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应用统计学
江苏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江 苏 大 学 京 江 学 院 试 题(2012-2013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 统计学原理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使用班级 J 会计11 考试日期 2012.12 A 卷江苏大学试题第2页第一章总论简答题1.说明总体、总体单位、指标、标志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体是由许多有共同性质的个别事物组成的,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就是总体单位;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
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指标和标志也随之转化。
2.什么是指标?按其所说明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指标:说明总体现象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或概念加具体数值。
数量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指标。
它一般是由绝对数(总量指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它的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
它一般是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数值的大小与总体范围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3.说明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二者的承担者不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二者的具体表现不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
二者取得的方式不同:标志通过观察,调查可以直接得到;而指标只能通过汇总、核算,综合后才能得到。
联系:汇总关系:大多数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转换关系: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随着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如果原来的总体单位变成了统计总体,则与之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成了统计指标。
应用统计硕士《统计学》考研2021专业硕士真题库

应用统计硕士《统计学》考研2021专业硕士真题库第一部分统计学第1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随机性原则,从研究现象的总体中抽取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从数量上对总体进行推断,这种调查方式是()。
[浙江工商大学2017研]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统计报表D.抽样调查【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属于非概率调查,不需要注重随机性;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这一部分调查单位的观察结果,从数量方面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2统计分组中的组内同质性是指该组内个体()。
[浙江工商大学2016研] A.在某一标志上具有相同性质B.在所有标志上具有相同性质C.在一些标志上具有相同性质D.在某一标志或某些标志上具有相同性质【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统计分组应该遵循“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的原则。
其中,组内同质性是指组内各个体在某一个或者某些标志上具有相同的性质;组间差异性是指每个组内的个体跟别的小组在某个或者某些标志上存在差异。
3为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调查员在食堂门口任意拦截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关于这种调查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5研] A.这是分层抽样B.这是方便抽样C.这是简单随机抽样D.这是配额抽样【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方便抽样是调查过程中由调查员依据方便的原则,自行确定入样单位的非概率抽样方法。
例如,调查员在街头、公园、商店等公共场所进行拦截式的调查;厂家在出售产品的柜台前对路过的顾客进行调查等等。
4我国最近完成的经济普查属于()。
[中央财经大学2014研]A.抽样调查B.经常性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D.全面调查【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经济普查是国家为掌握国民经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统一组织对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的所有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020208统计学及就业介绍及统计学人气院校

020208统计学及就业介绍及统计学⼈⽓院校统计学(020208)统计学是以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研究客观现象数量规律性,并进⾏科学预测和决策的⽅法论学科。
它在⾃然科学、社会科学、⼯程技术、农学、医学等领域都有着⼴泛应⽤。
作为应⽤经济学⼆级学科的统计学,以经济学和数学为基础,应⽤描述与推断统计等⽅法,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为经济管理和决策服务。
我校统计学科始建于1985年,师资⼒量雄厚,现有教授6名,博⼠9名。
有25⼈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与科研奖,9名教师分别荣获河北省⼗⼤杰出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师德标兵、中青年⾻⼲教师及校教学名师、突贡教授等称号。
该专业迄今已为社会各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统计⼈才,在各⾏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经过多年学科建设,在教学与科研⽅⾯取得了显著成就,《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三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近五年主持国家软科学基⾦、国家社科基⾦、国家统计局、省⾃然科学基⾦、省软科学、省社科规划办、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项⽬70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公开发表论⽂300余篇,其中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80多篇,其中有20多篇被SCI、EI、ISTP 、SSCI检索。
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年来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型的⼚矿企业开展了⼤量经济管理咨询活动与专项科学研究⼯作,受到社会的⾼度评价。
该学科现主要有四个研究⽅向:宏观经济统计、市场调查与预测、⾦融统计分析、应⽤数理统计宏观经济统计:本研究⽅向是宏观经济理论与统计理论研究的交叉,重点研究宏观经济统计信息与数据的挖掘、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动态分析、经济博弈分析、竞争⼒⽐较等问题,培养能够从事宏观经济问题数量分析的应⽤型和科研型⼈才。
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研究⽅向旨在培养能熟练运⽤市场调查与预测(即抽样技术、社会调查⽅法、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和⽅法来研究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调研、评估、分析与预测的⾼级专门⼈才。
应用统计学主修课程

应用统计学主修课程
应用统计学主修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涵盖了统计概率、统计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应用统计学
主修课程的课程内容。
一、概率论
概率论是应用统计学主修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各种随机现象
的概率规律。
包括概率基本公式、条件概率及贝叶斯定理、离散型和
连续型随机变量、多维随机变量、常见分布等内容。
二、统计推断
统计推断是应用统计学主修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是指根据样本数据推
断总体参数的方法。
主要包括点估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三个方面。
在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建立正确的假设
模型、计算统计量、进行显著性检验和P值判断等内容。
三、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应用统计学主修课程中的重要课程,旨在通过检验样本数
据来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种假设模型。
在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
如何设立零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适当的显著性水平、计算检验统计量、计算拒绝域和p值以及进行错误类型分析。
四、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应用统计学主修课程中的高级课程,是一种多组数据比较
的方法。
主要涉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
析等内容。
在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如何建立方差分析模型、计算方
差源和方差比、检验显著性、做出结论和分析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应用统计学主修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包括
概率论、统计推断、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等多个方面。
通过课程学习,我们将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
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苏大学2014年在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59
349
354.21
345
1401
本科第一批
理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
58
366
350
354.16
345
1401
本科第一批
理科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12
358
350
354.17
345
1401
本科第一批
理科
农业电气化
0
/
/
/
345
1401
本科第一批
理科
人力资源管理
5
359
353
355.8
345
1401
本科第一批
理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7
361
351
354
345
1401
本科第一批
理科
财务管理
11
358
354
355.82
345
1401
本科第一批
理科
财政学
4
354
354
354
345
1401
本科第一批
理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4
353
350
351.5
345
1401
本科第一批
理科
车辆工程
98
369
358
2
355
354
354.5
345
1401
贫困专项计划
理科
电子信息工程★
2
351
350
350.5
345
1401
贫困专项计划
理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统计学专业顶尖大学名单

统计学专业顶尖大学名单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统计学专业培养要求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方法论学科,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各种方法;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具有坚实的数学与外语基础,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观察、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系统掌握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专长于应用统计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实用型和通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种金融机构以及国家部委、企业、咨询公司从事统计分析工作与管理工作。
统计学专业就业情况1.统计学专业就业前景由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所以就业时需注意的事项也很多。
首先,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成绩。
竞争大,自然而然就要优中选优,而专业知识是衡量你是否优秀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因而,在面试时,一定要带上你的成绩单。
一般单位都认为,好学生是能做好统计工作的,因为统计工作需要认真、耐心、踏踏实实,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2.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统计学就业范围很单一,或者到国家政府的各级统计局工作,或者到各高校的统计系做教师。
虽然统计专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很迅速,包括的内容也很繁杂,但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却不太理想,人才需求情况是供大于求,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人口数量、土地数量、财富、国民生产总值、军事等方面的统计工作。
3.统计学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3.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或工业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4.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5.对于理学学士,应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对于经济学学士,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具有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应用统计硕士统计学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统计硕士统计学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为什么要计算变异系数?[江苏大学2012研]正确答案: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或者标准差率。
它与均值和方差相同,是衡量统计资料离散程度的指标统计量。
方差和标准差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的大小一方面受原变量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也就是与变量的平均数大小有关,变量值绝对水平高的,离散程度的测度值自然也就大,绝对水平小的离散程度的测度值自然也就小;另一方面,它们与原变量值的计量单位相同。
采用不同计量单位计量的变量值,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也就不同。
因此,对于平均水平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组别的变量值,是不能用标准差直接比较其离散程度的。
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均值与标准差的比。
比值越大,说明样本离散程度越小。
比值越小,说明样本离散程度越大。
涉及知识点:数据的概括性度量2.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浙江工商大学2011研]正确答案:标志变异指标又称为标志变动度,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程度大小的综合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说明的是变量的集中趋势。
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是:(1)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2)研究现象的稳定性和均衡性;(3)为科学确定抽样单位数提供依据。
测量标志变异的主要指标有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和标志变动系数等。
涉及知识点:数据的概括性度量3.简述假设检验的过程。
[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正确答案:假设检验的过程如下:(1)根据所研究问题的要求提出原假设H0(或称为零假设、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H1,确定显著性水平。
显著性水平为拒绝假设检验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2)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确定统计量的分布,并由假设计算其数值。
(3)根据统计量确定P值,做出统计推断。
根据计算的统计量,查阅相应的统计表,确定P值,以P值与显著性水平α比较,若p≤α,则拒绝H0,接受H1;若p>α,则不拒绝风。
应用统计学学习指南

《应用统计学》学习指南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统计思维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正如英国学者威尔斯(H.G.Wells)所说:统计思维,如同读写能力一样,总有一天会成为讲求效率的公民所必须的本领。
国家教育部也一直将《统计学》列为经济和管理类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的基本统计理论和方法。
内容包括:统计学的分科及性质;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综合指标、动态指标、统计指数、回归分析等描述统计;抽样设计、样本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推断统计。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理解和掌握统计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统计调查、分析统计数据和解释统计结论。
本课程教学进程中,要求学生查找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的近期数据并加以分析和解释。
随堂增设口试环节(课堂发言),训练学生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及说服能力。
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主动采集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并以学会的统计方法深入分析。
二、教材和参考书教材:《应用统计学》,施金龙等,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书:《统计学》,徐国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统计学基本概论和方法》,吴喜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统计学的世界》,戴维·S·穆尔,中信出版社,2003;《Business Statistics》,David M. Levine,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注:(1)48学时课程,安排8学时Excel实验;40及以下学时课程,不安排8学时Excel 实验。
实验可集中于学院实验中心完成,也可作为课外作业由学生自行完成。
(2)教材各章章末单选题、计算题为课外作业必做题。
(3)授课教师可适当缩略(或扩充)各章计算题的范围。
以下各章计算题的缩略范围,供教师和学生参考:3.1、3.5、3.8;4.1、4.6、4.7、4.8、4.12(增加:计算算术平均数);5.1、5.4、5.6;6.1、6.2、6.5、6.6、6.7、6.8;7.1、7.2、7.3、7.5、7.6、7.7;8.1、8.4;9.1、9.3、9.4、9.5、9.6;10.1、10.2;12.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