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鉴赏考点(必考)
高考植物必考知识点

高考植物必考知识点一、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的形态结构包括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主要由根系组成,根系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
地上部分由茎、叶和花组成,茎搭建整个植物的骨架,叶进行光合作用,花则参与繁殖过程。
二、植物的生理特性1.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养分和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2.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
3.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释放水蒸气,调节体温和输送养分。
三、植物的繁殖方式1. 有性繁殖:植物通过花粉与卵子结合形成种子,包括授粉和受精两个过程。
2. 无性繁殖:植物通过分蘖、块茎、根茎、地下茎、气生根等方式繁殖,无需花粉和卵子的结合。
四、植物的生活史植物的生活史包括两个阶段:有配子体的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以及有孢子体的孢子和卵子。
雄性生殖器官通过花粉传递精子,雌性生殖器官接收花粉并结合卵子形成种子。
五、植物的种类和分类植物种类繁多,按照分类学的方法可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 苔藓植物:常见的苔藓植物有地衣、角苔和真藓等。
2. 蕨类植物:常见的蕨类植物有蕨、水龙骨和卷柏等。
3.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一般为乔木,如松树、柏树和银杏等。
4.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植物群体,包括花草树木等。
六、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密切,植物需要光照、水分、温度和养分等因素的合理配合才能生长茁壮。
1. 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程度不同。
2. 水分:水分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枯萎,太多的水分则可能造成根部腐烂。
3. 温度: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同,不同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4. 养分:植物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常用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钾等。
七、植物的重要作用植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1. 形成土壤:植物通过根系将土壤紧固,抑制水土流失,形成稳定的土壤层。
花草识别与欣赏 知识要点

《花草识别与欣赏》知识要点第一章绪论一、“花”“草”溯源1.花:flower(1)草木花的总称。
即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古字为蘤。
百卉含蘤。
——《汉书·张衡传》。
注:“蘤,古花字也。
经传皆以华为之。
”【說文】花,本作華,榮也。
花、华、荣三字同义。
荣,草本植物的花。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尔雅》荣华:开花,引伸指人之显贵。
华,“華”的本字,上面是“垂”字,象花叶下垂形。
本义:花。
开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周南·桃夭》华而不实。
春华秋实。
(2)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
花木,花草,花事(3)喻指女子,美女[beauty]娇花巧笑久寂寥。
——唐·白居易;姊妹花;花容月貌,花好月圆,2.草: grass(1) 形声。
从艸,早声。
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
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
《说文》:“草,草斗,栎( 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
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
本义:栎实)(2) 草本植物的总称艸,百卉也。
从二屮。
会意。
经传皆以草为之。
汉书多以屮为之。
《说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唐·刘禹锡《陋室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3)粗糙,不细致。
~率,~鄙(粗野朴陋),草草了事。
(4)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
~莽。
~寇。
~贼。
二、相关概念区别1.花卉:即观赏植物,.广义的花卉—既包括木本花卉,也包括草本花卉;既有观花植物(即狭义的花卉),也有观叶、观果及观树姿等.2.园林植物:(langscape Plants)一切适用于园林绿化(从室内花卉装饰到风景名胜区绿化)的植物材料,统称为园林植物。
因此,园林植物包括用于观花、观叶、观果及观树姿等的观赏植物、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若干保护植物(环境植物)和经济植物。
植物鉴赏

中国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世界五大公园树:雪松,金钱松,南洋杉巨杉,日本金松。
世界五大行道树:七叶树,银杏,悬铃木,鹅掌楸,椴树。
玉堂春富贵指的是: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
插花: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故称其为插花艺术。
长日照植物: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期,如果每天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14小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日光照时间越长,开花越早,凡具有这种特性的植物即称为长日照植物。
花被是一朵花中的花萼与花冠的合称,位于雄蕊和雌蕊的外围。
双名法,又称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的形式,每个物种学名的由两个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种小名),并于其后附上命名者,但在动物学名引用时常省略作者)。
属名字首字母须大写,种加词则否。
习惯上,在科学文献的印刷出版时,学名之引用常以斜体表示,或是于学名加底线表示。
完整的叶片是由叶托、叶柄、叶片组成。
花的组成:花一般由花梗、花托、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几个部分组成。
无性繁殖:指不经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法。
在林业上常用树木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和花芽、花药、雌配子体等材料进行无性繁殖。
花药、花芽、雌配子体常用组织培养法离体繁殖。
生根后的植物与母株法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
用此法繁育的苗木称无性繁殖苗。
12.花坛:是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
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开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运用形式,以突出色彩或华丽的额纹样来表示装饰效果。
13. 总状花序把单轴分枝作为标准花序的基本型之一,为聚伞花序的对应词。
观赏植物知识点总结

一、观赏植物的分类观赏植物的分类可根据其形态特征、用途、生长环境等进行划分,下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
1. 按照形态特征划分(1)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是指那些具有矮小而柔软的茎、柔弱的植株和不定芽的植物。
它们在园艺中常用作绿化、庭院装饰、盆栽等,种类繁多,如牡丹、郁金香、康乃馨等。
(2)木本植物:木本植物是指那些具有木质茎干,高大而挺拔的植物,如树、灌木等。
它们在园林绿化和景观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樱花、槐树、柳树等。
2. 按照用途划分(1)观赏花卉:这类植物以花朵为观赏对象,具有多样的花色、花型和花期,如玫瑰、牡丹、郁金香等。
(2)园林绿化植物:这类植物多用于园林绿化,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如榉树、银杏、法桐等。
(3)盆景植物:这类植物以小型盆景的形式展现,具有小巧玲珑的外观,如小盆景、多肉植物等。
3. 按照生长环境划分(1)阳台花卉:这类植物适合在阳台、窗台等开放的场所种植,如太阳花、万寿菊、马齿苋等。
(2)室内观叶植物:这类植物适合在室内种植,具有美丽的叶片,如吊兰、常春藤、文竹等。
二、观赏植物的特点观赏植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花色丰富:观赏植物具有多样的花色,包括红、黄、紫、粉红、白等,且有些植物花期长,能在不同的季节都开出美丽的花朵。
2. 叶形奇特:观赏植物的叶形多样,有些叶片如同宝石般晶莹剔透,有些叶片如同绸缎般柔软光滑,有些叶片如同雪花般脆弱坚硬,美不胜收。
3. 枝干造型独特:观赏植物的枝干也具有多样的形态,有些如盘龙般蜿蜒曲折,有些如凤凰般娇媚娇羞,有些如瑞雪般轻盈飘逸,给人以意境美感。
观赏植物的养护对于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观赏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选种与配置:根据观赏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并合理配置植物的位置和数量,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2. 土壤管理:观赏植物需要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定期施肥和翻耕,以促进植物的茂盛生长。
3. 浇水管理:观赏植物需要定期进行浇水,但要避免积水和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和病虫害的滋生。
植物奇观知识点总结大全

植物奇观知识点总结大全植物奇观是指在自然界中所发现的一些特殊的、罕见的植物现象。
这些奇观可能是由于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生理特点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
下面将对植物奇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1. 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塔斯曼尼亚巨草(Athrotaxis cupressoides)是世界最大的树之一,它的树干高达260英尺,树冠直径达到了30米。
该树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塔斯曼尼亚岛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体树种之一。
2. 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腔叶万年青(Welwitschia mirabilis)是一种生长在非洲南部干旱沙漠中的植物,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据科学家的研究,腔叶万年青的寿命可能超过2000年。
3. 世界上最高的植物:雪山脆扦(Eriophyton wallichii)是喜马拉雅山脉上的一种植物,它生长在海拔54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是世界上生长海拔最高的植物。
4. 世界上最小的植物:马铃薯草(Wolffia)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体型非常微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植物之一。
马铃薯草的叶片只有0.5毫米长,体重仅为1/1900克。
5. 植物产生的有毒物质:有些植物能够产生出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如变色龙蝈蚤植物(Dionaea muscipula)的捕虫草,其叶片能够分泌出一种叫做捕虫酸的物质,用于捕捉昆虫。
还有一种叫做白毒木的植物,其树汁有毒。
6. 植物的形态:有些植物的形态非常奇特,如食蚁植物的陷阱叶,可以通过特殊的构造来捕捉昆虫。
还有一些植物的叶子呈现出奇特的形状,如蒲公英的种子,它们具有类似伞的形状,能够利用风力进行扩散。
7. 植物的生长习性:有些植物的生长习性非常特殊,如寄生植物,它们能够依附在其他植物上,并通过宿主植物来获取养分。
还有一些植物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如沙漠植物能够通过特殊的结构来减少水分的蒸发。
8. 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些植物的生命周期非常奇特,如一年生植物只能够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整理)观赏树木学考试带进考场的史上最完全版

观赏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观赏树木。
观赏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观赏树木学的研究范畴:1.“识别”环节:主要是从形态特征入手,按植物进化分类系统来正确的鉴定树木的种类,进而辨明其变种、变形与品种。
2.“习性”环节:主要包括观赏树木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等。
具体分述如下:1。
观赏树木的地理分布包括包括原产地、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分布区;2。
生态习性是指观赏树木对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等一系列外界环境因子的要求和反应。
意义:掌握观赏树木的生态习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安排与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
3。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特性要求,是指观赏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生长的快慢、寿命的长短、结果的早晚、根系的深浅、萌蘖性和发枝力的强弱以及年周期的物候期早晚变化规律等等。
目的:了解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配置树种和正确地进行栽植和养护工作。
3.栽培环节:包括观赏树木的繁殖育苗和栽培养护工作。
4.应用环节:主要是根据城乡绿化的综合任务和要求,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合理的选择、搭配和配置。
我国园林树种丰富多彩,种质资源久享盛名,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有四个方面特点:1.种类繁多我国原产的乔灌木种类共约7500种,在世界园林树木中占很大比重。
我国还是许多园林树种的母国之乡。
例如:四川峨嵋珙桐,盛花期间,满树如白鸽飞舞;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的牡丹,国色天香,驰名中外;西南山区蕴藏着杜鹃花的丰富资源;云南的山茶举世无双;其他如报春花,铁线莲、蔷薇、冬青、小蘖等种类和品种之多,都排世界首富。
银杉、银杏、水杉、水松,被称为“残遗种”或“活化石”2.分布集中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观赏花木,系以我国华西地区为其分布中心,在相对较少的范围内,集中分布着众多的种类。
华西山脉的植物种类比邻近的印度、缅甸、尼泊尔山地的种类多4—5倍;近年来,水杉、银杉、观光木、夏腊梅和金花茶和多种新属种陆续在我国被发现。
植物鉴别入门知识点总结

植物鉴别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形态特征的鉴别植物的形态特征是最直观的鉴别标准。
从细胞层面来看,植物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细胞壁厚度等都是形态鉴别的重要依据。
从外部形态来看,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的形态特征也是鉴别植物的重要指标。
1. 根的鉴别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对于一些植物而言,根的形态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根的形态可分为主根和侧根两大类,而在这两大类中,又分为直立根、匍匐根、悬挂根等不同形态。
在进行根的鉴别时,需要注意根的形态特征、质地、颜色等方面的特点。
2. 茎的鉴别茎是植物的支持器官,不同种植物的茎在形态特征上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一些植物的茎呈圆柱形,有的则呈方形,还有的呈扁平形。
另外,茎的表面特征、表皮特征、分枝状况等也是茎的鉴别依据。
3. 叶的鉴别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不同植物的叶片在形态特征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叶的鉴别主要从叶的排列方式、叶片形态、叶缘特征、叶脉特征等方面进行判断。
4. 花的鉴别花是植物进行生殖的部分,不同植物的花在外形、颜色、香气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花的鉴别主要从花的形态特征、花瓣形状、花梗长度、花序形态等方面进行判断。
5. 果实的鉴别果实是植物的生殖结构,通过果实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植物的种属。
果实的形态特征包括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纹理等。
二、生态习性的鉴别植物的生态习性是指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和适应能力。
通过对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观察和了解,可以对植物进行鉴别。
1. 生长环境的鉴别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湿度、光照等因素。
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对于耐寒、耐旱、耐阴的植物,在生长环境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2. 地理分布的鉴别植物的地理分布也是进行鉴别的重要依据。
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种类有差异,通过对植物地理分布的了解,可以对植物进行初步的鉴别。
三、植物分类的鉴别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的重要分支,它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生殖、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归纳,对植物进行分类。
观赏树木学重点

观赏树木学重点题型:名词解释(10%)、选择(20%)、填空(20%)、简答(40%)、拉丁学名互译(10%)一、名词解释(10%)需举例说明1.植物双名法:植物双名法规定任何一个种的学名都必须由“属名+种加词(种名)+命名人姓氏”3部分组成,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其他国家文字表达。
其中属名是名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种加词是形容词,命名人姓氏通常缩写和按规定大写。
举例:银杏的学名是Ginkgo biloba Linn.。
银杉的学名是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当命名人有2位时,则在其之间用et连接。
2.生物学特性:观赏树木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长周期各阶段的性状表现。
具体包括:由种子萌发,经幼苗、幼树、逐渐发育到开花结果,直到最后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
3.生态学特性:观赏树木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形成了对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和需求。
观赏树木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需求的总和。
生态因素:构成观赏树木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可分四大类:气候、土壤、地形、生物。
ⅰ.气候因素:包括温度(对树木的生存和分布范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光、水分、空气(有毒有害物质如:粉尘、二氧化硫、酸雨、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风(双重作用:风媒、风播、风倒、风折)。
ⅱ.土壤因素:PH值、肥力。
ⅲ.地形因素: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山脉河流走向等。
海拔等的变化必然会相应引起温度、水分、光照、土壤、风速风向等的变化,造成它们的重新组合与分配,故地形实际上起着间接的作用。
海拔的高低可影响或决定植被和树种的分布。
ⅳ.生物因素:动物(人类、鸟兽、昆虫、微生物)和植物。
4.树木生命周期:观赏树木从种子、苗木、幼树、开花结果直到衰老死亡为止的全过程。
5. 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离心生长:观赏树木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以根颈为中心,其根向下和四周不断扩展;茎干向上和四周不断伸展,从而形成各级骨干根(枝)和侧生根(枝),占据愈来愈大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鉴赏1、如何区分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的主根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而长,能明显地区分出主根和侧根;须根系的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胚轴或茎基部长出许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系,呈丛生状。
2、如何识别单轴分枝与合轴分枝?单轴分枝:从幼苗开始,植物的顶芽生长始终占优势,形成通直的主干,主干上又可有多次分枝,各级侧枝生长均不如主干;合轴分枝:主干的顶芽生长了一段时间后停止生长或分化成花芽,由靠近顶芽的侧芽长新枝,代替原来的主轴向上生长,生长一段后,又被下方的侧芽所取代,如此重复进行,使树冠呈开展状态。
3、典型的花由哪几部分组成?花通常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六部分组成。
4、植物的学名由哪几部分组成?书写上有哪些要求?举例说明组成:属名+种名+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的缩写要求: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一个字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多为名词;第二个字是种名,即种加词,多为形容词;后面再写出定名人的姓氏或者形式的缩写,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例如:银杏—Ginkgo biloba L变种的命名在种名后面加var. ,再加变种名及变种命名人;变型在种名后加 .f ,再加变型名及变型定名人;栽培变种(品种)则在种名后加cv. ,及栽培种名或直接用单引号表示,其后不必附命名人。
5、植物界的各基本类群有哪些?低等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三大类。
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三类。
6、比较高等植物中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P31裸子植物---胚珠裸露,无子房壁包被;胚珠发育成的种子也呈裸露状态,没有果皮包被,不形成果实;他的植物体(孢子体)发达,都是木本植物,多为乔木,极少为灌木,无草本;维管组织比被子植物简单,木质部通常只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胞;它的叶比较狭小,多为针状、线状、或鳞片状;没有真正的花,其生殖器叫做球花,以后发育成球果。
被子植物---产生了特有的生殖器官---花,称作有花植物;种子有子房包被不裸露;传份过程中出现了特殊的双受精现象,除了胚是由卵子受精后发育成的的外,胚乳也由极核受精后发育形成的,所以胚和胚乳都具有父本母本的遗传性,从而加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包藏在果皮内,使后代的繁殖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使后代的繁殖和传播有了可靠地保证;被子植物的孢子体的形态结构更为发达完善,有乔木、灌木、藤木植物,也有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本支部中有了导管、管胞和木纤维,韧皮部内有了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输导和支持能力大大加强,保证了对陆生条件更强的适应性。
7、怎样区分松科、杉科、柏科植物?松科---常绿或落叶乔木,稀灌木;有树脂道;大枝近轮生;叶螺旋状排列或在短枝上簇生,针形、条形、或锥形。
雌雄同株;雄球花具有多数螺旋状排列的雄蕊,雌球花具有多数螺旋状排列的珠鳞和胞鳞,每珠鳞具有2倒生胚珠,珠鳞与胞鳞分离;球果成熟时开裂;种子具有膜质翅。
杉科---常绿或落叶乔木;树干端直,大枝轮常生;叶鳞形、披针形、钻形或条形,多螺旋状着生,稀交户对生;雌雄同株;珠鳞与胞鳞半合生,每珠鳞具有2—9枚直立胚珠;球果成熟时开裂,种子常有翅。
柏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叶鳞形或刺形交互对生或三枚轮生;雌雄同株或异株;雌球花具有3--18枚交互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珠鳞腹面着生1至多数直立胚珠,珠鳞与胞鳞完全合是;球果较小,种鳞木质或近革质。
熟实施张开或肉质合生浆果状不张开;种子有翅或无翅。
1、植物的构景因素包括哪些方面?①色彩:叶簇及树冠的颜色、花的颜色、果的颜色、树干的颜色。
②形态:根的形态、树冠的形态、枝条的形态、树干的形态、叶的形态、花的形态、果的形态。
③植物体分泌的香味:柏香类型、花香类型、果香类型、药香、茶香、芬香、等类型。
④古树名木: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的为一级古树,其余的为二级古树。
名木是指珍贵、稀有、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⑤特殊生存环境:有些植物生存在高山、沙漠、水中等特殊环境下,形成特殊景观,特殊环境和植物一起具有了构景意义。
如黄山岩石上的迎客松,显示出坚韧、苍劲、雄奇之美。
2、景观植物资源都分哪些类别?①观花植物:花是植物最美、最引人注目的器官,也是观赏的主要对象。
花色、花资、花香、花韵是观赏花卉的四大美学特征。
我国十大名花:梅花、牡丹、兰花、月季、杜鹃、荷花、桂花、茶花、水仙、菊花。
②观果植物:成熟的果实以其色彩、形态、香味吸引游客。
果实色彩多种多样,形态各异。
葡萄——水晶明珠。
③观叶植物:观叶植物主要观叶色和叶形。
④观枝冠植物:枝冠之美主要由树冠外形和序角决定。
如雪松被誉为“风景树的皇后”。
⑤奇特植物:指那些鱼一般植物不同的植物,往往具有某些奇特之处,或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或那些最高、最古老,花果奇特,栖息地以外的居民难以一见的植物。
⑥珍惜植物:包括珍贵稀有濒危特有的国家保护的植物种类和古树名木,具有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如水杉、珙桐。
⑦风韵植物:表现风格、神态、气质的植物,人们赋予其各种各样的精神意蕴。
3、景观植物有哪些主要体现形式?1)插花艺术:插花艺术具有很强的可视性与直觉性,极易引起人们的美感。
最富有表现自然和谐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2)植物盆景艺术:体现大自然的秀丽景色,以景抒情,表现深邃的意境。
3)花坛: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和观赏价值。
4)花境:主要平视欣赏其本身所特有的的自然美以及植物自然结合的群落美。
5)草坪:造成具有开朗或闭锁的原野草地风光。
6)盆栽花卉:花卉株丛紧密圆整、开花整齐,其枝叶、花、果有特殊观赏价值。
7)树丛:在旅游景区景点的置景、构景、衬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8)独树:产生较大的美学价值、科研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9)植物园10)森林公园11)自然保护区4、景观植物形态方面的构景因子?①根的形态;②枝条的形态;③树冠的形态;④树干的形态;⑤叶的形态;⑥花的形态;⑦果的形态1.阐述川西高山云冷杉林、海螺沟冰川森林、九寨沟的景观特色。
川西:森林具有多层垂直结构,仅知木层就有两个亚层,曾间植物异常丰富,全省上万种高等植物大多分布于此,人行林间,原始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世代沧桑油然而生,这里还是野生动物的自由王国,仅陆生动物就有1031种,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海螺沟:极高山底,终年积雪;多层次气候带,冰川海拔高,是亚洲东部海拔最低、离大城市最近、最容易进入的低海拔现代海洋性冰川。
九寨沟: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620平方千米,大约有52%的面积被茂密的原始深林覆盖。
林中夹生的箭竹和各种奇花异草,使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珍稀动物栖息于此。
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
沟中地僻人稀,景物特异,富于原始自然风貌,有“童话世界”的美誉。
2.阐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景观特征,如何欣赏蜀南竹海的森林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外貌是由革质、单叶、小型和中型叶为主的常绿大高位芽植物构成的阔叶林,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树冠浑圆。
在典型的情况下,常绿阔叶林的成层现象显著,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地被层3层植物,郁闭度0.9以上。
群落中植物种类较多,一般在1000平方米范围内可有高等植物100~130种,其中壳斗科、樟科、茶科植物种类多、比重大,其次为杜鹃花科、冬青科、山矾科植物,在中、下层林木占据较大比重。
中亚热带地区的一些群落类型,以壳斗科、茶科、杜鹃花科植物为主,樟科植物向南不断增多,到南亚热带地区,一些典型群落类型中樟科植物常占首位,并出现许多热带性的种类。
中国的亚热带东部和西部两个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常常有许多同属不同种的植物分别参与两地群落组成。
常绿阔叶林在采伐迹地遭受火烧的情况下,会出现大片的禾草草丛或蕨类草丛,如果砍伐后未经火烧,则出现不同种类植物组成的灌丛。
随各地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干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草丛和灌丛将经过丛林或亚热带针叶林与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阶段,向常绿阔叶林的方向发展。
这一地区的竹林大多是人工栽培而成,如果缺乏适当的经营管理措施,也会被常绿阔叶林所代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动物种类较为丰富,主要的哺乳动物是猴类和鹿类,著名的猴类为金丝猴、日本猴;鹿类如白唇鹿、毛冠鹿、白尾鹿等。
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的熊猫则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珍稀动物,被称为活化石。
日本产的日本小睡鼠则是东亚产的唯一睡鼠,而澳大利亚的众多有袋动物都是独特的动物类群。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的宜宾市境内,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4平方公里。
有八大主景区两大序景区134处景点。
景区内竹子58种,7万余亩,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最大原始“绿竹公园”;植被覆盖率达87%,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目的地四十佳”,“中国生物圈保护区”,《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
蜀南竹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竹海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冬季很少在0℃以下,夏季不超过30℃,无霜期345天。
空气相对湿度常年都在83%以上。
蜀南竹海可谓是“竹的海洋”,7万余亩翠竹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
这里生长着15属58种竹子,除盛产常见的楠竹、水竹、慈竹外,还有紫竹、罗汉竹、人面竹、鸳鸯竹等珍稀竹种。
夏日一片葱茏,冬日一片银白,是国内外少有的大面积竹景,与恐龙、石林、悬棺并称川南四绝。
[3]在茫茫蜀南竹海的竹海中,还零星地生长着桫椤、兰花、楠木、蕨树等珍稀植物;据统计,竹海所产的中草药不下200种,堪称一个天然的大药园。
竹海中栖息着竹鼠、竹蛙、箐鸡、琴蛙、竹叶青等竹海特有的动物。
林中除了产竹笋,还有许多名贵的菌类:竹荪、猴头菇、灵芝、山塔菌等。
蜀南竹海整个景区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竹海有景点124个,其中一级景点15个,二级景点19个,蜀南竹海素以雄、险、幽、峻、秀著名,其中天皇寺、天宝寨、仙寓洞、青龙湖、七彩飞瀑、万江景区、古战场、观云亭、翡翠长廊、茶花山、花溪十三桥等景观被称为“竹海十佳”。
蜀南竹海空气清新,纯净,离子含量较高,是我国一级环保旅游区。
整个竹海成“之”字形,东西宽、南北狭。
山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海拔600-1000米。
林中溪流纵横,飞瀑高悬,湖泊如镜,泉水清澈甘洌,空气清新,郁香沁人,曲径通幽。
竹景与富集配套的山水、湖泊、瀑布、崖洞、寺庙、气象、地质、民居交融,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并重,清风摇曳、竹影婆娑、四季宜游,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游览胜地。
一望无际的竹子连川连岭,整整覆盖了500多座山丘。
现建有国内唯一收集和展陈竹类资料标本和有关竹文化资料的竹海博物馆。
3.本地区常见景观植物种类、主要形态特征及观赏点银杏,为银杏科,属落叶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