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构成学案附答案
2022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3.原子的构成。
【教学难点】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单元我们学习过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因此我们还要思考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如果可以它又由什么构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解[板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过渡] 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学生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投影]讨论下列问题: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结束后,找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图片展示][分析]上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多原子分子的图像。
我们可以看到分子整齐地排列着,每一个分子由大小不同的原子构成。
我们能看到的最小的微粒就是原子,通过研究发现原子也是可以再分的。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提问]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体积很小。
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心的一只蚂蚁。
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导学案(含答案)

课题2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氢原子无中子)。
2.知道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特点,以及前18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
3.了解离子的初步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识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相对原子质量的简单计算和查寻。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原子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质子数 = 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2.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um 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 A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
A .道耳顿模型特点: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 .汤姆生模型特点:正负电荷均匀分布C .卢瑟福模型特点: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Na2.离子a.离子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如Al 3+、NH 4+等阴离子(带负电荷):如Cl -、CO 32- 等 e.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相对质量约为1)中子(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约为1)b.离子的分类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中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符号为Ar )2.公式: 【同步巩固练习】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原子B.分子C.质子D.中子2、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 ,则实际质量为b kg 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b/a kgB.12b/aC.12a/bD.12a/b kg 3、2N 表示( )A.两个氮元素B.两个氮原子C.两个氮分子D.氮气4、.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 g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N M 12 B. M N 12 C. N M 12 D. MN12 5、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学案)

第四单元物质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学习指导知识扫描本课题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与原子有的知识:1.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了解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通过教科书后附录Ⅱ查到有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方法点拨例1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核的体积占整个原子的大部分思路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原子核相关知识的认识,在原子内部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的,例如氢元素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所以A选项排除;很多原子内部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不等,如钠的原子内部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铁原子内部有26个质子30个中子,因此B选项也排除;教科书P71介绍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内作高速的运动,所以D选项也排除。
正确答案是:C例2 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
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4思路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个等量——“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理解,但同学在分析此题时往往会受到“氦—3”的影响而出现选C的情况。
而此题利用前面的等量就会很顺利地选出正确的答案:B正确答案是:C例3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b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应用,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公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kg/(akg×1/12)=12b/a正确答案是:12b/a主题检测基础整合1.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1) 原子
(2) 在原子中 ,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 核外电子的排布 : 按能量大小分层排布。
3. 原子结构示意图 : 圆圈表示原子核 ;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 ; 圆弧表示电子层 ; 圆弧上的数字表示
该层上的电子数。
4. 离子的形成 : 原子得到电子 , 形成阴离子 ; 原子失去电子 , 形成阳离子。
A . X 是非金属元素 C .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 C
B.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 D.该粒子可表示为 X -
【解析】 A 、X 是金属元素,错误; B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错误; C、最外层电子数是 8 的结构是相对
稳定结构,正确; D 、该粒子可表示为 X +,错误。故选 C.
知识点 3、离子
知识在线
1. 概念 :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 2. 分类 :
离子
拓展延伸
由几个原子形成的集团带有电荷
2-
离子 );C O3 ( 碳酸根离子 ) 等。
, 它们也叫离子
, 如 SO42- ( 硫酸根离子
);N
O
-
3
(
硝酸根离子
);N
H
+
4
( 铵根
3. 离子的形成 :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 核内质
D .电子层数
【解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电子的得失,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 3、已知 n 个银原子的质量为 mkg , a 个碳原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
bkg ,则银原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07及其答案

课题2原子的结构中思维导眉y I'g |⑵用⑴电期•糾(军豪电厂栈外电子砒卫电荷)姓排布、界一层堆龙排⑼令电&址外层姐釣t迴个电f 原子姑构示总图:闖圈及It数字衷示血弧线及如表示血i阳風金带凹匪.质护数凹电r数KI'-: : 口仝电•质广數坐电子散宦広晾子侦址与果种碾际予前质債的I/I2IH比较*所得的比关慕:相对原子质址=凹數卡迥数答案:⑴原子核(2)质子(3)正(4)中子(5)负(6)核电荷数(7)核外电子(9)2 (10)8 (11)原子核及核电荷数(12)电子层及该层上的电子数(13)正> (15)负(16) V (17)质子(18)中子基础知识塔本技腿(afe/y i <- ri r' if f f I > I i r j J R I-X J r \ K % r;1 •原子的构成(1)原子可以再分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都以为原子是简单的、不能分割的实心球体。
直到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才第一次揭开了原子的神秘面纱,知道原子还是可以再分的。
释疑点原子能否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是在其他条件下还能再分。
(2)原子的构成原子M(带正电》[质予(带正电)I中氏不带电)核外电列带负电’住孩外栢对很大的空间内作崗速运动)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核外有一个很大的空间,这就是电子运动的区域。
原子核虽然小,但几乎集中了整个原子的质量,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体积小、相对质量较大。
(3)原子中各粒子的电性粒子种类电性质子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一个单位负电荷(4)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氢101*4*t-_<SL*二PT賢原子的带电的构成原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相对原子质*(8)分(14)谈重点原子核的特点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171817辨误区 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吗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这三种粒子构成,但某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 个核外电子,无中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学案设计(含答案)

原子的构成(2)班级: 组别: 组号: 姓名:一、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文P54-P55,理解主要知识。
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2.离子的概念,思考原子是如何变成离子的。
二、自主学习1.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 概念:核外电子层经常出现的区域。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 ,电子层: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 ,次之为 ;最少的有 层,最多的有 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只有一层的不超过 。
电子层数越少,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
(3)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①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有 个电子(氦为 个电子)的结构。
通常说:8个电子稳定②元素的性质与原子 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具体如下:A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有 个电子(氦为 个),属于相对稳结构。
B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C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完成情况圆圈表示 ,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 等于 。
表示该原子有 层电子层,其中第二层有 个电子。
甲图:乙图:辨析:乙图中的a=,甲、乙中容易得到电子,容易失去电子。
2.离子的形成(1)离子概念:带电荷的(或原子团)(2)离子分类阳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3)离子符号表示意义(以镁离子为例)Mg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那么Na+表示;S2-表示:。
预习测试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3.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外电子数为,核外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个电子形成。
符号为。
三、新课学习1.画出氧原子、氖原子、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根据氧原子、氖原子、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原子的得失,并画出氧离子、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思考离子所带电荷与相应原子电子得失情况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导学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记住原子及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3、记住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学习重点、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原子的构成学习难点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
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3、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排布的。
4、一般地,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少于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多于个,易电子,都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三、合作学习(一)原子的构成1、阅读课本P53完成下列问题:(1)原子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那么,它由哪些部分构成?(2)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的各种粒子是否带电?若带电,是带正电还是负电?(3)用框图式表示原子的构成情况,并标明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5)什么叫核电荷数?(6)原子有多大?相对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怎样?2、从P53的表3—1,你能发现哪些规律(1)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2)氢原子核内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3)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4)所有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5)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6)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排满第一层才能排第二层,排满第二层才排第三层.2.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n为层序数.即第一层n=1,第二层n=2)第一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 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4、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弧线表示电子层。
推荐附答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

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了解离子的形成,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3.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重点难点】1.原子的内部结构,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2.离子的形成。
学习内容一原子的构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5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原子核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哪里?2.原子中有带电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5.不同种类的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温馨点拨】1.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质量近似相等,电子质量较质子和中子小得多。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原子不带电。
因为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不显电性。
3.氢原子核内不含中子。
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而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5.不同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
【名师归纳】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4.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反馈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某原子中共有82个粒子,其中30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核外电子数是(A)A.26 B.30 C.52 D.56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所占体积很小;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是不能分的粒子;④原子核的核电荷数等于核内中子数;⑤原子核具有很高的密度;⑥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构成学
案(附答案)
题2原子的构成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二、课堂导入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三、学习研讨
(一)原子的构成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
4-1后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提示:可从位置、
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
结构。
3、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
列问题:
⑴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⑵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⑶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⑷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⑸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学习】
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了多少?小结后板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
(二)相对原子质量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结合下表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表1
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单位:㎏)
氢1.670×10-27
氧2.657×10-26
碳1.993× 10-26
铁9.288×10-26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思考交流】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
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表2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氢1 0碳66612
氧钠11121 123
氯铁26302【交流学习】
同桌互相提问,从附录中查出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
四、达标测试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2、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
镁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
A.12:1
B.2:12 C .2:1 D.1:2
3、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
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一般是由、构成的,质子带,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4、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5、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
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3
C.4 D、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5)带正电的粒子是;
(6)带负电的粒子是;
(7)不带电的粒子是;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9)质量最小的的是;
(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7、我国已于2007年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 )
A、3个质子,没有中子
B、2个质子,1个中子
C、1个质子,2个中子
D、3个中子,没有质子
五、小结
本节学习后你对原子的构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六、拓展提升:已知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40,下表是几种原子的构成和它们的相对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氢(H)1011
氦(He)2224
氮(N)氧(O)铁(Fe)26302讨论:通过此表可以总结出如“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结论,请你再总结二条。
(1)(2) .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是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化学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断中,不确切的是(填序号)。
课题2
四、达标测试1、B 2、D 3、正原子核负电子质子电子电性相反质子和中子正电不带电原子核4、 12 5、 B 6、3、⑴分子⑵原子⑶分子、原子⑷质子
中子⑸原子原子核⑹电子⑺分子、原子中子⑻质子、中子⑼电子⑽质子电子 7、B
六、拓展提升
1、⑴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⑵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2、52
3、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