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化学符号是正确的?A. 氧(O2)B. 氢(H2)C. 钠(Na)D. 碳(C)答案:C2.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颜色变化C. 是否有状态变化D. 是否有能量变化答案:A3. 以下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纯碱答案:C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的种类不变B.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分子的种类不变D. 原子的种类不变答案:B5. 以下哪种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A. 氧气B. 氢气C. 氯化钠D. 二氧化碳答案:C6.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是:A. 加速反应速率B. 改变反应的热效应C. 改变生成物的质量D. 改变反应的平衡状态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氧化物?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A. 氧化钙(CaO2)B. 氧化镁(MgO)C. 氧化铁(Fe2O3)D. 氧化铜(CuO2)答案:B9.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碳酸钠B. 碳酸氢钠C. 硫酸D. 碳酸钙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氢氧化钠B. 碳酸氢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
答案:四氧化三铁2.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CO23. 根据元素周期表,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属于______。
答案:稀有气体4. 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
答案:烧碱5.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______。
答案:氢气6.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碱金属7.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
答案:氢氧化钙8.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______。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3 年版)测试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3 年版)测试题一、单选(每题 2 分,共 16 分)1、反映核心素养的学科特质的是( A )A、化学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与实践D、科学态度与责任2、彰显化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作用及核心素养的跨领域特质的是( D )A、化学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与实践D、科学态度与责任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根本任务是( B )A、教书育人B、立德树人C、提升教学质量D、认识自然4、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是构建( B )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
A、核心素养B、大概念C、项目化学习D、学科融合5、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各学科用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 B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
A、5% B、10% C、15% D、20%6、( C )是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A、课程理念B、课程内容C、学业质量D、课程评价7、核心素养内涵中说,核心素养是学科( A )的集中体现。
A、育人价值B、素质教育C、培根铸魂D、启智增慧8、科学思维是在化学学习中基于事实与逻辑进行独立( C )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
A、实践和探究B、猜想和假设C、思考和判断D、辨析和思考二、多选(每题 3 分,共 18 分)1、下列属于化学观念的是(ABCDE )A、物质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B、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C、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E、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下列属于科学思维的是( ABC )A、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思维方法B、解决化学问题中所运用的比较、分类、分析等科学方法C、从宏观微观符号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D、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从哪三个层次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ACD )A、学科B、跨学科C、领域D、跨领域4、化学教材编写的原则有( ABCD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B、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C、加强学生必做实验和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D、注重教材编写的创新与特色5、体现作为科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核心素养的领域特质的是( BC )A、化学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与实践D、科学态度与责任6.发展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要求我们能以(ABC)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A、宏观B、微观C、符号D、图像三、填空(每空 2 分,共 46 分)1、义务教育化学核心素养内涵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2023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

2023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
华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当物体A处于高温环境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A. 融化
B. 挥发
C. 凝固
D. 冷却
答案:B
2. 下列哪个物质是非金属元素?
A. 铁
B. 氢
C. 铝
D. 铜
答案:B
3. 下面哪个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
A. 甲烷
B. 二氧化硫
C. 氯化钠
D. 二氧化碳
答案:D
第二部分:填空题
1. 相对分子质量为56的氧化物通式为___?答案:Fe3O4
2. 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为___?
答案:22.4L
3. 一般而言,电子亲和能的趋势是从___为负到___为正。
答案:左;右
第三部分:解答题
1. 红磷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物质?简单描述其用途。
答案:红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性质极不稳定。
其通过加热、敲击、摩擦等方式,能够发生自发性的氧化燃烧,因此常用于制作防火安全插头。
2. 请阐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物质量或摩尔数的变化量。
第四部分:实验操作题
请根据以下条件,制备一种氯化铜溶液:
- 溶剂:纯水
- 操作步骤:
1. 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铜,放入中;
2. 加入适量的纯水,搅拌均匀,直到氯化铜完全溶解。
答案:略
以上为2023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的精华版。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空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答案:A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答案:A3. 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蒸馏水C. 果汁D. 河水答案:B4.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中,通常不具有的是()A. 导电性B. 延展性C. 可燃性D. 热传导性5.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碳酸钙B. 氧化铜C. 氯化钠D. 氢氧化钠答案:B6.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其氢离子浓度之比为()A. 1:1B. 1:2C. 2:1D. 1:3答案:C7. 以下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铜C. 碳酸氢钠D. 氯化钠答案:A8. 以下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硝酸银B. 硫酸C. 氢氧化钾D. 碳酸答案:A9. 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B. 氢氧化钙C. 氯化钠D. 硝酸银答案:A10. 以下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甲烷B. 二氧化碳C. 氧化铜D. 氯化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方程式2H_{2}+O_{2} \overset{点燃}{\rightarrow} 2H_{2}O 表示的意义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2.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电子,还原剂得到电子。
7. 根据化学式H_{2}O,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8. 根据化学式CO_{2},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测试题答案

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A.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B.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 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D.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答案:C2. 以下哪个不属于化学课程性质的内容?A. 科学性B. 实用性C. 人文性D. 艺术性答案:D3. 在化学教材中,以下哪个部分主要介绍化学实验操作方法?A. 章节内容B. 实验指导C. 学习目标D. 练习题答案:B二、填空题4. 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关注学生的______、培养学生的______、强调学科之间的______和注重学生的______。
答案:全面发展、实践能力、融合、个性发展5. 化学课程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科学性、实用性、人文性、综合性三、判断题6. 化学课程标准是编写化学教材的重要依据,教材编写应遵循课程标准的规定。
()答案:正确7. 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指导部分可以替代化学实验课程。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请简述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答案: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注重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9. 请简述化学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化学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章节内容:介绍化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等。
(2)实验指导:介绍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实验注意事项等。
(3)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
(4)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拓展阅读:提供相关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卷(附答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和(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
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开展项目学习。
4.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5.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点:(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6.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设置了五个主题,分别是(1)(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2)(物质的性质与应用);(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4)(物质的化学变化)(5)(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7.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知道围绕(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
8.化学课程资源包括(实验室资源)、(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
9.创新校本教研形式,(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交流研讨)、和(学生访谈),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活动形式。
二、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学习主题的是( D )A.物质的多样性B.常见的物质C.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D.物质的组成2.下列不属于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的是( A )A.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C.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D.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3.下列不属于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的是( B )A.依据课程标准B.保证试题的阅读性C.坚持核心素养立意 D.保证科学性和规范性4.化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设置五个学习主题,其中侧重科学的方法论的是( A )A.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B.物质的性质与应用C.物质的组成与结构D.物质的化学变化5.大概念可以反映学科的本质,下列不属于大概念的性质的是( D )A.高度概括性B.统摄性C.迁移性D.创新性6.(多选)评价是教学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版化学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22版化学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A. 氢B. 氧C. 氟D. 氦答案:B2. 化学计量学中,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 克/摩尔B. 千克/摩尔C. 克/克D. 千克/千克答案:B3.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酸?A. NaOHB. HClC. NaClD. CaCO3答案:B4. 根据元素周期表,以下哪种元素属于碱土金属?A. 锂B. 钠C. 镁D. 铝5. 以下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H2 + Cl2 → 2HClB.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C. 2H2O → 2H2 + O2D. CaCO3 → CaO + CO2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是电解质?A. 乙醇B. 蔗糖C. 氯化钠D. 石墨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H2SO4B. NaOHC. NH3D. H2O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是碱?A. HClB. NaOHC. Ca(OH)2D. H2SO4答案:B9. 以下哪种物质是盐?B. NaOHC. NaClD. H2O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氧化物?A. CO2B. H2OC. NaClD. SO2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中,反应物是______,生成物是______。
答案:H2, O2;H2O2.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碱金属3. 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氯4. 摩尔浓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摩尔/升5. 化学方程式中,系数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物质的量6.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VI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卤素7. 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氢8. 摩尔体积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升/摩尔9. 化学方程式中,等号表示______。
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4、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丁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要求: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选择1、“我们周围的空气”的一级主题是(B )A、科学探究B、身边的化学物质C、物质的化学变化D、物质构成的奥秘2、“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的一级主题是(D)A、科学探究B、化学与社会发展C、物质的化学变化D、物质构成的奥秘3、“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中的(A )A、知道B、了解C、理解D、认识4、“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中的(A)A、能B、了解C、解释D、懂得5、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二级主题的是(B)A、化学物质与健康B、质量守恒定律C、完成学生的基本实验D、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6、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包括(D )A、激发学习化学的好奇心B、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C、体验科学探究的的过程D、制造化学物质三、简答题1、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一级主题是什么?2、化学与社会发展的二级主题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其余四个二级主题)3、科学探究的要素有哪些?4、初中阶段要求完成的学生实验有哪些?四、论述题以你的教学经验及课程标准对化学的教学提一些有效的建议?必备部分1、什么是化学?2、课程内容包括的5个一级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笔试部分
一、填空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4、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丁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要求: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选择
1、“我们周围的空气”的一级主题是( B )
A、科学探究
B、身边的化学物质
C、物质的化学变化
D、物质构成的奥秘
2、“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的一级主题是(D)
A、科学探究
B、化学与社会发展
C、物质的化学变化
D、物质构成的奥秘
3、“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中的( A )
A、知道
B、了解
C、理解
D、认识
4、“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中的(A)
A、能
B、了解
C、解释
D、懂得
5、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二级主题的是( B)
A、化学物质与健康
B、质量守恒定律
C、完成学生的基本实验
D、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6、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包括( D )
A、激发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B、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
C、体验科学探究的的过程
D、制造化学物质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一级主题是什么?
答: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2、化学与社会发展的二级主题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其余四个二级主题)
答: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物质与健康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3、科学探究的要素有哪些?
答: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5、初中阶段要求完成的学生实验有哪些?
答:(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四、论述题
以你的教学经验及课程标准对化学的教学提一些有效的建议?
答:(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
2.整体规划教学目标
3.科学设计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
(二)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
1.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三)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1.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2.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
2.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3.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4.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一口清部分
1、什么是化学?
答: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2、课程内容包括的5个一级主题。
答: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化学与社会发展
3、课程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哪些?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舍、环境的相互关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4、初中阶段要求完成的学生实验有哪些?
答:(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5、科学探究的要素有哪些?
答: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6、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包括哪些?
(一)评价目标的确定
(二)评价方式的选择
(三)评价标准的制订
(四)评价工作的实施
(五)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7、“科学探究”的二级主题包括哪些?
答: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8、“身边的化学物质”的二级主题包括哪些?
答:我们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9、“物质构成的奥秘”的二级主题包括哪些?答: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物质组成的表示
10、“物质的化学变化”的二级主题包括哪些?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