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精神病的识别

合集下载

法医学考试题与答案

法医学考试题与答案

法医学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一氧化碳中毒典型的尸体征象( )。

A、尸斑呈樱红色B、紫绀C、皮下出血D、心肺发生病变正确答案:A2、锐器伤的主要表现形式( )。

A、挫裂创B、创C、骨折D、猝死正确答案:B3、不属于超生反应的是( )。

A、肠蠕动B、外界刺激下肌肉收缩C、精子活动能力D、尸僵正确答案:D4、创的基本形态不包括( )。

A、创缘B、创口C、创腔D、创面正确答案:D5、机械性蜜息的一般尸体内部征象系指( )。

A、颜面肿胀B、浆膜下出血点C、大小便失禁D、面部皮肤出血点正确答案:B6、发生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出血称为( )。

A、硬膜下血肿B、硬膜外血肿C、脑实质出血D、蛛网膜下腔出血正确答案:B7、属于间接死因的是( )。

A、中毒B、心脏严重破坏C、失血D、感染正确答案:D8、只有入口而无出口的枪弹创称为( )。

A、闭合伤B、钝器伤C、盲管创D、贯通创正确答案:C9、尸斑出现的位置应该在尸体的( )。

A、四肢B、低下部位C、胸腹部D、后背部正确答案:B10、解剖某尸体发现其胃内尚有较多米饭和青菜,其大部分米粒形态基本完整,推断该人在餐后约几小时发生死亡?( )A、,1小时B、,3小时C、,7小时D、,5小时正确答案:A11、最早被发现的血型是( )。

A、P血型B、MN血型C、Rh血型D、ABO血型正确答案:D12、尸僵的发展顺序有( )之分。

A、前行次序和后行次序B、左行次序和右行次序C、上行次序和下行次序D、无次序正确答案:C13、能对个体进行同一认定的是( )。

A、ABO血型检验B、骨骼鉴定C、DNA分析D、性别鉴定正确答案:C14、尸蝇类的发育程序一般为( )。

A、绳一卵一蛹一蝇B、蝇一蛆一蛹一卵C、卵一蛹一蛆一蝇D、卵一蛆一蛹一蝇正确答案:D15、目前,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主要方法是( )。

A、体格检查B、测谎C、谈话和观察D、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确答案:C16、生物学死亡期( )。

卡普格拉妄想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介绍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 delusion),又称作“变形幻觉性认知症”或“幻觉性伴侣认知症”,是一种少见的精神疾病。

它被归类为妄想症的一种类型,患者常常错误地相信自己亲近的人或环境物体已经被替代或被复制了。

这种病症最早由法国精神病学家Joseph Capgras于1923年描述。

症状卡普格拉妄想症的主要特点是患者对亲近的人或事物产生错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认知错觉:患者错误地认为亲近的人或事物已被替代为相似或复制的版本。

他们可能会坚信这些人或事物是冒充者或伪装者,而不是真正的人或物。

2.情感冷漠:患者对原本熟悉的人或事物表现出冷漠的情绪反应。

他们可能会对家人、配偶或亲密关系的人缺乏情感联系,并可能拒绝与他们建立任何亲密关系。

3.思维不连贯:患者的思维可能会出现不连贯的现象。

他们可能会有跳跃性的思维模式,容易分心和迷失在自己的错觉中。

4.社交退缩:患者因为害怕与他们所认为的伪装者接触而避免社交活动。

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和恐惧,尤其是在家人或亲友面前。

5.辨认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对其他人或事物的辨认困难。

他们可能无法正确识别物体或人物,因为他们的感知能力受到了幻觉的影响。

病因与诊断卡普格拉妄想症的具体病因目前还不清楚。

一些研究表明,这种病症可能与大脑皮层的异常活动有关。

神经传递物质的不平衡也可能是导致卡普格拉妄想症的原因之一。

诊断卡普格拉妄想症通常需要详细的病史收集和精神状态的评估。

医生会与患者进行面谈,并观察他们的举止和行为。

此外,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神经心理学测试和影像学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和疾病。

治疗目前对于卡普格拉妄想症的治疗方法还不够明确,但一些治疗方法已被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如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妄想症状。

这些药物可以平衡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并减少症状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2.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妄想症状的不合理性,并学会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刑事违法者伪装精神疾病鉴别研究进展

刑事违法者伪装精神疾病鉴别研究进展
・230・
【方法]
刑事违法者伪装精神疾病鉴别研究进展
李少成1 李占海2
昊恩海3郭美英1
朱莎1赵林英1
1(河北友爱医院,石家庄,050031) 2(河北省女子监狱医院,石家庄,050222) 3(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邯郸,056001)
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一些人为了逃避外界 不利于个人的处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
有意说谎和躯体症状心理变态,更多倾向于表达常
人难以理解的精神症状和偏执征。报告症状的定式 交谈(SIRS)也是一个有助于区分诈病的测验¨引。 5.5测谎仪¨纠
答以便构思答案。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伪装其 他症状来逃避刑事责任,这是评定的难点。因为有 住院历史和残留精神分裂症症状,伪装者能重新伪 装以前的幻觉经历和他们观察到其他精神病人的表
只要人际关系好,就可以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2案情分析的鉴别作用
应详细了解案情、被鉴定人有关经历、行为表
现、个性特征、家庭状况和社会交往等。不管是案前 还是案后,要充分掌握证据材料,尽可能了解其伪装 动机及精神疾病知识来源。被鉴定人作案的目的和 动机是否清晰明确,作案场合、手段、方式等是否有
周密选择,以及案发后有无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都
很少见;在评估犯罪期间伪装精神病时被鉴定人一
般有两种表现:声称现在好了和继续伪装精神病;在 犯罪期间确有真正的精神病性症状,但在评估时,被
鉴定人仍有或无精神病性症状者,均可附加伪装症
万方数据
・232・
常会有相应反应。伪装者对精神病性症状细节常习 惯回答不知道,可能重复检查者所提问题或缓慢回
于暴力违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外,还更多倾向于
可为鉴别伪装提供重要依据。 3公安人员
办案公安人员的证词可信度较大。他们在办案过

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

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

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精神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给周围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担。

因此,及早发现和判定精神病至关重要。

而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通常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精神病的症状,及时帮助患者获得治疗和关爱。

首先,判定精神病的第一个标准是行为异常。

精神病患者的行为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言行举止怪异、甚至出现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或者丧失对现实的认知能力,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脱离和难以理解的行为。

此外,精神病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可能会出现极端的情绪表达,如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

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的行为明显异常,特别是出现上述症状时,就需要警惕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

其次,判定精神病的第二个标准是认知功能障碍。

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等症状。

他们可能会出现对日常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认知困难,甚至无法完成一些基本的认知任务。

在交流和表达能力上,精神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不连贯、思维跳跃、逻辑混乱等问题,这些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明显下降,表现出对日常生活认知困难时,也需要考虑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

最后,判定精神病的第三个标准是社会功能障碍。

精神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社会功能障碍,表现为无法正常融入社会、无法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无法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等。

他们可能会出现社交恐惧、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这些都是社会功能障碍的表现。

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的社会功能明显下降,表现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困难时,也需要考虑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分别是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和社会功能障碍。

当一个人同时出现以上三个方面的症状时,就需要高度怀疑可能患有精神病。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鉴定⽅法有哪些精神病的鉴定⽅法成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的问题,⼀般情况下精神病的鉴定涉及了很强的专业技术性,除了医疗鉴定,有时还需要⾛法律程序。

那么,司法鉴定精神病的⽅法到底有哪些呢?今天,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鉴定⽅法有哪些司法鉴定的⽅法有:1、门诊鉴定。

被鉴定⼈在精神病院的门诊、在公安或司法部门中的法医精神病检查室中进⾏的精神鉴定。

2、鉴定⼈外出鉴定。

鉴定⼈到被鉴定⼈所在地,如监狱、拘留所等,对被鉴定⼈进⾏精神检查后,作出鉴定。

3、住院鉴定。

即被鉴定⼈住到特定的精神病鉴定机构内,禁⽌会客,进⾏全⾯的检查和连续不断的观察。

有条件的地⽅,在被鉴定⼈的房间内可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记录系统,这样便于更好地观察、记录被鉴定⼈的情况,能及时正确地作出鉴定结论。

住院鉴定同门诊鉴定或外出鉴定相⽐,它的资料更全⾯,结论更可靠。

但需要有⼀定的住宿和观察条件,受到⼈⼒和财⼒的限制。

对精神病症状不典型及有伪装精神病嫌疑的重⼤案件的犯罪嫌疑⼈,应进⾏住院鉴定。

4、缺席鉴定。

在被鉴定⼈不在的情况下,仅根据书⾯及相关的旁证材料作出精神病鉴定。

⼀般在被鉴定⼈死亡、失踪、出国等不得已的情况下采⽤。

在司法实践中,缺席鉴定⽐较少见。

司法鉴定的类型是什么1、药物分析法庭药物分析应⽤分析化学的标准⽅法来确定受控制物质的存在并量化这些物质。

除了分析⼀些未知的药剂、液体、植物物质外,药物鉴定专家也可确认药⽚和胶囊形式的控制药物。

某些地区在地下实验室,能⽣产⾮法药物或化学药物。

这些地下⾮法药物也由药物分析实验来做定性和定量的检验。

2、法医化学法医化学涉及到有毒物质、催化剂、射击残留物、爆炸物及其他化学物质的识别和分析。

采⽤定性和定量的⽅法确定未知物的性质和数量。

分析代谢物,或经过化学、代谢、腐败变化了的物质,推断原药也是法医化学的⼀项重要任务。

3、微量分析微量分析专家采⽤显微法、仪器分析法以及化学分析技术来检验头发、纤维、植物、矿物质中的微量物质。

【免费下载】法医精神病重点

【免费下载】法医精神病重点

法医精神病学:医法对怀疑是精神病障碍的违法者或诉讼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和法律能力的鉴定,为委托方提供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意见书的亚专业学科;是研究人的精神障碍、精神健康与法律相关的医学分支科学。

强制医疗:对有违法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我国法律规定可以由政府进行强制医疗,医疗和监管同时并举,防止精神病人危害行为,保障社会安定,维护他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强制医疗的对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精神病人,并且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的。

实际上,除没有刑事责任的病人外,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的部分病人、没有受审能力的精神病犯罪嫌疑人、在服刑期间出现精神疾病或者精神疾病复发的病人也是强制医疗的对象。

精神损伤:是指个体遭受外来物理、化学、生物或心理等因素的作用后,大脑功能发生紊乱,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精神功能紊乱和缺失。

精神损伤法律依据:《刑法》《民法通则》,精神残疾:《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精神伤残程度:《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伤残程度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自杀:包括有致死性结局和没有致死性结局的所有的自杀行为和意念。

自杀包括自杀死亡,自杀未遂,自杀观念。

自杀未遂和自杀预防的处理原则是及时抢救生命、自杀风险评估、防止再次发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

典型例子是郁抑症患者的“间接自杀”和“扩大性自杀”。

伪装:是一种有目的的、以某种手段或方式来掩盖真相的行为,不单单指伪装疾病,还包括伪装身份、伪装事物。

(包括:伪装疾病、伪装身份、伪装事物)伪装疾病:即诈病(Malingering):指为了逃避外界不利于个人的处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疾病或损伤程度的行为。

(具有主观故意的性质,不包括潜意识行为)做作性(造作性)障碍:又称“医院流浪汉”或“住院成瘾者”,是一种毫无社会目的性的使自己成为患者身份的精神障碍。

人格:指个体认识外在环境和内在自我、建立相互关系和思考事物的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持久的、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

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应用心理生理检测协助鉴别诈病的对照研究

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应用心理生理检测协助鉴别诈病的对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 00年
第2 4卷
第1 O期
7 67

神经 心理 生 物学 研究 ・
精 神 病 司法 鉴 定 中应用 心理 生 理 检测
协 助 鉴 别诈 病 的对 照 研 究
郭扬 波 王俊 杰 林 振 强 马崔 王旭 荣 姜 南 曹莉 萍 陈瑞 珍
张合 军 范碧 霞
( 广州市精神病 医院司法鉴定所 。广 州 5 0 7 @ 通 信 作 者 E ma :g o ag o 1 3 cm) 130 — i u yn b @ 6 . o l
e c n l n ae ew e n t e t ou .T e tt s d Ch —qu r es r e o a ay e tes aa n e i yig r ts b t e wo g h r ps h -e ta i s a e t twe e us d t n n lz h e d t.R e uls: s t
p y har e t n . eh d : Ac odn ote C iee Clsi c t n a d Dig o t ie af rM e t s r s c t cts mo y M t o s i i i c r igt hn s a s a o n a n s c Cr r na Di - h i f i i ti o l o
I en iy n m alng r d e aldio de l g aph ts i i y hi rc t s i on d tf i g i e e m nt s r r by po y r e tng n ps c at i e tm y GU t a Y ng— Bo。 W ANG un—i LI z n qi g, M A J Je, N he ・ a n Cui W AN G , Xu— ng, J ANG a , Ro I Nn CA O — i g, CHENG LiP n RuiZh n, Zha g Ha ・u — e n n J n, Fa — a n BiXi I tt t o e i y iar nsiue off r nsc Ps ch ty。 G u gz ou m e a n a h ntlHos ia , Gu ng h 0 0。 Ch n p tl a z ou 51 37 i a Co rs n n auho : GUO an Bo。 E— repo dig t r Y g— mai: gu y gb l o an o@ 1 3. o 6 cr n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ppt课件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ppt课件

2018/11/7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
5
指故意装傻,这在伪装中较多见。轻者,有 的表现为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随意作答,或故 意放慢回答问题的速度,有意显示自己记忆差或 反应迟钝,不尽自己的努力去实施心理测验等, 常用“我忘了”、“我记不得了”、“我不会”、 “我不知道”等回答。重者,表现为严重的记忆 减退,故意答错甚至连自己姓名、年龄、住址等 都不记得,分不清左右手和自己性别,让指鼻子 则摸着耳朵,问1十1二?,回答是牛或马等。有 些伪装者对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能回忆,对不利的 或使自己要牵连进去的事情就毫无记忆,多见于 有脑外伤病史者。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
10
(六)伪装情感障碍
有的伪装者常表现出“情感淡漠”, 对提问毫无反应,但若给予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的刺激便可出现正常人的情感 反应,或以闭眼、肢体颤抖等来竭力掩 饰自己的情绪。也有的表现“悲观失 望”,或表现情感高涨、兴奋话多。
2018/11/7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
11
(七)伪装运动障碍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
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实践中,伪装者多以中青 年男性为主,且智能良好,尤其存在人格障碍或有前 科者伪装的较为多见。近年来,随着民事赔偿案件和 工伤、交通事故、职业病伤残鉴定案例的增多,鉴定 结论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伪装精神疾病的情 况屡见不鲜。 影响伪装精神病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对鉴定意义的认知 程度和对法律的了解程度;②赔偿或获益意识;③精 神损伤程度:无论是智力损伤还是精神损伤,程度越 轻,自我保护意识越强,伪装的也越多;④鉴定人员 的技术水平。
2018/11/7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
8
(四)伪装幻觉妄想
伪装者常主动暴露“症状”,如称自己有 “幻觉”或“妄想”,并强调其实施的犯罪或 危害行为是受“幻觉”或“妄想”的影响,甚 至还能较正确地解释“幻觉”或“妄想”的含 义。但“幻觉”往往孤立持续存在,缺乏具体 内容,对细节始终说不清楚,并与其他精神活 动无联系;“妄想”也常突然出现或突然终止, 无具体内容,并且这些“幻觉”或“妄想”很 少引起当事人的情绪反应,对这些“幻觉”或 “妄想”既不害怕,也无相应的内心体验及外 在的“对抗”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伪装精神病的识别
国家心理咨询师吴剑
2013年5月24日
所谓伪装就是指掩盖事实真相,表现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行为。

在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中,识别被鉴定人是否伪装,还事实真相,维护司法公正,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由于伪装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其表现形式极其复杂,又缺乏实验室客观检查支持,所以识别,检测伪装是一项长期而困难的工作,有关伪装的识别技术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了高度重视。

一些方法如:二项必选检查,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评定,测谎仪,简单常识检查,心理测评,生理生化测验等。

但是在司法鉴定实践中还是要司法鉴定人综合被鉴定人有无家族史,作案时和作案后情况及诊疗史,临床表现,精神检查,其他医学辅助检查等各方面资料(综合法,是金标准),才能作出相对正确的诊断意见,其主观成分仍然比较突出。

在精神检查中,给把鉴定人一些简单指令,如令其张嘴,伸手等,看其执行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其是否伪装,或者判断其是否伪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这为指令执行检查方法。

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的鉴定条件。

使用指令执行检查工具,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5项内容。

1、让被试者回答自己的姓名(叫什么名字),2、令被试者张嘴伸舌,3、令被试者伸手让检查者摸脉,4、令被试者将检查者述说的一个5位数倒着说出来,5、令被试者用自己的右手小拇指经过脑后摸一下自己的左耳朵。

记分5级,0-4分,对指令完全服从0,大部分服从1,部分服
从2,大部分不服从3,完全不服从4.满分20,分数高到低为伪装,部分伪装,无伪装。

<7分无伪装,<14分部分伪装,≥14分为伪装。

开始指导语是:刚才两个医生询问了你一些情况,现在我再向年了解一些情况。

二项必选检查(刘仁刚版)。

有比较不合作,不合作,欠合作为伪装,合作为无伪装。

金标准是ccmd-3诊断无病和诈病标准为原则和依据。

1、存在装病的动机和目的(凡是接受司法鉴定都考虑),2异常表现是否符合精神疾病的规律,3、起病、发病、病程、转归、异常表现的变化是否符合精神疾病的特点,4、既往有没有精神疾病史,包括家族史,5、作案过程,目的,动机,是否有精神病理性内容,6、精神检查是否有不合作,做作,夸大,装傻,伪装的情况,7、是否存在明显的因疾病获益的心理行为,8、是否能用原有疾病解释其症状,9、精神检查时的表现是否与其他资料上的内容和其社会功能相符合,10、被检查者是否承认伪装,11、不参照任何其他检查内容,如二项必选检查等,12、其他识别伪装精神病的方法。

主要标准是敏感性,就是金标准确诊为伪装,指令执行检查被诊断伪装的比例。

特异性,就是金标准确定为无伪装组,指令执行检查被诊断为无伪装的比例。

伪装是一种有目的的掩盖事实真相,提供不真实信息的行为。

伪装不是一个诊断,是一种没有确定诊断标准的行为,伪装是人的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是一个尚未被阐明的高级神经功能。

从对周围环境不
断适应的角度看,伪装与学习一样,对保护自身安全和个体生存都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反过来,个体为了生存,获得某种利益,只有有机会就可能会想方设法伪装或者说谎,并且伪装的方法技巧也是在不断改变和提高,所以识别伪装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金标准诊断伪装精神病的比例是34%,指令执行检查是35%,比高氏的75%低,说明金标准是谨慎的。

因为文化,政治,经济因素,使伪装的诊断变得复杂,医生如要作出这样的诊断则会面临许多障碍,在许多情况下很多伪装精神病可能被忽视或者不报告。

按照ccmd-3诊断诈病,需要当事人承认才能成立,这些无疑增加了相对数量的伪装漏诊。

因为伪装者的心理和表现是多样的,复杂的,甚至是变幻的,所以,识别伪装精神病的方法,势必会多种多样,指望一个方法就把所有的伪装都检查出来显然是不现实的。

目前对伪装精神病的诊断鉴别主要依靠详细的资料收集及仔细的临床观察,缺乏客观的指标,故常耗时费力而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且一致性不高和交流困难。

另外,还没有制定出说谎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性的量表。

伪装精神病的检查方法很多,各有利弊。

二项必选检查最大优点是
被试者如果选择错误答案超过60-70%以上,就可以肯定被鉴定人在伪装,相对不足的是被鉴定人常常会找各种理由不做二项必选检查,因为该检查会暗示被鉴定人这是一个检查,会增加被试者的故意不合作,或者伪装,或者借故回避检查的心理,这些指令执行检查比较好。

指令执行检查,好处是操作简单,条目少,用时短,简单训练就有
比较高的一致性。

在精神检查后或者过程中进行,被鉴定人常常对被检
查的意识不明显,一般不会完全拒绝,或者找个理由完全拒绝。

甚至可以说给被鉴定人一些指令让其执行就是精神检查的内容。

对比金标准—综合临床评判,显示指令执行检查比二项必选检查更接近金标准的结果,尤其是特异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指令执行检查中的伸手摸脉项权重明显,对诊断是否伪装存在突出意义。

整个指令检查对识别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被鉴定人是否伪装是有意义的,是能够为诊断伪装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的。

其敏感性不高,特异性高,作为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中国一个识别伪装的方法还是有使用意义的。

指令执行检查方法的使用,为识别伪装精神病提供了另外一种具有可比性,可交流,可重复,并且相对客观,简便的检查方法。

摘自新浪网健康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