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经典练习题
汽化与液化练习题

答:原来盆中的水在常温下就可以蒸发,但蒸 发是需要吸收热量的,使得周围的空气降低,饭、 菜在低温下不容易变质。
练习题:
一、基础题: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 )态的现象叫汽化;从(气 ) 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液化.蒸发和(沸腾 )是汽化的两 种方式.
2.液体沸腾的条件为: ( 达到沸点 )和 ( 继续吸热).
3.夏天在游泳池里游泳,刚从水中出来时,会冷得发抖, 这是因为( 蒸发吸热致冷 ).
4.在病人发高烧时,可以用酒精擦病人的身体,这 样可降温,原因是酒精( 蒸发 ),从人体 ( 吸热 ),所以病人的体温降低.
下一页
二、加强题:
1.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
度将
( B)
A.继续升高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D.忽高忽低
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闵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
是
( B)
A.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C下一页
农民们经常在阳光明媚的日 子里把粮食放在通风处摊开来晒, 这是为什么呢?
答: 这样做可以提高粮食水分的温度, 加快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增大 了表面积,从而加快了粮食中 的水分蒸发,使粮食干得更快.
返回首页
坎儿井为什么要修建成这种形状?
为了减少输送过程中 水的蒸发和渗透
• 自制简易“冰箱”
• 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 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脸盆小一点 的蓝子。篮子里放上剩菜、剩饭,再 用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 的边缘浸入水里。这就做成了一个简 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过一天里面的饭、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40道

练习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 ________________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3、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4、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
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5、湿衣服在通风处比无风的地方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_____;一碗水洒在地面上比盛在碗里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_____。
6、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
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7、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时要热(填吸或放).8、为了缓解五一期间炎热,世博园内启动了一种降温设施,这种“降温明星”就是低压两相流喷雾降温技术,整个世博园的雾喷区域约18万平方米,喷雾后15分钟内,3米范围内温度会降低6℃,经过喷雾降温,园区比上海市区凉爽3℃-5℃。
请问:这些“白雾”怎样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喷雾降温是利用“白雾”原理来降温的。
9、“北斗导航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导航卫星,2010年1月17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轨道。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可打印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可打印以下是一系列可打印的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1. 汽化与液化的基本概念a. 什么是汽化?b. 什么是液化?c. 汽化和液化之间有什么区别?2. 与汽化相关的公式和计算题a. 根据公式 Q = m * L,计算物质从液体到气体的汽化热量。
b. 如果一瓶液体的质量为 200g,汽化热量为 40 J/g,计算它的汽化热量。
c. 一瓶水在 100℃时进行汽化,它的汽化热量为 2260 J/g,计算需要多少热量来将水汽化。
3. 与液化相关的公式和计算题a. 根据公式 Q = m * L,计算物质从气体到液体的液化热量。
b. 如果一个物质的质量为 300g,液化热量为 30 J/g,计算它的液化热量。
c. 某个气体在 50℃时进行液化,它的液化热量为 1500 J/g,计算需要多少热量将气体液化。
4. 实际应用题a. 为什么容易在高原地区煮面时,水煮沸所需要的时间较长?b. 为什么高山上的水会更快沸腾?5. 探究题a. 研究不同液体的汽化热量,设计实验并记录数据。
b. 探究不同气体的液化热量,设计实验并记录数据。
6. 思考题a. 除了热量,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汽化和液化?b. 汽化和液化与物质内部结构有什么关系?请注意,以上题目的回答部分不再进行展示。
您可以点击链接下载可打印版的练习题,并根据需要进行解答。
下载链接:(这里不附加实际链接,请自行提供可打印的练习题文件,并将连续字数适当增加)。
希望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您提高对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的理解,并巩固相关知识。
祝您学习进步!。
汽化与液化练习题

汽化与液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 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汽化?A. 冰融化成水B. 水蒸发成水蒸气C. 铁块加热后变红D.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2. 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液化?A.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霜B. 霜融化成水C.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雾D. 雾滴落成水3. 汽化过程中需要:A. 吸热B. 放热C. 温度不变D. 压力不变4. 液化过程中需要:A. 吸热B. 放热C. 温度不变D. 压力不变5.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容易汽化?A. 铁B. 水C. 酒精D. 玻璃二、填空题6. 汽化分为两种方式:_______汽化和_______汽化。
7. 液化可以通过_______或_______来实现。
8. 蒸发是一种在_______温度下,发生在液体_______的汽化现象。
9. 沸腾是一种在_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0. 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的。
三、判断题11. 汽化过程是吸热过程,液化过程是放热过程。
()12.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但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则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13. 汽化和液化是可逆过程。
()14. 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直到全部变成气体。
()15. 露水和霜都是液化现象,但露水是水蒸气液化,霜是水蒸气凝华。
()四、简答题16. 请简述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17. 为什么说蒸发具有致冷作用?18. 请解释为什么在高山上水的沸点会降低?19. 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洒水可以降低室内温度?20.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室外的水管容易破裂?五、计算题21. 假设有1千克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从20℃加热到100℃,然后全部汽化成水蒸气。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18 J/(g·℃),汽化热为2260J/g。
求水从20℃加热到100℃所需热量和水全部汽化所需热量。
六、实验题22.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沸腾时的温度和沸腾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汽化?A. 水结成冰B. 水烧开后变成水蒸气C. 冰融化成水D. 铁块熔化成铁水2.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液化?A. 雾的形成B. 冰融化成水C. 水烧开后变成水蒸气D. 铁块熔化成铁水3. 以下哪种现象是汽化过程中的蒸发?A. 冰箱中的水珠B. 夏天衣服上的汗渍变干C. 冬天窗户上的霜花D. 冬天呼出的白气4. 以下哪种现象是液化过程中的凝结?A. 冰箱中的水珠B. 夏天衣服上的汗渍变干C. 冬天窗户上的霜花D. 冬天呼出的白气5. 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液化需要放出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汽化和液化都不需要热量交换B. 汽化和液化都需要吸收热量C. 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液化需要放出热量D. 汽化需要放出热量,液化需要吸收热量二、填空题6.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_。
7.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_。
8. 汽化过程中,物质需要_________热量。
9. 液化过程中,物质需要_________热量。
10.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_________汽化现象。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四、计算题12. 假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100克的水被加热至100摄氏度,如果水全部蒸发成水蒸气,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18 J/g·°C,水的汽化热为2260 J/g)五、实验题13.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水的蒸发过程,并说明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六、论述题14. 论述液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七、判断题15. 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它们都需要吸收热量。
()八、应用题16.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如果将水加热至120摄氏度,水会立即沸腾吗?为什么?九、分析题17. 请分析为什么在夏天,人们喜欢在室内放置一盆水来降低室内温度。
3.3--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含答案)

汽化和液化1、物质由__ ___态变为__ _ __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过程要_____ ___热,汽化的形式有____ __和____ _两种。
2、物质由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过程要________热,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图1)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图13、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物质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D.液化放热—A./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来了,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C、秋天早晨,小草上结有露珠D、太阳出来后,小草上的露珠不见了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寒冷的冬天,洗好的衣服刚晾出来就结了冰B、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C、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D、大雾的形成7、若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__(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8、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都是加快蒸发的实例,其中_______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气体流动速度加快蒸发;_______图表示的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来加快蒸发;_______图表示的是增大物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加快蒸发。
\甲、刚洗过的锅上有水珠,乙、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丙、将篮球场上的积水扫开用火烤一烤[9、下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汽化和液化--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汽化和液化汽化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2)液化的方式:降低气体温度、压缩气体体积。
(3)常见的液化现象:雾、露、壶口冒“白气”、冬天的“呵气”、撕雪糕袋时冒“白气”、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冒汗”。
雾露雪糕冒“白气”1.夏天吃冰糕时,冰糕的周围出现一股“白气”,“白气”形成过程属于()A.液化B.汽化C.升华D.凝华2.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
如《归园田居•其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关于诗中露的形成和消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前者是放热汽化,后者是放热液化B.前者是吸热熔化,后者是吸热汽化C.前者是放热液化,后者是吸热汽化D.前者是吸热液化,后者是放热汽化3.2020年5月,中国航天传来好消息:长征5B火箭发射升空,携带新一代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地球轨道:为了保护发射台,在火箭发射台的下面要建造一个大水池,发射火箭时,高火焰喷到池水里,瞬时升腾起巨大的白雾,这是利用水(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4.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在进入隔离病房前必须要穿戴好防护服、口罩、面罩等。
医务人员戴着面罩工作一段时间后,面罩会模糊不清,这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了面罩的(选填“内侧”或“外侧”)。
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吹风机向潮湿的头发吹热风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C.将湿衣服摊开晾到向阳的地方D.用扫帚把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6.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
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
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150C,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100C,煤油沸点是︒78C,水沸点是︒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7.(多选)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B.蒸发有致冷作用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放热,沸腾吸热8.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水的蒸发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物态变化,某科学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关系,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实验()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2.下列不属于利用蒸发吸热的现象是()A.皮肤上涂抹酒精会感到凉爽B.夏天,在干燥的地面上洒水C.发烧时,在额头敷湿毛巾D.冰熔化时,从外界吸热,温度不变3.严冬,人们口中不断呼出“白气”,它是水蒸气经历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A.汽化B.熔化C.液化D.凝华4.小明在吃火锅时,发现了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奶茶杯外面比冰镇汽水瓶更容易“出汗”B.离锅较远的地方“白气”较浓,是因为较远处温度较低C.在吃火锅时,小明的眼镜片上出现的“雾气”是汽化形成的D.将火锅汤汁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大火加热,汤汁继续升温5.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锅里的水沸腾前没有发生汽化现象B.纸锅里的水沸腾时吸热,会使水的温度升高C.纸锅里的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D.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6.2024年2月4日,一场瑞雪之后,泉城济南银装素裹、美景如画,但大雪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为此,交通管理工作人员在积雪路面撒盐来加快积雪熔化。
撒盐是为了()A.降低雪的熔点B.升高雪的熔点C.降低雪水的沸点D.升高雪水的沸点7.根据家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当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吸收热量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放出热量C.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吸收热量D.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放出热量8.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会冒“白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 ________________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3、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4、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
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5、湿衣服在通风处比无风的地方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_____;一碗水洒在地面上比盛在碗里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_____。
6、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
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7、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时
要热(填吸或放).
8、为了缓解五一期间炎热,世博园内启动了一种降温设施,这种“降温明星”就是低
压两相流喷雾降温技术,整个世博园的雾喷区域约18万平方米,喷雾后15分钟内,3
米范围内温度会降低6℃,经过喷雾降温,园区比上海市区凉爽3℃-5℃。
请问:这些
“白雾”怎样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喷雾降温是利用“白
雾”原理来降温的。
9、“北斗导航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导航卫星,2010年1月17日凌晨我国在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轨道。
这标志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如图所示,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
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___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
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10、如图所示,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
的沸点为;若继续加热2min,温度计的示数;(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温度计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
水滴。
1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
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
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有经验的师傅在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
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的,使手不会被烫伤。
12、【2010北海】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1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电吹风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14、某同学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选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分别在玻璃片滴上一滴水,放在同一张实验桌上,如图11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种类有关。
C.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图11
15、如图所示,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
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
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升华
16、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
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A.水缸中的水液化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凝固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17、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
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
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
化()
1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
19、西藏地区海拔高。
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20、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
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21、若想在高山上将饭煮熟,可采用的方法是()
A.减少加热时间 B.减小火力 C.用高压锅煮 D.打开锅盖
22、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23、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A. 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B. 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C. 油的沸点比水高
D. 油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4、小明要将湿衣服尽快晾干,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背阴处 B.将湿衣服晾在向阳处
C.放在洗衣机中烘干 D.将湿衣服摊开晾在通风处
25、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
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
则()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
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26、在280C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27、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C、这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
28、目前许多家庭的厨房里都安装了热风干手机,以替代原先的厨房擦手巾.干手机让热风吹到手上,能很快使水分蒸发掉,其主要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29、油炸食品时,油锅中滴入水滴会发生爆裂声,并把热油溅起;沸水中滴入油滴却没有类似的现象,解释产生这两种不同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液化、压缩体积。
2、液化汽化
3、液化;放出
4、不变;吸热;水银
5、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加快可使蒸发加快;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可使蒸发加快
6、汽化吸
7、蒸发吸
8、液化汽化需要吸热,
9、答案:汽化液化
10、980C,不变,液化 11、液化放出上蒸发吸热(或汽化吸热)
12、D 13、A 14、C 15、B 16、B 17、C 18、B 19、C 20、B 21、C 22、B 23、C 24、A 25、C 26、C 27、C 28、A 29、答:因为热油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100℃,当水滴在油中,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沉入油中并迅速沸腾,所以会把热油溅起来,并发生爆裂声。
而油滴入沸水中时,油的密度比水小,因而漂浮在水面上,
不会发生激烈的汽化现象,所以没有类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