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7-06-15T13:41:45.5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作者:张明杰[导读] 对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扶风县人民医院陕西省宝鸡市 722200【摘要】目的:对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76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观察组88例,采用罗通定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针灸治疗法,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3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远远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治疗头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加大推广使用力度。
【关键词】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患者;临床疗效引言头痛属于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常见于青年人、中年人以及老年人中。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抽痛、刺痛以及胀痛等,同时会有并发呕吐以及眩晕等症状。
在传统的治疗中,头痛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医针灸的日益普及,在治疗头痛中采用针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针灸治疗头痛不仅操作简单、便捷,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
本研究中随机抽取了我院收治的88例头痛患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在总结汇报如下。
1头痛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治疗方法1.1头痛患者的基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176例头痛患者,其中有女性患者55例,男性患者116例,患者的年纪在19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纪为(47.0±13.7),患者头痛病程为19天到7年,平均病程为(1.79±1.2)年,研究中不包含有危、重、急症患者。
头痛辨证针灸与药物治疗效果的临床比较

头痛辨证针灸与药物治疗效果的临床比较
针灸治疗头痛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中的“气血失调”。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调整
人体内的“气血”而达到治疗目的。
而药物治疗则依靠药物的成分来治疗头痛。
尽管两种
治疗方式的理论基础不同,但均有其独特的优势。
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头痛可以带来很好的效果。
例如,一项对300名患者进行的随
机对照试验显示,经过8周的针灸治疗,头痛的症状明显缓解,疼痛程度和频率都得到了
显著的改善。
此外,针灸治疗头痛的过程中,没有副作用和依赖性,患者可以长期使用。
然而,药物治疗也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药物治疗可以快速缓解头痛的症状,且药物种
类繁多,选用药物的灵活性很高,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药物治疗也能够延缓头痛的发作时间和频率。
对于急性头痛病人而言,药物治疗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急性头痛病人在服用药物之
后可以快速地缓解头痛的症状,而针灸治疗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对
于慢性头痛病人而言,针灸治疗可能更为适合。
针灸治疗可以调节人体内的“气血”,达
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而药物治疗可能只能缓解头痛的症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结
合使用,以更好地治疗头痛病人。
因此,医生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头痛的好处

针灸治疗头痛的好处针灸作为一个古老的中医疗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并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头痛是人们经常遇到的常见问题之一,而针灸被认为是缓解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针灸治疗头痛的好处。
1. 缓解头痛症状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能量和气血流动,从而缓解头痛的症状。
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神经传导,增加血液循环,减轻头痛引起的不适感。
2. 调节人体内部平衡按照中医理论,头痛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不平衡导致的。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和平衡人体内部的能量流动,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从而改善头痛症状。
3. 无副作用相比于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头痛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药物治疗头痛可能导致依赖性或者其他不良反应,而针灸是一种天然疗法,不会产生这些问题。
4. 针灸综合疗法针灸通常结合其他中医疗法,如推拿按摩、中药煎煮等,形成综合疗法。
这些疗法相互配合,可以提高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
5. 长效疗效与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治疗头痛的效果更加持久。
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头痛可以在疗程结束后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保持疗效。
6. 提高生活质量头痛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通过针灸治疗头痛,不仅可以缓解头痛症状,还可以改善与头痛相关的其他症状,如恶心、失眠等,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7. 个体化治疗针灸治疗头痛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穴位和治疗方法,从而获得最佳的疗效。
在针灸治疗头痛时,仍然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生或针灸师的建议,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针灸治疗头痛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头痛具有诸多好处,包括缓解头痛症状、调节人体内部平衡、无副作用、综合疗法、长效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和个体化治疗等。
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在头痛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临床案例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临床案例分析作者:李恒山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12期【摘要】目的:对头痛患者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进行诊治的70例头痛患者,将其分为两组。
治疗组的35例患者运用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的25例患者运用西药进行治疗。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5%,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针灸治疗是中医传统治疗手法之一,它是在经络理论的基础上,对人体特殊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等手段的刺激,通过激发精气,调整机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1]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种症状。
常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例如口鼻、脑、眼等面部病变及许多全身性的疾病,上述症状均可出现头痛,因为其病因较复杂,涉及范围比较广。
头部属于“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足、手三阳经以及足厥阴肝经都在上头面,督脉直接和脑相连,因此,内伤及各种外感因素都会引起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脉络不通以及脑窍失氧等,都会引起头痛。
针灸学主要的理论是中医学,运用传统和现代得科学技术来对治疗法则、经络、腧穴以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本院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进行诊治的70例头痛患者,对其中一部分头痛患者运用中医针灸来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头窍为治疗原则,选取足阳明经、穴督脉经穴及足少阳经穴采用毫针泻法对其进行针灸治疗,主取的穴位是头维穴、百会穴、风池穴。
若患者兼有阳明头痛的症状,可加取印堂穴、攒竹穴、上星穴、内庭穴、合谷穴;属于外感头痛的患者,应以祛风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选取手太阴经、穴督脉经穴及足太阳经穴对其进行针灸治疗,主取的穴位是太阳穴、列缺穴、风池穴、百会穴等。
若患者兼有内伤头痛的症状,可加取头维穴;若患者兼有厥阴头痛的症状,可加取四神聪穴、行间穴、太冲穴、内关穴;若患者兼有风热头痛的症状,可加取大椎穴、曲池穴;若患者兼有风寒头痛的症状,可加取风门穴(拔火罐);若患者兼有风湿头痛的症状,可加取头维穴、阴陵泉穴[2]。
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估

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估近年来,偏头痛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常见疾病。
除了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外,中医针灸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
本文将对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进行评估。
一、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原理和方法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经络理论和气血循环观念。
针灸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适度的刺激,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消除病因和病机,从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针刺、艾灸、拔罐等。
在针刺疗法中,针刺的部位通常选择在头部、颈部和背部的经络上,通过调节特定穴位的气血循环来改善偏头痛的症状。
二、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估方法评估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需要结合客观指标和主观感受两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估方法:1.临床症状评估:通过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疼痛区域、疼痛持续时间等症状,来评估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
一般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或疼痛程度量表(NRS)进行评估。
2.生活质量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偏头痛的影响程度,如疼痛对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的干扰程度等。
常用的工具包括偏头痛生活质量问卷(Migrai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SQ)等。
3.再发率评估:针对疗效追踪和长期效果评估,统计病人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发生偏头痛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以判断中医针灸治疗的长期疗效。
三、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良好效果。
一项针对偏头痛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在中医针灸治疗组中,疼痛程度和频率得到了显著改善,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此外,一些荟萃分析和综述研究也支持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医针灸能够显著减轻偏头痛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并降低疼痛的再发率。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头痛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头痛临床效果分析中医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治疗理论和方法在治疗头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对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原理中医认为,头痛是由于肝经郁火、肾精亏损、痰浊阻塞等引起的,而针灸治疗头痛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风池、太冲、合谷、阳陵泉等,针刺方式包括捻转、点刺、灸烧等方法。
1. 缓解头痛症状中医针灸治疗头痛可以缓解头痛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针灸操作可以刺激穴位,改善气血循环,舒缓紧张的经络,从而减轻头痛的程度和频率。
2. 调节气血平衡中医认为,头痛的发生与气血失调有关,而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平衡阴阳,舒缓症状的效果。
临床观察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患者的头痛症状有所改善,气血得以平衡。
3. 改善心理状态头痛往往会伴随着情绪的不稳定、精神的疲乏,而中医针灸治疗可以通过调整气血,改善心理状态,使患者心情愉悦,精神焕发。
4. 提高自身免疫力通过针灸治疗,可以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减少头痛的反复发作。
1. 选择正规医院患者在选择针灸治疗头痛时,应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正规医院和医生进行治疗。
2. 个体化治疗针灸治疗头痛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同患者适合的穴位和操作方式可能不同,应遵从医生的建议。
3. 坚持治疗针灸治疗头痛是需要时间积累效果的,患者应坚持规律治疗,不能半途而废。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头痛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注意选择正规医院,遵从医生的建议,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患者能对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4-25T03:43:08.621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5期作者:张婷婷乐东方[导读] 采用中医针灸对患有头疼病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湖北省浠水县精神病医院湖北浠水 438200)【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所收录的60例头疼病症患者进行治疗,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措施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两组各3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针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及睡眠质量。
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用中医针灸对患有头疼病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头痛;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5-0228-03头痛属临床常见的病症情况,发生率较高,发生于人体各年龄段,病理表现通常体现在眉弓、耳轮、枕外隆突连线及以上部位的局部疼痛现象。
头痛病症的产生因素较多,在脑血管疾病、神经痛、颅内感染以及全身急性中毒等情况下均有较高的发生率[1]。
中医辨证头痛病症多与桡府和督脉相关,内伤肝、脾、肾,外感湿、热、风、寒等因素致气血失调、脉络受阻、脑窍失养。
在医学临床表现中,患者多感眩晕、呕吐,常规治疗中以西药口服治疗为主,效果较好,但可能存在病症复发以及疗效不佳的情况。
中医依照辨证依据,采用针灸对其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能够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产生[2]。
现通过选取60例患有头疼病症的患者进行研究,为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有以下报告。
针灸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针灸的作用和临床应用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其作用和临床应用广泛。
它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插入针来刺激,以调整和平衡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
以下是针灸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的一些方面:1.缓解疼痛:针灸被广泛用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头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酸痛等。
通过在相关穴位上刺激,可以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物质,从而减轻疼痛感。
2.调整免疫功能:针灸可以调节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好地抵抗疾病。
一些研究显示,针灸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调节内分泌:针灸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促进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
它可以对甲状腺功能、女性月经周期、男性性功能等产生调节作用,从而改善相关问题。
4.改善消化功能:针灸可以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它可以治疗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相关的问题。
5.改善睡眠质量:针灸可以通过放松身体和平静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
它可以治疗失眠、多梦、睡眠不深等睡眠障碍。
6.调节心理状况:针灸可以对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调节作用。
它可以治疗抑郁、焦虑、压力等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7.辅助治疗其他疗法:针灸可以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手段。
它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同时,它还可以与推拿、拔罐、耳穴贴压等疗法结合使用,加强疗效。
针灸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针灸内科: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2.针灸外科:如创伤、骨伤等。
3.针灸妇科:如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
4.针灸皮肤科:如湿疹、荨麻疹等。
5.针灸精神科: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6.针灸康复科:如脑卒中后遗症、运动损伤等。
此外,针灸还可以应用于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例如,通过定期的针灸治疗,可以平衡身体的阴阳,调整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针灸的原则和技术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
整理2018 年 7月~2019 年 7月间收治头痛患者 90 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
和观察组45 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
治疗后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
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PPI和PRI明显低于对照组,观
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头痛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有效控制疼痛复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针灸;头痛;治疗;疗效对比
头痛既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可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的常见症状。
头痛一证,有外感与内伤之辨。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1]。
督脉直接与
脑府相联系,手足三阳经、足厥阴肝经均上头面,因此各种原因导致头部经络功
能失常、气血失调或脑桥失养等,均可以导致头痛。
针灸具有独特的经络理论,经
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经路,它“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 [2]。
针灸治疗头痛有较好疗效,可明显减轻症状和减少发作频率,现对中医
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8 年 7月~2019 年 7月间收治头痛患者 90 例,随
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 例。
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3.5±4.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年,平均病程3.5±0.6年;
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5.5±6.5)岁;病程最短1.2
个月,最长6.8年,平均病程3.6±0.8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罗通定,口服,每次30mg,每日3次。
观察组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宣通清窍、祛邪止痛,因而基本穴位为百会、
风池、太阳、率谷、列缺、合谷、太冲。
如属肝阳上亢者加用中封、行间、涌泉;
属痰浊上扰者,加中脘、丰隆、足三里、内庭、历兑、太白:属气滞血淤者,加膈俞、血海、少冲、三阴交,其中少冲可刺出血。
以上均每选4~6穴,用毫针施以泻法,一
般不灸,可用电针,予中强度刺激。
如头痛而气血虚弱者,宜加脾俞、胃俞、肾俞、气海、足三里等穴,每选4~6穴,用毫针施以补法,宜配合灸法。
风寒头痛治拟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穴取百会、风府、列缺、外关。
鼻塞流
涕者加迎香,两颞部头胀痛者加太阳[3]。
百会沿皮刺入头皮腱鞘内1寸,风府为危
险穴位,其直下深部为生命中枢延髓,所以不可深刺,通常直刺0.3~0.5寸即可,并同
时观察患者反应,如诉四肢麻电感,应立即停针并稍退之。
列缺向心平刺0.5~1寸,
外关直刺0.5~0.8寸即可。
每日1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风热头痛治拟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穴取百会、风池、太阳、曲池、合谷。
热甚者可加大椎、阴陵泉。
风池针刺时应注意进针方向,通常进针为向鼻尖最为安全,进针深度为0.5~1寸,不宜过深,以防针刺伤及脑实质。
太阳可直刺,避开颞动、
静脉。
曲池直刺1~1.5寸,合谷穴可直刺0.5~1寸。
针用泻法,每日1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无头痛症状;显效:疼痛改善,
症状有明显好转;有效:头痛次数减少,头痛次数减弱,疼痛时间缩短;无效:
经过治疗患者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据采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和行 t 检验。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5例,治愈18例
(40.0%),显效15例(33.33%),有效9例(20.0%),无效3例(6.67%),
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45例,治愈13例(28.89%),显效15例
(33.33%),有效5例(11.11%),无效12例(26.67%),总有效率73.33%;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5例,治疗后复发2例,复
发率为4.44%;对照组患者45例,复发8例,复发率为17.78%,观察组明显低
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两组患者VAS,PPI和PRI的对比,对照组患者45例,VAS
(2.43±1.11),PPI(1.21±0.36),PRI(1.58±0.23);观察组患者45例,VAS (2.05±1.06),PPI(1.05±0.26),PRI(1.22±0.33);观察组患者VAS,PPI和
PR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45例中胃肠道反应 1 例,不良反应发
生率为 2.22%;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8 例,肝功能异常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
为2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头痛主要是“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滞留,阻抑清阳”所致。
再加上“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阻塞经络,脑失所养”等各种致病因素诱发产生。
也就是说,头是各条阳经和厥阴经交汇点,任何导致气血失调、经络不通、脑功能
失调的病因都可诱发头痛。
因此,临床上用中医的经络辨证和病因辨证来区别头痛,并以此作为选穴治疗的原则[4]。
治疗时常选阳经的合谷、风池、太阳、印堂等以及阴经的百会、太中、内关、涌泉等穴,再配合相应的腧穴,就是治疗一般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时常采用的
方法。
另外,还可根据相应的病因辨证选择进针时的手法,如对外感头痛采取疏、泄、化;对肾虚头痛采取补、养;对痰血头痛采取活、理等正确选穴加上合理使用
手法才能有效地治疗头痛。
针灸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针灸治病是有着具体的物质基础的,头痛的病因颇多,宣通清窍、祛邪止痛。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复发率为4.44%;VAS,PPI和PRI明显
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22%,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中医针
灸在头痛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大大提升临床疗效,复发率低,缓解疼痛。
总之,对头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振勇, 江笑兰. 痛风性关节炎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35(8):125-125.
[2]柯来明, 彭仁华.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临床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23):80-81.
[3]杜晓苒. 78例中医针灸治疗头痛临床疗效观察[J]. 2015(z2):152-152.
[4]杭晓娟, 范刚启, 郝传传. 对针剌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的几点建议[J]. 西部中医药, 2010.23(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