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热工基础(复习)

热工基础(复习)

工程热力学一、简答题1.简要说明热量、功、热力学能的区别与联系。

2.能量方程q u w =∆+和q =v c T ∆ +⎰21pdv 的适用条件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膨胀功、推动功、轴功和技术功四者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请在p-V 图上表示膨胀功和技术功的大小。

4.卡诺循环由哪几个过程的组成?由该循环热效率计算公式可得到哪些结论?说出熵流和熵产的区别。

5.干饱和蒸汽与湿饱和蒸汽的状态参数各有何特点?(包括x, p, t, v, s, h )何谓水蒸汽参数座标图中的一个点、两条线、三个区域和五种状态?并画图表示。

6.“过热水蒸气的温度是否一定很高?未饱和水是否一定很低?为什么?7.蒸汽动力循环若改变其初参数将会使得循环发生变化,试分析当初温提高,初压、终压保持不变时的循环特点,同时绘制水蒸气T-S 图加以分析。

二、计算题1.某理想气体吸收Q 的热量作定压变化。

设该理想气体定容比热v c ,气体常数为 g R =297 J/(kg.K) ,求气体对外作的功及热力学能的改变量。

2.某朗肯循环,新蒸汽是5MPa 、500℃的过热蒸气,进入汽轮机绝热膨胀作功,汽轮机排汽压力为0.005MPa 。

(排汽压力下的饱和水焓kJ/kg 77.137'2=h )1)画出循环的T-S 图;2)求该循环每kg 工质的吸热量、循环净功;3)循环的热效率、汽耗率、热耗率。

传热学一、名词解释温度梯度、导温系数、毕渥数、集中参数法、肋效率、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速度边界层、温度边界层、普朗特数、雷诺数、Nu (努赛尔数)、定性温度(特征温度)、黑体、表面辐射热阻、空间辐射热阻、辐射力、光谱辐射力、有效辐射、发射率、灰体二、简答题1、对于如图所示的两种水平夹层,试分析冷、热表面间热量交换的方式有何不同?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夹层中的流体的导热系数,应采用哪种?2、秋天22℃气温时,人在室内会感到很舒适,而跳入22℃水中时会感到寒冷?试利用传热学知识分析之3、什么是流动边界层?什么是热边界层?它们的厚度之比与什么有关?什么条件下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厚度相等3、试说明Bi 数的物理意义。

热工基础知识

热工基础知识

热⼯基础知识热⼯基础知识1、⽔和⽔蒸汽有哪些基本性质?答:⽔和⽔蒸汽的基本物理性质有:⽐重、⽐容、汽化潜热、⽐热、粘度、温度、压⼒、焓、熵等。

⽔的⽐重约等于1(t/m3、kg/dm3、g/cm3)蒸汽⽐容是⽐重的倒数,由压⼒与温度所决定。

⽔的汽化潜热是指在⼀定压⼒或温度的饱和状态下,⽔转变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或者蒸汽转化成⽔所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Kg。

⽔的⽐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每升⾼1℃所吸收的热量,单位是KJ/ Kg· ℃,通常取4.18KJ。

⽔蒸汽的⽐热概念与⽔相同,但不是常数,与温度、压⼒有关。

2、热⽔锅炉的出⼒如何表达?答:热⽔锅炉的出⼒有三种表达⽅式,即⼤卡/⼩时(Kcal/h)、吨/⼩时(t/h)、兆⽡(MW)(1)⼤卡/⼩时是公制单位中的表达⽅式,它表⽰热⽔锅炉每⼩时供出的热量。

(2)"吨"或"蒸吨"是借⽤蒸汽锅炉的通俗说法,它表⽰热⽔锅炉每⼩时供出的热量相当于把⼀定质量(通常以吨表⽰)的⽔从20℃加热并全部汽化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

(3)兆⽡(MW)是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基本单位为W (1MW=106W)。

正式⽂件中应采⽤这种表达⽅式。

三种表达⽅式换算关系如下:60万⼤卡/⼩时(60×104Kcal/h)≈1蒸吨/⼩时〔1t/h〕≈0.7MW3、什么是热耗指标?如何规定?答:⼀般称单位建筑⾯积的耗热量为热耗指标,简称热指标,单位w/m2,⼀般⽤qn表⽰,上表数据只是近似值,对不同建筑结构,材料、朝向、漏风量和地理位置均有不同,纬度越⾼的地区,热耗指标越⾼。

4、如何确定循环⽔量?如何定蒸汽量、热量和⾯积的关系?答:对于热⽔供热系统,循环⽔流量由下式计算:G=[Q/c(tg-th)]×3600=0.86Q/(tg-th)式中:G - 计算⽔流量,kg/hQ - 热⽤户设计热负荷,Wc - ⽔的⽐热,c=4187J/ kgo℃tg﹑th-设计供回⽔温度,℃⼀般情况下,按每平⽅⽶建筑⾯积2~2.5 kg/h估算。

热工基础复习提纲

热工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小结1、平衡状态2、状态参数及其性质(掌握压力表与真空度测量的使压力的差值)3、准平衡过程4、可逆过程5、热力过程6、功和热量(过程参数)7、热力循环(重点掌握正向循环的热效率计算)重点:例题1-3,图1-13,公式1-17第二章小结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表明当热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储存能系统储存的能量称为储存能,包括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

(1)内部储存能——热力学能(2)外部储存能(3)系统的总储存能(简称总能)系统的总储存能为热力学能、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总和。

3、转移能——功量和热量功量和热量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其大小与系统的状态无关,而是与传递能量时所经历的具体过程有关。

所以功量和热量不是状态参数,而是与过程特征有关的过程量,称为转移能或迁移能。

4、闭口系能量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静止的)闭口系时的能量关系式即为闭口系能量方程。

其表达式有以下几种形式,它们的使用条件不同:=∆+Q U W(适用条件:任意工质、任意过程)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过程只能朝着能量品质不变(可逆过程)或能量品质降低的方向进行。

一切自发过程的能量品质总是降低的,因此可以自发进行,而自发过程的逆过程是能量品质升高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必须有一个能量品质降低的过程作为补偿条件才能进行,总效果是能量品质不变或降低。

6、卡诺循环、卡诺定理及其意义卡诺循环是为方便热力循环分析而提出的一种循环,实际上无法实现,但是利用卡诺循环分析得到的提高循环经济性的方法却具有普遍实用意义。

卡诺定理提供了两个热源间循环经济性的最高界限,给一切循环确定了一个判断其热、功转换完善程度的基础,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而且利用卡诺定理可判断循环是否可以进行以及是否可逆。

掌握卡诺循环的热效率计算公式:211C T T η=-1:C η<η,则此热机不能实现2:C η>η则此热机可以实现5、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重点理解)重点:例题2-1,图2-11,公式2-28,例题2-4,习题2-2。

热工基础总复习.doc

热工基础总复习.doc

总复习题型:填空2x9=18分,选择2x12=24分, 简答6x3=18分,计算10x4=40分。

请考试时准备铅笔、橡皮、直尺!第一章基本概念1.热力系统的类型、边界的概念;2.可逆过程与准平衡过程;3.可逆过程功量的计算;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简单应用;2.技术功、膨胀功、轴功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理想气体性质与热力过程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焙;3.理想混合气体:成分、分压力计算;4.定爛过程:初、终态参数间的关系;5.多变过程:多变指数、膨胀功与技术功的关系;6.多变过程分析:在"V图和T-s图上表示某膨胀或压缩过程,并分析该过程q、w、Wt和△"的正负。

1.气缸中装有0.3n?氧气,初态为n=45°C> pi=1.032bar,先在定压条件下对氧气加热,然后再定容冷却到初温45°Co已知氧气的最终压力为0.588bar,气体常数为259.8J/(kg ・K),比定压热容为0.91kJ/(kg-K),试分别求两个过程中加入的热量、热力学能和焙的变化及所作的功。

2.如图所示,气缸壁和活塞均由绝热材料制成,活塞可在气缸中无摩擦地自由移动。

初始时活塞位于气缸中间,4、B两侧各有lkg空气,压力均为0.45MPa, 温度均为900Ko现利用冷却盘管对A侧进行冷却,使4侧压力逐渐降低,求当压力降低到0.3MPa时两侧的体积、冷却水从系统带走的热量。

Q- A B已知空气气体常数为287J/(kg・K), el.4,c v=0.717kJ/(kg-K)o3.空气由°i=2bar, Vi=2m3, g40°C,压缩到/92=10bar, V2=0.5m3,空气的比热容为c v=0.7174kJ/(kg-K),气体常数Rg=287J/(kg・K),求过程的多变指数、压缩功、交换的热量以及爛的变化。

热工基础总复习

热工基础总复习

总复习题型:填空2⨯9=18分,选择2⨯12=24分,简答6⨯3=18分,计算10⨯4=40分。

请考试时准备铅笔、橡皮、直尺!第一章基本概念1.热力系统的类型、边界的概念;2.可逆过程与准平衡过程;3.可逆过程功量的计算;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简单应用;2.技术功、膨胀功、轴功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理想气体性质与热力过程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3.理想混合气体:成分、分压力计算;4.定熵过程:初、终态参数间的关系;5.多变过程:多变指数、膨胀功与技术功的关系;6.多变过程分析: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某膨胀或压缩过程,并分析该过程q、w、w t和∆u的正负。

1.气缸中装有0.3m3氧气,初态为t1=45℃、p1=1.032bar,先在定压条件下对氧气加热,然后再定容冷却到初温45℃。

已知氧气的最终压力为0.588bar,气体常数为259.8J/(kg⋅K),比定压热容为0.91kJ/(kg⋅K),试分别求两个过程中加入的热量、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及所作的功。

2.如图所示,气缸壁和活塞均由绝热材料制成,活塞可在气缸中无摩擦地自由移动。

初始时活塞位于气缸中间,A、B两侧各有1kg空气,压力均为0.45MPa,温度均为900K。

现利用冷却盘管对A侧进行冷却,使A侧压力逐渐降低,求当压力降低到0.3MPa时两侧的体积、冷却水从系统带走的热量。

已知空气气体常数为287J/(kg⋅K),κ=1.4,c v=0.717kJ/(kg⋅K)。

3.空气由p1=2bar,V1=2m3,t1=40︒C,压缩到p2=10bar,V2=0.5m3,空气的比热容为c v=0.7174kJ/(kg⋅K),气体常数R g=287 J/(kg⋅K),求过程的多变指数、压缩功、交换的热量以及熵的变化。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卡诺循环与逆卡诺循环的经济性指标;2.利用克劳休斯积分不等式来判断热力循环的可行性和可逆性;3.利用熵变来判断热力过程的可行性和可逆性;4.孤立系统熵增原理、作功能力的损失;5.有两个质量均为100kg、比热均为1kJ/(kg K)、但温度不同的物体A和B,物体A的温度为1000K,物体B的温度为500K。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题库一、判断题(每题1 分,共96分):1、表压力与真空度都不能作为状态参数。

(√)2、热力学中,压力、温度与比容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3、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4、可逆过程必定就是准静态过程,而准静态过程并不一定就是可逆过程。

(√)5、只有可逆过程p-v 图上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与外界交换的容积功。

(√)6、若工质吸热,其热力学能一定增加。

(×)7、工质膨胀时必须对工质加热。

(×)8、系统经历一个可逆定温过程,由于温度没有变化,故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9、对可逆与不可逆绝热过程,都有w =-△u 与w t =-△h,说明可逆与不可逆绝热过程的功量相等。

(×)10、不管过程就是否可逆,开口绝热稳流系统的技术功总就是等于初、终态的焓差。

(√)11、没有容积变化的系统一定与外界没有功量交换。

(×)12、理想气体的比热容一定就是常数。

(×)13、气体常数与气体的种类及所处的状态无关。

(×)14、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都就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15、功量可以转换为热量,但热量不可以转换为功量。

(×)16、机械能可以全部转换为热能,而热能绝不可能全部转换为机械能。

(√)17、热效率较高的发动机,循环净功也一定较大。

(×)18、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进行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不可逆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大于可逆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

(×)19、工质完成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的变化大于零。

(×)20、熵减小的过程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21、系统熵增大的过程必为吸热过程。

(×)22、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的技术功就是膨胀功的n 倍。

(√)23、理想气体在定熵膨胀过程中,其技术功为膨胀功的κ 倍。

(√)24、绝热过程熵变为零。

热工基础期末复习

热工基础期末复习

dh du d u pv du d u RgT du c p cV Rg d T dT dT
cp cV Rg
迈耶公式
12
三、 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和焓 仅是温度的函数 1、 因理想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u uk u T
du cV dT
2、
h h T
h u pv u RgT
dh cp dT
3、利用气体热力性质表计算热量
q u w
q h wt
13
四、理想气体的熵是状态参数
s ds
1
2定Βιβλιοθήκη 热T2 v2 cV ln Rg ln T1 v1 T p c p ln 2 Rg ln 2 T1 p1
Cm混 xiCmi
2.热力学能
3.焓
U混 Ui
u混
U mi ui ( wi ui ) m m
H混 Hi Ui pV i Ui V pi U pV H混
H 混 H i mi hi h混 ( wi hi ) m m m
TH s23
TH
21
注意事项: 1) 2)
c f TH , TL TH , TL
TL 0, TH c 1

wnet q1 循环净功小于吸热量,必有放热q2。
c TL c 1 TH
3) 若TL TH ,c 0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4)实际循环不可能实现卡诺循环,原因: a)一切过程不可逆; b)气体实施等温吸热、等温放热困难; c)气体卡诺循环wnet太小,若考虑摩擦,输出净功极微。 5)卡诺循环指明了一切热机提高热效率的方向。

060102热工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060102热工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平板的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计算式应为()。

A.δ/λB.δ/(kA)C.1/hD.1/(kA)答案:A2.冷冻水管与支架之间垫以木托,是为了防止(),减少能量损失。

A.热辐射B.热扩散C.热传导D.热对流答案:C3.对流传热是以()作为基本计算式。

A.傅立叶定律B.牛顿冷却公式C.普朗克定律D.热路欧姆定律答案:B4.对流传热的表面传热为1000W/(m2·K)、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8×104W/m2B.6×104W/m2C.7×104W/m2D.5×104W/m2答案:D5.在电站锅炉中,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热对流B.热辐射C.导热D.都不是答案:B6.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A.减少导热B.减小对流换热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答案:D7.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A.大于B.小于C.无法比较D.等于答案:D8.热量传递一般有三种不同基本方式,即导热、()和热辐射。

A.传热B.热对流C.对流换热D.反射答案:B9.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发射率应()。

A.大一点好B.小一点好C.大、小都一样D.无法判断答案:B10.下述几种方法中,强化传热的方法是()。

A.夹层抽真空B.增大当量直径C.加肋片D.加遮热板答案:C11.航空发动机技术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飞机的动力心脏,为飞机这个庞大的身躯提供新鲜的血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机翼B.机舱C.发动机答案:C12.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有热量或功交换的热力系统是()。

A.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答案:B13.绝热系与外界没有()交换。

A.能量B.热量C.功D.物质答案:B14.孤立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工基础》题库一、判断题(每题1 分,共96分):1、表压力和真空度都不能作为状态参数。

(√)2、热力学中,压力、温度和比容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3、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4、可逆过程必定是准静态过程,而准静态过程并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只有可逆过程p-v 图上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与外界交换的容积功。

(√)6、若工质吸热,其热力学能一定增加。

(×)7、工质膨胀时必须对工质加热。

(×)8、系统经历一个可逆定温过程,由于温度没有变化,故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9、对可逆与不可逆绝热过程,都有w =-△u 和w t =-△h,说明可逆和不可逆绝热过程的功量相等。

(×)10、不管过程是否可逆,开口绝热稳流系统的技术功总是等于初、终态的焓差。

(√)11、没有容积变化的系统一定与外界没有功量交换。

(×)12、理想气体的比热容一定是常数。

(×)13、气体常数与气体的种类及所处的状态无关。

(×)14、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15、功量可以转换为热量,但热量不可以转换为功量。

(×)16、机械能可以全部转换为热能,而热能绝不可能全部转换为机械能。

(√)17、热效率较高的发动机,循环净功也一定较大。

(×)18、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进行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不可逆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大于可逆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

(×)19、工质完成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的变化大于零。

(×)20、熵减小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21、系统熵增大的过程必为吸热过程。

(×)22、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的技术功是膨胀功的n 倍。

(√)23、理想气体在定熵膨胀过程中,其技术功为膨胀功的κ 倍。

(√)24、绝热过程熵变为零。

(×)25、可逆绝热过程熵变为零。

(√)26、单独能量品质升高的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

(√)27、等量的高温热量与低温热量具有相同的品质。

(×)28、自发过程是不可逆过程,但非自发过程是可逆过程。

(×)29、熵产是否为零是判断过程是否可逆的判据。

(√)30、因为熵是状态参数,所以熵流和熵产也都是状态参数。

(×)31、熵产是由不可逆因素引起的熵增。

(√)32、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表明:孤立系统内各部分的熵都是增加的。

(×)33、蒸气的压力越大,对应的饱和温度越高。

(√)34、水的汽化潜热在任何情况下都相等。

(×)35、在水蒸气的定压汽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为饱和温度不变,因此其焓也不变。

(×)36、焓变计算公式Δh= c pΔT适用于理想气体和蒸气。

(×)37、在湿蒸气区,定压线与定温线重合。

(√)38、水蒸气的过热度越高,其性质越接近理想气体。

(√)39、可通过等压降温或等温升压的方式将未饱和湿空气变成饱和湿空气。

(√)40、若湿空气的比湿度(含湿量)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其吸湿能力增强。

(√)41、若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其相对湿度降低。

(√)42、气体流经渐缩喷管,其出口截面的压力一定等于背压。

(×)43、气体流经渐缩喷管,其出口截面的流速不可能超过当地音速。

(√)44、渐缩喷管出口截面的压力为临界压力时,其流量等于最大流量。

(√)45、气体流经缩放喷管,其出口截面的压力恒等于背压。

(√)46、气体流经缩放喷管,其流量恒等于最大流量。

(√)47、绝热节流前后焓不变,因此绝热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48、压气机定温压缩过程耗功最小,定熵压缩过程耗功最大。

(√)49、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越大,产气量越少,但单位工质的理论耗功量不变。

(√)50、压气机的压力比越大,容积效率越低。

(√)51、当需要压气机压力比较大时,应采取多级压缩。

(√)52、多级压缩时,最佳分级压力(最佳压力比)是按照耗功最小的原则确定的。

(√)53、增大内燃机的压缩比和定容升压比都有利于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54、增大内燃机的定压预胀比有利于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55、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是为了避免压缩机穴蚀。

(√)56、不同温度的等温线绝不会相交。

(√)57、热流线不一定总与等温线垂直相交。

(×)58、热流密度的方向始终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59、热对流和对流换热描述的是相同的概念。

(×)60、雷诺数表示流体的惯性力和浮升力的比值。

(×)61、雷诺数表示流体的惯性力和粘性力的比值。

(√)62、同样的对流换热现象,也可能有不完全相同的准则式。

(√)63、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0 K,该物体就具有热辐射的能力。

(√)64、在真空中不能进行辐射换热。

(×)65、两物体辐射换热时,只是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放热。

(×)66、两物体的辐射换热量为零,就表示两物体没有辐射换热。

(×)67、辐射换热时,能量的形式会发生变化。

(√)68、黑体的吸收比(率)和反射比(率)都是最大的。

(×)69、一定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最大。

(√)70、辐射表面的温度越高,辐射能量中可见光的份额越大。

(√)71、角系数是一个纯几何参数。

(√)72、辐射表面的温度越高,角系数越大。

(×)73、黑体和灰体的表面热阻均为零。

(×)74、角系数越大,辐射换热的空间热阻越小。

(√)75、在两个辐射换热表面间插入遮热板,原来两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减少。

(√)76、遮热板的表面发射率(黑度)越低,遮热效果越差。

(×)77、对流换热系数h 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表面加肋的方式强化换热。

(√)78、在管道外表面包裹保温层总能起到削弱传热的作用。

(×)79、在管径较小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临界热绝缘直径的问题。

(√)80、在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相同、传热系数k、及换热面积都相同的条件下,换热器顺流布置和逆流布置的传热效果相同。

(×)81、导热系数越大,材料导热能力也就越强。

( √ )82、为了减少管道散热,可采用选用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作保温材料,同时增加保温层厚度。

( × )83、通过壁面的导热量与平壁两表面的温差成正比,而与热阻成反比。

( √)84、对流换热系数越大,其它条件不变时,对流换热量也增大。

(√ )85、削弱传热的方法常有增加绝热层以减小导热热阻,设法减小设备外表面与空气间总换热系数等。

( × )86、流体通过单层平壁传热时的传热总热阻等于固体壁两侧流体换热热阻之和。

( √ )87、传热系数越大,即传热总热阻越大。

( × )88、功与能是同一个意思,其单位都相同。

( × )89、热量与热能的单位相同,其含义也相同。

( ×)90、热效率是评价循环热功转换效果的主要指标。

( √ )91、一定质量的工质其比容不发生变化,则工质不对外做功,其压力也不会降低。

( ×)92、绝热过程因工质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故工质温度也不会发生变化。

( × )93、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工质从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转化为功。

( × )94、由于状态参数温度下T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所以热量也是状态参数。

( × )95、物体的黑度在数值上等于同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

( √ )96、发电厂高温管道保温减小了导热热阻。

( × )二、选择题(每题3 分,共120 分):1、开口系统是指(D)的热力系统。

A、具有活动边界B、与外界有功量交换C、与外界有热量交换D、与外界有物质交换2、绝热系统是指(C)的热力系统。

A、状态参数不变B、热力学能不变C、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D、与外界没有功量和热量交换3、孤立系统是指(D)的热力系统。

A、与外界无热量交换B、与外界无功量交换C、与外界无质量交换D、与外界无任何相互作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B、稳定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C、平衡状态一定是均匀状态D、平衡状态是不存在内部势差的状态5、系统中工质的真实压力是指(D)。

A、p gB、p bC、p vD、p b+ p g或p b-p v6、在p-v 图上,(B)所包围的面积代表单位质量的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与外界交换的净功量。

A、任意循环B、可逆循环C、正向循环D、逆向循环7、公式q = c V△T + w 适用于闭口系中(C)。

A、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B、实际气体的任意过程C、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D、任何工质的可逆过程8、气体吸热后热力学能(D)。

A、一定增加B、一定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减少或不变9、在相同的温度变化区间内,理想气体定容过程焓的变化量与定压过程相比(B)。

A、较大B、大小相等C、较小D、大或小不确定10、对于闭口系,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目中哪一个值无法确定(A)。

A、QB、Q-WC、W(当Q=0 时)D、Q(当W=0 时)11、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该过程所做的膨胀功(B)。

A、W>0B、W=0C、W<0D、无法确定12、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当一部分气体进入真空容器后,余下的气体继续膨胀。

该过程所做的膨胀功(A)。

A、W>0B、W=0C、W<0D、无法确定13、理想气体的(C)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

A、温度与热力学能B、温度与焓C、温度与熵D、热力学能与焓14、如图理想气体的ab和cb过程,下列关系成立的为(A)。

A、∆U ab = ∆U cb ∆S ab > ∆S cbB、∆U ab = ∆U cb ∆S ab < ∆S cbC、∆U ab > ∆U cb ∆S ab = ∆S cbD、∆U ab < ∆U cb ∆S ab = ∆S cb15、在相同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其他可逆循环的热效率(C)卡诺循环的热效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D、小于或等于16、在两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可逆热机,其热效率的高低取决于(D)。

A、热力循环包围的面积大小B、高温热源温度C、低温热源温度D、高温热源及低温热源温度17、如果热机从热源吸热100 kJ,对外做功100 kJ,则(B)。

A、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B、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C、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D、A 和B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系统吸热后总是温度升高B、热量绝不能从低温传向高温C、只要过程的初终态相同,状态参数的变化就相同D、只要过程的初终态相同,过程中交换的功量就相同19、热熵流的计算式dS f=δQ/T适用于(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