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四极电测深极距表
电测深法探测覆盖层厚度的应用

电测深法探测覆盖层厚度的应用摘要:电测深法主要用于解决与深度有关的地质问题,包括分层探测如基岩面、底层层面、地下水位、风化层面等的埋藏深度以及电性异常体探测如破碎带、喀斯特、洞穴等。
对称四极电测深是根据地下覆盖层及基岩的电性差异来判断划分地层的,本文主要通过电测深法对某水库库区及坝轴线部位的覆盖层厚度探测,来研究其能达到的探测效果。
关键词:电测深;对称四极;覆盖层厚度1工程概况拟建的大峪水库项目位于瀑河水库上游的瀑河河道南侧,河北省易县大峪村附近,大峪水库坝址距离南水北调中线瀑河倒虹吸7km,距离西黑山节制闸8km,距釜山隧洞进口5km,距瀑河水库10km,距漕河渡槽13km。
库区四面环山,出口位于西北侧。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43km2,流域南北向宽度1.3km,东西向宽度1.9km。
库底高程在120m~140m,东北侧和西南侧各有一处垭口,高程分别为185m和195m。
流域南侧分水岭最高点高程为542m,北侧分水岭最高点高程为273m。
东侧有1条较大的沟谷,此沟西南高,东北低,流域面积0.94km2,东西长0.9km,南北长0.9km,最高点高程542m,最低点高程145m,有一定的建库地形条件。
依托调蓄水库的建设,为充分利用水库资源,提高周边土地利用,拟对水库进行抽水蓄能电站、新能源开发以及旅游开发的建设。
大峪项目的建设能够提高南水北调中线供水保证率、改善本地电网供电能源结构,同时能够带动地方新能源开发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2工作方法和基本原理2.1工作方法本次工作主要采用直流对称四极电测深方法测试,仪器为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ZD-6A多功能直流电法仪,供电电极为钢电极,测量电极为铜电极,供电电源最大电压为180伏。
最小供电极距AB/2=1.5m,最大供电极距AB/2=50m,MN/2=0.5m或MN/2=5.0m,采取非接口极距装置,极距系列见表1。
在库区内布置4条剖面,剖面长度1600m,点距50m,每条剖面33个电测深点;在坝轴线布置1条剖面,剖面长度440m,点距20m,坝轴线剖面23个电测深点。
直流电测深法在水工环地质分析中的运用

直流电测深法在水工环地质分析中的运用摘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前的水工环地质分析调查出现了许多的方法,而直流电测深法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探方法。
将其应用在水工地质分析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工环地质调查的质量以及效率,并为调查水工环地质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基础建设。
本文主要对于在水工环地质分析中运用直流电测深法进行分析探讨,并基于实例验证对于水工环地质分析中应用直流电测深法的效果进行论述。
关键词:直流电测深法;运用;水工环地质分析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水工环地质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以往的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分析调查工作的开展。
因此,当前的地下水资源勘测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中主要包括改进传统的勘查技术,例如瞬变电磁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等,但实施新技术新方法还存在干扰和盲区大等特点。
因此,在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在现如今的发展形势下,需要紧抓工作重点,不断地探索新的勘测技术。
而物探是一种水工环地质中十分重要的调查方法,直流电测深法是物探勘查方法的手段之一,对于水工环地质的分析与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项目概况根据中宁县恒泰元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供水孔的要求,于2019年10月18日在中卫市长乐基地实施野外电法勘探工作。
工区位置北坐标4146923.305东坐标516723.952高程1270.591。
该区域第四系地貌类型为丘陵、沟壑地、山地和土石丘陵地交错分布。
二、直流电测深法(一)基本原理直流电测深法是通过接地电极将直流电供入地下,建立稳定的人工电场在地表观测在垂直方向的电阻率变化,从而了解岩层的分布特点,可以将其简称为电测深法[1]。
这一种方法是以地下岩层的电位差作为物理基础,通过测量地下人工电场以及天然电场空间分布,从而了解岩层的分布特点,根据岩土视电阻率分布推断分析地下地质结构。
在地下岩层空间分布中,稳定电流主要是遵循克希霍夫第一定律以及欧姆定律,而将其采用公式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表达为:上述的公式是一个拉普拉斯公式,同时也是均匀导电介质中,求解稳定电流场的一个基本公式,并且可以将其看做是稳定电流场在任意一个点的电位方程。
联合剖面法和对称四极测深法电法报告

实验二:对称四极测深法
第一节 实验目的
1、掌握 DDC-8 电阻率仪的操作方法。 2、熟悉对称四极测深装置的特点、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3、结合书本理论,通过实践加深对对称四极测深法(二层水平层状大地模型)的 认识。 4、在实验室模拟测量,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作图,并对其做出合理解释。
第二节 实验原理
图2 如图 2 所示,电测深法的装置特点是保持测量电极 MN 的位置固定,在不 断增大供电电极距的同时,逐次进行观测。 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 AB 极距不断加大, 若 MN 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A S
K
A
U I
A MN A
,
B S
K
B
U I
B MN B
第 1 页
电法实习报告
式中
K K 2 AM MN AN
A
B
联合剖面装置取 MN 中点作为记录点。
第三节 实验步骤
①连接 A,B,M,N 接线柱并分别与小电极连接; ②按“ON”键打开仪器后,再按“电池”键检查仪器工作电压≥9.6V; ③按“时间”键,设置供电时间参数; ④按“排列”键,设置排列方式参数(3P/PRFL) ; ⑤按“极距”键,设置电极距参数 AB/2 和 MN/2(单位:m) ; ⑥按“前进”键,记录装置系数 K 值; ⑦连接外接电源 HV,检查上述无误后,就可以进行数据采集(ΔUmn,I,R, ρS) ; ⑧将 A 极连通,按“测量” ,记录数据; ⑨换下 A,连上 B 极,再按“测量” ,记录下数据; ⑩将整个电极测量装置向前挪动 5cm,重复⑧⑨⑩直至整个剖面完成; ⑪关闭电源,拆下导线,整理好装置,整齐的放在实验台上。 我们小组共有 8 人,分为电阻率仪,每个人每个步骤都操作了一遍。
电测深数据

二、测试方法
本次视电阻率测试以测试点位为中心采用对称四极法,测量极M 、N 等分供电极A 、B 的间距。
针对每一个测试深度H ,取供电极距AB =4H ,即供电极距为测试深度的4倍。
通过对称地变换供电极距AB 和测量极距MN ,测出前述各深度处土壤视电阻率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I
V
k
s
∇=ρ
其中:V ∇为电压(mV ),I 为电流(mA ),k 为装置系数,AB k 3
2
π
=。
三、测试仪器
使用仪器为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DC -8型电子自动补偿(电阻率)仪,36伏直流供电。
四、测试结果
本次视电阻率测试共进行了5个点位的测试,每个点位有5个测试深度。
测试时每个测试深度布设1条测线,总计25条测线。
测试结果见表1及图1。
四极对称电阻率测试方法示意图
图1 电阻率测试结果图。
对称四极测深的布极技巧

地质探究
二、 实际情况 随着地表资源的枯竭,找矿难度越来越大;找矿已经由地表 向深部发展,由平坦地段向险要地段发展,以寻找隐伏矿体,这就 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比如要做测深的点的位置就在陡坡上,而且
以最大 为半径的范围内地形起伏远超过20度的地段,甚至在60 度左右,并且中心点附近介质就是不均匀,也不可能所有的测量电 极均布置在同一种介质中,甚至要通过接触带;还有为了适应地质 剖面的要求,也为了进一步解释中梯剖面,这样测深剖面就得垂直 矿体;等等,所有的难题都摆在物探人员面前。幸好现在电脑和电 算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反演软件都比较先进,我们只要有合理的布 极,以取得最佳数据,再配合电脑反演计算,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 果。下面第三节就对各种新的技巧作较为详细地阐述。
大 科 技 166
2011 年第 03 期
脉深部打到金品位4222、44X10-9。银950X10-9的资料分析,矿化强 度比地表好,这又为深部找矿提供了信息。
3、Au、Ag、Cu、Pb、As、等元素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 尤其是它们与韧性剪切带重合部位是金矿化存在的良好地段。
4、Au、Ag等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在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 区有较好的反应时,也是赋存金矿(床)体的有利部位。
集安市米架子区位于通化市160°方位40km处,1987年-1989 年,吉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调查所和冶金608队,先后在该区进行 区域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及土壤测量工作,并对该区化探异 常较好地段进行了检查验证工作。矿(化)体均产在集安群荒岔沟 组及临江(岩)组。2002—2004年吉林省地质科研所在该区投入了 一定的地表工作,认为:
多测点对称四极测深联测布极施工方法及应用

147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多测点对称四极测深联测布极施工方法及应用宾金来,胡美兰,王 坤,何培良(河北省地质工程勘查院,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改进多测点对称四极测深布极施工方法,尤其是在测深极距采用对数间隔的情况下,联测布极方法优势更加明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传统对称四极测深布极方法的革新更加迫切,对明显制约本方法生产效率的施工不断进行了改进和探索。
多通道电测仪的应用以及反演软件的发展,对多测点对称四极测深布极施工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过不断创新与改进布极施工方法,采用多测点对称四极测深联测布极施工方法,减少了布极移动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对称四极测深工作效率,在供电极为大极距时相邻测点能同时做为中梯装置进行测量,与不少学者也进行的联合测深装置(对称四极 + 中间梯度)相近,能获取更多的深部地电信息,成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对称四极测深;多通道电测仪;多测点测深联测布极;提高测深工作效率中图分类号:P6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6-0147-2收稿日期:2021-08作者简介:宾金来,男,生于1967年,汉族,河北唐县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和地球化学测量。
目前在山区开展的各种矿产资源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常规的对称四极激电测深手段在实际找矿工作中应用仍然较为广泛,但因其独特的装置形式,其缺点也很明显,致使野外跑极工作量较大,加之山区地形起伏变化一般较大,它往往会导致测深布极较困难,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成本较高,经常造成实际生产费用超出项目预算费用,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区域更是如此。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传统对称四极测深布极方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明显制约本方法生产效率的施工不断进行了改进和探索,甚至探索出高效的替代方法,如结合采用中梯装置,采用联合测深装置(对称四极 + 中间梯度)[1]进行测深。
电阻率对称四极法在找水打井中的应用

电阻率对称四极法在找水打井中的应用作者:罗发科来源:《西部资源》2021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以贵安新区高峰镇王家院村庄上组找水打井工程为例,介绍电阻率对称四极法工作原理、方法技术,在场地条件不利于布设无穷远极导致联合剖面法无法运用情况下,结合地形地物、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电阻率对称四极剖面法和对称四极测深法选定最佳井位和钻进深度,成功解决了近5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在干旱年份水源水量不足的问题,满足了当地群众生活及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地下水;找水打井;物探;对称四极法1.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1.1地质特征区域上处于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测区西侧发育一条北东走向平推断层,断层面向西倾斜,地层断距大,倾角约35°~50°;南东侧发育一条近东西向的断层。
测区覆盖层为第四系(Q)粘土;下伏地层为三叠系青岩组(T2q),岩性为灰色薄至中厚层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砾屑灰岩及少量灰黄色钙质粘土岩,地下水赋存运移于地下构造裂隙、层间裂隙和溶蚀裂隙及小的溶洞中,但溶蚀裂隙规模较小,透水性中等,部分呈弱透水性,均匀性较差,属中等富水性含水岩组,地下水类型为岩溶孔隙—裂隙水。
1.2地球物理特征第四系粘土层电阻率50Ω·m~200Ω·m之间,钙质粘土岩100Ω·m~300Ω·m之间,破碎含水灰岩电阻率在300Ω·m~1000Ω·m之间,完整灰岩电阻率一般在1000Ω·m以上,破碎含水灰岩电阻率与第四系粘土层电阻率、钙质粘土岩电阻率、完整灰岩电阻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开展电阻率法找水的物性前提。
2.电阻率对称四极法工作原理不同地层或同一地层由于成分或结构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电阻率,通过接地电极将直流电供入地下,建立稳定的人工电场在地表观测某点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電阻率变化,从而了解地层岩(土)体电阻率的分布特性。
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沿物探测线布设A、M、N、B四个电极,AB为供电电极,MN为测量电极,当AB供电时用仪器测出地下半空间的供电电流I和MN间的电位差ΔV,用公示(1)计算出MN间地层的视电阻率:ρs=KΔV/I(1)其中,ρs为岩层的视电阻率(Ω·m);ΔV为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mV);I为供电回路的电流强度(mA);K为装置系数,与供电和测量电极间距有关,按式(2)计算:K=πAM·AN/MN(2)对称四极法有对称四极剖面法和对称四极测深法。
3.1 电测深的一般概念

电位表达式:
U1 (r ,0)
0
1 I 2 2 B1 (m)J 0 (mr)dm
1 I B ( m) 2
0
令
B1 (m)
1I U1 (r ,0) 2 1 2B(源自)J0第 11 页
(mr)dm
X
§3.1 电测深的概念
上式队r进行微分,则ρs的表达式:
10
100
1000
AB/2(米)
图3-1-1 电测深ρs曲线
如图常用的对称 四极测深是以测点为 中心,AB极距对称于 测点向两旁按一定倍 数增加,MN分段固定 (另一种方法是MN与 AB极距保持固定比例) 可测出每一AB极距 下的ρs值,用双对数 坐标纸绘制电测深曲 线。
X
第 2页
§3.1 电测深的概念
2 E 2 r U1 2 s (r ) 2r I I r
s (r ) 1r
2
0
1 I 2 2 B1 (m)J1 (mr)mdm
第 12 页
X
§3.1 电测深的概念
视电阻率转换函数
为了便于计算电测深曲线及对电测深资料 作解释,常用电阻率转换函数 T1 (m)来表示
§3.1 电测深的概念
引用圆柱坐标系,将原点设在A点,z轴垂直 向下,由于问题的解对z轴有对称性,与φ无关, 故电位分布满足下面形式的拉普拉斯方程。
U 1 U U 2 0 2 r r r z
2 2
用分离变量法解得电位的通解:
U (r , z ) A(m)emz B(m)emz J 0 (mr)emz dm
我国运用最广泛的对称四极测深法(或称垂 向电测深法),其ρs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