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运动学基础第三版复习题

运动学基础第三版复习题

运动学基础第三版复习题运动学基础第三版复习题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

它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其他物理学分支的重要基础。

为了加深对运动学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通过复习题来巩固知识。

1. 什么是位移?如何计算位移?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它可以用向量表示,包括大小和方向。

位移的计算可以通过两个位置的坐标差来求得。

2. 什么是速度?如何计算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它可以用向量表示,包括大小和方向。

速度的计算可以通过位移除以时间来求得。

3. 什么是加速度?如何计算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它可以用向量表示,包括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的计算可以通过速度除以时间来求得。

4.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如何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速度可以通过物体的初位置、末位置和运动时间来计算。

5. 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何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物体的初位置、末位置、运动时间和加速度来计算。

6.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如何计算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物体的初位置、末位置、运动时间和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7. 什么是斜抛运动?如何计算斜抛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同时运动的运动。

在斜抛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物体的初位置、末位置、运动时间、水平初速度和竖直初速度来计算。

通过复习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对运动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同时,通过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动学的概念和公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实际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动学常见的图像分析 专题复习

运动学常见的图像分析 专题复习

①推导过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v0+at,at=(v-v0)=Δv。 ②注意图中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不一定等于末速度;只有当初速度为零时,才等于末
速度。
③图中第一象限所 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为正值,第四象限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
化量为负值。 【典例分析 1】(多选)(2020·河北唐山三模)一质点在 0~6 s 内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 a 随 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下为加速度的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 g=10 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②加速度用逐差法计算:(x3-x2)-(x2-x1)=aT2; ③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例如 2s 末的速度等于 1s~3s 内的平均速度, v2= (x3-x1)/2T。 【典例分析 1】(2020·福建泉州市期末质检)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其中 OP 段为曲线,PQ 段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点⑤表示 t1 时刻质点加 速度为 a1(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表示质点在 0~t1 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典例分析 1】(多选)(2021·辽宁省鞍山市模拟)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物体在 0~t0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小于v20t0 B.乙图中,物体的加速度为 2 m/s2 C.丙图中,阴影面积表示 t1~t2 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变化量 D.丁图中,t=3 s 时物体的速度为 25 m/s 【典例分析 2】(2020·安徽省亳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 (v)一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 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库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库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库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不涉及力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基础的复习题,可以帮助你巩固运动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 速度和加速度- 已知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求经过10秒后物体的位置。

-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m/s²,求5秒后的速度。

2. 位移和时间- 一个物体在t=0时从原点出发,经过时间t后,其位移为s=16t²。

求物体在2秒时的位移。

- 已知物体的位移公式为s=v₀t+1/2at²,其中v₀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

若物体的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3m/s²,求物体在3秒内的位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h的平台上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

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 已知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²,经过4秒后停止。

求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4. 抛体运动-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₀水平抛出,求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和总位移。

- 已知物体从高度h处以初速度v₀斜向上抛出,求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5. 圆周运动-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线速度为v。

求物体的角速度和周期。

- 已知一个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角速度为ω。

求物体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向心力。

6. 相对运动- 两列火车A和B,A的速度为vA=30m/s,B的速度为vB=20m/s,两车同向而行。

求从A车乘客的视角看B车的速度。

- 已知飞机以速度v飞行,风速为vW,求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7.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使物体向东移动,速度为v1,另一个力使物体向北移动,速度为v2。

求物体的合速度。

- 已知物体的合速度为v,求物体在x轴和y轴方向的分速度。

8. 牛顿运动定律-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运动,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F=μmg。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1、下列结构属于头部体表标志的是A、下颌角B、乳突C、枕外隆凸D、颈静脉切迹E、胸骨角答案: ABC)2、要确定膝关节的运动轨迹,marker放置的部位是A、髌骨B、腘窝C、内外踝D、股骨内外上髁E、大转子答案: D3、下列不属于动力学数据的是?A、地面反作用力B、足底压力C、肌力D、头部运动轨迹答案: D4、下列属于运动分析的数据或指标的是A、运动学数据B、动力学数据、C、肌电图D、神经传导速度E、气体代谢指标答案: ABCDE5、运动学数据的范围不包括B、角速度C、加速度、D、重力答案: D6、屈伸运动是指:A、环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B、环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运动C、环绕垂直轴在水平面上的运动D、环绕矢状轴在水平面上的运动E、环绕垂直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答案: A7、下列关于开链运动(OKC)和闭链运动(CKC)说法错误的是:A、 OKC远端游离B、 CKC远端闭合C、 OKC常用于单关节和弱肌群D、 CKC常用于平衡和协调性等功能恢复E、 CKC常用于康复早期答案: E*8、如果将人体运动强度分为四个等级:极限强度、亚极限强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那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A、 95%-100%B、 70%-80%C、 55%-65%D、 50%以下E、超过100%答案: C9、一般肌力达几级,能做抗阻运动:。

A、 1级B、 2级C、 3级D、 4级答案: DE12、盂肱关节属于A、单轴关节,B、双轴关节C、多轴关节D、球窝关节答案: CD13、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是因为A、髋膝踝关节共同运动B、仅髋关节活动C、仅膝关节活动。

D、仅踝关节活动E、仅下肢活动答案: A14、腾空跳起落下时的屈膝和屈髋动作属于A、推B、拉C、鞭打D、缓冲`E、蹬伸答案: D15、一短跑运动员跑12秒完成100米跑,这个过程属于:A、有氧运动B、静力性运动C、无氧运动D、抗阻运动E、耐力运动*答案: C16、髋关节属于A、平面关节B、椭圆关节C、杵臼关节D、车轴关节E、以上都不对答案: C…17、由拉伸负荷产生的骨折可见于:A、脊椎骨折B、跟骨撕脱性骨折C、胫骨平台骨折D、掌骨骨折E、锁骨骨折答案: B18、胶原组织当中的胶原纤维主要为组织提供的力学特性是:|A、延展性B、容积C、强度和刚度D、润滑E、以上均不是答案: C19、单侧上肢(含手)重力所占人体体重的百分比为:A、 7%^B、 6%C、 5%D、 3%E、 2%答案: B20、与地面平行且与额状面平行的运动轴称之为:A、额状轴B、垂直轴—C、矢状轴D、水平轴E、中心轴答案: A21、主动运动是指肌力达几级,即可有骨骼肌主动收缩完成肢体的运动:A、 1级B、 2级C、 3级>D、 4级E、 5级答案: C22、关节软骨的营养来源于A、软骨下骨内血管和关节滑液的渗透B、关节软骨本身的血管C、骨膜内血管的渗透D、骨膜内淋巴管的渗透@E、以上都不是答案: A23、人体重力作用线和重心到支撑面边缘相应点连线的夹角称为:A、稳定系数B、稳定角C、平衡角D、倾倒角E、糖三角—答案: B24、下列不属于作用于人体的外力的是()A、重力B、支撑反作用力C、器械阻力D、肌肉收缩力E、流体作用力答案: D}25、关于人体平衡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A、支撑面指的是支撑点的接触面积B、重心位置越高,稳定度越大C、无论人体处于什么姿势重心都在身体的固定位置D、平衡角等于某一方位平面上的一个稳定角E、重力作用线未越出支撑面的边界,可回复平衡姿位答案: E28、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有:%A、两关节面形状B、韧带强弱C、骨骼肌力量D、关节负压E、以上都不是答案: ABCD34、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有()A、两关节面形状)B、骨骼肌力量C、韧带的强弱D、关节负压E、以上都是答案: E解析:35、人体站立提踵(踮起脚),以小腿三头肌为动力的杠杆属于()A、省力杠杆B、速度杠杆*C、平衡杠杆D、实时杠杆E、以上都是答案: A36、正常人通常情况下通气血流比值为:A、B、C、`D、E、答案: B37、缩唇呼气法的目的是:A、加速呼气B、减少肺残气量C、减少支气管压力D、促进痰液排除、E、控制支气管炎症答案: B38、长期能量-有氧代谢系统最适合哪种运动:A、 3000米跑B、 100米冲刺C、举重D、 25米游泳E、打太极拳@答案: A解析:39、缩唇呼吸可以:A、增加气道阻力B、减少肺泡内气体排除C、增加弹性阻力D、使呼吸道内压力减少E、防止呼吸道过早被挤压答案: E解析:%40、为减少体内脂肪,每次运动时间至少要达到:A、 10minB、 15minC、 20minD、 25minE、 30min答案: E41、大强度运动持续30秒至90秒时,主要由()提供能量供运动肌收缩利用。

高考物理复习: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高考物理复习: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高考物理复习: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关键一点](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高三物理总复习专题讲座(运动学)

高三物理总复习专题讲座(运动学)

高三物理总复习专题讲座(运动学)一、基本概念l.描述物体是否运动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2.同一运动,如果选取的参照物不同,观察到物体运动的状况可能不同.例如,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自由落下一物体,车厢里的人观察到的是竖直下落运动,但对于站在路边不动的人来说,却是向前的平抛运动.3.虽然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但是应本着使观测方便和尽量使对运动的研究简化为原则.例如,研究火车的运动,运载火箭的发射等,通常取地球或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为参照物比较简便,当研究宇航器绕太阳运动时,通常取太阳为参照物比较简便.4.平动和转动是机械运动中两种最基本的运动,任何复杂的机械运动都可以看作是由平动和转动组成的.5.在物理学中,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对事物的研究简化,常常采取抓住主要矛盾,暂时撇开起作用很小的次要因素,将事物理想化的方法.这种经过思维加工,理想化的事物,物理学中称为理想化模型.质点、光线等就是一种理想化模型.6.将物体看成质点的两种情况:(1)物体大小在研究的运动中可以忽略不计(2)不考虑物体的转动效应时.7.物理量是根据对物理问题研究的需要,采用科学简明的方法定义的.定义物理量有不同方式,如初中学过的“力”的定义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是用叙述物理现象的方式来定义的.速度是用“比值”来定义的,即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新的物理量,初中学过的密度也是用“比值”来定义的.8.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汽车朝东开或朝西开,实际效果当然不同,用速度矢量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匀速运动的实际效果,当只考虑运动快慢而不考虑运动方向时,就用速率表示.9.根据实验作出图像,利用图像反映物理规律,是探求自然规律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途径.图像较直观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比较方便处理实验(或观测)结果,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必修课本上的图2—6就是典型例子.10.匀速运动的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都可以用图像表示.匀速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2—1所示,它反映位移和时间的正比关系.从图像中可以看出:(1)根据时间求位移.如图2—l所示,2秒内的位移是20m.(2)根据位移求时间,如2—1图,位移30m时,经历时间3s,(3)根据图线求出速度,如图2—2,v=Δs/Δt=10m/s.匀速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2所示,它反映出速度的值不随时间改变的特点.根据图像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出速度的大小及速度不变的特点,而且可以根据某段时间内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求出位移,如图2—2中,3s内位移是斜线所表示的矩形面积.11.表示物理运动规律的图像一般就是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两种,两种图像的区别就在于直角坐标系的纵轴表示的是位移s还是速度v,虽然s和v一字之差,但整个图像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截然不同的.12.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为矢量,也有大小和方向,它的方向就是位移方向,理解平均速度应注意以下几点:(1)变速运动中,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所以平均速度总是对应某一段时间(或位移).(2)平均速度大小不叫平均速率.平均速率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比值.例如物体从A经C到B,如图,所用时间为t,则有平均速度V=AB/t.平均速率v=(AC+CB)/t.(3)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是有严格区别的,两者的物理意义是不同.v=(v1+v2)/2只运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不运用于一般变速运动.13.瞬时速度:物体在某时刻(或经过某位置)的速度为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瞬时速度的方向是沿着物体运动轨迹各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大小为瞬时速率.在题目中不加特殊说明的速度均指瞬时速度而言.14.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小,加速度也可以很大.15.加速度和速度变化所表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速度变化量只表示速度变化大小和方向,并不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速度变化大,并不一定表示加速度大.16.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17.运动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描述瞬时速度和时刻的对应规律,速度公式v t=v0+at反映匀变速运动瞬时速度与时刻的关系,用此公式解匀变速运动问题时要注意,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后,若物体是加速运动,则a取正值;若速度减小,则a取负值.公式中共有四个量,已知其中三个量就可以求第四个量,因此要求会将公式变形,在解题时应首先搞清楚物体运动过程,切忌硬套公式,18.v—t图像的意义和用途:(1)可以从图像上读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或某一瞬时速度对应的时刻.(2)判断出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可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3)可求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速度图线和对应的时间轴上的线段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向位移,下方面积表示反向位移,它们的代数和表示合位移.19.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与时刻的对应规律是运动学的另一个基本任务. 公式s=v0t+at2/2反映了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用位移公式解题.同样要注意物体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当运动是加速时“取正值,减速时入取负值,2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小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是:v t=v0+at (1)s=v0t+at2/2 (2)由两个基本公式推导的一个有用公式:v t2-v02=2as (3)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v1+v2)/2 (4)注意:(3)式中不直接含有时间,所以用它解决一些未知时间条件的问题很方便.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取法.(4)式只适用匀变速运动,对于非匀变速运动不能用.2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有用推论:(1)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在 l、2、3、…、ns内位移之比是1:4:9:…:n2物体在第一、第二、第三、…….第N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2N-1)(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各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都相等,即:S N-S N-1=aT2式中a是加速度,T是所取的相等的时间间隔,该式常用于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步骤:(1)选定研究对象.(2)明确运动性质:是匀速运动还是匀变速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位移方向如何等.(3)分析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草图.要对整个运动过程有个全面了解,分清经历几个不同过程.(4)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公式列方程.(5)统一单位,求解方程.(6)分析所得结果,并注意对结果进行有关讨论,舍去不合理部分.23.用运动学公式解题时,可先进行文字运算,得出用已知量表达未知量的关系式,然后进行数值计算.这样能够清楚地看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进行数值计算也比较简便.24.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方法:(1)巧妙推理:伽利略用巧妙的推理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所受重力的大小决定的,即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阐述.(2)提出假说: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变化相等.(3)数学推理(4)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伽利略采用间接验证;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小球通过的位移跟所用时间的平方之比是不变,由此证明小球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改变斜面角度和小球质量结论不变.(5)合理外推:把上述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的情况,这时小球成为自由落体运动,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运动性质.25.匀速圆周运动与匀速运动的区别:匀速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的简称,它是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问改变的一种运动,匀速圆周运动首先是圆周运动;它的运动方向(即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只是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它是一种变速运动。

人体运动学考前复习题与答案

人体运动学考前复习题与答案

人体运动学考前复习题与答案1. 下列哪些运动属于静力性力量训练A、引体向上B、俯卧撑C、蹲马步(正确答案)D、仰卧起坐E、举杠铃2. 下列不属于运动处方的主要组成项目的是:A、运动方式B、运动时间C、运动强度D、运动场地(正确答案)E、注意事项3. 引起肌萎缩最为明显的是A、卧床休息B、骨折后固定C、神经性瘫痪(正确答案)D、运动减少E、关节脱位后固定4. 膝关节术后制动后肌力下降最快的肌肉是A、股四头肌(正确答案)B、腘绳肌C、小腿三头肌D、胫骨前肌E、臀大肌5. 某患者由于脑卒中导致肢体瘫痪长期卧床,出现表现头晕.恶心.出汗.心动过速.偶发晕厥,请问此症状是由于制动所导致的()A、高钙血症B、体位性低血压(正确答案)C、高血压危象D、低钾血症E、高钠血症6. 用以确定第4腰椎棘突的体表标志是:A、髂嵴(正确答案)B、髂前上棘C、坐骨结节D、臀大肌E、大转子7. 猿手是由于()损伤A、桡神经B、尺神经C、肌皮神经D、正中神经(正确答案)E、腋神经8. 垂腕是由于()损伤A、桡神经(正确答案)B、尺神经C、肌皮神经D、正中神经E、腋神经9. 爪形手是由于()损伤A、桡神经B、尺神经(正确答案)C、肌皮神经D、正中神经E、腋神经10. 孟某,女,41岁,因情绪激动后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入院,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右侧上下肢瘫痪,针刺瘫痪侧肢体无反应,见反射亢进,病理性反射阳性。

该患者会采用下列哪种步态来进行步态代偿:A、划圈步态(正确答案)B、共济失调步态C、慌张步态D、跨阈步态E、剪刀步态11. 足下垂患者运动代偿步态是:A、偏瘫步态B、蹒跚步态C、慌张步态D、跨阈步态(正确答案)E、剪刀步态12. 痉挛型脑瘫导致内收肌群痉挛产生:A、鸭步B、鹅步C、剪刀步态(正确答案)D、慌张步态E、跨阈步态13. 臀中肌步态又称:A、鸭步(正确答案)B、鹅步C、剪刀步态D、慌张步态E、跨阈步态14. 帕金森步态又称:A、鸭步B、鹅步C、剪刀步态D、慌张步态(正确答案)E、跨阈步态15. 下列属于膝关节囊外韧带的是:A、髌韧带(正确答案)B、胫侧副韧带(正确答案)C、腓侧副韧带(正确答案)D、前交叉韧带16. 下列关于Q角说法错误的是:A、股四头肌中线和髌韧带中线在髌骨中心的夹角B、平均值为13-18°C、大于20°容易发生髌股关节运动异常D、临床测量常取髂前下棘、髌骨中心和胫骨粗隆三点的成角(正确答案)17. 某人股骨干中线和胫骨中线外侧的夹角为165°,该形态称为:A、 O形腿B、 X型腿(正确答案)C、膝过伸D、膝内翻18. 对髋关节、肩关节、肱桡关节、胫股关节的类型分类正确的是:A、杵臼、球窝、滑车、椭圆B、球窝、杵臼、球窝、椭圆C、杵臼、球窝、球窝、椭圆(正确答案)D、杵臼、球窝、球窝、滑车19. 肩关节水平前屈的角度为:B、45°C、90°D、135°(正确答案)E、180°20. 下列姿势对脊柱负荷最大的是:A、卧位B、站位无弯腰C、侧卧位D、靠坐位E、坐位弯腰(正确答案)21. 上颈椎的主要功能是:A、旋转颈椎和头枕部(正确答案)B、颈椎的前屈C、颈椎的后伸D、颈椎的侧屈E、旋转枕部22. 执笔为:A、拳握B、尖握(正确答案)C、掌握D、侧握E、勾握23. 下列肌中不能使膝关节屈曲的肌是:A、缝匠肌B、股二头肌C、股直肌(正确答案)D、腓肠肌24. 下列不属于构成肩复合体的真关节的是:A、盂肱关节B、肩胛胸壁关节(正确答案)C、肩锁关节D、胸锁关节E、都不属于25. 下列不能使肩关节内旋的肌肉是:A、背阔肌B、冈下肌(正确答案)C、大圆肌D、胸大肌E、三角肌(前部)26. 构成肩袖的肌腱不包括:A、冈上肌B、冈下肌C、大圆肌(正确答案)D、小圆肌E、肩胛下肌27. 肩关节外展的主动肌是A、冈上肌(正确答案)B、斜方肌C、胸大肌D、小圆肌E、肱二头肌28. 骨折或手术后早期制动情况下,为防止废用性肌萎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常采用的肌力训练为:A、向心收缩B、离心收缩C、等长收缩(正确答案)D、等速收缩E、以上都不是29. 屈肘关节时,肱二头肌收缩运动形式属于:A、向心收缩(正确答案)B、离心收缩C、等长收缩D、等速收缩E、以上都不是30. 下蹲这一动作过程中股四头肌发生的收缩形式为:A、离心收缩(正确答案)B、向心收缩C、等速收缩D、等长收缩E、开链收缩31. 人体站立提踵(踮起脚),以小腿三头肌为动力的杠杆属于()A、省力杠杆(正确答案)B、速度杠杆C、平衡杠杆D、实时杠杆E、以上都是32. 下列不属于作用于人体的外力的是()A、重力B、支撑反作用力C、器械阻力D、肌肉收缩力(正确答案)E、流体作用力33. 人体重力作用线和重心到支撑面边缘相应点连线的夹角称为:A、稳定系数B、稳定角(正确答案)C、平衡角D、倾倒角E、糖三角34. 与地面平行且与额状面平行的运动轴称之为:A、额状轴(正确答案)B、垂直轴C、矢状轴D、水平轴E、中心轴35. 髋关节属于A、平面关节B、椭圆关节C、杵臼关节(正确答案)D、车轴关节E、以上都不对36. 一短跑运动员跑12秒完成100米跑,这个过程属于:A、有氧运动B、静力性运动C、无氧运动(正确答案)D、抗阻运动E、耐力运动37. 腾空跳起落下时的屈膝和屈髋动作属于A、推B、拉C、鞭打D、缓冲(正确答案)E、蹬伸38. 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是因为A、髋膝踝关节共同运动(正确答案)B、仅髋关节活动C、仅膝关节活动D、仅踝关节活动E、仅下肢活动39. 下列关于开链运动(OKC)和闭链运动()说法错误的是:A、 OKC远端游离B、 CKC远端闭合C、 OKC常用于单关节和弱肌群(正确答案)D、 CKC常用于平衡和协调性等功能恢复E、 CKC常用于康复早期答案: E40. 屈伸运动是指:A、环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正确答案)B、环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运动C、环绕垂直轴在水平面上的运动D、环绕矢状轴在水平面上的运动E、环绕垂直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41. 多选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 促进运动疲劳恢复的手段包括A、积极休息(正确答案)B、适当营养(正确答案)C、充足睡眠(正确答案)D、按摩理疗(正确答案)E、心理放松(正确答案)43. 肌张力减退主要见于:A、周围神经损伤(正确答案)B、小脑疾病(正确答案)C、中枢神经损伤早期、(正确答案)D、肌肉病变、(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存在减退44. 维持身体平衡时感觉的输入来源于哪些系统A、视觉系统(正确答案)B、前庭系统(正确答案)C、躯体感觉系统(本体感觉)(正确答案)D、以上都不是45. 在功能无法恢复的前提下,利用代偿性完成功能活动的方式有:A、肌肉代偿(正确答案)B、体位代偿(正确答案)C、动作代偿(正确答案)D、辅助装置代偿(正确答案)E、改善和增强肌力46. 构成膝关节的骨有:A、股骨(正确答案)B、髌骨(正确答案)C、胫骨(正确答案)D、腓骨47. 构成肩袖的肌腱包括:A、冈上肌(正确答案)B、冈下肌(正确答案)C、大圆肌D、小圆肌(正确答案)E、肩肌下肌(正确答案)48. 下列具有使肩关节后伸作用的肌肉是:A、胸大肌B、三角肌(正确答案)C、大圆肌(正确答案)D、冈上肌E、肱三头肌(正确答案)49. 下列属于肩复合体的假关节的是:A、盂肱关节B、肩锁关节C、胸锁关节D、肩胛胸壁关节(正确答案)E、肩峰下关节(正确答案)50. 下列属于常见的肌力增强训练方法的是:A、短暂等长训练(正确答案)B、渐进抗阻训练(正确答案)C、短暂最大负荷训练(正确答案)D、等速训练(正确答案)E、离心-向心复合训练(拉伸-收缩循环训练)(正确答案)51. 盂肱关节属于A、单轴关节B、双轴关节C、多轴关节(正确答案)D、球窝关节(正确答案)52. 下列结构属于头部体表标志的是A、下颌角(正确答案)B、乳突(正确答案)C、枕外隆凸(正确答案)D、颈静脉切迹E、胸骨角53. 一般肌力达几级,能做抗阻运动:A、 1级B、 2级C、 3级D、 4级(正确答案)E、 5级(正确答案)54. 下列结构不属于上肢体表标志的是A、肱骨外上髁B、肱骨内上髁C、跟骨结节(正确答案)D、桡骨茎突E、剑突(正确答案)55. 运动疲劳的发生机制包括A、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降低(正确答案)B、能源物质消耗(正确答案)C、内环境失衡(正确答案)D、“氧亏”发生(正确答案)56. 关于半月板说法正确的是:A、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型(正确答案)B、紧紧固定于胫骨的平台的关节软骨上C、半月板切除易导致膝骨关节炎(正确答案)D、胫侧副韧带拉伤时易导致内侧半月板损伤(正确答案)57.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有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和等速收缩,下面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A、等张收缩是动力性收缩(正确答案)B、等张收缩可分为离心和向心收缩(正确答案)C、等长收缩可用于骨关节疾病的早期肌力训练(正确答案)D、肌力正常的人可完成等速收缩E、等长收缩是静力性收缩(正确答案)58. 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有:A、两关节面形状(正确答案)B、韧带强弱(正确答案)C、骨骼肌力量(正确答案)D、关节负压(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是59. 哪些是表示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A、摄氧量(正确答案)B、体温C、血压D、代谢当量(正确答案)E、心率(正确答案)60.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可表现为A、肌张力增高(正确答案)B、腱反射亢进(正确答案)C、病理反射阳性(正确答案)D、瘫痪肌肉很快萎缩E、呈弛缓性瘫痪61. 下列属于膝关节囊外韧带的是:A、髌韧带(正确答案)B、胫侧副韧带(正确答案)C、腓侧副韧带(正确答案)D、前交叉韧带。

理论力学 运动学复习

理论力学 运动学复习
O
60°
O
θ
B
C
a
ve = va sin30° ve ∴va = = 2 m/s sin30° ∴v A = 2 m/s
vr
A
30°
⑵加速度分析图: 加速度分析图: t y aa ae
60° 30°
n aa
a
n aa
t a
A B
v C
x
O
θ
a
ar
n t − aa cos 30° − aa cos 60° = − ae
m/s和加速度a =20 m/s2。方向均向左。求此时滑块A 方向均向左。 此时滑块 t 的速度和加速度。 的速度和加速度。 aa 解:动点——滑块A n A 动系固结于BC aa v 绝对运动: 绝对运动: 圆周运动 牵连运动: 牵连运动: 平动 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 直线运动 速度分析图: ⑴速度分析图: va ve
ω
A O D B 30°
v B =v D =v A v A = OA⋅ω = r ⋅ω
vA vD
C
∴v B = r ⋅ω v D cos 60 ° = v C cos 30 °
v D cos 60° 3 vC = rω = cos 30° 3
3 ω ∴ω C = 3
23
vC
vB
aB =aA +a +a
15
曲柄OA= r,以匀角速度ωO转动,BC=DE, 转动, , , [例7-9] 曲柄 例 。求图示位置时, 的角速度和 (P181) BD=CE=l。求图示位置时,杆BD的角速度和 ) 角加速度。
D 60° ° B
60° vr 60 ° ° 60
α ω
E vr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学专题复习近5年全国卷Ⅰ回顾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 一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无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L和2L,乓球台如图所示。

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1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为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A v L<<B v<C v<D v<<4.【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 s 时并排行驶,则()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5.【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热点一:运动图象一、单选题1.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位移,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B.若y表示速度,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C.若y表示位移,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若y表示速度,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如图是某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从图像上可以判断和得到( ) A.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抛物线B.该物体做曲线运动C.该物体运动的时间t为2 sD.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5 m/s2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两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C.在0~10 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 m/s4.【2017·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三次诊断】物体放在动摩擦因素为μ的水平地面上,受到一水平拉力作用开始运动,所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和拉力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知动摩擦因素μ为()(g=10m/s2)A.μ=0.1 B.μ=0.2 C.μ=0.3 D.μ=0.4二、多选题1.[2015·江门调研]图中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图像是(g取10 m/s2)( )2.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 .t =20 s 时,乙追上了甲C .在t =20 s 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 =20 s 之后,乙比甲运动快D .由于乙在t =10 s 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 =10 s 时,甲在乙前面,t =20 s 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3.(2014届广东省六校第二次联考)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像分别如图5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甲在4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B .甲在4s 时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乙在t=2s 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 .乙在4s 时间内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热点二:平抛运动一、单选题1.(2016江苏徐州模拟)如图所示为河的横截面示意图。

.小明先后两次用脚从河岸边同一位置将石子水平踢出,石子两次的初速度之比为1∶2,分别落在A 点和B 点,则两次石子在空中运动时间之比可能是( ) A .1∶1 B .1∶2 C .3∶4 D .2∶52.(2016·河北邯邯郸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 的飞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飞机上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 0依次从a 、b 、c 水平抛出甲、乙、丙三个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均为T ,三个物体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 、B 、C 三点,若AB =l 1、AC =l 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关系为t 甲<t 乙<t 丙 B .飞机的加速度为l 2-l 1T 2C .物体乙刚离开飞机时飞机的速度为l 22TD .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时总在一条竖直线上3.如图所示,球网上沿高出桌面H ,网到桌边的距离为L 。

某人在乒乓球训练中,从左侧L2处,将球沿垂直于网的方向水平击出,球恰好通过网的上沿落到右侧桌边缘。

设乒乓球的运动为平抛运动。

则乒乓球( ) A.在空中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B.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5C.在网的右侧运动的时间是左侧的2倍D.击球点的高度是网高的2倍4.【2016·江苏卷】有A 、B 两小球,B 的质量为A 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 的运动轨迹,则B 的运动轨迹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二、多选题1.(2017河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所示,a 为竖直平面内的半圆环acb 的水平直径,c 为环上最低点,环半径为R .将一个小球从a 点以初速度v 0沿ab 方向抛出,设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 )A .当小球的初速度v 0时,掉到环上时的竖直分速度最大B .当小球的初速度v 0时,将撞击到环上的圆弧ac 段C .当v 0取适当值,小球可以垂直撞击圆环D .无论v 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圆环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正方形ABCD ,若在A 点以初速度v 0沿AB 方向抛出一小球,小球会击中坑壁上的C 点,已知AB 的长度为l ,忽略空气阻力.则( )A .小球下落的时间t =l v 0B .坑的深度AD =gl 22v 20C .落到C 点的速度大小为2v 0D .落到C 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3.(2014届上学期期末华附等四校联考19)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 的山坡上P 点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 的高尔夫球,飞行中持续受到一阵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高尔夫球竖直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 的洞穴Q 。

则( ) A .球飞行中做的是平抛运动BC .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D .球飞行中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为mgh L运动学专题复习近5年全国卷Ⅰ回顾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 一t)图线,由图可知(BC)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无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L和2L,乓球台如图所示。

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1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为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D)A v L<<B v<C v<D v<<4.【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 s 时并排行驶,则( BD)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5.【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C)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热点一:运动图象一、单选题1.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若y表示位移,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B.若y表示速度,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C.若y表示位移,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若y表示速度,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如图是某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从图像上可以判断和得到( A) A.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抛物线B.该物体做曲线运动C.该物体运动的时间t为2 sD.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5 m/s2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两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C.在0~10 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 m/s4.【2017·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三次诊断】物体放在动摩擦因素为μ的水平地面上,受到一水平拉力作用开始运动,所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和拉力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知动摩擦因素μ为(C)(g=10m/s2)A.μ=0.1 B.μ=0.2 C.μ=0.3 D.μ=0.4二、多选题1.[2015·江门调研]图中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图像是(g取10 m/s2)( BD)2.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CD)A .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 .t =20 s 时,乙追上了甲C .在t =20 s 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 =20 s 之后,乙比甲运动快D .由于乙在t =10 s 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 =10 s 时,甲在乙前面,t =20 s 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3.(2014届广东省六校第二次联考)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像分别如图5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BD )A .甲在4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B .甲在4s 时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乙在t=2s 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 .乙在4s 时间内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热点二:平抛运动一、单选题1.(2016江苏徐州模拟)如图所示为河的横截面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