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土石坝安全建设重大技术问题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考点(题库版)

水利水电工程考点(题库版)

水利水电工程考点(题库版)1、多选土坝防渗设施的主要作用有()。

A.降低浸润线B.减少通过坝体的渗流量C.增加上游坝坡的稳定性D.减少通过坝基的渗流量E.增大渗透坡降正确答案:A, B, D(江南博哥)参考解析:解析设置防渗体的作用是:减少通过坝体和坝基的渗流量;降低浸润线,增加下游坝坡的稳定性;降低渗透坡降,防止渗透变形。

故本题选ABD。

考点: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2、单选消能方式中,()多用于低水头、大流量、地质条件较差的泄水建筑物。

A.底流消能B.挑流消能C.面流消能D.消力戽消能正确答案:A3、多选事故调查组有权向()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

A.事故单位B.主管部门C.监理单位D.个人E.设计单位正确答案:A, C, D, E4、单选下列水库工程验收阶段,属于政府验收的是()验收。

A.分部工程B.单位工程C.合同工程完工D.专项验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按验收主持单位可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

法人验收应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水电站(泵站)中间机组启动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等;政府验收应包括阶段验收、专项验收、竣工验收等。

5、单选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依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提出主体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的是()。

2009年真题A.项目法人B.监理单位C.施工单位D.质量监督机构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项目法人或其代理机构必须按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提出主体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经批准后,主体工程方能正式开工。

6、单选水电工程验收过程中的争议,由验收委员会()协调、裁决。

A.主任委员B.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C.验收委员会成员D.主任委员商验收主持单位正确答案:A7、单选根据《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T5207—2005),泄水建筑物中水流空化数,小于()的部位应采取防空蚀措施。

A、0.2B、0.3C、0.4D、0.5正确答案:B8、多选地下工程施工方式包括()。

对老旧土石坝安全鉴定中重点难点问题探讨

对老旧土石坝安全鉴定中重点难点问题探讨

对老旧土石坝安全鉴定中重点难点问题探讨摘要:大坝安全鉴定是对大坝的工作性态和运行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和鉴定的工作,我国在上世纪60-90年代修建了大量的土石坝,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设计理念、施工水平、监测手段等,大坝运行至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本文主要对老旧土石坝进行安全鉴定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老旧土石坝;安全鉴定;重点难点;处理措施引言:为了兴水利除水害,改善民生、充分利用水资源,发挥生态效益,截止到2023年我国共修建了水库大坝约9.8万座,这些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水利工程影响因素多,有相当数量的大坝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其中不乏包含上世纪60-90年代修建的土石坝,运行至今存在渗漏、裂缝、滑坡等安全隐患。

因此明确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的难点与重点是十分重要的。

1老旧土石坝安全鉴定的重点难点问题1.1基础资料缺乏我国60~90年代修建的土石坝水库,由于种种原因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资料缺乏。

这些工程很多经历了多次的停建、缓建、扩建、加固等过程,大坝几十年的运行管理和工程基础资料缺乏或遗失的现象非常严重。

1.2地勘中的主要问题是工作量不够和针对性不强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标准》是针对新建工程编制的,大坝鉴定中的地勘要求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工程对勘探布置、试验及评价深度等要求都有不同。

加上业主方、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鉴定审定部门在对该项工作的理解和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勘察单位不去熟悉和整理原有地勘资料,很少顾及工程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只做常规的或简单的勘探,往往导致地勘工作针对性和工作量不够。

同时也存在由于业主单位压价或勘察设计单位低价竞争,造成地勘钻孔数量、深度及取样组数偏少。

对于天然地质体,应该按常规的工程地质勘察看待,比如边坡问题、一般的渗漏问题等,应布置一定的勘探试验工作,以查明问题为原则。

土石坝作为人工地质体,出现的病险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是为渗漏和变形两大问题,渗漏主要是坝体渗漏和坝基渗漏,变形包括滑坡、裂缝、塌陷等等。

水利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指南

水利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指南

水利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指南一、介绍水利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

本文旨在总结和归纳水利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水利生产的安全稳定。

二、水库工程1. 水库坝体稳定性问题:坝体材料、坝体结构和坝基地质等因素可能导致坝体不稳定,增加溃坝风险。

解决方案:加强坝体巡查和监测,定期进行坝体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 水库泄洪能力不足:降水过多或山洪暴发时,泄洪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水库溢洪,引发洪水灾害。

解决方案:加强水库泄洪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定期检查和测试泄洪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堤防工程1. 堤防稳定性问题:堤防材料、堤防高度和堤坡稳定等因素可能导致堤防破坏,引发洪水灾害。

解决方案:加强堤防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堤防安全隐患,加固和修复受损的堤防。

2. 堤防渗漏问题:堤防渗漏可能导致堤防内部结构破坏,影响堤防的稳定性。

解决方案:加强堤防渗漏监测,及时修复渗漏点,采取防渗措施,确保堤防的完整性。

四、水闸工程1. 水闸门运行故障:水闸门运行不畅或无法正常关闭可能导致水闸失效,引发洪水灾害。

解决方案:定期检查和维护水闸设备,确保水闸门的灵活运行,及时修复故障。

2. 水闸泄漏问题:水闸泄漏可能导致水流失控,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解决方案:加强水闸泄漏监测,及时修复泄漏点,采取防漏措施,确保水闸的密封性。

五、排水工程1. 排水设备堵塞问题:排水管道或设备堵塞可能导致排水不畅,引发内涝或积水。

解决方案:定期清理排水管道和设备,确保排水通畅。

2. 排水能力不足问题:排水设备容量不足或排水管道堵塞可能导致排水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排除降雨水。

解决方案:加强排水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定期检查和测试排水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六、结论水利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指南旨在提醒水利工程相关人员关注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

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第 2 期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No. 2 2024 年 4 月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r. 2024 DOI:10.12170/20230202001徐红,江超. 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对比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4(2):154-163. (XU Hong, JIANG Chao.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am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s for reservoirs and hydropower stations[J].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2): 154-163. (in Chinese))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对比研究徐红1,江超2(1. 金昌市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甘肃金昌 737100;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 当前中国水库与水电站大坝采用不同的安全评价体系,为借鉴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检有关经验做法,查找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短板,主要从组织体系与技术体系两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了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

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组织体系虽差别较大,但基本符合水利与能源系统大坝实际情况与特点;技术体系均以现场检查与监测资料分析为基础,分别按隐患类型、工程部位展开分项安全评价。

建议从修订《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完善安全评价技术规范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关 键 词:水库;水电站;大坝;安全鉴定;安全定检;安全评价中图分类号:TV6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40X(2024)02-0154-10根据《2020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1],中国已建成各类大坝98 566座(不含港、澳、台地区),总库容9 306亿m3。

这些大坝分属多部门管辖,根据全国大坝基础数据库,水利部门管辖97 402座(占总数的98.8%),其次为能源部门842座(占比0.9%),此外还有少数大坝分属农业、交通、住建等部门。

土石坝防渗变形的处理措施

土石坝防渗变形的处理措施

土石坝防渗变形的处理措施摘要: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土石坝是在利用当地土石原料的基础上,对其做进一步的抛填与碾压堆筑等处理而成的。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原料可就近获取、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对于施工建设区域的水文与地质条件等要求较低。

而土石坝也有一个较大的缺陷,就是比较容易产生渗漏,一旦发生渗漏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则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关键词:土石坝;防渗变形;处理措施1土石坝渗流问题分析土石坝渗漏有各种情况,所以在研究土石坝渗漏问题时对于各个工程不同的情况要具体分析。

分析渗流破坏成因是进行除险加固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只有正确地分析发生渗流破坏的原因,才能正确地选择除险加固的方案。

国内外学者对实际工程中的渗流破坏原因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研究。

根据目前防洪堤地基有限的勘探试验资料,对该地基渗透变形特征以及液化可能性作了一些初步分析;通过Seed剪应力对比简化法与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种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比较吻合。

通过现场调查、渗流观测资料分析和有限元软件分析等方法对蔡家沟水库渗漏情况进行分析。

结合我国几座土石坝渗流破坏的实例,分析各个水库渗透破坏的成因并介绍各种防渗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技术要点。

通过大坝监测系统、电法探测、连通试验等手段,分析江雄水库新建大坝坝基、绕坝、溢洪道、输水洞等渗漏主因,查找到主要渗流通道,为大坝堵漏处理方案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土石坝的渗漏主要有坝体渗漏、绕坝渗流、坝基渗漏;研究土石坝渗漏成因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数值模拟等。

可以使用以上方法,对土石坝主要渗漏问题通过排除法进行分析。

土石坝产生渗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勘测设计问题:由于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中低土石坝进行设计建设之前没有进行水文地质勘测,导致在设计时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不了解,没有考虑完善,设计中的防渗措施不合理,在水库建设完成后大坝出现渗漏问题。

125)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125)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 SL60-94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1994-08-27发布1994-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1总则 (2)2巡视检查 (3)2.1一般规定 (3)2.2检查项目和内容 (4)2.3检查方法和要求 (5)2.4检查记录和报告 (5)3变形监测 (6)3.1一般规定 (6)3.2表面变形 (6)3.3内部变形 (8)3.4裂缝及接缝 (10)3.5混凝土面板变形 (11)3.6岸坡位移 (12)4渗流监测 (13)4.1一般规定 (13)4.2坝体渗流压力 (13)4.3坝基渗流压力 (14)4.4绕坝渗流 (15)4.5渗流量 (15)5压力(应力)监测 (17)5.1一般规定 (17)5.2孔隙水压力 (17)5.3土压力(应力) (18)5.4接触土压力 (18)5.5混凝土面板应力 (19)6水文、气象监测 (20)6.1一般规定 (20)6.2水位、降水量、水温、气温 (20)6.3波浪 (21)6.4坝前(及库区)泥沙 (22)6.5冰冻 (22)7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 (23)7.1一般规定 (23)7.2资料整编 (24)7.3资料分析 (25)附录A 总则 (26)附录B 巡视检查 (28)附录C 变形监测 (29)附录D渗流监测 (32)附录E 压力(应力)监测 (36)附录F 地震反应监测 (37)附录G 泄水建筑物水力学观测 (38)附录H 波浪及异重流观测 (42)附录I 监测组织与仪器设备管理 (45)附加说明 (46)1总则1.0.1 为加强我国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工作,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中的Ⅰ、Ⅱ、Ⅲ级碾压式土石坝。

Ⅳ、Ⅴ级碾压式土石坝以及其它类型的土石坝可参照执行。

1.0.3本规范的监测范围,包括土石坝的坝体、坝基、坝端和与坝的安全有直接关系的输、泄水建筑物和设备,以及对土石坝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近坝区岸坡。

水库大坝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水库大坝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水库大坝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1-06-08T14:34:14.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作者:梁然朱福仁何家兴[导读] 摘要:大坝防渗是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渗漏一直以来都是水库大坝最常见的病害。

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大坝防渗是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渗漏一直以来都是水库大坝最常见的病害。

大坝渗漏不仅影响水库发电、供水、灌溉等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严重者甚至直接威胁工程的防洪安全,造成溃坝风险。

渗漏问题是影响大坝整体安全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大坝渗漏的探测技术、评价方法及其处理对策,总结工程经验,对于保障我国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有效、准确地探测渗漏病害是评价大坝渗漏安全和进行加固处理的重要前提,但由于水库大坝建筑物规模大、范围广,渗漏病害的渗漏点分散,渗漏病害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隐蔽性,其探测一直以来都是大坝安全领域的一项技术难题。

关键词:水库大坝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引言我国地域宽广、水库数量众多,但出于自然灾害、建设施工技术限制及管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水库大坝很容易发生险情,所以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防渗工程在我国将是一个长期的主题。

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做好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技术方案的选择工作,故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1水库大坝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1.1土质防渗体土石坝渗漏土质防渗体土石坝要依靠坝内土料防渗,渗漏通道分布较广,也较为隐蔽。

一般可先进行现场查勘、监测资料分析等,初步判定渗漏类型。

针对其渗漏流速慢、隐蔽性强的特点,可采取物探方法进行渗漏区域及渗漏流向的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电磁法(如自然电场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大地电磁法、瞬变电磁法)和流场法等。

如《中小型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中7.3.3条也规定:“宜采用电法、地质雷达、电磁波等物探方法探测坝体病害、喀斯特的空间分布、渗漏通道位置及埋藏深度。

03土石坝事故案例与预防措施

03土石坝事故案例与预防措施

03土石坝事故案例与预防措施土石坝事故是指在土石坝的建设、运营或维护过程中发生的破坏、倒塌或溃决等意外事件。

这类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土石坝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土石坝事故案例分析:1.1963年河南省平原县洪积湖堤坝溃决事故。

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土石坝事故之一、事故发生后,堤坝顶部附近的堤岸随即崩塌,造成超过26万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事故原因主要是设计不当、监测不到位以及施工不规范。

2.1975年黄河风洲堤坝溃坝事故。

这是中国经济建设时期发生的一起重大的土石坝事故,造成26万人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是堤坝抗洪能力不足、设计不规范和建设质量差。

土石坝事故的预防措施:1.合理设计土石坝的设计应满足抗洪、固体、水平和稳定等基本要求。

要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流量变化趋势等因素,合理确定土石坝的高度、长度和宽度等设计参数。

2.严格施工土石坝的施工要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土石的质量和坝体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和排除施工中的问题。

3.健全监测系统土石坝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需要通过监测来保障。

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土石坝的水位、滑坡、变形、渗流和沉降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确保坝体的稳定和安全。

4.加强维护管理土石坝的维护管理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要制定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修补损坏的部位,防止破损、渗漏和冲刷等问题的发生。

5.加强应急响应在土石坝事故发生后,要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抢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要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应对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总结起来,预防土石坝事故需要从设计、施工、监测、维护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建设和管理,才能确保土石坝的稳定和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gineering 2 (2016) xxx–xxxResearchHydro Projects—Article高土石坝安全建设重大技术问题马洪琪,迟福东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Inc., Kunming 650214, Chinaa r t i c l e i n f o摘要土石坝由于对地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就地取材及充分利用建筑物开挖渣料、造价较低、水泥用量较少等优点,是西部地区一批拟建高坝的重点比选坝型。

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的成功建设,解决了250 m级土石坝重大关键技术难题。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已建成的糯扎渡等高心墙堆石坝建设的经验,凝练高土石坝建设面临的变形控制、渗流控制、坝坡抗滑稳定、泄洪安全及控制、大坝安全建设与质量控制、安全评价及预警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全面深入论述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基本结论,为未来300 m级高土石坝建设提供参考和重要的技术支撑。

© 2016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on behalf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Higher Education Press Limited Company.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licenses/by-nc-nd/4.0/).关键词高土石坝安全建设重大技术问题1. 引言中国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高山峡谷,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而土石坝因对地基基础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就地取材及充分利用建筑物开挖渣料、造价较低、水泥用量较少等优点,是坝工建设中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坝型之一。

中国土石坝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2001年建成黄河小浪底黏土斜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60 m。

2009年建成大渡河瀑布沟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86 m。

2012年年底建成澜沧江糯扎渡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 m,在同类坝型中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填筑方量为3.432×107 m3,电站装机容量为5.85×106 kW,年平均发电量为2.39×1010 kW·h,总库容为2.37×1010 m3,研究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问题,代表了近年来中国土石坝的最高建设水平。

目前正在建设的大渡河长河坝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为240 m,总填筑量为3.457×107 m3,心墙部位坝基覆盖层厚达50 m,是当前中国正在建设的较为复杂的土石坝工程之一,截至2016年4月,已完成总填筑量的92 %。

随着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开发的深入,大渡河双江口(坝高314 m)、雅砻江两河口(坝高295 m)、西藏澜沧江如美(坝高315 m)等高坝已逐渐提上建设日程,对300 m级超高土石坝的建设技术提出了挑战。

本文系统总结了糯扎渡等典型高土石坝的成功经验,凝练出高土石坝建设面临的变形控制、渗流控制、坝坡抗滑稳定、泄洪安全及控制、大坝安全建设与质量控制、安全评价及预警等重大技术问题,全面深入论述了已有研究成果和基本结论,为300 m级高土石坝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Contents lists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jo ur n al h om e pag e: w w /locate/engEngineeringArticle history:Received 15 March 2016Revised 29 June 2016Accepted 24 August 2016Available online 14 October 2016*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address: fudch@2095-8099/© 2016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on behalf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Press Limited Company.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 (/licenses/by-nc-nd/4.0/).英文原文: Engineering 2016, 2(4): 498–509引用本文: Hongqi Ma, Fudong Chi. Major Technologies for Safe Construction of High Earth-Rockfill Dams. Engineering, /10.1016/J.ENG.2016.04.001155 Author name et al. / Engineering 2(2016) xxx–xxx2. 高土石坝变形稳定及控制技术变形稳定及控制是高土石坝建设的核心问题。

从已建的几座高土石坝的运行状况看,变形问题及其导致的防渗体裂缝和大坝渗漏等是影响高土石坝安全运行的最重要因素。

高土石坝的变形稳定控制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筑坝材料特性试验技术、心墙土料改性、堆石料本构模型及大坝变形计算、坝体结构与分区、裂缝计算分析与控制等。

2.1. 筑坝材料特性试验技术通过糯扎渡水电工程筑坝材料的室内、现场及数值试验研究,明确了高心墙堆石坝筑坝材料必须开展的试验研究项目,并通过试验组数与试验结果误差关系的研究,建议了各项试验一般应完成的试验组数(见图1)。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利用颗粒体离散元等数值方法,从细观层次上开展模拟堆石颗粒组构的数值试验。

数值试验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大量的敏感性分析,观测堆石料细观组构的演化过程,为研究堆石料细观力学行为及缩尺效应提供了有效手段。

2.2. 心墙土料改性为满足心墙防渗、变形和强度的要求,高土石坝一般都需要对天然防渗土料进行改性。

主要有两类改性方式:一类是针对颗粒偏细、黏粒含量偏高、力学性能低的情况,采用人工掺砾进行改性,如糯扎渡、双江口、两河口等工程;另一类是针对细粒少、砾石多、含水率偏低的情况,采用人工剔除超径砾石并加水改性,如长河坝、瀑布沟、如美等工程。

结合天然土料场的实际特性,还可通过不同土料之间掺配的方式进行改性,如长河坝将部分偏粗料(P5含量50 %~65 %的连续级配砾石土)与部分偏细料(P5含量<35 %的连续级配砾石土)按一定比例掺配改性,既充分利用了质量尚可的天然土料,又简化了改性工艺。

无论采取哪种改性方式,都应使心墙土料具有良好的级配关系曲线和合适的砾石含量。

结合糯扎渡、长河坝等工程的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建议对于200~300 m级高土石坝,心墙土料合适的P5含量宜为30 %~50 %[1]。

糯扎渡心墙掺砾土料P5设计值为35 %,碾压过程三阶段现场检测P5平均值分别为36.1 %、36.2 %和34.1 %。

长河坝心墙土料现场检测结果表明,P5平均值为44.4 %,最大值为56.1 %,最小值为32.2 %。

2.3. 堆石料本构模型及大坝变形计算对邓肯–张E–B、清华KG、沈珠江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等常用的本构模型进行分析对比,提出堆石体修正Rowe剪胀方程,改进了沈珠江双屈服面模型,使计算结果更为可靠(见图2)。

采用直接定义塑性流动方向、加载方向和塑性模量的方法,构建了适用于静动力分析的堆石料广义塑性本构模型。

结合国内多座高土石坝的实践经验,建议将邓肯–张E–B模型作为大坝应力变形计算的基本模型,同时采用一两个其他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推荐改进的沈珠江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1]。

鉴于目前堆石料本构模型的局限和坝料参数的不准确,可通过反演分析修正计算模型及参数。

依托糯扎渡工程,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高土图1. 高心墙堆石坝筑坝材料试验项目及组数建议。

156Author name et al. / Engineering 2(2016) xxx–xxx石坝变形反演分析系统,可以反演坝料的邓肯–张E–B 模型参数、坝料流变参数和湿化变形参数等,并按反演参数进行大坝变形的计算分析及预测(见图3)。

建议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在条件许可时采用直心墙。

因其施工方便且更经济,抗震安全性更好。

国外200 m 以上心墙坝坝坡坡度一般上游为1∶2.2~1∶2.6、下游为1∶2.0~1∶2.2。

国内外200 m以上心墙坝,除糯扎渡外,上游坝壳内均不采用含软岩的堆石料;除长河坝外,均修建在基岩上。

糯扎渡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为261.5 m,坝顶宽度为18 m,经研究论证,大坝上游坝坡坡度为1∶1.9、下游坝坡坡度为1∶1.8,提高了经济性。

采用直心墙型式,心墙顶宽为10 m,上、下游坝坡坡度均为1∶0.2(见图4)。

糯扎渡工程还论证了在大坝上游适当范围内采用部分软岩堆石料是可行的(实际填筑4.78×106 m3),扩大了工程开挖料的利用率,显著降低了工程投资,可供后续工程借鉴。

长河坝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为240 m,坝顶宽度为16 m,上、下游坝坡坡度均为1∶2.0。

采用直心墙型式,心墙顶宽为6 m,上、下游坝坡坡度均为1∶0.25(见图5)。

长河坝建在深厚覆盖层上,心墙部位开挖后尚有约50 m 深的覆盖层,因此大坝的结构分区充分考虑了坝基防渗的特殊要求,除心墙上、下游侧设反滤层的常规措施外,心墙底部在坝基防渗墙下游设厚度各1 m的两层水平反滤层,与心墙下游反滤层相接,心墙下游过渡区及堆石区与河床覆盖层之间全部设置厚度为1 m的反滤层[2]。

2.6. 裂缝计算分析与控制土石坝裂缝发生的力学机理及判别方法是土石坝设计科研中的一个难题。

结合糯扎渡工程,发展了基于有限元变形计算的变形倾度有限元法,可采用变形倾度作为土石坝裂缝发生的判别依据。

根据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证明土石坝工程中临界倾度值约为1 % [1]。

依托糯扎渡心墙坝,进行了系统的抗拉特性试验,图2. 修正的沈珠江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

(a) 对剪胀方程的修正;(b) 与糯扎渡主堆石料试验结果对比;(c) 对复杂应力路径的描述。

图3. 土石坝变形反演分析流程。

2.4. 高土石坝变形控制原则近年国内外高土石坝工程实践表明,多数200 m级高土石坝的实测沉降变形超过了最大坝高的1 %。

结合工程实际,心墙堆石坝变形控制应遵循总量控制及心墙与坝壳料变形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建议通过适当提高心墙土料的变形模量以控制心墙土料和坝体堆石体的模量差,降低坝壳堆石料对心墙的拱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