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K12学习】最新诗歌鉴赏教案

最新诗歌鉴赏教案把一件事情、一种情绪表达清楚可能着墨很多,对于一个高中生应该说是较为容易的,但是若想“言少而意全”却不那么容易了。
诗歌便是这样一种文学形式,它可以用很精简的几句话表达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以前曾经学过一些现代诗歌,告诉了大家鉴赏诗歌的方法,还有人记得吗?幻灯:音乐、绘画、建筑;内容;主题;其他那么,作为欣赏者的我们该从何入手去了解,把握主题,领会其情感幻灯:意象、意境何为意象?什么又是意境呢?1、意象:“意中之象”,即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2、意境: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动态画面,通过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通过语言刻画一个个典型意象、以及意境,我们就可以进入诗歌,用心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了吗?回忆一下曾学过的舒婷的《致橡树》,通读一遍整体感觉如何?有哪些意象?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作者是只为写树而写树吗?象征含义为何?……通过复习《致橡树》,我们知道了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就是抓住了意象、意境来帮助大家进入诗人的思想领域与其产生共鸣的,而且还知道了一首诗可能有很多意象,但总有一两个是核心,是比较重要的,其他则是陪衬,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
至于这幅画是怎样的?——它不像实在的影视作品、清晰的摄影照片,我们只可看;诗歌通过文字所表现的意象、意境却可加以自身的创造,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经历各异,自然感受不同;即使同一个人也会随其成长而有不同的领悟。
这便是所谓“诗有百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
……当然,也不是毫无边际的胡乱揣摩,只要围绕其核心即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刚刚我们复习了《致橡树》,下面检验一下你掌握的情况,先来点简单的,咱们循序渐进。
幻灯:《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幻灯:《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就是鉴赏诗歌的重要一个环节——把握其主题、情感,即意境的方法。
下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诗,戴望舒的《雨巷》,注音、朗读。
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主要涉及诗歌的意象。
具体内容包括:1. 意象的定义与特点;2.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3. 如何欣赏诗歌中的意象;4. 举例分析经典诗歌的意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2. 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提升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意象进行诗歌创作,分析经典诗歌的意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学生熟悉的诗歌《静夜思》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意象的定义与特点,介绍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教授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
4. 练习巩固: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意象的定义与特点;2.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3. 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月”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要求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答案:月儿弯弯照九州,的家欢乐满人间。
2.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诗歌《登高》的意象,体会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
答案:《登高》一诗中的意象有“落叶”、“江水”、“浮云”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代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拓展延伸课堂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1. 意象的定义:意象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基本元素,是指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鉴赏之意象》说课稿

《诗歌鉴赏之意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 了解什么是意象,并能够辨别诗歌中的意象;- 分析和解读诗歌中使用的不同意象,并理解其对诗歌的深层意义;- 增强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细致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概念讲解:首先通过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意象,以及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 识别意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并识别一些经典诗歌中的意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意象的运用。
3. 分析意象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意象在诗歌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作者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4. 欣赏与鉴赏:通过学生课前准备的诗歌,让学生自主欣赏,并分享自己的鉴赏体会,增加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参与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意象的概念和识别意象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细致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意象所传达的深层意义,并能够准确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 示范法: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掌握识别意象的方法和分析意象的技巧。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对意象的识别和分析能力,以及对诗歌欣赏和鉴赏的参与度和表现。
- 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包括对自己所选诗歌意象的解读和理解能力。
六、教学资源- 课件:包含意象的概念讲解、案例分析等内容。
- 经典诗歌选读: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供学生分析和欣赏。
七、教学反思这堂课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中的意象。
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并能够初步理解意象的运用。
然而,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意象深度分析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象的多重含义。
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创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代诗歌》第二单元第五课,主题为“诗歌鉴赏之意象”。
教材中选取了五首诗歌,分别是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和李清照的《如梦令》。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并能够分析、欣赏诗中的意象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意象创作诗歌,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歌意象的概念,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欣赏意象美。
难点:深入理解诗歌意象所蕴含的情感,运用意象进行诗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诗歌欣赏(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五首诗歌,注意体会诗中的意象。
教师选取其中一首诗歌,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及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3. 意象分析(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首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并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分析教材中未讲解的诗歌,填写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诗歌创作(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意象进行诗歌创作。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意象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欣赏诗歌意象。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意象,创作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并附上创作心得。
2. 分析教材中未讲解的诗歌,填写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如何?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K12学习】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三)——把握意象有利于鉴赏诗歌(5)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三)——把握意象有利于鉴赏诗歌(5)古代诗歌鉴赏教案——把握意象有利于鉴赏诗歌文章来自:xx古代诗歌鉴赏教案——把握意象有利于鉴赏诗歌一、教学目的1、学会分析古典诗歌中用意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的方法。
2、应对考试中的古典诗歌鉴赏。
二、教学过程1、意象:“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物象、形象。
是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渗透,是“意”与“象”的统一。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附:板书设计: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意象―――→意境三、古代诗歌意象分类诠释自然意象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月。
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流水。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斜阳。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风、烟、霜。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陆游《蝶恋花》:“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杨柳。
“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诗歌单元,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诗歌的意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
详细内容涉及《静夜思》、《钱塘湖春行》等经典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意象的概念,掌握意象的分类和作用;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意象来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作用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意象的分类、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静夜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新课内容:讲解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结合《钱塘湖春行》等诗歌进行分析;3. 例题讲解: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诗歌中的意象,巩固所学知识;6.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意象,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2. 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3. 经典诗歌意象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书面分析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意象的分类、作用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2. 例题讲解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如何提高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意象的分类、作用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1. 意象的分类: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抽象意象。
自然意象如山水、花鸟等;社会意象如战争、爱情等;抽象意象如时间、命运等。
2. 意象的作用: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寓情、象征、暗示等功能。
通过意象,诗人可以表达情感、渲染氛围、塑造形象、深化主题等。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精品教案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诗歌鉴赏”中的意象篇。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意象来鉴赏诗歌。
重点分析教材中的《再别康桥》、《雨巷》等经典诗歌,深入探讨其中的意象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意象的概念、分类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2. 学会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深入理解和鉴赏诗歌的内涵及艺术魅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意象的分类、作用以及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意象元素,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1)讲解意象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分析教材中《再别康桥》、《雨巷》等诗歌的意象运用。
3. 例题讲解:以《再别康桥》为例,详细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雨巷》中的意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6.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意象,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2. 板书内容:(1)意象的定义、分类及作用(2)经典诗歌意象分析:《再别康桥》、《雨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含有丰富意象的诗歌。
2. 答案:(2)创作诗歌时,注意运用丰富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意象的概念、分类及作用,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
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丰富的意象。
(2)推荐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经典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针对意象这一诗歌鉴赏的核心要素,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诗歌作品。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所选教材为《高中语文》第三册,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诗歌欣赏”中的《春望》、《登高》、《静夜思》三首诗。
详细内容包括对每首诗中意象的提取、分析、理解,以及对意象在古代诗歌中作用和意义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含义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品味诗歌之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意象的含义及其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诗歌中提炼出意象,并理解其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诗歌鉴赏》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进而引入《春望》一诗。
2. 意象分析:a)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春望》,提取诗中的意象(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
b) 分析意象的含义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c)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登高》和《静夜思》进行意象分析。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如“《春望》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b) 教师示范解答,并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分析《登高》和《静夜思》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b) 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c) 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2. 内容:a) 《春望》意象分析b) 《登高》意象分析c) 《静夜思》意象分析d) 意象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意象分析。
2. 答案:a)春风、江南岸、明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意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2、使学生能区分“物象”和“意象”教学重点: 意象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
通过意象把握诗歌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寻句抒情激趣导入方式(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再次接受美的洗礼。
说到古诗词,同学们都耳熟能详,特别是课文中的诗词,很多同学甚至还能活学活用,下面,老师给你几个词,请你用诗句来形容一下那一时刻的心情, 幻灯
“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铃声——忽如一夜春风来”、
“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激趣导入方式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布置作业:作文5篇,
抄写所有古诗词10遍,试题20套,明天全部上交----- 请你用一句古诗形容一下此刻的情感: 明天月考-----,考砸了我就暴风雨般的批评你------ 一会下课铃声响起-------(师作适当提示,如:“黄老师家作业多”恰似一江春水“哗哗”流等)
二、新课
过渡
同学们真有才,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众里学它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题还在一片迷茫处”,面对考试,我们该怎么办?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诗歌意象入手,去学习一点诗歌鉴赏的方法。
---------”寻月忆诗”
1、首先让我们看看幻灯片上的图片,大家说说:你能联想到那首古诗?
《静夜思》等-----
2 、明月曾勾起许多古代诗人的创作情思,写下许多名篇佳作,同学们还能联想到那些与
月相关的诗句?男女生比赛。
幻灯 --------探月究情
3、诗人借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以《静夜思》和《虞美人》为例幻灯
两种月、两种情月圆(团圆思念亲人)
月缺----------依月定意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借助于像月一样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诗歌中,作者用来传达自己情感的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而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就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来分析把握诗歌的情感
明月在古代是一个常用的意象,其象征意义还有很多。
文艺理论家们对意象的解释是:融合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所以,意象首先要是一种物象,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事物,是有意义有形象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象都是意象,只有融合作者主观情意的物象才是意象。
也就是说,这个意象,不仅仅代表着它字面意思所指的事物,它还隐含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例如,中秋节,假如有一个华人在美国和他的外国朋友赏月。
外国朋友看着天上的月亮,赞叹了一声:“今晚的月亮真圆啊!”华人一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是啊,今晚的月亮真圆啊!”从字面上来看,两个人说的话意思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两个人所表达的感情一样吗?很明显是不一样的。
外国朋友的话只是对月圆这一客观事实的赞叹,而华人的话却有着言外之意:月圆人不圆啊!所以,同样的月亮,在外国友人看来,只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颗星球而已,但是在华人眼中,它还寄托着一股深深的思乡之情。
所以,在外国朋友的那句话里,月亮只是一种
物象,而在华人的那句话里,月亮就成了意象,因为它不但是一种事物,还融合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延伸拓展
过渡;
4、望月常用来抒思乡之情,折柳相送多为分别之时,意象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果我们能了解常见意向的含义,这对鉴赏诗歌作品的内涵、思想感情有很大帮助,那么,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呢?请看大屏幕:、常见意象:、口诀: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猿猴啼凄凄,落花流水传愁绪,
别时长亭柳依依,草木仍在人事移。
、依据这些意象,你联想到了哪些古诗?背一背 ---------考题回放过渡:古诗中的意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应牢记,从应考角度,意象
也是诗歌考查的热点,老师这有几道考题,请看大屏幕;
《登飞来峰》一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天净沙 .秋思》中通过——这些丰富密集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
了诗人极其-------的情感。
----------畅所欲言
背背自己喜欢的诗,找找其中的意象,说说表达的情感。
5 结束语:
时间过得真快,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啊”啊。
今天能有幸和大家一起学习诗歌鉴赏方面的点滴知识,感到无比高兴,因时间关系,不能做更多更深入的探讨。
最后要表达的,是我的三份感谢:
十分感谢同学们的配合,千分感谢同志们的忍受,万分感谢高老师的指导
板书设计:诗歌鉴赏之意象
{情意 + 物象} = 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