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鉴别诊断
➢ 副溶血性弧菌肠炎:此种肠炎由副溶血性弧 菌(嗜盐杆菌)引起。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 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临床特征:有进食海产 品或腌渍食品史;同餐者同时或先后迅速发 病;主要症状为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 吐,多无里急后重;粪便呈粘液血性、血水 或洗肉水样,有特殊臭味;取患者吐泻物或 可疑食物进行细菌培养有确诊价值
❖ 慢性痢疾: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慢性 隐匿型。
临床表现
➢ 普通型(典型):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 38~39℃以上,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 腹痛、腹泻,解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左 下腹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病程一般1~2周, 多数可自行恢复,少数可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
➢ 轻型(非典型):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 痛轻,腹泻次数少,每日10次以内,有粘液 稀便,一般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病 程一般为4~5日,少数病人也可转为慢性。
病理变化
➢ 慢性菌痢:肠粘膜可有轻度充血和水肿,粘 膜苍白增厚或呈颗粒状,血管纹理不清,溃 疡修复过程中呈凹陷性疤痕,周围粘膜呈息 肉状,但肠壁因瘢痕组织收缩呈肠腔狭窄者 少见。
【临床表现 】
❖ 潜伏期:一般为1~4天(数小时至7天)。 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
❖ 急性菌痢 :普通型(典型)、轻型(非典型) 重型和中毒型。
发病机理
❖ 慢性菌痢 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当机体抵抗力 下降,尤其胃肠道的原有疾患或营养不良等 因素作用下,疾病迁延不愈。
病理变化
➢ 急性期菌痢:累及整个结肠,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显 著,急性期肠粘膜基本病变呈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 炎症:充血、水肿、出血点。肠腔充满粘液脓血性渗 出液,粘膜坏死脱落形成表浅溃疡,甚至“地图样” 溃疡,重症病例可见溃疡修复过程中呈干涸的烂泥坑 样改变。慢性期可有肠粘膜水肿和肠壁增厚,肠粘膜 溃疡不断形成与修复,导致疤痕与息肉,少数病例可 引起肠腔狭窄。
细菌性痢疾

鉴别诊断
2.中毒型菌痢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 1 ) 其他细菌所致感染性休克 血及 粪便培养检出不同的致病菌。 粪便培养检出不同的致病菌。 (2)乙脑 脑脊液检查符合中枢神经 系统病毒性感染的改变,而粪便检查无异 常。
鉴别诊断
3.慢性菌痢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结肠癌及直肠癌 此类病人继发肠道 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 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但常伴进 行性消瘦。肛诊、乙状结肠镜、 行性消瘦。肛诊、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等 有助于鉴别。 有助于鉴别。 (2)慢性血吸虫病 亦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亦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 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大便孵化 沉淀检查或直肠粘膜活检可有阳性发现。 沉淀检查或直肠粘膜活检可有阳性发现。 (3)克罗恩病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长,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无效。 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无效。 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脆弱 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病原学
痢疾杆菌 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无鞭毛杆菌。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可将本菌分为4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可将本菌分为4群47 个血清型: A群-痢疾志贺菌有12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有12个血清型; B群-福氏志贺菌有16个血清型; 福氏志贺菌有16个血清型; C群-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D群-宋内志贺菌只有1个血清型。 宋内志贺菌只有1 我国多数地区流行群以B 我国多数地区流行群以B群福氏为主,痢疾杆 菌各群、型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 菌各群、型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 主要因素。A 主要因素。A群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毒素(志贺毒 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起严 重的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

28
3.急性中毒型
此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起病急骤, 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突然高热起
病,肠道症状不明显,依其临床表现分为三种
临床类型: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2)脑型(呼吸衰竭型) (3)混合型
29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以感染性休克为 主要表现:
5
群 志贺氏 福氏 鲍氏 A B C
症状 重,产生神 经毒素 易转慢性
抵抗力 弱 较强
我国流行菌群 局部地区流行 最多见 较少见
宋内氏
D
轻,呈不典 型发作
强
多见
6
群、型的划分对流行病学的意义: 调查传染源 判定复发与再感染 了解流行菌群菌型的变迁 菌苗制备 临床上以特异性血清作凝集反应加以定型
急性发作型Acute episode type 慢性隐匿型Chronic covert
36
并发症
痢疾杆菌败血症 溶血尿毒综合症 关节炎
37
实验室检查
血象 急性期:WBC 增加 慢性期:轻度贫血 中毒型菌痢WBC可达15~30×109/L以上
38
粪便 急性期 肉眼观:粘液脓血 镜检: 大量脓细胞、红细胞、 巨噬细胞 抗菌治疗前 新鲜粪便的脓血部分 细菌培养可确诊
48
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确诊需病原学证据 沙门氏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 病毒性肠炎 产肠毒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副溶血性弧菌肠炎
49
•2.中毒性菌痢
中毒性菌痢应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一)高热惊厥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中毒性肺炎 (四)重度中暑 (五)脱水性休克 (六)脑型疟疾
细菌性痢疾概述

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病变进一步发展成假膜性炎症。 • 大体观察:假膜(图10-6)呈糠皮样,灰白色。假膜溶解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溃疡,很少累
及粘膜肌,严重者可融合成较大溃疡,可深达肌层。 • 组织学观察:肠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并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图10-7)。坏死组织与纤维素、红细胞、炎细
胞及细菌凝集呈灰白色假膜。大约发病一周左右,粘膜上皮再生修复,不形成明显瘢痕,少数大而深的溃 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但很少引起肠狭窄。
二、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 2.慢性细菌性痢疾 多由急性痢疾转变而来,肠道病变为有些粘膜溃疡愈合,有些则继续扩大或发生新的 溃疡,新旧病变常交替出现。慢性溃疡较急性溃疡深,可达肌层,其边缘的粘膜常过度增生并形成息肉。 肉芽组织和纤维瘢痕形成,使肠壁不规则增厚、变硬,甚至引起肠狭窄。
• 患者表现腹痛、腹泻或便秘,常带有粘液或少量脓血。在急性发病期,则可出现急性痢疾的症状。少数病 人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成为痢疾的传染源。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简称菌莉。以夏、秋季最为多见, 多为散发性,有时也可引起流行。儿童发病率较高。患者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样血便、 头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痢疾杆菌为革兰阴性菌,依据其抗原结构不同分为四种, 即福氏菌、鲍氏菌、宋氏菌 • 和志贺菌。我国主要是福氏和宋氏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痢疾杆菌随
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

B、志贺菌进入消化道 不发病的原因
1、胃酸杀死。2、正常菌 群的拮抗作用。3、肠粘膜 的分泌型IgA阻止对肠粘膜 上皮细胞的吸附。
C、志贺菌进入消化道 *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繁
引少起菌发血病症的败机血制症 殖,肠粘膜炎症、固有层小 原因:细菌被呑噬 血管循环障碍,肠粘膜炎症
细胞呑噬;少侵入 坏死溃疡,腹痛腹泻脓血便。
3、中毒型
皮肤花斑、四肢厥冷及紫绀, 早期血压正常,但亦可降低甚
A、休克型
至测不出,脉搏细速甚至触不
B、脑型
到,亦可少尿或无尿及轻重不
C、混合型
等的意识障碍。此型常见。
二、慢性菌痢
29
潜伏期
严重脑症状为主,脑血管痉
临床表现
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
一、急性菌痢 肿及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
1、普通型(典型) 发生脑疝。表现为烦躁不安、
假膜(由大量纤维素、坏死 物、中性粒细胞、红细胞、 细菌、浆液等形成),呈糠 皮状,灰白/灰绿/暗红。
2、慢性期
3、中毒型
19
病理
肠粘膜的基本病变
1、急性期 ● 卡他性炎
● 假膜性炎 (特征性改变) ● 溃疡形成 (病程约1w后出现) 2、慢性期 3、中毒型
浅表,呈大小形状不一的“ 地图状”,溃疡间粘膜披覆 有假膜
用基因探针或PCR法 检测,目前未广泛 应用。
优点:1、能缩短检测时间。2、 不受抗生素的影响。3、细菌培 养阴性的患者也能使用。
38
并发症及后遗症
1、*志贺菌败血症——
志贺菌侵入血流 繁殖产生毒素引
重要并发症, *死亡原因是感 染性休克及溶血性尿毒综合
起临床综合征
征,确诊血培养出志贺菌。*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

1~ 15 1 ~6 1~ 18
重 易转慢性
最弱 较强
局部流行 最多见 较少见
宋内
D
(S.sonnei)
1
轻,呈不典型
最强
多见
李平等,284株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谱分析。山东医药,2008, 48(40)
病原学
毒素
• 内毒素(脂多糖)的作用:
• 破坏肠粘膜上皮,造成粘膜炎症,并有毛 细血管血栓形成,以致坏死、脱落,形成 溃疡,出现粘液脓血便
2010年 发病数 死亡数
15257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疾 肺结核 梅毒
15982
35277
15303 9
252248 991350 358534
14289 7743 884 4 689 128 36 3000 69
2009年 发病数 死亡数
临床表现
➢脑型(呼吸衰竭型):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典型呈喷射状呕吐; 烦躁不安、嗜睡、惊厥、昏迷; 瞳孔不等大等圆,或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
– 慢性菌痢:肠粘膜水肿 肠壁增厚
– 中毒性菌痢:肠道病变轻微 粘膜充血水肿
充血水肿 粘液增加 炎性渗出 点状出血 点状糜烂
急性菌痢 急性卡他性炎
急性菌痢
灰白 暗红 灰绿
病变进一步发展粘膜浅表坏死,
急 性 细 菌 性 痢 疾 ( 假 膜 性 肠 炎 )
急性菌痢
“地图状”溃疡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4天(数小时至7天)
15265
2008年 发病数
流行病学
死亡数 12622
13281 43841
14849 6596 1018 21 792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要点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性休克防范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 等,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补充血容量
对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症状的患者,应立即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 输出量。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以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
03
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液体补充与电解质平衡
1 2 3
口服补液
对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患者,可通过口服含有适量 电解质的溶液来补充液体和纠正电解质失衡。
静脉补液
对于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患者,应立即通 过静脉给予含有电解质的溶液,以迅速补充血容 量和纠正电解质失衡。
监测电解质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 如钠、钾、氯等,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 方案。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要点
03-19
CONTENTS
• 细菌性痢疾概述 • 抗菌药物治疗原则 • 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管理与教育 • 总结与展望
01
细菌性痢疾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 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 传染病。
在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期间,患者应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 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B族维生 素、钾、钙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注意蛋白质摄入
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食物,有助 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培训

01 Chapter定义和症状定义症状病原菌细菌特性细菌耐药性030201病原学特点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02 Chapter病情迁延超过2个月,反复发作或交替出现腹泻和便秘。
临床诊断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粪便培养血清学检测实验室诊断阿米巴痢疾其他肠道感染鉴别诊断03 Chapter急性细菌性痢疾严重病例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轻度脱水对于中重度脱水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静脉补液,以恢复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中重度脱水儿童患者补液治疗01020304对于发热的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发热对于腹痛的患者,可采用解痉药或镇痛药治疗。
腹痛对于腹泻的患者,可采用止泻药、肠道菌群调节药等治疗。
腹泻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根据电解质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补充和治疗。
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04 Chapter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特别是食品加工场所、学校、托儿所等公共场所的卫生。
卫生设施提供足够的卫生设施,如洗手设施、厕所等,并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
饮用水安全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并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
管理和改善卫生条件疫苗接种推广疫苗接种计划,特别是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
药物预防对于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提供药物预防措施,如抗生素等。
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疫情报告监测和调查公共卫生教育疫情报告和监测05 Chapter季节性特征跨国传播广泛分布全球流行情况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耐药性儿童感染卫生条件差疫苗接种不足06 Chapter培训目标和内容目标提高学员对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认识和掌握,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防控能力。
内容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预防控制策略等。
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培训方式时间安排通过考试、问卷调查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对培训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培训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评估方式培训效果评估和总结VSTHANK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痢疾章节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分)1、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症状是: ( )A.起病急B.无发热C.无腹痛D.米泔样水便E.无里急后重2、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决定因素不包括:A.细菌数量B.致病力C.胃酸作用D.肠道分泌型IgAE.结肠粘膜完整性3、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 )A.典型菌痢临床症状B.粪检有巨噬细胞C.粪培养阳性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E.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4、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下述时间者:( )周周月月月5、菌痢并发症不包括:( )A.菌血症B.溶血尿毒综合症C.关节炎D.瑞特氏综合症E.成人肠套叠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 )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D.口服痢疾活菌苗E.切断传播途径7、菌痢病人的粪便检查特点是: ( )A.红细胞多B.白细胞少C.粘液少D.粪质多E.可见巨噬细胞及脓细胞8、痢疾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是: ( )A.革兰染色阳性B.无鞭毛C.各型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外毒素D.有荚膜E.只有某些型的痢疾杆菌能产生内毒素9、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常见传染源错误的是:( D )A.家畜B.家禽C.鱼类D.野生植物E.人10、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是: ( )A.体温正常B.剧烈腹痛C.尿频尿痛D.血压下降E.里急后重11、对菌痢治疗无效的抗菌药物是: ( )A.庆大霉素B.氧氟沙星 D.青霉素G E.多西环素12、中毒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急性高热,惊厥,昏迷B.迅速休克与呼吸衰竭C.多发生在儿童D.大便常规正常,脑脊液化验正常E.腹痛.腹泻轻,肠道症状可不明显13、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 )A.毒血症状的轻重B.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C.大便检出病原体D.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E.潜伏期的长短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的多少,14、菌痢后遗症描述错误的是:A.主要是神经系统后遗症B.可产生耳聋C.可产生失语D.可出现肢体瘫痪E.以上都没有15、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 )A.回肠末端B.乙状结肠与直肠C.升结肠D.降结肠E.累及整个肠道16、男,18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
体查:体温℃,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 ×109/L,N ,L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B.霍乱C.中毒性菌痢D.败血症E.脑型疟疾17、急性菌痢不包括:A.普通型B.轻型C.重型D.中毒型E.急性发作型18、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错误的是:A.金葡菌5-10小时B.沙门菌4-24小时C.蜡样芽胞杆菌1-2小时D.副溶血弧菌6-12小时E.变形杆菌5-18小时19、菌痢的粪便特点是: ( )A.粘液脓血样B.果酱样C.黄色或米泔水样D.血液与粪质混匀E.粪质较多20、菌痢的综合治疗中,最重要的是: ( )A.隔离、护理B.心理治疗C.应用抗生素D.静脉补液E.应用止泻药物21、下列各项中,对于中毒性痢疾脑型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 )A.起病急骤B.早期休克C.大便检查有无炎性成份D.高热.昏迷.抽搐E.呼吸衰竭22、对菌痢而言,正确的是: ( )A.体温越高,病情越严重B.腹泻次数越多,病情越严重C.越快出现休克,病情越严重D.血液中性粒细胞越多,病情越严重E.里急后重越明显,病情越严重23、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属于: ( )A.志贺菌属B.沙门菌属C.弧菌属D.弯曲菌属E.螺旋菌属24、细菌性痢疾散发流行的主要途径是: ( )A.集体食堂食物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B.井水.池塘或供水系统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C.与病人密切接触经呼吸道传染D.接触病人的血液经伤口感染E.健康人的手或蔬菜.瓜果等食物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25、不属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的是: ( )A.急性起病B.腹痛、腹泻C.里急后重D.右下腹压痛E.肠鸣音亢进26、一4岁儿童,因高热10小时,2小时前发生惊厥急诊来院,体温℃,呼吸42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有“花纹”,血WBC ×109/L,N ,L ,做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早期诊断: ( ) A.脑脊液检查 B.血培养 C.胸部放射线检查D.生理盐水灌肠液镜检E.粪便培养27、目前菌痢的病原治疗首选: ( )A.氯霉素B.四环素C.磺胺药D.氟喹诺酮类E.呋喃唑酮28、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不包括:()A.肠毒素B.侵袭性损害C.外毒素D.内毒素E.过敏反应。
29、女,30岁,干部,反复腹痛.腹泻3年,发作时每天大便5~6次,常有粘液及脓血,间歇期有便秘,伴全身乏力,体查:轻度贫血貌,左下腹可扪及条索状包块,大便镜检:RBC 0~6/HP,WBC +/HP,脓球偶尔成堆,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菌痢B.结肠癌C.慢性血吸虫病D.肠结核E.慢性菌痢30、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 )A.吞入细菌数量B.外毒素C.神经毒素D.侵袭力和内毒素E.肠毒素31、慢性菌痢是指菌痢的病程超过: (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32、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B.在外界生存时间甚短C.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D.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E.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为需氧菌33、男,20岁,急起腹泻1天,水样便,共10次,伴轻度腹痛及里急后重感,呕吐2次,体查: 体温℃,血压96/98mmHg, 血象:WBC ×109/L, N ,L ,粪便为黄色粘液便,镜检:RBC 2~4/HP,WBC +/HP,诊断应考虑: ( )A.阿米巴痢疾B.细菌性痢疾C.霍乱D.伤寒E.细菌性食物中毒34、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 )A.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B.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C.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D.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E.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35、4岁患儿,于夏季高热8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一次,体温40℃,血压 46/18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腱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周围血象WBC 18×109/L, N ,L , 粪便镜检:WBC 2~8/HP,应首选考虑: ( )A.流行性乙型脑炎B.中毒性菌痢C.腮腺炎脑炎D.脑型疟疾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6、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哪项除外: ( )A.急性高热,反复惊厥,昏迷B.腹痛、腹泻明显C.迅速发生休克,呼吸衰竭D.大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炎性细胞E.脑脊液化验正常37、男,47岁,农民,突然发热,伴腹痛、腹泻、恶心、胃纳减退、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15次以上。
体检发现体温℃,心率每分钟96次,肝脾肋下无扪及,腹软,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周围血液RBC ×1012/L,WBC ×109/L,Hb 135 g/L。
本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 )A.细菌性食物中毒B.急性胃肠炎C.急性阿米巴痢疾D.霍乱E.急性菌痢38、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 )A.内毒素B.肠毒素C.神经毒素D.细胞毒素E.侵袭作用39、下列哪项不是痢疾志贺菌产生毒素: ( )A.神经毒B.内毒素C.细胞毒D.肠毒素E.肝毒素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分)1、痢疾杆菌分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__________,_________,四群。
其中我国常见是福氏志贺菌,导致临床表现最重的是痢疾志贺菌。
2、细菌性痢疾主要经_____途径传播,流行于_____季节。
3、各型痢疾杆菌均产生_________,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
4、细菌性痢疾休克型的治疗原则是扩容纠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期内使用激素。
5、典型菌痢的临床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急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迁延超过_____月未愈者为慢性菌痢,慢性菌痢分为_____、_____和_____型。
三、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计分)1、里急后重:2、粘液脓血便:四、论述题(每题1分,共计分)1、试述普通型菌痢的诊断依据:2、试述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的鉴别:3、试述急性典型菌痢的治疗方法:4、试述中毒型菌痢的治疗原则:五、问答题(每题1分,共计分)1、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有哪些2、慢性细菌性痢疾发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六、病例分析(每题1分,共计分)1、患者,男,5岁,以"发热12小时,抽风2次"之主述于2003年8月6日9Am入院。
其母述患儿昨日白天玩耍正常,晚11点出现发热,夜间体温升至40℃,口服退热药无效。
今晨突然抽风,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动,持续数分钟,经针刺人中后抽风止,在送我院途中再次抽风1次,呕吐2次为胃内容呈喷射状。
病后未述咳嗽及咽痛。
未解大便,小便少。
既往体健,家族及个人史无特殊。
按时预防接种。
病前一日有食未洗生黄瓜史,附近无类似疾病。
查体T40℃,P150次/分,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发育良好,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末梢冰冷,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迟钝。
颈软,心肺及腹部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
双侧膝腱反射稍活跃,克氏征、布氏征及巴氏征均阴性。
化验检查血常规WBC 22×109/L,N90%。
1.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2.主要应与哪些疾病鉴别及鉴别诊断要点2、张某,女,4岁,主因"发热、腹痛腹泻一天,伴抽搐、神志不情2小时"于2004年8月24日入院。
患儿曾进食没清洗的西红柿。
查体:T39,P,R,BP。
急性热病容,呼之不应,压眶有反应,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弱。
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亢进,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踝震挛(+),布氏征、克氏征(-),余病理反射均(-)。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86%,淋巴细胞14%,血小板150×109/L。
问题:1、请列出本病例临床特点。
2、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3、还须进一步做哪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七、简答题(每题1分,共计分)1、简述中毒性菌痢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要点。
2、试述急性典型菌痢的治疗方法。
答案:一、单选题1、A2、E3、C4、D5、E6、E7、E8、B9、D10、D11、D12、D13、C14、E15、B16、C17、E18、A19、A20、C21、C22、C23、A24、E25、D26、D27、D28、C29、E30、D31、B32、D33、B34、A35、B36、B37、E38、E39、E二、填空题1、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2、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夏秋3、内毒素4、改善微循环障碍,保护重要脏器5、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6、2个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性慢性隐匿性三、名词解释1、答案:是指病人在患急性菌痢等时出现的急于去排便,但排不畅,似乎总排不净,频繁进出厕所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