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在骨伤科本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重要作用

合集下载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实践与思考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实践与思考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实践与思考导师制对于医学院校本科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帮助学生在学术上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结合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情况和思考,探讨导师制在带教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实践导师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导师制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1. 促进学术成长导师制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中的最主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在学术上的成长。

导师作为学术领域的专家和资深教育者,可以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帮助学生提高学术水平。

通过与导师的亲密接触和深入交流,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知识,还可以获得科研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困难在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惑和困难。

导师作为学术领域的专家和资深教育者,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解答学术问题,提供学业指导,使学生在学术上不再迷茫,更加专注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导师制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中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学术成长,更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获得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包括学术、人生规划、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智成熟、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医学职业发展。

二、导师制在带教实践中的存在问题1. 导师资源不足目前,一些医学院校面临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导师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而一些学校的导师队伍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很多学生无法享受到导师制带来的教育益处。

一些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能力也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学术成长和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2. 带教方式单一目前,一些医学院校的导师制带教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传授知识、科研训练等方面,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实践与思考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实践与思考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实践与思考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具备优秀医德医风、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成为各大医学院校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

而在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制带教则被视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本文将结合我在导师制带教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探讨导师制带教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中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导师制带教是指一名或数名教师为一个或数个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活动,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在科研、学术、职业等方面全方位成长的教学模式。

导师制带教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中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

医学科研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科研技能。

在导师制带教中,导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特长与潜能,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培养,从而培养出更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

2. 培养精英人才。

导师制带教可以帮助医学院校难得的精英人才更好地成长。

此外,由于导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这些学生都具备成为人才的潜质。

3. 激励学生的学术兴趣。

在学生的学业旅程中,由导师指导带队,再加上专业的指导和实践训练等方式,既为学生提供了即时性、多样性和高效性的学习以及实践机会,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兴趣。

二、导师制带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导师选择问题。

导师人数不足、资历不够高、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会影响到导师制带教的效果。

如何选取合适的导师很关键。

解决方案:(1)制定导师的选聘标准。

选聘导师无疑应该把专业学识和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相结合,选取有优秀的学术实践能力和大量实践经验的导师。

(2)负责人和导师要推行考核制度,每届导师要考核一次其教学成果,每个学院要根据不同科目的教学需要,制定导师的分布比例和管理办法,在每个学年度结束时进行考核。

2. 学生管理问题。

在导师制带教过程中,学生的管理也是关键,这包括学生选课、筛选、考核和证书等内容。

导师制在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导师制在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导师制在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兰凯张光伟张渭民来源:《医学信息》2019年第04期摘要:目的; 探索導师制在临床医学本科生实践教学方法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方法; 制定导师制相关制度,在我校附属医院建立本科临床实践教学导师组,选择在本院实习的临床医学生做为培养对象,根据双向选择原则,每位实习生选择一位导师,导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对指定实习生进行全程有针对性的思想方面的引导及专业方面的辅导,并对参与该研究的导师及实习生发放相关调查问卷。

结果; 实习生认为导师制的实行有助于提高其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95.71%),提高其临床技能操作水平(97.14%),提高自身的医患沟通能力(94.29%),对自身就业指导有帮助(94.29%),有必要实施导师制(97.14%);带教老师认为实行导师制有助于促进自身教学水平(95.00%)及教学积极性92.50%的提高,有助于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90.00%),有其存在的必要性(97.50%)。

结论; 临床医学本科生实习中实行导师制有助于学生在临床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职业认知方面的培养,提升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R-05;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4.005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4-0014-02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role of tutor system in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for undergraduates in clinical medicine. Methods; The undergraduate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instructor group was established in Xian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 Medical College. The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who were internship in thi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training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wo-way selection, each intern selected a tutor. During the internship process, the tutor was in the course of student internship. Conduct targeted instructional and professional counseling for designated interns and issue relevant questionnaires to the instructors and interns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Results; The interns believ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utor system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clinical problems (95.71%), improve the clinical skills (97.14%),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94.29%), help to employment guidance (94.29%), and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tutor system(97.14%); The teachers believ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tor system can help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95.00%), increase the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ng in teaching (92.50%),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internship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ernship (90.00%), and itis necessity of existence (97.50%).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tor system in clinical medical undergraduate internships helps students to develop practical clinical problems, improve communication skill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clinic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cognition,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Key words:Tutor system;Undergraduate;Practical teaching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导师制在临床本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导师制在临床本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导师制在临床本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导师制已经在临床实习生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导师制是一种基于师生交流,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亲密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更加有效的学习体验。

下面将介绍导师制在临床本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导师制能够促进临床本科实习生的个性化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主要是以“一对多”的方式实施的。

这意味着教师必须采取通识教育。

然而,从教学实践和学生需求出发,教师的教育制度并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和特殊的学习风格。

相比较之下,导师制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导师制还可以提高临床本科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导师关注的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

在近乎个性化的指导下,学生得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把教学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

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有机会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处理问题,从而达到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的目的。

这种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容易高度自主开发学习策略,更容易掌握相关技能,并养成了消主次调查赋的好习惯。

最重要的是,导师制还能够改善临床本科实习生在实践中的职业素养。

导师制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基于实践的、反复验证和总结的过程。

实践有可能会遇到许多难题,需要导师的指导和协助。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高效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并遵守医学伦理和法规。

总之,导师制能够提高临床本科实习生的个性化教学水平、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也应注意到,导师制只适合于少量或单一学科的学生。

另外,导师制模式还要配合现有的实习安排相结合,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的教育界应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改进,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临床实习带教制度

临床实习带教制度

临床实习带教制度临床实习带教制度是指在医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由一位有资深临床经验的医生或医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和学习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临床实习带教制度对医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实际操作的训练,医学生能够更加熟悉和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

其次,通过导师的指导,医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其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此外,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学习,医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医学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拓宽其学术视野。

最后,通过与导师的合作,医学生能够接触到临床医学的精髓和传统,传承医学的优良传统和职业道德。

临床实习带教制度对医学生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实践操作和导师的指导,医学生能够更加熟悉和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

通过导师的指导,医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其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学习,医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医学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拓宽其学术视野。

通过与导师的合作,医学生能够接触到临床医学的精髓和传统,传承医学的优良传统和职业道德。

总之,临床实习带教制度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实践操作和导师的指导,医学生能够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深入了解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拓宽其学术视野,传承医学的优良传统和职业道德。

因此,医学院和医院应积极支持和实施临床实习带教制度,为医学生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导师制在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导师制在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2019年2月第32卷第4期Medical Information Feb.2019Vol.32No.4医学信息学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疗相关法律的逐步完善和患者自我权利意识的增强,临床实践教学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制约了医学生临床实践操作的学习。

学生在每个临床科室的轮转时间有限,师生间缺乏足够的了解,临床带教老师不能掌握学生整体的实习情况,难以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

近年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导师制,以师承关系的方式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认知度和实践教学质量。

我校从2015年开始在部分附属医院开展临床本科生实践教学导师制,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得到了导师和学生的认可,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以期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共70人,毕业前实习点为西安医学院附属咸阳医院。

1.2研究方法1.2.1导师制相关制度制定包括导师遴选办法、导师职责、考核、奖励细则等。

在主要临床科室遴选临床经验丰富、科研基础扎实、热爱教学工作、有一定带教经验的医生作为带教导师。

1.2.2实践教学导师制的实施①举行师生见面会:导师介绍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基本情况、科研方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指导需求,师生进行双向选择,最终确立师生关系。

每位导师指导1~2名学生。

②日常教学安排: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和科室具体情况安排相关教学活动,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和课题研究。

包括了解医院环境及相关工作流程和医疗制度,常见疾病的诊疗思路的培养,参与导师部分科研项目,学生定期向导师汇报实习情况,导师定期对学生临床技能进行考核。

1.2.3调查工具通过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师生内容分别设置具体见表1、表2。

2结果2.1实习生问卷调查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基金项目:西安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4JG-06)作者简介:兰凯(1984.4-),男,河南偃师人,硕士,讲师,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肾脏病方面的研究导师制在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兰凯,张光伟,张渭民,宫博文,周连锁(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21)摘要:目的探索导师制在临床医学本科生实践教学方法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实践与思考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实践与思考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实践与思考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培养也变得越发重要。

作为未来医学界的接班人,他们需要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医学知识培训,同时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临床技能和医学素养。

而本科生导师制带教,作为目前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医学院校本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实践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的基本概念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是指在医学院校阶段,由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医师作为导师,针对本科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教学。

导师在教学上不仅要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通过导师制带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为学生未来的临床实践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促进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实践计划,包括带领学生进行临床查房、参与手术、观摩诊断治疗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2. 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医学道德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医学道德的塑造。

导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医者仁心、医者爱心等医学伦理道德知识,引导学生端正医学态度,培养医学情怀,使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更加懂得关爱病人,尊重生命。

3. 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带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医学专业技能,更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导师可以通过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更具竞争力。

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运用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的护理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护理教学需要有科学的教学机制才能实现其有效地培养护理人员。

在护理教学中,导师式带教模式逐渐受到关注,被认为可以有效地反映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二、导师制带教模式的特点(1)导师的作用导师是护理带教的主要角色,负责带领学生实施护理服务,指导学生临床诊断护理并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同时,导师需要激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思维方式。

(2)设置教学场景手术室是带教学生技能学习的重要场所,导师制带教模式通过设置教学场景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护理流程及护理技法,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学习护理的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护理技能。

(3)建立双向互动建立双向互动可以有效地增强带教效果。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讨论和教学中去,导师可以用倾听、问题解答以及理论教学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样,学生就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习和掌握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

(1)重视现场教学(2)加强精神支持导师制带教模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让学生愿意投入到护理实践中去。

导师可以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

(3)实时反馈通过导师制的带教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情况,深入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改进,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护理技能,提高护理技能和专业水平。

四、结论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和专业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在护理培训中,导师的角色尤为重要,应该坚持科学的带教方法,严格把控教学流程,确保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师制在骨伤科本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重要作用标签:导师制;临床带教;临床技能
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能力,并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1]。

骨伤科作为临床医学的一门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前医学模式要求医生要从生物、社会、心理三个方面诊治疾病[2],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借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之东风,我校在全面分析医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临床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并对动手能力要求高的骨伤学科进行试点,进行导师制临床带教改革,笔者作为骨伤学科的教学秘书,全程参与了整个过程并向教育部专家进行了汇报,得到高度肯定,现针对我院骨伤学科实行的导师制带教并根据自己担任教学秘书对导师制带教的切身体会,谈一下其作用:
1导师制带教的基本形式和职责
我院施行的临床带教导师制是在借鉴研究生导师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聘请了热心于教学、责任心强、临床工作经验丰富高年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作为导师。

为了搞好该项工作,首先经医院党政会议决定,并发文至各科室,引起科室主任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同时,召开全院大会,当场让即将进行实习的学生拜师并给被遴选的导师颁发导师证书。

使得实习学生和临床医生明确“师徒”关系。

其次,我们制定导师工作职责,强调作为临床导师工作的特点及工作任务、目的、要求,这次临床带教主要以骨伤科为试点,其职责是:全面负责自己所带学生的臨床实习进展情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定期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辅导和考核,如果学生两次出科考试不及格,取消导师的年终评先资格,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骨伤学科是一门对临床技能要求相当高的专业,要求动手能力强,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也恰恰是临床动手技能成为骨伤科实习生考核的瓶颈。

我院导师制带教实行两年来,骨伤科的实习生基本上突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的这个瓶颈,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 导师制带教实施的具体情况
实习学生实行早7晚7制,即除了当天跟着自己的导师值班的学生外,其他学生早7点进病房,晚7点离开,被遴选为导师的中青年临床医生轮流值班,保证每天早上有一个医生在7点半给学生读X线片或者讲解某个病症,一周给学生进行一次科室内讲座,每个月月底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考核或技能比武。

这样下来,每个临近毕业的学生都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换药、拆线、常规石膏及夹板固定、常规皮牵引、骨牵引、独立进行清创缝合,常见关节脱位的整复,独立阅读常见的骨折和脱位的X线片,对常见骨折独立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对常见的四肢骨折的手术非常熟悉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小的手术。

3教学管理部门对临床带教进行督导
医院的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热心于教学、责任心强、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处事公正,在国内享有较高声望的老教授、老专家为督导员,对临床带教工作定期检查和督导。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检查并发现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反馈给临床导师。

其具体做法是:对临床带教查房不定期检查,对临床医生的带教能力进行评估,制定教学评估表,对带教质量按等级评分,并在备注栏中填定评语。

专家在检查后及时与被评导师谈话,肯定成绩,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在某一阶段带教结束时,由科室主任综合督导员多方面的评估信息反馈给带教导师本人,帮助其有针对性地改进临床带教。

4导师制带教的效果
临床导师通过教学示范(听课、看见习)、医疗技能考核,听取督导员经验和意见,较好地发挥了临床带教的作用。

我院实行的导师临床带教制度,是借鉴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制和中医师带徒授课的优势。

将每一个临床实习的本科生具体到科室的每一个医生头上,即一个医生负责带好一个学生,在实习期间,该医生就是这位学生的临床带教导师。

通过这种带教方式,人为的拉近了学生和临床老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得每个临床医生开始真正的关心自己的学生的临床业务能力,毕竟,学生之间能力的高低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老师的水平,这样一来,作为老师愿意出全力教好学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为自己争光,而学生在临床上有了直接的依靠,有了困难就可以直接找自己的导师解决,而自己老师交给自己的任务也心甘情愿地去完成,去做好,真正在临床上提高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鉴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尤其是临床技能的提高,的确需要老师将自己走过的弯路,自己的心得,体会,技巧悉心教授,一个师徒名分,将这种问题轻易解决。

一个师徒名分,使得老师觉得自己的付出物有所值,同时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得到了满足,极大的调动了临床医生的教学积极性,对提高临床带教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5导师制临床带教展望
如前所述,临床教学是培养合格医师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医学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3]。

一名本科生的临床实习阶段是其以后医学生涯的一个重要的起步阶段,作为我院刚刚开始进行的导师制教学初步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们刚开始进行的是一比一的导师制,即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教学效果很好,可是现实是目前临床教学资源非常匮乏,一比一导师制难以大范围进行,而在此基础上的一个导师带2个甚至是多个学生的导师制带教能否像一比一导师制那样保持着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导师制所带来的临床医生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及学生的归属感,是其他任何教学模式所无法取代的,也是保证高质量临床教学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学政,高书杰.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1) :1.
[2]南福清,陈海军,钱奇春.加强临床教学注重能力培养[J].淮海医药,2005,23(4) :342.
[3]张海澄,郭红,曹兆龙,等.加强临床教学,培养合格医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