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第四章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失败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唐 李 程 李 李 朱 谭 何 生 宗 福 济 培 延 应 智 仁 潜 林 深 德 闿 钦 党 代 表 刘 文 岛
党 代 表 黄 绍 弘
党 代 表 林 伯 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3.5湖南省委《战 士》周刊)
论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阐述了 “一切权利
归农会” 和建立农民武装的必要性,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
命的中心问题,要求共产党人领导农民前进。
当然在农运中也出现“有土皆豪,无绅不劣”和侵犯中农利 益的左倾幼稚的错误。
农民运动的王
第四章 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目的要求: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认
清马克思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的根本
分歧,了解右倾机会主义对中国革命 的危害。
第一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一、北伐战争
北伐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 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政权. 北伐的提出: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打倒帝 国主义、打倒军阀,统一全中国的纲领。
江西农会(方志敏) 广东农会(彭湃)。 1927年3月30日成立全国农会毛泽东为总干事。
农民运动内容 建立农民 政权和武装,开展减租减息,插 标分田,打破族权神权,冲击封 建宗法制度。
这是中央农民讲习所 学员宿舍
3、在农民运动上的尖锐斗争
地主豪绅、国民党右派攻击农运是惰农运动,妨 碍北伐。 国民党政要和军人认为农运过火。 1926年12月,陈独秀主持中 12月中央特别会议
二、北伐期间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1、工人运动的发展:汉浔沪工人阶级的壮举
1927.1 汉 口、 九江收回 英租界
1927年1月,北伐军开进汉口英租界进行接管
上海工人三次起义 1926.10、 1927.2 1927.3.21 周恩来 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
起义工人与敌人巷战后的残迹
周恩来直接指挥第 三次武装起义
党 代 表 李 朗 职
党 代 表 廖 乾 五
党 代 表 朱 克 靖
党 代 表 汪 精 卫
党 代 表 缪 斌
国 民 革 命 军 共 有 八 个 军 , 万 人 。
军 事 建 制
10
北伐的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2、北伐战争的胜利进程
(1)援唐战争: 1926年3月,湘南督办唐生智联合广州政府驱逐了湖南自 治省长赵恒惕 ,宣布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4月,吴佩孚命令进攻长沙,唐生智退守湘南。 5月,国民政府派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从韶关挺入湘南, 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6月初,唐生智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配合独立 团作战,稳定湘局。
共中央在汉口开பைடு நூலகம்,认为当前危险是民众运动日益向 左,国民党军事集团日益向右。所以要限制工农运动
的发展,改善同国民党的关系。标志陈独秀右倾机会
主义的形成。
1927年3月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北伐—农村大革命高潮
右派:糟得很 中间派:过火 越轨 陈独秀:幼稚 妨碍统一战线
32天,5个县,2万多字
第二节 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 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的迅速胜利和工农运动和猛烈 发展,严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革命,一方面以武力 相威胁,直接出兵干涉;一方面分化革命阵 营,在革命内部寻找维护其利益和新的代理 人,以破坏中国革命。 革命势力首先向英帝的 势力范围——长江流域推 进,英帝就成为干涉中国 革命的急先锋。
1927年开始进攻浙江、安徽、江苏,目标攻占杭州、上海、 南京。3月22日,在上海工人配合下,第一军进入上海。3月24 日,第六军攻占南京。
(4)五原誓师 1926年 9月17 日,冯玉祥在绥远五原 城举行誓师大会,宣誓 就职,军队总计6万余 人全体加入国民党。参 加北伐。随即东出潼关, 入豫作战,与并伐军遥 相呼应,形成南北夹击 北洋军阀之势。 冯玉祥 (1882—1948) 五原誓师 大会
独立团团部旧址— 广东肇庆阅江楼
叶挺,广东惠阳人
(2)广州誓师 7.9 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蒋介石在行军曲中宣誓 北伐革命。
(3)北伐战争胜利进程
北伐军兵分三路:西路军以叶挺独立团为先锋,唐生智 为指挥,由四七八军组成,主攻两湖;中路军由二三六军组 成,蒋介石指挥,进攻江西;东路军由一军组成,何应钦指 挥,进攻福建。 西路军在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后,于1926年10月10日攻 占武昌;11月8日,中路军攻占南昌;12月18日,东路军攻 占福州,完成第一期作战计划。
2、农民运动的发展
1926年9月毛泽 东写了《国民革命与 农民运动》
农民问题乃国民 革命的中心问题
1926.11,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农委会书记。
先生对于农运富有经验, 盼即回湘,指导一切。
1927年3月在武昌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7.3.7—6.18 武昌 毛泽东以 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名义举办,教员有恽代英、方志敏、夏明 翰。学员来自17省800多人,培养农运人才,开展农村革命。 农民组织的发展 湖南农会(易礼容) 湖北农会(陆沉);
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确定从各方面准备北伐。 6.5 国民党通过出师北伐案, 并任命蒋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北伐前的敌我态势
国民革命军共8个军10万人,以蒋介石为总司令,李济深 为总参谋长,白崇禧为总参谋次长,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 郭沫若为副主任。
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庭、军事顾问加仑随军行动
北伐的对象为北洋军阀。 两湖河南的吴佩孚,兵力20万。 东南五省的孙传芳,兵力20万。 北方的张作霖,兵力35万。 北伐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先打吴,再打孙,最后进攻张。
五原
北 伐 战 争 形 势 图
1927年初国民 政府迁到武汉
上海
九江 武昌 长沙 汀泗桥 南昌
革 命 根 据 地
福 建
4、北伐胜利的原因
战争的正义性质和战略方针的正确 广大官兵英勇善战,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和直接参战 苏联的无私援助
军阀内部分化
有巩固的根据地
叶挺独立团及其所在的第四军,英勇善战, 屡建奇功,被誉为“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