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的艺术(1)

合集下载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要管理班级的事务,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师生沟通则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本文将就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进行浅谈。

师生沟通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应始终保持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不可高高在上,以示权威,也不能对学生不尊重、不耐烦。

只有双方都能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才能在沟通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师生沟通要注重语言的表达与方式。

语言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容易理解的语言,避免使用学生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和长句。

应该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表情的自然流畅,以增强信息的传达效果。

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要温和友好,既不能过于威严,也不能过于随意,以免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

师生沟通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沟通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困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班主任在交流中应该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并且能够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帮助他们。

第四,师生沟通要注重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沟通策略。

有的学生可能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能比较害羞,不太敢说话。

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既让学生感到舒适和自由,又能更好地与他们建立起联系。

师生沟通要注重时间的安排和节奏。

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应该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在学生繁忙或疲劳时进行沟通,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沟通中要掌握好节奏,不可过于急躁或冗长,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提高沟通的效果。

师生沟通的艺术

师生沟通的艺术

师生沟通的沟通方式技巧在日常教学中,小学师生沟通的沟通方式技巧欠佳,存在单向性和简单化的问题。

教师在师生沟通过程中不管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只注重向学生传递自身所要表达的信息、情感、思想,不收集学生的反应和态度,不听取采纳学生合理的意见;不愿积极地聆听学生的倾诉,敷衍应付学生;把观点强加于学生,不给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谈话简单迅速;把注意力放在说服学生并让学生服从自己上面;给予学生肯定或否定判断时,只是泛泛而谈,比如:“你是一个好孩子”“你让我真失望”“你对待同学太没有礼貌”“你需要改正缺点”,等等,这种泛泛的一般性的简单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是无益,起着隔靴搔痒的效果;而学生在师生沟通中普遍存在不主动、不积极的心态,对教师的沟通采取应付、迎合、文饰的态度。

这些现象都说明,师生沟通方式具有单向性、简单化的问题。

而教师简单的单向输送信息给学生的沟通方式,会破坏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从而使学生产生与教师沟通的畏惧心理,害怕与教师沟通,导致师生沟通受阻;也不利于学生形成主动与教师沟通的习惯,造成师生沟通单向发展,形成师生沟通阻隔的恶性循环;而学生应付、迎合、文饰的沟通态度加剧了师生沟通的恶性发展。

(1)“你向信息”——师生沟通的杀手所谓“你向信息”是教师在察觉问题时的第一反应——教师对学生发出的信息。

”。

“你向信息”往往基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过强,忽略别人的感受,不流余地说出对别人的评价,结果造成对方的不悦。

这种表达方式,容易变成责备、命令的口吻,使对方产生抗拒、畏缩情绪。

如:①批评式:“你怎么这么懒?!还不快去做作业”,而教师的本意是提醒;②命令式:“你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做功课!”,其本意是指导;③恐吓式:“如果你不准时交作业,就叫你的家长来见我!”,其本意是了解学生的心理反应;④怀疑式:“我不相信你会做得好”,其本意是鼓励;⑤质问式:“你究竟有没有照我的话去做!”,其本意是想帮助反省;⑥奚落式:“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其本意是交流。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作为中学班主任,师生沟通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班主任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师生沟通的艺术涉及到多个方面,以下就个人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1.沟通前先认识学生,以建立相信为前提。

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基于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实现的。

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信息,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

尤其是初次接触的新生,需要及时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并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对于那些生活和学习都有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耐心倾听,给予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2.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互动情感。

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师生互动,丰富沟通内涵。

例如,举办班会、活动、比赛等,开展校外拓展活动;采用微信、QQ、电话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发放日志式通讯录、家访等方式,加深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这些方式增加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的机会,提升了班主任的带学质量。

3.掌握适当的沟通技巧,有效传达信息。

班主任需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说话的技巧和听话的技巧。

在说话方面,班主任需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快慢,将信息传递给学生。

在听话方面,班主任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训导和指导,以求达成共识。

班主任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展现自己,让学生有主见。

这种沟通技巧不仅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还可以增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4.合理运用鼓励和制约。

在师生沟通中,班主任要正确运用鼓励和制约策略,使学生进一步自我激励。

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和成绩进行评价,可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奖励,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

例如,班主任可以表扬学生“自觉课后复习,提高了自己的成绩”等。

关于师生沟通的艺术(1)

关于师生沟通的艺术(1)

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交往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服务于教学目标,其功能是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双互动,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师生关系是班级社会体系的主要构成因素。

师生关系影响着班级社会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

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

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

但学校里的现状是,我们有些教师不想与学生交往,不愿与学生交流,不善于学生沟通,不敢在学生面前敞开心扉,也就是缺乏积极的沟通意识和能力、技巧和追求。

一、巧妙利用时间。

课上师生活动有空间基本上以教室为主,在时间上以授课为主,用以师生沟通的时间十分有限,,但却是师生沟通的主阵地。

从时间上来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上课前。

课前教师应早几分钟到教室,利用这宝贵的几分钟与学生进行沟通,如询问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有没有做好,上课时要准备哪些东西等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上好一堂课就有了保证。

2、上课时。

上课时以教学为主,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课堂上师生能沟通好的话,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技巧。

教师要尊重学生,上课提问应和蔼可亲,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请其座下,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尤其学生上课违反了课堂纪律,也不要轻易辱骂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有时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玩笑,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上课时同桌的两个学生挥拳相向,互相推搡,我们可以相信他们决不是真的在打架,他们可能是在闹着玩,但却违反了课堂纪律,我们可以让他俩站起来,说:“如果你们真想一决高下,我很高兴做你们的裁判,相信同学们也很愿意做一下观众吧。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和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其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关系。

师生沟通的艺术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一谈班主任在工作中进行师生沟通的艺术。

班主任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

信任是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敢于向班主任倾诉内心的烦恼和困扰,班主任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境。

班主任要时刻保持真诚和善意的态度,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与每个学生保持用心倾听和真挚交流的习惯,给予学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与学生建立起坚实的信任关系。

班主任要注重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

班主任应该始终保持德高望重的形象,言行举止要符合教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要求。

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提升,时刻以正面的态度和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展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班主任要善于倾听,耐心沟通。

只有通过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困扰,班主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所在,才能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引导。

班主任应该保持心胸开阔,主动与学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与学生交谈时,班主任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倾听学生的表达,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

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加强信息共享。

班主任应该及时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班主任可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成长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出对学生发展有益的管教方法和策略。

与家长良好地合作,才能形成一种师生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师生之间互相了解、互相成长的桥梁。

班主任要通过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榜样作用、倾听倾诉以及与家长保持联系,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

师生沟通的艺术和方法

师生沟通的艺术和方法

执行,
常用的关键词是“必须”“要”“你们必须如此”。
惩罚式: 这种模式既不讲情,也不讲理,而是赤裸裸的权力
再现,通常以祈使句或“不……就……”“……否则……”
的句式表达。
2、新型师生关系与平等、双向的沟通模式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 意义上的“人” 。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要 进行平等、双向乃至多向的沟通。 平等、双向的沟通意味着学生应该拥有与教师平等 的话语权。 平等、双向的沟通具体体现为师生之间建立价值平
请比较以下两组表达:
(1)结论:“你这个捣蛋鬼,对班级不负责任,损害班级荣誉。” 比较:“对你那些影响班级荣誉的行为,我感到痛心。”
(2)质问:“你是给老师做作业的吗?”
比较:“你不跟我商量就不做作业,我可不高兴。” (3)责难:“你们从来不帮助老师。” 比较:“我给你们讲课,却听不到你们的意见,我觉得很难 受。”. (4)讽刺:“今天你能屈尊来上课,鄙人深感荣幸。” 比较:“这个学期你好多天没有来上课,我很担心。”
主要内容:
一、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交
往不仅仅是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其本身就 具有教育价值。 二、师生沟通是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 由此而建立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果的决定 因素之一。 三、提高教育效果必须从改善师生关 系入手,首先教师得改善沟通技巧。
一、教育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一)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 他一切人的发展 (马克思 ) (二)师生交往不仅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工具和条件,其 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师生交往活动的教育学意义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种交往是一种代际交往。通过这种交往传递人 类的历史经验,从而使儿童与上代人的生活经验连接起 来。第二,这种交往使儿童获得直接的生活经验。与教 师交往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交往形成的体验使儿 童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有了基本的认识。第三,这 种交往关系促使儿童精神的发展。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班主任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负责班级的管理和组织,还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而师生沟通作为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如何解决问题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师生沟通的基础。

班主任应该注重与学生建立互信、关心和尊重的关系。

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可以多与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成绩情况等,尽可能地主动与学生交流。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给予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和尊重。

有效地传递信息是师生沟通的重要目的之一。

班主任应该清晰地传达学校的政策、规定以及班级的工作安排等信息,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执行。

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班会、通知、家长会等,以满足不同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班主任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和建议,并及时给予回应和解决。

解决问题是师生沟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倾听学生的诉求,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保持中立和公正,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和歧视,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改进。

班主任在师生沟通中还应注意合理的时间分配和信息沟通的方式。

师生沟通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班主任还应利用其他时间和场合与学生进行交流,如放学后的活动、校外实践等。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微信、QQ等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方便及时地传达信息和解决问题。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是一门艺术,它关乎教育工作的成效和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

师生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下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班主任应注重积极的倾听。

倾听是师生沟通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第一步。

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虚心聆听学生的诉求和建议。

只有真正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进而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

班主任应注重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班主任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感染学生。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班主任应以亲切、平和的语气对待学生,注重用正确的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和行为。

班主任应注重灵活的沟通方式。

师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因此沟通方式也需要因人而异。

对于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班主任应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写信或私下交流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对于比较外向的学生,可以通过班会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只有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沟通方式,才能让沟通更加顺畅和有效。

班主任应注重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班主任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和不良习惯。

班主任应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只有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才能促使学生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是一门艺术。

班主任应注重倾听、言传身教、灵活的沟通方式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只有通过这些良好的沟通方式,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深入沟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认真对待师生沟通,从而为学生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沟通的艺术
也猜不明白,而教师的“柔情”学生永远不懂。

双方都互相埋怨并都在苦恼中,教师失望,学生伤心。

其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通过沟通,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

通过沟通,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墙,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才能促动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教学交往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服务于教学目标,其功能是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双互动,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如果教学过程不是主体间的交往,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良好的沟通,既是教学的核心,教学的条件,也是教学的内容和手段。

学校里的现状是,我们有些教师不想与学生交往,不愿与学生交流,不善于学生沟通,不敢在学生面前敞开心扉,也就是缺乏积极的沟通意识和水平、技巧和追求。

一. 师生沟通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嘲讽
上课铃响了,班级乱烘烘的,老师整顿了好几次都没有用,这时候有个女生站了起来,大喊了几声“安静,老师在等上课了,安静,不要再讲话了。

”不过一点效果都没有。

这时候老师拍了两下桌子,当着全班同学对着那个女生喊到:“你给我闭上嘴,全班就你最吵,上课了还叫那么大声,你以为你是谁啊,真正的老师是我,轮不到你讲话!”女生一句话没讲就坐下了。

这位女生是想帮老师把纪律管好来,没想到老师反倒批评了自己。

不管是方法上的对错,这位女生总是出于好意,想帮自己的老师做点事。

而老师用这样的态度,言语来对待学生对他们的伤害是很大的。

因为这样的话一出口,就流露出对学生明显的鄙夷和轻视,还带有一些人格侮辱的成分在内。

这样学生会很反感,会想这老师怎么这样,我再也不喜欢他,不帮他做任何事情了之类的。

2.说教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情况,办公室里,老师坐在办公桌前,面前站的是一个低着头的学生,学生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老师对着学生:“你都这么大了,我跟你说什么应该要去做,不要每次都要别人提醒你,自己要好好想想……”之类的。

这样的老师都是处于对学生的关心,想让他们做的好一点,但是他们并没有
用对方法,这样反复说教只会让学生觉得这老师怎么这么烦,也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抗拒心理,对老师没有丝毫的好感,对老师讲的话也只当耳边风。

3.命令
“这纸张是在你的座位底下,你就必须把它拣起来!”“轮不到你讲话,这里不是你的家。

”这样的语言会让人觉得学生都必须顺从于老师,老师是主体,而不用去在意学生的感受和需求。

学生对老师也会产生一种距离感,甚至是怨恨、恼怒和敌对的情绪。

比如说有的学生就会顶撞、抗拒,故意来惹老师发脾气,而后通常在师生关系僵化的情况下,老师采取请家长来解决,结果固然是孩子被家长老师批评的份。

这样子会让他们更加的反感,至少会保持一种消极的状态,不愿与家长、教师做任何的交流。

4.泛泛之辞
当教师安慰一个痛苦中的学生或者学生急切的要求教师对自己有所协助时,一些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没有意义的安慰语言会让学生非常的失望。

进而他们就会对教师产生无能,自私,冷漠等不良的印象。

例如:”没关系,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明天就好了”。

“没关系,一步一步来,你的路还长着呢”。

“不要难过,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明天你就会好起来”。

这都是些没有什么实质性解决问题的话,如果学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怀疑老师是否一直都在敷衍自己,对自己不重视,不关心,不喜欢自己。

长此以往,师生关系就不会融洽,隔阂也将日益加深。

二. 有效改善师生沟通障碍的方式
1.用童心与学生交流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时代,童年的印象对于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很珍贵的财富。

小学的思维发展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教师不能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这样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的,那些新颖、奇特的东西都会被否认,就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

在课余时间要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主动接近他们,设身处地,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同与共感。

2.真诚与学生分享自己
对于师生的沟通,教师往往只着眼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自己的内心世界则没有与学生分享,造成沟通的不平等。

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时适度的、自然真实的与学生分享,让学生看到角色面具之外的、具有人格魅力的鲜活的老师,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3.善于捕捉沟通时机
儿童的情感体验与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的关系。

需要得到满足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得不到满足,便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当学生最需要爱护、理解和引导的时候,也就是师生感情沟通的最佳时机。

当学生陷入某种困境和心理上的困扰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即时的给予协助,学生会产生一种“报恩”心理,自觉改正错误。

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某种愿望强烈、并迫切希望成为现实且合理的情况下,若能即时给予满足,则有利于学生改正缺点,增强自信,促动成功。

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有成功的潜能, 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差生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成功。

当他们在某方面有进步,取得成绩时,我们就得即时给予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并继续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4. 积极聆听的好处
当学生犯错误时,很多老师习惯于采取批评的教育方法.我们前面也讲过,这并不是最准确的方法,也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要使问题得到本质上的解决,教师还需学会聆听,只有积极聆听孩子的诉说,老师才能捕捉到他的需要与愿望,准确的找到问题的切入口,走进孩子的内心,采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聆听时聆听者应该凝视对方,但目光接触的时间不宜太长,因为这样会让人引起心理紧张.而面带微笑,友善而放松的表情,通常表示接纳和有兴趣聆听的意愿.比如频频点头表示"我明白""请继续讲"等意思。

在师生的沟通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倾听的同时,应该主动地制造各种互动的机会,比如说适当的提问有利于沟通的实行,但是提问的方式很值得注意,教师一般都应提开放式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回答没有固定式,让学生有更好的发挥空间,
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比如,"你喜欢我们的班级吗"这样的问题就具有局限性,学生唯一的回答就是"喜欢"或"不喜欢".如果换个角度问"你喜欢我们班的哪些方面"这样学生的回答和与教师沟通就有更大的空间.
三.总结
沟通是一门艺术。

要自觉地使用有效的方法,除了要有良好的教学技巧、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颗平等待人的心。

在沟通中,只有师生共同的投入,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发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才能实现预期理想的效果。

所以,教师有必要全面审视师生沟通内容、特点,与学生一同成长,从而使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动的地位,提升教育活动的效果与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