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痢疾的病因及症状
中毒性痢疾的表现症状是什么?【医学养生常识】

中毒性痢疾的表现症状是什么?文章导读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简称中毒型菌痢)是由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急危重症。
那么中毒性痢疾的表现症状有哪些?临床表现与分型中毒型菌痢以儿童多见。
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伴全身严重毒血症,如循环衰竭、突然惊厥(常在肠道症状发生前发生)。
病初其泻痢症状如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黏液大便等症状常不明显,往往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2h才出现。
或根本无大便,甚至需用肛门指检、肛拭、灌肠采集大便,才发现黏液脓血便。
镜下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和红细胞。
按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以下三型。
(一)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本型多见。
有感染性休克的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早期可有高热、精神委靡、口渴、出汗;进而面色青灰、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压缩小、心音低钝、烦躁不安、谵妄、尿量减少等;晚期则口唇与指甲紫绀、皮肤发花有淤点、血压和脉搏消失、无尿、昏迷等。
(二)脑型(脑水肿型、呼吸衰竭型)比休克型发展更快,以严重脑部症状为主。
早期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偏高,神志模糊、嗜睡或躁动、谵妄、可突然发生惊厥;晚期血压升高或突然下降、瞳孔忽大忽小、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反复惊厥、昏迷加深,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深浅不一、节律不整,可有叹息样呼吸、呼吸缓慢或暂停,甚至突然呼吸停止死亡。
(三)混合型兼有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的表现,预后凶险,常因高热、休克、惊厥、呼吸衰竭而死亡。
诊断在夏秋季节,有进食不洁食物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有上述临床表现;发现有脓血样大便或肛拭或灌肠取样,大便镜下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即可诊断。
确诊则有赖于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本病诊断需排除急性食物中毒,休克型则需排除其他感染性休克,脑型应排除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中医内科学——痢疾

中医内科学——痢疾细目一:概述一、痢疾的概念及源流1.痢疾的概念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2.痢疾的源流《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伤寒论》、《金匮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天行毒气,夹热腹痛下痢”之说,以“痢”称本病,逐步为后世医家所接受。
《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
宋代《济生方》正式用“痢疾”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丹溪心法》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
清代有痢疾专著,如吴道琼的《痢症参汇》、孔毓礼的《痢疾论》。
二、痢疾的临床特征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痢疾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本节讨论的内容以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为主,而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出现类似本节所述痢疾的症状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痢疾的常见病因内因:饮食不节。
外因:外感湿热、疫毒之邪。
二、痢疾发生的病机痢疾病位在大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
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
病理性质:初期多为实证,因湿热或寒湿所致。
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病理演变:湿热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为疫毒痢。
如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或收涩太早,关门留寇,正虚邪恋,可发展为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的休息痢。
三、暴痢与久痢的病理特点及转化本病初期多为暴痢,属湿热或寒湿壅滞,表现为湿热痢或寒湿痢。
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湿热伤阴,形成阴虚痢;脾胃素虚寒湿留滞肠中,则为虚寒痢。
《中毒型菌痢》课件

分型特点:休克型、脑型、混合型、胃肠型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要点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等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要点:与其他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进行鉴别
临床评估与预后评估
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中毒型菌痢进行评估
07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中毒型菌痢的爆发情况
案例二:某医院成功救治中毒型菌痢患者的经验分享
案例三:某地区开展中毒型菌痢防控工作的成效展示
案例四:某医疗机构对中毒型菌痢的预防措施及建议
实践经验分享与交流
案例一:某医院中毒型菌痢的诊疗经验
实践经验总结:成功与不足,改进方向
交流环节:提问与讨论,共同提高
健康教育: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公众对中毒型菌痢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康复期管理与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
定期随访:医生应定期随访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饮食调整: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预防复发:患者应注意预防复发,避免再次感染
中毒型菌痢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06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常见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处理方法:积极抗感染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鉴别诊断:需与其他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如霍乱、急性胃肠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与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食物中毒与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指由于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两类。
胃肠型食物中毒在临床上最为多见,本节主要阐述此型。
病原学1.沙门菌:革兰阴性杆菌,自然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在水、牛奶、蛋及肉类食品中可存活数月。
不耐热,60℃25--30分钟灭活,沸煮即死。
其中以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常见。
2.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无盐条件下不能生长,故又称嗜盐杆菌。
此菌广泛存在于海鱼、海虾、墨鱼等海产品以及含盐较高的成菜、成肉、咸蛋等腌制品中。
本菌抵抗力较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但对热和酸极为敏感.56℃5~10分钟可灭活,在食醋中3~5分钟即死亡。
3.变形杆菌:革兰阴性小杆菌。
变形杆菌在外界环境中极易生长繁殖,夏季的凉拌菜或存放稍久的饭、菜均易被此菌污染。
变形杆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肠毒素,摩根变形杆菌还可产生组胺脱羧酶,使肉类中的组氨酸脱羧基成为组胺,可引起类似组胺中毒的过敏反应。
4.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革兰阳性球菌。
本菌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人体的皮肤、鼻咽部粘膜、指甲下及各种皮肤化脓性感染灶内。
此菌污染食物后,在37℃经6~12小时繁殖而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高温,煮沸30分钟仍保持毒性,能致病。
5,蜡样芽胞杆菌:为一种需氧、有芽胞、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芽胞体外抵抗力极强,能在110℃存活1-4天,能分泌强烈的外毒素。
此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尘埃、水、草和腐物均可检出,也可存在于人、畜肠道中。
6.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是肠道正常存在的菌群,一般不致病。
引起食物中毒的大肠埃希菌有下列几种类型:①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原因;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婴幼儿腹泻和大规模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③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可累及成人和较大儿童,引起类似细菌性痢疾的症状;④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表现为出血性肠炎。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热持续不退者采 用冬 眠疗 法 ,用冬 眠灵 、异丙 嗪每次 1 r m/ k 肌 内注射或静脉给药 ,每 4— g 6小时一次 ,并于头额部 置 冰袋 ,做好皮肤 护理 防止 冻伤 ,争取 在短 时间 内将 体温 降 至 3 ℃以下,防止高热致脑缺氧 、脑水肿 。保持环境安静 , 8 减 少刺激 ,使患儿 中枢神经系统迅速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 。
中毒型细菌性 痢疾是 急性 细菌性 痢疾 的危重 型 ,主要 是痢疾杆菌产生 的内毒 素经肠 道进入 血液 循环 引起 的全身
改善微循环 ,待血 压 回升 后继续 补液 以维持水 、电解质 平 衡。观察记录尿量。 2 .3 呼吸衰竭的护理 .2 呼吸衰竭 为中枢缺氧 的一种 表 现。早期 可出现 呼吸 困难 ,面色灰 暗 ,严重 时 出现 双 吸气 和叹气样 呼吸或 呼 吸暂 停。 出现 上述 症 状应 加 大给 氧量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护 理 研
究
1 ・ 78
C ieejunlo tnmeiiead eh ohr ay hns ora fe o dcn n tnp am c h
Nu sn s a c r ig Re e r h
中毒型 细 菌性 痢 疾 的护 理
曹 利 荣
山西大同煤矿集 团公司二医院 ,山西 大同 07 3 30 l
3 )保持镇静 ,做到忙而不乱 、快而有序 地工作 ,稳定 病人 和家属 的情绪 ; 4 )及 时做好安慰 和解 释工 作 ,指导病人 和家属配合抢
救 。树立 战胜疾病 的信心 。
中毒型细菌性 痢疾 患者在 救治期 间 ,护理 工作极 为重 要 ,通过护士周 密细致 的观 察病情 变化 、及 时 的治疗 ,极
痢疾有哪些症状?

痢疾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痢疾症状,尤其是痢疾的早期症状,痢疾有什么表现?得了痢疾会怎样?以及痢疾有哪些并发病症,痢疾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痢疾常见症状:典型症状: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高热*一、症状痢疾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
婴儿对感染反应不强,起病较缓,大便最初多呈消化不良样稀便,病程易迁延。
3岁以上患儿起病急,以发热、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可发生惊厥、呕吐。
志贺氏或福氏菌感染者病情较重,易出现中毒型痢疾,多见于3~7岁儿童。
人工喂养儿体质较弱,易出现并发症。
痢疾分证痢疾分证,有白痢、赤痢、赤白痢、噤口痢、休息痢等。
1、白痢:湿胜于热,邪伤气分,其症痢下粘腻白物,或如豆汁,腹痛后重,胸腹痞闷,溲行色白或黄,或称湿痢。
2、赤痢:热胜于湿,邪伤血分,其症痢下物为黄赤色,或纯赤色,或如鱼脑,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热,烦渴引饮,或见高热,亦名热痢。
3、赤白痢:湿热蕴积,气血两伤,其症赤白杂下,状如鱼脑,腥臭异常,烦渴,腹痛,脉濡而数,亦名湿热痢。
4、噤口痢:下痢赤白,呕逆,不能纳食,胸脘痞闷,神疲乏力。
多因湿热不化,壅塞胃口,或秽浊阻隔胃脘而成。
5、休息痢:正虚邪陷,留连肠胃,痢久不愈,屡发屡止,神气疲惫,面色萎黄,形羸无力,脉象细弱。
*以上是对于痢疾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痢疾并发症,痢疾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痢疾常见并发症:阿米巴痢疾、小儿中毒型痢疾、小儿细菌性痢疾、痢疾后综合症、细菌性痢疾、赤痢、休息痢、湿热痢、疫毒痢、小儿疳痢、气痢、噤口痢、暴痢、白痢*一、并发病症偶可并发肠穿孔、阑尾炎、肠套叠等急腹症。
在恢复期或急性期偶可有多发性、渗出性大关节炎,关节红肿可在数周内自行消退。
并发败血症者,虽国内外均有报道,但极为罕见,常有菌痢的一般症状和败血症症状的双重表现。
起病如一般急性菌痢,但病情随即迅猛恶化。
此外,细菌性痢疾还可引起下列罕见并发症,如直肠脱垂、腮腺炎、角膜溃疡、中耳炎、骨髓炎、女婴阴道炎、急性膀胱炎、肺炎及胸腔积液等。
痢疾的症状

痢疾的症状
痢疾的症状在夏秋季节,有突发高热、惊厥、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发冷、脉细数者应考虑中毒型菌痢。
如今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生活节奏加快了,很多人为了方便吃路边摊、快餐和不规律饮食,这样加快了细菌的滋生,细菌性痢疾也接着而来。
下面介绍一下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1、普通型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着。
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
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
一般病程3~6天。
3、重型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
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
病情进展快,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
4、中毒型此型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
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
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
中毒型菌痢又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痢疾的治疗1、病原治疗: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渐见增多,粪便培养检得致病菌时需作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
2、抗生素:尽量口服给药。
氯霉素、四环素族等抗痢疾杆菌活性差,耐药菌株日趋增多,因而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某些大城市中,不宜以氯霉。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要因素。A群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毒素(志贺毒素)
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起严重的
临床表现。
-
4
4
痢疾杆菌
-Hale Waihona Puke 55流行病学
G 1.传染源:急、慢性菌痢病人和带菌者 G 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G 3.易感性:普遍易感、有短暂的免疫力,不同菌群及血清型
无交叉保护性免疫,易反复感染 G 4.流行特征:夏秋季,儿童、青壮年发病率高
血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
内毒素损伤血管壁 引起DIC及血栓形成
全身小血管痉挛导 致急性微循环障碍
加重微循环障碍
感染性休克和重要脏器衰竭
脑组织病变严重者引 起脑水肿甚至脑疝
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1
11
中毒性菌痢发病机制
• 毒血症 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组织缺血缺氧
脑缺氧
代谢障碍
脑水肿
酸性产 血管通透
呼吸衰竭
物增多 性 增 强
酸中毒 血浆外渗
血管扩张
- 脑 病
12
回心血量不足 心排出量减少
血容量不足 血压下降
休克
病理表现
- 乙状结肠病理损害
13 乙状结肠菌痢病理表现 13
细菌性痢疾--肠粘膜
-
14
14
中毒型
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
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突起高热,严重毒血症状、休克和(或)中毒性脑 病为主要表现。肠道症状不明显(注意与乙脑区别), 也有在发热、脓血便后2—3天始发展为中毒型。
-
17
17
中毒型
(3)肺型(肺微循环障碍型):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 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常在中毒性痢疾脑型或休克 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毒性痢疾的病因及症状
导语:中毒性痢疾是一种细菌性的疾病之一,最早发于2-7岁的儿童身上,由于主要产生在肠道繁殖并释放出大量的毒素,所以一些小儿对此有着特别敏感
中毒性痢疾是一种细菌性的疾病之一,最早发于2-7岁的儿童身上,由于主要产生在肠道繁殖并释放出大量的毒素,所以一些小儿对此有着特别敏感及引发严重的中毒性休克,使得病情更为严重起来,下面就请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关中毒性痢疾的病因及症状,希望每一位患者都可以有所重视起来。
中毒性痢疾起病急骤,来势凶猛。
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烧、抽风、昏迷,此时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周青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多数患儿此刻并没有消化道症状,更不见脓血便,因此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抢救,常可中毒性休克直接致死。
在诊断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细菌性痢疾流行季节(夏秋季),适龄儿童突然出现高烧、抽风、昏迷、体克的不明原因患儿,应即刻进行温盐水灌肠,取出大便化验,一旦发现有潜在的“脓血便”便可确诊。
每年的7-9月份为中毒性痢疾的发病高峰期。
小儿患上中毒性痢疾后,其症状往往不是腹痛、腹泻,而是高烧、惊厥、精神萎靡。
这种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是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应当引起家长的重视。
中毒性痢疾和普通痢疾一样,都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并有显著的不稳定性,对痢疾杆菌所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反应较为敏感,所以,发病常见于2-7岁的儿童。
发病时,患儿突然高烧,嗜睡、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发生惊厥及昏迷。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