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腹股沟疝)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腹股沟疝)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腹股沟疝)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腹股沟疝)××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2016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掌骨骨折)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掌骨骨折(ICD-10:S62.301 ) 行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4005/78.54006/78.54008)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XXXXXXXXXXX医院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掌骨骨折(ICD-10:S62.301) 行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4005/78.54006/78.540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6 2.301闭合性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性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 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 (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2,K40.9腹股沟疝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超、前列腺彩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1)成人:0.5g-1.5g/次,一日2-3次; (2)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3)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4)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016年 临床路径表单(胃息肉),患者版告知单

胃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ICD-9-CM-3:43.41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临床路径告知单(胃息肉) 患者或亲属签字:经治医师签字: 年月日

XXXXXXXXXXXXX医院 胃息肉临床路径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ICD-9-CM-3:43.4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胃镜发现胃息肉。 2.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充盈缺损,提示胃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31.7/D13.1胃息肉疾病编码。 2.符合胃息肉内镜下切除适应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潜血; (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6)凝血功能; (7)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护理篇)

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护理篇)

急症手术患者护理记录 送患者到手术室前准备进行项目打√执行时间签名 测量生命体征:T:°C P:次/分R:次/ 分BP:mmHg 核对腕带、更换病员服、去除发夹、饰物等,嘱患者大小 便或遵医嘱给予清洁灌肠 术前用药:□ 携带用物:□病历□X片□术中用药□其它 送病人去手术室时间:月日时分 术后护理处置后护理处置白班小夜大夜转入病房时间:日时分□是□否□是□否□是□否吸氧2L/分□是□否□是□否□是□否给予心电监测、血氧监测□是□否□是□否□是□否 监测生命体征:6小时□是□否□是□否□是□否检查敷料部位(穿孔处)是否有渗液 有渗液及时更换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患者问题预期目标白班小夜大夜麻醉后烦躁较安静,配合治疗□是□否□是□否□是□否麻醉后恶心、呕吐、腹胀症状缓解□是□否□是□否□是□否刀口疼痛疼痛指数<5分□是□否□是□否□是□否疼痛评分参照下图:分分分 不痛微痛有些痛很痛疼痛剧烈疼痛难忍疼痛处置□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 □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 □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疼痛处置后疼痛评分分分分 护理指导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禁饮食6小时的目的:预防呕吐、腹胀□是□否□是□否□是□否术后6小时进流质饮食□是□否□是□否□是□否预防复发、阴囊肿胀:术后阴囊冷敷6小时,抬高阴囊 至肿胀消失,平卧或侧卧2周 □是□否□是□否□是□否 术后6小时适当床上活动:翻身、抬腿、深呼吸等□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 □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 □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保持敷料清洁□是□否□是□否□是□否防止坠床:加护床挡,陪人看护□是□否□是□否□是□否指导患者如有不适症状能及早告知医护人员□有□无□有□无□有□无 其他护理记录: 护士签名: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 径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除外嵌顿疝及复发腹股沟斜疝。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病史:腹股沟可复肿块。 2.体征:一侧或双侧腹股沟肿块,可还纳,透光试验(-)。 3.辅助检查:腹股沟、阴囊B超。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三)标准住院日。 1-4日 (四)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筛 腹股沟及阴囊B超、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心脏彩超 泌尿系B超 肝胆胰脾B超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目前无需应用抗生素,根据病情使用. (七)手术日。 手术日一般在入院1-3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八)术后恢复。 术后住院恢复≤3天。 基本对症治疗方案。如出现术后感染,可结合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九)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切口无红肿,无渗出。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相关并发症,需要处理干预。 2.患儿入院后,在术前发生不适宜手术的情况,如发热,腹泻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 行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2016年-临床路径表单(胃息肉)-患者版告知单

2016年-临床路径表单(胃息肉)-患者版告知单

胃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ICD-9-CM-3:43.41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时 间 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 主要诊疗工作□完成询问病 史和体格检 查 □完成病历书 写 □开据化验单, 完善术前检 查 □确认停止服 用阿司匹 林、波利维 等抗血小板 药物至少5 天以上 □上级医师查 房 □评估内镜下 治疗的指征 与风险 □确定胃镜检 查时间、落 实术前检查 □确定治疗方 案,向患者 及其家属交 待手术前、 手术中和手 术后注意事 项 □与患者及家 属签署胃镜 检查及治疗 同意书 □签署自费用 品协议书 □完成上级医 师查房记录 □根据需要,请 相关科室会 诊 □术前禁食禁 水8小时 □上级医师查 房 □完成查房记 录 □行胃镜检查 治疗,酌情 行超声內镜 检查,根据 检查所见采 用相应内镜 下治疗措施 切除息肉 □将回收标本 送病理检查 □观察有无胃 镜治疗后并 发症(如穿 孔、出血等) □病程记录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 规 □二级护理 □少渣饮食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 型、尿常规 □大便常规+ 潜血 □肝肾功能、 电解质、血糖 □感染指标筛 查 □凝血功能 (急查) □心电图、腹 部超声、胸片 □肿瘤指标筛 查(必要时) □其他特殊医 嘱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 规 □一级护理 □少渣饮食 临时医嘱: □次晨禁食禁 水 □相关科室会 诊(必要时) □ 24小时备血 (必要时)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 规 □一级护理 □禁食不禁水 (检查治疗后) □酌情予静脉 输液治疗 □ PPI治疗 □粘膜保护剂 临时医嘱: □利多卡因胶 浆 □术前半小时 静点一次抗 生素(必要 时) □心电监护 (必要时) □术后静点抗 生素(必要时) 主要护理工作□协助患者及 家属办理入 院手续 □进行入院宣 教 □准备次晨空 腹静脉抽血 □基本生活和 心理护理 □进行关于胃 镜检查宣教 □基本生活和 心理护理 □检查及治疗 后常规护理 □治疗后饮食 生活宣教 □并发症观察

临床路径内容培训记录 (2)

临床路径全员培训记录 时间:2012-5-20 地点:妇产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要内容:我科进入临床路径病种的诊疗工作的具体内容 发言人: 我科临床路径病种入选的为“月经多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医师和护士对所做的内容进行选项,按照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路径的评估方案,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加强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监控,严格按照既定临床路径实施诊查、治疗、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治疗和护理效果,患者病情变化时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当患者处于危险边缘时要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科主任、护士长为责任人,将临床路径表单、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归入病历中,在病历首页左上角用铅笔标注“临床路径入组病历”,要求入组临床路径病历认真填写以上内容,并对病历进行登记。 病种的具体要求: 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月经多病(功能性子宫出血) 2、询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开化验单、上级医师查房与治疗前评估、根据血象及凝血功能决定是否成分输血、确定治疗方案和日期、向家属告知、输血知情同意书。

3、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入院检查,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4、主任医师查房、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5、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说:人有两种,一种即“吃饭是为了活着”,一种是“活着是为了吃饭”.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超于常人的心。“志当存高远”,“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些古语皆鼓舞人们要树立雄无数个自己,万千种模样,万千愫情怀。有的和你心手相牵,有的和你对抗,有的给你雪中送炭,有的给你烦忧…… 与其说人的一生是同命运抗争,与性格妥协,不如说是与自己抗争,与自己妥协。 人最终要寻找的,就是最爱的那个自己。只是这个自己,有人终其一生也未找到;有人只揭开了冰山的一角,有人有幸会晤一次,却已用尽一生。人生最难抵达的其实就是自己。 我不敢恭维我所有的自己都是美好的,因为总有个对抗的声音:“你还没有这样的底气。” 很惭愧,坦白说,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卑微过,像一棵草,像一只蚁,甚至像一粒土块,但拒绝猥琐!懦弱过,像掉落下来的果实,被人掸掉的灰尘,但拒绝屈膝,宁可以卵击石,以渺小决战强大。 自私过,比如遇到喜欢的人或物,也想不择手段,据为己有。 贪婪过,比如面对名利、金钱、豪宅名车,风花雪月,也会心旌摇摇,浮想联翩。 倔强过,比如面对误解、轻蔑,有泪也待到无人处再流,有委屈也不诉说,不申辩,直到做好,给自己证明,给自己看! 温柔过,当爱如春风袭来,当情如花朵芳醇,黄昏月下,你侬我侬。 强大过,内刚外柔,和风雨搏击,和坎坷宣战,不失初心,不忘梦想,虽败犹荣。 这样的自己一个个站到镜中来,千面万孔。有的隐着,有的浮着,有的张扬,有的压抑,有的狂狷,有的沉寂,有的暴躁,有的温良…… 庸俗的自己,逐流的自己,又兼点若仙的自己,美的自己,丑的自己,千篇一律的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们总想寻一座庙宇,来安放尘世的疲惫,寻一种宗教,来稀释灵魂里的荒凉。到头来,却发现,苦苦向往的湖光山色,原来一直在自己的心里,我就是自己的庙宇,我就是自己的信仰。 渺小如己,伟大如己! 王是自己,囚是自己。庙堂是自己,陋室是自己。上帝是自己,庶民是自己。 别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投射着一个自己,易被影响又不为所动的自己。万物的折痕里都会逢到一个缩小版的自己,恍如隔世相逢,因此,会痴爱某一物,也会痛恨某一物的自己。万事的细节里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喜或忧的自己。 自己,无处不在。它和大海一样广阔,和天空一样无垠。有时似尘埃泛滥拥挤,有时又似山谷空洞留白。但它却从不曾逃出拳拳之心,忠诚于心的自己。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 径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除外嵌顿疝及复发腹股沟斜疝。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病史:腹股沟可复肿块。 2.体征:一侧或双侧腹股沟肿块,可还纳,透光试验(-)。 3.辅助检查:腹股沟、阴囊B超。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三)标准住院日。 1-4日 (四)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筛 腹股沟及阴囊B超、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心脏彩超 泌尿系B超 肝胆胰脾B超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目前无需应用抗生素,根据病情使用. (七)手术日。 手术日一般在入院1-3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八)术后恢复。 术后住院恢复≤3天。 基本对症治疗方案。如出现术后感染,可结合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九)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切口无红肿,无渗出。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相关并发症,需要处理干预。 2.患儿入院后,在术前发生不适宜手术的情况,如发热,腹泻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 行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合阳县医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各临床科室: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制定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请各科认真组织实施。 一、组织原则 1、我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在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指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3、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为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成员为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4、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主任指定本科室医师担任,原则上要求为主治医师以上。 二、工作职责(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四)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三、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一)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优先选择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二)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4-11T11:56:04.0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战尚云蔡丽锋宫宁宁[导读]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七台河市 154603 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同时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7]。 战尚云蔡丽锋宫宁宁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七台河市 154603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护理中的应用。在研究中采用到对照实验的方法,将60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30人。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对观察组的患者的护理则根据临床路径进行。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将记录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内容包括:病人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病人治疗期间的住院时间长短以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内容。结果发现,观察组中病人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期间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由此可见,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临床路径;腹股沟疝;护理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诊疗模式,护理团队的成员均由医院内部人员组成。临床路径护理团队根据不同患者手术或所患疾病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模式,经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同意后,在患者住院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都采用该模式进行治疗[1]。临床路径的方案制定以医学理论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手段加以强化[2]。在国外医疗领域中,临床路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应用范围也局限在几种特定的疾病护理中。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手段,临床路径已经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3]。 1 临床资料 1.1选择标准:研究患者必须为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仅患有一种疾病,没有急诊嵌顿、绞窄疝等相关疾病的症状。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其他急性病症。随机抽取2014年1~6月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2014年7~12月的另外3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保证两组人员无关变量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成立临床路径小组,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一套包含治疗方法、住院项目检测、宣传指导、护理、饮食和出院计划等多方面的诊疗护理方案。小组制定有临床路径表对护理过程中的各个项目标准和计划进行记录。小组成员需要了解医疗护理的详细过程,并严格按照规定实施护理流程。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从患者入院开始,直到患者出院结束。患者入院当日,首先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入院指导,之后由主治医生对其病史进行询问,并开出相应的体检项目和辅助检查项目列表。患者完成一列的检查后,由上级临床专家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确定最终的手术方案。手术中所需的疝补片档次由患者自行选择。患者选择完毕并了解手术方案后,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准备,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标记,护理人员完成患者的术前护理,并安排患者进行手术。于手术的前30分钟需要对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头孢二代或喹诺酮类),注射方式为肌内注射术前针。 1.3 出院标准患者无发热状况,切口正常,无感染迹象;无需住院治疗的并发症;患者与家属统一治疗方案,并清楚出院后的切口观察方法和自我护理注意事项;患者可以坚持门诊复查。 1.4 评价标准: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病比例;住院天数:根据床位费用计算;护理满意度:患者对满意度调查项目进行打分。 1.5 统计学方法研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观察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样本t完成计量资料的比较;利用X2完成技术资料检验,其中,检验水准α=0.01。 2 研究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长于与对照组,相比*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1)。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升华整体护理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该模式以人为本,综合考虑疾病、环境、心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使患者也参与到医疗活动中,具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和时限性,能更好地进行整体护理,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4]。 本组中采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减少了麻醉的费用,降低了并发症、副反应发生的风险;术中以滑线固定补片,增强了牢固性,降低感染的可能;术后恢复较快,减少术后尿潴留、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过程中,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简化工作中的量变内容,避免工作中的盲目和松懈,省时省力,进一步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稳定的情绪状态,有效缓解了患者因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5];同时,由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信任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指导、参与及合作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加快了患者康复,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同时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7]。 参考文献: [1]黄葭燕,陈洁,陈英耀.临床路径的研究现况及特点[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5):1-3,9. [2]闫进.临床路径实施与循证医学调查[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6):36-37. [3]马集云,吴燕子等.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8,9(2):22-24. [4]谭银欢.腹股沟疝手术临床路径的围手术期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9):2422- 2425. [5]王若乔,叶志霞.临床路径研究现况与展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2):125-126.

2016临床路径表单-患者新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掌骨骨折)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掌骨骨折(ICD-10:S62.301 ) 行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4005/78.54006/78.54008)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6天

XXXXXXXXXXX医院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掌骨骨折(ICD-10:S62.301) 行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4005/78.54006/78.540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6 2.301闭合性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性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工程: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

(完整版)疝气中医临床路径

疝气(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成人)腹股沟疝(斜疝或直疝、单侧)。 一、疝气(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疝气(TCD编码:BWV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斜疝或直疝、单侧)(ICD-10:K40.2,K40.9)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或无张力(补片)修补术(ICD-9-CM-3: 53.0-53.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 1)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纳差和便秘等症状。 2)病人站立时肿块突出,平卧时肿块缩小或消失。 3)腹股沟区彩超有助于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平卧时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B超提示腹股沟区含肠管性包块。 2.证候诊断 参照《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 疝气(腹股沟疝)临床常见证候及诊断: 肝郁气滞证:多为小腹或阴囊肿胀疼痛,结滞不舒,缓急无时,常因忿怒、嚎哭过度劳累而发作,舌淡,苔薄,脉弦。 寒气凝结证:结块在阴囊,肿硬而冷,牵引睾丸疼痛,喜暖畏寒,苔白腻,脉弦紧。

中气下陷证:肿块时大时小,劳累时加重,面色萎黄,动则气短,头昏,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选择腹股沟疝修补术或无张力(补片)修补术。 3.患者愿意术后接受中药口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疝气(TCD编码:BWV010)和腹股沟疝(斜疝或直疝、单侧)(ICD-10:K40.2,K40.9)疾病编码的患者。 2.辩证分型为肝郁气滞证、寒气凝结证或中气下陷证。 3.择期手术,无手术禁忌症。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六)排除标准 1.进入路径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且在治疗期间需特殊处理并影响疝气中医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2.进入路径时为腹股沟嵌顿疝患者。 3.正在进行本路径之外的其他治疗方案者。 4.对本路径中治疗方法不适应者。 (七)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八)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优化与临床质量管理的探讨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优化与临床质量管理的探讨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优化与临床质量管理。方法将2009年11 月~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可进入临床路径的腹股沟疝患者,按顺序先后进入常规临床路径及优化临床路径,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两者在切口感染及血肿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总变异人数、退出路径人数及退出路径率的差异,并调查患者与临床工作者对优化的临床路径接受情况。结果优化路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费用、总变异率及退出路径率均较常规路径降低,医患双方均对优化路径表示更满意。结论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优化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及更良好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临床质量管理,值得推广。 标签: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变异;质量管理 临床路径(Cinical Pathway,CP)是新兴的临床诊疗规范化管理模式,其思想来源于工业质量管理,初衷是通过缩短患者住院日,并提供兼顾效益成本的优质医疗管理模式,以控制日益高涨的住院费用。美国早在1985年已由英格兰医疗中心率先实施临床路径,并成功降低了高涨的医疗费用[1]。我国对于临床路径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关于临床路径的定义在表述上未能统一[2-4],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围绕能控制和改良的医疗服务质量,有严格的计划性和时间顺序性,目的明确,即加快患者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日,减少资源浪费及提高服务质量。2009年10月卫生部颁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5],并建议使用其制定的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我科自2009年开始逐步推行使用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至今已作为常规管理方法。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腹股沟疝这一相对简单的单病种仍然常常涉及多学科的联合诊治,如何设计并优化临床路径、提高临床效率及获得规范化的临床质量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相关ICD-10编码(ICD-10:K40.2,K40.9),入选2009年11月~2011年5月在本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ICD-9-CM-3:53.0-53.1),排除急诊嵌顿疝、合并严重心肺功能疾病、血液病及其他手术禁忌证者。 1.2 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卫生部建议的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流程及表格开展临床工作,获得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切口感染情况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变异情况数据,根据数据调整路径中的各环节所占住院时间及系统设定用药,主要是增加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常用药物获得优化的具有本地区针对性临床路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常规临床路径(以下简称常规路径)与优化临床路径(以下简称优化路径)的差异,如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费用、并发症、变异及退出路径率等。调查患者与临床工作者对优化的临床路

腹股沟疝(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路径

腹股沟疝(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 临床路径 一、腹股沟疝(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 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ICD-9-CM-3: 53.00004/53.01001/53.02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

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 (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腹股沟疝疾病代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立位阴囊和腹股沟彩超及CT检查。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监测麻醉(MAC),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内植入物:人工合成疝修补网片。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通常无需输血。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事项解读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事项解读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 医嘱类医疗服务项目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以及组织相关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饮食、护理、检验、检查、处置、用药、手术等。 非医嘱类服务项目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等项目。 (工作任务:头颈外科、腹部外科分别就甲状腺癌、胃癌和结肠癌的临床路径诊疗项目提供具体医嘱类和非医嘱类项目清单。)推行临床路径管理的临床科室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需要的时间,包括总时间和主要诊疗阶段的时间范围。 循证医学的运用应基于实证依据,缺乏实证依据时,应基于专家(专业团体)共识。制定临床路径的专家必须讨论并评估证据的质量和如何运用于关键环节控制。 (工作任务:头颈外科、腹部外科分别就甲状腺癌、胃癌和结肠癌的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拟定时间范围和评估医疗质量以及关键环节控制的方式、方法。) 临床路径文本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和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 (一)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是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的表格,将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任务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来。 (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是用于向患者告知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 (三)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 变异记录单是用于记录和分析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变异情况的表单。 (工作任务:头颈外科、腹部外科分别就甲状腺癌、胃癌和结肠癌所需临床路径文本拟定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预计可能出现的变异情况。) 实施临床路径应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一)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标准; (二)临床路径文本中所列项目中医疗技术服务可及性、连续性有保障; (三)相关科室有良好的流程管理文本和训练; (四)关键环节具有质控保障; (五)紧急情况处置和警告值报告制度能力评估。 (工作任务:头颈外科、腹部外科分别就甲状腺癌、胃癌和结肠癌实施临床路径的条件进行评估,需要跨科室部门协调的部分报请医务处。) 临床路径实施前应当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除外嵌顿疝及复发腹股沟斜疝。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病史:腹股沟可复肿块。 2.体征:一侧或双侧腹股沟肿块,可还纳,透光试验(-)。 3.辅助检查:腹股沟、阴囊B超。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三)标准住院日。 1-4日

(四)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筛腹股沟及阴囊B超、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心脏彩超 泌尿系B超 肝胆胰脾B超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目前无需应用抗生素,根据病情使用. (七)手术日。 手术日一般在入院1-3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八)术后恢复。

术后住院恢复≤3天。 基本对症治疗方案。如出现术后感染,可结合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九)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切口无红肿,无渗出。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相关并发症,需要处理干预。 2.患儿入院后,在术前发生不适宜手术的情况,如发热,腹泻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 行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及流程图

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

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一、实施流程 1、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与上级医师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 2、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3、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及家属作入院介绍时,向他们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 4、经治医师根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5、医师版临床路径中的服务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的患者。 ◆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1)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的; (2)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 (3)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4)患者出现严重的医疗相关感染等情况不适应继续完成临床路径的。 ◆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警告值是指患者在临床路径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异常情况,处于危险边缘,应迅速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和治疗。 二、变异的管理:是临床路径管理的重点 1、变异的定义:指病人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2、变异的分类:变异有正负之分,负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没有进

行(或结果没有产生),或推迟完成,如延迟出院、CT检查延迟;正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或结果提前进行或完成,如提前出院、CT检查提前等。 3、按照变异产生的原因分为:疾病转归造成的变异,医院系统造成的变异;医务人员造成的变异;病人需求造成的变异,退出五种情况。 4、变异的处理的遵循以下步骤: (1)记录 医务人员应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变异记录单内;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经治医师应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2)报告 经治医师应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3)讨论 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三、实施结果评估与评价包括: 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病人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评价、患者满意度等 四、修正与改良: 每一次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应根据对其评价的结果,及时加以修改和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