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的方法及原理

合集下载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原理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原理

清洁剂和酶净剂
清洁剂
用于清除物品表面的污垢和脏物,一般不对 微生物产生直接杀伤作用。
酶净剂
含有酶,可分解有机质,是一种辅助清洁剂。
过滤灭菌
原理
在特定材料的滤器上过滤, 将细菌滤掉,达到灭菌的效 果。
应用
适用于纯化、分离、过滤产 物灭菌,如生化制品、医用 液体等。
缺点
一般无法过滤病毒和微生物 内的内毒素。
消毒剂的选择原则
• 有效杀灭目标微生物 • 不损坏被消毒物品 • 易于使用、操作和储存 • 在短时间内达到消毒效果 • 经济、环保无污染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 使用前先清洁表面污垢 • 按说明书比例配制消毒液 • 浸泡法、喷雾法、拖地法等不同应用方法 • 安全操作、避免误食、误伤
消毒剂的注意事项
• 注意消毒剂的有效期、储存温度、密闭程度 • 不能直接使用未稀释过的浓缩消毒液 • 注意个别人的过敏反应,戴好手套和口罩 • 不内服,外敷注意用量控制
3 注意事项
操作必须有专业人员,慎重操作。
气态灭菌
原理
应用 优点
通过气体灌注灭菌,让灭菌剂均匀弥散在 被灭菌物体表面,使病原体失去生长繁殖 能力。
适用于微小或不透明的物体灭菌,如医院 医疗器械薄膜包装袋、静脉输液袋等。
速度快、温度低、不会损坏物品。
吸附型灭菌
原理
通过吸附灭菌剂杀死病原 体,杀菌后再通过吸附剂 脱硝。
紫外线灭菌原理与应用
1
原理
紫外线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和核酸结构,使它们丧失繁殖和生存能力。
2
应用
适用于小区域的消毒灭菌,如空气净化器、冰箱、水龙头、键盘、手机等。
3
优点
安全,环保,消毒效果强。

消毒灭菌的原理

消毒灭菌的原理

消毒灭菌的原理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过程。

一、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结构或改变其生存条件而达到灭活目的。

1.高温灭菌法:利用煮沸、辐射、烘烤等方法杀死微生物。

2.干燥法:利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将微生物干燥至死。

二、化学法:利用化学药剂破坏或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而达到灭活目的。

常用的有季铵盐类、有机酸类、过氧化氢类和双链季铵盐类等。

其作用机理是改变细菌表面蛋白,使之失去活性,达到杀灭和抑制微生物的目的。

常用的有过氧乙酸、甲醛、双氧水等。

它们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和刺激作用,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问题。

1.氧化剂:是指具有强氧化性,能破坏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酶系统,使其失去活性或活性丧失殆尽,从而达到灭活微生物的目的。

常用的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 1 —1 —。

消毒、灭菌 PPT课件

消毒、灭菌 PPT课件
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制品等各类物品。 灭菌条件为:160℃持续2h ,或165℃持续1h 或
180℃持续30min 注意事项:不适于纤维织物、塑料制品等的消毒灭菌
烤箱
对物品的要求: 高温下不变质, 不损坏、不蒸发 的物品,如油剂、 金属制品、玻璃 器具等。
1、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法
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1、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法
1)燃烧法 定义: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特点:简单、迅速、彻底 适用:1)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废弃物、病
理标本、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和纸张等 2)某些金属器械或搪瓷类物品急用时也可
用燃烧法(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锋刃 变钝)。
第二节 消毒、灭菌
教学目标
1、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2、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 3、熟悉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一、概念:
(一)清洁(cleaning):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 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目的: 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二)消毒(disinfection):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
灭菌灯内装有臭氧发生管,在电场作用下,可 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高纯臭氧。主要用于空气、 物品表面等的消毒。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2)使用方法
1、空气消毒:消毒前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紫外线
易被灰尘微粒吸收而影响效果),关闭门窗,人员停止走动, 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 时间为30~60分钟;
2、物品消毒:消毒时应将物品摊开或挂起以减少遮挡
(紫外线穿透力差),有效距离为25㎝~60cm,照射时间为 20~30分钟。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灭菌是指通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物体中的微生物杀灭或去除,以达到无菌状态的过程。

在医疗、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灭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6种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辐射灭菌、化学消毒、滤过灭菌和辐射灭菌。

首先,高温蒸汽灭菌是指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对物品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耐热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皿等。

其原理是高温蒸汽能够迅速渗透物品表面,将微生物迅速杀灭。

在医疗设备灭菌中,高温蒸汽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其次,干热灭菌是指利用高温干热对物品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耐热但不耐潮湿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皿等。

其原理是高温干热能够将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达到灭菌的效果。

在实验室中常常使用干热灭菌对器皿进行消毒。

紫外线辐射灭菌是指利用紫外线的辐射对物品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耐热的物品,如实验室的工作台面、空气中的微生物等。

其原理是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生殖能力,达到灭菌的效果。

化学消毒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物品进行消毒。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耐高温、不耐紫外线的物品,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实验室的工作台面等。

常见的化学消毒药剂包括酒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其原理是化学药剂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滤过灭菌是指利用微孔滤膜对物品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液体物品,如药品、培养基等。

其原理是微孔滤膜能够阻隔微生物,使其无法通过,达到灭菌的效果。

在生物制药领域,滤过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最后,辐射灭菌是指利用辐射对物品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物品,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某些食品等。

常见的辐射包括γ射线、X射线等。

其原理是辐射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达到灭菌的效果。

总的来说,不同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物品和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以确保物品达到无菌状态,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灭菌消毒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灭菌消毒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灭菌消毒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一、灭菌消毒的概述灭菌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彻底杀灭或有效去除的过程。

它在医疗保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灭菌消毒的主要原理灭菌消毒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两种方式。

1. 物理灭菌物理灭菌是指使用高温、高压或辐射等物理能量对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高温灭菌:通过加热将物体温度提高到病原微生物无法生存或繁殖的温度范围,常见的方法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高压灭菌:通过将物体置于高压环境中,使微生物的细胞膜破裂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见的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

•辐射灭菌:利用紫外线或电离辐射等方法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阻止细胞生长和繁殖。

2.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指使用化学物质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或去除的方法。

•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可以引起微生物细胞内氧化反应,达到灭菌的效果。

•酸、碱:通过改变微生物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破坏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达到杀灭菌的作用。

•醇类和醛类化合物:如酒精和福尔马林等,可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脂质层,进而杀灭细菌。

三、灭菌消毒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灭菌消毒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保证医疗环境的洁净,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1. 手术器械灭菌手术器械灭菌是手术室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杀灭手术器械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常见的手术器械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化学灭菌等。

2. 手部消毒手部消毒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操作前的必要步骤,它可以有效杀灭手部表面的病原微生物,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常见的手部消毒方法包括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液进行摩擦消毒和水洗消毒等。

3. 环境消毒环境消毒是指对医疗环境中的空气、物体表面和污染物进行杀菌和净化的措施。

常见的环境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辐射消毒、气体消毒和表面消毒等。

4. 高级灭菌消毒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还出现了一些高级的灭菌消毒技术,如等离子消毒、臭氧消毒和纳米杀菌等。

灭菌

灭菌

二、灭菌原理——各类微生物存活的环境

酵母菌
酵母菌的生长条件必须有充足的氧气和较高的湿度,在含糖量较高,pH 中性或偏酸性的培养基中, pH高能抑制酵母菌生长。在抗生素生产 中易于存活在如下环境: (1)种子制备过程中的无菌室环境、空间、无菌器材以及操作者本人消 毒不彻底,造成种子制备过程中倒瓶、合瓶移种等操作中带菌。 (2)无菌糖液贮罐及补料罐、计量罐、无菌补料管路等设备的渗漏,造 成酵母菌侵入,同时还涉及含糖量较高的物料消毒不彻底等因素。 (3)含糖较高的培养基中以及寄生于这种原料所使用的设备之中,如贮 糖罐、计量罐、补料罐。 (4)发酵罐本身搅拌密封处的泄漏,使发酵液外溢,使酵母菌繁殖,有 可能通过搅拌的泄漏点,把酵母菌带入发酵罐内。 (5)各种物料和发酵液倒流空气管路,造成空气系统的污染构成死角, 同时在管路中培养,繁殖大量酵母菌。
几种饱和蒸汽
序号 1 2 3 4 5 饱和温度(℃) 127.2 133.3 138.8 143.4 147.7 饱和压力(MPa) 0.25 0.3 0.35 0.4 0.45
二、灭菌原理
灭菌效果 取决于蒸汽的温度及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温度越高,灭菌 效果越好;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越大,细菌升温速度越快,其致 死的可能性越大,所以热量释放速度大,灭菌效果好。 蒸汽放热量:汽化潜热+显热。 汽化潜热:蒸汽变为同温度与压力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热量值很 大。 显热:由于物料温度发生变化(降低)所放出热量。其值相对潜热 而言很小。 灭菌程度 灭菌的彻底与否是以能否杀灭热阻大的芽孢细菌为标准的。10-3 的概率。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 形或柱形结构,对不良环境及条件有较强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芽孢杆菌

杀菌消毒的原理

杀菌消毒的原理

杀菌消毒的原理
杀菌消毒的原理是通过破坏和灭活病原体、细菌和病毒,以防止传播和感染。

杀菌消毒方法的实施通常借助物理方法或化学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杀菌消毒原理。

1. 物理杀菌消毒原理:
- 高温灭活:利用高温(通常在100摄氏度以上)对病原体
进行灭活,破坏病菌的细胞结构,使其失去生活繁殖能力。

常见的高温灭菌方法包括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

-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辐射作用,破坏病菌的核酸结构,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紫外线消毒通常用于空气和水的消毒处理。

- 过滤消毒:利用微孔过滤器材过滤掉病原体,防止其传播。

常用于水处理,如饮用水和药品生产中。

2. 化学杀菌消毒原理:
- 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通过氧化反应破坏病
原体的细胞结构和代谢途径,达到杀灭的效果。

- 氯类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氯己定等,通过氯离子与病原
体细胞内的酶和蛋白质进行反应,造成细胞蛋白质的脱活和破坏。

- 乙醛类化合物:如戊二醛、辛己醛等,通过与病原体细胞
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结合,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杀灭病原体。

综上所述,杀菌消毒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对病原体进行灭活和破坏,以防止其传播和感染。

不同的杀菌消毒方
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目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杀菌消毒方法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内容

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内容

高压蒸汽、干热、化学浸泡等消毒方法应用
高压蒸汽消毒
化学浸泡消毒
适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 物品,通过高压蒸汽穿透物品内部, 达到灭菌效果。
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医疗器械和物品, 通过浸泡在化学消毒剂中,达到消毒 效果。
干热消毒
适用于金属、玻璃等耐高温的医疗器 械,通过干热空气对物品进行加热, 达到灭菌目的。
常见消毒灭菌方法介绍
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 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 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
擦拭法
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 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 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常见消毒灭菌方法介绍
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均匀喷洒,作用30min以上 ;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 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
使用方法
详细介绍消毒剂的配制方法、使用 浓度、作用时间等,以及使用过程 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防护措施。
家庭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01
02
03
04
手部卫生
强调勤洗手的重要性,教授正 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以及何
时需要洗手。
饮食卫生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生熟 分开、食物煮熟煮透、避免过
期食品等。
家居清洁
定期清扫地面、擦拭家具、清 洗床上用品等,保持家居环境
利用高温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 固,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细菌死 亡。包括干热法和湿热法。
紫外线消毒法
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一般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 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