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治标又治本 但禁忌你都知道吗
中医针灸的禁忌与疗效,针灸初学者必看!

中医针灸的禁忌与疗效,针灸初学者必看!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能够直接刺激穴位改善身体关键位置的功能,调理身体机能,当前已经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在中医临床诊疗中也乐于接受针灸治疗。
针灸虽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治疗禁忌,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适合使用针灸进行治疗,如果没有掌握针灸治疗禁忌很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那么你知道中医针灸有哪些疗效和禁忌吗?一、中医针灸的作用中医针灸是流传千年的治疗手法,安全性较高,对于疾病康复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1.疏通经络经络是脏腑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和肢体关节进行连接的纽带,经络畅通便能够保证气血正常运行,当患者有麻木或者疼痛感受时便代表自身气血运行不畅,可以选择针灸进行治疗。
疏通经络是针灸疗法最为主要的功能,能够将淤积经络进行有效疏通,确保经络能够发挥正常功能。
例如,头痛、颈椎僵硬、关节炎或者颈椎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治疗的方式得到缓解。
2.调整机体阴阳平衡身体内阴阳平衡会影响脏器的运行,并引发一系列的疾病,针灸能够起到调和阴阳的效果,保证身体内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扶正怯邪针灸会扶助体内正气,将体内病邪驱除,简而言之,在疾病发生、进展以及转归这一过程中即为体内正邪互相斗争的过程,针灸可以起到助推的作用,有效改善疾病症状,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
二、中医针灸的禁忌有哪些?中医针灸包括“针”“灸”两种,前者是利用针刺的方式治疗,后者是使用灸柱、灸草熏灼重要部位,每种方法的禁忌各不相同,应当注意学习针灸治疗禁忌,保证治疗效果。
1.针法禁忌(1)部位禁忌。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针灸便是通过针刺治疗的方式对穴位进行刺激,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穴位都可以施针。
不同穴位所代表的脏器不同,对于重要脏器、大血管流经位置、重要关节而言不可以轻易施针,如腹部、脑部、头颈部交界等,针灸初学者应当额外注意,很有可能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额外的损伤。
如果女性处于月经期间,并且月经量正处于较多的阶段,不能对腰骶部位以及会阴部施针。
针灸疗法的禁忌症

针灸疗法的禁忌症:
针灸是非常好的治疗方法,但是有些情况也是不能针的。
比如说我们在特别累,特别虚,特别寒冷的时候都是不能扎的,比如说你气喘吁吁的跑到针灸科门口,马上躺在那里,就有可能引起晕针。
再有的时候,比如说饥饿的时候,我们的气血是不够的,因为针灸是要推动气血的运行,它要动气血,是需要力量、需要能量的如果你饥饿的时候你会发现能量不够,这时候强行的去刺激气血,让它运行就会引起晕针。
还有寒冷,紧张的时候,比如说害怕、焦虑的时候,我们也是不建议病人马上针灸,
让他缓和一会再说。
再有孕妇的肚子是不能扎的,孕妇的肚子、腰都是不能扎的。
还有一些开放性的创口、创伤也是不适合针灸的。
疼痛科普–针灸的禁忌

疼痛科普–针灸的禁忌摘要: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效果是准确的。
然而,使用不当针灸可引起患者的伤害。
掌握针灸的禁忌可以更好地提供以提高疗效,减少针刺事故的发生临床正确的治疗方案。
一、针灸注意事项1、过度饥饿、疲劳者针灸应该休息和吃饭后服用,否则会很容易引起昏厥。
昏厥针的表现是突然精神疲倦,头晕,气短,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如果上述任何一项是真实的,医师应当及时通知。
患者昏厥针可以正常休息后恢复正常。
2、针刺产生的疼痛感主要是针进皮肤时产生针灸师可以将大部分疼痛减轻到可以承受的程度。
第一次接受针灸时请不要紧张,尽量放松以方便针刺。
将针头放入皮肤后,患者会感觉到酸,麻,肿胀,体重或热,凉,瘙痒,抽搐,蚂蚁形状等。
有些穴位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电感或其他针传导和扩散。
等等,这是正常的针灸反应,中医称为"得气"。
3、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否则,很容易将针保持期间疲劳;肢体不应该被针保持期间再次移动,以避免不利的后果,例如折叠针,移针体和伤害组织。
有些患者在针后穴位有些不适,并通常在数小时内消失。
4、针进皮肤后若又感到疼痛这可能是针尖已经触及血管。
请告诉医生调节针的方向,避免血管。
针灸有时遇到小血管引起出血,这是不可避免的。
除了影响外观一些地方,有没有危害到人体。
一个小血袋出现在针孔并按下超过3分钟的力量。
当地小块是青紫,一般不需要治疗,并能逐渐消退。
5、针灸留针时应闭目养神看书看报看手机聊天等会降低针灸的疗效。
6、针孔处皮肤应保持洁净一般针后2小时不要着水,以防感染。
运用火针、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处,一般针眼当天不要着水。
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感染,更应保持局部皮肤的洁净。
7、运用烤灯或艾灸时8,穴位应该保持一个舒适温馨,如果你觉得太热,你应通知医生及时避免灼伤的形成。
如果患者的皮肤感觉功能障碍,还告诉医生,以避免因无意识烫伤。
针灸治疗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疗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然而,在应用针灸治疗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针灸治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 急性传染病在患有急性传染病时,应禁止进行针灸治疗。
因为传染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和痛苦,而针灸可能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传染病期间,我们应优先进行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或休息。
2. 出血倾向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应避免进行针灸治疗。
因为针灸操作有可能会导致出血,加重患者的病情。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其他中医疗法,如中药调理或汤药疗法。
3. 皮肤病在患有严重皮肤病的患者身上,应禁止进行针灸治疗。
因为针灸操作需要通过刺激皮肤来发挥疗效,而在皮肤病的情况下,针灸操作可能会导致感染或皮肤损伤。
因此,我们需要等到皮肤病好转或恢复后再考虑针灸治疗。
4. 脓肿和疖子患有脓肿或疖子的部位是禁忌进行针灸治疗的。
因为在这些部位进行针灸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或疼痛加重。
针灸治疗应等到脓肿或疖子消退后再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5. 孕妇和儿童孕妇和儿童是特殊的患者群体,对于针灸治疗需要格外谨慎。
孕妇在怀孕初期和后期,以及产后未恢复期间,应禁止进行针灸治疗。
在儿童方面,由于年幼,对针灸操作可能无法配合,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儿童的安全感和痛苦感。
对于孕妇和儿童的治疗,可以选择其他温和而安全的中医疗法,如推拿按摩或中药调理。
注意事项:1. 针灸操作的卫生在进行针灸治疗时,严格遵守卫生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医师和技术人员应保持手部清洁,使用一次性针具并正确处置,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治疗过程中要确保仪器和针灸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 针灸过程中的痛苦感部分患者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痛苦感。
医师和技术人员应注重患者的反馈和感受,适当调整疗程和操作手法,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中医针灸注意事项及禁忌

中医针灸注意事项及禁忌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然而,在接受针灸治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首先,选择合格的针灸医师至关重要。
针灸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而合格的针灸医师应该具备系统的中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因此,在接受针灸治疗时,我们应该选择经过正规培训并具有相关证书的医师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其次,针灸治疗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
治疗室应该保持干净、整洁,温度适宜,并有合适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杂乱的环境可能会干扰治疗过程,影响疗效。
在接受针灸治疗前,我们应该告知医师详尽的病史,包括过敏史、药物使用史等。
这样有助于医师更好地判断我们的状况,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保持放松的姿势,根据医师的指导,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治疗。
同时,保持呼吸平稳,放松身体的肌肉,促进治疗效果的发挥。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我们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忌口。
避免过饱和和过饥饿的状态,不宜在治疗前饱餐一顿或者饥肠辘辘。
适量的进食可以保证治疗过程的舒适度,同时为身体提供所需能量,促进康复。
除了一些注意事项,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针灸治疗的禁忌。
首先,孕妇在妊娠期间应谨慎接受针灸治疗。
尽管针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孕妇的不适,但需要经过专业医师的判断和指导。
其次,患有出血性疾病、中风后遗症、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的患者不适宜接受针灸治疗。
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针灸治疗的风险,因此应该避免使用针灸治疗。
此外,针灸治疗也不适合那些对针刺有极度恐惧或者严重焦虑的患者。
在接受针灸治疗之后,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治疗部位可能会出现些许出血、瘀斑或肿胀等现象,这属于正常反应,不必过于担心。
其次,治疗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不适。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针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针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凭借其独特的效果和疗效被广大人民所接受。
然而,在接受针灸治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首先,接受针灸治疗前,我们应该选择合格的针灸师。
合格的针灸师应当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此外,他们还应该拥有必要的许可证和资质,以确保治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我们可以咨询朋友或其他医疗专家的意见,选择一位合适的针灸师进行治疗。
其次,治疗前需要根据个人的病症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为针灸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所以不同人的体质和病情也会有所不同。
治疗师会根据你的病情和体质来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技术。
因此,我们应该提供准确和详细的病历资料,以便他们能够制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另外,我们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保持舒适和松弛的状态。
治疗时,我们应该保持放松的姿势,全身放松,并且遵循针灸师的引导。
同时,记住告诉针灸师如果你感到任何不适或疼痛,他们将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然而,针灸并不适合所有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症:1. 孕妇:在妊娠期间,针灸需要特别谨慎。
某些穴位的刺激可能会引发宫缩或其他问题,因此在怀孕期间最好避免针灸治疗。
2. 出血性疾病:如果你患有血液疾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则应避免针灸治疗。
因为针刺可能会导致出血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3. 皮肤病:如果你患有皮肤病,尤其是严重的感染性皮肤病,应避免在局部受损的皮肤部位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引起感染。
4. 免疫系统疾病:针灸治疗也不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因为针刺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
5. 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的患者,或有严重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应避免针灸治疗。
因为针刺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在接受治疗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找到合适的针灸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保持舒适和松弛的状态,以及了解自身是否适合接受针灸治疗,都是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针灸适应症禁忌症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面色 苍白、出冷汗等表现。
应对措施
立即停止针灸,让患者平卧,喝温开水或糖水, 严重者可配合静脉补液。
断针及应对措施
1 2
断针原因
断针是由于针灸医师操作不当,或患者突然移动 身体导致。
断针症状
断针发生时,针身可能会部分或全部断裂在患者 体内。
3
应对措施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嘱患者不要移动身体 ,用手指压住针孔周围皮肤,防止断针向深处陷 入,同时尽快取出断针。
小儿厌食
针灸能够改善小儿厌食症状,促进食欲及消化功能。
02
针灸禁忌症
孕妇禁忌症
孕早期(1-3个月) 避免针灸治疗,以免 引起流产。
孕中期(4-6个月) 可以进行针灸治疗, 但需注意针刺手法和 穴位选择。
孕晚期(7-10个月) 针灸治疗需谨慎,以 免引起早产。
儿童禁忌症
2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痛苦 和伤害。
针灸适应症禁忌症
2023-11-11
目录
• 针灸适应症 • 针灸禁忌症 • 针灸注意事项 • 针灸风险及应对措施
01
针灸适应症
内科适应症
感冒
针灸可帮助缓解感冒症状,如头痛 、鼻塞、流涕等。
咳嗽
对于咳嗽症状,针灸能够通过刺激 相应的穴位来达到缓解效果。
哮喘
针灸有助于改善哮喘患者的呼吸困 难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气胸及应对措施
气胸原因
01
气胸是由于针灸时刺破肺泡或胸腔造成。
气胸症状
02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应对措施
03
立即停止针灸,进行胸部X线检查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
针灸治病好,但这些人针灸须注意

针灸治病好,但这些人针灸须注意针灸是我国传统治疗方式,治疗有很大优势,且治疗效果有口皆碑,很多人在西药反复治疗没有效果时都想要试一试中医针灸治疗,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针灸治疗的。
那么针灸有什么好处,什么人不能针灸,在针灸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针灸治疗有什么好处?我们口中常说的针灸治疗,实际上是由灸法与针法组成,可通过特定穴位刺激达到疾病治疗及预防的效果,相比药物治疗而言,针灸治疗可激发自身身体调理机能,提升治疗效果。
(一)疾病预防灸法为艾灸治疗,具有疾病预防、培本固元之效[1]。
《扁鹊心书》中言“真气脱则人死,真气虚则人病。
”而艾有陌热辛温之效,治疗中以火助攻,可补阳壮阳,使人元气充足,邪不能入内。
因此说针灸具有培本固元之效,可以进行疾病预防。
(二)补血行气气血为人生存根本,亏气亏血可致脏腑空虚,日久可病。
灸法以温热性质可温经通络、补气通血,使机体得以气血濡养[2]。
因在气血运行中,具有遇寒凝结、遇温散的特点,因此艾灸的温经治疗可恢复气血运行,继而达到治疗因寒气郁结引发的疾病,并加强常规治疗药物在体内吸收之效。
(三)健脾养胃《针灸资生经》中言“饮食不思,面色萎黄,食而不化为脾胃病,灸中脘”。
因此中脘穴时针可温脾补中益气;灸足三里可旺盛消化系统功能,提升对营养物质吸收功能,同时可治病防病、抗衰延年益寿。
二、什么人不能进行针灸治疗?虽然针灸治疗好处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进行针灸治疗的。
(一)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受高血糖水平影响,不仅伤口不易愈合,同时极易发生感染,在针灸治疗中,即使小小针孔也可能影响愈合效果,并且若在处理针灸伤口时处理不当,极易发生针孔感染,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施针治疗。
(二)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者,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因凝血功能差,在针灸治疗后,针孔可出现流血不止情况,以此可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三)白血病和凝血功能障碍原因相同,因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机制差,因此在针灸治疗时可出现针孔处血流不止情况,因此白血病患者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针灸治疗治标又治本但禁忌你都知道吗
导语: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多,而针灸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但是多数人对针灸的具体治疗方法不是很了解,那么针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为大家介绍针灸治疗的须知与禁忌。
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多,而针灸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但是多数人对于这一针灸的具体治疗方法不是很了解,那么针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为大家介绍针灸治疗的须知与禁忌,供大家了解。
1、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
施灸前应对病人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
若需瘢痕灸,必须先征得病人同意,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
2、施灸过程中,应防止艾火烧着衣物、被褥等。
施灸完毕,必须将艾条或艾炷媳灭,以防发生火灾。
对于昏迷、反应迟纯或局部感觉消失的病人,应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
3、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要准,灸穴勿过多,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
4、灸治中,出现晕灸者罕见。
若一旦发生晕灸,则应按晕针处理方法而行急救。
针灸治疗的配穴方法
本经配穴法
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
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
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