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版图设计.ppt
合集下载
PCB设计制作PPT课件

29
初学者设计时需掌握的基本原则是:
1. 板面允许的情况下,导线尽量粗一些。 2. 导线与导线之间的间距不要过近。 3. 导线与焊盘的间距不得过近。 4. 板面允许的情况下,焊盘尽量大一些。
30
(三)常见错误
① 可挽回性错误
多余连接——切断 丢失连线——导线连接
② 不可挽回性错误
IC引脚顺序错误 元件安装方向、外形尺寸、引脚方向错误。
34
送厂家加工印制板的工艺要求:
1. 板材厚度 板材的平整度 2. 印制板实际尺寸 3. 阻焊 4. 丝印 5. 镀铅锡 镀金 6. 通孔测试(针床测试、非针测试) 7. 厂家测试报告等
35
训练、大赛、科研需要手工制作印制板,请 到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电子实习基地, 使 用印制板快速制作系统设备。
转印机
高速视频台转
高速组合台转
36
特点:
快捷————30分钟,立等可取 廉价————0.01~0.05元/ cm2 优质————手工操作,专业水平 精密————线宽≥0.2mm
37
谢谢
38
16
3. 确认元器件安装方式
① 表面贴装 ② 通孔插装
17
4. 阅读分析原理图
① 线路中是否有高压、大电流、高频电路,
对于元器件之间、线与线之间通常耐压200V/mm; 印制板上的铜箔线载流量,一般可按1A/mm估算; 高频电路需注意电磁兼容性设计以避免产生干扰。
18
4. 阅读分析原理图
② 找出干扰源
热压铜箔(厚度35μm)
单面板
基板(材料、厚度有多种规格)
13
热压铜箔(厚度35μm) 双面板
基板(材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有多种规格)
初学者设计时需掌握的基本原则是:
1. 板面允许的情况下,导线尽量粗一些。 2. 导线与导线之间的间距不要过近。 3. 导线与焊盘的间距不得过近。 4. 板面允许的情况下,焊盘尽量大一些。
30
(三)常见错误
① 可挽回性错误
多余连接——切断 丢失连线——导线连接
② 不可挽回性错误
IC引脚顺序错误 元件安装方向、外形尺寸、引脚方向错误。
34
送厂家加工印制板的工艺要求:
1. 板材厚度 板材的平整度 2. 印制板实际尺寸 3. 阻焊 4. 丝印 5. 镀铅锡 镀金 6. 通孔测试(针床测试、非针测试) 7. 厂家测试报告等
35
训练、大赛、科研需要手工制作印制板,请 到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电子实习基地, 使 用印制板快速制作系统设备。
转印机
高速视频台转
高速组合台转
36
特点:
快捷————30分钟,立等可取 廉价————0.01~0.05元/ cm2 优质————手工操作,专业水平 精密————线宽≥0.2mm
37
谢谢
38
16
3. 确认元器件安装方式
① 表面贴装 ② 通孔插装
17
4. 阅读分析原理图
① 线路中是否有高压、大电流、高频电路,
对于元器件之间、线与线之间通常耐压200V/mm; 印制板上的铜箔线载流量,一般可按1A/mm估算; 高频电路需注意电磁兼容性设计以避免产生干扰。
18
4. 阅读分析原理图
② 找出干扰源
热压铜箔(厚度35μm)
单面板
基板(材料、厚度有多种规格)
13
热压铜箔(厚度35μm) 双面板
基板(材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有多种规格)
《PCB板设计》课件

电源线与地线布线
电源线设计
根据电路的功耗和电压需求,合理规 划电源线的宽度和布局,确保电源供 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地线设计
地线是PCB板的重要参考平面,应合 理规划地线的布局和连接方式,降低 电磁干扰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失真。
信号线布线
信号分类
根据信号的特性和重要性,将信号线 分为高速信号、低速信号和模拟信号 等,以便采取不同的布线策略。
要点一
总结词
防震设计是提高PCB板抗机械冲击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于 可能受到机械震动或冲击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在PCB板的关键元件和结构处增加防震垫、加强PCB 板的结构强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机械震动对PCB板的 影响。此外,还可以采用特殊的封装方式和材料来提高 PCB板的抗冲击能力。
电源和接地线宽
根据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 线宽,以满足电源和接地 的需求。
电源和接地层设置
多层PCB板应设置专门的 电源和接地层,以减小层 间干扰和节约空间。
信号线布局
信号线分类
信号线可分为高速信号线、低速信号线和模拟信号线等,应根据 不同类型的信号线采取不同的布局策略。
信号线走向
信号线应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以减小信号损失和干扰。
THANKS
感谢观看
信号完整性考虑
在布线过程中,应考虑信号的反射、 串扰、时序等因素,采取措施减小这 些影响,保证信号的完整性。
差分信号布线
差分信号的特点
差分信号是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信号,通过在PCB 板上合理布线,可以减小电磁干扰和共模噪声的影响。
布线要点
在差分信号线的布线过程中,应保持线宽、间距等参数一致 ,避免交叉和锐角转弯,同时采用对称的布局方式,以提高 信号的传输质量。
第七讲 PCB设计实例二 ppt课件

PCB单面布线的布线层为Bottom Layer,故在工作区 的下方单击【Bottom Layer】标签,选中工作层为 Bottom Layer。
2012-5-5
2. 设计/规则 打开布线规则编辑器
2012-5-5
2012-5-5
取消顶层 布线
二、 自动布线
2012-5-5
2012-5-5
2012-5-5
2012-5-5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12-5-5
7.7 布线
一、布线前准备工作 1.设置工作层
执行菜单“设计”→“PCB板层次颜色”,屏幕弹出 “板层和颜色”对话框,在要设置为显示状态的工作层中 后的【表示】复选框内单击打勾,选中该层。
本例中采用单面布线,元件采用通孔式元件,故选中 Bottom Layer(底层)、Top Overlay(顶层丝网层)、 Keep-out Layer(禁止布线层)及Multi-Layer(焊盘多 层)。
2012-5-5
7.1 设置PCB设计环境
⑴执行菜单“设计”→“PCB板选择项”,设置单位 制为英制或者公制;设置可视栅格1、2;捕获栅格X、 Y均和元件网格X、Y。
⑵执行菜单“设计”→“PCB板层次颜色”,设置各 种板层颜色及显示状态。
⑶执行菜单“工具”→“优先设定”,屏幕弹出“优 先设定”对话框,选中“Display”选项,在“表示” 区中选中【原点标记】复选框,显示坐标原点。
2012-5-5
2. 设计/规则 打开布线规则编辑器
2012-5-5
2012-5-5
取消顶层 布线
二、 自动布线
2012-5-5
2012-5-5
2012-5-5
2012-5-5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12-5-5
7.7 布线
一、布线前准备工作 1.设置工作层
执行菜单“设计”→“PCB板层次颜色”,屏幕弹出 “板层和颜色”对话框,在要设置为显示状态的工作层中 后的【表示】复选框内单击打勾,选中该层。
本例中采用单面布线,元件采用通孔式元件,故选中 Bottom Layer(底层)、Top Overlay(顶层丝网层)、 Keep-out Layer(禁止布线层)及Multi-Layer(焊盘多 层)。
2012-5-5
7.1 设置PCB设计环境
⑴执行菜单“设计”→“PCB板选择项”,设置单位 制为英制或者公制;设置可视栅格1、2;捕获栅格X、 Y均和元件网格X、Y。
⑵执行菜单“设计”→“PCB板层次颜色”,设置各 种板层颜色及显示状态。
⑶执行菜单“工具”→“优先设定”,屏幕弹出“优 先设定”对话框,选中“Display”选项,在“表示” 区中选中【原点标记】复选框,显示坐标原点。
《PCB布线与布局》PPT课件

l
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l
l
2. 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
l
器件。
l
l
3.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
l
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
l
l
4. 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
h
4
l 5. 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
h
8
2、四种具体走线方式
、时钟的布线:
时钟线是对EMC 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在时钟线上应少打过孔,尽量避免和其它信号线并 行走线,且应远离一般信号线,避免对信号线的干扰。同时应避开板上的电源部分,以防 止电源和时钟互相干扰。
如果板上有专门的时钟发生芯片,其下方不可走线,应在其下方铺铜,必要时还可以对其 专门割地。
h
23
• ⑩3W规则:
n 为了减少线间串扰,应保证线间距足够大,当线 中心间距不少于3倍线宽时,则可保持70%的电场 不互相干扰,称为3W规则。如要达到98%的电场不 互相干扰,可使用10W的间距。
h
24
• ⑾屏蔽保护
n 对应地线回路规则,实际上也是为了尽量减小信号的回路面积,多见于一些 比较重要的信号,如时钟信号,同步信号;对一些特别重要,频率特别高的 信号,应该考虑采用铜轴电缆屏蔽结构设计,即将所布的线上下左右用地线 隔离,而且还要考虑好如何有效的让屏蔽地与实际地平面有效结合。
l 6. 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
l
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l 7. 发热元件要一般应均匀分布,以利于单板和整机的散热,除温度检测元件
PCB图设计.pptx

T H E E N 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下午1时19分22秒下午1时19分13:19:2220.10.27
谢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把电源线的布线宽度设置为50mil,而信号 线的布线宽度设置为15mil。
2.自动布线 操作:选择Auto Route /All, 选择Route All按钮
6.设计规则检查
操作:选择Tools/DRC,,然后按Run DRC 按钮
7 三维视图
创建三维视图的方法可以执行菜单命 令【View】/【Board in 3D】或单击主工 具栏上的按钮即可。可以看到系统会自动 生成一个三维的视图出来,并且在当前的 窗口中打开,如图5-71所示。
2 规划电路板
所谓规划电路板,就是根据电路的规模 以及公司或制造商的要求,具体确定所需 制作电路板的物理外形尺寸和电气边界。 操作:设定当前的工作层面为【Keep Out Layer】画一个矩形框
首先设定当前的工作层面为【Keep Out Layer】。在该层面上确定电路板的 电气边界位置,选Place/KeepOut/Track 画出一个矩形框。
5.1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设计印制电路板的大致步骤可以用下 面的流程图图5-1来表示。
图5-1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开始 环境设置 库 装载元件封装 电路板设置 载入网络表 元件布局 自动布线 手工调整布线 整体编辑 输出打印
结束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1.在浏览器的组合框中,选择库【Libraries】,用鼠标左键 单击【Add/Remove】按钮,添加封装库。 2.设定当前的工作层面为【Keep Out Layer】画一个矩形框
谢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把电源线的布线宽度设置为50mil,而信号 线的布线宽度设置为15mil。
2.自动布线 操作:选择Auto Route /All, 选择Route All按钮
6.设计规则检查
操作:选择Tools/DRC,,然后按Run DRC 按钮
7 三维视图
创建三维视图的方法可以执行菜单命 令【View】/【Board in 3D】或单击主工 具栏上的按钮即可。可以看到系统会自动 生成一个三维的视图出来,并且在当前的 窗口中打开,如图5-71所示。
2 规划电路板
所谓规划电路板,就是根据电路的规模 以及公司或制造商的要求,具体确定所需 制作电路板的物理外形尺寸和电气边界。 操作:设定当前的工作层面为【Keep Out Layer】画一个矩形框
首先设定当前的工作层面为【Keep Out Layer】。在该层面上确定电路板的 电气边界位置,选Place/KeepOut/Track 画出一个矩形框。
5.1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设计印制电路板的大致步骤可以用下 面的流程图图5-1来表示。
图5-1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开始 环境设置 库 装载元件封装 电路板设置 载入网络表 元件布局 自动布线 手工调整布线 整体编辑 输出打印
结束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1.在浏览器的组合框中,选择库【Libraries】,用鼠标左键 单击【Add/Remove】按钮,添加封装库。 2.设定当前的工作层面为【Keep Out Layer】画一个矩形框
《PCB设计讲义》PPT课件

Die 0.12mm
尺寸/厚度
面积
24+2m
m
676sqmm
1.4mm
22
15mm 1.42mm 225sqmm
12mm 144sqmm 1.0mm
9.0mm 81sqmm
0.9mm
8.0mm 0.4mm
64sqmm
第十二页,共116页。
No Image
截面图
术语
No Image
小外形晶体管 SOT (Small outline transistor)
(由*.apr定义D代码)
如果X&Y坐标与前一点坐标值一样,则不需定义
X2413Y2286D02* D02,激光不打开,只是从前一位置移到当前位置 X2540Y2386D01* D01,激光打开,且从前一位置工作到现在的位置
第三十七页,共116页。
Gerber文件格式
No Image
RS-274D—
Polyimide / 石英 Quartz Bismaleimide Triazine (BT)
BT /Glass 氧化铝 石英 (Quartz)
6.5
3.5
4.4~5.2
2.1
2.2~2.6
3.0
3.2~3.6 2.8~3.4
3.2
3.5~3.8
4.0~4.6
PCB 设计文件的组成
No Image
电原理图
电原理图是用以表述电气工作原理与功能的示意 图,是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依据。要求电原理 图必须在CAD平台上进行设计。CAD平台限定使
用公司所规定的软件。以利于对CAD文件及资源的
统一管理。
第三十二页,共116页。
PCB设计文件的组成
尺寸/厚度
面积
24+2m
m
676sqmm
1.4mm
22
15mm 1.42mm 225sqmm
12mm 144sqmm 1.0mm
9.0mm 81sqmm
0.9mm
8.0mm 0.4mm
64sqmm
第十二页,共116页。
No Image
截面图
术语
No Image
小外形晶体管 SOT (Small outline transistor)
(由*.apr定义D代码)
如果X&Y坐标与前一点坐标值一样,则不需定义
X2413Y2286D02* D02,激光不打开,只是从前一位置移到当前位置 X2540Y2386D01* D01,激光打开,且从前一位置工作到现在的位置
第三十七页,共116页。
Gerber文件格式
No Image
RS-274D—
Polyimide / 石英 Quartz Bismaleimide Triazine (BT)
BT /Glass 氧化铝 石英 (Quartz)
6.5
3.5
4.4~5.2
2.1
2.2~2.6
3.0
3.2~3.6 2.8~3.4
3.2
3.5~3.8
4.0~4.6
PCB 设计文件的组成
No Image
电原理图
电原理图是用以表述电气工作原理与功能的示意 图,是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依据。要求电原理 图必须在CAD平台上进行设计。CAD平台限定使
用公司所规定的软件。以利于对CAD文件及资源的
统一管理。
第三十二页,共116页。
PCB设计文件的组成
《PCB板设计》课件

PCB元件的布局
介绍PCB元件布局的关键原则和 技巧,如电磁兼容性、热管理 和机械强度等。
PCB元件的位和布局 设计
讨论PCB元件在板上的位置和布 局,如靠近输入和输出引脚、 信号分组和地孔方案等。
PCB的设计规则和约束
1
PCB的设计规则
介绍PCB设计的一些基本规则,如间距、走线宽度和最小孔径等。
分享实际项目中遇到的PCB设计 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 经验。
展望未来PCB板设计的趋势 和发展
探讨未来PCB板设计的趋势,如 高速信号、灵活电路和碳基材料 等。
《PCB板设计》PPT课件
# PCB板设计 PPT课件 大纲 ## 介绍PCB板设计 - 什么是PCB板设计 - PCB板设计的基础知识 - PCB板设计的应用场景
PCB板设计的工具和环境
PCB设计软件
介绍常用的PCB设计软件, 如Altium Designer、Eagle、 PADS等,并推荐适合不同项 目的软件选择。
分享PCB设计中的一些标准和良好的设计习惯,以确保PCB的质量和可靠性。
3 PCB的质量控制和测试
探讨PCB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测试方法,如AOI、ICT和总结PCB板设计在电子产品 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应用。
分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 解决方案
PCB设计流程
探讨PCB设计的一般流程, 包括原理图设计、布局设计、 布线设计和生成Gerber文件 等。
PCB设计人员需要具备 的技能
分析PCB设计人员需要具备 的技能和能力,如电路设计、 机械设计和信号完整性分析 等。
PCB的布局和设计
PCB的布局技巧
介绍PCB布局的关键技巧,如分 区布局、信号完整性和EMC设计 考虑等。
PCB设计原理图设计实例优秀课件

在面板中选择 ST Operational Amplifier.Intlib 库,将其设置为当前元件库
12
2.利用库文件面板放 置元件 (1)在库文件面板的元件列 表框中双击元件名或在选中 元件时单击“Place”按钮, 库文件面板变为透明状态, 同时元件的符号附着在鼠标 光标上,跟随光标移动
13
32
标识的移动与移动元件的方法基本相同。
33
原理图的电气规则检查是发现一些不应该出 现的短路、开路、多个输出端子短路和未连接的 输入端子等。
进行电气规则检查并不是编译的唯一目的, 还要创建一些与被编译项目相关的数据库,用 于同一项目内文件交叉引用。
34
1.错误报告类型设置 执行菜单命令【Project】/【Project Options】 2.电气连接矩阵设置 在设置项目选项对话框中,单击电气连接矩阵标签
19
3.3.1 自动标识元件 3.3.2 快速自动标识元件和恢复标识 3.3.3 元件参数的直接标识和编辑 3.3.4 标识的移动
20
给原理图中的元件添加标识符是绘制原理图一个 重要步骤。元件标识也称为元件序号,自动标识 通称为自动排序或自动编号。 添加标识符有两种方法:手工添加和自动添加。
21
16
(1)执行菜单命令【Place】/【Wire】或单击 布线工具栏的 按钮
(2)光标移动到元件的引脚端 (电气点)时,光标中心的“×” 号变为一个红“米”字形符号, 表示导线的端点与元件引脚的电 气点可以正确连接
(3)单击,导线的起点就与元件 的引脚连接在一起了
利用快捷键Shift + 空格键可以在90°、45°、任意 角度和点对点自动布线的4种导线放置模式间切换
38
2. 定位错误元件 定位错误元件是原理图检查时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
12
2.利用库文件面板放 置元件 (1)在库文件面板的元件列 表框中双击元件名或在选中 元件时单击“Place”按钮, 库文件面板变为透明状态, 同时元件的符号附着在鼠标 光标上,跟随光标移动
13
32
标识的移动与移动元件的方法基本相同。
33
原理图的电气规则检查是发现一些不应该出 现的短路、开路、多个输出端子短路和未连接的 输入端子等。
进行电气规则检查并不是编译的唯一目的, 还要创建一些与被编译项目相关的数据库,用 于同一项目内文件交叉引用。
34
1.错误报告类型设置 执行菜单命令【Project】/【Project Options】 2.电气连接矩阵设置 在设置项目选项对话框中,单击电气连接矩阵标签
19
3.3.1 自动标识元件 3.3.2 快速自动标识元件和恢复标识 3.3.3 元件参数的直接标识和编辑 3.3.4 标识的移动
20
给原理图中的元件添加标识符是绘制原理图一个 重要步骤。元件标识也称为元件序号,自动标识 通称为自动排序或自动编号。 添加标识符有两种方法:手工添加和自动添加。
21
16
(1)执行菜单命令【Place】/【Wire】或单击 布线工具栏的 按钮
(2)光标移动到元件的引脚端 (电气点)时,光标中心的“×” 号变为一个红“米”字形符号, 表示导线的端点与元件引脚的电 气点可以正确连接
(3)单击,导线的起点就与元件 的引脚连接在一起了
利用快捷键Shift + 空格键可以在90°、45°、任意 角度和点对点自动布线的4种导线放置模式间切换
38
2. 定位错误元件 定位错误元件是原理图检查时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且 不对该环境中的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 扰的能力。
两个含义: (1)“污染”;(2)防御。
主讲:李良荣
EMC 知识
电磁噪声耦合途径
电导性耦合
直接传导
电容性耦合
{ 传导
转移阻抗传导 电感性耦合
{ 公共地阻抗耦合
{ 电磁噪声耦合途径
公共阻抗传导 公共电源阻抗耦合
2
1
2
D21 1N4007 LF1
D24 1N4007
1
2
1
2
DC+
D22 1N4007
R107
C23
39k
F103Z 1KV
+ E4
D23 HER108
D25 1N4007
R111 30
M11X
1
R113 22k
3
2
1
2
B1
1
10
2
9
3
8
B04S 4
7
5
6
R1084.7k L03XFra bibliotekQ12
R109
SSS7N 80A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如果不能采 用地平面, 可以采用 “星形” 布线策略 来处理电 流回路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旁路或去耦电容
电源入口,IC芯片电源输入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旁路或去耦电容
电源入口,IC芯片电源输入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布局规划
模拟电路放置在线路的末端
主讲:李良荣
• 参照原理图进行预布线,检查布线是否符 合电路模块要求,修改布线,并符合相应 要求。
主讲:李良荣
PCB 设计流程
• PCB制作初步完成,“铺铜”与“补铜”, 进行连线、连通性、间距、“孤岛”、 文字标识检查,并对其进行修改,使其 符合要求。
• 检查无误后,生成底片,到此PCB板制作 完成。
主讲:李良荣
二、PCB布局的顺序: a、固定元件 b、有条件限制的元件 c、关键元件 d、面积比较大元件 e、零散元件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三、参照原 理图,结合 机构,进行 布局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四、布局检查: 1、检查元件在二维、三维空间上是否有冲突。 2、元件布局是否疏密有序,排列整齐。 3、元件是否便于更换,插件是否方便。 4、热敏元件与发热元件是否有距离。 5、信号流程是否流畅且互连最短。 6、插头、插座等机械设计是否矛盾。 7、元件焊盘是否足够大。
PCB设计技巧
印制导线宽度与容许电流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3、高频数字电路pcb布线规则如下: (1)高频数字信号线要用短线。 (2)主要信号线集中在pcb板中心。 (3)时钟发生电路应在板的中心附近,
时钟扇出应采用菊链式和并联布线。 (4)电源线应远离高频数字信号线,或
用地线隔开,电路布局必须减少电流回 路,电源的分布必须是低感应的(多路 设计) (5)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导线避免平行。
第三部分
PCB Layout设计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一、设计准备
原理图分析,DRC检查。标准元件库 的建立,特殊元器件的建立,印制板设 计文件的建立,转网表。
主讲:李良荣
开关电源
L
J3
1 2
C24
3
N
1
4
2
3
PCB Layout设计
L
Q9
C92M
T1
1
2
3
1 2
VDD_12V
1
主讲:李良荣
PCB 概 述
7、PCB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
A、下料
B、丝网漏印
C、腐蚀
D、去除印料
E、孔加工
F、印标记
G、涂助焊剂
H、成品
主讲:李良荣
第二部分
PCB 设计流程
主讲:李良荣
PCB 设计流程
设计准备 网表输入 规则设置 手工布局 手工布线 项目检查 CAM输出
主讲:李良荣
PCB 设计流程
三、检查走线
1、间距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2、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是否合适,电源与地线之
间是否紧耦合(低的波阻抗)。 3、对于关键的信号线是否采取了最佳措施,输入
线及输出线要明显地分开。 4、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是否有各自独立的
地线。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5、后加在PCB中的图形(如图标、注标)是否会 造成信号短路。
VDD_12V
R14 10K
3
6 5
5
BAT3
CON2A_3P R10 510 2
Q5
1
1
BAT4
R102 10K VDD_12V
3
R46 510 CON2A_1P
2
Q8
BAT2
R15
VDD_12V
10K
3
R11 510
CON2A_4P
2
Q6
Q2
60N D02
1 2
1
3 4
2 3 4
8
8 7
7 6 5
{ 近场耦合
{辐射
远场耦合
主讲:李良荣
EMC 知识
32
R103 200
+ E3 1uF 50V
3
Q11
1
KA431
2
1
3
VDD_12V R104 9k
R106 2k
VR2 2
1K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充电电压产生电路
VDD_12V R4
3
PWM 2
Q4
Q1
4435
1
2 3 4
S S S G
1
R2 33
1
8
D D D D
7 6 5
D1
40-100mil,高频线用地线屏蔽。 4、多层板走线方向
相互垂直,层间耦合面积最小;禁止平行走线。 5、焊盘设计的控制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二、布线 首先,进行预连线, 看一下项目的可连通 性怎样,并根据原理 图及实际情况进行器 件调整,使其更加有 利于走线。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补铜”,连线、连通性、间距、“孤 岛”、文字标识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对线路进 行检查,进行 补铜处理,重 新排列元件标 识;通过检查 窗口,对项目 进行间距、连 通性检查。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七、CAM 输出 检查无误后,生成底片,并作CAM350
检查。
主讲:李良荣
• 拿到原理图,进行分析,进行DRC检查。 标准元件库的建立,特殊元器件的建立, 具体印制板设计文件的建立,转网表。
• 网表的输入。
• 规则设置:进行线宽、线距、层定义、过 孔、全局参数的设置等。
主讲:李良荣
PCB 设计流程
• 根据印制板结构尺寸画出边框,参照原理 图,结合机构进行布局,检查布局。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4. 布线的注意事项: (1)专用地线、电源线宽度应大于1mm。 (2)其走线应成“井”字型排列,以便是
分部电流平衡。 (3)尽可能的缩短高频器件之间的连线,
设法减少它们之间地分布参数和相互间 的信号干扰。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4)某些元器件或导线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 应加大它们的间距,避免放电引起意外 短路。
PCB Layout设计
到此,PCB设计就完成了,最后CAM350 检查,无误后,就可以送底片了。
项目完了,作存档记录。
主讲:李良荣
第四部分
PCB设计技巧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1、为确保正确实现电路,遵循的设计准则: (1)尽量采用地平面作为电流回路 (2)将模拟地平面和数字地平面分开 (3)如果地平面被信号走线隔断,为降低对地电
PCB 设计与技巧
主讲:李良荣
内容提要
❖PCB 概述 ❖PCB 设计流程 ❖PCB Layout 设计 ❖PCB Layout 技巧 ❖EMC 知识 ❖附录A、B
主讲:李良荣
PCB 概 述
1、PCB 中文-印刷电路板 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
2、PCB板的质量由基材的选用,组成电路 各要素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2
1
L1 PAD5_5P
C7+ C6
2
J4
J5
1
14
2
23
5号/7号选择
接口电路
1
1 2
2 3 4
3 4
CON3A
CON3A_3 CON3A_4 CON3A_5 CON3A_6
CON2A
1
1 2
2 3 4
3 4
CON2A_1P CON2A_2P CON2A_3P CON2A_4P
PAD5
1 2 3 4 5 6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五、手工布线 参照原理图进行预布线,检查布线
是否符合电路模块要求,修改布线,并 符合相应要求。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一、走线规律: 1、走线方式
尽量走短线,特别是小信号。12mil。 2、走线形状
同一层走线改变方向时,应走斜线。 3、电源线与地线的设计
R13
100K
R18
100k
BAT3
两个含义: (1)“污染”;(2)防御。
主讲:李良荣
EMC 知识
电磁噪声耦合途径
电导性耦合
直接传导
电容性耦合
{ 传导
转移阻抗传导 电感性耦合
{ 公共地阻抗耦合
{ 电磁噪声耦合途径
公共阻抗传导 公共电源阻抗耦合
2
1
2
D21 1N4007 LF1
D24 1N4007
1
2
1
2
DC+
D22 1N4007
R107
C23
39k
F103Z 1KV
+ E4
D23 HER108
D25 1N4007
R111 30
M11X
1
R113 22k
3
2
1
2
B1
1
10
2
9
3
8
B04S 4
7
5
6
R1084.7k L03XFra bibliotekQ12
R109
SSS7N 80A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如果不能采 用地平面, 可以采用 “星形” 布线策略 来处理电 流回路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旁路或去耦电容
电源入口,IC芯片电源输入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旁路或去耦电容
电源入口,IC芯片电源输入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布局规划
模拟电路放置在线路的末端
主讲:李良荣
• 参照原理图进行预布线,检查布线是否符 合电路模块要求,修改布线,并符合相应 要求。
主讲:李良荣
PCB 设计流程
• PCB制作初步完成,“铺铜”与“补铜”, 进行连线、连通性、间距、“孤岛”、 文字标识检查,并对其进行修改,使其 符合要求。
• 检查无误后,生成底片,到此PCB板制作 完成。
主讲:李良荣
二、PCB布局的顺序: a、固定元件 b、有条件限制的元件 c、关键元件 d、面积比较大元件 e、零散元件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三、参照原 理图,结合 机构,进行 布局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四、布局检查: 1、检查元件在二维、三维空间上是否有冲突。 2、元件布局是否疏密有序,排列整齐。 3、元件是否便于更换,插件是否方便。 4、热敏元件与发热元件是否有距离。 5、信号流程是否流畅且互连最短。 6、插头、插座等机械设计是否矛盾。 7、元件焊盘是否足够大。
PCB设计技巧
印制导线宽度与容许电流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3、高频数字电路pcb布线规则如下: (1)高频数字信号线要用短线。 (2)主要信号线集中在pcb板中心。 (3)时钟发生电路应在板的中心附近,
时钟扇出应采用菊链式和并联布线。 (4)电源线应远离高频数字信号线,或
用地线隔开,电路布局必须减少电流回 路,电源的分布必须是低感应的(多路 设计) (5)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导线避免平行。
第三部分
PCB Layout设计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一、设计准备
原理图分析,DRC检查。标准元件库 的建立,特殊元器件的建立,印制板设 计文件的建立,转网表。
主讲:李良荣
开关电源
L
J3
1 2
C24
3
N
1
4
2
3
PCB Layout设计
L
Q9
C92M
T1
1
2
3
1 2
VDD_12V
1
主讲:李良荣
PCB 概 述
7、PCB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
A、下料
B、丝网漏印
C、腐蚀
D、去除印料
E、孔加工
F、印标记
G、涂助焊剂
H、成品
主讲:李良荣
第二部分
PCB 设计流程
主讲:李良荣
PCB 设计流程
设计准备 网表输入 规则设置 手工布局 手工布线 项目检查 CAM输出
主讲:李良荣
PCB 设计流程
三、检查走线
1、间距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2、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是否合适,电源与地线之
间是否紧耦合(低的波阻抗)。 3、对于关键的信号线是否采取了最佳措施,输入
线及输出线要明显地分开。 4、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是否有各自独立的
地线。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5、后加在PCB中的图形(如图标、注标)是否会 造成信号短路。
VDD_12V
R14 10K
3
6 5
5
BAT3
CON2A_3P R10 510 2
Q5
1
1
BAT4
R102 10K VDD_12V
3
R46 510 CON2A_1P
2
Q8
BAT2
R15
VDD_12V
10K
3
R11 510
CON2A_4P
2
Q6
Q2
60N D02
1 2
1
3 4
2 3 4
8
8 7
7 6 5
{ 近场耦合
{辐射
远场耦合
主讲:李良荣
EMC 知识
32
R103 200
+ E3 1uF 50V
3
Q11
1
KA431
2
1
3
VDD_12V R104 9k
R106 2k
VR2 2
1K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充电电压产生电路
VDD_12V R4
3
PWM 2
Q4
Q1
4435
1
2 3 4
S S S G
1
R2 33
1
8
D D D D
7 6 5
D1
40-100mil,高频线用地线屏蔽。 4、多层板走线方向
相互垂直,层间耦合面积最小;禁止平行走线。 5、焊盘设计的控制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二、布线 首先,进行预连线, 看一下项目的可连通 性怎样,并根据原理 图及实际情况进行器 件调整,使其更加有 利于走线。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补铜”,连线、连通性、间距、“孤 岛”、文字标识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对线路进 行检查,进行 补铜处理,重 新排列元件标 识;通过检查 窗口,对项目 进行间距、连 通性检查。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七、CAM 输出 检查无误后,生成底片,并作CAM350
检查。
主讲:李良荣
• 拿到原理图,进行分析,进行DRC检查。 标准元件库的建立,特殊元器件的建立, 具体印制板设计文件的建立,转网表。
• 网表的输入。
• 规则设置:进行线宽、线距、层定义、过 孔、全局参数的设置等。
主讲:李良荣
PCB 设计流程
• 根据印制板结构尺寸画出边框,参照原理 图,结合机构进行布局,检查布局。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4. 布线的注意事项: (1)专用地线、电源线宽度应大于1mm。 (2)其走线应成“井”字型排列,以便是
分部电流平衡。 (3)尽可能的缩短高频器件之间的连线,
设法减少它们之间地分布参数和相互间 的信号干扰。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4)某些元器件或导线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 应加大它们的间距,避免放电引起意外 短路。
PCB Layout设计
到此,PCB设计就完成了,最后CAM350 检查,无误后,就可以送底片了。
项目完了,作存档记录。
主讲:李良荣
第四部分
PCB设计技巧
主讲:李良荣
PCB设计技巧
1、为确保正确实现电路,遵循的设计准则: (1)尽量采用地平面作为电流回路 (2)将模拟地平面和数字地平面分开 (3)如果地平面被信号走线隔断,为降低对地电
PCB 设计与技巧
主讲:李良荣
内容提要
❖PCB 概述 ❖PCB 设计流程 ❖PCB Layout 设计 ❖PCB Layout 技巧 ❖EMC 知识 ❖附录A、B
主讲:李良荣
PCB 概 述
1、PCB 中文-印刷电路板 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
2、PCB板的质量由基材的选用,组成电路 各要素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2
1
L1 PAD5_5P
C7+ C6
2
J4
J5
1
14
2
23
5号/7号选择
接口电路
1
1 2
2 3 4
3 4
CON3A
CON3A_3 CON3A_4 CON3A_5 CON3A_6
CON2A
1
1 2
2 3 4
3 4
CON2A_1P CON2A_2P CON2A_3P CON2A_4P
PAD5
1 2 3 4 5 6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五、手工布线 参照原理图进行预布线,检查布线
是否符合电路模块要求,修改布线,并 符合相应要求。
主讲:李良荣
PCB Layout设计
一、走线规律: 1、走线方式
尽量走短线,特别是小信号。12mil。 2、走线形状
同一层走线改变方向时,应走斜线。 3、电源线与地线的设计
R13
100K
R18
100k
BA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