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合集下载

第二课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人美版《绘画》教案

第二课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人美版《绘画》教案

第二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人美版《绘画》教案一、导入本课我们将继续探讨中国文化中的山水画,也是继上节课“笔墨情致–中国山水画-王维版《绘画》教案”之后的一个续篇。

本次教案主要从“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角度来探讨山水画这一充满哲学和人文情感的艺术形式。

同时,本课还将引入著名画家人美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和模仿人美画家的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现山水画的精髓。

二、知识讲解1. “天人合一”的内涵“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之一。

指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

在山水画中,“天人合一”表现为画家以自己的心境去揣摩自然,用笔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山水画不是简单的自然写生,更是艺术家内心感受的抒发和展现。

2. “情景交融”的艺术形式“情景交融”是山水画中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它指的是人文景物和自然环境在画面中融为一体,互相交融,相得益彰。

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氛围和情感气氛。

3. 介绍人美画家人美,本名赵麦琪,是中国当代画家、教育家,同时也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中国当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素朴、笔墨洒脱为特点,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4. 人美画家作品赏析在此,我们将介绍人美画家的一幅代表作品,并对其进行详细赏析。

作品名称:《春思》作品描述:画面中,一道清溪蜿蜒穿越山峦,流水潺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画家通过墨写的草木、水石,彩绘的花鸟虫鱼,表现了一幅自然真实、情感深邃的山水画境。

同时,画面中融入了人文因素,例如亭台楼阁、曲桥流水等,更增添了一分诗情画意。

作品解析:人美画家在此幅作品中,充分展现了自然和人文景致的交融,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学风格。

他通过画面的布局、线条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搭配,传达了自然与人文的无间关联。

画家采用的是淡墨之笔和水墨彩绘的手法,呈现出一种温润、典雅、脱俗的美感。

第二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第二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1:砚的种类 砚石的种类很多,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其 形式有方、圆、长方及随意型砚石。以广东出产的端砚, 和安徽出产的歙砚较有名,只是价钱较贵。
2:砚的选用 作画用砚不是收藏砚石。普通选用质地细,容易下墨 的就可以。如果太细则拒墨,不易磨浓;如太粗研墨虽快, 但墨汁也粗,且容易损坏笔毫。作大幅国画需要多墨,选 用砚池宜稍深些,可以多存墨。砚石要有盖,可以使墨汁 干得慢一些,又便于保持清洁。
(3) 兼毫笔: 兼毫笔是用羊毫与狼毫相配,或羊毫 与兔毫相配制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属中性。如大、中、 小号的"白云笔","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 毫笔。

材料工具
1:墨的分类: 墨有"油烟"与"松烟"两种。作画用的是油烟墨。 (1) [油烟墨] 油烟墨是用桐油烧出的烟子制成的。 油烟墨色有光泽,宜于作画. (2) [松烟墨] 松烟墨是用松枝烧烟制的墨。松烟墨 黑而无光泽,宜于书写,作画不常用。偶然用松烟墨来画 蝴蝶,或作为墨紫色的底色。例如画墨紫牡丹,须先用松 烟墨打底子。 2:墨的使用方法 磨墨应该用清水,磨时宜重按轻推,不可太快。磨研 的圈子要大一些。每次用水不可太多,多则墨浸水中容易 软化,如果需要多墨,可以把磨好的墨汁倒在另一个碗里 存放,再加清水再磨)多磨几次 。
朱膘:(朱标)是将朱砂研细,兑入清胶水中,浮在 上面成橙色的部分。
赭石:从赤铁矿中出产,呈浅棕色,目前赭石大多精 制成水溶性的胶块状,无覆盖性。
白粉:可分成铅粉、蛤粉、白垩等数种,蛤粉从海中 的文蛤壳加工研细而成,日久易「返铅」而变黑,用双氧 水轻洗则可返白,至於白垩 ( 白土粉 ) 在古代壁画中常用, 亦历久不变色。

第二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第二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
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
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
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期趋
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大青绿山水、
小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
山水、没骨山水。
水墨山水
没骨山水
二、为什么说山水画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而用毛笔和水墨颜料,画在宣纸和绢
荫道》
西画画风景 要支起画架 子,大都以 焦点透视的 方法对照景 物如实描绘, 包括光影、 体积等。
中国画则讲究“搜尽奇峰打抄稿”,把要画的东西目识心记,古人称为“腹 稿”。在构图时,可以散点透视的方法,一段段记录不同景色,形成独幅或长 卷,可以从山前记到山后,可将不同季节的景色描绘在同一画卷之中,表现起 来能够收放自如,随心所欲。
似一首吟咏秋日景色的抒情诗。这是写生无法
做到的,只能凭画家的记忆“造境”完成。
“画当为山水传神”——明 唐寅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唐 王维 《山水论》

古代画家追求“外师造化”即以大自
然为师,潜心观察事物变化以及其中人物
的神情动态;“中得新源”即将画家心之
所感,意之所得融会于画中。又强调“凡
画山水,意在笔先”是说画家作画,拿起
笔来,一挥而就,就是头脑中已酝酿成熟
了,才能达到如此传神境界。
(1)教师通过实物展台示范画山水画的步骤。从 作画的起稿、勾线、皴擦、点染、上色等表现技法, 以及笔墨变化,空间创设,意境传达等画面的处理方 式逐一讲解演示。教师着重介绍画山水画从临摹入手 的方法、步骤,以及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北宋 郭熙《早春图》

第2课.中国山水画doc

第2课.中国山水画doc

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了解“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观,体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感,了解其审美情趣及其所体现的某种深层的人文价值观念,体会山水画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理解山水画的特点和创作理念,学会欣赏山水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以阅读、欣赏、实践、讨论、比较等方法,理解山水画的“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特点;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山水画内涵的探究活动,体会山川的美好及无尽的变化,积累经验,丰富自身的感受能力,丰富审美经验,提高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以期达到整体素养的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提高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有人知道中国文化三品是指什么吗?中华武术、中华医学、中国山水画2、中国画就其内容分为三大类: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

为什么就山水画在中国文化领域与中华武术、中华医学并列为中国文化三品呢?民大会堂的外宾接待室的墙壁上都是挂的中国山水画,中国人为何对山水画独有情衷?山水画的缘起,使中国画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以山水为主,山水、人物、花鸟交替发展的格局。

山水画虽起步较晚,但较之人物、花鸟却一直成为中国美学的主脉。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不急回答。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其文化价值可想而知。

看来我们对中国山水画了解得还不够深刻,今天我们再次来了解中国山水画,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理念,为更好地学习画山水画打好基础。

二、阅读教材,自主探究3、要了解中国山水画必须先了解“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观,请先阅读课本上的知识窗,思考:你是怎么理解“天人合一”的?三、协作交流,释疑解难4、感受“天人合一”之美播放自然山水美景,聆听高山流水音乐,回想自己旅游置身于山水间时的心境。

你觉得如果你能在那里居住会是什么样的心情?5、讲授“天人合一”之道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天人统一”等等,内涵大致上都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