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
2024年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2024年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管理,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具有实验室废弃物产生的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试剂瓶、废弃的实验设备、废弃的实验动物等。
第二章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和存储第四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分为一般废弃物、有害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三类。
第五条一般废弃物是指不具有明显危险性和有害性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第六条有害废弃物是指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存储,并定期有害废物分类的报告。
第七条危险废弃物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明显危害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严格的存储和处理措施,并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法规进行管理。
第八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废弃物的分类进行临时存放,并标明明显标识,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第三章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第九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遵守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原则,即减少、回收、处置。
第十条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应优先考虑,实验室应加强节约能源、节约试剂、合理设计实验流程等方面的管理。
第十一条废弃物的回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实验室应加强资源回收的管理,并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机制。
第十二条废弃物的处置应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选择,一般废弃物可采取无害化处理,有害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
第十三条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委托合格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不得将废弃物随意倾倒,防止造成环境和人员的伤害。
第四章实验室废弃物监管第十四条实验室废弃物监管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管机构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第十五条实验室废弃物监管机构应对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分类、存储、处理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和处理。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地方,常常涉及到危险物质的使用和产生大量的危险废弃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的大致框架,供参考。
一、制订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1.目的: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合理处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2.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危险废物管理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二、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和识别1.分类: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实验室废弃物分为可燃性废物、腐蚀性废物、有毒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等不同类别。
2.识别: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标识和分类,并根据相关规定使用标识和标牌。
三、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贮存和处理1.收集:设立专用的废弃物收集容器,并根据不同类别的废弃物使用不同的收集容器。
2.贮存:按照相关规定,将收集到的废弃物进行分类贮存,避免不同类别的废弃物混合,并确保贮存容器的安全密封。
3.处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焚烧、处置至专业废物处理中心等。
四、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运输和处置1.运输:采取严格的措施,确保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2.处置:合理选择废弃物处理单位,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废弃物的合理处置。
五、职责和责任2.相关人员:负责按照规定收集、贮存和处置废弃物,并参与废弃物管理的培训和演练。
3.相关部门:配合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开展废弃物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六、培训和宣传1.培训:定期组织废弃物管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废弃物管理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废弃物。
2.宣传: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对于废弃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废弃物管理工作。
以上是一个关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的大致框架,旨在通过规范废弃物的收集、贮存和处理过程,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定义。
危险废弃物是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爆炸性、放射性和生物危害性等危险特性的废弃物。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与处置管理制度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与处置管理制度引言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分类和处置管理是保障实验室环境安全和工作人员健康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分类和处置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验室工作。
1.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实验室危险废物可分为以下几类:•化学废物: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废物,如废弃的有机溶剂、废弃的酸碱溶液等;•生物医疗废物:包括废弃的生物实验材料、过期的药品等;•辐射废物:包括废弃的放射性标记物、辐射性药品等;•机械废物:包括废旧玻璃器皿、废旧仪器设备等。
2. 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为了有效管理和处置实验室危险废物,制定以下管理制度:2.1. 危险废物收集与储存实验室应设有专门的危险废物收集和储存区域,要求如下:•废物收集区域应设有密闭容器,容器上应标明废物的名称、成分和产生日期;•废物应分类存放,不同类型的废物应分别存放,并做好分类标志,以免混淆;•废物的储存区域应定期清理,保持整洁。
2.2. 危险废物处置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处置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要求如下:•高毒、易爆、放射性等特殊危险废物应委托专门的单位进行处置;•化学废物应在专门的化学废物处理区域处理,严禁随普通垃圾一同处理;•生物医疗废物应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并按规定的方式送交专业单位进行处置;•废旧仪器设备应交由专门的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2.3. 废物产生记录和报告实验室应建立废物产生记录和报告制度,要求如下:•每位实验人员应对所产生的废物进行记录,包括废物的种类、数量和产生日期等;•废物记录应及时上报实验室主管部门,并及时出具废物处置报告,以备备案和监督。
结论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与处置管理制度对于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分类和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可以避免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同时也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确保实验室的健康与安全。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第九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和存放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
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和存放规程,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宣传教育。
第十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应当分类存放,不同类别的危险废弃物应当分别存放,避免混合存放。
第十一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存放场所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具备防火、防爆、防腐蚀、防漏等安全措施。
存放场所应当设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并保持干燥、通风、清洁。
第十二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存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具备防火、防爆、防腐蚀、防漏等安全措施。
存放应当密闭、标识清晰、不得超负荷存放。
第五章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第十三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宣传教育。
第十四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应当采取环保、安全、经济的原则,优先考虑减量、回收和利用。
不得随意倾倒、焚烧、埋填或者交给未经许可的单位处理。
第十五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不得由实验室自行处理。
处理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具备安全、环保等条件。
实验室应当与处理单位签订合同,并保留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章监督与检查第十六条学院应当建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档案,记录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产生、收集、存放和处理情况,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等。
实验室应当如实记录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相关情况,并定期向学院报告。
第十七条学院应当定期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实验室应当积极配合学院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如有不适应情况,学院负责解释和修改。
1.实验室放射性废弃物处理长半衰期放射性废弃物和经环保部门认定为解控水平以上的短半衰期放射性废弃物,需经学校辐射防护小组审核并向环保部门递交处理申请,按照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经环保部门认定为解控水平以下的短半衰期放射性废弃物,可按一般废弃物处理。
学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规定

学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规定1. 引言为了加强学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安全管理,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全校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
2. 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危险废弃物分为以下几类:- 废酸、废碱- 废有机溶剂- 废矿物油- 废电池、废荧光灯管- 废药品及其包装物- 其他危险废物3. 危险废弃物的收集与储存3.1 各实验室应根据废弃物的类别,将其分别收集在指定的中,并做好标识。
3.2 危险废弃物储存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放置在安全、通风、干燥的地方。
3.3 危险废弃物储存量不得超过标定的最大容量。
3.4 实验室应定期清理危险废弃物,避免长时间存放。
4. 危险废弃物的运输4.1 危险废弃物运输应遵循国家有关法规,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
4.2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废弃物泄漏、溢出。
4.3 运输危险废弃物时,应填写相关运输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废弃物名称、数量、运输时间、目的地等。
5. 危险废弃物的处理5.1 危险废弃物处理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
5.2 实验室应与处理机构签订合同,明确处理方式、时间、费用等。
5.3 实验室应要求处理机构提供处理效果的监测报告。
6. 监督与责任6.1 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
6.2 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等工作负总责。
6.3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定,对危险废弃物进行规范化管理。
7. 违规处理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严重者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8. 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content}。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实验室成为科研人员开展实验研究的重要场所。
然而,实验室中所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给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为了科学合理地管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1.确保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遵守劳动法规及相关安全管理制度;2.减少、分类和合理利用废弃物资源,达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三、管理要求1.实验室危险废弃物鉴别与分类(1)危险废弃物是指对人体、动植物或者环境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致畸、致癌等危害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
(2)实验室人员应该对危险废弃物进行鉴别和分类,划分为生物危险废弃物、化学危险废弃物和放射性危险废物三类,并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储存、运输和处理。
2.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储存与运输(1)储存:危险废弃物应该专门设立储存区域,储存区域应配备专人保管,严禁将危险废弃物放置在非指定区域。
储存容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做好标识和标牌工作。
(2)运输:危险废弃物的运输应由专门人员配备专用运输工具进行,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泄漏和排放。
危险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包装,运输工具上应有相应的警示标识。
3.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与处置(1)处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生物危险废弃物应高温消毒处理或通过其他有效方法进行灭菌;化学危险废弃物应经过中和、稀释、固化等处理;放射性危险废物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安全处理。
(2)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应遵循“减量优先、资源化为主、安全垃圾填埋为终选”的原则。
将可回收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废弃物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全填埋。
4.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记录和报告(1)记录: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危险废弃物记录制度,记录危险废弃物的鉴别、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情况,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资质情况。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规范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保障职工健康安全,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产生的所有危险废弃物的管理。
三、管辖机构实验室卫生管理部门是本制度的权力机构,主要负责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
四、废弃物分类实验室废弃物应根据其危害程度和特性进行分类,分为四类:1.有害垃圾:如废弃化学试剂、废弃光敏材料等;2.医疗垃圾:如废弃药品、性器官类医疗废弃物等;3.易腐垃圾:如面包、食品、水果等;4.其他垃圾:如纸张、塑料袋、废旧设备等。
五、废弃物收集、输送规定1.有害垃圾:实验室内产生的有害垃圾应当分类存放在专门的有害垃圾桶中,垃圾桶内应有加固的塑料袋,密封性强,标有特殊标识。
2.医疗垃圾:实验室内产生的医疗垃圾应当分类存放在专门的医疗垃圾桶中,垃圾桶内应有加固的塑料袋,密封性强,标有特殊标识。
3.易腐垃圾:实验室内产生的易腐垃圾应存放在专门的易腐垃圾桶中,垃圾桶内应有加固的塑料袋,橡胶圈密封,避免飞虫蚊虫污染。
4.其他垃圾:实验室内产生的其他垃圾应存放在专门的垃圾桶中,垃圾桶内应有加固的塑料袋,标有特殊标识。
六、废弃物存放1.存放位置:各类废物应妥善分类、贴上标签,并集中存放在规定区域内,存放位置应标示明显、醒目,防止误丢、混淆。
2.存放条件:存放位置应整洁干燥、通风、防火,不得混存、露天存放,有比较高的棕榈山霉的危险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得长时间滞留。
七、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1.有害垃圾:有害垃圾通过专门的处理运输车辆转运到危险废物处理场进行处理。
2.医疗垃圾:医疗垃圾要经过专门的处理后再送到医疗垃圾处理处进行焚烧等处理。
3.易腐垃圾:易腐垃圾应交由专门的环卫公司进行分类处理,如垃圾焚烧、深度堆肥等。
4.其他垃圾:其他垃圾可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回收、卖废品等处理方式。
八、废弃物包装规定1.废弃物包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
(兼)职人员的;
(二)未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
等知识的培训的;
(三)未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
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
(四)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
(五)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或者运送车辆未在指定地点及时进
3.环保意识差,责任意识不强,思想上麻痹,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实验室向外排放少量的废物算不了什么,其实不然,天 天排放,年年排放,日积月累其影响不可忽视。有的实验人员意识到了,由于各 种因素的限制,单靠微薄的力量也解决不了。
4.重视不够,实验室废物处理体系不健全 技术是难题,经费又不足,废物处理体系不健全,整个社会处理危险废物的设施 不健全,废物回收渠道不畅通。实验室内部没有处理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又很不 健全,处理不处理没人管,处理多少没人管,劳民伤财的有谁自愿处理呢?没人 自愿处理,有资质的处理公司养不活,这样的公司会越来越少,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实验室废物处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直以来,实验室废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类实验室每天排 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物的量很难确定。国内对实验室废物的处理研究很少, 废物处理技术缺乏,各实验室自行处理能力差,各实验室没有建立实验室废物管 理和处理体系,国家缺少废物监管机制。各实验室废物排放基本上是放任自流。 除少数一些环保意识强的实验室,没有直接排放废弃物,多数实验室仅仅把环保 放在口头上,废弃物回收协议签在纸上,大量废弃物仍然直接排放,究其原因有 以下几条:
二、实验室废物处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实验室废物处理知识和技术缺乏 实验室废物具有量少复杂多变的特点,处理起来难度大,成本也很高,目前国内 对实验室废物处理的研究很少,没有现成的技术可借鉴,有时废物处理也成为本 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了,耗时、耗力、耗经费。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废液的识别、分 类、以及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导致许多单位也只好“睁只 眼闭只眼”。
二、实验室化学废液的收集
废液容器须贴上专用的标签纸,及填写清楚标签纸 上的内容;明确每个收集桶是用于收集哪种类别的 废液。
过期试剂、药剂、浓度过高或反应性剧烈的母液等 不得倒入收集容器内,应以连原包装物一起收集进 行处理;分类包装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二、实验室化学废液的收集
(1)漂白粉和无机氧化剂的亚硝酸盐、亚氯酸盐、次 亚氯酸盐不得与其他氧化剂混合存放。
(2)硝酸盐不得与硫酸、氯磺酸、发烟硫酸混合存放, 无机氧化剂与硝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均不得混合存 放。
二、实验室化学废液的收集
(3)氧化剂不得与松软的粉状可燃物混合存放。 (4)遇水燃烧物不得与含水的液体物质混合存放。 (5)无机剧毒物及有机剧毒物中的氰化物不得与酸性
腐蚀物质混合存放。 (6)氨基树脂与氟、氯、溴、碘及酸类不能混合存放。
1.没有专门的法规和标准,没有强有力的监管措施。 2004年国家环保局曾下发了《关于加强实验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但是,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实验室废物处理的法规,只是规定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相 关法规来管理,其他废物按其他类别废物相关法规管理,危险废物须交给有资质 的处理公司处理。管理部门对实验室没有强有力的监管,实验室内部也没有详细、 严格的管理机制。对实验室的污染排放没有专门的规定,一般参照企业的污染排 放标准。实验项目大多数是零星开展,各项目之间的工作频次不匀称,废弃物排 放无规律,污染分散,各实验室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和排放时间无法监控, 给环保部门监管带来很大的困难。没有强有力的监管,废物处理自觉性很差 。
行消毒和清洁的;
(六)未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
(七)未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
测、评价,或者未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的。
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第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 (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 危险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硫化物、溴化物、生物碱盐、石灰水、硼砂、单宁酸、蔬菜 的收敛剂。 7.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二、实验室化学废液的收集
(6)重金属系(镉)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重金属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1.有机物质。 2.强酸。 3.金属、金属盐。 4.还原剂。 5.磷 6.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二、实验室化学废液的收集
(7)氰系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氰化物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1.酸性物质。 2.有机物质。 3.强氧化剂如:硝酸盐、亚硝酸盐、过氧化物及氯酸物。 4.汞、氯、溴及会引起爆炸产生有害气体及恶臭等成分。 5.二氧化碳。 6.常温下析出之结晶、橡胶、皮革屑、碎布、金属片等。 7.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二、实验室化学废液的收集
(8)汞系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汞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1.有机物质。 2.碱性物质。 3.钾、钠、镁、锑、砷、硼砂、铜、铁、铅。 4.蚁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次磷酸盐、碳酸盐、蛋白毒、氨、
硫化物、溴化物、生物碱盐、石灰水、单宁酸、蔬菜的收敛 剂。 5.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二、实验室化学废液的收集
收集容器需放在指定的位置(通风\安全\有明显标识的地方), 统一收集;收集桶只收集废液,不能把固体废物\玻璃容器放 入收集桶内;
各类实验室废液需分别倒入对应的容器内,应遵循以下收集 基准及检测方法:(尤其是一般试剂不可混入高毒废试剂)
二、实验室化学废液的收集
(1)碱系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碱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1.有机物质。 2.酸性物质。 3.金属。 4.过氧化物。 5.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实验室危险生物废物(动物尸体送实验教学楼动物尸 体回收点。血液、生物培养液等须经消毒后处理。)
实验室化学危险废物分类与收集
一、实验室危险化学废物的分类
1.有机废液类:
(1)油脂类:由实验室产生的废弃油脂,例如:灯油\轻油\松节油\ 润滑油等.
(2)含卤素类有机溶剂类:由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该溶剂含 有脂肪族卤素类化合物,如氯仿\氯代甲烷\二氯甲烷\四氯碳; 或含芳香族卤素类化合物,如氯苯\苯甲氯等.
三、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修 订)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广东省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 各部门自拟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指导书等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第四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 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2 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2.标签等记录管理 每个院室配备专人管理,进行废液收集、转移登记。 登记本内应写明每次到入桶内的废液的成分\量。
四、废试剂(液)转运要求
1、废试剂(液)存放时,瓶口应向上,液体、固体分开收集。如重金 属试剂、氧化剂、还原剂、酸、碱、溶剂分类收集,并标识清楚,注 明含量。
2、各实验 室应根据标各类废试剂(液)的类别、特性进行标识,分 类收集,摆放于木箱、塑料箱或硬质纸箱内,密封良好,确保废试剂 (液)无渗漏。箱内玻璃瓶应有泡沫或纸皮间隔,防止运输途中碰撞、 摩擦。每个包装箱外应标明箱内试剂(液)类别、数量,并保证与提 供给的清单相符。实验室废试剂(液)内不得混有无标签、标签不清 楚或清单以外的废试剂(液)。
四、废试剂(液)转运要求
3、各实验室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提供全部已收集的废试剂(液)清单(包括名称、数 量等),并保证不含放射性、爆炸性、传染性、多氯 联苯、二恶英类物质。
二、实验室化学废液的收集
(2)酸系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无机酸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1.碱性物质。 2.金属。 3.有机物质。 4.混入后会产生有毒气体之物质如:氰化物、硫化 5.还原剂。 6.氧化剂。 7.爆炸物。 8.溴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磷化物。 9. 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此外,标签上之记录数据至少应包括下列几项: 废液名称、废液特性之标志、产生单位、贮存期间、 贮存数量。
三、收集周转桶上的标示说明
实验室危险废物回收标签(样本)
实验室名称: 联系人: 废物类别: 主要成分: 主要危害性: 启用时间:
联系电话: 毛重(kg):
*废旧试剂需要提供包装箱内试剂清单
三、收集周转桶上的标示说明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1.酸、碱性物质。 2.强氧化剂。 3.碱金属如钠、钾。 4.亚硫酸二甲酰。 5.塑料、橡胶、涂装。 6.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二、实验室化学废液的收集
(5)COD (含铬)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COD检验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1.有机物质。 2.碱性物质。 3.金属、金属盐。 4.还原剂。 5.磷。 6.蚁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次磷酸盐、碳酸盐、蛋白毒、氨、
放射性化学品。 从对环境危害程度上看,既有严重危害环境的重金属盐等第一类污染物,
又有酸碱化合物,有机溶剂等第二类污染物。 从产生的时间上看,既有长期积累不能再用的报废化学品,又有近期实
验产生的各种废物。 实验室排放污染物的特点是排放量少、种类多样、成分复杂、变化特别
大,不象一般的污染源排放的是特定的污染物、特定的排放时间和排放 量。实验人员每天做不同的实验项目,今天排放的物质和明天排放的物 质是不一样的,很难用特定的模式去处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