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石油地质学思考题

合集下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教案章节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3. 教学内容:a. 石油与天然气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b.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c.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4. 教学活动:a. 教师讲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b.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5. 思考题:a. 简述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过程b. 阐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在能源开发中的作用教案章节二:沉积盆地与烃源岩1. 学习目标:掌握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以及烃源岩的特征和分类。

2.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

3. 教学内容:a. 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b. 烃源岩的特征和分类c. 烃源岩的分布与评价4. 教学活动:a. 教师讲解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b. 通过图表分析,让学生了解烃源岩的特征和分类c. 讨论烃源岩的分布与评价方法5. 思考题:a. 简述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b. 阐述烃源岩的特征及其对石油与天然气的影响教案章节三: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1. 学习目标: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过程,掌握油气聚集的类型和成因。

2.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内容:a. 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过程b. 油气聚集的类型和成因c. 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4. 教学活动:a. 教师讲解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过程b.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油气聚集的类型和成因c. 探讨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5. 思考题:a. 简述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过程b. 阐述油气聚集的类型及其成因教案章节四:油气藏描述与评价1. 学习目标:掌握油气藏的类型及特征,学会油气藏评价的方法。

2.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

3. 教学内容:a. 油气藏的类型及特征b. 油气藏评价的方法和技术c. 油气藏描述与评价的实际案例4. 教学活动:a. 教师讲解油气藏的类型及特征b. 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油气藏评价的方法和技术c. 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油气藏描述与评价的掌握程度5. 思考题:a. 简述油气藏的类型及其特征b. 阐述油气藏评价的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教案章节五: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1. 学习目标:了解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的技术和方法,掌握其主要应用领域。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思考题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思考题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各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地球化学类型,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微量元素钒和镍的石油地质意义,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的石油地质意义;3.石油颜色、比重、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特点,石油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的原因;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组成、产状类型;;5.油气中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油气中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6.油田水的基本特征、主要化学组成、水型,苏林水型划分方案7.重要名词术语: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凝析气(藏)、固态气水合物、油藏饱和压力。

第二章思考题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两大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2.生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成烃潜力,干酪根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相关特征;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理化条件;4.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征;5.烃源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6.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的主要特点,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煤型气和油型气、有机和无机成因CO2的主要识别标志;7.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的异同;9.重要名词术语:生油门限、时间-温度指数、低熟油、煤成烃、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烃源岩、油源对比、氯仿沥青A、干酪根。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广东地区试题江苏地区试题第三章思考题1.重要名词术语:储集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什么是孔隙结构?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3.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4.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渗滤通道;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5.盖层的基本特征、封闭油气的机理,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和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思考题

思考题

石油地质学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及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一、解释概念:石油,天然气,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油田水,矿化度。

二、回答问题1.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有哪些特征?2.正烷烃分布曲线的特征取决于哪些因素?3.什么是石油的组分组成和馏分组成?4.你所了解的常见生物标志化合物有哪些?5.如何对石油进行分类?试述石油的地球化学分类方案及各类的成分特点。

6.海相油和陆相油在化学组成上有何区别?7.化学成分、温度、压力等对石油的颜色、比重、粘度等有何影响?8.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各有何特点?9.为什么石油具有荧光性?10.为什么石油具有旋光性?11.与常规油相比,重质油和沥青砂在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上有何特别之处?12.天然气有哪些产状类型?13.油田水的赋存状态和来源有哪些?14.油田水的主要化学组成有哪些?如何对油田水进行水型划分?水型与环境有何关系?12.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如何?石油、天然气的碳氢同位素组成有何特征?13. 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14.某油田水分析结果如下(毫克当量数/升): Cl :16.12, SO4:1.55, HCO3:16.05, Na 4:0.0, Mg: 0.2, Ca :0.15;试确定其水型。

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一、概念:干酪根沥青成熟温度门限深度门限温度生油窗液态窗(液态石油存生)石油的死亡线 TTI 石油热裂解石油热焦化湿气指数二次生油生油岩生油层生油层系剩余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细菌气生物气煤层气煤型气煤成气煤气发生率低熟油二、回答问题1. 石油成因说有几大学派,各自的实质是什么?2. 早晚有机成因说的区别是什么?3.生油的原始物质是什么?为什么?4.直接生油物质是什么?其结构和成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化学成分将干酪根分几种类型,各自是什么?根据干酪根的H/C,O/C你能区分其类型吗?5. 油气生成需要什么样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条件6. 细菌、催化剂和放射元素在油气生成过程中都起什么作用?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7.油气生成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什么关系?8. 自述TTI计算的基本原理、TTI计算的具体过程,并学会利用实际资料计算TTI值?9. TTI在油勘探中有何作用?10. 叙述油气生成的现代模式?11. 有哪几类生油岩评价指标,明确其作用,并熟记其数值?12. 天然气有哪几种成类型,各自的识别标志是什么?13.生物气的形成条件是什么?14.生物气的组成特点是什么?15.煤型气的组成特点是什么?16.如何识别不同成因类型的天然气?17.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1.什么是储集层?储集层具备哪些基本特性?2. 什么是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度与渗透率的表示单位、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是什么?3.什么是岩石孔隙结构?它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4 .什么是排替压力?其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5. 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砂岩体的成因类型和主要特征是什么?6. 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试比较碎屑岩、碳酸盐岩、特殊岩类三类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差异。

中国石油大学张厚福1999版《石油地质学》课后思考题(北京大学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专业亦可参考)

中国石油大学张厚福1999版《石油地质学》课后思考题(北京大学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专业亦可参考)

张厚福1999版《石油地质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什么叫石油沥青类?油、气、水的物理性质和1.1.什么叫石油沥青类?油、气、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有哪些?重质油、沥青砂有哪些主要物理和化学特征?2.2.重质油、沥青砂有哪些主要物理和化学特征?海相和陆相原油在碳同位素组成上有何区别?3.3.海相和陆相原油在碳同位素组成上有何区别?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近年来1.1.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近年来有何进展??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有何进展么?近年来有何进展?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物质主要有哪些?2.2.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物质主要有哪些?何谓干酪根?干酪根化学组成有何特点?通常3.3.何谓干酪根?干酪根化学组成有何特点?通常可将其分为几类?不同类型的干酪根的演化特征有何异同点?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和岩相古4.4.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和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

温度和时间如何影响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5.5.温度和时间如何影响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TTI的基本概念和地质含义是什么?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6.6.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何谓生油门限和生油窗?7.7.何谓生油门限和生油窗?何谓低熟油?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8.8.何谓低熟油?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煤中有利于石油生成的显微组分主要有哪些?9.9.煤中有利于石油生成的显微组分主要有哪些?煤成油的演化阶段有什么特点?试比较分析天然气生成条件与石油的异同。

10.10.试比较分析天然气生成条件与石油的异同。

11试总结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识别标志?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的好坏?常12.12.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的好坏?常用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的地球化学指标分别有哪些?何谓油源对比?油源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其13.13.何谓油源对比?油源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目前常用的油源对比的方法有哪几类?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何谓有效孔隙度及总孔隙度?1.1.何谓有效孔隙度及总孔隙度?何谓渗透率、相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2.2.何谓渗透率、相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岩石孔隙结构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它与3.3.岩石孔隙结构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试分析多相流体孔隙中影响相渗透率的因素?4.4.试分析多相流体孔隙中影响相渗透率的因素?试比较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性质的差异。

《石油地质学》第四章复习思考题.doc

《石油地质学》第四章复习思考题.doc

《石油地质学》第四章复习思考题.doc第四章复习思考题讲课的知识点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除书上讲的五种无机成因学说外,还有哪些无机成因说?地幔脱气说、费■托合成说(nCO+(2n + l)H2^CnH2n+2+nH2O))2、什么是现代宇宙说?在太阳系某些星球的大气中,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太阳系星球中碳氢化合物宇宙成因的可能性,这就是现代宇宙说3、“不同石油的成分相似,但不相同”的现象为什么能够支持石油的有机成因?石油的相似性是主要的,正好说明他们的成因可能大致相同,而他们在成分上的差异则可能与原始生油物质和生成环境的不尽相同、油气生成后经历的变化有关。

4、现代沉积物中的油气生成过程。

沉积物t里藏到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晚期或后生作用初期,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物(干酪根)在温度的作用下达到成熟,通过热降(裂)解生成大量液态石油和天然气5、干酪根的类型及不同类型有机质(干酪根)的产桂率。

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高,氧含量低,来自藻类堆积物,产坯率80% 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较高,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产绘率60%I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低,氧含量高,来自陆地高等植物,产怪率30%6、各种类型干酪根的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

I型干酪根H/C在1.25^1.75之间,O/C在0.026-0.12之间II型干酪根H/C在0.65-1.25之间,O/C在0.04-0.13之间Ill型干酪根H/C在0.46-0.93之间,0/C在0.05~0.30之间7、有机质与干酪根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机质包含干酪根,干酪根指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齐啲有机质,包含分散的和集中状态的。

8、沉积有机质划分为哪几种类型?腐泥型和腐殖型9、干酪根的类型与有机质的类型有什么联系?不同有机质类型形成的干酪根类型不同,I型干酪根来自藻类堆积物,II型干酪根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III型干酪根来自陆地高等植物。

石油地质学思考题(1-8带答案)

石油地质学思考题(1-8带答案)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绪论1.什么是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石油地质学:又称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对象:油气藏。

2.石油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成盆、成烃、成藏研究是石油地质学的三大主要内容。

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可归纳为:生、储、盖、圈、运、保,所以本课程根据由浅到深可归纳为以下四部分内容:油气藏的基本要素:流体、生储盖层、圈闭。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生成、运移、聚集。

油气藏成藏分析:成藏条件、保存与破坏。

含油气盆地及油气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

3.石油在国民经济中有何作用?答:①在工业及交通运输上作为燃料,称为工业的血液;②在轻纺工业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称为工业食粮;③在农业上,为农机燃料,化肥、农药的原料,是良田沃土;④在军事上,为战略资源和物质基础。

4.解放后我国石油工业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答:第一阶段:1949年——1958年油气勘探重点在西部地区,56年5月发现克拉玛依、四川的扬高寺气田,56年12月发现鸭尔峡油田。

第二阶段:1959年——1978年勘探重点由西部转向东部,1959年9月26日,发现了大庆油田,1963年发现胜利油田,1964年发现大港油田,1965年发现江汉油田,1967年发现下辽河油田,1970年发现长庆油田,1971年发现南阳油田,1975年发现任邱油田,1975年发现中原油田。

第三阶段:1978年12月——现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面向海上,进军国际石油市场。

发展东部:东部油田继续增储上产,寻找隐闭油气藏。

发展西部: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等大油田的相继建成,……面向海上:发现海上大陆架,查明近海盆地的油气概况,有近10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储量主要在渤海4亿多吨,珠江口4亿多吨,北部湾1亿多吨;气主要在琼东南,东海、辽东有少量的气,……。

深部海域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存。

进军国际石油市场:自1992年以来,先后在秘鲁、加拿大、苏丹、委内瑞拉、马六甲、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合作项目或股权,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南美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上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战略区。

长江大学石油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长江大学石油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3. 为什么三角洲沉积体系是形成油气聚集最有利的地质环境?
4. 论述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5. 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地质条件)。
6. 天然气可划分哪些成因类型?有哪些特征?
7.试述生油理论的发展。
8.评价生油岩质量的主要指标。
9. 油源对比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目前常用的油源对比的指标有哪几类?
第五章 石油及天然气运移
一、名词解释
5. 油气二次运移中质点的受力情况(即运移机理)。
6. 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及疏导体系有哪些?
7. 试述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取决于哪些因素。
8. 根据油气二次运移的机理分析含油气盆地中有利的远景区。
9. 油气二次运移中油气性质的变化。
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
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
一、名词解释
储集层、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结构、流体饱和度、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
7. 简述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形成的沉积背景。
8. 试述古潜山油气藏与基岩油气藏的异同点。
9. 水动力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
一、名词解释
沉积有机质、干酪根、成油门限(门限温度、门限深度)、生油窗、烃源岩、有机碳、有机质成熟度、氯仿沥青“A”、CPI值、TTI法(值);
6. 试从大地构造观点来分析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特征及其油气聚集类型。
7.简述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内容。

《石油地质学》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石油地质学》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讲课的知识点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除书上讲的五种无机成因学说外,还有哪些无机成因说?地幔脱气说、费-托合成说(nCO+(2n+1)H2→C n H2n+2+nH2O))2、什么是现代宇宙说?在太阳系某些星球的大气中,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太阳系星球中碳氢化合物宇宙成因的可能性,这就是现代宇宙说3、“不同石油的成分相似,但不相同”的现象为什么能够支持石油的有机成因?石油的相似性是主要的,正好说明他们的成因可能大致相同,而他们在成分上的差异则可能与原始生油物质和生成环境的不尽相同、油气生成后经历的变化有关。

4、现代沉积物中的油气生成过程。

沉积物埋藏到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晚期或后生作用初期,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物(干酪根)在温度的作用下达到成熟,通过热降(裂)解生成大量液态石油和天然气5、干酪根的类型及不同类型有机质(干酪根)的产烃率。

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高,氧含量低,来自藻类堆积物,产烃率80%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较高,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产烃率60% I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低,氧含量高,来自陆地高等植物,产烃率30% 6、各种类型干酪根的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

I型干酪根H/C在1.25~1.75之间,O/C在0.026~0.12之间II型干酪根H/C在0.65~1.25之间,O/C在0.04~0.13之间III型干酪根H/C在0.46~0.93之间,O/C在0.05~0.30之间7、有机质与干酪根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机质包含干酪根,干酪根指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包含分散的和集中状态的。

8、沉积有机质划分为哪几种类型?腐泥型和腐殖型9、干酪根的类型与有机质的类型有什么联系?不同有机质类型形成的干酪根类型不同,I型干酪根来自藻类堆积物,II型干酪根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III型干酪根来自陆地高等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什么是石油?石油由哪些物质构成?
2.什么是石油的组分?石油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组分?如何划分?
3.什么是油质、胶质、沥青质?
4.什么是苯胶质?什么是酒精-苯胶质?
3.什么是石油的族分?石油可以划分为哪几种族分?如何划分?
4.什么是石油的族组分?
5.石油主要含油哪两种元素?哪几种次要元素?多少种微量元素?
6.石油中含油钒和镍等微量元素,有何成因意义?
7.石油主要由哪几种烃类组成?
8.什么是烷烃?什么是正构烷烃?什么是异构烷烃?什么是环烷烃?什么是芳香烃?9.什么是异戊间二烯型烷烃?有哪些主要的异戊间二烯型烷烃?有何应用?
10.什么是姥鲛烷?什么是植烷?姥植比有何应用?
13.正常石油中三种烃类的比例大致是多少?陆相石油和海相石油的烃类组成有何区别?14.重油和被生物降解的石油的烃类组成有何特点?
15.高硫石油主要形成于什么环境?
16.含氮化合物咔唑有何地质应用?
17.石油荧光性是由石油中哪些成分引起的,其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8.什么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9.什么是重烃气?湿气和干气如何划分?
20.什么是天然气的溶解性?什么是天然气的扩散性?
21.什么是油田水?
22.油田水的6种主要离子是什么?
23.油田水中有哪些微量元素?
24.油田水中有哪些有机组份?
1
25.油田水中的有机酸对储层的改造有何作用?
26.苏林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根据水的哪些组成对水进行分类?
27.苏林分类把地层水划分为哪4种类型?
28.不同类型地层水的离子组成有何特点?
29.不同类型的水各选出于何种环境?
30.不同类型水反映的地层封闭条件怎样?水型与油气保存条件有何关系?
31.油田水主要是哪几种类型的水?
33.碳元素有哪几种同位素?哪几个是稳定同位素?
34.地壳中C13和C12哪个丰度更高?用什么指标反映C13和C12的相对丰度?
35.δ13C叫什么?如何计算?
36.石油和天然气的δ13C值一般是多少?
第二章
1.什么是储集层?什么是盖层?
如果考虑非常规油气聚集,应如何定义储集层?
2.什么是孔隙?
3.什么是超毛细管孔隙?流体在超毛细管孔隙中流动需要何种条件?
4.什么是毛细管孔隙?流体在毛细管孔隙中流动需要何种条件?
5.什么是微毛细管孔隙?流体在微毛细管孔隙中流动需要何种条件?
6.什么是纳米孔隙?常规砂岩、致密砂岩、页岩各以什么级别的孔隙为主?
7.什么是孔隙度?什么是总孔隙度?什么是有效孔隙度?
8.分别用什么方法测量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
9.什么是岩石的渗透性?在通常的地质条件下,哪些岩性是渗透的?哪些岩性是不渗透的?10.什么是渗透率?渗透率的单位是什么?
11.什么是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12.对于同一种岩石,通过气体、水的绝对渗透率有无差别?
2
13.什么是相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什么是相对渗透率?
14.岩石中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或相对渗透率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15.什么是孔隙流体的饱和度?流体的饱和度与其相对渗透率有何关系?
16.什么是孔隙?什么是吼道?什么是孔隙结构?
17.岩石的孔隙结构与其孔隙性和渗透性有何关系?
18.研究孔隙结构有哪些方法?
19.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有哪些?
20.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空间有哪几种类型?
21.比较碎屑岩孔隙空间的形态分类和成因分类,指出各自的适用性。

22.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发育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23.为什么沉积相影响岩石的原生孔隙发育?再不要沉积相原生孔隙的优劣?
24.成岩作用对岩石的储集物性有哪些影响?
25.哪些成岩作用可以造成岩石原生孔隙的损失?各有哪些影响因素?
26.砂岩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机理有哪几种?各形成在什么环境(或深度)中?
27.不同机理形成的次生孔隙的分布有何特征?
29.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有哪几种类型?
30.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有哪几种岩性?
31.碳酸盐岩的原生孔隙有哪几种类型?
32.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成因类型有哪些?
33.溶蚀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根据岩溶发育特征又分为几种类型?
34.风化壳岩溶储层(潜山岩溶储层)的孔隙发育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35.顺层岩溶的孔隙发育有何特征?
36.白云岩储集层有哪几种成因类型?如何形成?
37.简述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的分布特征。

38.碳酸盐岩裂缝发育受哪些因素的控制?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