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S审核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BI019QMS专业相关性评定作业指导书

BI019QMS专业相关性评定作业指导书

WSC-TC/BI019北京世标认证中心QMS^业相关性评定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10页目的实施专业相关性的分析与风险评估,确定认证业务范围的分类;是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和配置WS啲QM从力资源,同时确保专业相关性满足认证审核的要求,保持审核实施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WSC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过程中对人员能力的分析和评价。

3. 依据:3.1 CNAS-GC1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3.2 CNAS-CC1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3.3 WSC编制的QMS^业审核指导书;3.4 WSC针对QMS各专业能力分析结果。

4. 专业能力分析的应用说明4.1符合下列条件的专业类别可确定为具有相关性的专业:a. 生产过程近似,产品特性相近。

b. 所遵守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相近。

4.2同一大类中,当生产过程近似,产品特性相近的各中类具备4.1 条款的条件时,可确定为相关专业,当人员的专业能力具备相关专业中某一专业的专业能力时,可评价其具备相关专业中其他专业的专业能力。

女口:08出版业包括:08.01出版业、08.01.01书籍的出版、08.01.02报纸的出版、08.01.03杂志及期刊物的出版、08.01.04录音制品的出版、08.01.05其他出版,具备4.1条款条件,可确定上述专业为相关性专业。

4.3在一个大类中,当人员具备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特性复杂程度高的专业能力时,可评定该人员同时具有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特性复杂程度低的专业能力。

版本:F/0 批准日期:2008.03.01QMS^业相关性评定作业指导书第2页共10页女口:当某人员具有30.01.01宾馆及汽车旅馆(带餐馆)专业能力时,该人员可评出30大类中的其他小类,反之则不可以。

4.4同一大类中的部分中类或部分小类,当具备 4.1条款的条件时,可合并评为相关专业。

当人员的专业能力具备相关专业类别中某一中类/小类的专业能力时,可评价其具备相关专业中其他中类/小类的专业能力。

01类QMS审核作业指导书

01类QMS审核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Y-ZD/Q-01专业名称: 农业、渔业覆盖专业: 01.01~07 发 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控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 控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写审核会签批准版本号修改号生效日期目录专业小类专业内容 页码01.01.01谷物及其他作物栽培 (1)01.01.02蔬菜、园艺及苗圃产品栽培 (1)01.01.03果物、坚果及饮料和香料用作物的栽培 (1)01.02.01牛和奶牛的饲养 (4)01.02.02羊、马、驴及骡子饲养 (4)01.02.03养猪 (4)01.02.04家禽类的饲养 (5)01.02.05其他动物的饲养 (5)01.03.00含畜牧业的农业(混合农业) (8)01.04.01与农业相关的服务(包括园艺美化) (10)01.04.02与畜牧业相关的服务(兽医除外) (10)01.05.00狩猎、狩猎用具和猎物繁殖及相关服务 (12)林业及伐01.06.01木 (14)01.06.02林业、伐木及其相关服务 (14)01.07.01捕鱼业………………………………………………………………………………01.07.02鱼类的饲养 (16)01.07.03与渔业相关服务 (16)谷物栽培、蔬菜栽培、园艺QMS 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指导书旨在为审核员提供农业生产专业的审核指导。

适用于农业生产组织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认证活动。

2 引用文件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 定义3.1 作物(crop):直接或间接为人类需要而栽培的植物。

俗称庄稼。

按其主要用途可划分为: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香料作物、染料作物、橡胶作物、药用作物、饲料与绿肥作物、芳香作物等。

02类qms审核作业指导书

02类qms审核作业指导书

北京天一正认证中心BEIJING TIANYIZHENG CERTIFICATION CENTER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Y-ZD/Q-02专业名称:采矿业及采石业覆盖专业: 02.04~05发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控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控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油及天然气的开采除试采勘查外与采油及采气有关的服务活动QMS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前言本作业指导书是为审核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其相关服务(原油和天然气开采及其相关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而编制。

本作业指导书简要说明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其相关服务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主要介绍了其质量管理体系关注焦点和审核提示要点,对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其相关服务专业审核的审核员具有指导作用。

本作业指导书是依据GB/T19001-2008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审核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其相关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补充。

本作业指导书对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其相关服务专业的组织而言是通用的,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组织而制定的,具体组织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应根据本组织的特点按标准的要求设计并实施。

目录前言 (I)目录 (i)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术语 (1)4 产品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 (1)4.1 产品范围 (1)4.2 专业代码 (1)4.3 生产流程概要 (1) (2) (2) (2) (3)4.5 产品质量指标 (3)5 业务/服务流程 (4)5.1 概述 (4)5.2勘探工程、钻井工程、油气开发和集输工程活动及相互顺序 (4) (4) (5) (6)6 关键质量活动(审核过程主要关注点) (7) (7) (8) (8)7 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 (11)8 法规与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检查方法 (21)附录A (21)附录B (24)附录C (24)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其相关服务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审核。

QMS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QMS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Beijing Zhonglian Tianrun Certification Centre文件编号:MSWA-Q-XXX玻璃及陶瓷制品的制造技术领域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版本号:2012版编制:沈华剑审核:批准:Beijing Zhonglian Tianrun Certification Centre文件编号:MSWA-Q-XXX目录1、范围2、引用文件3、定义4、产品/服务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5、业务/服务流程6、关键质量活动7、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8、法规与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检查方法1 范围:Beijing Zhonglian Tianrun Certification Centre文件编号:MSWA-Q-XXX 本审核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按GB/T19001--2000标准,对玻璃及陶瓷制品制造专业审核的基本要求;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玻璃及陶瓷制品制造专业审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2 引用文件: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4-2004:质量管理审核指南。

3 定义:本文件所采用的术语与定义均采用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4 产品/服务范围与专业代码:4.1按产品的品种分为:平板玻璃、玻璃器皿、一般耐火材料、一般陶瓷器具、釉料制备、粘土烧结砖、瓦4.2专业代码:15.01,15.02;15.03;15.04;15.05;15.06。

5 业务服务流程:平板玻璃工艺流程:玻璃器皿工艺流程:Beijing Zhonglian Tianrun Certification Centre文件编号:MSWA-Q-XXX一般耐火材料工艺流程图各种原材料→选料→破碎→筛分★→输送→分仓贮存→配料★→(包装为不定型耐火材料)加结合剂混料★→选用适宜的模具→压制成型★→干燥★→码窑→焙烧★→出窑→检选→检验→入库→出厂。

金属加工制造业审核指导书 QMS

金属加工制造业审核指导书 QMS

质量管理体系金属加工制造业审核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指导书规定了产品范围、特点、专业代码、生产流程、关键质量活动、审核要点和审核方法。

适用于金属加工制造企业的审核。

2.引用文件本指导书引用了下列标准,所示版本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文件均会修订,使用文件的各方应考虑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产品范围、特点及专业代码3.1产品范围及专业代码3.2产品及其生产控制特点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其产品通常是由一组动力传递、密封、紧固的受压元件所组成的结构,可在各种环境条件和动力载荷下经受变形和强度有关的各种力学问题而产生的机械处理过程和热、化学处理过程,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例如阀门,从日常生活的水暖阀门,到航天器的动力管路阀门,用途极其广泛。

对机械及设备制品,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了产品的技术要求和验收准则。

产品设计、毛坯制造、零件加工、装配试验以及包装,应按规定要求组织生产。

企业编制的产品技术标准,由技术监督部门实行备案登记。

某些涉及重大安全的特种设备,例如电梯、起重机械等,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或安全认可证,方可组织生产和销售。

机械及设备制造的生产过程,既有切削加工,也有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或其他特种加工,通过工序控制或过程参数监控,获得规定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质量、化学成份、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

机械及设备制品的主要顾客群包括:后续的加工装配制造厂、设备安装公司、各类经销商、消费者。

4.产品/服务流程过程主要活动标准条款号——顾客调查及信息反馈8.2.1,8.4,8.5.1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建议7.2.1,6.3,6.4,7.1——了解招标文件 5.2,7.2.3投标、合同——承包条件评审7.2.1,7.2.2,5.5.3,8.2.1控制————投标/合同评审7.2.1,7.2.2——顾客提出特殊要求7.1,7.2.3——设计和开发策划7.3.1——设计和开发输入7.2.1,7.3.2——设计和开发输出7.3.3,4.2.3设计与开发———设计和开发评审7.3.4——设计和开发验证7.3.5——设计和开发确认7.3.6——设计和开发更改7.3.7,4.2.4——分承包方评定7.4.1采购、外协———采购信息7.4.2——采购产品的验证7.4.3,8.2.4——生产准备、设备控制 6.2.2,6.3,6.4,7.6——零件加工、精加工7.5.1,7.5.3,8.3,8.4生产过程——特殊过程7.5.2,7.5.3,8.3,8.4控制————工序检验8.2.4,8.3,8.4,8.5.2——组装、性能试验8.2.4——终检8.2.4,8.3,8.4,8.5.2——包装、储运7.5.1,7.5.5——现场安装、调试7.5.3,7.5.5,8.2.4包装、交付———交付7.5.1——培训 6.2.2,8.2.1——项目总结 4.2.3,4.2.4,7.1总结、信息—处理——售后服务、顾客回访7.2.1,8.2.1,8.3,8.5.2,8.5.35.关键质量活动5.1获得信息技术部门应获得国家、行业的产品标准、技术规范、强制执行的安全监察规定、特殊质量要求,特种产品/设备的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安全认可证。

质量管理体系系统集成企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体系系统集成企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英文回答:The QMS Integrated Enterprise Audit Operating Guidance document is designed to guide the business processes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in conducting the QMS Integrated Audit. The guidance should includ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he auditing process, the qualifications of the reviewer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audit report. In preparing the QMS Integrated Enterprise Audit Practice Guidance, it is important to integrate the requirements of ISO 9001 QMS standards to ensure that the QMS process isprehensive, standardized and efficient. The content of the guidance should be guided, operational and authoritative, enabling auditors to conduct an accurate and systematic enterprise audit.质量管理体系系统集成企业审核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指导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系统集成审核时的操作流程和具体要求的指导性文件。

该指导书应当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审核程序、审核员的资质要求、审核报告的编写要求等内容。

QMS审核工作指导书(一、二阶段)=

QMS审核工作指导书(一、二阶段)=

一.管理体系审核概述:(一)管理体系审核的定义:——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并形成文件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

(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准则的内容:(三部分)①ISO9001-2008/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适用于受审核方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②受审核方发布实施的符合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文件(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四)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和准备(1)确定审核范围的三个原则:①组织的管理权限②组织的活动③组织的现场(2)组成审核组①审核组长的条件②审核组成员的条件③专业配置要求④客观公正性要求(3) 制订审核计划①一阶段现场审核的审核计划·审核的目的·审核组的组成人员名单·审核的主要内容·审核安排在编制一阶段审核计划时还应注意部门及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不能只仅针对管理体系的推进部门、管理层及现场,对于部门设置、工艺过程较为复杂的企业,在安排计划时还应考虑部门对部分重要的专业部门的审核,如专业的管理部门、特殊过程涉及的部门/车间等。

②第二阶段审核计划的内容:·审核的目的·审核的范围·审核的准则·审核组成员名单·现场审核的起止日期·详细的审核日程安排须分组审核的部分及其必审核的要素在编制计划时应注意密切相关的部门,在任务分工中考虑按管理过程/生产过程的顺序在一个组内依次审核,以避免使内容缺乏连续性。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审核计划前应收集全部在建工程项目的计划进度及实施情况,作为确定抽样现场的依据。

(4)准备审核工作文件:主要是现场审核检查表及审核过程中所需要填号的相应的一套表格、以便使整个审核过程能按照要求进行、并保存完整的记录。

(五)一阶段审核的任务及内容:1.第一阶段审核的任务①了解组织的基本情况,确认审核范围(现场分布、产品及生产过程、组织结构及职能、主要质量影响及其分布)②了解组织管理体系的整体策划及实施情况,以确定第二阶段的审核计划,第二阶段审核做准备2.一阶段审核的内容:①审核客户的管理体系文件;②评价客户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客户的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③审查客户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④收集关于客户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和遵守的情况;⑤审核第二阶段审核所需的资源的配置情况,并与客户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细节;⑥对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⑦评价客户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客户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涂料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QMS

涂料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QMS

涂料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莱茵检测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二月目录1 范围……………………………….……….…….…….…….…2引用文件…………………….……………….………….…….…3定义…………………….……………….………….…….…4 产品范围和专业特点….………………………….……….….….….…….…5工艺流程及生产特点….……………………………….……….….….…6业务流程及关键质量活动….……………………………….……….….….…7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8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1.范围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涂料类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随着社会进步,本指导书有可能会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

使用者应关注专业动态,掌握新的专业信息用于审核。

2.引用文件GB/T 5206 色漆和清漆GB/T 8264 涂装技术术语3.定义:涂料: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

包括油(性)漆、水性漆、粉末涂料等。

4.产品范围和专业特点4.1产品范围包括单组份和双(多)组份油漆类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以及按功能区分的导电、绝缘、磁性、防腐、荧光等特种功能性涂料。

4.2专业特点由于涂料的用途和要求不同,其制造过程也不相同。

根据行业特点,一般未有树脂生产可删减7.5.2条款,对于7.3和7.5.4条款的删减,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考虑。

5.工艺流程及生产特点5.1基本工艺流程以油漆类为例:以醛类、酚类、多元醇、多元酸、氨类为原料,经缩聚成树脂,再与干性、半干性油缩聚成漆料,加入颜料、填料、催干剂、稀释剂经研磨过滤制得。

其种类大致可分为油脂漆、天然树脂漆、酚醛树脂漆、醇酸树脂漆、氨基树脂漆、硝基漆等等,其中以醇酸树脂漆为代表,其应用范围和用量在油漆中占有主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MS审核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北京航协认证中心按ISO9001:2000标准进行审核提供指导。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北京航协认证中心实施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3.引用文件CNAS-CC01:200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DP-02-D/0《初审控制程序》4.总则管理体系初次认证审核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审核包括:文件评审和一阶段现场审核。

第一阶段审核是保证初次认证审核质量的重要措施,即准备性审核。

为规范质量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活动,根据“对于大多数管理体系而言,建议至少部分第一阶段审核活动在客户现场进行的要求。

”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应根据客户申请材料,与申请客户进行充分沟通,对其组织结构、过程、资源、产品范围、场所等信息做出初步分析,认为能满足第一阶段审核目的和要求并经批准后,可适度调整第一阶段审核的实施方式,但必须针对每一个拟接受审核的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后,合理安排第一阶段的审核活动。

针对以下情况的客户宜进行第一阶段现场审核活动:1)CNAS-GC11:200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认证业务分类表中带﹡的类别的客户,属于高风险行业,如03大类(食品、饮料和烟草)、17.07中类(金属贮槽、贮藏容器及容器的制造,集中散热器及锅炉的制造),21大类(航空航天),28.02.01-05小类(建筑物的新建与扩建,土木工程),31.02中类(其他陆上运输),34.03中类(建筑与工程业务及其有关的技术咨询);2)管理体系较复杂的集团公司、多场所/多个临时场所、产品复杂(跨三个大类及以上)、具有高度复杂活动/过程。

3)多领域结合审核。

4)联合审核。

5)中心新扩非*的业务范围开始2个项目。

针对以下情况可进行文件审核:1)再认证审核通常不需要再安排一阶段现场审核,但客户管理体系文件已换版则应进行文件评审(除非客户组织机构或管理体系运作环境变化较大)。

2)由其他认证机构转到HXC的监督审核,通过对其转换前的评审,文件和资料的审查,确认其管理体系运行比较成熟。

3)客户的产品/服务、技术明显、过程简单,人日数≤4,不涉及国家强制性要求、人身安全等。

5. 第一阶段审核5.1 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1)确定受审核方已按QMS标准要求建立并运作了质量管理体系,并依此确认受审核方对审核的准备程度;2)为第二阶段审核的顺利实施作充分的准备工作。

如: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配置资源(包括审核组能力和审核员时间)的充分性。

5.2审核组要求根据认证项目的能力需求配置适当的具有相关专业的审核人员,如果审核组仅由一人组成,此人应满足对审核组的全部要求,包括专业能力要求。

第一、二阶段审核宜尽可能安排同一审核组,以确保审核的延续性,如果第一阶段审核的审核组长或专业审核员不能参与第二阶段审核,应将相关的信息和材料传递给第二阶段审核的有关审核人员。

5.3第一阶段审核的主要内容5.3.1 审核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通常在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前进行文件审查,以确定文件所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策划提供依据。

文件审核的范围主要是质量方针和目标文件、质量手册、规定的程序文件,及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控制、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相关文件或规定,以评价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并获取受审核方在下列各方面进行有效策划的信息:a) 建立了所需的文件体系;b) 阐明了管理体系的实施范围,包括任何的删减及其合理性;c) 建立了适当的质量方针;d) 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目标;e) 识别和确定了应控制的过程,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f) 识别了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g) 对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建立了必要的监控机制;h) 规定了管理体系各个职能与层次的相应职责、有关的责任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并确定了必要的资源能力;i) 规定了对管理体系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并持续改进的要求。

审核组长应及时将评审意见和存在问题通知受审核方,并与其就文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沟通,要求其在现场审核前完成对文件的整改。

5.3.2 评价受审核方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受审核方的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

在文件审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受审核方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勘察,并与主要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讨论交流,了解受审核方组织机构、职能、产品/服务、活动和过程等方面的特点,特别是体系过程的总体策划和实施情况,以确定受审核方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

5.3.3 审查受审核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通过对以下方面的了解,评价受审核方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a)了解受审核方对质量管理过程的识别和管理情况,并与受审核方共同确认关键过程和需确认过程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控制方法的合理性;b)了解受审核方的方针、目标、指标与法律法规相关要求的一致性,目标、指标的可测量性。

5.3.4 收集关于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

收集的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受审核方文件描述的管理体系范围与现场运行情况的一致性;产品、服务和活动范围;生产/服务状况、流程、班次安排;运作场所及现场的分布、距离及所处区域;相关的法律许可类文件及其有效性。

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3C 证书、QS证书、卫生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证书等;与质量有关的任何法定的评价、验收和抽查报告;受审核方对适用法律法规的识别及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运用情况,检验标准以及检验的实施情况;有关违法和投诉记录。

5.3.5 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

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包括充分考虑拟派人员的资格、能力和经验与其职能的适宜性,以确保审核组的审核能力及审核人日配置的充分性,并与受审核方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时间、路线安排等细节。

5.3.6 结合可能的过程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

对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要求有重大影响的过程或场所进行现场勘察,重点关注设计、关键生产/服务、检验、采购过程及生产/服务提供场所;并与有关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交谈,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

5.3.7 评价受审核方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受审核方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主要内容包括:审查内审和管理评审是否覆盖了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活动及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结论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改进要求;评价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策划及实施情况。

5.4 第一阶段现场审核涉及的部门及条款5.4.1 审核涉及部门:管理层,质量管理部门,现场观察。

5.4.2 审核涉及要素:1.2 删减的合理性4.1 体系概况(人数、设备、资质核查等)、外包过程识别4.2.1 继续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适宜性审核5.3 质量方针5.4.1 质量目标5.5.1/2 组织结构的设置及管理者代表5.6 管理评审8.2.1 顾客抱怨和投诉8.2.2 内审7.1、7.3.1、7.5.1/2、7.4.3、8.2.4产品实现策划、设计开发策划情况、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策划、主要的生产加工设备,关键材料的检验策划和检验依据、产品检验的策划安排及依据,法定机构的检查报告。

7.5、6.3、6.4、7.6 现场察看,重点关注对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要求有重大影响的生产过程或场所。

5.5 审核组根据第一阶段的审核结果,评价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其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能否进行第二阶段审核。

编制第一阶段审核报告,包括初步确定的审核范围,体系运行情况、组织识别的过程、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及时间等内容。

将第一阶段的审核发现形成第一阶段问题清单,告知客户,特别应注明第二阶段审核可能被判为不符合的问题,并要求受审核方针对第一阶段提出问题进行整改,并经第一阶段审核组验证有效后,可进行第二阶段审核。

5.6 对于不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的客户,审核组长应进行文件审核,详见5.3.1 条款内容,并与客户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其体系建立的基本情况,填写第一阶段非现场审核记录,提出第二阶段审核关注的重点。

按审核方案策划的时间进行第二阶段审核。

6 第二阶段审核6.1 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1)确认组织持续遵守了其质量方针、目标和程序;2)确认组织的管理体系符合标准的所有要求,并且正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

3)对组织的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出最终判断。

6.2 审核组要求第二阶段审核组的组成,可根据受审核组织的规模大小,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适量增加,同时可考虑适当增加专业审核员的比例。

第二阶段现场审核前,审核组长应向新增加的审核员全面介绍受审核组织的情况和第二阶段应关注的审核重点。

6.3 第二阶段审核应至少覆盖以下方面:1)与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所有要求的符合情况及证据;2)根据关键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期望一致),对绩效进行监视、测量、报告和评审的情况;3)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和绩效中与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有关的方面;4)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5)针对受审核方方针的管理职责;6)规范性要求、方针、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期望一致)、适用的法律要求、职责、人员能力、运作、程序、绩效数据和内部审核发现及结论之间的联系。

6.4 审核计划6.4.1 审核计划应安排审核组内部会议的时间,审核过程中沟通和现场审核结束后讨论审核结论的内部会议。

6.4.2 审核计划应体现按管理过程和产品实现过程为主线进行审核,一般组织以部门编制审核计划,应注意过程的连续性。

6.4.3 编制审核计划时,应明确下列条款重点审核的部门或岗位:5.1、5.2、5.3、5.4.1、5.6、6.2.2、6.3、6.4、8.2.1、8.2.2、8.2.4、8.3、8.5.2、8.5.3及第7章的全部条款。

6.4.4 下列条款是通过审核发现对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做出综合评价的,可不规定具体审核部门,作为通用要求在审核计划中集中表述,但要在审核中分别取证。

对于5.4.1、5.5.1每个部门均应审核,而5.5.3、4.2.3、4.2.4、8.2.3、8.4、8.5可根据审核情况适当予以审核。

6.4.5 标准中4.2.1、4.2.2可通过文件审核进行综合评价,在审核计划中可不对4.2.1、4.2.2作具体规定,但在审核报告中应做出具体评述。

5.4.6 初审、再认证应包括标准中所有条款及所有职能部门(多场所按抽样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