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研究中看自然辩证法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追求通过辩证的方式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自然辩证法主张通过观察、实践和科学实证的方法来解释自然现象,以此达到对自然界本质的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并就其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首先强调观察和实验。

观察是指通过肉眼或仪器的观察来获取自然界的数据和现象,进而加以分析和解释。

实验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有计划的活动,旨在验证假设和理论。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方法的基础,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获得可靠和可重复的实证结果。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强调注重整体和相互联系。

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都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只有把它们放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规律和本质。

科学家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将问题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考虑,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象的复杂性。

此外,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还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理论提供了对现象和规律的解释和预测,而实践则是验证和验证理论的过程。

理论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实验证据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修正和完善。

科学家们在实践中不断推翻和改进自己的理论,以适应新的观测和实验结果。

除了观察、实验、整体思维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外,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还强调准确和客观。

科学研究应当遵循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合适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减少主观误差的影响。

科学家们应该尽量回避偏见和个人观点的干扰,以便获得真正科学的结论。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学科和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都运用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

例如,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规律;生物学家通过对生态系统的观察和实验,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问题。

这些科学研究都借鉴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并取得了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成就。

总之,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是一种系统、客观和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Dialectical Materialism)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对事物进行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以此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发展。

下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观察和分析现象的全面性自然辩证法倡导研究人员要从全面性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象。

在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常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现象,并可能倾向于片面地观察和分析。

然而,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只有从全面性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现象,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在研究气候变化问题时,不能只看到局部的温度升高,还要考虑到全球的气候系统,并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

二、辨别和解决矛盾的能力自然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提出了矛盾的辨证法。

科学研究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例如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等。

通过辨别和解决这些矛盾,才能够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比如,在研究新能源技术时,研究人员常常需要解决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辩证地分析和解决这个矛盾,才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推动科学的革命性发展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革命性的变革实现的。

科学研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新和突破,才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提醒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观念的束缚,大胆地探索和创新。

例如,在物理学领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提出就是对牛顿力学的革命性突破,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四、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自然辩证法强调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发现和验证科学规律。

科学研究需要通过实验和观测等手段来进行验证和检验,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并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例如,通过实践观察和实验验证,我们才得出了地球是圆的、物种演化等一系列科学规律。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自然辩证法科研辩证思维

自然辩证法科研辩证思维

自然辩证法科研辩证思维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其核心是以整体性、变化性、矛盾性为基础,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科学研究中,自然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式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问题、发现科学规律,从而取得更为深刻的科学成果。

自然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性思维。

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整体性的,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透彻地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便更好地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二、变化性思维。

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科学家需要通过对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来揭示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便更好地预测和控制事物的变化。

三、矛盾性思维。

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这些矛盾在不断地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科学家需要通过对事物中矛盾的思考和分析,来揭示事物内在的矛盾关系,以便更好地解决科学问题和推动科学发展。

总之,自然辩证法科研辩证思维是一种全面、深入、开阔的科学思维方式,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从而取得更为深刻的科学成果。

- 1 -。

自然辩证法对当代科学研究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对当代科学研究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对当代科学研究的启示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对于西方科学哲学,我们要进行批判性地吸收,任何一种有前途的学术发展都必须适合中国的实际,因为中国有固有的文化内涵、特殊的思想理论背景和独特的现代化进程。

自然辩证法对当代科学研究的启示:以实践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科学理论的合理性;发展科学与增长知识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理性的作用,也要看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要正确处理自然科学与科学哲学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1]。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早期哲学家对认知的探索哲学作为爱智之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要在变幻的“多”之下,寻求一个永恒不变的“一”。

无论是米利都学者的“水”、“无定形者”、“气”、“火”“四根”还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的痴迷,不过都是要给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提供一个可靠的根基。

探索万物的本原体现了早期哲学家对基础主义的追求[2]。

但理解世界的根基是什么?从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知识论的传统来看,基础主义的追求目标经历了从绝对真理到绝对标准的演变,当绝对标准遭到质疑时,基础主义纲领就开始面临失败的命运了[3]。

从柏拉图开始,基础主义者把可靠知识的根基设定为绝对真理,笛卡尔、康德等唯理论者是这一传统的后继者;培根及其后的洛克、实证主义者、分析哲学家在认识到唯理论的局限后,放弃了对绝对真理的追求,转而把知识的根基设定为永恒的标准。

知识的真由绝对可靠的方法标准来保证[4-6]。

奎因《经验论的两个教条》击碎了基础主义者最后的迷梦,而库恩的不可通约性理论从根本上否认了永恒标准的合法性,既然标准都是历史的,那么我们更好的办法是持有一种相对的历史的知识态度,基础主义者对绝对、永恒真知识的追求,最终失败了[7-10]。

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以辩证思维和方法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相互关系,探索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

自然辩证法方法论的核心是在观察和研究自然界时运用辩证思维方式,以整体观念和矛盾的斗争为基础,分析、理解、把握和改造自然界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矛盾规律、发展规律和可变性原则。

1.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的哲学基础,它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统一多样性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改变物质条件可以改变事物的发展。

2. 矛盾规律自然界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自然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的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革。

3. 发展规律自然界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辩证法强调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发展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界。

4. 可变性原则自然界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不同因素之间存在着可变性。

自然辩证法认为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会对整体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自然界时,要注重对事物间相互关系的把握。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是以上述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和应用。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矛盾分析法、全面观察法、历史法和实验研究法。

1. 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和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矛盾分析法要善于捕捉矛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掌握矛盾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2. 全面观察法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通过对事物的全面观察来揭示的。

全面观察法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事物的片面现象,还要把握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和相互关系,审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的整体过程,形成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全面理解。

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看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看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看自然辩证法的意义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和规律的方法论,它和科学密切相关。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方法,而自然辩证法则是对科学的理论基础的探索和发展。

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来看,自然辩证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以物质的全面和具体性为基本观点,要求具体研究具体问题,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这与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相符合的,在科学实践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研究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为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为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发现和创新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矛盾的普遍存在,认为事物内部的相互作用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

科学研究中,对事物矛盾和相互作用的深入探究,能够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突破。

自然辩证法提醒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要关注矛盾的存在和相互作用,并通过研究和解决矛盾来推动科学发现和创新。

正是这种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促使科学家们从各个方面出发,全面深入地研究问题,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再次,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方法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方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科学研究方法的辩证性和一元性。

科学方法的辩证性是指在研究事物时要考虑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而不是从孤立的角度,研究其中一个方面;科学方法的一元性是指在研究事物时要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的总趋势,而不是只关注表面现象。

这些辩证法提出的观点对于科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最后,自然辩证法对科学与人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自然辩证法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和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发展的,不能把自然与人划分为二元对立的关系。

这对科学的发展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科学研究应当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既要关注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也要关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甄晓琨硕研12班2013021259摘要:自然辩证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由于人的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局限性,导致科学技术在对社会各个方面上表现出多重效应,这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多重效应自然辩证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

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

哲学对科学实施方法论指导;科学是哲学的具体材料。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一、科学技术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每一次新技术革命,都带来思想的大解放、生产力的大发展、经济的大飞跃,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进步,这已被历史所证明,但由于科技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人类的不正当使用或滥用,科技所埋藏的隐患、所产生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

(一)科学技术发展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作用1、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科技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改变劳动对象的状况、利用科学的管理等途径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最终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解决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有助于科技的进步,二者的互动关系催生了科技经济的一体化。

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

因此,科技进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只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方法论,它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矛盾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方法,它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全面、系统、发展的眼光,善于捕捉事物发展的矛盾和变化。

辩证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超越片面性、静止性的认识,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去把握事物,充分认识和分析事物内在的矛盾,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二、实证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注重实证研究,即通过实验、观察、考察等手段,积累实证事实,深入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结论。

实证研究方法要求我们严谨、准确地收集实证数据,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三、模型构建方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旨在揭示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构建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模型构建要求我们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运用数学和逻辑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模型,并通过模型验证和修正,不断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预测能力。

四、实践方法自然辩证法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实践方法要求我们在研究中注重实践的引导和支撑,将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验证和改进理论,不断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综合方法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个系统的总体,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实现科学问题的解决。

综合方法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研究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总结起来,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辩证思维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模型构建方法、实践方法和综合方法等。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和本质矛盾,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手段,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科学研究中看自然辩证法
发表时间:2011-10-08T10:53:13.69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孙龙
[导读] 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不是单纯的思维现象和思维产物。

◎孙龙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 430063)
中图分类号:B0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47-01
摘要: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有其指导性思想,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内涵和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分析,本文以污淤泥研究中含有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为例进行讨论。

关键词:科学研究;自然辨证;马克思主义
一、自然辩证法的内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成就,批判吸取了前人思想的合理成分,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科学认识方法——辩证法,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标志,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继续发展的广阔道路。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自然辩证法集中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在自然界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它的原理和方法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活动。

二、自然辩证法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及意义
恩格斯指出:“恰好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为发生于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似物,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

自然辩证法之所以对自然科学研究起促进作用,其基本原因在于,自然界本身是按照客观辩证法运动发展的,而自然辩证法正是对自然界辩证本性的正确反映;同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是按照认识的辩证法来进行的,而辩证法的规律与自然界本身的辩证发展规律是高度一致的,因此,遵循辩证法的规律可以逐步揭示自然界的一些特殊的规律。

要特别指出的是,科学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必须联系历史条件进行全面分析。

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不是单纯的思维现象和思维产物。

一个同科学家发展水平受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科学研究也不可能就没有失误。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科学研究成果的多少与好坏,去判断哲学对科学是否有指导作用。

自然科学工作者在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自己关于自然界的一些看法,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对自然科学所描绘的自然图像的进一步普遍化,从而形成一定的自然哲学思想的过程。

科学工作者对方法的推敲、对理论的描绘、对观点看法的领悟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

所以说,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自然辩证法在污淤泥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一)研究污淤泥的辩证分析。

1.系统分析法。

污淤泥科学的发展进步应以系统分析法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法塑造了污淤泥科学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它要求对污淤泥的研究应把“污淤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处理”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追求其发展过程中“综合性与协调性的统一,空间分布与时问过程的统一,福利增长与社会进步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的统一,区域发展与全球发展的统一,结构合理与功能优化的统一”。

2.归纳与演绎的方法。

在食品科学的研究中,可以把总系统拆分为分系统和子系统,把分系统和子系统合并成总系统,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从分系统和子系统的特征归纳出总系统的性质和特征,从总系统的特征演绎出分系统和子系统的性质和特征。

具体到污淤泥科学研究中去:污泥的处理原则是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所以可以先把污泥的处理分成污泥的浓缩、机械脱水和消化等。

分别对污泥的浓缩、机械脱水和消化现分别研究,然后再从所有的具体研究方法中归纳出一种最适合的方法。

现行的污水处理厂从这些方法中选出的方法就是:
生化处理→重力浓缩→机械脱水
对于污泥的处置,现行的污泥处理方法大体有填海、填埋、焚烧和土地利用。

先分别对这些方法分析,最终选择出一种可行的处置路线。

污泥卫生填埋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污泥处置技术。

污泥既可单独填埋也可与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一起填埋。

这种处置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污泥又不需要高度脱水,适应性强。

填埋场一般为废弃的矿坑或天然的低洼地。

但是污泥填埋也存在一些问题,尤指填埋渗滤液和气体的形成。

渗滤液是一种被严重污染的液体,如果填埋场选址或运行不当,这种液体就会进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环境。

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若不采取适当措施会引起爆炸和燃烧。

另外,适合污泥填埋的场所也因城市污泥的大量产出而越来越有限,这也限制了该法的进一步发展。

污泥土地直接利用因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有机部分可转化成土壤改良剂成分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处置方式,这种处置方式是把污泥应用于农田、菜地、果园、草地、市政绿化、育苗基质及严重扰动的土地修复与重建等。

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可减少污泥带来的负面效应。

湿污泥干化后再直接焚烧应用得较为普遍,没有经过干化的污泥直接进行焚烧不仅十分困难,而且在能耗上也是极不经济的。

以焚烧为核心的污泥处理方法是最彻底的污泥处理方法,它能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但是其缺点在于处
理设施投资大,处理费用高。

从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趋势分析,今后污泥处理处置的方向将会是土地利用和热能利用,污泥填埋的比例将大幅度降低。

污泥土地利用将会向更安全、更经济的利用方向发展;污泥焚烧和热能利用将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方向之一,今后焚烧的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加。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如污泥的低温热处理技术等)也在研究和试验中,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二)污淤泥研究中的生态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是天然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进行污淤泥的研究中,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

由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泥和淤泥被制造出来,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任意的排放或者堆积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以在对污淤泥的研究中的首要问题就是注重环境问题。

(三)污淤泥研究中的资源化利用。

由于污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同时还含有一些大量的植物养分和植物、微生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前者有氮、磷、钾,后者包含有钙、镁、铁、锰、锌等。

有机质不仅有燃烧值,同时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有其他元素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供给作物养分和活性物质,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并且在不断矿化过程中,能持续加长时间的供给农作物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所以污泥具有资源化利用的潜质。

四、结束语
自然辨证法作为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种武器,在污淤泥的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思考方法,它的人与自然的观点使我们在污淤泥的研究中能协调人与自然地关系,使其协调发展,并能资源化利用污淤泥。

参考文献:
[1]黄顺基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史崇文,郭媚兰.污水污泥的农业利用.世界农业,1994,(5):37-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