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

合集下载

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土壤 红壤肥力较低.水稻土.紫色土肥力较高.
作物 水稻.油菜.甘蔗.柑橘等.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问题
旱涝.水土流失.红壤肥力低.
4.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 低山、丘陵
积温 ≥ 7500℃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热带季雨林或雨林.季相变化不明显 土壤 淋溶强烈的土壤(砖红壤)
作物 水稻.油菜.甘蔗.热带经济作物众多.
作物
冬小麦.棉花.花生.梨.苹果等.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旱作为主.
问题 缺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0℃等温线
华中亚热带湿润区
地貌 地貌结构复杂.山地.丘陵.盆地 .高原为主. 积温 4500 ℃ ~ 7500℃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农业:①河谷农业(青稞.小麦均高产).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②高寒牧业:藏山羊,藏绵羊.牦牛.
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北部和南部:东西向山脉. 西北部:较完整的高原(藏北高原).
东南部:高山峡谷相间(横断山区).
2.气候:高山气候(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气温 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太阳能丰富.)
3.植被的水平分异:由东南向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植被的垂直分异明显:喜马拉雅山有七个自然带
植被 土壤
针叶林.混交林. 草甸草原为主.
典型黑土
作物 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问题 低温.潮湿.黑土流失
2.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020年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2课时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及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必修3

2020年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2课时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及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必修3

土壤
分布有 肥沃的
黑土
水文
河流 结冰 期长
项目 区域
地形
华北 北 温带 方 湿润 地 半湿 区 润地

以大平 原和高 原为 主,地 势自西 向东降 低
气候
植被
温带季风气
候,冬夏季长, 春秋季短,冬 季寒冷干燥,
以落叶阔 叶林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
土壤
广泛分 布棕壤 和黄土
水文
河流 结冰 期短
项目 区域
以面食为主
以米食为主
文化行为
说话直率
说话婉转
方言较少
方言繁杂
工业类型
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为主
应用提示——查盲点 补遗漏 点拨技巧 1.南北方民居建筑不同的原因 我国民居的屋顶坡度,从南到北,逐渐减缓。南方坡大,可 以防雨水渗漏,可以隔太阳暴晒。北方坡缓,可节省建筑材料。 南方建筑内外空间贯通,多敞口;北方少通透,较严实封闭。
(2)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北方地区民居多为__平__顶__屋____,南方 地区房屋屋顶坡度___大_______。
(3)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东部地区交通 便利,道路密集且通达性好,是铁路和干线公路的主要分布区; 南方地区内河运输普遍。
(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 ①北方:以___面_______食为主,说话直率,方言较少。 ②南方:以___米_______食为主,说话婉转,方言繁杂。
2.表解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新疆某中学生暑假去旅游,这是该学生旅 游日记中的一段话: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 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读我国四大地理分 区图(下图),完成(1)~(2)题。
(1)该学生去旅游的地区是图中的 ( )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考点搜索】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教材分析】在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等三大自然区域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本课介绍其内部的自然地区在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分析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帮助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差异的显著性。

◆ 知识纲要◆重要图释图1.3 “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根据初中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由于所跨纬度比较大,气温差异最为明显,在北方从东到西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也比较明显。

其中热量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

因此,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南方地区又分为华中区、华南区。

【学习策略】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方法,识记三大自然区内部的空间位置、相互界线,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核心特征。

运用空白地图,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图上,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理解三大自然区中各自然地区的区域差异。

【教学内容】一、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主要差异——南北差异影响因素——热量其他差异——南北差异影响因素——水分主要差异——东西差异 影响因素——水分其他差异——垂直差异 影响因素——高度变化主要差异——垂直差异影响因素——高度变化其他差异——水平差异影响因素——水分同一性 差异性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即四个地区的主要特征) 表1-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太阳辐射决定的热量条件,故地区差异呈现出南北方向的变化规律。

2.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的东西差异表1-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图1-6图1-7自然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分界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自然条件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海陆分布决定的水分条件,故地区差异呈现出东西方向的变化规律。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降水量150—450mm,夏季多暴雨、冬季长而冷,年较差35°C—45°C
草原(呼伦贝尔)牧草、草场广布
东部边缘可发展旱作农业
外流区:黄河、永定河(部分)、滦河、西辽河
内流区:高原
畜牧业为主,夏季75%降水使作物生长迅速
西北温带、暖温带荒漠区
山地、盆地相间分布
深居内陆,属干旱气候;降水量< 200mm日照强、云量少
长江水源利用、山地开发、红壤改良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低山丘陵
7500°C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淋溶作用强的红壤
水稻一年三熟,经济作物:橡胶、可可、咖啡、椰子、油棕
热带生物资源利用,发挥土地生产力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地形
气候
植被
农业
河流
人类活动
内蒙古温带草原区
1000—1200米的高原,高原面上少有山脉
荒漠、草原、根系发达的灌木
山麓平原和盆地边缘有高山融水的滋润,可发展绿洲农业
内流河,水量小、流程短,注入荒漠或内流湖后消失(罗布泊、纳木错)
灌溉对农业起决定作用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一)
东部风区的南北差异
地貌
积温≥10°C
气候
植被
土壤
作物
问题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中部为广阔平原,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
3200°C
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草原、草甸
黑土
春小麦,一年一熟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沼泽的利用保护、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大平原和高原为主,从西向东地势降低

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总结
A、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及成因总结
大自然区 主要差异及因素 差异 因素 热量 水分 高度 其它差异及因素 差异 因素 东西差异 垂直差异 水平差异 水分 高度 水分
东部季风区 南北差异 西北干旱半 东西差异 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垂直差异
3.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ABCD) )图中字母( ) 位于东部季风区的是 ,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 要表现为 ;位于西部 干旱、 干旱、半干旱区的是 , 这一地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 ,产生的原 因是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差 异主要表现为 。 、 分布 (2)A与D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沿 ) 与 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沿 地名), ),这一线大致与 (地名),这一线大致与 毫米年降水量线一 海拔) 致;A与C区域的界线大致以 与 区域的界线大致以 (海拔)等高线 为界; 与 的分界线是 的分界线是: 为界;C与D的分界线是: 。
1、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突出 被称为“世界屋脊” 特征是什么? 特征是什么?
高寒
2、上述突出特征取决于什么因素? 上述突出特征取决于什么因素?
海拔高度
3、青藏高寒区内部的自然环境是否完全相同?有什 青藏高寒区内部的自然环境是否完全相同? 么差异? 么差异? 本区自然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4、本区自然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光照及温度条件较好,垦殖历史较长,耕地较集中, 光照及温度条件较好,垦殖历史较长,耕地较集中, 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海的湟水谷地。 青海的湟水谷地。 在高山带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灌丛、草甸,适于 在高山带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灌丛、草甸, 耐寒动物如牦牛、绵羊放牧。 耐寒动物如牦牛、绵羊放牧。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课件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课件
1.2
三大自然区 的内部差异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件的差异-----(南北跨纬度大) 2、根据上述分析,东部季风区可以划分为哪 几个自然区?各个自然区的特点?
(提示:从积温、地形、气候、植被、土壤、 农业生产等方面考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12021/3/1Marc h 1,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12021/3/12021/3/12021/3/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水稻、棉花、油 菜。一年两熟或 三熟
水稻、热带经济 作物。一年三熟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景观
贺兰山
降水量:
从东到西逐渐减少,依次为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植被分布:
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200mm等降水量线(贺兰山)。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点
植被
草原为主
荒漠草原 、荒漠
农 类型
业 生 产品 产
畜牧业,旱作农业 牛,羊,奶制品
绿洲农业 旱粮,葡萄,棉花
西北是完整的高原, 东南部为地势较低、 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光照及温度条件较好,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在高山带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灌丛、草甸,适 于耐寒动物如牦牛、绵羊放牧。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差异
地势
西北高、东南低
气 候 高原气候。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景 观 由东南向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
(水平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2【重要图释】图1.3 “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根据初中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由于所跨纬度比较大,气温差异最为明显,在北方从东到西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也比较明显。

其中热量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

因此,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南方地区又分为华中区、华南区。

【知识建构】学习策略: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方法,并运用空白地图,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图上,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识记三大自然区内部在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核心特征,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差异的显著性。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导学程序: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地表景观及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原理透视:1.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即四个自然地区的主要特征)表1-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太阳辐射决定的热量条件,故地区差异呈现出南北方向的变化规律。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导学程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区差异变化规律是什么?,主导性差异因素是什么?图1-9原理透视: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内部差异的形成2.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的东西差异表1-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海陆分布决定的水分条件,故地区差异呈现出东西方向的变化规律。

注意: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除了水分条件这一主导性差异因素外,在高大山地也存在随高度变化而形成的垂直分异。

三、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导学程序: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各是怎么形成的?这对人类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 原理透视:1.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 表1-6:2.青藏高寒区人类活动的垂直分异 表1-7:例1 阅读我国甲、乙、丙三城市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料,填表并回答:(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及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中。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中国1月平均气温①____等温线和②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中国东部季风区内北方与南方、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线。

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a.北方地区耕作制度有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以③____为主,盛产④_____、棉花、杂粮和温带水果。

b.南方地区耕作制度有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以⑤____为主,盛产⑥____、茶叶、蚕丝和亚热带、热带水果。

(2)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民居建筑在外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

(3)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受⑦____和⑧_____的影响,总体上东部季风区交通便利,道路密集且通达性好,是铁路和干线公路的主要分布地区。

其中,南方地区河流众多,内河运输普遍。

(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⑨________南北方各不相同: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食为主;北方人说话直率,南方人说话婉转;北方方言较少,南方方言繁杂。

(5)矿产资源存在南北差异,北方多煤炭、石油、天然气,以重工业为主,而南方的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3.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的差异(1)⑩_____________的差距:呈现出东部经济地带最高、西部经济地带最低的东、中、西梯度排列方式,且差距还在⑪________。

(2)⑫_____________的不同:东部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西部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区域位置差异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⑬____便利,地势平坦,为发展⑭______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1)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有⑮____趋势。

(2)中国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早,西部内陆地区晚。

而中、西部经济地带由于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

1.教材P10“图1-1-8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提示:阅读该图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图中在东部季风区内进一步划分次一级区域,是以什么要素作为标准划分的?(主要按日平均气温≥10℃积温的多少划分;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积温1 400~3 200℃、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积温3 200~4 500 ℃、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南热带湿润地区大致以积温7 500℃等值线为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