项目背景本着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 务长三角的原则,上海将在对外交通设 施、资源、功能服务等诸方面起到核心 城市的辐射作用。
根据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确定的两场分工和定位,浦东国际机 场和虹桥国际机场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工 作。虹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将1993年规划的1700m间距的远 距离跑道优化为365m间距的近距离跑道,节省了约7平方公里土 地。当时京沪高速铁路车站和沪杭磁浮车站正在选址,因此提出 了将高铁、磁浮车站与机场航站楼结合在一起的规划设想。

第十节道路工程标志标线设计实例讲解

第十节道路工程标志标线设计实例讲解

第十节. 道路工程标志标线设计实例讲解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引导道路使用者有序、安全地使用道路,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一起构成公路的立体交通语言。

交通标志通过颜色、形状、字符、图形等向公路使用者传递信息。

按作用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类。

主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作业区标志、告示标志,按上述顺序编排。

辅助标志设在主标志下,对其进行辅助说明。

交通标线由施画或安装在公路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图案及立面标记、实体标记、突起路标等构成。

交通标志与标线传递的信息不应矛盾,互相补充。

在设置时应结合周边路网、交通、社会和自然环境条件来进行设置。

10.1道路的交通标志设计10.1.1标志版面的大小标志版面的大小与设计速度的关系表(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表2.2.6-1)汉字高度与速度的关系(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中的3.7.2表2)汉字字高和字宽相等指路标志的汉字或其他文字的间隔、行距等宜符合GB5768.2-2009中的3.7.5表5的规定 文字的间隔、行距等的规定[案例]主动发光标志应确保在夜间具有( B )以上的视认距离。

A.100m B. 150m C.200mD.250m[解析]按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中的3.11.3.2规定选B10.1.2标志版面中的文字高度标志版面中的其他文字高度与汉字高度的关系表(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表2.2.6-2)注:①在设计交通标志版面时,英文小写字母的字高按1/2h考虑,实际制作时,应根据每个字母的实际高度来确定。

②表中对数字高度的规定适用于“公路编号标志中的字母标识符、数字及出口编号标识中的数字”以外的数字,对字宽的规定主要用于版面设计。

如条件允许,宜采用交通标志专用字体中阿拉伯数字的正体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站
一 工程概况 2 枢纽区域总体布局
一 工程概况 3 规划情况
1) 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道路系统分为快速路(高速公路)、主干路、次干
路、支路4个等级。
虹桥枢纽范围(包括机场),规划道路面积率16.6%,道
2
2
路网密度为3.64km/km ,其中干道网密度为2.01km/km 。
2 扣除机场用地面积,道路网密度为5.48km/km ,干路网
1) 地理位置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处长三角东部,毗邻江苏、浙江,位于沪宁、沪杭高速公路之间,是上海与外省市交通联系的重要节点,从市域范围来看,虹 桥枢纽位于上海市西郊闵行区的华漕镇和长宁区的虹桥地区,距市中心约13km。
一 工一 工程概况 2 枢纽区域总体布局
汇报提纲
一 工程概况 二 设计规范和设计原则 三 总体设计及交通组织 四 标志标线设计 五 可变信息板设计 六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 工程概况
1 项目简介 2 枢纽区域总体布局 3 规划情况 4 交通分析 5 道路技术标准 6 工程范围和设计实施内容 7 设计工作历程及设计依据
一 工程概况 1 项目简介
2) 核心区总体布局
整个站厅建筑从上至下基本分为5层:
17.3m层为出发层
(含人行通道、站厅功能)
11.75m层为到达换乘廊道层
(仅连通磁浮、东交通中心与航站楼)
5~7.2m层为交通站台层 -4.2m层为到达换乘通道及地铁站厅层 -12.1m层为地铁轨道及站台层
西交通广场
高铁车站
磁浮 东交通广场 航站楼
高架衔接段 七莘路、青虹路高架V=60km/h
徐泾虹路高架V=40km/h
高架循环圈 V=40km/h
车道边
高架、地面V=20~30km/h
地道V=20km/h
落地匝道
与地面道路衔接V=40km/h
与停/蓄车场衔接V=30km/h
地面市政道路:
城市主干路V=50-60km/h 城市次干路V=40~50km/h 城市支路V=30~40km/h
2 密度为3.03km/km 。
一 工程概况 3 规划情况
2) 开发地块用地规划
在开发地块中,以高铁、磁浮为分界,东侧主要布 置与航空物流、机场工作等相关的产业
西侧在青虹路与徐泾中路之间的区域集中布置商务、 金融、办公等设施
青虹路北侧SN2路以西为闵行动迁基地范围 SN2路以东以及徐泾中路以南地区布置为综合发展及 商务办公用地。
二 设计规范和原则 2 设计原则
2 设计原则
1) 按指路地点信息分级,逐层引导。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各交通建筑体分级命名方案
虹桥枢纽 规划26.26km2范围
第一级(区域级)
铁路 上海虹桥站
磁浮 虹桥机场西站
机场T2
虹桥机场 2号航站楼
机场T1
虹桥机场 1号航站楼
第二级 (主题交通功能区)
高铁(出发)
一 工程概况 4 交通分析
1) 枢纽本体
预测至2020年枢纽每日集散机动车 交通量约 17万PCU,2030年约24万 PCU。
一 工程概况 4 交通分析
2) 开发地块
规划人口约7万人,远期岗位18-20万。
一 工程概况 4 交通分析
4 交通分析
2 依据土地使用规划,虹桥枢纽外部规划开发区建筑总量约为761万m ,预计岗位和人口总量达25-27万人,每日生成人流总量达140-150万人次。 枢纽规划区域轨道交通线网有2号线、17号线、5号线覆盖,公共交通出行比重45%,其中地面公交为15%左右。 根据以上参数,计算该区人员公交 出行和机动车出行需求:该区全日产生公交需求66万人次/日,客车为13-15万PCU/日。
2) 设计实施内容
道路标志标线、信号灯、可变信息板等
二 设计规范和原则
1 设计规范 2 设计原则
二 设计规范和原则 1 设计规范
1 设计规范
(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家标准GB5768-1999 (2)《上海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城市高架路交通标志标线技术原则》 (3)《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6)《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 (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8)《公路交通标志板》(JT/T 279-2004) (9)《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 18833-2002) (10)《上海公路桥梁限载标准》SZ-G-B05-2007。
考虑各类场站、商业、居住等货运需求,预估远期规划范围内货运总需求在2-3万pcu/日。
枢纽本体 集散交通 近:17万pcu/日 远:24万pcu/日
枢纽地块 日常交通 客:13~15万pcu/日 货:2~3万pcu/日
一 工程概况 5 道路技术标准
1) 设计车速
快速集散系统:
立交匝道
七莘路-A9匝道 V=40km/h
一 工程概况 4 交通分析
1) 枢纽本体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主要包括航空、铁路、磁浮、高速巴士四大对外枢纽。结合各大交通专业部门规划、虹桥枢纽结构规划,预测2020年虹桥机场 旅客发送量2000万人次/年,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总发送量为5272万人次/年左右,沪杭磁浮及机场线合计发送量为1600万人次/年左右、高速巴士发送 量为400万人次/年。
铁路出发 车道边
磁浮(出发)
磁浮出发 车道边
机场(出发)
机场出发 车道边
长途虹桥站
长途客 运虹桥站
高铁P/高铁(到达)
铁路到达 社会停车库
磁浮P/磁浮(到达)
磁浮到达 社会停车库
机场P/机场(到达)
机场到达 社会停车库
第三级 (交通配套功能区)
二 设计规范和原则 2 设计原则
2 设计原则
目标节点的指示
一 工程概况 5 道路技术标准
2) 净空标准
3) 荷载标准
城市主、次干路:城-A级 高架、匝道、城市支路:城-B级
一 工程概况 6 工程范围和设计实施内容
1) 工程范围
快速集散系统: 循环圈、4条连接道和七莘路A9立交.
33条市政地面道路: 主干路:七莘路、青虹路 次干路:SN2、SN6、EW3-1(SN1~SN2)、 徐泾中路 支路:EW1/1等27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