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5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5年工作安排

合集下载

2023年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总结

2023年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总结

2023年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总结1.我们在2023年取得了显著的湿地保护管理成就。

We achieved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in 2023.2.今年我们成功开展了多次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We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multiple wetland conservatio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 this year.3.为了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项目。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etland ecosystem, we organized a seri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4.我们增加了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力度。

We increased the efforts in wetland biodiversity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5.与当地居民密切合作,加强了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

We closely collaborated with local residents to strengthen wetl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6.我们制定了更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规划和管理方案。

We formulated more scientifically reasonable wetland conservation plan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7.通过政府支持,我们建立了湿地专项保护基金。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we established a special fund for wetland conservation.8.我们也积极争取国际合作和援助,促进湿地保护与管理。

湿地保护工作总结

湿地保护工作总结

湿地保护工作总结湿地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类型之一。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湿地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各国纷纷开展湿地保护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机构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以下是我们湿地保护工作的总结。

一、湿地调查与监测为了全面了解湿地的现状,我们首先开展了湿地调查与监测工作。

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获得了湿地的基本信息,包括湿地类型、湿地面积、植被分布等。

同时,我们还利用遥感技术对湿地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湿地变化和问题。

二、湿地保护规划在湿地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湿地保护规划。

根据不同湿地类型和特点,我们确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同时,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三、湿地生态修复针对破坏严重的湿地,我们进行了生态修复工作。

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如植被恢复、水质治理等,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

同时,我们注重生态修复的监测与评估,确保修复效果的可持续性。

四、湿地宣传教育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宣传教育至关重要。

我们通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举办研讨会和学术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学校、社区的合作,开展湿地主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五、湿地国际合作湿地保护是全球性的任务,需要国际合作与支持。

我们与各国的湿地保护机构建立了联系,积极参与国际湿地保护组织的活动。

同时,我们也向国际社会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成果,为世界湿地保护做出贡献。

六、湿地保护成果与展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湿地保护成果。

湿地的面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扩大,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湿地植物和动物的生存条件得到了提升。

然而,湿地保护工作仍然艰巨,我们仍需不断努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湿地保护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的湿地保护意识,努力实现湿地保护的长远目标。

湿地公园下一步工作举措

湿地公园下一步工作举措

湿地公园下一步工作举措
在湿地公园的下一步工作举措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公园可以制定并实施一系列
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计划。

这可能包括湿地植被的恢复、水
质监测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控制入侵物种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的健康与稳定。

2. 教育与宣传,湿地公园可以开展相关的教育与宣传活动,提
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与重视。

可以组织湿地科普讲座、举办湿
地生态展览、开展生态游览活动等,向公众普及湿地的重要性、生
态价值以及湿地保护的意义。

3. 建设与改善基础设施,湿地公园可以考虑改善公园内的基础
设施,以提供更好的参观和休闲体验。

这可能包括修建观景台、设
置教育解说牌、建设步道与游览线路、提供便利的停车场和卫生设
施等,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4. 合作与交流,湿地公园可以与其他相关机构、组织或社区开
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
科学研究,与当地社区合作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与政府部门合作制定湿地保护政策等,通过合作与交流促进湿地保护的全面推进。

5. 监测与评估,湿地公园可以建立健全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障湿地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湿地公园在下一步工作举措中应注重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教育与宣传、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合作与交流以及监测与评估等方面,以实现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湿地工作总结个人发言

湿地工作总结个人发言

大家好!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刻。

在此,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湿地保护工作方面的个人总结。

一、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在湿地保护工作中,紧紧围绕单位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努力为湿地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1. 深入学习湿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

通过参加培训、阅读资料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2. 积极参与湿地资源调查。

对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湿地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严格执行湿地保护政策。

加强对湿地保护区的监管,确保湿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4. 积极开展湿地科普宣传。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

与水利、环保、林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二、工作亮点1. 成功申报了多个湿地保护项目,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资金支持。

2. 组织开展了多次湿地保护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度。

3. 在湿地资源调查中,发现了多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4. 在湿地保护区的监管工作中,成功处理了一起湿地违法行为,维护了湿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三、不足与反思1. 在湿地保护政策宣传方面,还需加大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

2. 在湿地保护项目申报过程中,部分项目进度较慢,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3. 在湿地资源调查中,部分区域由于地形复杂,调查难度较大,需进一步提高调查效率。

四、未来工作计划1. 深入学习贯彻湿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推动湿地保护项目顺利实施。

3. 深入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度。

4. 加强湿地资源调查,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 严格执行湿地保护政策,确保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总之,过去的一年,我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

湿地公园 工作总结

湿地公园 工作总结

湿地公园工作总结
湿地公园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湿地公园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

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和团队合作,我们成功地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提升了公园的知名度,并且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生态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我们加强了对湿地植被和动物种群的监测和保护工作,有效地减少了非法捕捞和破坏行为。

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教育活动,向公众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其次,我们在提升公园知名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们利用社交媒体和宣传活动,扩大了公园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我们还与当地旅游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

最后,我们在改善游客体验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们提升了公园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了游客停车场和休息区的数量,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游览环境。

我们还开发了一些新的生态体验项目,如湿地探险和生态讲解活动,丰富了游客的游览内容。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升公园的知名度,改善游客体验。

我们将继续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培养更多的环保意识,加强与当地社区和旅游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湿地公园能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理想去处,为大家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态体验。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湿地资源并不仅仅是一项环保工作,更是一项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工作。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下面对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工作思路。

一、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总结1.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通过加强湿地保护意识,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湿地保护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全面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2. 控制湿地开发利用严格控制湿地的开发利用行为,加强对违规开发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湿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

3. 促进湿地可持续利用积极开展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推动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加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 加强湿地教育宣传深入开展湿地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湿地保护,培养和提高广大公众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1. 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制定科学的湿地保护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设计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案。

2. 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加强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执法体系,加大对违规开发的查处力度,维护湿地资源的合法权益,确保湿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强化技术,提升能力加强湿地保护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湿地保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通过以上总结和工作思路,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提高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更好地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保护工作总结

湿地保护工作总结

湿地保护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单位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有效保护了当地湿地资源,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以下是我单位今年湿地保护工作的总结: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湿地保护意识本年度,我们加强了对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湿地保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市民和单位员工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形成了一股珍爱湿地、保护湿地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规划,有效治理湿地污染针对湿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科学的治理方案,对湿地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并实施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湿地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为湿地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三、加强巡查监管,维护湿地生态安全为保障湿地生态环境的安全,我们加强了巡查监管工作,建立了定期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湿地存在的问题,防止各种违法行为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维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湿地生态平衡我们通过开展湿地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普查和监测调查,掌握了湿地内各种生物物种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和恢复了珍稀濒危物种,促进了湿地生态平衡的形成和维护。

五、加强合作交流,形成联防联控合力我们积极开展了与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交流,形成了跨领域的湿地保护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工作,形成了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湿地保护合作新格局。

总的来说,我们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意识到湿地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工作,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守护好我们身边的每一片湿地。

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情况汇报

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情况汇报

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们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就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监测,建立了完善的生态数据库,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变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保护项目,保护了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其次,我们加强了湿地公园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了对湿地公园的巡查和监测,确保了湿地公园的正常运行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了游客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意识,减少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部分区域存在着交通不便、设施老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

其次,湿地公园的管理人员和经费还不够充足,需要加大对湿地公园的投入和支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湿地公园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总的来说,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提高湿地公园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5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5年工作安排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5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5年工作安排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深化改革,创新工作,适应新常态。

加强了公园建设和湿地经济发展;争取项目,实施湿地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关注民生,改善职工居住条件。

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各负其责,协调有序,克难攻关,全面完成吉林大安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今年8月份国家林业局已正式授牌。

公园纳入全国22个重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之一,已成为中国湿地保护协会理事单位,吉林省湿地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和吉林省林业厅的湿地恢复与合理利用研究示范基地,国家AAA级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一、近5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完成情况近5年工作总结——抓公园建设,精心打造绿色环保新型公园XX年12月份牛心套保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依据湿地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湿地公园地形特点和建设目标的需要,将功能区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与管理服务区、合理利用区4个区域。

按照各自区域功能作用,进行了湿地保护恢复和人文景观建设,湿地公园设计理念和人文思想,完全基于湿地生态保护的前提,游览、服务、娱乐等设施均采用了适当风格,不张扬,设计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体现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风格。

在实施公园建设中,克服了资金短缺问题,采取多元发展,多渠道融资,向上争取项目、域外招商、政策资金支持等措施,较好的破解生态保护与建设上的尖锐矛盾,取得了可圈可点的公园建设业绩。

以总投资6100万元完成了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建设内容。

XX年7月14日迎来国家的验收,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标准。

——抓项目引进,培育生态产业发展后劲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我们从抓项目为突破口,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项目资金,为发展生态产业打牢基础。

自XX年以来,先后争取项目有:争取了松嫩平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700万元,进行了牛心套保湿地退化盐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项目实施,恢复湿地面积2.3万亩。

争取湿地补水项目。

XX年,经努力,牛心套保湿地列入了全省重要湿地,同时也纳入省林业厅全省重要湿地补水机制,年湿地补水费100万元左右,保证牛心套保国家湿地生态用水量,为湿地恢复、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争取了河湖连通工程项目。

积极与水利部门沟通协调,将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纳入了河湖连通工程总体规划。

XX年,利用河湖连通项目资金3000万元,完成了公园进水渠31公里的清淤,桥、涵、闸等建设工程,生态效果显著,较大面积退化芦苇湿地得到有效恢复。

芦苇生长高度由1米增至2-2.5米,年收割量由350吨增至7000吨以上。

XX年1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牛心套保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和芦苇丰收进行了报道。

——抓结构调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牛心套保自然环境优美,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有利条件。

多年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牛心套保进行了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合理利用技术试验,湿地专家刘兴土院士及其团队采用“生物共生、物质循环”的原理,在苇塘试验成功了“苇—蟹—稻”复合生态农业工程模式。

这为我们发展生态产业开创了新的途径。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资源整合,调整产业结构,集中精力推广科技新成果,向科技要效益。

一是重新规划水资源,进行水面划块经营,采取竞价承包,市场化运作管理。

二是鼓励职工参与水产品养殖业,共享科技成果。

三是企业扶持,提供技术服务。

通过这一系列办法和措施,从事苇塘养蟹的人数从过去十几人增加到几十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依靠科技走出一条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双赢”之路。

——抓湿地经济,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通过几年的努力,依靠科学,发展生态经济,形成了芦苇业、水产业、种植业、苇工艺业、旅游业“五业”并进的发展格局。

开拓芦苇市场,促进芦苇业健康发展。

芦苇是湿地上的主要资源,是造纸的主要原材料。

近年来,由于造纸行业经济萎缩,严重影响芦苇产业的发展。

要开拓新市场,改变经营理念,努力实现产量、效益双丰收。

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

现在,蟹类年均产量达到50万斤左右,鱼类年均产量0.5万斤,为企业年增加收入120万元。

打造人工湿地,调整种植结构。

完成了旱改水田7500亩。

职工年均增加收入1.2万元。

研发芦苇工艺画,开发旅游纪念品。

苇画已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年均销售量400余幅,年均创造产值20余万元。

突出特色,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业。

以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和我市西部生态景观为平台,规划精品线路,打造我市生态旅游新景区。

湿地经济发展前景看好,潜力很大,要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逐步形成规模,成为企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抓生态品牌,弘扬湿地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生态产品品牌,增加生态产品的社会竞争力,是部门提升生态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自XX年以来,在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连续举办了“品蟹文化节”。

这一活动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历届“品蟹文化节”活动中,做到与宣传弘扬“湿地文化”相合,收到较好的活动效果。

就XX年“品蟹文化节”吸引游客和购货商4000余人参与,当日芦苇蟹销售订单7万斤,打响了绿色生态产品品牌。

XX年“品蟹文化节”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抓生态效应,参加三次重要会议自XX年以来,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做法,曾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中国科协在长春市举办“第五届中国湖泊论坛”会议》,《国家林业局在厦门举办的全国重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培训班》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受到各级领导和与会同行的高度重视,被省林业厅确定为有典型示范作用。

——抓民生建设,改善职工居住环境自XX年以来,先后对全系统职工危旧房、公路、及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

争取省林业厅国有林区危旧房改造项目。

一是争取资金558万元,对全芦苇系统279户职工危旧房进行改造。

二是争取公路建设项目。

引进交通局项目资金1699万元,进行了牛心套保湿地公园向外通行和区间公路建设,累计建设公路30.38公里。

三是争取省发改委“棚户区”改造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争取资金1288万元,进行苇场职工棚户区的道路、排水、照明、通讯、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改造建设。

改善职工居住条件,较好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

XX年工作完成情况——获得了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级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授牌的荣耀1、荣获国家湿地公园授牌。

一是高标准完成了湿地公园收尾工程。

使公园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为公园迎接国家级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精心准备湿地公园验收事项。

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经过5年的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其主要体现在湿地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上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收集整理湿地各种监测数据资料200余份,各种地界证明书7份,撰写湿地公园验收汇报1份,制作湿地公园管理与建设PPt幻灯片1部,湿地公园建设成就汇报片1部。

三是以省级初检为借鉴。

3月26日省林业厅组织湿地专家组,对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初步检查验收,验收报告高度评价了湿地公园建设成绩,同时也指出有待完善改进之处。

四是加强了湿地公园各项管理。

鉴于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三县交汇处特殊地理位置实际情况,为加强公园管理,经多次反复研究,由市政府出台了《***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明确湿地公园管理责任和任务。

使公园管理走上了正规化轨道。

XX年7月14日迎来了国家验收,由于各项工作准备充分,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标准。

8月份国家林业局已正式授牌。

2、荣获国家AAA及风景区、水利风景区授牌。

经过努力,自去年以来,我们将牛心套保湿地风景区向上申报国家AAA及风景区、水利风景区,分别在今年5月、7月份迎来了国家派出专家组对牛心套保湿地进行评审验收,在9月份先后予以授牌。

——争取湿地保护恢复项目推动了生态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根据湿地公园发展需要,结合林业政策扶持项目争取2项:中央财政湿地补助资金400万元;全省森林火灾高风险综合治理建设项目资金600万元。

合计资金1000万元。

以上2项正在审批或协调阶段,有望年内资金到位。

在发展生态产业上,积极推广“苇-蟹-稻”复合生态农业工程模式,今年,“芦苇河蟹”养殖水面利用率达到95%以上,投蟹苗11.5万斤,预计成蟹产量可达45万斤,年创产值1000万元以上。

打造人工湿地“旱改水”,种植稻田1.05万亩,水稻长势良好,预计年创产值1600万元。

——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按照省林业厅国有林场改革要求,结合芦苇部门工作实际,认真完成了国有苇场基本情况、人员编制、资源、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社会保险等调查摸底工作。

近期,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视频会议已召开,宣告全省林改工作的序幕已拉开,我市作为改革试点县,我们要抓住改革先行政策倾斜机遇,做好本单位改革工作,全面落实林改会议精神,用好用足改革政策,计算好改革成本,做到国家财产不丢失,职工利益不能少,改革方向不偏离,按照全省林改方案要求,年内保质保量完成国有苇场改革任务。

——成功举办吉林大安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第三届“品蟹文化节”在XX年9月22日-23日成功举办吉林大安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第三届“品蟹文化节”。

将生态产品与湿地文化相结合,融入湿地保护恢复、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

文化节期间,省湿地保护协会召开“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研讨会、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召开“湿地文化与保护传统村落”研讨会,为湿地保护与利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品蟹文化节”活动吸引省内外约有3000多人参与,当日芦苇河蟹销售及订单8万斤。

吉林日报、吉视乡村频道、吉林农村报、白城、大安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报道了“品蟹文化节”的盛况。

二、未来5年工作规划和XX年工作安排未来5年工作规划根据部门工作职能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未来5年工作要点和努力方向,把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工作中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加强公园建设与管理。

按照国家重点公园建设要求,搞好公园详规,逐步完善湿地基础设施、生态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将公园打造成吉林西部以湿地保护与恢复为核心,集生态保护、生态监测、科普宣教、生态产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新型湿地公园。

2、大力发展大生态经济。

推进湿地公园纵深发展,向集约生态产业、极强湿地功能延伸,大力推广“苇-蟹-稻”复合生态工程模式,形成规模,打响品牌,成为提升区域经济新的支点。

把对湿地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逐步拓展到湿地保育与恢复、绿色养殖、高效种植、生态旅游等各方面,为湿地保护和湿地经济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