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省级示范性高中2020届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题

合集下载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南长沙高三5月份长、浏、宁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制卷:浏阳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马航MH370空难之谜令世人难以琢磨,马方官员多次出面澄(chéng)清各种谣言,称不管多么困难,马方一定会查出事故发生的真相,找到飞机残骸(hé)。

B、日前,琼瑶举报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梅花烙(lào)》,称这是一种剽(piāo)窃的行为,于正其实这是在“欺世盗名”,记者感受到琼瑶说到激动时明显在哽咽。

C、刘兴亮因网购一双儿童鞋命陨黄泉,没想到竞然是包裹的包装被有毒物质污染了,这真是“递来横(hèng)货”啊!D、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暂(zǎn)停与欧盟签暑联系国协定,引发了首都示威活动,并迅速曼延至整个乌克兰,其表面是国内亲欧与亲俄两派民众的不同抉择,背后却是欧盟和俄罗斯的利益争夺。

2.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在云南的旅行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我站在壶口瀑布前,只见黄河之水从高处的决口一泻而下,水声浩大,如万马齐喑,气势恢宏。

C、在能源不足的状态下,人类若能善用资源,不再向大自然予取予求,或许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寻求新的出路。

D、虽然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已经调低了对支付宝快捷支付的单日和月度积累限额,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依附于银行发展的支付宝业务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使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场在规模、深度和复杂性等方面都史无前例的大危机。

B、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C、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D、如果你说话支支吾吾,不敢迎着别人的目光看过去,两只手不停地扯衣角,反而可能给人一种胆小懦弱的感觉。

2020年长沙市湘郡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长沙市湘郡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长沙市湘郡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杭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一项提议引发热议:一位政协委员提议将“11.11”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文创+公筷”模式助力公筷落地。

自疫情暴发以来,分餐制、公筷公勺制再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餐桌革命”被多次提上了议程,不少地区相继发布了文明用餐的倡议:江苏省泰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河北印发了《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成都举行了“文明公筷日”的快闪主题活动。

不难看到,使用公筷的重要性已被大众所接受,大家对其重视程度也可见一斑。

前不久,在一项调查中显示:92%的网友赞成吃饭使用公筷。

尽管对使用公筷实行分餐的益处早已形成共识,但在实际推行时,却总会遭遇传统习俗与人情面子的阻梗。

筷子起源于中国,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一双筷子、一桌饭菜,围桌而食,其乐融融,承载着中国的餐桌文化和情感交融。

因此,在不少人的观念中,饭桌上互相夹菜,是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代言”。

餐厅提供的公筷、私筷一模一样,吃着吃着就分不清了;自家人、朋友间夹个菜还要换公筷,似乎显得矫情又生分;提醒别人用公筷就像影射别人脏一样……但其实,早在筷子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也有着一套使用礼仪。

其中,夹菜时不能从底部挑菜拣食、不能在盘子中翻找搅拌、不将筷子一端含在嘴里嘬吸等习俗,都体现着民间对于餐桌文化以及饮食卫生的讲究和礼貌。

这些,都是与如今提出公筷制的理念同一初衷、相辅相成的。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聚餐时私筷取餐、私筷同盘,更是为病毒、细菌、微生物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次疫情中,因聚餐引发的感染病例更是为大众敲响了警钟——推行“全民公筷”,迫在眉睫。

餐桌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一环,餐桌文明也体现着社会文明。

2019-2020学年长沙市第七中学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长沙市第七中学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长沙市第七中学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兰:赖有微风递远馨华宇在中国传统的艺术语境中,高洁坚贞、清雅淡泊是松、竹、梅、兰共通的文化内涵。

那么,兰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宋代学者王贵学在《王氏兰谱》中对此有一说法:“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

”青竹有节,却极少开花;梅花鲜艳,叶子却很少被人关注;松树枝叶繁茂,却无半点香味;而兰蕙则集花叶于一体,更兼有一种若有若无的芬芳,所谓“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王氏兰谱》对于兰花与“岁寒三友”的这一比较可谓细致而恰切,也从侧面体现了兰花在绘画上的特点和难度。

中国画素有“书画同源”的传统,书法是学习中国画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因此,绘画中很多笔法、章法都借鉴了书法之妙,这点在兰画创作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清代郑板桥等画兰名家都是功底深厚且有着独特造诣的书法家。

在不少画论中,画兰常常被称作“写兰”,画家时常借舒展的兰叶展现书法的笔意。

“写兰”的例子当以郑板桥为典型,清代文学家蒋士铨曾评价郑板桥“作字如写兰”“写兰如作字”。

郑板桥自己的解释是,书法要讲究行款、浓淡、疏密,那么画兰时用笔也应如此。

比如,行款是指字与字之间的有机联系,即第一个字的末笔与第二个字的起笔虽不一定相连,但笔意要贯通,给人以笔断意连、浑然一体的气势;同样的道理,一束兰花有偃抑、低垂、重叠等多种生动的形态,而兰叶之间的关系正如一幅书法中两个字之间的有机联系,只有把行款的章法运用到画兰中,才能使一幅作品具有整体感。

总之,要“以书之关钮透入于画”才能得“意在笔先,趣在法外”之妙。

画坛有“喜气写兰怒写竹”之说,乍听起来令人费解,但了解兰与竹在画法上的区别之后,就不难窥得此话中的奥妙了。

画兰有“十”“米”两忌,意思是说第一笔兰叶与第二笔兰叶不可垂直交叉成“十”字状,第三笔兰叶和第四笔兰叶又不能和前两笔交叉成“米”字状。

2020年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第一个上级(节选)马烽①去年夏天,我在省水利学校毕业以后,被暂时安排到防汛指挥部去协助工作,农建局田局长是我们的领导。

这个人面色苍白,走路总是低着头,背着手,慢吞吞地迈着八字步,讲话也是少气无力,好像什么事都不能使他激动。

②一天夜里,山洪暴发了。

我接到电话,一口气跑到农建局,撞开田副局长的房门:“老田,永安河发洪水!安乐庄决口了!”他一只手支起半个身子问道:“安乐庄什么地方决口了?”我说:“汽车路东。

”他听完,竟又躺下了,不紧不慢地说:“没甚要紧。

”我又急又气:“你知道有多么大流量?一百多个!”“那更没办法!反正堵也堵不住,任由它流吧。

”③正在这时,办公室小秦慌慌急急跑进门,大声说道:“三岔河也发洪了!”他的话音刚落,老田就像中了电似地“呼”一下坐了起来回道:“多大流量?”小秦说:“水漫到龙王庙背后了。

”老田说:“那至少有九十个。

”他一面急忙穿衣服,一面说:“赶快通知海口村、田家庄,全体上堤。

快!”④我刚跑回办公室,老田就大踏步跑进来,一手拿着件雨衣,精神抖擞,满面红光。

他把雨衣一扔,抓起耳机就开始给各村打电话。

“马上接杜村,上舍……听着,把三支渠的闸拔开一孔……什么?已经全拔开了?我就怕你们来这么一手,马上闸住两孔……”他放下这个耳机,马上又抓起另一个,详细地指示:要防守哪段河堤,开哪个支渠闸,闭哪个支渠闸……我忙把河流渠道图铺在他面前的桌子上,他根本没看一眼,继续讲他的。

⑤老田打完电话,回头对我说:“咱俩到海门去,恐怕那里南堤要出问题。

”在车上,我问他,为什么安乐庄决了口,他一点都不着急;而三岔河只有九十多个流量,他就急成那个样子?他说:“永安河坡度大,洪水来源少。

别看来势猛,顶多四个钟头水就退了;再说,汽车路东种的都是高秆作物,过一下水也淹不死。

三岔河不一样,洪水来源多,同时愈往下游坡度愈小。

2020届长沙市长沙县白沙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届长沙市长沙县白沙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届长沙市长沙县白沙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沈从文的创作与艺术追求庄锡华将人性的表现与启蒙的追求相结合是沈从文文学思想非常突出的特点。

他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

而他有意将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归结为“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和“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

这就改变了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取向,将问题引向真实、具体、现实和可以操作的方面。

沈从文认为,“对现实不满,对空虚必有所倾心”,梁实秋关注抽象的人性确实同他对中国现实的不满有关。

不满现实但还必须立足现实,沈从文特别表现了他对社会进步的信心。

他说:“每个文学作者不一定是社会改革者,不一定是思想家,但他的理想,却常常与他们殊途同归。

他必具有宗教的热忱,勇于进取,超乎习惯与俗见而向前。

”这样谈论文学的价值与功用,似乎不容易受到左翼方面的攻讦。

强调文学的自由本性也是沈从文文论特别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方面。

他认为:“文学是用生活作为根据,凭想象生着翅膀飞到另一个世界里去的一件事情,它不缺少最宽泛的自由,能容许感情到一切现象上去散步。

什么人他愿意飞到过去的世界里休息,什么人他愿意飞到未来的世界里休息,还有什么人又愿意安顿到目前的世界里:他不必为一个时代的趣味拘束到他的行动。

”尽管时局动荡,民生艰难,但文学还是应当成为允许灵魂安息的一个家园。

从整个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看,沈从文似乎显得特立独行,他虽然被人列为新月派、列入京派文学考量,但我觉得,他同这些文学社团、文学流派的关系始终处在和而不同的状态。

新月派注重审美、注重形式的文学倾向,对此沈从文是认同的、接受的。

他的作品结构精巧、感情细腻,显示出作家锤炼的功夫。

但沈从文来自底层,目睹了社会黑暗,始终保持了对底层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关怀,自然地背负了对人生的一份责任。

因此,沈从文的文学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他反对以游戏的态度从事文学活动。

2020届湖南省长沙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湖南省长沙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湖南省长沙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8年,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的整体印象为6.2分(10分制),延续了近年来小幅稳定上升的趋势。

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领域中,科技、经济、文化是海外受访者最为认可的三个领域。

与2017年调查相比,海外受访者对中国未来参与全球治理各领域的期待均有所提升。

同时,海外受访者普遍看好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接近半数的受访民众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65%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将会持续提升。

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仍是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中餐、中医药、武术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

此外,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中国形象的评价更为正面。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国家、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获关注,总体来看,六成左右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国家、全球治理具有积极意义;“一带一路”的海外认知度不断提升,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印度、日本、意大利、俄罗斯和韩国,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对个人、国家、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积极意义更认可。

(摘编自《“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出炉: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材料二: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我们要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向世界多方面展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并不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民众生活在困境之中。

【甲】中国提出并实践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对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事实证明,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引领着全球发展。

2020届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士人或称儒士,是中国传统社会以儒为业的知识群体。

元朝的士人有专门的户籍,称为儒户,当时全国有儒户11万余户,其中北方腹里地区有儒户3890户,江南地区据学者估计有100647户。

可以说,江南士人是元朝士人的主体部分,是元朝士人的代表。

唐宋以来,士人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主要角色,士人除了涉足科举和国家统治以外,也积极参与地方事务。

南宋灭亡以后,元朝江南士人基本失去了做官的机会,社会地位下降,处境恶化。

在不利的情况下,大部分儒士开始适应新的环境,重新选择生活道路。

于是,出仕学官成了多数江南士人最后的归宿,学官成了江南士人在元朝的新的社会角色。

这种新的社会角色的形成,是元朝统治特点决定的。

江南士人在四等级结构(蒙古、色目、汉人、南人)中地位最低,做学官是其不得已的选择。

这种情况限制了江南士人政治才能的发挥,给元朝统治带来不利的影响。

但总的来看,元初江南士人社会角色的转变,在当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元代儒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保证了传统儒学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江南社会的稳定。

元朝士人入仕艰难,其个人和家族的发展陷入困境,大量江南士人到都城(游京师)寻找发展机遇,展示自己的才能,期盼得到元朝皇帝或权贵的关注,进而得到任命。

一旦他们的生活稳定下来,江南士人就开始构建人际关系网络,争取尽快取得荐举做官的机会。

江南士人结交的对象有京城的汉族官员,也有一些蒙古、色目官员,诗文唱酬和燕集是他们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

从材料来看,相当一部分士人得以留京做官,也有人得到荐举离京到地方担任学官或地方官,当然也有人死在京城或失望而归。

从当时的社会舆论来看,江南士人将游京师的意义,提到人生观的高度,将其作为实现完美人生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元代江南士人产生了游京师的使命感和强烈的动力。

2020届长沙市第七中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长沙市第七中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长沙市第七中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地名进入古诗彭程一①在我个人的经验中,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

②目光摩挲过一个个地名,旁边那些或大或小的圆圈或圆点,在幻觉中次第打开。

仿佛是岩溶地带大山峭壁之上的洞穴,外部看去并不大,一旦进入,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河幽深。

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下,藏匿着自然、历史、民俗……一个物质和精神的丰富浩大的谱系。

而与这种感觉几乎同步,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有力或婉转悠扬的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

③譬如此刻,目光所及之处,是甘肃武威。

西汉初,武威为匈奴所占据。

公元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两次远征河西,大败匈奴,为彰显大汉的“武功军威”而命名此地。

不过在漫长岁月中,它更为人知的名字是凉州。

凉州,地名二字中已经有了凛冽的寒意,入诗,更是漫溢出边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

甚至“凉州词”在唐代成为专门的曲调,很多诗人依调填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从汉唐到明清,一片愁云惨雾,飘荡舒卷在西北大漠戈壁之上。

④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闪亮的釉彩。

因为这些诗句,一个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

一行诗句便是一条通道,让我得以穿越时光的漫漫长廊,驰目于辽阔的天空和大地,徜徉在幽静的山林和庭院,欣赏四时风光,感受八方习俗。

二①爱默生说过:诗人是为万物重新命名者。

有一些地方,虽然早已经地老天荒地存在着,但长时间里都只是一种物质形态的面貌,枯燥粗糙。

只有在经过文人墨客的描绘后,才变得具有精神性。

诗文是一种加持,为地名灌注了灵动的气质。

仿佛出色的匠人手里捏出的泥人,被吹拂进了生命的气息,活灵活现。

于是一切大为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长沙市省级示范性高中2020届高三三校联考试题(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和亲和畅和衷共济曲高和寡B.哄闹诱哄哄堂大笑.一哄而散C.骁勇枭雄气凌霄汉甚嚣尘上D.摹本模样顶礼膜拜摩肩接踵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纨绔互联网一如继往鞠躬尽瘁B.涣散破天荒别无长物乌烟瘴气C.申辩舶来品德艺双馨箭拔弩张D.砥砺超生波无与伦比麟次栉比3.下列各句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徜徉于世界文化的长廊,呼吸着文明的馨香,淋浴着智慧的阳光,如韬光养晦一般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B.长沙人爱读书绝非有钱人的附庸风雅,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需要。

C.再猖狂的犯罪分子也逃不过公安人员的火眼金睛,当贩毒集团的头目得知自己已经被公安人员包围时,如惊弓之鸟,无处可逃。

D.朱光潜幼年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一次被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他成了父亲最年幼的学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2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但可曾知道,它的图案设计、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成果。

B.近年,浙江省致力于编制一张“预警网”,在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敏感区设立信息采集点,以监测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情况。

C.对大学生的培养,学校不仅是给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发个文凭就可以万事大吉,还要培养至关重要的团队精神。

D.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表示,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不会引发这些疾病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⑴王维新是中国水彩画坛的画家。

在他的画中,,无论是在江南烟柳、塞外天风,还是威尼斯、孟加拉风情,都呈现出一种东方情调。

⑵巴金以自己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崇敬。

在文坛,。

这盏灯象征着良知和责任,象征着真诚和勇气。

①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与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互相渗透②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与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互相渗透③作家们把他当作心中的一盏灯④他已成为作家们心中的一盏灯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袁聿修传(节选)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

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年十八,领本州中正。

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

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使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

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兴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

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

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

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其接引。

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

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聿修退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邢邵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弟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净寡欲,与物无竞竞:争。

B.府省为奏,敕报许之报:报告。

C.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遗:赠送。

D.敬承来旨,吾无间然间:嫌隙,不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聿修独以故情,存问往来。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为政清靖,不言而治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①素流之中,最有规检。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

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

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

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D.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

途径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

(3分)译文:⑵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3分)译文:⑶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

(4分)译文: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赏析。

(7分)禹庙杜甫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1)颈联中的“嘘”字和“走”字用得好,试析其妙处。

(4分)答:(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分)答:12.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1分)⑴女也不爽,。

,二三其德。

(《诗经•卫风•氓》)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⑶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⑷江山如画,。

《念奴娇•赤壁怀古》⑸越陌度阡,。

《短歌行》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

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悲壮的超越卞毓方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

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

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

早在17年前,在他还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即。

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

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

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

”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

可惜呀,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来源:学科网]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

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

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会在眼前重演。

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

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

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

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

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

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度的璀璨。

伟业不一定在顺境。

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

尽管,郑成功在之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

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

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13.下列对这篇传记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语言典雅而不矫揉。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审美情趣,由此激发了渎者情感上的共鸣。

B.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①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

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C.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的悲壮色彩的命运。

给读者以现实感、真实感.D.作者在解读郑成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观史、读史。

“城存我存。

城亡我亡”的誓语固然不失昂愤激烈,但事实只能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

14.下列对第④段的景物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烘托郑成功激烈的思想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