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量试题
测绘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测绘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测绘师在进行地形测量时,以下哪项是不需要的设备?A. 全站仪B. 测距仪C. 经纬仪D. 打印机答案:D2. 在测绘工作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测绘数据的类型?A. 地理信息数据B. 遥感影像数据C. 人口统计数据D. 地形图数据答案:C3. 测绘师在进行控制测量时,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A. 三角测量B. 等高线测量C. 剖面测量D. 点云测量答案:A4. 以下哪项是测绘师在进行土地测量时必须遵守的原则?A. 精确性原则B. 经济性原则C. 保密性原则D. 可持续性原则答案:A5. 在测绘工作中,以下哪项不是地形图的基本要素?A. 比例尺B. 坐标系C. 颜色编码D. 符号答案:C6. 测绘师在进行地籍测量时,以下哪项是必须完成的工作?A. 土地面积计算B. 土地利用分类C. 土地所有权登记D. 土地质量评估答案:C7. 测绘师在进行工程测量时,以下哪项是不需要考虑的因素?A. 施工精度要求B. 施工进度要求C. 施工成本要求D. 施工安全要求答案:C8. 在测绘工作中,以下哪项是不属于测绘成果的质量控制?A. 精度控制B. 进度控制C. 成本控制D. 可靠性控制答案:B9. 测绘师在进行海洋测量时,以下哪项是不需要的设备?A. 声纳B. GPS接收器C. 测深仪D. 测温仪答案:D10. 测绘师在进行城市规划测量时,以下哪项是不需要考虑的因素?A. 交通规划B. 土地利用C. 环境保护D. 人口密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测绘师在进行地形测量时,以下哪些设备是常用的?A. 全站仪B. 测距仪C. 经纬仪D. 打印机答案:ABC2. 在测绘工作中,以下哪些数据类型是测绘数据的类型?A. 地理信息数据B. 遥感影像数据C. 人口统计数据D. 地形图数据答案:ABD3. 测绘师在进行控制测量时,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包括:A. 三角测量B. 等高线测量C. 剖面测量D. 点云测量答案:AD4. 测绘师在进行土地测量时,必须遵守以下哪些原则?A. 精确性原则B. 经济性原则C. 保密性原则D. 可持续性原则答案:ABD5. 在测绘工作中,以下哪些是地形图的基本要素?A. 比例尺B. 坐标系C. 颜色编码D. 符号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测绘师在进行地形测量时,必须使用全站仪。
海洋物理学基础考试试题

海洋物理学基础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海洋中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速率称为()A 温度梯度B 盐度梯度C 密度梯度D 压力梯度2、以下哪种海洋波动主要发生在近岸浅水区?()A 海啸B 风浪C 潮波D 内波3、海水的盐度通常用()来表示。
A 百分比B 克/升C 毫克/升D 无单位4、海洋中的环流主要是由以下哪种因素驱动的?()A 风应力B 温度差异C 盐度差异D 以上都是5、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方向是()A 水平方向B 垂直方向C 与水平方向成 45 度角D 不确定6、海洋中密度最大的水团通常位于()A 表层B 中层C 深层D 底层7、以下哪种海洋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A 潮汐B 海浪C 海流D 风暴潮8、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这意味着()A 海水升温快,降温也快B 海水升温慢,降温也慢C 海水升温快,降温慢D 海水升温慢,降温快9、海洋中的热盐环流是由()引起的。
A 温度和盐度的不均匀分布B 风的作用C 海底地形D 天体引力10、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测量海洋中的流速?()A 温度计B 盐度计C 流速仪D 压力计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海洋物理学是研究海洋中的、、等物理现象和过程的学科。
2、海洋中的波浪主要包括、和等类型。
3、海水的密度主要取决于、和。
4、海洋中的温度分布受到、、等因素的影响。
5、海洋中的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其增加的速率约为。
6、海洋中的声速与、、等因素有关。
7、海流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和。
8、海洋中的潮汐主要包括、和等类型。
9、海洋中的盐度分布具有、和等特点。
10、海洋中的混合过程包括、和。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简述海洋中的温跃层及其形成机制。
答:温跃层是指海洋中温度随深度迅速变化的水层。
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季节变化、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海流的作用以及海水的混合。
在季节变化中,夏季表层海水受热升温,而深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小,从而形成较明显的温跃层。
注册测绘师海洋测量部分1

二级测量:适用于其港口、入口航道、一般的沿岸和内陆航 道,限于水深小于l00米的海区使用。
三级测量:适用于水深浅于200米且不被一、二级测量覆盖的 海区。
四级测量:四级海道测量适用于水深超过200米且不被一、二、 三级海道测量所覆盖的其它所有海区。
GPS动态定位 动态定位的类型(方法) 常用的GPS动态定位精度
二、海洋测深
回声测深原理 多波束测深系统 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 基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地形测量 机载激光测深(LIDAR) 测线布设 测深精度 水位改正 测量数据质量与管理
海底地形测量是测量海底起伏形态和地物的工作。是陆 地地形测量在海域的延伸。按照测量区域可分为海岸带、大 陆架和大洋三种海底地形。特点是测量内容多,精度要求高, 显示内容详细。
(2) 线性内插法
线性内插法的假设前提是两站之间的瞬时海面为直线形态。 此法也同样适应三站的情况,其基本数学模型为:
( 两站水位改正数模 ) (三站水位改正数模 )
(3) 水位分带改正法(分带法)
水位分带改正法分为两站水位分带改正、三站水位分带 改正(又称三角分带)。
以两站水位分带改正法为例来介绍。
水位分带的实质就是利用内插法求得不同区的水位改正 数,与线性内插法不同,分带所依据的假设条件是两站之 间潮波传播均匀,潮高和潮时变化与距离成比例。
分带的基本原则: 分带的界线方向与潮波传播方向垂直。
分带数:
式中:K为分带数;δz为测深精度;△ζ为两站同时刻最 大水位差。
三站水位带改正法(又称三角分带法)分带原则、条件、假 设与两站水位分带改正法基本相同,其主要是为了加强潮波 传播垂直方向的控制,需采用三站水位分带改正法。
2021年注册测绘师考试三科合一历年真题

2021年注册测绘师考试三科合一历年真题2021年注册测绘师考试(三科合一)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目录•第一部分历年真题•【测绘综合能力】•2020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精选及详解•2019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2018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2017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2016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2015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2014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201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2012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201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2020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2019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2018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2017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2016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2015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2014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201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2012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201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测绘案例分析】•2019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2018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2017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2016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2015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2014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201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2012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201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第二部分章节题库•【测绘综合能力】•第一篇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第1章大地测量• 1.1 大地测量概论• 1.2 传统大地控制网• 1.3 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 1.4 卫星大地控制网• 1.5 高程控制网• 1.6 重力控制网• 1.7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1.8 大地测量数据库•第2章海洋测绘• 2.1 海洋测绘基础• 2.2 海洋测量• 2.3 海图制图• 2.4 质量控制和成果归档•第二篇工程测量与权属测绘•第3章工程测量• 3.1 工程测量概要• 3.2 工程控制网建立• 3.3 工程地形图测绘• 3.4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测量• 3.5 线路与桥梁、水利、市政工程测量• 3.6 矿山与隧道工程测量• 3.7 地下管线测量• 3.8 工程竣工测量• 3.9 变形与形变监测• 3.10 精密工程测量•第4章房产测绘• 4.1 房产测绘概述• 4.2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4.3 房产调查• 4.4 房产要素测量• 4.5 房产图绘制• 4.6 房产面积测算• 4.7 房产变更测量• 4.8 房产测绘成果管理•第5章地籍测绘• 5.1 测绘概述• 5.2 土地权属调查• 5.3 地籍控制测量• 5.4 界址点测量• 5.5 地籍图测绘• 5.6 面积量算、地籍簿册建立• 5.7 地籍总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 5.8 日常地籍调查• 5.9 地籍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第6章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6.1 区域界线测绘概述• 6.2 界线测绘的准备工作• 6.3 边界点测绘及边界线标绘• 6.4 边界协议书附图及边界位量说明• 6.5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成果整理与验收•第三篇摄影测量与遥感•第7章测绘航空摄影•7.1 绘航空摄影概要•7.2 测绘航空摄影技术设计•7.3 测绘航空摄影工作的实施•7.4 航空摄影中的新技术应用•7.5 航摄成果的检查验收•第8章摄影测量与遥感•8.1 影测量与遥感概要•8.2 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8.3 技术设计•8.4 影像资料收集与预处理•8.5 区域网划分与像片控制测量•8.6 影像判读与野外像片调绘•8.7 空中三角测量•8.8 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8.9 三维建筑模型建立•8.10 遥感调查工作底图和专题遥感数据成果制作•第四篇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第9章地图制图•9.1 地图概述•9.2 地图设计•9.3 地图编绘•9.4 地图制印•9.5 地图质量控制和成果归档•第10章地理信息工程•10.1 地理信息工程概要•10.2 地理信息工程技术设计•10.3 地理信息数据•10.4 地理信息数据库•10.5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集成•10.6 GIS运行管理及维护更新•10.7 GIS质量控制与成果检验•第11章导航电子地图制作•11.1 导航与导航电子地图•11.2 产品设计•11.3 产品开发•11.4 保密处理•11.5 编译测试•11.6 出版发行•第12章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12.1 概述•12.2 在线地理信息数据•12.3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12.4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运行支持系统•12.5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运行维护•【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第一篇测绘法律法规•第1章测绘资质资格管理• 1.1 测绘资质管理• 1.2 测绘执业资格管理• 1.3 测绘作业证管理• 1.4 测绘信用管理• 1.5 测绘监督检查•第2章测绘项目管理• 2.1 测绘项目立项审核• 2.2 测绘项目招投标• 2.3 测绘项目合同• 2.4 测绘项目经费•第3章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 3.1 测绘基准的概念和特征• 3.2 测绘基准管理• 3.3 测绘系统• 3.4 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 3.5 测量标志管理•第4章基础测绘管理• 4.1 基础测绘的概念与原则• 4.2 基础测绘规划• 4.3 分级管理与定期更新• 4.4 基础测绘成果提供利用• 4.5 基础测绘应急保障• 4.6 地理国情监测•第5章测绘标准化管理• 5.1 标准化的基本知识• 5.2 测绘标准管理• 5.3 测绘计量管理•第6章测绘成果管理• 6.1 测绘成果的概念与特征• 6.2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 6.3 测绘成果汇交与保管• 6.4 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 6.5 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管理• 6.6 测绘成果提供利用• 6.7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与公布• 6.8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第7章不动产测绘管理•7.1 不动产测绘管理职责•7.2 不动产权籍调查•7.3 地籍测绘与房产测绘•7.4 界线测绘管理•7.5 海洋测绘管理•第8章地图管理•8.1 地图基础知识•8.2 地图编制管理•8.3 地图出版、展示与登载•8.4 互联网地图管理•8.5 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8.6 地图审核管理•8.7 地图监督管理•8.8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第9章地理信息安全管理•9.1 外国的组织或个人来华测绘管理•9.2 军事测绘管理•9.3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管理•9.4 涉密地理信息可追溯管理•9.5 个人信息保护•9.6 地理信息安全监督管理•第二篇测绘项目管理•第10章测绘质量管理体系•10.1 ISO 9000族基础知识•10.2 我国贯彻ISO 9000族标准的状况•10.3 质量管理原则•10.4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10.5 测绘单位贯标的组织与实施•10.6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第11章测绘安全生产管理•11.1 测绘生产安全管理要求•11.2 外业生产•11.3 内业生产•11.4 测绘仪器设备安全管理•11.5 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11.6 测绘生产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第12章测绘项目合同管理•12.1 合同内容•12.2 合同的评审•12.3 合同的订立•12.4 合同的履行•12.5 合同的变更•12.6 合同的违约与责任•12.7 成本预算•第13章测绘项目技术设计•13.1 测绘技术设计基本规定•13.2 踏勘调查•13.3 测绘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13.4 专业技术设计书的编写•第14章测绘项目组织实施•14.1 项目目标管理•14.2 项目资源配置•14.3 项目实施管理•第15章成果质量检查验收•15.1 检查验收的术语•15.2 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基本规定•15.3 抽样检查程序•15.4 质量评分方法•15.5 成果质量评定•15.6 测绘成果的质量元素及检查项•15.7 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元素及其检查方法•第16章测绘项目技术总结•16.1 测绘技术总结基本规定•16.2 测绘技术总结的编写与审核责任人•16.3 测绘技术总结的编写依据•16.4 测绘技术总结的编写要求•16.5 测绘技术总结的组成•16.6 各专业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测绘案例分析】•第一篇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第1章大地测量•第2章海洋测绘•第二篇工程测量与权属测绘•第3章工程测量•第4章房产测绘•第5章地籍测绘•第6章行政区域界限测绘•第三篇摄影测量与遥感•第7章测绘航空摄影•第8章摄影测量与遥感•第四篇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第9章地图制图•第10章地理信息工程•第11章导航电子地图•第12章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第三部分模拟试题•【测绘综合能力】•202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模拟试题及详解(一)•202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模拟试题及详解(二)•【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202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详解(一)•202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详解(二)•【测绘案例分析】•202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详解(一)•202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内容简介本题库是2021年注册测绘师考试(三科合一)的题库,包括历年真题、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三大部分:(1)第一部分为历年真题。
海洋物理学考试试题

海洋物理学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海洋物理学研究的内容?A. 海洋流动力学B. 海洋声学C. 海洋遥感D. 大气科学2. 海洋中的声速主要受以下那个因素影响?A. 盐度B. 温度C. 气压D. 浪高3. 全球海洋循环主要由以下哪个因素驱动?A. 潮汐力B. 风力C. 太阳辐射D. 地球自转4. 下列哪个工具适用于测量海洋深度?A. 测量船B. 声纳仪C. 遥感卫星D. 潮汐计5. 海洋表面温度的分布与地球上的天气系统有关,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海洋表面温度?A. 大陆影响B. 地球自转C. 洋流影响D. 太阳辐射第二部分:填空题6. 请简述海洋潮汐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声速公式中的C代表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高压气体下,水的溶解能力会__________。
9. 海洋热带气旋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______。
10. 哥伦比亚冷涡是指南大西洋上的一股__________。
第三部分:简答题11. 简述浪的形成和传播机制。
12. 请解释海洋温盐垂直分布的原因,并说明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13. 请简述海洋中的惠更斯原理的应用。
14. 简述海洋真空和湛蓝这两个现象的原理和成因。
15. 解释为什么赤道地区的海水温度较高,而极地地区的海水温度较低。
第四部分:论述题16. 请论述海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17. 请论述温度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并给出具体例子。
18. 请论述声速在海洋科研和工程中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应用场景。
19. 请论述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阐述其在环境监测和资源开发中的潜力。
20. 请论述地球自转对海洋流动的影响,并解释与季风系统的关系。
结束语:本次考试试题涵盖了海洋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领域,你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对每道题目进行认真思考和回答。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测量学2、测定3、测设4、工程测量学5、水准面6、水平面7、大地水准面8、高程9、相对高程 10、高差11、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 13、视准轴 14、视差 15、水准点16、附合水准路线17、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 20、水平角21、竖直角 22、竖盘指标差 23、距离测量 24、直线定线 25、直线定向26、方位角 27、坐标方位角 28、象限角 29、系统误差 30、偶然误差31、相对误差 32、容许误差 33、控制测量 34、平面控制测量 35、高程控制测量36、导线测量 37、附合导线 38、闭合导线 39、支导线 40、坐标正算41、坐标反算 42、三角高程测量 43、地物 44、地貌 45、地形46、地形图 47、地形图的比例尺 48、比例尺精度 49、比例符号 50、地物注记51、等高线 52、等高距 53、等高线平距 54、山脊线 55、山谷线56、地性线 57、鞍部 58、基本等高线 59、施工测量 60、极坐标法二、填空题: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以及确定地面点的的科学。
主要内容分为和两个部分。
2、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4、水准仪由、和三部分构成。
5、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______与_______两项工作。
6、角度测量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
7、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8、导线测量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三种导线布置形式,它的外业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与两类。
10、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和三部分构成。
2023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3 年全国大学生海洋学问竞赛试题及答案〔十〕1、1998 年 12 月,我国第一个世界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获准设立。
A、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B、海南大洲岛海洋生态保护区C、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D、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保护区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A2、沿海国对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海里以外的大陆架上的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应缴付费用或实物。
A、12B、24C、200D、240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C3、《1972 伦敦公约》及其《96 议定书》分别于哪年生效?〔〕A、1972,1996B、1975,1996C、1975,2023D、1972,2023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C4、哪一部法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领海基线?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疆使用治理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D5、世界上第一艘铁壳船消灭在〔〕年。
A、1787B、1840C、1892D、1899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A6、我国波浪能资源最大的省份是〔〕。
A、台湾B、山东C、辽宁D、广东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A7、由于含有较高的〔〕,褐藻可以用于制造止血纱布、代用血浆等,还可以作为镶牙时的牙模材料。
A、碘B、溴C、褐藻酸钠D、钙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C8、按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海可分为边缘海、内陆海、〔〕。
A、河海B、陆间海C、大洋D、内海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B9、目前已开发的海底旅游活动是潜水和〔〕。
A、海底沉船游B、水下旅馆C、海底探奇D、海底婚礼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B10、海洋旅游安全和风险的特征不包括〔〕。
A、偶然性B、广泛性C、巨大性D、隐蔽性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A11、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顶峰论坛于〔〕年开幕。
A、2023B、2023C、2023D、2023你的选择:D 正确选项:C12、以下不属于海洋测量工作的是〔〕。
2023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1、(2015 年)现行规范规定,地籍一级平面控制网中最弱点位中误差最大不大于() cm。
A.1.0B.2.0C.5.0D.10.0【答案】 C2、GPS作为一种导航和定位系统,具有以全站仪为主的常规定位系统没有的优点,以下不是GPS定位特点的是()。
A.全球连续覆盖B.不强调测点相互通视C.主动定位D.提供三维坐标【答案】 C3、下列房屋内部结构中.净高度达到2. 50 m时须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是()。
A.房屋内设备夹层B.房屋内操作平台C.厂房内上料平台D.大型水箱搁架【答案】 A4、集体土地农业用地承包经营的期限是()A.10年B.20年C.30年D.50年【答案】 C5、界河交岔口位置应设置的界桩类型是()。
A.异号双立界桩B.同号双立界桩C.异号三立界桩D.同号三立界桩【答案】 D6、三、四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或湖塘、宽沟、洼地、山谷等),当视线长度超过()时,应根据跨河宽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规定的相应的方法进行观测。
A.80mB.100mC.150mD.200m【答案】 D7、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采用()位十进制码。
A.10B.8C.6D.4【答案】 C8、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成体系中,应用程序接口属于()。
A.管理交换系统B.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C.数据集D.支撑环境【答案】 B9、房产合并或分割使幢号变更时,新幢号()。
A.按丘内最小号续编B.按丘内最大号续编C.按房产区内最大号续编D.任意编号【答案】 B10、现行规范规定,同比例尺、不同地形类别空三加密网接边工作中,接边差满足要求后,最终成果坐标的处理方法是()。
A.按接边处坐标平均数取值B.按中误差比例配赋接边差C.按各自坐标取值D.按高精度区域坐标取值【答案】 B11、GIS软件测试四个基本步骤的先后顺序是()。
A.系统测试、确认测试、联合测试、模块测试B.模块测试、确认测试、联合测试、系统测试C.系统测试、联合测试、确认测试、模块测试D.模块测试、联合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答案】 D1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的骨髓幼稚细胞中有Auer小体,见于A.RA型B.RAS型C.RAEB型D.RAEB-T型E.CMML型【答案】 D13、下列关于隧道控制测量说法错误的是()A.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可以使用GPS定位B.洞外高程控制测量通常使用水准测量C.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两个水准点,最好是一站可以观测这两点的高差D.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可以使用GPS定位【答案】 D14、定位系统是以航天技术为基础,以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空间距离()的方法,计算待测点位置的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以( C )作为测深基准面。
A 平均海水面B 大地水准面C 理论最低潮面D 最高潮水面2. 近海水域的海图比例尺一般不得小于( C )A 1:1 万B 1:5000C 1:2.5 万D 1:5 万3. 我国常用的1956 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 A )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
A 1950~1956年B 1951~1956 年C 1952~1956 年D 1954~ 1956 年4. 我国常用的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 B )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
A 1950~1985 年B 1952~1979 年C 1952~1985 年D 1956~ 1979 年5. 国际海道测量局关于海道测量中测深精度与水深之间的关系近似为( C )。
A 1:10B 1:50C 1:100D 1:2006. 通常水深测量数据是以( C )为起算基准面。
A 平均海面B 黄海高程基准C 深度基准面D 瞬时海平面7. 水深测量中,大于1:5000 比例尺测图时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 B )mm。
A 1.0B 1.5C 2.0D 0.58. 水深测量中,小于1:10000 比例尺测图时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实地( B )m。
A 50B 100C 150D 2009. 用回声测深仪进行深度测量时,测深范围Z 为(50,100],其深度测量极限误差(置信度95%)为(D )A ±0.3B ±0.4C ±0.5D ±1.010. 大于(含)1:10000 比例尺测图采用( B )度带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
A 1.5B 3C 6D 以测区中央维度11. 海洋控制测量中,海控二级点相对于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为( C )A ±0.2B ±0.4C ±0.5D ±1.012. 用附合导线方法测量一级海控点时,附合导线边长总长不得超过( C )公里A 10B 20C 30D 5013. 用附合导线方法测量一级海控点时,附合导线边数不得超过( C )条A 5B 6C 7D 814. 用闭合导线方法测量二级海控点时,闭合导线全长不超过( B )公里A 5B 10C 15D 2015. 当必须利用坐标反算边长方位角作为扩展海控点基础时,边长不应小于( C ),且将起算点降一级使用。
A 1kmB 2kmC 3kmD 5km16. 利用( D )方法进行高程测量,必须对测区的高程异常进行分析。
A 几何水准测量B 测距高程导线测量C 三角高程测量D GPS 高程测量17. 相邻验潮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 A )米,最大潮时差不大于( B )小时,潮汐性质基本相同。
A 1B 2C 3D 4E 518. ( B )应埋设再水尺附近,以便经常检查水尺零点的变动情况。
A 主要水准点B 工作水准点C GPS 点D 三角点19. 19. ( A )应设在高潮线以上,地质比较坚固稳定、能长期保存、易于进行水准联测的地方。
A 主要水准点B 工作水准点C GPS 点D 三角点20. 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 C )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
A 二等水准测量B 三等水准测量C 四等水准测量D 等外水准测量21. 验潮站的水尺零点与工作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是用( D )方法测定的。
A 二等水准测量B 三等水准测量C 四等水准测量D 等外水准测量22. 采用自记验潮仪、便携式验潮仪和水尺等设备的沿岸验潮站进行水位观测,其观测误差不得大于( B )。
A 1cmB 2cmC 5cmD 10cm23. 用水尺进行水位观测时,应每隔( B )观测一次,整点时必须观测。
A 20minB 30minC 15minD 10min24. 在( A )海区,一般选择大潮日期作为一次24 小时水位观测良好日期。
A 半日潮B 全日潮C 混合潮25. 在( B )海区,一般选择回归潮日期作为一次24 小时水位观测良好日期。
A 半日潮B 全日潮C 混合潮26. 对大于(含)1:10000 比例尺测图,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不超过( D)。
A 0.5mB 1.0mC 1.5mD 2.0m27. 对小于1:10000 比例尺测图,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不超过(B )。
A 3.0mB 5.0C 8.0mD 10.0m28. 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深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深线。
检查线总长应不少于主测深线总长的( B )。
A 1%B 5%C 8%D 10%29. 回声测深仪在出测前所做的停泊稳定性试验中,要连续观测( C )。
A 3 小时B 5 小时C 8 小时D 12 小时30. 用校对法直接计算测深仪总改正数适用于( B )水深,可用水听器或检查板对测深仪进行校正。
A 10 米以内B 20 米以内C 30 米以内D 50 米以内31. 当水深超过(含)( B )米时,一般可不进行水位改正。
A 100B 200C 300D 50032. 扫海测量中,定位点间隔不超过图上( C )A 1cmB 1.5cmC 2.0cmD 3cm33. 水深在100m 以内的海区均须探测海底表层底质,底质点密度一般为图上( C ) 平方厘米一个点。
A 9B 16C 25D 3634. 锚地、停泊场、航道和重要海区及底质复杂海区,底质点密度一般为图上( C ) 平方厘米一个点。
A 1~4B 4~9C 9~16D 16~2535. 大于(含)1:10000 比例尺得海岸地形测量,从海岸线以上向陆地延伸达到图上( B )。
A 0.5cmB 1.0cmC 1.2cmD 1.5cm36. 小于1:10000 比例尺得海岸地形测量,从海岸线以上向陆地延伸达到图上( A )。
A 0.5cmB 1.0cmC 1.2cmD 1.5cm37. 总图的比例尺一般小于( C )A 1:100 万B 1:200 万C 1:300 万D 1:500 万38. 航海图一般采用( A )投影。
A 墨卡托B 高斯C 日晷D UTM39. 比例尺大于( C )的图上,应注出深度基准面的名称和深度的计量单位。
A 1:10 万B 1:30 万C 1:50 万D 1:100 万40. 世界海洋总图与大洋总图采用( B )位数字编号。
A 1B 2C 3D 541. 航海图的命名方法是以( B )A 海洋区域名称命名B 海域地名作起讫点命名C 以其港湾、岛屿等地名命名42. 当岛屿面积小于( B )的图上直径时,不表示海岸性质。
A 2mmB 3mmC 5mmD 7mm43. 各种比例尺图上的孤立小岛,不论面积大小均不得舍去。
如图上面积小到不能依比例绘出时,应将封闭曲线的直径扩大至( B )绘出。
A 0.4mmB 0.6mmC 0.8mmD 1.0mm44. 在比例尺大于( C )万图上,一般用等高线表示陆地地貌,缺乏资料时,也可以用山形线表示。
A 1:10B 1:30C 1:50D 1:10045. 深于50m 的海区的水深注记的密度(以图上相邻水深注记的间距表示)为( C )。
A 10~15mmB 12~20mmC 18~30mmD 8~10mm46. 当比例尺大于( B )万时,而制图资料、电子海图和定位系统三者坐标系不一致时,在在制图生产与海图使用两个环节上均应进行坐标改算。
A 1:50B 1:100C 1:150D 1:20047. 依测量精度要求和覆盖率的不同,共定义了( B )中测深等级。
A 3B 4C 5D 648. 测深线间隔的确定应顾及海区的重要性、海底地形特征和海水的深度等因素确定。
原则上主测深线间隔图上为( B )cm。
A 小于1cmB 1~2cmC 0.25cmD 大于2cm49. 测点间距一般为( B )cm,海底地形编绘显著地段应适当加密,海底平坦或水深超过20m 的水域可适当放宽。
A 0.5B 1C 2D 550. 下列( A )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补测。
A 测深时,当测深线偏离设定测线的距离不超过规定间隔的1/2。
B 固定水深剖面重复监测测量,当测深线偏离设定测线的距离大于10mC 两定位点间测深线漏测或测深仪回波信号记录中断在图上超过5mmD 测深仪信号不能正确量取水深E 测深期间,验潮中断。
二、多项选择题1. 海道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A BCD )A 水深测量B 海岸地形测量C 测定海底物质D 获取航行障碍物2. 海道测量的主要设备包括( A BCD )A 多波束声纳系统B GPS 接收机C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仪D 侧扫声纳系统3. 声纳系统包括( A BCDE )A 脉冲产生器B 发射换能器C 接收换能器D 记录器E 接收放大器4. 侧扫声纳可用于( A BCDE )A 矿产勘探B 工程测量C 海底搜索D 水下考古E 测量海底地质地貌5. 多波束声纳系统一般包括以下( A BCD )关键部件。
A 高分辨率多波束宽幅声纳B 上下、横摇和纵摇传感器C 潮汐遥测装置和计程仪D 高效率微计算机6. 用回声测深仪进行测深作业时,要考虑( A BCD )因素的影响。
A 路线间距B 测线方向C 测深速度D 测量比例尺7. 验潮的主要目的在于( A BCD )A 为国家水准网提供一个统一的高程基准B 建立深度基准面C 为潮汐预报提供数据D 获取有关平均潮位、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的信息。
8. 基于调和分析原理的潮汐分析方法包括( A BCD )。
A 达尔文方法B 最小二乘法C 杜德逊方法D 傅里叶方法E 波谱分析9. 根据确定平均海面使用的观测数据的时间长度,平均海面可分为( A BCD )A 日平均海面B 月平均海面C 年平均海面D 多年平均海面10. 短期验潮站的多年平均海面的确定方法有( A B )A 水准联测法B 同步改正法C 波谱分析法D 潮汐方析法11. 确定深度基准面的原则为( A B )A 考虑舰船的航行安全B 充分提高航道的利用率C 便于海图测量12. 水位改正可根据验潮站的布设及控制范围,分为( A BCD )A 一个站水位改正B 两个站水位改正C 三个站水位改正D 多个站水位改正E 时差法水位改正13. 回声测深仪进行水深测量时,需要进行( A BCD )A 吃水改正B 声速改正C 基线改正D 转速改正14. 水深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包括( A BC )A 50cm×70cmB 70cm×100cmC 80cm×110cmD 100cm×120cm15. 海道测量项目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A BCDE )A 确定测区范围B 划分图幅及确定测量比例尺C 标定免测范围或确定不同比例尺图幅之间的具体分界线D 编写项目设计书和绘制有关附图E 明确实施测量工作中的重要技术保证措施16. 在技术设计之前,应收集有关测区的( A BCD )资料A 最新出版的地形图和海图B 控制策略成果资料及其说明C 水位控制资料D 助航标志及航行障碍物的情况17. 海控一、二级点布测方法主要采用( A BC )方法A GPS 测量B 导线测量C 三角测量D 交会法18. 测图点可采用( A BCD )方法测定A GPS 快速测量B 导线C 支导线D 交会法19. 下列( A BCD )的位置需要按测图点的要求测定A 助航标志B 灯塔C 无线电指向标D 海上独立岩峰和礁石20. 海控点和测图点的高程测量方法主要有( A BCD )A 几何水准测量B 测距高程导线测量C 三角高程测量D GPS 高程测量21. 验潮站可分为( A BCD )A 长期验潮站B 短期验潮站C 临时验潮站D 海上定点验潮站22. ( A B )的平均海面,一般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几何水准测量法转测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