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炼基本功
武术基本功训练计划

武术基本功训练计划1.跑步。
练习方法:①速跑,全力以赴跑步5分钟。
快速跑属无氧运动,可提高肺活量,锻炼脚的快速移动。
②节奏跑,配合呼吸有节奏慢跑30分钟,提高呼吸与身体的配合能力。
③耐力跑,全程5公里,快慢相应,以锻炼身体的耐力。
2.俯卧撑。
练习方法:①快速推撑60次,以提高上肢快速冲拳能力。
②耐力推,坚持100次,提高手臂与肩部的力量。
3.仰卧起坐。
练习方法:①快速仰卧起坐,50次/分钟,锻炼腹部肌肉力量与抗击打能力。
②耐力仰卧起坐,坚持200次以上,以提高耐力。
4.腿部柔韧练习。
练习方法:按照先压后踢的顺序,以腿部肌肉与韧带感觉到绷紧为宜,然后配合各种踢法,每次至少1小时,以提高腿法的灵活性与速度。
每次压腿后必须踢腿,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5.快速空击。
练习方法:以自身的习惯攻击动作进行快速的击打,包括手法与脚法。
配合呼吸,连续进行5~10分钟。
此训练属无氧运动,能使人体在快速、紧张的运动状态中保持良好的体能。
6.全身抗击打训练。
练习方法:以拳头对自身做无规则的击打,力量以自身能承受为宜。
配合呼吸,由快到慢。
以提高自身肌肉的抗击能力,并能够放松肌肉,不致使肌肉僵硬。
以上几项基本功训练仅仅是武术基本功的一小部分,却是习武者入门的初级功夫。
切记基本本功训练如同功夫技巧训练一样,宜精不宜多。
基本功没有速成,只有靠日积月累,当你具备强壮的身体与超常的素质时,就能将各种动作技巧自然、巧妙的连在一起,真正达到将技巧隐于无形,以最简单的动作去对付复杂的招式。
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

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腿功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
1、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
2、侧压腿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
两腿交替进行。
3、仆步压腿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
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
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
腰部挺直,左转前压。
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4、正搬腿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
两腿交替进行。
5、侧搬腿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
两腿交替进行。
6、劈横叉两腿伸直向左右两侧又开下坐成直线,两腿内侧着地。
两臂立掌侧平举。
7、竖叉两腿伸直前后叉开成直线。
左腿后侧着地,脚尖上翘。
右腿前侧着地,脚背扣在地上,两臂立掌侧平举。
两腿交替进行。
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肩功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
1、压肩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脚开立同肩宽,上体前俯,两手抓住横杆,抬头挺胸,塌腰,用力向下振压。
2、单臂绕环左弓步站立,左手扶按左膝,右臂以肩为轴做直臂的顺、逆时针绕环。
两臂交替进行。
3、双臂绕环开步站立,以肩关节为轴,两臂分别向前和向后做直臂绕环。
顺、逆时针绕环交替进行。
4、两臂交叉绕环开步站立,两臂直臂上举,左臂以左肩关节为轴,向前下做顺时针绕环。
同时,右臂以右肩关节为轴,向后下做逆时针绕环。
两臂顺、逆时针交替进行。
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腰功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
1、前俯腰并步站立,两手十指交叉,直臂上举,手心向上。
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

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练习基本功不仅可以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方法,还能全面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损伤,为学习拳术和器械套路,提高武术技术水平打下基础。
一、肩臂练习肩臂练习主要是增进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环转等能力。
(一)压肩练习者面对肋木两脚开立。
双手抓握肋木,手臂伸直,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动作;背对肋木,双臂内旋后伸,手心向上抓握肋木,然后屈膝向下,向前拉压。
(二)握棍转肩两脚开立,双手上握木棍,相距与肩同宽或稍宽的距离。
要点:两臂伸直,两手横向距离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三)绕环1.单臂绕环:右(左)臂向前、向上、向后、向前连续立圆绕环。
2.双臂顺向绕环:左、右两臂依次向前、向上、向后、向前绕环。
3.双臂反向绕环:右臂向前,左臂向后同时与体侧画立圆绕环。
数次后,再做反向练习。
(四)立卧撑腿并拢伸直,两手与肩同宽,手指朝前直臂撑地成俯卧;上体向后移动,臀部凸起,随即两臂屈肘,上体从后向下、向前移动、再向后移动还原。
(五)倒立两臂伸直,两手与肩同宽撑地,靠墙做手倒立。
二、腰部练习腰部练习主要是增强脊椎和腰部各肌肉群的力量与柔韧性。
腰是贯通上、下肢的枢纽,又是集中反映身法技巧的关键。
(一)俯腰双手手指交叉,上体前俯,双手抱住脚踝关节,逐渐使胸部贴近腿部。
(二)甩腰两脚开步站立,两臂上举,以腰、髋关节为轴,上体向前、向后做屈伸动作,两臂随上体屈伸摆动。
(三)晃腰两脚开步站立,两臂侧平举,上体后仰,向左、右转动,两臂跟随摆动。
(四)涮腰两脚开立宽于肩,以髋关节为轴,上体前俯,然后向左、向后、向右、向前翻转绕环,两臂随腰摆动。
左、右交替进行。
(五)下腰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伸直上举,上体后倒,两手向后下撑地成“桥”形。
三、腿部练习长拳对腿部柔韧、灵活、力量素质要求较高。
练习方法有压腿、搬腿、劈腿、踢腿。
(一)压腿1.正压腿:面对肋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左脚提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紧,两手按在膝上;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压伸动作(右腿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新时代教师新基本功修炼

新时代教师基本功修炼方案篇1一、个人剖析在教学工作中,我能注重个人基本功的训练。
通过训练,我在教学中能用较流利的普通话教学。
对教材的理解能力、课堂的驾驭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
但在数学教学中我也深感自己的文化底蕴不够丰厚,教学中的创新意识还不够,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效率不高。
二、基本功训练内容教师“教学基本功”主要指:即兴演讲、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作业与试卷设计的基本功。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职业技能。
一个教师的师德素养、语言能力(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体态表达、演讲水平等);写字水平(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基本的简笔绘画水平以及简单的教具制作、多媒体操作方法的掌握,作业试卷设计都应该成为一名教师所应具有的硬功夫,也就是支撑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功。
三、基本功训练目标1、认真学习《课标》,仔细钻研教材,领会好新课程、新教材的精神,做到科学、准确地备课。
2、在教学设计上,力求创新,有自己的特色。
课堂教学中,要主动、积极地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保证并提高四十分钟的质量。
3、做好读书笔记,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4、在平时的授课中,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5、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电教设备和其它教具。
6、能设计好的作业及试卷。
四、基本功训练措施1、在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设计教案。
2、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认真做好笔记。
3、订阅教育类的书籍、报刊,从中学习新的教育方法、理论,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课堂教学中,主动、积极地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5、积极写好教学后记,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足,并查找原因,及时弥补,提高教学效率。
6、在平时教学中,随笔记录下自己教学中的心得、感受,不断积累材料,撰写教学论文。
7、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力求自己做出精致的动画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读《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心得体会范例(6篇)

2024年读《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心得体会范例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更新了对观念的理解。
基本功是从事任何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而素质教育的推进则需要教师不断拓展和创新教学基本功。
本著作涵盖了以下五个方面:1. 教学设计的基础能力。
2. 教学实施的核心技能。
3. 教学策略选择的技巧。
4. 教学技能的掌握。
5. 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的基本功。
学习使我对基本功的概念有了准确的认识,也正确评估了教材在教师技能提升中的作用。
二、在每个教育环节,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能力。
对教师而言,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和发展的同义词,是针对问题解决的诊断性研究,以及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的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反省。
学习过程是我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
我致力于自我研究,旨在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
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我对著作中的知识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精准定位教学起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可划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对课前预习进行了深入研究。
上课前,引导学生探讨预习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归纳,我们共同总结出以下几点预习要点:1. 课前阅读是预习的必要环节。
2. 关注课文中的定义、概念、性质、用途、实验设计、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等,进行初步记忆和理解。
3. 对课文中出现的定义和概念,要反复阅读,尝试理解其含义,并与已学过的相关定义、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4. 对于性质和用途,要进行记录,联想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找出性质和用途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5. 对于实验,要思考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选择、实验操作注意事项,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6. 对比课文中的实验与以往学过的实验,找出仪器组装上的相似和差异,并回忆相关实验。
7.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其在化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8. 预习课后问题,尝试自我解决,如有困难,可在课堂上寻求解答。
2024新时代教师基本功修炼活动方案

2024新时代教师基本功修炼活动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和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要扮演起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角色。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师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师基本功,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开展一系列的教师基本功修炼活动是必要的。
二、活动目标1. 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 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推动教育科研的发展。
3. 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打造高效专业团队。
4. 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教师的社会形象。
三、活动内容1. 提升教学能力(1)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培训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借鉴、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3)建立教师共同研究群体,利用集体智慧研究和探讨教学问题,共同提高。
2. 培养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1)开展教育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2)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增长教育科研的视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
(3)建立教师创新工作室,提供科研资源和支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1)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培训班,学习最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科素养。
(2)建立学科教师团队,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
4. 培养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1)开展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2)引导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社会经验,提升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3)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提升教师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活动实施1. 制定活动时间表和计划,确保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2. 成立活动指导小组,负责活动策划和组织实施。
3. 各学校成立教师基本功修炼小组,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安排。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是学习武术的基石,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训练方法:
1. 引体向上:这是训练上肢力量的常见方法。
可以利用单杠或悬挂装置,双手握住杠子,身体呈撑杆状,然后用力向上拉起身体,直到胸部接近杠子,再慢慢放下。
2. 俯卧撑:这是训练胸肌和上肢力量的有效方法。
平躺在地面上,双手与肩同宽,手掌贴地,然后用力将身体推起,直到手臂伸直,再慢慢放下。
3. 蹲马步:这是练习腿部力量和平衡的重要训练方法。
双腿分开站立,大致与肩同宽,然后一只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弯曲膝盖,让前腿与地面平行,保持后腿伸直,保持平衡,然后交换腿部的位置。
4. 跳绳:这是锻炼下肢爆发力和协调性的好方法。
拿起跳绳,双手握住绳柄,然后用力蹦跳起来,同时将绳子从身体下面向上方甩动,使跳绳过程中绳子不断从脚下经过。
5. 分腿训练:这是练习下肢柔韧度和平衡性的训练方法。
站立时,将双腿分开,尽量向两侧伸展,直到感到舒适的拉伸感,保持数秒后,慢慢收回双腿。
6. 内外八步:这是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常见训练方法。
站立时,将左腿向一侧抬起,然后绕过右腿画出一个圆形,再
回到原位,再重复之前的动作。
7. 手眼协调训练:这是提高反应能力和准确性的训练方法。
可以使用球类或者捕捉器具,将球来回丢掷或者用手接住球,迅速增加难度和速度,以提高手眼协调性。
这些基本功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坚持练习来提高技能和素质,但需要注意适量训练,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此外,寻求专业教练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2024新时代教师基本功修炼活动方案

2024新时代教师基本功修炼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新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
因此,开展基本功修炼活动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本活动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培训、实践和交流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基本功,助力他们在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和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设计和评价能力,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培训和交流活动,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道德水平。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和经验分享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氛围。
三、活动内容和具体安排1. 教师培训(1)主题培训:开设一系列主题培训课程,包括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评价、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等,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授课,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2)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课堂观摩,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活动(1)教育实地考察:组织教师参观教育实地,了解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
(2)教学实训: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训,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实践教学过程,锻炼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师交流与合作(1)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共同研究、讨论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
(2)经验分享会:组织教师开展经验分享会,让他们分享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活动实施方式1. 组织形式:活动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时间安排: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次培训活动持续时间为2-3天,实践活动和交流活动根据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