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一、导入新课:从学完《祖父的园子》,我们就开始读《呼兰河传》,到现在终于读完了。
每看完一本书,心中难免会有些感想,或高兴,或忧伤,总想找人说说。
在今天的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感想说出来,一吐为快。
齐读书名,你理解它的意思吗?(传:生平事迹或历史故事。
)二、了解章节内容:这部小说共有七个章节,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目录,一般的书,目录上都有对主要内容的概括,但这本书没有,请同学们快速的翻一翻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指名答。
出示:指名读第一章小城呼兰河第二章呼兰河年中盛事第三章我与祖父第四章我家的荒凉第五章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交待结局这样一归纳,我们就能把一本厚厚的书读薄。
这也是一种不错的读书方法。
四、解读人物形象这段时间,萧红把我们带进了古老昏黄的历史画卷,我们看到了她的童年和她的故乡。
书读完了,能够在我们脑海中久久萦绕的,或是挥之不去的,有谁呢?他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的感受是什么?(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祖父)读完以后,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部小说在结构上与其它小说完全不同,它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
这正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
矛盾先生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矛盾这就更显示出萧红的描写很有特色。
她用口语化的语言向人们诉说一个又一个故事,为什么矛盾先生读完《呼兰河传》会有这样的评价?就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三、走近文本,感悟精彩1.出示:(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是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如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在园里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第三章第一节)指名读,作者对小动物的描写,读着读着就有一种散文诗的美感。
齐读,边读边欣赏这些可爱的小精灵。
(2)“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呼兰河传》课件(共17张PPT)

“看”成了这些乡民重要的 生活方式和古老的娱乐方式 以及传播流言绯闻的特有方 式。他们不仅麻木地看着他 人的命运,而且也麻木地看 着自己的人生。
“看客”的书写,标志着作 家对封建文化的批判不仅仅 停留在表层的野蛮陋习上, 而且挺进了国民文化心理和 人格深层,提示了这些人内 在生命力的枯萎。
小说旨在批判封建主义思想对民众精神的戕害,改造国民麻木的灵魂,因为萧红早就 意识到“中国人有一种民族的病态”,那就是“病态的灵魂”,于是“想改正它”,
语言特点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 诗化、直率而自然。
▪ 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她并不是按照常 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 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
▪ 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 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 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 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
▪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 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 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 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 默地办理。
▪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 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拥着。这有什么办法,谁 老谁活该。
散文化的叙述语言
萧红遵循着她一贯的创作特点,打破常规,不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蜿蜒,也 不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突出,其叙述语言与传统小说的叙述语言完全不同, 充满了散文化的特点。
评价感悟
精华摘录
▪ 生活真就是一出戏,太荒诞也太讽刺,而我们在最讽刺中 已经不难过,不悲伤,不愤怒,除了苦笑,也就只有继续生活。
呼兰河传》阅读交流课

呼兰河传》阅读交流课呼兰河传》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
2.理解作品中诗化的语言,感受充满童趣的景物描写和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3.体验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曹植的《洛神赋》,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传情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这位女子是晋朝著名诗人曹植笔下的“洛神”。
然后介绍《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被鲁迅称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洛神,让学生走近萧红,了解她的心灵写真。
二、亲近文字一)《呼兰河传》的光环1.学生小组讨论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一部叙事诗”:文中记叙了萧红童年的事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文中的语言像诗一样美,没有贯穿全文的情节,作者的文笔自由,像是在作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呼兰河城是一座灰色的城市,周围是一片广阔的大平原。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城是一个相当闭塞、相当落后的地方,但小城里的生活却丰富多彩。
一串凄婉的歌谣”:如果用音乐来诠释《呼兰河传》,那音符是凄婉的。
小结: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呼兰河传》是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和一串凄婉的歌谣。
学生也了解到呼兰河城是一个相当闭塞、相当落后的地方,但小城里的生活却丰富多彩。
以上是修正后的文章。
2、学生描述团圆媳妇的变化。
团圆媳妇让我感到心痛,她一开始是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但在婚后却被丈夫和婆婆虐待,最后变得憔悴、昏睡不醒。
她的变化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上对妇女的不公和虐待。
关于《呼兰河传》的评价,萧红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
整篇小说流畅自然,读起来像是作者在向我们讲述她美丽的家乡,虽然充满了凄婉和忧郁,但仍然美丽动人。
此外,小说语言运用上别具一格,让读者感受到一条悠悠的小河缓缓流淌,时而溅起几朵机智幽默的浪花,充满了智慧和生命力。
在人物素描方面,《呼兰河传》塑造了一群悲哀落寞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和生活让人深感同情和心痛。
呼兰河传读书分享会发言稿

呼兰河传读书分享会发言稿《呼兰河传读书分享会发言稿》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呼兰河传》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吧。
我记得刚开始读《呼兰河传》的时候,并没有抱特别大的期待,只是听说这是一本描写呼兰河小城的经典之作。
但是,读着读着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了。
特别想说的是萧红描写的呼兰河小城的那种平凡而又独特的生活。
比如说呼兰河人的“看客”心态。
有扎彩铺,那些纸扎的人和物件做得栩栩如生,但它们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丧葬。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也会围观一些事情,却只是冷漠地看着,就像呼兰河人看着生死轮回一样,却并没有真正去关心背后的人的情感与疾苦。
我觉得萧红笔下的祖父也是特别鲜活的一个形象。
我的体会是祖父就像呼兰河小城里的一抹暖阳,照亮了萧红童年那片天空。
我记得有一次书中写到祖父带萧红在菜园子里玩耍的情景,那场景充满了祖孙间的温情和童趣。
祖父浇水,萧红拿着水瓢也跟着乱浇,祖父却从不责备她。
这种祖孙间毫无隔阂的感情真的很让人羡慕。
从这我能感受到家庭亲情的力量,也让我回想自己小时候与长辈相处的一些场景,似乎在那个时候,长辈的爱就是那么无条件的包容。
而呼兰河小城人们的迷信与愚昧也令我印象深刻。
呼兰河人的“跳大神”,人们相信生病是因为鬼上身之类荒诞的原因,于是通过跳大神来治病。
这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特定年代人们认知上的局限。
从这里也可以延伸到我们现在,虽然科学知识普及很广,但仍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残余,这就提醒我们需要不断地传播科学知识,打破愚昧无知。
对了还想提一下,这本书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平实却又很有感染力。
萧红并没有使用那些华丽的辞藻,只是用简洁的文字就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就像萧红小时候看的火烧云,那些描写让人感同身受,我感觉自己就像身处呼兰河的天空下,看着那变化万千的火烧云。
总的来说,读《呼兰河传》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时光旅行,走进了那个特别的呼兰河小城,见识了那里的人和事,从中也能看到人性、社会和历史的多面性。
呼兰河传读后感交流活动方案

呼兰河传读后感交流活动方案Title: "Reflections on the Reading of the Tale of the Hulan River: A Proposal for an Exchange Event"Hello everyone, as we gather today, I am excited to share with you my thoughts on the profound tale of the Hulan River.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深刻感受。
This literary masterpiece, penned by the renowned writer Xiao Hong, is not just a narrative of a river and its surroundings, but a vivid portrayal of a bygone era and its people.这部文学巨著由著名作家萧红所著,它不仅仅是对一条河流及其周边环境的叙述,更是对一个逝去时代及其人民的生动描绘。
Reading the Tale of the Hulan River,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author's keen observation of the daily lives of the common people and her heartfelt portrayal of their joys and sorrows.在阅读《呼兰河传》时,我被作者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其喜怒哀乐的真挚描绘深深打动。
The river, a symbol of both life and change, flows through the pages, mirror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characters' lives.河流作为生命与变迁的象征,贯穿全书,映照出人物生活的起起伏伏。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PPT

我们只感到这是作者的信笔写去,自然而洒脱,毫 不娇柔,毫不矫饰,决没有因为它不像小说,感到斋 要一个完整的情节和中心的人物.当我们看到后几章 的漏粉的一群的生活,贫苦却还苦中作乐,直感到一 种凄凉和悲哀。及至小团圆媳妇被折磨死,周围邻居 的评头品足,又使你既为他们的愚昧狠毒而痛恨,也 为他们被毒害不觉悟而痛心。直至最后作者写到王大 姑娘同磨官冯歪嘴子的爱情,他们居然冲破封建樊篱, 在穷苦、诽谤、中伤中生活得恩爱、兴旺,才透出一 口气。不禁为他们的勇敢,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而赞 叹。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 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 乡.尽管凄婉,尽管忧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 茅盾所言,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
《呼兰河传》读书会主旨汇报

《呼兰河传》读书会主旨汇报
近日,我们举行了一场以《呼兰河传》为主题的读书会。
在会上,我们深入探讨了这本书所传递的主旨。
首先,这本书以呼兰河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东北平原上马蜂窝一样的村庄,以及村民们的生活。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贫瘠而坚韧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不仅要面临自然环境的考验,还要面对人性的考验。
在生活的压力下,人们常常互相欺骗,不择手段地争夺生存的资源。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坚守自己的信仰,守护着自己的灵魂。
其次,这本书所传达的主旨是关于爱与家庭的。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爱与家庭的故事。
比如,明珠为了保护家庭不惜放弃自己的幸福;阿文在寻找亲情的道路上历经磨难,最终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家中最珍贵的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是亲情和爱。
最后,这本书所传达的主旨是关于希望的。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压力和困难,但也看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生活的希望。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他们也不放弃希望,在生活中寻找着一线光明。
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和鼓舞。
综上所述,这本书所传达的主旨包括对生活的信仰与坚守、家庭的珍贵、以及希望的力量。
通过这场读书会,我们深入探讨了这些主旨,并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 1 -。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

萧红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幸,这种经历也反映在她的作品中,使 得她的作品具有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独立思考与坚定信仰
萧红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信仰,这种精神值得 我们学习和借鉴。
THANKS
人物关系分析
萧红与祖父
亲密无间的祖孙关系,祖父对萧红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萧红与团圆媳妇
虽然两人命运截然不同,但团圆媳妇的遭遇引发了萧红对封建社 会的深刻反思。
团圆媳妇与其他村民
村民对团圆媳妇的歧视和虐待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理描写
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 复杂性和多面性。
03 人物形象分析
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萧红
聪明、敏感,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渴望。她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对自 由和爱情的追求,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苦和挫折。
祖父
慈祥、宽厚,是萧红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他的人物形象体现了 亲情和温暖,为萧红提供了避风的港湾。
团圆媳妇
年轻、活泼,但命运多舛。她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 压迫和束缚。
对比手法
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突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 命运差异。
语言描写
通过人物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身份特 征。
04 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
简洁明快
01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用词简练,却能准确表达人物
内心世界。
生动形象
02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小说以呼兰河小城为背景,通过描绘小城中人们的生活琐事和风俗习惯,展现了 封建社会对人的束缚和压迫,以及人性的复杂和悲凉。
作品评价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 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萧红的童年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里面 有萧红童年生活的写照。那从文章中,你可以看出 童年的萧红有什么特点吗?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精彩句段分享
童年生活片段分享
萧红喜欢绘画和文学,所以她的文章就像画儿 一样生动形象。茅盾也曾说《呼兰河传》是一幅多 彩的风土画。这都是因为萧红的描写很有特色。在 你们的读书笔记中,好多同学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 下面请同学们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和大家分 享。
(传:生平事迹或历史故事。)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解读人物形象
这段时间,萧红把我们带进了古老昏黄的 历史画卷,我们看到了她的童年和她的故乡。 书读完了,能够在我们脑海中久久萦绕的, 或是挥之不去的,有谁呢?他给你留下了什 么样的印象?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和他有 关的故事
(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祖父)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下期约会《汤姆 苏亚历险记》
期待你们的精彩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呼兰河传》
mmmm小学mmmm班读书交流会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同学们,我们用了两周的时间读 完了《呼兰河传》。每看完一本书,心 中难免会有些感想,或高兴,或忧伤, 总想找人说说。现在我们就举办一次读 书交流会,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感想说出 来,一吐为快吧。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Fra bibliotek理解书名 齐读书名,你理解它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