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的传承与更新设计初探——以丰台区长辛店街道朱家坟社区局部公共空间改造项目为例
《2024年基于空间行为分析的老旧住区公共活动空间更新研究——以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生活区为例》范文

《基于空间行为分析的老旧住区公共活动空间更新研究——以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生活区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老旧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生活区为例,通过空间行为分析的方法,对老旧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
旨在为城市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老旧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生活区作为典型的老旧住区,其公共活动空间存在诸多问题,如空间布局不合理、设施陈旧、缺乏绿化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因此,对东高地生活区公共活动空间进行更新研究,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空间行为分析方法本文采用空间行为分析方法,通过对东高地生活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观察和调查,了解居民的公共活动需求、活动规律及空间使用情况。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地调查:对东高地生活区的公共活动空间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空间布局、设施状况及绿化情况。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居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满意度、需求及改进意见。
3. 行为观察:对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居民的公共活动规律及空间使用情况。
四、东高地生活区公共活动空间现状及问题通过空间行为分析,发现东高地生活区公共活动空间存在以下问题:1. 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区域空间过于拥挤,部分区域则空置无人问津。
2. 设施陈旧:公共设施老化、破损严重,缺乏维修和更新。
3. 缺乏绿化:绿化面积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4. 缺乏特色: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特色和吸引力,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五、公共活动空间更新策略针对东高地生活区公共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更新策略:1. 优化空间布局:根据居民的公共活动需求,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使空间分布更加均衡。
2. 更新设施:对老化的公共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新,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024年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式微更新途径——以北京微花园为例》范文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式微更新途径——以北京微花园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小微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造与更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公众参与式微更新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更新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
本文以北京微花园为例,探讨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式微更新的途径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现状与挑战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如小巷、广场、街头绿地等,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空间往往存在功能缺失、设施陈旧、环境脏乱等问题。
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小微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更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公众参与式微更新的意义公众参与式微更新是一种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模式。
它强调公众的参与和互动,通过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城市空间进行精细化、人性化的改造。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还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增强公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四、北京微花园的实践案例北京微花园是公众参与式微更新的成功案例之一。
该项目以小微公共空间的改造为切入点,通过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空间进行精细化、人性化的改造。
在改造过程中,项目组与社区居民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收集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
最终,微花园的改造不仅改善了社区的环境,还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交流的场所。
五、北京微花园的微更新途径1. 前期调研与规划: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社区居民对小微公共空间的需求和意见。
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和规划。
2. 公众参与设计:项目组邀请社区居民参与设计过程,共同探讨空间的布局、功能、设施等。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参与度,还能够使设计更加符合居民的需求。
3. 精细施工与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组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同时,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最小化。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北京幸福社区周边地区为例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北京幸福社区
周边地区为例
崔怡冉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22(19)21
【摘要】为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北京老城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城市更新,北京幸福社区建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位于北京老城传统空间格局保护区内,针对北京幸福社区的多种问题,提出老旧社区活力提升、品质提升的改造设计,基于城市有机更新、社区微改造、开放街区理念,对社区服务设施、微社区空间、步行系统、新建住宅、文化创意园区、社区活动中心六个领域进行了重点的提升与设计。
坚持老城保护,在保护的同时,不断改善社区周边景观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通过多个方面的建设,实现社区活力的提升。
【总页数】5页(P171-174)
【作者】崔怡冉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研究r——以安徽省宁国市河沥溪小溪口历史街区为例
2.城市更新背景下大运河沿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以江苏仪征城
南大码头街区为例3.城市更新背景下
社区居民对建筑遗产认同的变化
——以广州荔湾历史文化街区为例4.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以赣州市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为例5.城市更新语境下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以济南商埠区“一园十二坊”及周边地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设计—长辛店大街更新改造设计

80%以上的产权收购 合理的补偿标准
80%以上的经营权收购 政府给予租金收益保证
政府职责
政府前期宣传引导 政府协助股份公司成立 提供政策保障 指导经营业态业种
政府拥有所有权 对街区的运营给予指导、控 制
政府与产权人的租约关系 对街区的运营给予指导、 控制
永续发展理论模式
(两权分离模式)
高
建议模式 政
改造,进一步完善当地居民居住环境。 3.利用相应的院落进行改造,研究使用功能和居民居住方式确
定几种院落改造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的创新。
空间改造策略
保护实施策略
问题:文化传承的凋零,古驿站,古寺庙功能逐渐缺失,建筑单体破 败。
策略:根据查阅当地相关资料,恢复长辛店大街原古驿站的形式,利 用人文历史资源打造当地的人文特色建筑。
府
投
政府返租
入
制
和
参
与
股份公司
度
制
低 低
高 街区改造综合效益
街
示意性
区
商
业 价 实际价值
值
政府返租制 向股份公司
制转变
市场估计价 值
市场认知度 (开街时间)
选择原则 ❖ 具备可操作性,容易执行,产权人易接受; ❖ 政府投入小;产权人集体参与; ❖ 政府可引导但不直接参与;可市场化运作;
《2024年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式微更新途径——以北京微花园为例》范文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式微更新途径——以北京微花园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空间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文化、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
然而,小微公共空间在管理和更新方面往往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公众参与式微更新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更新模式,正逐渐成为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更新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北京微花园为例,探讨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式微更新的途径与成效。
二、北京小微公共空间现状与挑战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拥有众多小微公共空间。
这些空间虽遍布城市各处,但在管理、使用和更新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如空间利用不均、设施老化、缺乏维护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三、公众参与式微更新的意义公众参与式微更新是一种以公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公众参与决策、设计、实施和评估等环节,对城市空间进行持续改进的更新模式。
这种模式有助于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品质,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四、北京微花园的公众参与式微更新实践北京微花园是公众参与式微更新的典型案例。
在微花园的更新过程中,公众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市民对小微公共空间的需求和期望。
2. 规划与设计:邀请市民参与规划与设计,将市民的需求和想法融入设计方案中。
3. 实施与监督:市民可以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对项目进行监督,确保项目按照规划进行。
4. 评估与反馈:项目完成后,进行效果评估,收集市民的反馈意见,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五、北京微花园的成效与启示通过公众的参与,北京微花园在空间布局、设施配置、环境营造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市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得到了提高,小微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这一实践为其他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更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六、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式微更新的途径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更新。
创新规划设计手段引导低碳社区建设的研究——以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为例

创新规划设计手段引导低碳社区建设的研究——以北京长辛
店低碳社区为例
傅少鹏
【期刊名称】《房地产世界》
【年(卷),期】2024()4
【摘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的重要手段。
低碳社区作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基础单元,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低碳社区的实际建设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规划单位需要通过创新规划设计手段,推动低碳社区建设。
本文介绍了低碳生态社区的发展状况,并以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为例,深入研究了如何通过创新规划设计手段来引导低碳社区建设,旨在促进我国低碳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傅少鹏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
2.宜居型社区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低碳生态社区规划为例
3.低碳社区生态绿化及种植设计研究初探——以“武汉后湖低碳新城启动区规划”为例
4.创新规划设计手段引导北京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以北京
长辛店低碳社区规划为例5.未来低碳社区的改造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义乌市宾王社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公共空间对北京老旧社区街道景观微更新——以北京天通苑社区为例

基于公共空间对北京老旧社区街道景观微更新——以北京天通苑社区为例毛圣雯【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9(038)029【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老旧社区; 街道景观; 微更新; 人性化【作者】毛圣雯【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0 引言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演变,北京各个区县已经形成了很多20年以上的老旧居住区。
老旧居住区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区。
目前北京市1990年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老旧社区共1582个,总建筑面积约5850万平方米,约占目前北京市社区总数的2/5,而其中街道绿地面积却远不达标准。
同时在老龄化飞速增长的大趋势下,北京于1990年开始进入老年型城市,作为老龄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老旧社区普遍人居环境相对较差:社区交通不合理、容积率较高、环境设施较差以及居民文体活动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如今社区居民在人际交往、文化、健身等精神层次方面的基础需求。
因此,亟待改造更新的北京老旧社区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第81条对于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大背景下,2018年8月16日,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旨在提升该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绿地基础设施,以此全方位提升该区域品质。
由此可见,老旧社区景观改造势在必行。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良好人居环境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强。
本项目旨在通过相关理论与案例的探究,丰富和发展北京的社区街道景观改造和提升方法,为“回天”地区的“三年行动计划”提供切实可行、可借鉴的提升改造方案。
同时,对于北京地区同种类型的老旧社区的绿地提升具有一定可借鉴价值。
1 老旧社区街道景观及微更新1.1 老旧社区“老旧社区”是指老旧住宅单体及其居住环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空间、社会经济形态和使用时间区段的整体功能状态下产生“综合性陈旧”过程的社区。
历史街区中的口袋公园设计探索——以长辛店老镇为例

学研探索116环艺摘要:探索口袋公园如何在文物高密度聚集、风貌特征显著的历史街区中应用。
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以长辛店老镇作为研究地块总结现状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设计模式。
得出口袋公园应用于历史街区可行的设计方案。
口袋公园可以作为更新改造历史街区的设计方法,但同时需要加强对场所文脉的保护与关注、密切联系街区生活人群。
可以通过自历史街区本身提取设计元素,整理资料库并重新运用于街区改造的方法来实现。
关键词:历史街区 口袋公园 更新保护 长辛店 设计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2-0116-04Abstract:To explore how the pocket park can be used in the historical blocks with high-density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the old town of Changxindian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plot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make analysis and propose design mode.The feasible design scheme of pocket park applied in historical district is obtained. Pocket park can be used as a design method to renovate the historic district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attention of the place context ,and closely contact with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district. It can be realized by extracting the design elements from the historical block itself ,sorting out the database and re applying it to the block reconstruction.Keywords:Historical block Pocket park Renewal and protection Changxin store Design exploration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钱 艺引言如何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保护原有的历史街区脉络是近年来设计者不断探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空间的传承与更新设计初探—
—以丰台区长辛店街道朱家坟社区局部
公共空间改造项目为例
摘要:随着当今城市的发展,老旧城区公共空间功能单一与设施老化的问题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在针对性的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全面地对地块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充分考虑对原有场地的历史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人本主义与场所精神,避免片面地、机械地翻新改造,应尊重和保留居民对原地块的使用权与历史记忆,同时满足其对美好环境与现代生活的基本需求。
此外针对老旧城区老人、儿童比重较大的情况,应酌情配置适老设施、游乐设施,增加康养花园、阅读空间与交往空间,丰富地块功能属性,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感。
在北京市规划局主办的“小空间大生活一一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中,笔者有幸参与了丰台区长辛店街道朱家坟社区局部公共空间的改造设计,且方案最终得以落地实施。
整个过程经过多方参与、严谨论证,是笔者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传承与更新设计的一次实质性的探索,对旧城区改造、口袋公园设计与居住区小微地块更新升级具有一定指导价值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更新;街区改造;口袋公园
引言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提出了“优化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城市魅力与活力” 的发展战略,要求积极推进城市更新、环境改造、节约集约、生态宜居、文脉传承、和谐发展。
北京各级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开展如“腾笼换鸟”、留白增绿、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等各项工作。
其中老城区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改造,是实施街区更新,加快绿色惠民体系建设,提高园林服务民生水平,为市民营造更加充足和便捷的绿色休憩空间的重要抓手。
1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与要素
1.1公共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
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有人为建造的公园、道路停车场等。
从根本上说,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
1.2公共空间的核心要素
首先,是能够对软质及硬质的景观结构进行综合性展示的广场空间。
广场是城市的客厅,是场所的文化形象的展示窗口,并且也是娱乐休闲以及交流观光的重要地点。
其次,是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绿色空间。
绿色空间可以根据不同季节,营造动态的环境条件,具有高度的自然性与生态功能。
第三,街道空间。
街道空间具有商业性、交通性及生活性,可以为城市居民的交往提供有效的限时服务与场所。
2城市公共空间的传承与更新设计
2.1项目地块现状基本情况
设计地块位于丰台河西地区朱家坟南里社区内,是北方车辆集团的家属区,北方车辆集团是始建于1946年的全国重点保军单位。
牤牛河从整个社区中间穿过,将项目地分为北侧地块和南侧地块,面积共约1600平方米。
北侧地块面积约800平方米,紧临车流量较大的云岗路,不适合人流聚集,但北侧地块与北方车辆厂石碑隔路相望,是塑造城市区域地标的理想场所。
南侧地块面积约800平方米,紧邻社区公共厕所,处于社区中心,是整个社区内部人流最为密集的地块,适合老年人和儿童活动。
2.2项目地块文化功能分析
场地附近北方车辆厂的历史以及群钻精神令人振奋,但是却没有展示的界面
和承载的媒体。
因此文化展示与宣传与社区功能补充就是本次改造的重点。
通过
环境的提升,公共空间塑造解决周边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的需求。
通过调查、观察、实地走访,对掌握的一手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和数字统计,
深度科学地分析得出使用人群以老年人,上班族,少年儿童为主。
首先老年人在
园内的时间集中在清晨,以健身活动为主。
早上9点-11点,下午3点-7点,是
地块空间活力比较高的时期。
2.3空间更新改造策略
在访谈及深入的了解场地的特点之后,推断出场地的功能定位需要依赖于对
整个牤牛河沿岸地区公共空间体系的梳理,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前瞻性。
因此本
设计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对牤牛河沿岸长约1.5公里的滨水地区进行
功能策划及城市设计。
针对片区历史、交通和空间与河流背离的核心问题,提出
了用线性空间串联社区居民生活的策略,使河流成为社区公共生活的核心。
同时,在梳理过整体的滨水功能体系之后,对两个地块给与了更加适合自身特点的功能
定位。
两个地块均具有复合功能,全时服务的能力,但是北侧地块突出了纪念性
和标志感;而南侧地块更加注重对社区内部居民的关怀,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
第二个层次,针对两个地块的不用特点,采用了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对于北
侧地块,利用阶梯式的下降台地解决北侧地块的竖向问题;创新的提出用群钻平
面图所衍生出来的“钻”风车去弱化风口的消极影响;策略性的解决人车混行的
安全问题,并增加安保厅,应对交通管理、防疫工作。
由于牤牛河是泄洪河道,
不宜将人的活动过多的降低到水面,因此设计了代表工厂特征的外跨景廊,实现
亲水性的同时,可以起到避雨的功能。
对于南侧地块,将老年人和儿童作为主要服务对象,试图让这两类人群能够
互相取暖,并且将“老北方人”的群钻精神通过老幼的交流得以继承和发扬。
远
期计划将原本处于场地南侧的煤气站迁移,腾退后的土地用于建设老年人之家,
并划出一块地来用于给朱南社区的居民发展城市农耕,以增进北方车辆厂对老职
工的关怀。
南侧地块采用了北方车辆文化元素对城市家具进行了设计,比如装甲
车、倪志富钻、奥运五环、迷彩等元素。
这样通过将儿童和老年人的活动引入场地,并在具体的设计中,使两种人群尽量多的交流。
在形成了第一版方案之后,通过2020年1月19号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因此在后续的实施阶段,采用住建部提出的老旧社区共同缔造方法,号召居民采用投工投劳的方式参与家园建设,节省公共投资的同时,也是一次向社会弘扬北方车辆人群钻精神的宝贵机会。
3城市公共空间的项目实施与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全力配合施工进度,对各分项设计如建筑、总图、机电、结构、市政、精装等,进行统一协调和审査,确保设计理念的贯穿、设计效果的实现,确保分项设计的设计成果准确,有效避免了各分项不交圈造成的成本增加。
深入考虑植物设计,提前采买实生苗,并移植到苗场进行假植。
进入具体施工阶段,实生苗经过析根已经达到假植苗的效果,再移植到居住区种植既保证施工效果又可以减低成本。
此外通过对影响工程成本的施工方洽商,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工程量及造价增减进行分析,做出明确及时的判断,并根据具体施工情况优化硬质景观的施工工艺,尽量选择施工简便的工艺,降低施工造价。
同时积极引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结语
丰台区长辛店街道朱家坟社区局部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项目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实践精神,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措施。
该项目在功能解决、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三个方面得到行业专家的认可,同时在属地公众参与环节得也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肯定。
本次实践是对优秀的本地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的一次初步探索,同时也是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满足各位人群的不同功能需求与保留场所地域精神、历史内涵及文化气息之间的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一次努力尝试,希望可以通过此次项目实践,进一步丰富城市公共空间项目的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竹, 叶珉.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024(003):44-49.
[2]郭恩章. 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对策[J]. 建筑学报, 1998(03):10-12.
[3]杨保军. 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00(00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