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赋》原文及翻译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铜雀台赋》意思-赏析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铜雀台
赋》意思|赏析
跟随丞相,游春观景,登上了铜雀台,欢娱之情油然而生。
仰脸望天,天空显得无比开阔,低头看地,地上记载着丞相的伟绩.
这真是个雄伟而高大的建筑,两边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
美丽的飞阁高接云天,远远地连着西城。
可以看到漳河之水曲弯流长,亦可看到座座花园郁郁青青。
(在这里)左右还有另两座高台,台上有龙凤的金玉雕像。
①而东西两侧又有两座高桥,如同空中彩虹一般。
(在这里)低头可看到皇都的宏大壮丽之美,抬头则见云霞的轻慢浮动之美。
(于高台上)喜悦于众多才子的争相荟萃,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
②
(如此得意之下)仰头享受春风的温暖轻柔,闻听春季百鸟那宛如幼婴哭泣般的嘤嘤鸣叫。
直达天云的高台既然都已经立起来了,那么家父的愿望必定能实现!
对天下施以仁政,使得人们对京都倍加恭敬。
这样还要说只有齐恒公和晋文公所治理的才算是盛世,这种人
岂明白到底何为圣明之君?
就(像家父管理的)这样已经很好了!恩惠和恩泽已经远扬于天下了!
这般成功地辅助了皇帝,安定了四方啊!
(家父)顺天地的规律而行,其辉煌的光芒如同日月一般!
(这般人物)应该永远尊贵而没有终止的一天,其地位会和东皇太一般,其年岁也会和东皇太一一样长寿③
(他会)拿着龙旗遨游天地,驾着鸾车周游浏览。
其恩德广布五湖四海,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多,百姓也安康。
希望这台子永远牢固,快乐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结束。
抒情咏物赋

抒情咏物赋《铜雀台赋》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诗人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铜雀台赋》原文与翻译

曹植《铜雀台赋》原文与翻译《铜雀台赋》是三国时期曹植在邺城铜雀台落成时所作,为汉赋中的经典作品,文辞华美。
以下就是小编分享《铜雀台赋》原文与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铜雀台赋》原文《三国志》版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广为流传的另一个版本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的《铜雀台赋》: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铜雀台赋

铜雀台赋
文/林雨阳
暮览苍茫之碧宇兮,揽香草以登台。
忆铜雀起之夜半兮,降福泽于沧海。
迢迢漳水之窈窕兮,望流风之回波。
望金凤之宏丽兮,伴冰井于浩瀚
忆建安慷慨之风骨兮,携壮志以平沧海。
仰铜雀皎翼若飞兮,浩荡凌云而长歌。
苍苔凌袖拂歌舞兮,横波东流而逐春风。
楼台宫阙之白梯兮,朱红宫墙而叹日月丽天。
游紫云而弥盖重楼高殿兮,探青虹而横绝白练凝霜。
叹兮叹兮,雄才俊逸,青丝冠羽。
览七子之丽章兮,若江水之与共。
绘皇都之富丽兮,拟明月而长终。
散惠泽于四海兮,点兵马于九州。
浩浩然若凭虚之御风兮,幽幽然若回凤之翔舞。
浩荡烟波,袅袅轻寒。
仰首以长歌,悠悠然而婉转于九天。
提笔而沾青烟,描丽章而绘铜雀于青案。
叹兮叹兮,明月于共,秋水长流。
策横谋而安四海,谱纵略而定九州。
非须臾之所志,安天下以纵歌…。
《铜雀台赋》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铜雀台赋》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铜雀台赋》原文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三国志》版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二、《铜雀台赋》原文翻译跟随丞相,游春观景,登上了铜雀台,欢娱之情油然而生。
仰脸望天,天空显得无比开阔,低头看地,地上记载着丞相的伟绩.这真是个雄伟而高大的建筑,两边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
美丽的飞阁高接云天,远远地连着西城。
可以看到漳河之水曲弯流长,亦可看到座座花园郁郁青青。
(在这里)左右还有另两座高台,台上有龙凤的金玉雕像。
①而东西两侧又有两座高桥,如同空中彩虹一般。
(在这里)低头可看到皇都的宏大壮丽之美,抬头则见云霞的轻慢浮动之美。
(于高台上)喜悦于众多才子的争相荟萃,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
②(如此得意之下)仰头享受春风的温暖轻柔,闻听春季百鸟那宛如幼婴哭泣般的嘤嘤鸣叫。
铜雀台赋,洛神赋

铜雀台赋(三国)曹植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洛神赋(三国)曹植洛神赋(并序)1黄初三年2,余朝京师3,还济洛川4。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5。
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6,遂作斯赋。
其词曰:余从京域7,言归东藩8,背伊阙9,越轘辕10,经通谷11,陵景山12。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13。
尔乃税驾乎蘅皋14,秣驷乎芝田15,容与乎阳林16,流眄乎洛川17。
于是精移神骇18,忽焉思散19。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20。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21。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22:“尔有觌于彼者乎23?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24。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25。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26。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27;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28。
秾纤得中29,修短合度30。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31。
延颈秀项32,皓质呈露33。
芳泽无加,铅华不御34。
云髻峨峨35,修眉联娟36。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37。
明眸善睐38,靥辅承权39。
瓌姿艳逸40,仪静体闲41。
柔情绰态42,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43,骨像应图44。
披罗衣之璀粲兮45,珥瑶碧之华琚46。
戴金翠之首饰47,缀明珠以耀躯。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
者出处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出自魏晋曹植的《铜雀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三国志》版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曹植聪慧原文及翻译

曹植聪慧原⽂及翻译曹植聪慧原⽂及翻译有哪些?曹植年⼗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万⾔,善属⽂。
太祖尝视其⽂,谓植⽈:“汝倩⼈邪?”植跪⽈:“⾔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试。
奈何请⼈?”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登台,使各为赋。
植援笔⽴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以下是⼩编为您整理的曹植聪慧原⽂及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原⽂】【原⽂】 曹植年⼗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万⾔,善属⽂。
太祖尝视其⽂,谓植⽈:“汝请⼈邪?”植跪⽈:“⾔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试。
奈何请⼈?”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登台,使各为赋。
植援笔⽴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注释】 1《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2赋:古代的⼀种⽂体。
3属⽂:写⽂章。
4太祖:指曹操。
论:议论。
5奈何:①怎么办 (⽆可奈何); ②为什么怎么会(表⽰反问)。
6邺(ye):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7悉:都。
8 使:派,让 ;命令。
9援:提,拿。
10可观:值得⼀看。
11异:对感到惊异。
12诸⼦:⾃⼰的⼉⼦。
13⽴成:⽴刻完成。
14善:擅长。
15尚:崇尚。
16尝:曾经。
17为:作。
18论:观点,主张。
19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亭台。
20新:副词,刚刚,才。
21将带领。
【翻译】 【翻译】 曹植⼗多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万字,善于写⽂章。
曹操曾看到他的⽂章,对曹植说:“你请⼈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话说出来是⾔论,落笔写下来成⽂章了,您只要当⾯考我,我怎么会请⼈代写呢?”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做⼀篇赋⽂。
曹植提笔⽴刻就完成,⽂章值得⼀看。
曹操⾮常惊异于曹植这样的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雀台赋》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铜雀台赋》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一、《铜雀台赋》原文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三国志》版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
二、《铜雀台赋》原文翻译
跟随丞相,游春观景,登上了铜雀台,欢娱之情油然而生。
仰脸
望天,天空显得无比开阔,低头看地,地上记载着丞相的伟绩.这真是个雄伟而高大的建筑,两边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
美丽的飞阁高接云天,远远地连着西城。
可以看到漳河之水曲弯流长,亦可看到座座花园郁郁青青。
(在这里)左右还有另两座高台,台上有龙凤的金玉雕像。
①而东西两侧又有两座高桥,如同空中彩虹一般。
(在这里)低头可看到皇都的宏大壮丽之美,抬头则见云霞的轻慢浮动之美。
(于高台上)喜悦于众多才子的争相荟萃,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
②(如此得意之下)仰头享受春风的温暖轻柔,闻听春季百鸟那宛如幼婴哭泣般的嘤嘤鸣叫。
直达天云的高台既然都已经立起来了,那么家父的愿望必定能实现!对天下施以仁政,使得人们对京都倍加恭敬。
这样还要说只有齐恒公和晋文公所治理的才算是盛世,这种人岂明白到底何为圣明之君?就(像家父管理的)这样已经很好了!恩惠和恩泽已经远扬于天下了!这般成功地辅助了皇帝,安定了四方啊!(家父)顺天地的规律而行,其辉煌的光芒如同日月一般!(这般人物)应该永远尊贵而没有终止的一天,其地位会和东皇太一般,其年岁也会和东皇太一一样长寿③(他会)拿着龙旗遨游天地,驾着鸾车周游浏览。
其恩德广布五湖四海,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多,百姓也安康。
希望这台子永远牢固,快乐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结束。
三、《铜雀台赋》作者介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
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