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合集下载

野外水文地质点调查记录表

野外水文地质点调查记录表
点位实测值
l/s
排泄终点
测量方法
井、泉的结构
动态变化
井、泉沉淀物




编 号
数量
井、泉卫生条件
加保护剂
日期
月 日
照片记录及编号
分析要求
现场测定PH值:
平、剖面示意图(标比例、方向)
调查人员:记录:审核:
野外水文地质点调查记录表
实训组:天气:20年月日点ຫໍສະໝຸດ 号泉井溪沟
其它
水的类型
气温

水温

泉、井口
或沟底的
高 程
m
点的
位置
地理位置
坐 标
X: Y:






地层时代
岩性产状
构造部位
相互关系
出露地形
地貌条件








补给源




颜色
补给方式
气 味


径流方向
口 味
径流方式
透明度


排泄方式



土壤野外调查记载表-综合

土壤野外调查记载表-综合
地形及海拔高度
(单位:米)
X:0547643
Y:4450983
Z:548
地下水埋深(厘米)
其他
土壤剖面分层
土层
深度
(厘米)
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质地
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颜色
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结构
干湿度
依次:
松紧度
依次:
新生体
侵入体
孔隙
依次:
植物根
酸碱度
依次:
二层
5.4
37.2
砂土
砂土
7.5YR 4/4
5YR 4/6
结构
干湿度
依次:
松紧度
依次:
新生体
侵入体
孔隙
依次:
植物根
酸碱度
依次:
二层
9.4
6
砂土
砂壤
7.5YR 4/3
10YR 3/2
均为团粒状
干燥
稍湿润
均为疏松
均无
均为砾石
均为
小孔隙
均有植物根系
5
6
土壤野外调查记载表(三)
调查日期
9-28
剖面编号

调查人
第一组
剖面观察地点
宣教中心
土壤名称
褐土
母岩及母质
石英砂岩
深度
(厘米)
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质地
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颜色
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结构
干湿度
依次:
松紧度
依次:
新生体
侵入体
孔隙
依次:
植物根
酸碱度
依次:
二层
5
17
均为沙壤

野外记录表格模板

野外记录表格模板
记录人: 日期 检查人:
岩心长
回次号
岩心长
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
记录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
钻孔采样登记表
项目(矿区)名称 剖面编号 工程编号 第 页
钻孔号
样品
编号
采样井深
岩矿心
岩矿心编号
重量
袋数
岩矿石名称
采样方法
岩心直径
采样人
日期
送样
分 析 结 果


样长
长度
采取率


送样人
日期
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kg,岩心直径:cm。
第 页
测站号
测距
(m)
测向坡度
平距
(m)
真厚
(m)
真厚累计
(m)
层号
层位
代号
地质描述
接触关系
标志面产状
位置
(m)
名称
产状
观测: 记录: 审核: 日期:
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
项目(矿区)名称 工程编号 第 页




分层采取率(%)
分层进尺
换层孔深
轴夹角
分层真厚度
岩矿石
名称
花纹
代码
地 质 描 述
备注
回次号
槽、井、坑工程采样记录表
项目(矿区)名称:
工程编号:
样品
编号
样槽
方位角
样槽
坡度角(β)
采样位置(m)
产状
样槽与岩层走向夹角
岩(矿)石名称
真厚度自至来自倾向倾角分层累计
计算公式:H=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野外地质调查记录表

野外地质调查记录表
现代地貌作用:
地貌与挽近构造运动关系:
备注
滑坡、崩塌点记录表表6
点号
野外
高程
绝对
室内
相对
位置
地理
地层层位
坐标
层位要素
地面滑坡边界形状、后壁走向、坡角、高度、有无擦痕及擦痕的产状、前缘形态、临空面特征、滑动带出露位置(剪出口)
滑坡的物质组成及成因类型、颗粒成分、结构特征、潮湿程度、密实程度、软弱夹层及滑体物质来源:
野外地质点记录表表1
点号
野外
高程
绝对
室内
相对
位置
地理
地层层位
坐标
层位要素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描述:(包括素描图、剖面图、柱状图)
续表1
节理、裂隙描述:
地貌、岩溶及物理地质现象描述与地层岩性相关分析:
水文地质特征描述:
点间沿途观测:
地质点类型
野外构造地质点记录卡片表2
点号
高程
绝对


地理位置
相对
地质时代
裂隙点所处构造部位:
裂隙点所在层位及岩性特征:
玫瑰图
素描图
照片
小结: 照片编号:
续表3
裂 隙 特 征 要 素


裂隙产状
要素
裂隙数量指标
裂隙特征
走向
倾向
倾角
长度
宽度
条数
面积
裂面特征及性质
充填物性质及充填程度
稳定与发育情况
是否穿层
穿插关系



m
m

m2
野外水文地质点记录卡片表4
点号


溪沟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起点坐标 X: Y: Z:第页/总页注:M= L×cosβ; h= L×sinβ;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测手:记录人: 计算人: 检查人:组长:年月日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 页 / 共页记录人:日期: 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 共页1、矿区名称: 2、点号: m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记录人: 日期: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号:第页/总页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矿区名称钻孔号第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钻孔回次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分层签岩矿心样品签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采样登记表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kg,岩心直径:cm。

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日期矿区钻孔单位矿区技术负责矿区行政负责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年月日.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工区(所)组合者:第页/总页样品管理组长:图幅名称:年月日化探样品送样单1/5 万图幅号:第批第页合计件袋日期技术负责人: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标本登记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填表人: 日期审核人:日期矿区岩(矿)石小体重采样登记表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岩矿石名称封蜡排水法(方法一) 塑封排水法(方法二)主要元素划分结果干样重量(P1)封蜡样体积(V)封蜡样重量(P2)蜡比重(d)小体重(XT)塑封样重量(P)塑封样体积(V)小体重(XT)注:重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cm3,封蜡小体重XT=P1;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薄的塑料袋)采样人:日期:检查人:日期:矿区岩(矿)石大体重采样登记表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t,体积单位:m3,体积V=L1×L2×h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

地质填图野外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表

地质填图野外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表
顺手剖面
路线小结
着墨
新方法应用
其它
自检
互检
部门抽检
院抽检
存在问题:
检查人:日期:
修改情况:
修改人:日期:
质量评定
自检
项目组互检
部门抽检
院抽检
总评:
评审人:日期:
注意:正确者打“√”,错误打“×”,错误处填在存在问题栏内。注:项目检验是综合组或负责质量的检验员检验。
地质填图地质填图小结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安全检查记录表教学常规检查记录表地质填图路线小结地质填图实习卫生检查记录表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表车辆检查记录表
地质填图野外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表
图幅编号(图名):路线编号:
项目
记录本编号
记录人
项目名称
起止日期
技术负责人
点号
点性
岩性
样品
化石
鉴定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起点坐标 X: Y: Z: 第页/总页注:M= L×cosβ; h= L×sinβ ;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测手: 记录人: 计算人: 检查人: 组长: 年月日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 页 / 共页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 共页1、矿区名称:2、点号: m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 素描图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 工程号: 第页/总页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矿区名称钻孔号第页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钻孔回次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分层签岩矿心样品签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采样登记表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kg,岩心直径:cm。

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矿区钻孔单位矿区技术负责矿区行政负责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年月日、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工区(所) 加工者: 第 页/总 页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工区(所) 组合者: 第页/总页样品管理组长: 图幅名称: 年月日化探样品送样单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标本登记表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记录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填表人: 日期审核人: 日期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岩矿石名称封蜡排水法(方法一) 塑封排水法(方法二) 主要元素划分结果干样重量(P1)封蜡样体积(V)封蜡样重量(P2)蜡比重(d)小体重(XT)塑封样重量(P)塑封样体积(V)小体重(XT)注:重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cm3,封蜡小体重XT=P1()d P PV1 2-- ;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薄的塑料袋)采样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t,体积单位:m3,体积V=L1×L2×h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调查表(最全版)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调查表(最全版)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野外编号: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调查单位:
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野外编号:
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
野外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野外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信息表统一编号:遥感编号:
滑坡野外调查表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滑坡野外调查表野外编号:
野外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野外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
起点坐标 X: Y: Z: 第页/总页
注:M= L×cosβ; h= L×sinβ ;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测手: 记录人: 计算人: 检查人: 组长: 年月日
音像记录表
项目(矿区)名称: 页 / 共页
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
地质观察点记录表
第页 / 共页
1、矿区名称:
2、点号: m
3、位置:
4、观察点性质:
5、路线地质:
6、地质描述:
7、接触关系及产状:
8、矿化现象:
9、标本及照相登记:
10、地貌及水文地质:
素描图
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
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
项目(矿区)名称: 工程号: 第页/总页
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
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
注:长度单位:m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坑道、钻孔概况表
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
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
矿区名称钻孔号第页
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
钻孔回次记录表
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
注:长度单位:m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岩矿心分层签
岩矿心样品签
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
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得正弦值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钻孔采样登记表
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kg,岩心直径:cm。

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
矿区
钻孔
单位
矿区技术负责矿区行政负责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
水文地质员
年月日

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
工区(所) 加工者: 第 页/总 页
样品管理组长: 年月日
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
工区(所) 组合者: 第页/总页
样品管理组长: 图幅名称: 年月日
化探样品送样单
1/5 万图幅号: 第批第页
合计件袋日期技术负责人:
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标本登记表
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
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
样品编号采样
地点
采样
时间
岩矿石名称
封蜡排水法(方法一) 塑封排水法(方法二) 主要元素划分结果干样重
量(P1)
封蜡样
体积(V)
封蜡样
重量
(P2)
蜡比重
(d)
小体重
(XT)
塑封样
重量(P)
塑封样
体积(V)
小体重
(XT)
注:重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cm3,
封蜡小体重XT=P1()d P P
V
1 2-
- ;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
可以忽略不计得小而薄得塑料袋)
采样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
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t,体积单位:m3,体积V=L1×L2×h 方法二使用得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得塑料薄膜。

采样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
水文地质点调查表调查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
河流(溪沟)调查表
坑道掘进中地下水动态观测记录表
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