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方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介绍PPT教学课件

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介绍PPT教学课件

21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三、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中的建议:
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
程 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22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模块开设情况: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样本人数 327206 295931 290642 306790
304771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人数 126180 111545 102413 91551
80910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人数 201026 184386 188229 215239
数学 人文与社会
科学
技术 艺术 体育与健康 综合 实践活动
5
科目 语文
外语
数学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课程设置及说明
必修学分 10
10
10 8 6 6
6 6 6 4
4
选修I学分
国家为满足学 生的兴趣、爱 好和未来发展 的需要,在共 同必修的基础 上,各科课程 标准设置若干 选修模块,供 学生选择。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 的志向和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 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 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 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 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教学 完整版课件PPT

高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教学 完整版课件PPT
用。
修改母版:
1 单击“视图”菜单,然后指向“母版”。 2 单击要更改的母版。页眉和页脚占位符 3 对母版上的对象进行必要的更改。您可以移动它
,也可以重新调整其大小,还可以更改其文本属 性。 4 单击“母版”工具栏上的“关闭”按钮。
添加页眉和页脚
页眉和页脚经常包括如演示文稿标题、幻灯片编 号、日期和演讲者姓名等信息。可以将页眉和页 脚信息添加到幻灯片、讲义或备注页中。提示: 不要让页眉t;开始> <程序> <PowerPoint2000> (2).双击一个PowerPoint2000演示文稿的文件 (3).双击一个PowerPoint2000的快捷方式图标 2 退出:
(1).点击文件菜单下的退出菜单 (2).点击窗口控制按钮(和WORD退出方法一样)
从<开始>启动PowerPoint2000
方法1、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按钮→ <动作按钮> →单击要插入的动作按钮→在幻灯片上 拖动即可。
方法2 、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项→<动作按钮> → 选择所需的动作按钮→在幻灯片上拖动即可。
在选中的对象上点击右键,选择<动作设置>(与对 文本和图片设置超级链接方法一样)
方法①→ →
方法②→
窗口控制图标
菜 单 栏 常 用 工 具 栏
视 图
绘图工具栏


标题栏
窗口控制按钮
格 式 工 具 栏
幻 灯 片 工 作 区 状态栏
2 创建演示文稿(三种方法)
(1)内容提示向导 由POWERPOINT提供29种类型(还可自行增加) 演示文稿 主题和结构,协助用户创建演示文稿。

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所有课件

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所有课件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多维 目标
强调提供具有适应性的 多种选择,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及其 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强调通过自主、实践、 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 使得能力全面发展,
强调全方位发挥评价的 功能作用。
回顾2-课程定位
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学习各 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人人学有价值”。
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所有课 件
回顾1 —新课程的改革目标
❖ 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传授 式、追求知识技能的一 维目标的学习过程,
❖ 改变过于突出学科本位、 条块割裂的课程结构,
❖ 改变繁难偏杂及过于注 重书本的课程内容,
❖ 改变过于接受式、机械 训练的学习方式,
❖ 改变过于突出选拔与甄 别功能的评价形式。
强调教与学的可操作性
教材总体思路
5.注意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必修模块内容与初中内容的衔接 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 必修模块与各选修模块内容的联系与衔接
强调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
教材总体思路
教材体例——面向新课程,符合认知规律,便于课堂教学
引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体验 问题提出,促进探究, 启迪思维 任务驱动,引导学习,提供问题解决方案 交流讨论,自主实践,小组活动,丰富学习方式 探究拓展,分层引导,鼓励个性发展 扼要回顾与学习评价,落实评价与反思
信 息 技 术 的 历 史 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和发展趋势
简述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学习、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
的影响。
教学流程设计
导学:“刘翔”情境导入 呈现:多角度列出关于信 息的描述 交流:讨论对信息的看法 任务:实例分析,填表 交流:重新讨论看法 分析:信息传播的过程 任务:阅读若干关于信息 特征的实例 探究:列举符合信息特征 的典型例子 练习:搜集、讨论

新版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学习(2017版)学习课件.ppt

新版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学习(2017版)学习课件.ppt
2017
2013
(一)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 的合格公民 (二)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 身学习的平台 (三)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 信息技术课程 (四)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 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五)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 康的信息文化
精选
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个体对信息的 敏感度和对信 息价值得判断 力
精选
2017年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内涵
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 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 表现
学业质量水平
根据问题情境的复杂程 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 结构化程度、思维方式、 探究模式或价值观念的 综合程度进行划分 共有4级
学业质量水平与 考试评价的关系
学业质量标准阶段性评 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 试、学业水平等级性考 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精选
从课改理念到教学实践能力
改变教学理念, 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 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
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精选
如何开展项目学习
精选
从课改理念到教学实践能力 项目学习与任务驱动的区别?
精选
项目学习与任务驱动的区别?
课例:体验人工智能输出结果; (4).我们的操作是如何提高系统智能程度的。
首次提出用学生学业成就表现来衡量学业质量,并以学科核心素 养及其表现水平作为衡量学业质量的标准,以此来描述不同水平 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对学生不同学习结果的评估更加明确。
精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做好“转变教学方式”的准备
精选
从课改理念到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行为 学科常用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课件

08 06 17 湖南 长沙
6
一、人是怎么学习的
• 4、情感态度价值观
– 喜欢上信息技术课 – 规范使用电子邮件 – 有条理地管理个人文件 – 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 创新意识 – 创新精神
08 06 17 湖南 长沙
7
二、教学与教学设计
08 06 17 湖南 长沙
8
什么是教学
• 教学是有目的学习 • 为了便教学达到最优化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内化。
08 06 17 湖南 长沙
49
3、学习需要分析
• 学习需要分析的作用就是要鉴定教学问 题,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目标,并为其 它环节做准备。
• 具体就是结合教学实际环境分析目前学 生的学习状况和将要期望达到的学习状 况,找到他们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 是学习需要。
– 根据评价结果再为学生设计一套可供选择有针对性的强 化练习
08 06 17 湖南 长沙
26
(二)教学设计的分类
08 06 17 湖南 长沙
27
• 整体(宏观)
– 课程设计-以地区性的某一学科为设计对象 – 学段整体教学设计-以某学段、某学年或某
学期为设计对象
• 局部(微观)
– 单元教学设计(以某一单元的教学为对象) – 课时教学设计(以某一课的教学为对象) – 微格教学设计(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
08 06 17 湖南 长沙
45
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分析
第二步:对课标内容的分析
• 第一条: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实际上 隐含了信息的概念,不知道信息为何物, 如何说信息的特征?
• 第二条:实际上隐含的信息技术的含义。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在对5省市11所中学的教师的访谈中,一般学校的 老师更多的认为如今中学生技术能力较差,而在一些劳 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较好的学校,老师却惊叹学 生在技术上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6
❖ 城乡高中生对技术的兴趣
65.8% 70
52.3% 60
50
44%
城市 农村
40
30
16.5%
20
11.4%
◇ 国际比较 ◇ 现状调查 ◇ 学科进展 ◇ 发展需求 ◇ 高中❖四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日本 家政基础 2 学分 家政综合 2 学分 生活技术 4 学分
(选一门)
信息A 2 学分 信息B 2 学分 信息C 2 学分
(选一门)
英国
设计与技术 成为“国家课程”
规定的必修的基
能力 •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13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
14
课程的基本理念
• (一)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 公民
• (二)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 的平台
• (三)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 术课程
• (四)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 创新实践
•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 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 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17
(二) 过程与方法
• 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 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19
三个维度目标的关系
•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 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 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 动分别培养。

高中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优秀PPT

高中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优秀PPT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 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 地使用信息技术。
▪ 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互相渗透、有机联系,
高中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
8.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 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 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 度。
10.能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 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
必修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与表达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与社会
算多 网 数人
法媒 络 据工
选修模块
与体 程技 序术
技 管智 术 理能
设应 应 技初
计 用 用 术步
(二)关于学分认定
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 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建议由兴趣 又潜能的高中生再加修若干学分,为今后 发展创造条件。
趋势。
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 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和尽量开设齐全,以备学生选择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
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 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互相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教材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课件 搭建信息系统

新教材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课件 搭建信息系统

表4.2.3 数据库基本表
拓展:
在 Python中使用 Sqlite数据库
在 Python中,使用 Sqlite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有: 1.连接 Sqlite数据库 连接 Sqlite数据库的语句是 connect。 如conn=sqlite3.connect('test.db'") 这行代码用于连接到一个现有的数据库" test. db"。如果数据库不存在,将新创建一个数据库,最 后返回一个数据库对象。
图4.2.3 通过扩展板连接其他模块
表4.2.2 详细设备清单
4.2.2 软件开发
1、数据管理设计 (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利用一种或多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系统内部一个接 口的过程。常见的数据采集方法有:键盘输入、利用光电设备采集数据、多媒体输 入、网络传送、磁盘输人等。在“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主要依靠 各种传感器来完成。
学易同步精品课堂
浙教版 信息技术 (2019版)
(高中)
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4章 信息系统的搭建实例
4.2 搭建信息系统
学 习
1、硬件搭建


2、软件开发
重 重点:硬件搭建 难 点 难点:软件开发
课堂导入
信息系统的搭建主要包括硬件搭建和软件模块选择或编写两方面。硬 件是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它的技术指标决定了信息系统的运行速度、可 靠性、适用范围、可维护性等软件是控制信息系统运行的中枢,主要包括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在这些系统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应用软件。
name
area
id

Lisi
Hangzhou
18
在 Python中,对 Sqlite的操作还有查询记录( select)、删除记录( delete)、更 新记录( update)等,方法与“插入记录”类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化生 理学物
通信 用息 技技 术术
体 育 与 健 康
美音艺 术乐术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模块
(略)
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 • 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
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并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
• 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有兴趣、有潜能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 学分,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问题: 实验省在实施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解决这些困难的对策是什么?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之一
教材多样化带来的问题:
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扩展与提高”中安排 的活动。
“相关练习”主要是对于教科书中相关章节学习内容 的复习和巩固,可当堂完成或作为课后作业。
除个别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需要2~3课时完成外,一般每 个实践活动都可在1课时内完成。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信息技术基础学生活动手册目录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
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能 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 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方案
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以满足不同 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 需求
作为智能信息 处理技术专题 设置
背景介绍
课标解读中对于模块开设的建议
从理念上说,应该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选修机会, 实际上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选择机会 又是有限的。
根据各选修模块的开设条件,在课程开始实施的初期, 应该开设出“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中的两个,同时要制 定规划,逐步克服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 开出包括“人工智能初步”在内的所有选修模块,为学生提 供更丰富的选择。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
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采用了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陈述的方式呈现信息技术教学的 具体目标。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方案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背景介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程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
信息素养培养的基 础,是学习后续选修 模块的前提。
2006年7月
选修:
强调在必修模块的 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 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 构,是信息素养培养 的继续,是支持个性 发展的平台 。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背景介绍
正在做的工作:
制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考试标准 修改选修1和选修2的教学指导意见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教科书评估与选定
研究
汇总
决策
召开评估 组成员会 议,明确 评价原则 和要求, 研读教科 书
评估组成 员独立填 表、打分, 最后汇总, 提出几种 选用建议
评估意见 上报省教 育厅,相 关部门与 领导最后 决策
21.3 万
20.8
祝智庭
133 18万 16.5 张义兵
浙江教育出版 社
大16开 8.75
137 28万 11.15 陶增乐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之二
出版社 开本 印张 页数 字数 定价 主编
广东教育出版
多社
媒 体 技
上海科技教育 出版社
术 中国地图出版 应社
由各市推荐,省教育厅批准 由高师院校、省教研室、市骨干教师组成 每个学科9人 信息技术学科组成员:
张剑平 詹国华 谢敏海 孙立文 蒋莘 王勇军 李永前 余卫中 魏雄鹰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难点解决对策
试图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省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哪些内容 教与学的具体要求(深度、难度)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 怎样评价教师和学生 减轻教师的负担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难点解决对策
专业指导委员会已做的工作:
选定了教材 起草与制定了新课程实验相关的政策文件
“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实施指导意见” “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指导了《信息技术基础学生活动手册》的编写 指导教师设计了《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集》
基 础
中国地图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开本 印张
大16开 9.75 大16开 8.75 大16开 9.25 大16开 9.25
页数
146 132 142 141
字数 定价 主编
20万
11.95
徐福荫 李文郁
19万 18.10 应吉康
21.7万 17.80 祝智庭
19万 18.10 李 艺
浙江教育出版社
大16开 9.25 143 30万 11.65 陶增乐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指导意见
内容介绍:
教学时间安排说明: “课标”中安排每一模块学习时间为36课时,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指导意见中安排了32课时, 有4课时时间作为机动时间。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指导意见——课时安排

原课时 新课时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信息技术基础学生活动手册—— 使用建议
注重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培养,从最平常 的操作做起
文件命名 邮件收发 合作意识
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批改学生作业 根据本校实际,合理安排学生活动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集
2005年开始策划,原来以课标为依据,后来 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思路,结合教学指 导意见进行修改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之二
从上面三张表中可以看出,新课程实施后,学 生如果仅修习2个模块取得4个必修学分,需 阅读260页、40万字以上
旧教材仅150页、22万字,且学习时间为一 学年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难点解决对策
成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 成员组成:
实践一 观察字符的编码 实践二 浏览和保存因特网上的信息 实践三 搜索因特网上的信息 实践四 制作文摘卡 实践五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实践六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表格数据 实践七 表格数据的统计分析 实践八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实践九 制作研究报告 实践十 加工和编辑图像
备注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3
3
第二章 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5
3
减少2课时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
10
12
增加2课时
第四章 信息的管理
6
3
减少3课时
第五章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4
3
减少1课时
第六章 网页的设计与制作 6
6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
2
2
总计
36
32
信息技术基础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手册编制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教科书等制 定学生活动的总量和要求
对于教科书中的学生活动作不同处理 制定编写方案 选择作者,分工编写 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初审 教育厅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省新华书店发行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信息技术基础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手册主要内容:
全书共安排了20个实践活动。
每个实践活动一般包括“实践目标”、“任务描述”、 “相关资源”、“操作提示”、“相关练习”和“参 考资料”等六个部分。
用 教育科学出版

浙江教育出版 社
大16开 大16开 大16开 大16开 大16开
10.75 9.5 8.25 9.5 8.5
162
21万
13.10
穆肃 朱光明
140 20万 18.95 应吉康
126 18万 18.70 祝智庭
145 18万 18.40 解月光
134 28万 10.75 陶增乐
2006年7月
学生负担加重 教研活动带来困难 考试评价带来困难
对策:全省统一(这是控制教学难度和体现评 价公平性的基础)
立足浙江的实际,积极、稳妥而有效地推进。
2006年7月
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之二
教学内容增多使学生负担加重
出版社

息 广东教育出版社
技 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浙江省高中信 息技术新课程
实施方案
背景介绍
一、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势在必行。
基础教育处于改革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完成了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至2004年已达 到93%。
国家在提供了基本的就学机会以后,基础教育即进 入了一个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要任务的新阶段。
教育部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 础上,于2002年12月,经部党组讨论通过了经专家 组审议的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同 意以省为单位进行实验。 2003年3月教育部正式印 发了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