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练习)导学案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6.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课件--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6.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课件--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2y
1
-2
=
1
2
y-■,
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
的解是y
5
=-3
3
是_____.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
随堂训练
4.解下列方程:
x 1 2x 1
(1)

1;
6
3
4 x 9 0.3 0.2 x x 5
(2)


.
边应该同乘以什么数?
方程两边每一
项都要乘以各
2. 去分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分母的最小公
倍数.
(1)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如果分子是一个多项式,
去分母时应将分子作为一个
整体加上括号.
知识讲授
3x 1
3x 2 2 x 3
2

2
10
5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5(3x 1) 10 2 (3x 2) 2(2 x 3)
5
0.3
2
解:(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6),得 (2)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30),得
(x-1) -2(2x+1) = 6.
6 (4x+9) -10(3+2x) = 15(x-5).
去括号,得 x-1-4x-2 = 6.
去括号,得 24x+54-30-20x = 15x-75.
移项,得 x-4x = 6+2+1.
再过七分之一,点燃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到的
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

综合解析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定向训练试题

综合解析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定向训练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定向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幻方最早起源于中国,在《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对幻方做了特别的述说:“公元前一世纪,《大戴礼》记载,中国古代有象征吉祥的河图、洛书、纵横图,即为九宫算,被认为是现代组合数学最古老的发现”.请将4-,3-,2-,1-,0,1,2,3,4分别填入如图所示的幻方中,要求同一横行、同一竖行以及同一条斜对角线上的3个数相加都得0,则x +y 的值为( )A .5B .5-C .3-D .02、整式mx n -的值随x 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下表是当x 取不同值时对应的整式的值:则关于x 的方程8mx n -+=的解为( )A .1x =-B .0x =C .1x =D .3x =3、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不一定正确的是( )A .若ac bc =,则a b =B .若c a c b -=-,则a b =C .若34a b -=+,则7a b =+D .若ab c c=,则a b = 4、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24m x n -+=的解是1x =,则m n +的值是( )A .4B .5C .6D .75、如果6x =是关于x 的方程324x m -=的解,则m 的值是( )A .2-B .2C .7-D .76、《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为:现有一些人共同买一个物品,每人出8元,还盈余3元;每人出7元,则还差4元,问共有多少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设这个物品的价格是x 元,则可列方程为( )A .8374x x +=-B .8374x x -=+C .3487x x -+=D .3487x x +-= 7、下列方程变形不正确的是( )A .4332x x -=+变形得:4323x x -=+B .方程110.20.5x x --=变形得:1010212x x --= C .()()23231x x -=+变形得:6433x x -=+D .211332x x -=+变形得:41318x x -=+8、如果a b =,那么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不正确...的是( ) A .11a b +=+ B .77a b = C .22a b -=- D .55ab -=- 9、下列等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30x =B .358+=C .240x -=D .25x y -=10、若2x =是关于x 的方程2310x m +-=的解,则m 的值为( )A .3B .-3C .1D .-1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日历表的样式如图,若另一张相同样式的日历表中,前三个星期一的日期的数字之和是30,则第三个星期一的日期的数字是______.2、一只小虫在数轴上的点A 处开始爬行,它先向右爬行3个单位,再向左爬行7个单位,正好停在3-的位置,则小虫的起始位置点A 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3、某超市推出如下优惠方案:(1)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2)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9折;(3)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8折。

(完整word版)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DOC)

(完整word版)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DOC)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方程,会判断一个数学式子是算式还是方程;2、能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并了解其步骤;3、会判断方程的解。

【学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

【学习难点】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

课前自主学习(查阅教材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内容)考点一.方程的概念1、含有的等式叫方程。

考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只含有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考点三.列方程遇到实际问题时,要先设字母表示 ,然后根据问题中的 ,最后写出含有未知数的 ,就能列出方程.归纳: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步骤: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考点四.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含义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的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 .【重要思想】1.类比思想:算式与方程的对比2.转化思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特别是方程问题.学练提升问题1:判断下列数学式子X+1, 0.5x-x, 2x-3=7, 3x+2=2x-5 , 2x2+3x-8=0,x+2y=7.是方程有 ,是一元一次方程有【规律总结】【同步测控】1.自己编造两个方程: , .2.自己编造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 .问题2.根据问题列方程: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未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变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他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同步测控】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m?2.甲种铅笔每只0.3元,乙种铅笔铅笔每只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规律总结】【同步测控】1.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cm,高是5cm,面积是40cm2,求上底.2.x的2倍于10的和等于18;3.比b的一半小7的数等于a与b的和;4.把1400元奖学金按照两种奖项将给22名学生,其中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多少人?问题三、判断方程的根1.判断下列各数X=1,x=2,x=-1,x=0.5.那个是方程2x+3=5x-3的解?2.当x= 时,方程3x-5=1 两边相等?等式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并会用数学式子表示;2、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学习重点】理解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

2024春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6.2解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第3课时

2024春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6.2解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第3课时
的题目如图所示,他运用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
很快就完成了这个游戏,则m=
39 .

【点拨】
设第1列中间的数为x,
则三个数之和为16+4+x=20+x,
∴m=16+13+10=39,故答案为39 .
易错点忽视方程的变形规则2中不等于0的条件而致错
6.若a,b互为相反数,则关于x的方程ax+b=0(a≠0)的解为
( A )
A.x=1
B.x=-1
C.x=0.5
D.任何数
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则解方程
7.(母题:教材P8练习T1)解下列方程.
(1)7x=3x-6;
【解】7x=3x-6,移项,得7x-3x=-6,合并同类

项,得4x=-6,系数化为1,得x=- .

(2)2x-1=7+x;
【解】2x-1=7+x,移项,得2x-x=7+1,合并同类
a2+2ab,如3※(-2)=32+2×3×(-2)=-3.
(1)试求(-2)※3的值;
【解】(-2)※3=(-2)2+2×(-2)×3=4-12=-8.
(2)若(-5)※x=-2-x,求x的值.
【解】由(-5)※x=-2-x,得(-5)2+2×(-5)x=-2-x,
25-10x=-2-x,移项,得x-10x=-2-25,合并同类
=2有相同的解,则m等于( B )
A.-2
B.2
C.-3
D.3
5.[2023·德阳]在初中数学文化节游园活动中,被称为“数学
小王子”的王小明参加了“智取九宫格”游戏比赛,活动
规则是:在九宫格中,除了已经填写的三个数之外的每一
个方格中,填入一个数,使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
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分别相等,且均为m.王小明抽取到

第六章_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导学案 (共11课时)

第六章_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导学案 (共11课时)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科目:七年级数学备课人:王淑轶【教学目标】1.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掌握用尝试检验方法求方程的解的思想方法;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3.初步认识方程与现实问题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列方程解下面的应用题:一本笔记本1.2元。

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呢?解:设小红能买到x本笔记本,根据题意得:1.2x=6解得:x=5答:小红能买到5本这样的笔记本。

2.结合上题的解答,说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有哪些应当注意的问题?二、自主探索1.阅读课本1页“第6章导图”内容,试分别用算术法和方程法解答:一队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游,已有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多少辆客车?算术法:方程法:(328-64)÷44 解: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根据题意得:=264÷44 44x+64=328=6(辆) 解得:x=6答:还要租用6辆客车。

答:还要租用6辆客车。

2.阅读课本2页~3页“问题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小敏同学得出答案使用的是什么方法?他的答案正确吗?小敏同学是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的解的。

他的答案是正确的。

(2)你能列方程解答张老师的这道题吗?试一试。

三、合作交流1.你用方程法得到的答案和小敏的答案一样吗?你有什么发现?2.讨论:如果未知数可能取到的数值较多,或者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果试验根本无法入手又该怎么办呢?四、实践应用1.课本3页“习题6.1”第1~3题。

2.补充练习:(1)检验下列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

(a)x-3(x+2)=6+x (x=3,x=-4)(b)2y(y-1)=3 (y=-1,y=32) (c)5(x-1)(x-2)=0 (x=0,x=1,x=2)(2)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不必求解。

双阳区一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6.2解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第1课时等

双阳区一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6.2解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第1课时等

第1课时等式的性质1.借助天平的操作活动,发现并理解等式的性质.2.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的变换.3.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归纳等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点等式的性质和运用.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概括出等式的性质.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同学说说这个故事.小时候的曹冲是多么地聪明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水平的发达,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重量.最常见的方法是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测一个物体的质量(设它的质量为x).首先把这个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然后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并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两边的质量相等,那么砝码的质量就是所要称的物体的质量.二、探索问题,引入新知请同学来做这样一个实验:如下图,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它表示左右两个盘内物体的质量a,b是相等的.得到:a=b.1.若在平衡天平两边的盘内都添上(或都拿去)质量相等的物体,则天平仍然平衡.得到:a+c=b+c a-c=b-c2.若把平衡天平两边盘内物体的质量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则天平仍然平衡.得到:ac=bc(c≠0)ac=bc(c≠0)观察上面的实验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从这个变形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一般规律?(2)这几个等式两边分别进行了什么变化?等式有何变化?(3)通过上面的操作活动,你能说一说等式有什么性质吗?结论: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如果a =b ,那么a +c =b +c ,a -c =b -c.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如果a =b ,那么ac =bc ,a c =b c(c≠0). 【例1】 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1)如果2x +7=10,那么2x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a 4=2,那么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2a =1.5,那么6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5x =5y ,那么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填空.解:(1)根据等式的性质1,若2x +7=10,则2x =10-7(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7,等式仍成立);故填:7(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7,等式仍成立);(2)根据等式性质2,若a 4=2,则a =8(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4,等式仍成立);故填:8(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4,等式仍成立);(3)根据等式性质2,若2a =1.5,则6a =4.5(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3,等式仍成立);故填:4.5(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3,等式仍成立);(4)根据等式性质2,若-5x =5y ,则x =-y(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5,等式仍成立);故填:-y(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5,等式仍成立).点评: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成立;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整式,等式仍成立.三、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或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B .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C .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D .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与另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对于数x ,y ,c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x =y ,则x +c =y -cB .若x =y ,则xc =ycC .若x =y ,则x c =y cD .若x 2c =y 3c,则2x =3y3.在方程的两边都加上4,可得方程x +4=5,那么原方程是________.4.在方程x -6=-2的两边都加上________,可得x =________.5.方程5+x =-2的两边都减5得x =______.6.如果-7x =6,那么x =________.7.只列方程,不求解.某制衣厂接受一批服装订货任务,按计划天数进行生产,如果每天平均生产20套服装,就比订货任务少100套,如果每天平均生产32套服装,就可以超过订货任务20套,问原计划几天完成?四、小结与作业小结通过及时的练习对所学新知进行巩固和深化,在练习中,要求学生说出计算的依据,帮助学生巩固等式性质的同时,也提升了说理能力.作业1.教材第5页“练习”.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通过两次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等式的性质发现的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参观三元一次方程组景点景点一什么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有三个相同的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如1325x yy zx z+=⎧⎪+=⎨⎪-=⎩就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参观提示:三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不一定都含有三个未知数,但方程组中一定要有三个未知数.景点二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思路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其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两种,通过消元将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方程.参观提示: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方法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类似,可通过对比来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想.景点三一般步骤观察方程组中每个方程的特点,确定消去的未知数;利用加减消元法或代入消元法,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到两个未知数的值;将所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三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某个方程,求到第三个位置的值;5.写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参观提示:对于有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可直接消元,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景点四实地体验例解方程组⎪⎩⎪⎨⎧=-=-+=++③.72②,3423①,223yxzyxzyx分析:观察方程组中每个方程的特征可知,方程③不含有字母z,而①,②中的未知数z 的系数成倍数关系,故可用加减消元法消去字母z,然后将所得的方程与③组合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这个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原方程组的解.解: ①×2+②,得5x+8y=7,④,解③,④组成的方程组⎩⎨⎧=+=-785,72y x y x ,得⎩⎨⎧-==1,3y x把x=3,y=-1代入①,得z=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1,1,3z y x第2章代数式2.1 用字母表示数【知识与技能】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过程与方法】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这首歌能唱完吗?2.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几只青蛙就有几张嘴,所以我们可以说“n只青蛙n 张嘴.”这样唱起来也就简单多了.3.像这样从一只青蛙、二只青蛙到很多只青蛙,我们可以用字母n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字母表示数”.【教学说明】导入环节选择从儿歌入手,学生会感觉比较亲切,也降低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难度与知识间的衔接.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动脑筋:中科院院士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水稻,以亩产926.6千克,创造大面积水稻亩产的最高纪录.(1)根据上面数据完成下表:(2)如果用字母a表示亩数,那么水稻的总产量是多少?(3)如果平均亩产为bkg,那么a亩水稻的总产量是多少?【教学说明】以产量问题为情境,从实际出发,以小学中的算术为基础,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2.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飞行器,它是目前中国最大、最重的在轨飞行航天器.已知“天宫一号”大约每小时飞行2.844万千米,则它飞行2小时、2.5小时飞船分别飞行了多少万千米?如果飞行t小时,那么它飞行了多少万千米?【教学说明】以学定教,创设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具体事物——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3.仔细观察上面所列的式子,并请相互讨论交流:用字母表示式子时应注意些什么?【归纳结论】用字母表示式子时应注意: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2.两个相同字母相乘时,写成乘方的形式.3.当数字1与字母相乘时,1也省略不写.【教学说明】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字母表示数的机会,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反复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56例1、例2.2.原产量n千克增产20%之后的产量应为(B)A.(1-20%)n千克B.(1+20%)n千克C. n+20%千克D. n×20%千克3.如果m表示奇数,n表示偶数,则m+n表示(A)A.奇数B.偶数C.合数D.质数4.一个两位数,个位是a,十位比个位大1,这个两位数是(D)A.a(a+1)B.(a+1)aC.10(a+1)aD.10(a+1)+a5.用字母表示a的5倍的平方与b的差正确的是(A)A.(5a)2-bB.5a2-bC.5(a2-b)D.25(a2-b)6.根据题意列代数式.(1)平行四边形高为a,底为b,求面积.解:ab(2)一个二位数十位为x ,个位为y ,求这个数解:10x+y(3)某工程甲独做需x 天,乙独做需y 天,求两人合作需几天完成?解:1÷(11x y +) (4)甲乙两数和的2倍为n ,甲乙两数之和为多少?解:2n 7.小明今年x 岁,爸爸y 岁,3年后小明和爸爸的年龄之和是多少?解:x+y+68、小丁和小亮一起去吃冰糕,小丁花了m 元,小亮花了n 元,已知每个冰糕0.5元,小丁和小亮各吃了几个?解:小丁:0.5m 小亮:0.5n 9.小明坐计程车,发现:请用x 表示y.解:y=5+20.5x - 10.一根木棍原长为m 米,如果从第一天起每天折断它的一半.(1)请写出木棍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试推断第n 天木棍的长度是多少?解:(1);;248m m m (2)2n m 【教学说明】练习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层次性,让学生充分理解,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深化.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2.1”中第1、2、3题.教学中暴露出了很多不足:问题一是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兴奋度不高,责任在于我课前缺少对学生的调动和鼓励.问题二是学生在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环节略显吃力,虽说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点抽象,但如果我能再细致到位的引导和启发,相信学生会有更为主动的思考.对于这节课中出现的问题既是警示牌,同时更是我今后要努力完善的方向.。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3(共19张)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3(共19张)

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
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移项
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等于的数,
方程的解不变.
系数化为1
根据以上规则,通过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 可以求得方程的解。
二.移项与系数化为1:
1.移项: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
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 。
即 x=3. ∵ 方程 2x+1=7和方程2x-a=0的解相同,
∴ 2×3-a=0, ∴ a=6.
随堂练习
关于x的方程 2x-k+5=0的根为-1,
求代数式k2-3k-4的值.
解: ∵ 关于x的方程 2x-k+5=0的根为-1, ∴ 2×(-1)-k+5=0,
∴ k=3. 当 k=3时,
k2-3k-4=32-3×3-4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记得变号!)
2.合并同类项:若有同类项要进行合并;
3.系数化为1:方程的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或乘以未知数的系数的倒数).
随堂练习
解下列方程:
3x-4=0;
7y+6=-6y-2;
移项,得:3x=4,
两边都除以3,得:x
4
.
3
5x+2=7x+8;
移项,得:7y+6y=-2-6,
6.某同学在解方程5x-1=■x+3时,发现■处的
数字看不清了,若已知方程得解为x=- 4 , 3
则■处的值为( D ).Aຫໍສະໝຸດ 3128 B.- 9 C.-8
D.8
7.填空: 3
如果6(x- )=4 2,那么x-
31 =4 ____3;
如如果 果5x+5x3=,2y-那7么,2那x=么_5_x_=_5.y____;10

七年级华师大版下册: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6.2.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 第2课时 方程的简单变形

七年级华师大版下册: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6.2.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  第2课时  方程的简单变形
解:(1)x=15. (2)x=-5. (3)x=-3. (4)x=-1.
(3)-7x=21; (4)-3x=3. 22
9.方程 3x-4=1+2x,移项,得 3x-2x=1+4,也可以理解为方程两边同时( A )
A.加上(-2x+4) B.减去(-2x+4)
C.加上(2x+4) D.减去(2x+4)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6.2.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
第2课时简单方变程的形简单变形七年级下册·数学·来自华师版1.方程的变形规则:
(1)方程 两边都 ___加__上___(或都 减去)同一 个_数___ 或同 一个__整__式___, 方程的 解 __不__变_;
(2)方程两边都___乘___以__(或都除以)同一个___不__等___于__0的数,方程的解__不__变__. 练 习 1 : (1) 方 程 3x = 2x + 1 两 边 都 减 去 ____2_x___ , 得 __x_=___1, 其 根 据 是 _方__程__的___变__形_;规则1 (2)方程 2x=6 两边都除以___2_____,得__x_=___3_,其根据是_方___程__的___变__形__规__.则2 2.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__符__号__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像这样的变形 叫做__移__项__.
2
解:解方程-2x-4=0,得 x=-6,则另一个方程的解为 x=-6+2=-4.将 x=-4 3
代入方程 3x+a=2x-3a,得-12+a=-8-3a,解得 a=1.
17.我们规定:若关于 x 的方程 ax=b 的解为 x=b-a,则称该方程是“差解方程”.例
如:2x=4 的解为 x=2,且 2=4-2,则 2x=4 是“差解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练习)
学习目标掌握去括号的法则,然后移项解方程。

学习重点去括号时,前面是负号的时候,里面每项都要变符号。

学习难点去括号时,前面是负号的时候,里面每项都要变符号。

导学方案复备栏(一)选择题
1.方程4(2-x)-4(x+1)=60的解是()
(A)7. (B) . (C) -. (D)-7.`
2.下列方程的解法中,去括号正确的是()
(A) ,则.
(B),则.
(C),则.
(D),则.
3.解方程时,去分母后,正确的结果是
()
(A). (B).
(C). (D)
4.若与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A).
(B). (C). (D).
5.在解方程时,下列变形比较简便的是()
(A)方程两边都乘以20,得. (B)去括号,得.
(C)方程两边都除以,得. (D)方程
整理得
(二)填空题
6.当x=______时,代数式与的值相等.
7.当a=______时,方程的解等于.
8.已知是方程的解,那么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
9.去分母,得
;再去括号,得
____________________;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 10.若m为整数,则当m=______________时,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整数.
(三)解方程
11. (x+1)-2(x-1)=1-3x 12.2(x-2)-6(x-1)=3(1-x)
13. 14.
15.--+3=0
16.已知是方程的解,求关于的方程
的解.17.已知是方程
的解,求k的值.
板书设计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