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1、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行状态,,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信号,每0.3%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实现无级调节。
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0.3℃以内。
见图2。
容量不变。
见表1。
3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控制,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或导叶已关到最小),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或进入再循环运行模式控制。
冰机加减机:加机(4种方式?):1.冷冻水系统供水温度TS1高于系统设定温度TSS并持续一段时间2.压缩机运行电流百分比(适用于出水温度精度要求高的场合,需要注意机组出力和运行电流不符合的情况)3.计算负载4.如运转中主机已达最大流量,则须加开一台主机(发生机率不高)。
减机:1.依压缩机电流百分比(1运行机组台数%RLA(运行机组)%设定-∑≥)2.flow*△T3.系统流量20%,并持续20分钟(可调),冷冻站管从而对制冷单元的启用选择和制冷单元水泵控制水泵控制依据:压差为主(用户侧压差控制,最好是最不利处用户,各回路都是并联,有区别吗),温差为辅的空调冷冻水控制。
(应该是压差控制或温差控制?)通过安装在冷冻水管供回水压差传感器测量供回水之间的压差,与设定压差比较,采用PID 运算策略,调节冷冻水泵转速满足系统流量:水泵加减台数方案:目前,确定泵组运行台数的一般原则为台数最少原则,即单台泵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则不使用多台泵;在多台泵并联的泵组系统中,两台泵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则不使用三台泵,以此类推。
传统的加减载模式为当运行中的泵组均升至最大频率时,则将泵的数量加载一台;运行中的泵组均降至(设定)最小频率时,则将泵的数量减载一台。
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1、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离心冷水机组的控制是根据实际需求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最终通过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来控制。
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可调节制冷剂循环流量,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
这种调节可实现无级连续调节,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精密控制出水温度。
模糊逻辑根据温度误差(与设定值的偏差) 和变化速度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从而将冷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导叶电机根据4~20mA 的电流输入信号,每0. 3 %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这样的调节足以保证经导叶调节后流量的连续性,实现无级调节。
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卸载时导叶开度减小。
高精度的导叶连续调节可精确控制水温在±0. 3 ℃以内。
见图2。
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偏差值和温度变化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载、卸载或保持容量不变。
见表1。
在接近系统的安全阈值时,会进行加载或卸载限制。
图3示出了出水温度控制的循环。
“—→”代表系统控制“—→”代表控制系统实施操作后有可能引起的现象如图3 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后而需要的进一步控制形成封闭循环。
控制操作的实施最终通过导叶开并增大或减小来完成。
控制系统经过综合使导叶维持在某一开启度进行制冷或达到安全限而关机。
例如机组刚开机过程的加载过程,在电流限制的同时导叶由小逐渐开大,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
当机组达到负荷后,出水温度已达到或低于设定点的温度,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出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部分负荷运行。
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关小到某一值时,排气温度达到保护限,控制导叶不能继续关小(或导叶已关到最小) ,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 ℃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简要了解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

简要了解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展开全文年冷冻机房能耗kw.h冷冻机房系统回顾:冷冻水一次泵定流量;冷冻水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
一次泵定流量,用户侧变流量(CPF):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Decouple)加/减冷冻机,在保证供水温度的前提下,旁通管内的水流总是从供水侧到回水侧或者是零。
假如在T4处设一个流量传感器F,则可以计算旁通流量M:加机时水流方向的判断:热平衡:T1(F-M)+T3*M=T2*FM>0时,也就是(T2-T1)/(T3-T1)>0也就是T2-T1>0减机时水流方向和水流量的判断:热平衡:F*T4+M*T3=(F+M)*T5M=F*(T4-T5)/(T5-T3)T5-T3>0,同时M>110%*一台主机的蒸发侧水流量时设计时,T1,T5不需要设传感器。
前两种系统的问题?部分负荷,能耗浪费;水泵与冷冻机一一对应,不灵活。
蒸发器侧变流量,用户侧变流量(VPF)二次泵和一次变流量系统技术比较:二次泵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一机一泵无,因此:减小冷冻机房,减少管道、管线等;二次(输送)泵由二次侧阻力降选泵(盘管、控制阀、管道等)最不利末端压差进行控制二次侧节能全程阻力降选泵(蒸发器,盘管、控制阀、管道等)同左全程节能旁通管没有阀门等阻碍物设计为最大单台冷冻机流量压差旁通阀设计为最大单台冷冻机的最小允许流量(额定冷量差额<50%)加/减载依据二次侧供水温度(旁通水流方向)/旁通水流量电流量流量测定旁通流量蒸发器流量(或蒸发器压差)一次泵变流量的可行性来自…?1.冷水机组性能保证2.自控系统设计流量和温差的关系:Tons=gpm×DT当流量减少50%,DT加倍,在这种情况下,冷冻机的控制会卸载压缩机,或者…冷冻机在安全保护下关闭。
多机瞬时流量变化(增加一台机组时)运行的冷冻机台数流量变化1 50%2 33%3 25%4 20%5 17%当隔离阀打开时,%流量变化率=1–(运行机组台数)/((运行机组台数+1)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工况:一次泵变流量部分负荷:二次泵系统部分负荷:系统流量<>机房控制原理:怎样加冷冻机?怎样减冷冻机?加一台冷冻机依据:系统供水温度:当冷冻水系统供水温度TS1高于系统设定温度TSS,持续一段时间;压缩机运行电流%RLA:运行机组的工作电流相对额定电流的百分率>95%(可变),适用于出水温度精度要求高的场合,需要注意机组出力和运行电流不符合的情况。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75% System Load
Secondary Pumps 2250 GPM @ 44.0 °F
53.0 °F 44.0 °F 44.0 °F Typical Coil 44.0 °F 750 GPM @ 44.0 °F 56.0 °F 3000 GPM @ 53.0 °F 2250 GPM @ 56.0 °F
负荷控制
旁通管
控制要求
机组及分布系 统(水系统) 流量需求独立. 流量需求和机组负 荷对应 通过调节阀旁 平衡一次和二次水 通机组最小水 路 流量 复杂 简单
设计负荷下的一次/二次泵系统
56.0 °F 44.0 °F
500 ton chillers 1000 GPM Each 56.0-44.0°F
Secondary Pumps 56.0 °F 44.0 °F 44.0 °F 56.0 °F 44.0 °F No flow 56.0 °F Typical Coil 3000 GPM @ 44.0 °F
Primary Pumps 1000 GPM Each
3000 GPM @ 56.0 °F
部分负荷下的一次/二次泵系统
53.0 °F
Primary Pumps 1000 GPM Each
一次/二次泵系统: Low Δ T
OFF 50% System Load
Secondary Pumps 1500 GPM @ 44.0 °F 53.0 °F 44.0 °F 44.0 °F Typical Coil 44.0 °F 500 GPM @ 44.0 °F 56.0 °F 2000 GPM @ 53.0 °F 1500 GPM @ 56.0 °F
500 ton chillers 1000 GPM Each 56.0-44.0°F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1、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行状态,,控制蒸发温度,求信号,每,实现无级调节。
±0.3控制,达到制导叶逐渐关小,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或进入再循环运行模式控制。
冰机加减机:加机(4种方式?):1.冷冻水系统供水温度TS1高于系统设定温度TSS并持续一段时间2.压缩机运行电流百分比(适用于出水温度精度要求高的场合,需要注意机组出力和运行电流不符合的情况)3.计算负载4.如运转中主机已达最大流量,则须加开一台主机(发生机率不高)。
减机:1.依压缩机电流百分比(%RLA(运行机组) %设定∑≥)2.flow*3.水泵控制,温差为辅的空调冷冻水控制。
(应该是压差控制或温差控制?)通过安装在冷冻水管供回水压差传感器测量供回水之间的压差,与设定压差比较,采用PID运算策略,调节冷冻水泵转速满足系统流量:水泵加减台数方案:目前,确定泵组运行台数的一般原则为台数最少原则,即单台泵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则不使用多台泵;在多台泵并联的泵组系统中,两台泵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则不使用三台泵,以此类推。
传统的加减载模式为当运行中的泵组均升至最大频率时,则将泵的数量加载一台;运行中的泵组均降至(设定)最小频率时,则将泵的数量减载一台。
在加载或减载泵时,加载泵的频率由零开始逐渐增加,其他泵的频率由最大频率逐渐减小,直至所有泵的频率达到最优运行频率为止;减载泵时,剩余泵的频率由最小频率逐渐上升,直至所有泵的频率达到最优运行频率为止。
在实际应用中,即使有的并联泵组运行台数的确定不遵从台数最少原则,也多与其它相关设备开启的台数相关联。
比如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开启冷水机组的台数与开启水泵的台数相同,这种由机组数决定水泵数的被动模式不能保证泵组的效率最高,因此不是最优方法。
现有技术中变频泵组台数的确定方法一般效率低,耗能高,无法满足目前节能减排的需求。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认识立体图形》案例分析【教学片断】: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个袋子,这个袋子里装着你们组小朋友带来的各种形状,大大小小的盒子。
二、仔细观察,分一分:1、这些物品中,有形状相同的吗?请每组的同学把你们组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分得又快又好。
2、小组同学分物品,师巡视。
3、说一说,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先小组讨论,再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四种图形的特征)。
4、根据学生的分法归纳:球是圆溜溜的,能滚来滚去的物体,请同学们摸一摸,滚一滚(板书:球)像圆铅笔,茶叶罐,直直的圆圆的,两边是圆圆的平平的,不管它是长的还是短的,不管是粗的还是细的都叫圆柱(板书:圆柱)像牙膏盒这样长长方方的物体,叫它长方体(板书:长方体)四四方方的物体,我们叫它正方体(板书:正方体)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初步理解物体的本质特征:1、出示几样实物和模型,请学生很快说出它的名称。
说出图形名称,请学生找出相应的模型(在学具中找)。
2、请学生拿出学具摸一摸,推一推,滚一滚,说出操作时的感受。
3、搭一搭:用学具搭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先想想搭什么然后再看看哪些物品可做建筑材料哪些搭起来方便,哪些不方便,为什么?4、举例说说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物体?【反思】:我在上这节课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敢于开放课堂,利用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观察实践,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在课堂中,我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为此,我认为在这节课中,有这样两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一、重视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一开始,我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探究,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样物体?有没有形状相同的?并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这些都在四人小组的共同探讨、交流下完成的,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有效的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积极活动的热情,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基本理念。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word文档良心出品)

随着设计水平及机械加工水平的进步,冷水机组的效率越来越。
这使得冷水机房的能耗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水泵的能耗比例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部分,所以如何在水泵的节能措施上去的取得进展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通常来说,空调系统是按照满负荷设计的,当负荷变化时,虽然冷水机组可以根据负荷调节相应的冷量输出,但是常规冷水系统在在冷水机组的蒸发器侧的流量配置是固定的,定流量的冷冻水泵能耗没有跟随主机的部分负荷运行而变化水量。
也没跟着冷水机组减载。
近年来在电子及自控技术的辅助下,冷水机组的制造技术得到有效提高,尤其是机组对负荷变化的响应时间大大缩短。
先进的冷水机组可以在极大的范围内变流量运行;同时,与通过供水温度来控制机组负荷一样,变蒸发侧水流量控制机组负荷运行,同样能够保证出水温度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正常运行。
因此,当负荷变化时,可以使冷水机组的蒸发器侧流量随用户的需求而变化,从而节约蒸发器侧水泵的能耗,同时可使用流量保护措施使机组在流量允许的范围内运行。
在管路系统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变频水泵的效率特性和水系统的阻力特性接近,理论上水泵的能耗与流量成3次方的关系,系统的阻力随着部分负荷时流量的下降而下降[(水量1/水量2)2=水阻1/水阻2]。
如果蒸发侧的流量允许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蒸发侧的水泵就无需全年保持夏季设计日的满载流量,在部分负荷运行时段,水泵如冷水机组一样,部分负荷时流量减小,与此同时水泵的能耗大幅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目前,较通行的水系统设计通常有两种方式:1.一次泵定流量系统2.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相对于这两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中选择可变流量运行的冷水机组,当机组运行时,蒸发器的供回水温差基本恒定,蒸发侧流量随负荷侧流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达到“按需供应”,并使得降低水泵在部分负荷时的供水量成为可能,最终降低系统运行能耗。
末端冷量由冷冻水量调配,冷水机组生产的冷量由流经蒸发器的水流量和相对固定的温差决定。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研究现状综述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研究现状综述【摘要】本文对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进行了综述,包括其基本原理、应用领域、研究方法、发展趋势、优势与劣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该系统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在能源节约和环保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降低成本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而重点研究方向则需要注重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
为了实现系统的创新,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推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研究现状、基本原理、应用领域、研究方法、发展趋势、优势、劣势、未来发展方向、重点研究方向、创新思路。
1. 引言1.1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研究现状综述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需要自动调节流量的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能。
目前,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目前,关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系统的基本原理研究,包括系统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等;二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等;三是系统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值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四是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自适应等方向;五是系统的优势与劣势,包括节能、稳定性等方面。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研究现状较为丰富,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未来,可以从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优化控制方法、降低成本等方面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推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发展。
2. 正文2.1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基本原理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指通过对泵的转速或出口阀门的开度进行调节,来实现泵的流量输出的调节。
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中,通常会采用变频器或调速器来控制泵的转速,或者采用调节阀门的开度来实现流量的调节。
通过改变泵的转速或阀门的开度,可以改变泵的输出流量,从而实现系统中流体的输送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闭
7°C 470 m3/h
减机的控制原理
减一台冷冻机依据:
– 系统流量 (gpm) – 系统负荷 (ton) – 压缩机马达运行电流 (RLA)
%设定 %RLA(运行机组) 运行机组台数1
减机的逻辑判断
举例 2台机组运行在 35% RLA 关闭一台机组后,剩余一台机组运行在 70% RLA 判断是否关闭一台机组?
DEMAND
冷水分配侧
压差传感器
变频器 两通 控制阀
二次泵蒸发器侧定流量,用户侧变流量
加/减冷冻机,
冷水生产侧
供水温度,或旁通水流方向
当旁通水流量支援供水时,也就是旁通管内的水 流方向是从回水侧流向供水侧,加机;
负荷侧 冷水生产侧
或,当供水温度大于设定值时,表明投入的主机 数量不够,加机
旁通水流方向和水流量
60% RLA
1 300 m3/h
CH530
机组设定温度TCS
加机原理
以系统供水温 度TS1为依据
机组设定温度TCS =系统设定温度TSS
12°C 60% RLA 12°C
7° C
2 300 m3/h 3 7° C
off
DP 7°C
系统设定温度TSS
12°C
TR1
DDC
流量计
TR2
设定最小流量
旁通阀 关闭
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机房系统
Annual Chiller Plant Energy Consumption 年冷冻机房能耗kwh
1970’s 23% 4% 2000’s
36% 58%
6%
73%
Chiller Cooling Tower Water Pumps
内容提要
一次泵蒸发器侧定流量,用户侧变流量
-300.00
Chiller off Chiller off
30 0:00:00
0:10:00
0:20:00
0:30:00
0:40:00
-500.00 0:50:00
Time (hour:min:sec)
Water Flow [gpm]
90
700.00
With Compensation
130 1,500.00 120
7°C 360 m3/h
Trane自动控制系统
Tracer 控制系统
1978年,Trane开发楼宇控制系统,侧重于空调系统 的控制;如冷水机房群控,空调区域控制… 1993推出Tracer Summit,迄今已有超过10,000个工 程采用,包括各种类型工程,例如:工厂、写字楼、 宾馆、医院等
冷冻机的运行数据、报警资料、参数趋势在Trane电脑上显示, 其它自控公司形似神不是----无法读取冷冻机所有数据,无法监控冷冻机
的运行
上海地区控制案例
上海华虹NEC 新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惠浦(HP)计算机公司 上海朗讯(Lucent)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上海飞利浦(Phillips)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台积电 上海日月光 上海广达F3 上海捷普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克鲁勃(Krupp)不锈钢 上海移动通信 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宝山钢铁厂 上海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 上海造币厂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厅 上海家化大厦 上海中保大厦 上海华敏世纪广场 上海汇亚大厦 上海长海医院 冷水机房群控/BA接口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BA接口 冷水机房群控/BA接口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 风柜控制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BA接口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蓄冰系统 冷水机房群控/系统节能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 冷水机房群控
二次泵---蒸发器侧定流量,用户侧变流量
末端二通调节阀与室温传感器,闭环 旁通管,无压差旁通阀 加/减冷冻机, •供水温度,或旁通水流方向旁通水流量 •旁通水流方向和水流量
Chiller #2
Chiller #1
问题: 主机部分负荷 VS
冷水生产侧
空调箱
一次侧水泵满负荷
S UPPL Y
旁通管
Trane监控系统与其他自控公司比较
使用 Windows (中文)操作系统 动态图形界面 在线参数设定,修改 原厂服务(与冷水机组同一品牌) 读取所有主机讯息 冷水机组警报、故障原因详细显示) 原厂提供冷水机组最佳化管理软件 资料报告,追踪 带有可编程软件
Trane √ √ √ √ √ √ √ √ √ 其他牌 √ √ √ x x x x √ √
一次泵蒸发器侧变流量,用户侧变流量
VFD
三个环路: 1. 室温与末端两通阀 2. 末端最不利压差与水泵变频器 3. 最小流量时: 蒸发侧流量或压差与旁通阀
300 m3/h 300 m3/h
DP
FM
问题:主机部分负荷 VS 水泵满负荷,水泵耗能浪费!
二次泵和一次变流量系统技术比较
二次泵系统 一次泵 1 机1泵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无, 因此: • 减小冷冻机房 • 减少管道、管线等 二次(输送)泵 • 由二次侧阻力降选泵(盘管、 控制阀、管道等) • 最不利末端压差进行控制 • 二次侧节能 旁通管 • 没有阀门等阻碍物 • 设计为 最大 单台冷冻机流量 加/减载依据 流量测定 • 全程阻力降选泵(蒸发器,盘管 、控制阀、管道等) • 同左 • 全程节能 • 压差旁通阀 • 设计为最小单台冷冻机的最小 允许流量(额定冷量差额〈 50%) 电流量 蒸发器流量(或蒸发器压差)
可允许流量变化率
一次变流量系统中冷冻机选型的重要参数
– 冷冻机处理/应对流量变化的能力 – 定义为“每分钟相对设计流量的变化率”
可允许流量变化率越高越好 1台冷冻机开启到2台冷冻机开启引起的流量变化:
– 具有 2%/分钟可允许流量变化率的机组需要30分钟达到稳定 – 具有 10%/分钟可允许流量变化率的机组需要5分钟达到稳定 – 具有 30%/分钟可允许流量变化率的机组只要1.6分钟达到稳定
DDC
流量计
T3
旁通阀 关闭 7°C 700 m3/h
12°C 700 m3/h
设定最小流量
远端压差
一次泵变 流量系统
系统流量<冷冻 机的最小流量
1
12°C
2 12°C 3 12°C
7°C
7°C 200 m3/h
DP
7°C
9.5°C
T4
7°C
DDC
流量计
T3
旁通阀 打开
100 m3/h 7°C 100 m3/h
12°C 100 m3/h
设定最小流量
远端压差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机房控制原理 – 怎样加冷冻机? – 怎样减冷冻机?
加机的控制原理
加一台冷冻机依据:
– 系统供水温度 当冷冻水系统供水温度TS1高于系统设定温度TSS 当流量>机组最大允许流量,系统设定温度TSS=机组设定温度TCS – 压缩机运行电流RLA% 运行机组的工作电流相对额定电流的百分率>90% 适用于出水温度精度要求高的场合 需要注意机组出力和运行电流不符合的情况
二次侧供水温度(旁通水流方向 )/旁通水流量 旁通流量
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的可行性
•
冷水机组性能保证 CH530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
自控系统设计
UCP 2
UCP2
Feedback
?? º
7º C
CH 530
Feedforward
CH 530
Feedback
Σ
?? º
7º C
机组变流量性能指标
蒸发器允许的最低流量 可允许的流量变化率
二次泵蒸发器侧定流量,用户侧变流量 一次泵蒸发器侧变流量,用户侧变流量
一次泵蒸发器侧定流量,用户侧变流量
末端二通调节阀与室温传感器 旁通管设压差旁通阀
加/减冷冻机,
供水温度 回水温度
500 m3/h
DP
200 m3/h
300 m3/h
问题:主机部分负荷 VS 水泵满负荷,水泵耗能浪费!
•*Relative to conventional Decoupled chilled-water systems.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技术关键
冷冻机的最小流量限制 冷冻水泵的最低频率 旁通调节阀最低流量控制 高性能的自控系统
一次泵变 流量系统
设计工况
1
12°C
2 12°C 500 m3/h 3 12°C
多机瞬时流量变化(增加一台机组时)
运行的冷冻机 台数 1
2
流量变化
50% 33%
3
4
25%
20%
5
*当隔离阀打开时时 % 流量变化率 = 1 – (运行机组台数) / ((运行机组台数 + 1)
17%
50% Flow Reduction
130 1,500.00 120
Capacity Control w/o Water Flow Compensation
1,300.00
110
1,100.00
100
Evaporator Water Flow
900.00
Water Temp [degF]
80
500.00
70
300.00
60
Evap Entering Water Temp
100.00
50
-100.00
40
Chiller on
Evap Leaving Water Temp
12°C 600 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