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与相关技术
靶线法燃速仪

机密第1页2014-4-3BX-2000D固体推进剂高压(靶线法)燃速测试系统燃速仪应具有适当的自动调压功能;自动识别点火线和靶线连接状态功能;程序控制点火、计时功能;自动测试燃烧室内的压强和液体槽的温度变化功能。
能利用各单点燃速测试记录,计算单点的平均燃速、压强指数、温度敏感系数、异常数据的取舍、数理统计、参数的计算和报告单打印等功能。
执行标准:GJB770A-97—GJB770B-2005一、系统组成1、燃烧子系统2、测控子系统与数据处理BX-2000D固体推进剂(靶线法)燃速仪测控系统技术指标(1).时间测试0—99.999s,精度0.3%,分辨率0.5ms。
(2).温度,量程-55~70℃,B级。
温度控制精度:0~70℃±1℃-55~0℃±2℃(3).压力扩散硅传感器,量程为0~35MPa,精度0.2级。
(4)、燃烧室使用压力0~30MPa。
(5)燃烧室压力控制精度±0.05MPa3、温度控制子系统BX-2000D固体推进剂(靶线法)燃速仪温度控制系4、燃烧室照片5、阀门6配气台7、多用途燃速测试系统照片售后服务对售后产品质量一年,终身服务;一年内发生属非人为原因造成故障,免费维修、更换损坏部件;对售后产品,提供享受终身软件免费升级服务。
BX/AE-2006多功能固体推进剂燃速测试系统一、型号背景BX/AE-2006多功能固体推进剂燃速测试系统是一套基于windows数字平台的水下声发射法高压燃速测试系统。
用于准确测试固体推进剂的燃速;是固体推进剂生产过程、配方研制过程中的主要检测设备。
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固体推进剂高压燃速测试系统执行GJB-770B方法706.2水下声发射法标准。
适用于测试复合固体推进剂、部分改性双基固体推进剂和未固化的稀药浆推进剂(在压强为1MPa~25MPa,温度为-40℃~70℃)范围内的燃速、压强指数和温度敏感系数的测定。
多功能固体推进剂燃速测试水下声发射法测试原理是:利用声发射传感器接收已知长度的推进剂试样在恒压和恒温的水介质中(或氯化钙水溶液中)燃烧时,声发射信号的持续时间,再计算出该压强温度点的燃速。
燃烧分析仪手册

燃烧分析仪手册1模拟输入,CA-Plugin设置1.1模拟输入配置模拟输入部分的设置屏幕指示所有DAQP放大器。
缸压高压力传感器用于燃烧室内压力测试通常是基于电荷类型传感器,请讲其连接到燃烧分析仪DAQP-Charge-B放大器BNC接头上。
还需使用点火线圈传感器时,测量点火时间,这个传感器是基于电流信号,需要外部使用分流电阻接头(该接头,将BNC接头正接入2针,BNC接头负接入7针,且需在2针和7针之间接入一个电阻,如下图),且电压较大。
DAQP-V模块是适当的为这种类型的传感器。
典型的被安装DAQP通道设置界面,如下图:连接通道在使用栏被使用激活,并且在命名栏中进行重命名输入。
活跃的实时信号可以在PHYSICAL VALUES栏中观察到实时值显示,此刻可以立即进入通道设置界面,可以对输入范围选择进行合理选择。
在通道设置中对各放大器设置,用户可以定义和扩展。
通道设置分为4步,如下图由第一步到第四步说明进行通道设置。
第一步,放大器量程设置;第二步,通道名称和单位设置;第三步,传感器灵敏度设置(两点法、公式法);第四步,显示输入值(物理量)和对应实际值(工程量)。
●输入范围可以从预定义列表选择,或手工输入。
●抗混叠过滤器应该设置为100 khz和贝塞尔模型。
高压力传感器暴露在热冲击环境下,这可能会导致信号漂移,但AC耦合方式将减少这种漂移,避免信号超过他们的输入范围。
高通滤波器的频率与输入范围相关联。
在从100pC到2000pC时为0.07Hz,超过2000pC约0.005 Hz高通滤波器参数。
●连接传感器后后可以将耦合设置到DC模式,并点击Reset。
Reset将消除连接及长时间运行放大器内把引起和产生的内部静电,将信号只调回到0。
●点火线圈传感器设置,仍遵循上述的四步方法,量程只需满足要求即可,可以无需设置灵敏度参数,因为,此传感器主要关注的是,点火时间,而非电流大小。
1.2CA-Plugin设置模拟输入设置后,我们必须选择燃烧分析插件设置,并添加计算模板。
奇石乐KiBox燃烧分析仪功能简介

奇石乐燃烧分析仪——KiBox简介一、仪器设备名称: KiBox Combustion AnalysisKiBox燃烧分析系统二、厂商:瑞士奇石乐仪器股份公司Kistler Instrumente AG国别:瑞士Switzerland三、型号: 2893AK1四、技术特点及优势✓KiBox燃烧分析仪可以用于发动机台架标准稳态燃烧分析———燃烧热力学计算、示功图、爆震分析、燃烧噪声分析、压力升高率分析、瞬时放热率和累计放热率分析,并得到峰值压力、压力升高率、燃烧重心、燃烧持续期、平均有效压力、爆震强度、爆震峰值、爆震频率、燃烧循环波动、燃烧温度、发动机循环功及功率、点火正时、喷油始点终点、喷射持续期等发动机燃烧特征参数。
✓KiBox燃烧分析仪可用于发动机高瞬态工况燃烧分析,更可以用于车载燃烧分析,获得真实驾驶条件的燃烧分析和优化结果, 如海拔、沙漠、低温等条件。
✓无需光电编码器,可以将各种车载转角传感器和触发码盘信号转换为精确可靠的曲轴转角信号,并且在高瞬态的发动机工况下利用车载转角信号(e.g. 60-2、60-2-2、60-2-2-2、60-1、36-2、24-1等)获得所需要的 0.1 CA 转角分辨率✓对于磁电传感器系统基于转速进行角度误差的修正,允许对触发信号进行修正(触发信号标定的需要),实现零相位延迟。
✓智能信号调理模块,自动识别传感器标定数据并导入。
✓提供车辆行驶条件下发动机上止点的确定。
✓同时获得角域和时域数据,并灵活切换。
✓强大的参数配置界面,独立的数据显示。
具有校验输入信号的诊断功能,自动校验参数设置的有效性。
✓基于每循环燃烧分析的操控性试验,比如扭矩响应。
✓实时的每循环燃烧效率和功率信息,例如,MFB50表示了循环间变化对燃油效率的影响;IMEP 涉及到各缸工作的稳定性及缸间平衡程度。
✓缸内压力的上升率表征了NVH质量的变化。
✓发动机起动质量试验:排放、失火、怠速平稳性。
可测试记录发动机启动前30s和发动机停机后30s的数据。
锅炉富氧燃烧技术及高温燃烧技术的节能分析

锅炉富氧燃烧技术及高温燃烧技术的节能分析高玉丽(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134)摘要:锅炉富氧燃烧技术及高温燃烧技术在锅炉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锅炉的热效率,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文章在阐述富氧燃烧技术和高温燃烧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就锅炉富氧燃烧技术及高温燃烧技术的节能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富氧燃烧技术;高温燃烧技术;锅炉;节能环保作者简介:高玉丽(1986-),女,天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社会的发展加大了人们对资源、能源的需求。
燃烧是人们从能源中获取能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大量燃烧和利用各类资源、能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和酸性气体,严重危害了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此,在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快的今天,怎样在提升资源、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又减少资源、能源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富氧燃烧技术是当前常见的燃烧节能技术形式,将其应用到工业锅炉中不仅能够降低燃料的燃点,提升燃料的燃烧速度,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升锅炉的热效率,减少燃烧后的烟气排放量。
高温燃烧技术在保证燃烧效率不降低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总体燃烧热强度,使采用这种燃烧方式的燃烧设备的尺寸比常规燃烧设备的尺寸小。
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此,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就富氧燃烧技术和高温燃烧技术在锅炉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1锅炉富氧燃烧技术的节能减排特性1.1原理富氧燃烧技术的原理主要是指在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借助空气中的高浓度氧气来助燃。
在富氧助燃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往往会显示出异常活跃的状态,从而能够确保燃料分子与氧气分子的接触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富氧燃烧技术在玻璃工业、冶金工业及热能工程领域均有应用。
随着氧气制备技术日趋成熟,富氧燃烧技术也随之发展很快,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锅炉中。
锅炉富氧燃烧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富氧燃烧器将纯氧引入到燃煤发电锅炉的煤粉燃烧过程。
红外煤气分析仪在煤气成分、热值分析中的应用

红外煤气成分及热值分析仪在冶金、化工、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煤气作为钢铁、化工、新能源等工业领域重要的能源载体,为了有效、安全、合理利用,煤气成分及热值参数的监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奥式化学分析方法全组分分析时间周期长,且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系统误差和操作中难以控制的偶然误差,准确度已不能满足分析精度的要求。
而煤气色谱分析采用的是全填充柱的多维色谱,由于填充柱的柱效率低,分析时间长,分离效果差,煤气中许多关键组分得不到分离,且采用热导检测器(TCD)测定烃类灵敏度低。
随着红外光谱技术的成熟,红外气体分析仪因其取样、分析全自动,响应快,精度高,一次性投资,使用成本低等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及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光束红外技术的多组分煤气分析仪Gasboard-3100,分析仪传感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在一个气室内完成CO2、CO、CH4、CnHm 的测量,并结合MEMS热导技术及长寿命电化学技术,实现对6组分煤气的高效、快速、灵敏测定。
图1.煤气分析仪(在线型)Gasboard-3100一、红外煤气成分及热值分析仪Gasboard-3100优势分析1.一台仪器同时测量6种气体成份一台气体分析仪能够同时测定多组分气体中的各种气体的浓度,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这就意味着设备投入成本的大幅降低。
煤气分析仪Gasboard-3100的核心传感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通过双光束红外技术实现一个气室内完成CO2、CO、CH4、CnHm的同时测量,并结合MEMS热导技术及长寿命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技术,实现6组分煤气同时分析。
(1)非分光红外法(NDIR)非分光红外法(NDIR)广泛应用于CO、CO2、CH4、CnHm等气体的浓度测量中。
该测量原理基于极性气体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极性气体分子在红外波段都有自己的特征吸收带,特征吸收带就如同指纹一样具有可鉴别性,通过在特征吸收带对红外能量的吸收,可以反映出气体浓度的大小。
丁腈橡胶燃点

丁腈橡胶燃点丁腈橡胶,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材料,其燃烧特性对于安全生产和使用至关重要。
燃点,作为衡量材料易燃性的关键指标,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丁腈橡胶的燃点及其相关特性,旨在提供全面的理解和应用指导。
一、丁腈橡胶概述丁腈橡胶(Nitrile Butadiene Rubber, NBR)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一种合成橡胶。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强极性的腈基团,赋予其优异的耐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因此,丁腈橡胶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耐油橡胶制品,如密封件、油管、手套等。
二、丁腈橡胶燃点定义与测试方法燃点,又称着火点,是指物质在空气中加热至开始燃烧并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对于丁腈橡胶而言,其燃点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安全性。
测试丁腈橡胶燃点的方法通常采用国际标准的燃烧试验,如ASTM D1929等。
这些试验方法通过控制加热速率和观察燃烧现象,来确定丁腈橡胶的燃点。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丁腈橡胶的成分、添加剂和生产工艺的差异,其燃点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丁腈橡胶燃点影响因素1. 成分与添加剂丁腈橡胶的成分和添加剂对其燃点有显著影响。
一般来说,丙烯腈含量越高,丁腈橡胶的耐油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越好,但其燃点也可能会相应提高。
此外,添加的阻燃剂、增塑剂等也会影响丁腈橡胶的燃点。
2.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氧气浓度、温度和压力,对丁腈橡胶的燃烧特性也有重要影响。
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丁腈橡胶的燃点可能会降低;而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其燃点则可能会提高。
3. 老化与降解丁腈橡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紫外线、热氧、化学介质等因素而发生老化和降解。
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丁腈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还可能导致其燃点发生变化。
四、丁腈橡胶燃点与安全性了解丁腈橡胶的燃点对于评估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丁腈橡胶制品,必须确保其燃点高于工作温度,以防止自燃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燃点测试标准

燃点测试标准摘要:一、燃点测试概述二、燃点测试标准和方法1.实验原理2.测试设备3.测试过程4.测试结果分析三、燃点测试的应用领域四、我国燃点测试标准发展现状及展望五、提高燃点测试准确性的措施正文:燃点测试是一种重要的火灾安全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性能。
本文将从燃点测试的概述、标准和方法、应用领域、我国标准发展现状及展望以及提高测试准确性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燃点测试概述燃点测试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通过实验测定材料在火焰作用下的燃烧特性。
燃点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受到外部火源加热,火焰得以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燃点测试结果可以反映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安全性能,为火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燃点测试标准和方法1.实验原理燃点测试的原理是在一定气氛下,通过加热器对试样进行加热,观察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燃烧的现象。
当试样燃烧持续时间达到规定要求时,记录试样的燃点。
2.测试设备燃点测试设备主要包括加热器、温度控制器、燃烧室、气体供应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
3.测试过程测试过程主要包括试样准备、设备校准、试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4.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分析主要包括燃点值的计算、燃烧特性评估、燃烧产物分析等。
三、燃点测试的应用领域燃点测试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建筑材料、纺织品、电子产品等。
通过燃点测试,可以确保产品在火灾事故中具有较好的燃烧性能,降低火灾风险。
四、我国燃点测试标准发展现状及展望我国燃点测试标准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已有多个相关标准,如GB/T 26159-2010《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10707-2008《橡胶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火灾防控需求的提高,我国燃点测试标准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需求。
五、提高燃点测试准确性的措施1.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测试环境稳定。
2.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仪器,定期进行校准。
3.合理选择试样,确保试样制备符合标准要求。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9道(带答案解析)

消防技术实务(一级)第 1题:单选题(本题1分)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 )A.自燃点B.熔点和燃点C.燃点和自燃点D.熔点【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对于绝大多数可燃固体来说,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
熔点低的固体易蒸发或气化,燃点也较低,燃烧速度也较快。
许多低熔点的易燃固体还有闪燃现象。
第 2题:单选题(本题1分)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类的是( )A.钠B.氢化钠C.硫黄D.植物油【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包括金属钾、钠、锂、钙、锶,氢化锂,四氢化铝锂,氢化钠;乙类的包括硫黄,镁粉,铝粉,赛璐珞板(片),樟脑,萘,生松香,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色片;丙类的包括动物油,植物油,沥青,蜡,润滑油,机油,重油,闪点≥60℃的柴油,糖醛,38度及以上白酒。
第 3题:单选题(本题1分)若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 )时,其火灾危险性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A.5%B.10%C.20%D.3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略。
第 4题:单选题(本题1分)若某生产企业的一座铝粉厂房内存放有乙炔和煤油,且乙炔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存量为30m3,煤油所占本层面积达到7%,则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由于铝粉厂房内存放有乙炔和煤油,乙炔气体存量为30m3,超过不按其火灾危险性确定的最大允许量25m3;煤油占本层面积达到7%,大于5%。
因此,在铝粉、乙炔和煤油中,选择火灾危险性较大者即为乙炔,其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第 5题:单选题(本题1分)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国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A.三级B.七种C.五类D.四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目前,国际上对生产厂房和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该方法包括:S1:在炉体上设置两个独立高温腔体;S2:将样品送入其中一个高温腔体;S3:以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直到检测到样品刚开始点燃时,记录样品的点燃温度点作为样品的燃点;S4:以另一个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升到目标温度,得出样品在高温对应的气氛下的燃烧速率;S5:送出完成检测的样品,将下一个样品送入另一个处于冷态的高温腔体,重复S3和S4,完成检测流程;S6:通过两个独立高温腔体的轮换,连续进样,直至完成所有样品的检测工作。
该分析仪依据上述方法设计。
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提高检测率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炉体上设置两个独立高温腔体;步骤S2:将样品送入其中一个高温腔体;步骤S3:以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直到检测到样品刚开始点燃时,记录样品的点燃温度点作为样品的燃点;步骤S4:以另一个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升到目标温度;实时记录整个过程中,样品对应的时间、温度的重量变化,通过样品与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出样品在高温对应的气氛下的燃烧速率;步骤S5:送出完成检测的样品,将下一个样品送入另一个处于冷态的高温腔体,重复步骤S3和S4,完成检测流程;步骤S6:通过两个独立高温腔体的轮换,连续进样,直至完成所有样品的检测工作。
2.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炉腔结构、温度传感器组件、平移机构(6)、样盘组件(8)、样盘旋转机构(9)、升降机构(10)及称量机构,所述双炉腔结构包括第一高温炉腔(301)和第二高温炉腔(302),所述双炉腔结构在平移机构(6)的驱动下做左右平移运动以使第一高温炉腔(301)或第二高温炉腔(302)对准样盘组件(8)完成样品的进出;所述样盘组件(8)位于样盘旋转机构(9)上并与双炉腔结构一道在升降机构(10)的驱动下做升降运动;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用来监控双炉腔结构的炉腔温度和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401)和炉腔温度传感器(402),所述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401)用来检测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通过检测样品表面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来判断样品的燃点;所述炉腔温度传感器(402)用于监控高温炉腔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401)固定在一个弹性组件(403)上,以防止往高温炉中进样时传感器外壳与盛装样品的坩埚(7)发生硬碰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401)的外壳下部有两个耳部,用于限制传感器的检测头伸到坩埚(7)的样品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401)的外壳与传感器存在环柱形的空隙,通过吹扫机构向所述空隙间通入正压的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温炉腔(301)和第二高温炉腔(302)为具有各自独立工作状态的独立高温腔体,并通过高温炉固定组件(2)形成一个整体。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机构为称量天平(12)。
9.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6)和升降机构(10)为丝杆运动机构、直杆电驱动机构、直杆液压驱动机构或链条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炉腔结构、温度传感器组件、平移机构(6)、样盘组件(8)、样盘旋转机构(9)、升降机构(10)及称量机构都安装于一个外壳(1)内。
技术说明书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技术领域本技术主要涉及到可燃物自动检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
背景技术目前,在固/危废物的处置过程中,燃点和燃烧速率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两个指标分别需要用两个不同的设备进行测试,相对效率低。
燃点即是样品在空气中,开始燃烧的温度点;高温燃烧速率即是样品在给定的气氛条件及高温条件下,灰化的快慢。
如,在国内大规模存在的燃煤电厂或生物质电厂等焚烧工艺中,其焚烧燃料相对单一,对测试焚烧物的燃点需求量很少,可能一天就测一两个样品,原来单样的测试方式已能满足应用要求;而近些年新兴发展的废物焚烧处置,其来料复杂,并且伴有安全风险,不同来料均有燃点(着火点)、高温燃烧速率的测试需求,一天需要检测的样品数明显增加,此时增加了对多样测试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技术方案只能是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燃点仪检测出样品的燃点,再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高温燃烧速率分析仪检测其燃烧速率。
也就是说,当前只有单独检测废物的燃点或是单独检测废物燃烧速率的仪器设备,需要分别检测,检测效率低;且在检测燃点的设备分析一个样品后,要等待检测单元冷却后,再进行第二个样品的测试。
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的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的方法,包括:步骤S1:在炉体上设置两个独立高温腔体;步骤S2:将样品送入其中一个高温腔体;步骤S3:以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直到检测到样品刚开始点燃时,记录样品的点燃温度点作为样品的燃点;步骤S4:以另一个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升到目标温度;实时记录整个过程中,样品对应的时间、温度的重量变化,通过样品与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出样品在高温对应的气氛下的燃烧速率;步骤S5:送出完成检测的样品,将下一个样品送入另一个处于冷态的高温腔体,重复步骤S3和S4,完成检测流程;步骤S6:通过两个独立高温腔体的轮换,连续进样,直至完成所有样品的检测工作。
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包括双炉腔结构、温度传感器组件、平移机构、样盘组件、样盘旋转机构、升降机构及称量机构,所述双炉腔结构包括第一高温炉腔和第二高温炉腔,所述双炉腔结构在平移机构的驱动下可以做左右平移运动以使第一高温炉腔或第二高温炉腔对准样盘组件完成样品的进出;所述样盘组件位于样盘旋转机构上并与双炉腔结构一道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可以做升降运动;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用来监控双炉腔结构的炉腔温度和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和炉腔温度传感器,所述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通过检测样品表面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来判断样品的燃点;所述炉腔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高温炉腔的温度。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固定在一个弹性组件上,以防止往高温炉中进样时传感器外壳与盛装样品的坩埚发安生硬碰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造成部件损坏。
所述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的外壳下部有两个耳部,用于限制传感器的检测头伸到坩埚的样品里。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的外壳与传感器存在环柱形的空隙,通过吹扫机构向所述空隙间通入正压的气体。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高温炉腔和第二高温炉腔为具有各自独立工作状态的独立高温腔体,并通过高温炉固定组件形成一个整体。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称量机构为称量天平。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为丝杆运动机构、直杆电驱动机构、直杆液压驱动机构或链条驱动机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炉腔结构、温度传感器组件、平移机构、样盘组件、样盘旋转机构、升降机构及称量机构都安装于一个外壳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可只称量一个样品,放入仪器中,即可同时检测出样品的燃点和高温燃烧速率;且可连续进样。
2、本技术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可同时检测废物燃点和高温燃烧速率的自动化分析设备,同时本技术的分析设备还能连续自动进样,极大的提升废物处置工艺中的检测效率。
3、本技术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方法及分析仪,有使用两个炉膛,在一个炉膛进行实验后,通常不能直接再进行燃点的分析,要等炉膛冷却后再做实验,两个炉膛可以在一个炉膛实验后,即使用另一个炉膛实验,让原来实验的炉膛在这段时间冷却,即可实现连续实验。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温度传感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例说明:1、外壳;2、高温炉固定组件;301、第一高温炉腔;302、第二高温炉腔;401、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传感器;402、炉腔温度传感器;403弹性组件;6、平移机构;7、坩埚;8、样盘组件;9、样盘旋转机构;10、升降机构;11、底座;12、称量天平。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的方法,其包括:步骤S1:在炉体上设置两个独立高温腔体;步骤S2:将样品送入其中一个高温腔体;步骤S3:以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直到检测到样品刚开始点燃时,记录样品的点燃温度点作为样品的燃点;步骤S4:以另一个预定设计的升温速率升到目标温度;实时记录整个过程中,样品对应的时间、温度的重量变化,通过样品与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出样品在高温对应的气氛下的燃烧速率;步骤S5:送出完成检测的样品,将下一个样品送入另一个处于冷态的高温腔体,重复步骤S3和S4,完成检测流程;步骤S6:通过两个独立高温腔体的轮换,连续进样,直至完成所有样品的检测工作。
如图2所示,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燃点与高温燃烧速率一体分析仪,包括双炉腔结构、温度传感器组件、平移机构6、样盘组件8、样盘旋转机构9、升降机构10及称量机构,所述双炉腔结构包括第一高温炉腔301和第二高温炉腔302,所述双炉腔结构在平移机构6的驱动下可以做左右平移运动以使第一高温炉腔301或第二高温炉腔302对准样盘组件8完成样品的进出;所述样盘组件8位于样盘旋转机构9上并与双炉腔结构一道在升降机构10的驱动下可以做升降运动;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用来监控双炉腔结构的炉腔温度和坩埚内样品表面温度。
所述称量机构用来对样品进行称量,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称量天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