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学发展简史
西方社会学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影响力

西方社会学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影响力一、进入现代社会学时代西方社会学最早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期,当时的社会学还被视为哲学及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
但是,通过众多社会思想家的探索和发展,社会学很快逐渐转变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同时,现代社会学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型的理性主义方式的到来,它牢固地认为科学方法可以应用于社会领域并有望取得成功。
因此,当现代社会学开始出现时,它的自信和前景确实令人振奋。
二、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传统社会学时期(1830-1900年)这一时期最初的社会学思想家们,如孟德斯鸠、孔德、托卡尔、马克斯等人,都致力于建立一种深刻的社会理论,并思考政治、文化和经济等领域的问题。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就是法国社会学派和德国伊甸学派。
2.“重新修正”和“道德重建”时期(1900-1930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学发展,主要集中在对工业化、城市化、最重要的是对一战后的社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大量批判性社会理论和新兴的社会学领域,如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技术等各种学科。
3.“自由主义”时期(1930-1960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学脱离了前两个时期的“理论较真”,转而更加注重理论的实践和现实问题的解决。
这段时间里还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学领域,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社会需求,如家庭学、种族learn学、欧洲学等等。
4.后现代主义时期(1960年至今)这是社会学的最新发展阶段,也是症结所在。
这个时期的社会学思想家改变了以往的理论视角,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如认知社会学、精神性自我理论以及性别研究等等。
此外,当代的社会学还注重跨学科交叉学习,加强不同领域学科之间的合作。
三、文化影响西方社会学的演变与文化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会与文化的分析社会学思想家的许多研究都源于对社会及其文化意义的分析。
他们看重社会的发展过程,但是随着当代社会不断变化,他们转而更关注社会中不同群体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
美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

美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美国这个年轻而强大的国家已经有着近300年的发展历史,其文化和社会成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演化和改变。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美国这个国家,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讨美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以及它们所呈现出来的特点。
1. 先驱者和移民欧洲人第一次来到北美是在16世纪初期。
最早的欧洲移民是英国人,他们陆续建立了几个殖民地。
这些先驱者很快发现了美国的资源丰富,因此开始引导大规模的移民。
后来,荷兰和瑞典的移民也来到美国,共同建造了这个新国家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的来源地逐渐变得多样化。
在18世纪末期之前,非洲奴隶从非洲的西海岸被迫运往美国的南部地区,成为了种植园的劳工。
到19世纪之后,欧洲的大规模移民也开始涌入美国。
这些移民来自于英国,爱尔兰,德国,法国,俄罗斯和南斯拉夫等国家。
他们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同时融入了美国独特的文化中。
2. 宗教信仰和家庭价值美国的历史不仅被移民和先驱者们的努力和奋斗所塑造,也与宗教信仰和家庭价值密不可分。
在美国的早期阶段,新教信仰占据着主导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教教派也逐渐分裂和多元化。
如今,美国拥有着各种信仰派别,从新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印度教等等。
这也为美国的文化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基础。
在美国文化中,家庭价值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家庭是建立道德和价值观的地方。
美国传统上对父母,卫生和公共秩序具有明确的道德和社会期望。
在美国社会,尊敬和珍视家庭价值是一种长久以来的传统而不断强化的观念。
3. 文化艺术和娱乐文化艺术和娱乐一直是美国的核心价值之一。
美国拥有着众多全球最顶尖的艺术和文化机构,例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卡内基音乐厅和爵士乐博物馆等等。
美国电影业也是全世界最成功的一个,好莱坞产出的电影无论是国际票房收入还是对于全球文化的影响力都是独具一格的。
从音乐,电影到文学,美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产业。
这些产业不仅仅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社会学美国化的历程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启示

社会学美国化的历程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学美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分析美国社会学在全球社会学发展中的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文章首先回顾了社会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在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社会学研究的中心,以及美国社会学理论、方法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随后,文章深入剖析了美国社会学的核心价值观、研究范式和学科体系,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塑造了全球社会学的发展方向。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美国社会学的局限性和问题,特别是在文化多样性、价值中立性以及对非西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释方面的不足。
文章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和文化传统,探讨了如何在借鉴美国社会学成果的同时,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
这包括强化本土化研究,注重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推动跨学科和综合研究,以期构建一个更加全面、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
通过这一过程,旨在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美国化的历史进程美国化,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其历史进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制度开始对全球产生广泛影响。
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学科,在美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早期的美国化主要体现在对美国梦的追求上。
美国梦强调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社会流动和成功,这一理念在美国社会中具有深远影响。
社会学家们开始关注美国梦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机制,研究如何通过教育、职业发展等途径促进社会公平和个人成功。
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美国化进程加速。
社会学家们开始关注美国化对其他国家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冲突。
在这一时期,美国的社会政策、消费文化、媒体传播等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0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学的发展

二、经验社会学传统的确立 (一)促成转向经验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背 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工业化 与城市化的进程,激化了社会矛盾,造 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从而促成了向经 验社会学研究的转变。
(二)社区研究的发展。社区研究是美国 社会学家的研究主题。社区研究的三种 理论取向是:类型学的、生态学的和结 构功能主义的。
20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学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美国社会学家及理论 贡献
一、美国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学的引进 (一)美国社会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南北 战争前后的美国经济以日益加快的速度 向前发展。为了解决随着社会发展而出 现的大量的社会问题,美国从欧洲选择 了一种最适合美国当时需要的斯宾塞的 社会学说。
(二)萨姆纳的社会学思想。萨姆纳完全 因袭斯宾塞的学说,认为进化通过生存 竞争为自己开辟道路。他的著名理论称 为“合作对抗论”。他的代表作《民族 风尚》。萨姆纳提出“我群”和“他群” 的概念。“我群”中的关系是团结一致 与合作,我群与他群之间的关系则是敌 对的。
(三)沃德的社会学思想。沃德一方面继 承了实证主义传统,另一方面,突出强 调人的意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提出“有目的进化”的口号,认为 社会学的基础不应是斯宾塞的生物学, 而应当是心理学。
二、学院社会学的创立 • (一)斯莫尔。斯莫尔将学术研究划分 为四个阶段:描述、分析、评价和建设, 认为社会学应看作为“社会工艺”。在 《社会学概论》一中,他将与一定群体 相联系的“社会利益”视为社会研究的 重要内容。
• (三)芝加哥学派与都市研究。1915年在芝加 哥大学围绕帕克形成的社会学研究者群体,其 贡献是使实地调查成为一项完全合法的科研事 业和社会学的真正基础,城市是其研究主题。 • 帕克的社会学思想。帕克在鼓励经验研究方面 起了巨大作用。 • 帕克认为人类社会具有两个方面:即社区和社 会。帕克将社会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竞争、 冲突、调节与同化。
有关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发展脉络

有关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发展脉络
芝加哥学派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芝加哥大学。
该学派的研究方法以及关注的问题在当时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芝加哥学派的发展脉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社会问题导向阶段(1900-1930年代):在这个阶段,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主要关注城市社会问题,如移民、犯罪、贫困、种族关系等。
他们秉持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统计分析来研究这些社会问题。
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帕克、厄休拉·斯蒂芬斯和厄文·古斯塔夫·伍尔特。
2. 社会生态学阶段(1930-1950年代):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分析。
学者们开始关注城市的空间结构、社会互动和社区组织等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帕克、恩里科·费尔南德斯和奥托·爱德华·尤伦斯。
3. 符号互动主义阶段(195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的芝加哥学派开始关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并重视人们对社会符号和意义的构建与解释过程。
代表人物有埃弗琳·叶尔斯、弗雷德里克·巴伊尔斯和艾弗雷姆·戈夫曼。
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方法和关注社会问题的立场为社会学带来了一种新的研究取向,促进了社会学的发展和变革。
它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社会学流派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了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基石之一。
世纪初至代,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

世纪初至代,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作者:————————————————————————————————日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学派。
1892年美国社会学家A.W.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开设了第一个社会学研究生班,与G.E.文森特合写了第一部社会学教科书《社会研究导论》(1894),并于1895年创立了美国第一个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
社会学系创立后,斯莫尔先后聘用了文森特、W.I.托马斯、R.E.帕克、E.W.伯吉斯等人,形成了该系强大的师资阵容。
到20年代,在帕克等人的努力下,该系日臻完善,每年招收200余名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开设40多门课程,成为同期美国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学系。
以后影响日益扩大,逐步形成了芝加哥学派。
在美国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芝加哥学派对新兴的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从而使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
托马斯和F.W.兹纳尼茨基合著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18~1920)是该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芝加哥学派对人文区位、邻里关系、人口、种族、犯罪、贫民窟等问题的研究,是都市社会学研究的范例。
这一时期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果有:帕克等人著的《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1925)、《都市社区》(1926),伯吉斯的《家庭──相互影响的个性之统一体》(1926),L.沃思的《都市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1938),H.佐巴夫的《黄金海岸和贫民窟》(1929),F.R.思雷舍的《团伙》(1927),等等。
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社会学方向对后来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到了30年代,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相继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学研究中心。
西方社会学史发展史

第一讲社会理论概况社会学的发展阶段社会学发展的几个阶段1. 启蒙阶段—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代表学者—法国的圣西门和孔德,英国的斯宾塞2. 形成与发展阶段—19世纪后期-20世纪中期代表学者—(马克思)、德国的滕尼斯、齐美尔、韦伯;法国的迪尔凯姆;美国的萨姆纳、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斯莫尔、美国社会学学会的创建者和美国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库利;意大利的帕累托。
3. 美国社会学主导阶段— 20世纪4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代表学者—帕森斯、默顿、戴维斯、穆尔、利维(舒茨)4. 理论纷乱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代表学者—加芬克尔、米尔斯、科塞、达伦多夫、布鲁默、戈夫曼、霍曼斯、布朗不同阶段的社会学理论1. 创立时期的社会学理论圣西门、孔德、斯宾塞2.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迪尔凯姆、韦伯、齐美尔、帕累托、滕尼斯、曼海姆、萨姆纳、托马斯与兹纳涅茨基、帕克3. 当代前期的社会学理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默顿的中层理论、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达伦多夫的辨证冲突理论、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布朗的结构交换理论、爱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戈夫曼的拟剧互动理论、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马尔库塞的工业社会批判论、米尔斯的美国文明批判论、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批判论。
4. 当代后期的社会学理论福柯的后现代社会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
详见黎民、张小山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目录以及1-18页的第一章绪论部分。
早期社会学家的主要著作及相关理论圣西门(1760-1825)—法国思想家、《人类科学的自觉书》(1813年)—同自然科学一样,根据具体的社会事实了解社会,把人类科学看作实证科学。
实证主义的始祖(迪尔凯姆语)孔德(1798-1857)—法国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和实证主义哲学的鼻祖。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史(下)

(5)1917年,理治⽂(Mary Richmond)出版《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书,促使社会⼯作⽅法成为⼀套独⽴的知识。
(6)1919年,正式成⽴"美国社会者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成员追求社会⼯作专业的主流。
(7)1919年,第⼀个社会⼯作专业教育组织"美国专业社会⼯作训练学校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主要推动硕⼠阶段的社⼯训练课程。
(8)1942年,成⽴"美国社会⾏政教育学校"(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主要推动⼤学本科和硕⼠阶段的社⼯课程。
(9)1946年,成⽴"美国社会⼯作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协调前述两组织的纷争,⾄1953年正式为"社会⼯作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所取代。
(10)1955年,成⽴"美国全国社会⼯作员委员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将原有七个较专门的社会⼯作社团合并,成为美国的社会⼯作者组织。
商务印书馆——《社会⼯作学新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社会学发展简史
起源
美国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于19世纪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当时美国正面临着在现代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以及民主发展背景下剧烈的社会变革。
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主要是在传承法德两国、尤其是德国社会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文化的改造。
在欧洲的社会思潮中,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卡尔•马克思,他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是阶级斗争,是由生产方式的进化决定的;法国哲学家图尔干认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在于集体意识的形成,包括宗教及社会分工的形成;德国哲学家韦伯则认为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权威问题及社会的理性化。
这三个思潮对美国的社会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的美国社会学家将社会学由欧洲介绍到美国,这是社会学在美国发展的开端。
早期社会学家有萨姆纳,他承继斯宾塞进化论学说,认为进化通过生存竞争为自己开辟道路,著名理论是“合作对抗论”。
另一位早期社会学家是沃德,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强调人的意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出“有目的进化”的口号,认为社会学的基础应该是心理学,而非斯宾塞认为的生物学。
美国社会学以在大学讲坛上介绍著名欧洲社会学家的著作和思想为起点。
19世纪70年代,萨姆纳在耶鲁大学以斯宾塞著作为教材讲授社会进化论,这是美国大学中最早开设的社会学课程。
1889年,斯莫尔、吉丁斯、布莱克默分别在科尔比大学、布莱恩马尔大学、堪萨斯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程,这一年标志着美国社会学正规教育的开始。
1892年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1894年吉丁斯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社会学系。
自此社会学开始在美国的高校中得以发展。
1984年斯莫尔与文森特合著了第一本社会学教科书《社会研究导论》。
这些都为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斯莫尔创建的第一个社会学系中逐渐形成了芝加哥学派,他们把参与观察技术引入社会学研究,对多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经验性研究。
芝加哥学派的成就标志着美国社会学从早期以吸收、传播欧洲社会学为主,发展到具备自己特征的新阶段。
托马斯一开始就用心理主义研究原始社会,认为人的行为必须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去解释。
他和兹纳尼茨基合著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18~1920)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被看做是美国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转折点。
围绕帕克的一批芝加哥学派学者及其研究成果,标志着美国式的经验社会学的成熟。
这种注重经验研究和实际社会问题研究的风气始终是美国社会学的主流。
在芝加哥学派经验社会学崛起的同时,库利和米德为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库利是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库利全部著作的主题,同时提出了“镜中我”“初级群体”等概念,并称初级群体是“人性的摇篮”。
米德在萨姆纳、杜威、库利等人关于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论述基础上,创立了符号互动论,提出了角色扮演,主我、客我等概念,并区分了三种社会控制的形式。
到19世纪3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都先后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学研究中心,从而结束了芝加哥学派一花独秀的局面。
中期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先后接纳了大批的欧洲移民定居,其中如索罗金、舒茨、科瑟尔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弗罗姆、马尔库塞等人,多为欧洲各国知识界的精英。
他们深受大陆文化传统熏陶并且具有广博的学识,来美国后多在各大学任教,对于美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
自20世纪30~50年代,美国先后出现了帕森斯、默顿两位社会学理论家。
帕森斯批判地吸收了欧洲社会科学的思想精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结构功能学说,成为50~6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主流。
默顿一方面补充、限定着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一方面声称建构巨型社会理论为时尚早,应该进行“中层理论”的研究,实际上是为美国社会学的经验主义取向提供理论根据。
整体上说,从30年代、40年代直到50年代,受芝加哥学派的影响,美国社会学试图对美国作一个全景式的研究,它是面向大众生活而不是全学术性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各个方面。
尤其在50年代,社会学家米尔思和芮斯曼对美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他们出版的书也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
尽管他们二人的观点不同,但是共同特点是都全面地研究了美国社会,探讨了其内在的动力。
他们是美国50年代代表性的社会学家,但其代表的思想却处于影响力明显下降的状态中。
6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社会学研究中的大量成果与美国社会新出现的社会力量相关联。
当时美国学生运动的很多领袖并不是社会学专业毕业的,而是受到了米尔斯和芮斯曼等人的影响。
社会学家也开始把研究关注于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如女性主义意识的出现、新的社会团体,如同性恋团体、环境保护主义者团体等的出现。
当代
在帕森斯和默顿之后,美国社会学界出现了多元发展的局面。
理论研究和经验调查都在发展,并相互融合。
在理论上,结构功能理论的反对者、补充者、批判者纷纷产生。
如以科瑟尔为代表的冲突理论是对结构功能理论偏重静态的反动,以布劳、埃默森为代表的交换理论和以布鲁默、戈夫曼为代表的符号互动理论则继承了库利—米德的微观传统,与结构功能主义的宏观研究反其道而行之。
80年代以来,亚历山大和瑞泽尔试图在认真挖掘早期社会学家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对各派理论实行某种综合。
在经验研究上,托马斯、帕克开创的方法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有关人口、商情、社会问题、政治态度的研究和机构纷纷开展和建立,从而把经验和定量研究的方法推向新的高度。
斯托福和拉扎斯菲尔德是两位成就卓著的经验社会学家。
但是,当今社会,正如米尔斯的预言,很少有社会学研究关注美国社会的全面关怀和探讨其内在的动力,现在美国的社会学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一些大理论,有些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有些受女性主义影响、有些受系统论的影响,但总体上都是非常抽象的,游离于社会制度发展的具体理解之外;而具体的社会
研究却在技术上非常复杂,令人费解,远远超过了米尔斯的预言。
现在美国社会学的各个部门,包括各大学的研究成果都聚焦于各种非常细小而特殊的问题,用技术性很强的语言表达,甚至在社会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也只有受过很强技术训练的人才能读懂。
当然,那种想要回归到对社会的全面研究、探讨其内在动力的研究还是存在的。
近年来,一些怀有上述抱负的社会学家转向欧洲寻求相关的理论模式,但也不是都很成功。
欧洲对美国这些社会学家有影响的人一个是哈贝马斯,另一个是法国哲学家布狄厄。
可以说,尽管大的理论本身在萎缩,但对大理论新的追求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
《社会科学报》200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