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控制与风险评价清单(车间岗位)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和机遇评价表(生产车间)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和机遇评价表编号:JL-6.1.2-03序号:序号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工序/场所/活动可能造成的结果(人身伤害/健康损害等)时态状态过去是否发生风险值D=L*E*C危险等级是否重要风险控制措施及措施带来的健康安全的改善机遇L E C D43用其它金属丝代替熔断丝触电、设备损坏将来/紧急否167424一般严禁使用44照明专用回路无漏电保护车间照明触电伤害将来/紧急否167424一般严格电气安全检查45灯具金属外壳未作接零保护触电伤害将来/紧急否167424一般严格电气安全检查46悬挂照明灯具的桥架意外坠落物体打击将来/紧急否163185否定期检查47潮湿环境及手持灯具未使用安全电压触电伤害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使用手电48私接、私拉电线车间用电触电将来/紧急否167424一般严格用电管理49使用大功率电器火灾将来/紧急否167424一般严禁使用50标识不明车间消防设施的配置人员伤亡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及时更换修复51消防器材配置不足火灾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按规定进行配置52消防器材过期火灾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加强消防检查,及时换药53无消防措施、制度或无灭火器材现场防火火灾、人员伤害将来/紧急否167424一般加强日常管理54灭火器材配置不合理火灾、人员伤害将来/紧急否363544一般加强日常消防检查55安全通道不畅人员伤亡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随时保持通畅56人员横跨运转设备设备运行机械伤害将来/紧急否163185一般加强安全教育案例培训57防护装置不全或人员操作失误机械伤害将来/异常否163185一般加强安全检查58未有保护装置及漏电保护装置触电将来/紧急否163185一般加强安全检查59现场地面不平人员摔倒机械伤害将来/异常否161185一般设置警示标志60现场地面油滑人员摔倒机械伤害将来/异常否161185一般及时拖扫干净61设施设备运转噪声影响听力现在/正常否661364一般戴耳塞62钻头等锋利工具使用机械伤害现在/正常否163185一般戴防护手套63材料、零配件边缘锋利取用和操作割伤现在/异常否361185一般小心拿取、戴手套操作64手持电动工具外壳带电手持电动触电伤害将来/异常否361185一般及时修复序号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工序/场所/活动可能造成的结果(人身伤害/健康损害等)时态状态过去是否发生风险值D=L*E*C危险等级是否重要风险控制措施及措施带来的健康安全的改善机遇L E C D工具(电动螺丝刀/手电钻/角磨等)65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损坏将来/正常否163185一般及时修复66用电方法不当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用电安全教育培训67电源线路破损/老化将来/异常否363544一般及时修复68电源线过载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及时更换69长时间运转,电源线路过热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注意劳逸结合70电动工具运转噪声现在/正常否361185一般戴耳塞71振动现在/正常否361185一般戴手套操作72电动工具运转产生高温灼烫现在/正常否361185一般戴手套操作73模具工装的安装与调试日常生产作业机械伤害现在/正常否363544一般运行控制74设备、管线、阀门等泄露或破裂火灾或人员伤害将来/紧急否167424一般日常安全检查,及时修复75各设施之间连接处未及时进行检查将来/紧急否1315454一般运行控制76设备上的仪器仪表等未进行检验将来/异常否0.567214一般运行控制77设备电气线路隐患或带电触电将来/异常否363544一般日常安全检查,及时修复78设施设备机械隐患人身伤害将来/异常否363544一般日常安全检查,及时修复79随手抛掷工件或物品物体打击现在/异常否361185一般日常安全教育80未及时清理工作面上方的未固定物品物体打击现在/异常否361185一般日常安全教育81工序间物料转序机械伤害现在/正常否363544一般运行控制82在高层货架上存取物料与配件物体打击将来/异常否163181一般运行控制83作业时物料扬尘粉尘危害将来/异常否163181一般戴防护口罩84设备工具使用不当机械伤害现在/正常否361185一般正确使用85人员密集疾病传播现在/正常否361185一般戴口罩86堵塞进出通道人员伤害将来/异常否363544一般随时保持通道畅通87多设备同时运转影响听力现在/正常否16165一般戴耳塞制表/日期:审核/日期:。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清单(公司、车间、部分作业现场)

109
的使 用
防护罩缺失
110
安全防护装置松脱
注塑 机使
用
CO2压 力储 罐及 管道
旋转 线
雪花 机
喷涂 机器
手
状态
时态
正异 紧 过 现 将
常常 急 去 在 来
√
√
√
√
√
√
√
√
√
√
√
√
可能导致的危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压伤 缠绕伤害
压伤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L*E*C=D
LEC D
风险级 别
321 6
触电、电气火灾
火灾 火灾 物体打击
7
插座漏电
8
炊事人员未体检
9
公用餐具未消毒
10
公用餐具时,员工未进行体检
11
厨房内外不卫生、炊具不干净,有腐料变质食品
12
加工、保管生熟食品未分开
13
有传染性疾病的员工的餐具未单独隔离存放
14
急性传染性疾病如非典等流行
15 食堂 炊事人员使用炊具不当或失误
16
高温物体烫伤
Ⅴ
√
触电
1 1 15 15
Ⅴ
√
触电
1 1 15 15
Ⅴ
√
触电
1 2 15 30
Ⅳ
√
触电
1 2 15 30
Ⅳ
√
触电
1 2 15 30
Ⅳ
√
火灾
3 1 15 45
Ⅳ
√
火灾
3 1 15 45
Ⅳ
√
眼睛伤害
3 2 3 18
Ⅴ
√
中毒
车间全套危险源辨识、控制与风险评价清单

现在
正常
化学灼伤
3 3 3 27 2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现在
正常
火灾或爆炸
3 3 7 63 2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现在 异常,应急
化学灼伤
3 6 3 54 2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现在 异常,应急
化学灼伤
1 6 3 18 2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39
接触高温设备或管线,蒸汽 泄漏
现在
正常
烫伤
40
现在
正常
中毒
是非 判断
风险评价 (风险概率评价法)
风险
现有控制措施
3 6 3 54 2类 穿戴好防护用品
3 6 7 126 2类 穿戴好防护用品
3
现场违章动火作业
现在
正常
火灾或爆炸
3 6 7 126 2类 严禁违章作业
4
氨卸料管线/槽车泄漏
将来 异常,应急 化学灼伤/火灾或爆炸
3 3 40 360 3类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02
现场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 或火灾发生后不懂处置
将来
异常,应急
火灾
3 6 1 18
1类
定期检查保养,组织学习事故 演练
103
未按规定着装
现在
正常
机械搅拌伤害
3 6 1 18 1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104
劳保用具穿戴不齐
现在
正常
伤害身体
3 6 1 18 1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105
焊接产生弧光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和风险评价清单(车间岗位)
岗位:浸出岗位
活动/对象:操作 分析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产品、服务活动/ 过程
冶金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炼钢单元)

冶金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转炉炼钢)一、生产准备 (3)(一)皮带机上料 (3)(二)废钢准备 (4)(三)进铁水(倒罐站) (4)(四)铁水预处理 (5)(五)钢水包、铁水包、中间包准备(冷修) (5)(六)钢水包热修及转运 (6)二、转炉炼钢 (7)(一)转炉兑铁水 (7)(二)转炉加废钢 (8)(三)转炉冶炼 (8)(四)转炉出钢、倒渣 (10)(五)钢水精炼 (11)(六)炉下作业 (12)(七)炉衬、出钢口维护 (13)(八)渣场作业(渣罐吊运翻磕、热焖渣、装车外运) (13)(九)钢渣磁选 (14)(十)炉役 (14)三、钢水连铸 (15)(一)铸机开浇前准备 (15)(二)铸机上钢水 (16)(三)大包浇注 (17)(四)中间包浇注 (18)(五)脱引锭、铸坯切割 (20)(六)坯库作业、钢坯精整 (20)(七)铸机设备点检、检修、维护 (22)(八)事故处理、故障处理 (23)四、起重作业、吊运作业 (24)(一)液态金属吊运作业 (24)(二)转炉加废钢、废钢配斗、磁选废钢作业 (25)(三)其他起重作业 (25)(四)起重机检修 (26)五、转炉净汽化、除尘 (27)六、锅炉 (31)七、检、维修作业 (32)八、建构筑物 (32)九、液压站 (33)十、电气安全 (34)十一、危险作业 (34)十二、厂内运输 (36)冶金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炼钢单元填报单位:炼钢填表人:填表时间:序号风险点名称/类别所在位置主要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级别典型控制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M E S R一、生产准备(一)皮带机上料1.皮带机皮带机上料运行区域、地下料仓、皮带通廊、高位料仓等皮带机巡检时跨越皮带。
机械伤害 1 6 4 24 四1.严禁跨越皮带,应走安全过桥。
2.安全绳缺损或拉绳开关失灵、护罩及护栏不全时不准作业。
3.现场应设置“严禁跨越”安全警示牌。
铸造车间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2020年整理).pdf

3
6
4
72
三
8
管理
开炉期间,未对水电进行例行检查
火灾、触 电
开炉期间,水、电工必须每小时检查一次电路、水路
3 6 4 72
三
9
起
10
重 机
吊
装
11
作
业
12
作业人员 下方站人或停留
物体打击 吊装作业时,危险地带下方禁止站人或逗留
3 6 2 36 四
起吊工作前检查所用的一切工具、设备是否良
钢丝绳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 不合理、钢丝绳断裂
作业人员操作时未带安全帽.劳 保鞋
物理伤害
1.为员工配备并正确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2.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3
6
2
36
四
16
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未带耳塞
职业病
1.为员工配备并正确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2.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3
6
4
72
三
17 抛丸作业 抛丸机
1.零件锋利边沿或毛刺割伤。 2. 安全知识缺乏操作失误。
灼烫、爆 炸
加强培训,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后持证上岗
3 6 4 72 三
6
管理
作业场所安全标志齐全、醒目
其他
现场增加缺失的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牌
1 6 2 12 五
7
管理
未认真检查炉衬和炉体是否完好、可 靠,未对坩锅内径厚度、操作工具进 行检查。
火灾、爆 炸
加强开炉前检查,认真检查炉衬和炉体完好、可靠,对 坩锅内径厚度、操作工具进行检查。
物体打击
定期检查,遵守操作规程等各项规定,持证上岗, 杜绝违章作业。
铸造车间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

铸造车间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辨识区域(部位、场所):铸造车间序号风险点风险点类别危险源事故类型典型控制措施MESR级别管控等级1 中频炉作业人员灼烫、物体打击灼烫、爆炸为员工配备并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3 32 中频炉加料作业物料潮湿引发爆炸搬运物料时爆炸、灼烫、高处跌落严格按照熔炼工操作规程操作,加强培训,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后持证上岗 3 33 中频炉投料其它伤害未认真检查炉衬和炉体是否完好、可靠,未对坩锅内径厚度、操作工具进行检查严格按照熔炼工操作规程操作,现场增加缺失的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牌 3 64 中频炉作业人员对中频炉操作不熟练、违章操作炸管理作业场所安全标志齐全、醒目,加强开炉前检查,认真检查炉衬和炉体完好、可靠,对坩锅内径厚度、操作工具进行检查,开炉期间,水、电工必须每小时检查一次电路、水路 6 65 起重机吊装作业物体打击火灾、爆炸起吊工作前检查所用的一切工具、设备是否良好,工作前应了解吊物尺寸、重量和起吊高度,安全选用机械工具,不得冒险作业,不得超负荷操作,严禁吊物下面站人或停留 6 46 起重机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未遵守操作规程、违章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确火灾、触电指挥、吊机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指挥,明确指挥信号 6 47 起重机轨道坍塌物体打击轨道基础承载力不够轨道基础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实施,轨道基础有问题时必须停工维修 2 28 电气设备配电箱火灾火灾、触电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接地、绝缘状况和电气线路的可靠性,防止短路、漏电等现象 4 3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辨识区域:铸造车间1.中频炉操作风险点风险点:作业人员加料、投料、操作不熟练风险类型:灼烫、物体打击、爆炸、其他伤害典型控制措施:为员工配备并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熔炼工操作规程操作,加强培训,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后持证上岗,现场增加缺失的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牌,加强开炉前检查,认真检查炉衬和炉体完好、可靠,对坩锅内径厚度、操作工具进行检查,开炉期间,水、电工必须每小时检查一次电路、水路MESR级别:3管控等级:32.起重机操作风险点风险点:吊装作业、操作人员风险类型:物体打击、火灾、爆炸、触电典型控制措施:起吊工作前检查所用的一切工具、设备是否良好,工作前应了解吊物尺寸、重量和起吊高度,安全选用机械工具,不得冒险作业,不得超负荷操作,严禁吊物下面站人或停留,指挥、吊机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指挥,明确指挥信号,轨道基础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实施,轨道基础有问题时必须停工维修MESR级别:6管控等级:43.电气设备风险点风险点:配电箱风险类型:火灾、触电典型控制措施: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接地、绝缘状况和电气线路的可靠性,防止短路、漏电等现象MESR级别:4管控等级:3尘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清单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清单1.人员危险源:-工作场所人员过多或不足,超负荷工作。
-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工作场所冲突和紧张气氛。
-缺乏必要的紧急事故应对预案。
2.机械设备危险源:-设备老化,维护不良或不正常操作。
-缺乏必要的保护装置,如安全防护罩、紧急停机按钮等。
-设备设计和建造不符合安全标准。
-使用不当或不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3.电气危险源:-电线老化,绝缘材料破损。
-设备接地不良。
-电器设备过负荷,电源不稳定。
-缺乏必要的安全开关和保护装置。
4.化学物质危险源:-使用或储存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化学品。
-缺乏必要的化学品储存设施和标识。
-缺乏必要的安全操作程序和个人防护设备。
-腐蚀性化学品溅到皮肤或进入呼吸道。
5.火灾危险源:-缺乏必要的火灾设施,如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
-火灾逃生通道被堵塞或难以到达。
-缺乏必要的火灾应对预案和火灾演练。
6.物理危险源:-工作场所布局不当,通道狭窄。
-缺乏必要的防护栏杆和护栏。
-工作地面不平整,容易造成跌倒和滑倒。
-高处作业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
7.环境危险源:-噪声、震动和辐射超标。
-气体浓度超标或缺氧。
-空气质量差,污染物超标。
-温度和湿度不适宜。
8.生物危险源:-存在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污染。
-缺乏必要的个人卫生设施和培训。
-暴露于传染病患者或动物。
以上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清单示例。
当进行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时,应根据具体工作场所的特点和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以确保清单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在实施清单时,需要配以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消除各类危险源对工作场所的影响。
危险源及环境风险辨识、评价清单和控制措施.docx

施工现场危险源及环境风险辨识、评价清单和控制措施工程名称:编制单位:审核人:编制人:日期:一、评价目的识别公司、项目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二、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项目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三、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四、评价方法:1 、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 GJ59-2011)》)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 、定性评价:这种方法是依据以往的数据分析和经验对危险源进行的直观判断。
对同一危险源,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思想难以统一。
但对防治常见危害和多发事故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
施工现场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就是在对以往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
定性评价不是简单“拍脑袋” ,而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3、定量评价:这种方法是对危险源的构成要进行综合计算,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
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定量评价方法是“LEC法” ,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这种方法考虑构成危险源的三种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一旦发生事故会产生的后果(C),取三者之积来确定风险值(D),用公式来表示,则为 D=LEC式中 D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置凸视镜
3
6
1 18
1类
定期保养检查,及时排 除故障
1
6
3 18
1类
限速/不同区域限速不 同
3
6
7 126
2类
持证轮换驾驶,不得酒 后驾驶
3 6 7 126 2类
安全教育
1 6 3 18 1类 培训合格上岗操作
3 6 3 54 2类 安全教育、持证上岗
3
6
3 54
2类
限高180cm,影响视线则 倒行
化学灼伤
9
卸料操作人员违章操作 现在 正常
中毒
10 化学品贮存 11 12
贮槽/容器超压 贮槽及管线泄漏 贮槽及管线泄漏
将来
异常 应急
将来
异常, 应急
将来
异常, 应急
爆炸 被化学品灼伤
中毒
13
现场抽烟或有烟火 现在 正常
火灾
3 6 3 54 2类
穿戴好防护用品
3 6 7 126 2类
穿戴好防护用品
3 6 7 126 2类
定期检查保养
3 6 7 126 2类
定期检查保养
3
6
7
126
2类
禁烟区吸烟,按要求动 火作业
用叉车卸料或转 运
14
叉车失控撞人/物
15
叉车载人
现在
正常
机械伤害/设备损 伤
是
现在 正常
工伤事故
16
叉车配置缺损:刹车/倒 车镜/照明灯/升降器等
现在
正常
撞伤行人
17
未设置叉车专行道/警 示牌
现在
正常
撞伤
是
33
现场粉尘较多
现在 正常 影响呼吸系统
34
现场温度较高
现在 正常
中暑
35
双氧水泄漏
现在 正常
化学灼伤
36
双氧水泄漏
现在 正常 火灾或爆炸
37
硫酸/氨水管线/泵体泄 漏
现在
异常, 应急
化学灼伤
38
浸出液泄漏
现在
异常, 应急
化学灼伤
39
接触高温设备或管线, 蒸汽泄漏
现在
正常
烫伤
40
空气管线超压
现在 正常
1 6 16 96 2类 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3 6 3 类
定期保养检查,组级织 演练
3 6 1 18 1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3 6 1 18 1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岗位:浸出岗位
序号
产品、服务活动 /过程
浸出岗位
危险源辨识、控制与风险评价清单(车间岗位)
活动/对象:操作 分析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危险源
时态 状态
可能导致风险
是非判 风险评价(风险概率评
断
价法)
风险
L E C D 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1
化学品(液氨、 双氧水、硫酸 等)卸料操作
未穿戴好防护用品或不 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
3
6
3 54
2类
限速/控制油门减少排 放量
3 6 1 18 1类
戴防护口罩
3 6 1 18 2类
配备噪音耳塞
6 6 1 36 2类 配备药品及注意休息
1 6 1 6 1类
配备急救药品
30
失去平衡
现在 正常
摔伤
31
现场粉尘较多
现在 正常 影响呼吸系统
32
现场操作巡回检 查
废气处置装置故障
将来
异常
火灾爆炸或人员 中毒
48
劳保用具穿戴不齐 现在 正常
伤害身体
3 6 1 18 1类 6 6 1 36 2类
配急救人员、车辆 配备防尘口罩
6 6 7 252 3类 配急救人员、车辆
6 6 1 36 2类
配备防尘口罩
6
6
1 36
2类
现场配备风扇并提供休 息室
3 3 3 27 2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3 3 7 63 2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拖拉货物过高
柴油叉车尾气排放 噪声
夏天作业时温度高 劳累过度
现在 正常
撞伤行人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呼吸系统受损 听力影响 中暑 影响身体
1
6
7 42
3类
定期保养检查,按操作 规程进行操作
1
6
7 42
2类
定期保养检查,及时排 除故障
1
6
7 42
2类
定期保养检查,及时排 除故障
3 6 3 54 2类
爆炸
41
场地湿滑
现在 正常
摔伤
42
抽风机故障或操作失误 将来 异常
人员中毒
43
各贮槽及反应槽加料孔 防护设施失效
将来
正常
淹溺
44
电气设备线路漏电 现在 正常
触电
45
压滤机液压装置漏油 现在 正常
人体伤害
46
现场消防设施不能正常 使用或火灾发生后不懂
处置
将来
异常, 应急
火灾
47
未按规定着装
现在 正常 机械搅拌伤害
严禁违章作业
3 3 40 360 3类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 6 15 90 2类 按车辆管理办法执行
1 6 15 90 2类
严格持证上岗
1 3 7 21 2类
按标准停放
3 3 7 63 2类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3 15 135 2类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6 40 720 3类
定期检查保养
3 6 3 54 2类
18
叉车转弯处无凸视镜可 能误撞
现在
正常
撞伤
19
未按期年检
现在 正常
工伤事故
20
叉车超速驾驶
现在 正常
撞伤行人
21
疲劳/酒后驾驶
现在 正常
撞伤行人
22
无证人员驾驶
现在 正常
工伤事故
23
操作失误、堆叠不平衡 现在 正常 砸伤操作员
24
不规范作业
现在 正常
工伤事故
25
26 27 28 人工物料转运 29
3 6 3 54 2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1 6 3 18 2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1 6 3 18 1类 按规定正确穿戴整齐
1 6 3 18 1类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 6 3 18 1类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6 3 54 2类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 6 15 90 2类 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现在
正常
化学灼伤
2
未穿戴好防护用品或不 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
现在
正常
中毒
3
现场违章动火作业 现在 正常 火灾或爆炸
4
氨卸料管线/槽车泄漏
将来
异常 化学灼伤/火灾或
应急
爆炸
5
装卸车辆未年审
现在 正常
事故
6
装卸车辆司机无相应资 质
现在
正常
事故
7
装卸车辆未安全停放 现在 正常
机械伤害
8
卸料操作人员违章操作 现在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