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的阅读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且论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文帝称善。

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

遂効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

”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

文帝由是奇释之,拜释之为廷尉。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

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

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上尝召王生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

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

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后,张廷尉为淮南王相。

久之,释之卒。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B.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C.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D.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廷尉,古代官职名,秦始置,西汉沿置,掌管军事,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

《史记 冯唐列传》选段阅读理解附答案译文

《史记 冯唐列传》选段阅读理解附答案译文

《史记冯唐列传》选段阅读理解附答案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汉兴徙安陵。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

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既闻之,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

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国门)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文帝说。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

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选自《史记冯唐列传》,有改动)4.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善:善于 B.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制:裁决C.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飨:犒劳 D.求贤良,举冯唐举:举荐5.以下六句话分编四组,全都能证明文帝“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的一组是()①上怒,起入禁中②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③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④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⑤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⑥复以为云中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经常想起李齐,那是因为他在代郡的时候,曾多次听尚食监高祛说过李齐的才能。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

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

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

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6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谢:称谢B.其后会.赵王迁立会:恰逢C.当是.之时是:这D.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说:同“悦”,愉快、高兴63.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后会赵王迁立A.其真不知马也(《马说》B.欲穷其林(《桃花源记》)C.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D.断其股(《狼》)64.下列句子,与“良久,召唐让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一战(《曹刿论战》)B.此皆良实(《出师表》)C.帝感其诚(《愚公移山》)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65.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唐有真知灼见,他认为文帝虽然得到了廉颇、李收,但没有好好任用。

文言译读 17 谏臣张释之

文言译读 17 谏臣张释之

谏臣张释之[汉]司马迁本文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张释之、冯唐都是汉文帝时杰出之士。

他们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这些都是令人折节佩服的。

司马迁对他们充满景仰之情,才由衷地称许他们的言论是“有味哉!有味哉!”。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重点是写张释之、冯唐,但也一笔关涉两面,他们两人所以能显示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谏如流”的汉文帝。

汉景帝时,张释之由于景帝衔恨在心,“犹尚以前过也”,丢了官职,只能作个徒有其名的淮南王相。

而冯唐也被任命作了楚相,甚至最后连这样的职位都保不住。

作者昭示他们的坎坷际遇,是对封建政治的控诉。

文末,司马迁引用《尚书》之语称赞张、冯是“不偏不党”,“不党不偏”。

景帝疏远贤者,不正是亦党亦偏的表现吗?作者对封建政治的批判之意是极明显的。

本文节选了有关张释之传的部分内容。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以訾「訾zī:同“资”,为骑郎,事廷尉张释之是堵阳县人,字季。

他因为有家财资财,钱财。

」而当了骑郎,事奉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释之从行,登虎圈。

孝文帝,十年时间都没有升迁,没有什么人知道他。

有一次张释之跟随皇上出行,登上虎圈。

「虎圈juàn:上林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苑蓄养虎的地方。

」皇上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档案的情况,问了十多个问题,上林尉左顾右视,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右盼,全都答不出来。

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边代替上林尉很详细地回答了皇上问的禽兽档案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应穷者。

文帝曰:“吏的情况,想借这来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对答如流犹如回声呼应一样没有个完。

文帝说“官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释之吏不应当像这样么?上林尉不可靠!”于是诏令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苑令。

张释之过了很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靡:顺“如今陛下凭着啬夫能言善辩而破格提升他,我恐怕天下受这风气影响,风倒下。

文言文阅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题目及参考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题目及参考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题目及参考答案译文文言文阅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题目及参考答案译文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6分)①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有兄仲同居。

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欲自免归。

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

”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②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病。

欲免去,惧大诛至;欲见谢,则未知何如。

用王生计,卒见谢,景帝不过也。

③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

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

”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

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

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乃请徙释之补谒者()(2)欲见谢()(3)三公九卿尽会立()(4)吾故聊辱廷尉()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2)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19.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分)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20.王生让张释之跪下结袜带的理由可概括为(2分)21.概括张释之这一形象的主要特点。

(2分)17.(4分)(1)调动,调迁,调任,调职(2)谢罪,请罪(3)会合、会聚、齐聚、聚集(4)故意,特意,所以18.(6分)(1)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国家当前应做的事,(得分点:“朝”:朝见、朝拜,1分;“前”:趋前、走上前,1分,便宜事:国家当前应做的事,或利国利民的事都可以,1分)(2)为什么在朝廷上羞辱张廷尉,让他跪着结袜带?(得分点:“奈何”:为什么,1分;“廷”:在朝廷上,1分;使之,补出宾语,1分)19.(2分)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司马迁《史记·冯唐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司马迁《史记·冯唐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

汉兴徙安陵。

唐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文帝辇过,问唐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公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时,匈奴新大入朝。

上以胡寇为忧,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遣将,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尽给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北遂单于,破东胡..,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 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座下得康、李牧,弗能用也。

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那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

武帝立,求贤良举孝廉..,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选自司马迁《史记·冯唐列传》有删改) (注)①:门槛,这里指国门9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钜鹿于下/今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B.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C.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钜鹿于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D.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9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胡:我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因其生活在匈奴(胡)东部,故称东胡。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的阅读题与答案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的阅读题与答案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的阅读题与答案文言文阅读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

上以胡寇为意,①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

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②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参军,安知尺籍五符。

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

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1.以下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为哪一项的一项为哪一项()A.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为秦所禽灭D.唯利是图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段文字表达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各种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高考文言文阅读《张释之传》(原创,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张释之传》(原创,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张释之传》(原创,附参考答案与译文)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以訾①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欲自免归。

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卑之②,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

”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其后拜释之为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廷尉。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释之治问。

曰:“县人来,闻跸③,匿桥下。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

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④。

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

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⑤,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

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节)【注释】①訾(zī):同“赀”,赀同“资”,资财,钱财。

②卑之:指谈话要接近现实。

卑,低。

③跸:古代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④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

⑤族:灭族。

古代一种刑罚,一人有罪,灭三族或九族。

一、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前言便宜..事。

(便宜:指有利的)B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的阅读题与答案
文言文阅读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

上以胡寇为意,①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

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②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

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

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的一项是()
A.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为秦所禽灭
D.唯利是图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各种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B.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C.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

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

D.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

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3.翻译
(1)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A
3.①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
②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