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三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复习

合集下载

苏教小学数学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

苏教小学数学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1)基础提优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1.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白棋子和黑棋子各有多少颗?西瓜和黄瓜各有多少千克?2.两个连续单数的和是112,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3.森林公园有杨树和柳树共560棵,已知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4倍。

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4.四(1)班书架上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270本,已知科技书比故事书多60本。

科技书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再解答)5.妹妹和哥哥有一些画片,妹妹给哥哥80张后他们画片的张数同样多。

哥哥和妹妹各有画片多少张?(根据题意将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6.王浩和马明买同样的钢笔,王浩买了9支,马明买了5支,王浩比马明多花100元。

钢笔的单价是多少元/支?(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7.四、五年级共植树246棵,四年级比五年级少植树48棵。

四、五年级各植树多少棵?拓展提优通向成功的桥梁!8.妈妈一共包了80个肉粽子和红枣粽子,如果肉粽子减少10个,两种粽子就同样多。

妈妈包的肉粽子和红枣粽子各多少个?9.琪琪和华华一共有134枚邮票,琪琪给华华26张后,两人邮票数相同,两人原来有邮票多少枚?(先把已知条件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再解答)10.红红家到学校的路程是960米,红红早上去学校,已经走了4分钟,剩下的路程比已经走的多40米。

红红每分钟走多少米?11.甲、乙两个杯子一共装了320毫升的牛奶,如果从乙杯倒5毫升给甲杯,甲杯的牛奶就正好是乙杯的3倍。

甲、乙两个杯子原来各有牛奶多少毫升?12.姐姐今年18岁,妹妹今年14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50岁时,姐姐多少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再解答)13.四(2)班买来5根短跳绳和1根长跳绳共16米,长跳绳比短跳绳长4米。

长跳绳和短跳绳各多少米?(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再解答)14.用1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宽比长短2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探究提优坚持就是胜利!15.希望小学四年级男生人数比四年级总人数的一半多18人,女生168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全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课题
四则运算整理和复习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复习四则运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
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教学重点
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
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除法,仍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例2.
计算:(440-280)×(300-260)
学生计算后思考①先算一算?
②再说说这类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展示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总结:在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有加、减,又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或者说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小括号里面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应当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化手段
导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意见
一、温故互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下面来总结一下都学了哪些内容?
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
二、自主复习
例1.学生计算后思考①先算一算?②再说说这类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展示: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合作探究:
学生看图思考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巩固练习
1、自主完成书上做一做的练习。

2023年《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

2023年《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

2023年《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1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例3,练习四第1-3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板演: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思路训练。

全班同学口答:(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2)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

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买足球共用多少元?订正第1题,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

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2.出示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每班40人三年级:每班38人共?人四年级:(2)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

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

4-3解决问题(1)

4-3解决问题(1)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课件
例题图






预习
设计
1、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2、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3、列综合算式应注意什么?
舒兰市第四小学校“幸福教育”教师教案用纸(副页)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30÷3=10(人) 60÷6=10(人)
或60÷2÷3=10(人)
答:每组有10人。
教师提问: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二种方法的3×2=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
2、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二次建构
例4情境图






预习
设计
1、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列综合算式应注意什么?
舒兰市第四小学校“幸福教育”教师教案用纸(副页)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5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含解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5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含解析)

苏教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5章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归纳总结】简单规划问题最优化概念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即要在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前提下,努力争取获得在允许范围内的最佳效益.因此,最优化问题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在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数学爱好者,接触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一些优化的思想是十分有益的.【经典例题】1.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螺钉或1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人?【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设应安排生产螺钉x人,则应安排生产螺母26﹣x人;然后根据:每人每天可以生产螺母的数量×安排生产螺母的工人的人数=每人每天可以生产螺钉的数量×安排生产螺钉的工人的人数×2,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是多少,进而求出应安排生产螺母多少人即可.【解答】解:设应安排生产螺钉x人,则1000x=800×(26﹣x)×21000x=41600﹣1600x1000x+1600x=41600﹣1600x+1600x2600x=416002600x÷2600=41600÷2600x=1626﹣16=10(人)答:应安排生产螺钉的工人16人,生产螺母的工人10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2.黄芳早晨起床后,在家刷牙洗脸要用3分钟,有电饭锅烧早饭要用14分钟,读英语单词要用12分钟,吃早饭要用6分钟,她经过合理安排,起床后用()分钟就能去上学.A.35分钟B.26分钟C.21分钟【分析】根据题意知道,用电饭锅烧早饭的时候,可以同时刷牙洗脸,读英语单词,这样就可节约时间.【解答】解:3+12+6=21(分),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合理的统筹方法,即在干一件事时,另一件事同时也在进行,这样才能做到用最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填空题(共5小题)1.不用秤,只用两个容量分别为4千克与11千克的水桶量出5千克水,用综合算式表示.2.甲、乙、丙三人同时到医务室找陈医生看病,甲量血压用3分钟,乙点眼药水用1分钟,丙换纱布用5分钟,要使他们等候看病时间的总和最少,他们三人看病的顺序依次是:,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是.3.星期天,小丽在家做下面的这些事:事件烧开水洗红领巾整理房间时间15分7分10分她至少需要分才能做完这些事.4.某旅游公司有下面三种车接送游客.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安排车辆接送旅游团的42个游客?写出你的几种设计方案5.李奶奶家现有16个鸡蛋,还养了两只每天下一个蛋的母鸡.如果李奶奶家每天都吃4个鸡蛋,她家可以连续吃天.二.解答题(共11小题)6.请根据图意说明:如果儿童节要买回一批奖品,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7.现有3米长和5米长钢管各6根,安装31米长的管道,问怎样接用最省料?8.小芳去文具市场买钢笔,每支钢笔零售价为5元,但市场规定,5支或5支以上可以批发,批发价为每支4元.小芳要买3支钢笔,可以怎样买了(请写出你的购买方案和理由)9.公园里有红、橙、黄、蓝、紫五种颜色的鲜花.用其中三种颜色的鲜花组成一个大花丛,另两种颜色的鲜花组成一个小花丛.上述各色花的栽种面积依次相当于大花丛面积的、、、.请问:小花丛是由哪两种颜色的鲜花组成的?简述理由.10.暑假期间,小芳计划20天读完《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读15页.实际每天读20页,她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读完?11.万达国际影城五月份上映的影片如下:影片名售出情况B+侦探全部售出倩女幽魂售出85%关云长未知已知每张票价35元,每部影片放映二十场,每场90个座位,三部影片的成本是15万元.则要想不赔本,“关云长”至少要售出%.12.有一个养鱼专业户,承包了一个形状近似三角形的鱼池(如图),他想把鱼池扩大.但有这样的要求:①扩大后的鱼池必须仍是三角形;②扩大后的鱼池面积比原来面积多3倍;③原鱼池的三个角上栽的3棵大柳树不能移动.你能替他设计一个施工草图吗?能的话请在原图基础上画出来,并简单说明设计方法.13.设计造型.上面是花圃的设计,是否可以用长度32m的木条围成,将表中的每一种设计在“是”或“否”后面的横线划√.设计花圃若运用这种设计,可以用32m的木条造出来吗?设计A是否设计B是否设计C是否设计D是否14.运输公司要为客户运输以下水果到水果批市场:品种苹果雪梨菠萝西瓜香蕉重量(吨) 2.56 2.594现在只有一辆载重6吨的货车负责运输,如果请你设计运输方案,至少几次运完,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15.何老师要用900元帮学校篮球队购买12个训练用球,飞跃体育用品店有3种不同价格的篮球,请你帮何老师设计至少两种购买方案,并算一算每种方案剩下多少钱?16.实验学校四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到娱乐公园去游玩.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资料:四年级1班共有学生45人.每辆汽车最多可乘坐24人,包车每辆的定价是90元.娱乐公园的门票价格是:每人10元,学生半价.娱乐公园各游玩项目的价格是:项目划船射击乘空中列车动物表演价格每小时12元(4人一船)每10次2元每次1元每场5元请你算一算:(1)每人乘车和买门票一共要交多少元?(2)用6元钱最多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最少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3)如果你准备去,准备向家长要多少钱?这些钱可以怎么安排?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5小题)1.【分析】为方便描述,将11千克水桶称为大水桶,4千克水桶成为小水桶;(1)将小水桶装满水,全部倒入大水桶中,此时大水桶中有水4千克;(2)将小水桶再次装满水,继续倒入大水桶中,此时大水桶中有水8千克;(3)将小水桶再次装满水,继续倒入大水桶中,直到大水桶装满,此时小水桶有剩余水1千克,(3)将大水桶清空,然后将小水桶中的1千克水倒入大桶中;(4)重新将小桶装满水,然后倒入大桶中,此时大水桶中有水5千克.即量出了5千克的水.【解答】解:小水桶的进出水量计算式:4×3﹣11+4.故答案为:4×3﹣11+4.【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想象推理能力.2.【分析】三个人同时来到医务室看病,有1个人看病其他两个人就要等着,由此可以看出自然是花时间少的人先看,等候时间的总和就会越少.【解答】解:三人看病的顺序依次是:乙→甲→丙,当乙看病时,甲和丙等候时间为1×2=2(分钟),当甲看病时,丙的等候时间为3分钟;因此总共的等候时间为2+3=5(分钟)答:他们三人看病的顺序依次是:乙→甲→丙,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是5分钟.【点评】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优化组合,找到优化组合的突破点,在这里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即可.3.【分析】可让小丽先烧水,在烧水的同时去洗红领巾,洗完红领巾,再去整理房间,在整理房间时水就烧开了.所以需要的最少时间就是洗红领巾用的时间和整理房间用的时间的和.【解答】解:7+10=17(分).答:她至少需要17分才能做完这些事.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属于“统筹方法”问题,关键是让小丽在烧水的同时,去做其它的两项工作,这样才能节约时间.4.【分析】由图可知,小轿车可乘坐3人,面包车可乘坐3×3=9人,大客车可乘坐45人,可以分别用大客车1辆、面包车5辆、小轿车14辆接送旅客,也可以面包车与小轿车混合接送.【解答】解:大客车:1辆,余下45﹣42=3个空位;面包车:5辆,余下3×3×5﹣42=3个空位;小轿车:14辆,14×3=42,没有空位;面包车4辆,小轿车2辆,3×3×4+3×2=42,没有空位.故答案为:大客车1辆或面包车5辆或小轿车14辆或面包车4辆小轿车2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规划问题,要明确不论剩余几人,都需要另外安排1辆车.5.【分析】生蛋量为两只鸡一天下2只蛋,她家一天吃4个鸡蛋,吃的蛋比下的蛋每天多2个,不足的要从原有量里来补,所以,奶奶家的鸡蛋能连续吃:16÷(4﹣2)=8(天).【解答】解:16÷(4﹣2),=16÷2,=8(天).答:她家可以连续吃8天.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为简单的牛吃草问题根据原有量、生成量及每天的消耗量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二.解答题(共11小题)6.【分析】生活中,通常会遇到一些去商场买东西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你根据自己所带的钱数与要买的商品的单价和数量进行估算,看带的钱数够不够,才能决定买不买,或者买多少.【解答】解:买东西的时候,要根据自己带的钱数和要买的商品的单价与数量进行估算,才能够确定买什么价格的商品,买多少件,比如王老师带了100元钱去商场要买20份六一节奖品,已知甲种奖品的价格是5元一件,乙种奖品的价格是6元一件,那么王老师应该买那种奖品呢?因为5×20=100元,正好够用,6×20=120元,买乙种奖品的话,王老师带的钱数就不够了.【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统筹安排问题的能力.7.【分析】因为3×2+5×5=31,由此利用3米长的钢管2根,5米长的钢管5根,可以避免截取,这样最省料.【解答】解:因为31=3×2+5×5,所以利用3米长的钢管2根,5米长的钢管5根最省料;答:安装31米长的管道用5根5米的钢管和2根3米的钢管最省料.【点评】关键是把31裂项,分成3的倍数与5的倍数的和.8.【分析】由于每支钢笔零售价为5元,但市场规定,5支或5支以上可以批发,批发价为每支4元.由此有两种方案:方案一:由于小芳买3支,不能享受批发价,则用零售价买3支,需要5×3=15元.方案二:为享受批发价,可购5支,需花5×4=20元,然后再用批发价卖出2支,实花20﹣4×2=12元.则比方案一少花15﹣12=3元.所以可用方案二进行购买.【解答】解:方案一:用零售价买3支,需要5×3=15(元).方案二:用批发价买5支,以后再以批发价卖2支,需花:4×5﹣4×2=12(元).则比方案一少花15﹣12=3(元).所以可用方案二进行购买.【点评】此题为开放性题目,方法不唯一,考查了学生开放思维能力.9.【分析】根据题意知道,把大花丛面积的面积看作单位“1”,则再根据“用其中三种颜色的鲜花组成一个大花丛”,而在五种颜色的鲜花中,只有红、橙、紫三种花的颜色栽种面积的和等于大花丛的面积,由此得出小花丛是由黄、蓝两种颜色的鲜花组成的.【解答】解:把大花丛面积的面积看作单位“1”,因为++=1,所以大花丛是由红、橙、紫三种颜色的鲜花组成的.小花丛是由黄、蓝两种颜色的鲜花组成的.【点评】此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判断出大花丛是由哪三种颜色的鲜花组成的,进而得出小花丛是由哪两种颜色的鲜花组成的.10.【分析】要求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必须知道实际用的天数和计划用的天数,计划用的天数是已知,先求出实际用的天数,要求实际用的天数,必须知道书的总页数和实际每天看的页数,每天看的页数是已知的,知道总页数就行,根据计划20天看完,每天看15页就可以求出总页数,问题就解决了.【解答】解:20﹣20×15÷20,=20﹣300÷20,=20﹣15,=5(天);答:她实际比计划提前5天读完.【点评】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问题着手逐层分析,直到需要的条件都是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就可以了.11.【分析】要想不赔本,至少要卖出15万元.根据《B+侦探》与《倩女幽魂》卖出的票数,求出卖出的票款,再算出还差多少,进而求出还需要卖出多少张票,再除以“关云长”的总票数即可解答.【解答】解:(150000﹣35×20×90﹣35×20×90×85%)÷35÷(20×90),=(150000﹣63000﹣53550)÷35÷1800,=33450÷35÷1800,=956÷1800,≈53.2%.答:“关云长”至少要售出5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规划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关云长”至少要售出的票数,易错点是要想不赔本,票数必须使用进一法.12.【分析】扩大后的鱼池面积比原来面积多3倍,即新的三角形是原来三角形面积的4倍;只要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它们所对的边的平行线,两两相交,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4倍.【解答】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它们所对的边的平行线,两两相交,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4 倍.设计的施工草图如下图:【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新图形的要求,从而解决问题.13.【分析】利用平移的方法,得出此图形A:长是10米,宽是6米的长方形,得出此图形D:长是10米,宽是6米的长方形,由此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图形B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图形C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解答】解:图A:(10+6)×2=16×2=32(m)图B:(10+6)×2=16×2=32(m)图C>(10+6)×2=16×2=32(m)所以图C周长大于32图D:(10+6)×2=16×2=32(m)设计花圃若运用这种设计,可以用32m的木条造出来吗?设计A是√否×设计B是√否×设计C是×否√设计D是√否×【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14.【分析】最佳运输方案是指运送的次数最少.由于这几种物资可以混合堆放,可先求总吨数,然后确定运送的次数及每次各运什么物资.据此解答.【解答】解:(2.5+6+2.5+9+4)÷6,=24÷6,=4(次);答:第一次运走雪梨6吨,第二次运走西瓜6吨,第三次运走西瓜2吨、香蕉4吨;第四次运走苹果2.5吨、菠萝2.5吨、西瓜1吨.【点评】此题较复杂,首先求出运送的次数,然后根据汽车的运载量进行搭配运送,解决问题.15.【分析】此题求的是剩下多少钱,所以购买时不能都买80元的,那样钱不够,全部买成65元或72元的都可以,也可以搭配着买,答案不唯一,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方案1:买12个①型球,花费65×12=780元,还剩900﹣780=120元;方案2:买12个②型球,花费72×12=864元,还剩900﹣864=36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规划问题,用到的数量关系为:单价×数量=总价.16.【分析】(1)先求出要包几辆车,再求出包车与买票共花的钱数,求出平均数即可解答.(2)最多可以玩几个项目,先选最便宜的,最少可以玩几个项目,先选最贵的.(3)最少需要9元,其他情况视家庭情况自主选择.【解答】解:(1)45÷24=1(辆)…21(人),需要2辆车,90×2+45×10÷2=180+225=405(元)405÷45=9(元)答:每人乘车和买门票一共要交9元.(2)用6元钱最多可以玩3个项目,是划船,射击,乘空中列车:(12÷4)+1+2=6元;最少可以玩2个项目,是乘空中列车和动物表演:1+5=6元.(3)答案不唯一,如带10元,乘车与买门票后再乘空中列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简单的规划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游玩的项目所花费的总钱数等于6元,来设计游玩的方案.。

分析小学四年级数学的三步计算教案的教学方法

分析小学四年级数学的三步计算教案的教学方法

分析小学四年级数学的三步计算教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三个步骤: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三个步骤是:预备环节、教学环节和总结环节。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并熟练地运用它们。

1.预备环节在教学开始前,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过的数学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并且对于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同时,这个环节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老师今天要讲的是什么,以及今天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

在预备环节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1.引入新知识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小故事、视频等方式来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这个环节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后续的教学内容。

1.2.复习旧知识通过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复习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今天的教学内容。

1.3.提出问题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同时,让学生自带问题也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将介绍新知识、提供练习题目以及解释和演示如何解答这些题目。

针对性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依次介绍各个知识点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和讨论数学知识点,并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跟随着课堂思考和解答问题。

2.2.提供练习题目老师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练习题目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并且适应学习新知识的程度。

2.3.回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更加理解这些问题的实质和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

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提高掌握新知识的质量和效果。

3.总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将总结和概括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并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精选】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解决问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精选】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解决问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精选】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解决问题》专项练习(含答案)一、填空。

(每空2分,共20分)1.景州塔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城内,通高六十三点八五米,底层周长为五十点五米,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密檐楼阁式古塔。

塔顶装有铜铸葫芦,高2.05米,葫芦下有铁丝网罩,高3.3米。

横线上的数分别写作:( )、( );波浪线上的数分别读作:( )、( )。

2.乐乐家今天刚搬进面积是132平方米的新房,冬季取暖收费标准是每平方米19元,今年他家大约要缴纳取暖费( )元。

3.手工社团的学员们在编中国结,一卷彩带长50米,第一次用去23.68米,第二次用去24.32米,这卷彩带比原来少了( )米。

4.深州蜜桃有“北国之桃,深州最佳”之说,是河北省特产。

新新水,第二天卖出总质果超市运进一批深州蜜桃,第一天卖出总质量的313量的4,两天一共卖出总质量的( ),还剩下总质量的( )。

135.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720平方米,宽是6米。

后来长方形绿地的宽增加到36米,长不变,扩建后的绿地面积是( )平方米。

6.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钟行驶940米,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火车长( )米。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8分)1.国庆节期间,某空调专卖店举行促销活动,上午卖了15台空调,下午卖了8台空调,每台空调m元,那么(15-8)m表示( )。

A.一天卖的空调钱数 B.上午比下午多卖的空调钱数C.上午卖的空调钱数D. 下午卖的空调钱数2.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超市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超市大约有( )。

A.30米B.300米C.30千米D.3千米3.如图是某品牌榨菜所含有的四种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

A.蛋白质B.膳食纤维C.钠D.钙4.学校买了24套桌椅,每套桌椅的价格是216元,一共花了多少钱?如图,竖式中箭头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简单四则运算,学会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此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复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计算错误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运算中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简单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简单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避免运算顺序混乱和计算错误。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景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如购物、做菜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运算练习。

2.准备练习题,包括简单的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题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例如,苹果3元/斤,小明买了2斤,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分享答案。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道不含括号的简单四则运算题目,如2 + 3 × 4。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发现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运算顺序,提醒学生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复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及逆向三步计算应用题。

2、通过数形结合、题目的变换进行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路和方法的训练,抓住“和”的表述句分析数量关系,列出以“和”为等量的数量关系式。

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图形推算。

1、▲+▲+▲+▲+★+★=□
已知▲=5,★=8
预计:▲×4+★×2
5×4+8×2
=20+16
=36
2、▲+▲+▲+▲+★+★=36
已知▲=5,求★=?
预计:▲×4+★×2=36
★=(36-5×4)÷2
=(36-20)÷2
=16÷2
=8
3、▲+▲+▲+▲+★+★=36
已知★=8,求▲=?
预计:▲=(36-8×2)÷4
=(36-16)÷4
=20÷4
=5
二、图形变形
1、把▲变成旺仔牛奶,★变成薯片,引出以下一些信息。

2、把上面条件中的一个作为问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计:
①每罐牛奶5元,每罐薯片8元,小华买了4罐牛奶和2罐薯片,他一共花了
多少钱?
②小华买了4罐牛奶和2罐薯片,他一共花了36元,每罐牛奶5元,每罐薯片
多少元?
③小华买了4罐牛奶和2罐薯片,他一共花了36元,每罐薯片8元,每罐牛奶
多少元?
④小华买了一些牛奶和2罐薯片一共花了36元,每罐薯片8元,每罐牛奶5
元,他买了几罐牛奶?
⑤小华买了4罐牛奶和一些薯片一共花了36元,每罐薯片8元,每罐牛奶5
元,他买了几罐薯片?
4、解决第①个问题。

1)教师指导可以用符号代替实物(每罐牛奶用▲表示,每罐薯片用★表示),写出关系式如下:▲×4+★×2
2)独自列式计算。

3)反馈交流:说说思考方法。

5、解决第②个问题。

1)要求先写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预计:▲×4+★×2=36
(36-▲×4)÷2
(36-5×4)÷2
=(36-20)÷2
=16÷2
=8(元)
2)反馈交流。

6、解决③④⑤两个问题。

(方法同上)
三、情景变换
1、▲、★还可以想象成什么?
2、出示:
a、篮球单价每个35元,排球单价每个20元。

学校体育室买来12个篮球和15个排球一共付了多少元?
b、、小明家离学校1455米,他从家出发走了15分钟,每分钟走80米,剩下的路程还要走3分钟,每分钟走多少米?
C、水果店运来8箱苹果和一些梨,共重240千克,每箱梨重10千克,每箱苹果重15千克。

梨运来了几箱?
3、独自完成后交流思考方法。

4、比较分析这三题与例题①—⑤对应的关系。

(即a—①,b—②③,c—④⑤)
5、选择其中一题改变成例题中5题中另外4题,并按一正4逆的顺序排列起来。

预计:以a为例
①篮球单价每个35元,排球单价每个20元。

学校体育室买来12个篮球和15个排球一共付了多少元?
②学校体育室买来12个篮球和15个排球一共付了725元。

篮球单价每个35元,排球单价是多少?
③学校体育室买来12个篮球和15个排球一共付了725元。

排球单价每个20元,篮球单价是多少?
④篮球单价每个35元,排球单价每个20元。

学校体育室买来12个篮球和一些排球一共付了725元。

排球买来几个?
⑤篮球单价每个35元,排球单价每个20元。

学校体育室买来一些篮球和15个排球一共付了725元。

篮球买来几个?
四、拓展练习
1、将“①每罐牛奶5元,每罐薯片8元,小华买了4罐牛奶和2罐薯片,他一共花了多少钱?”作扩展性变换引出:
●每罐牛奶5元,每罐薯片8元,小华买了牛奶和薯片共6罐,其中薯片有两罐,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2、●题作可逆性变换引出:
◎小华买了牛奶和薯片共6罐,其中薯片有2罐,他一共花了36元,每罐牛奶5元,每罐薯片多少元?
3、将◎题作情景性变换引出:
◆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和雨天共8天采了112颗;晴天每天可采20颗,采了2天;雨天平均每天采几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