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部分名师课件 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课件-专业文档资料-专业PPT文档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课件-专业文档资料-专业PPT文档
(1)指出“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 (1分)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材料一: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 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 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 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2)列举其在现代政治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 的成就。(2分)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治 辛亥革命 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
立;《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辛亥革命的历史
意义。
必修一·政治 考点理解
1、材料一:…日本臣民在中国内地购买工货件,
…将进口商货运往内地之物…勿庸输纳税钞派征
一切旅费…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
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
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马关条约》
40.6%
(1)1895-1913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 有哪些?(3分)
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资本总额增加。
材料二:下列1912—1922年我国民族工业中 的纺织业年增长表
(2)出现这一变 化的原因有哪些? (4分) 辛亥革命扫除障碍; 民国政府鼓励实业;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谢谢聆听
23、(1)物质生活和社 会习俗的变迁(2)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3)
大众传媒的发展
必修二·经济 考点理解
3、材料一:下表是1872—1894年和1895—
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资本统计资料(单
位:10万元)
商办
厂数
资本
占比
1872—1894 53
47
9.6%
1895—1913 463
908
-----引自刘芫、朱汉国 《 历史学习精要 》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世界近代史通史概讲(共21张PPT)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世界近代史通史概讲(共21张PPT)

(2)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 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人 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现代化得到发展。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 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已经 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3)工业革命后,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 贸易的自由资本主义兴起;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家提 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 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4. 分期: (1)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4~16世纪。 (2)工场手工业时期:17~18世纪。 (3)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4)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后期~1917年。
一、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世界
(14~18世纪)
[史实要点]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选修
14~18 世纪
英美率先确立 民主政治制度 ;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权
2. 工场手工业阶段 时间:17~18世纪中期。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封建社 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开启了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 时期。 分类描述:(1)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 期;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联系越来 越紧密;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2)资产阶级代议制 在英、美、法等国确立并完善(法制化、民主化趋势增强), 但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还不能战胜封建主义,世界各 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3)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 得突破,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理性主义精神得到传播,封建主义(王权、教权)受到进一 步冲击。(4)世界日益走向整体。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现代历史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现代历史课件
1、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2、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3、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4、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三、四条线索: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战胜封建主义,形成世界体系。 2、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3、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侵略或反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4、国际关系。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6世纪—17世纪初) 引言分析: 一、何为“中世纪”?西欧“中世纪”有什么特点? 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 政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政治统治; 文化:教会神学对文化的绝对控制。
二、把握近代社会到来的主要特征:
16世纪前后,世界进入由古代到近代的转型期,即由封 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应在掌握这一时期重大 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四、三个阶段: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 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手工工场时代——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 16世纪——19世纪初) 第二阶段:蒸汽机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洪亦蔚
高二文科班历史学习的几点常规要求 一、课前:预习 二、课堂:听讲 三、课后:作业\复习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年) 一、时限及特点: :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前,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 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二、近代主要矛盾: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 长廊中为自己寻找一个心灵的栖居地,又何 尝不是一件乐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攻略专题总结课件专题总结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32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攻略专题总结课件专题总结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32张PPT)

慢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
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
提示:(1)发展特点: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18世纪中期到 20世纪初期(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迅速;20世纪30年代达到
较高水平,此后较为平稳发展。主要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 的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或工业 化进程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 (2)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城市化起步晚; 工农业生产水平低(或工业化程度不高,或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地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措施:对原有城市进行彻底改 造;改变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类型。 (3)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为工业发展创造 有利的条件,推动经济发展。但城市化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 阶段相适应。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 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
(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 国家进一步对外扩张,争 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 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 国际 步形成 关系 (2)资本主义各国加紧殖民 扩张,到20世纪初将世界 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最终形成
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 放,被迫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从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成为资本主义 世界殖民体系的一部分
(1)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 初,农民战争从高潮到失 败;中外反动势力从对抗 到相互勾结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掀 起反帝爱国运动;民族资 产阶级产生并于19世纪末 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了戊 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1)英、法、美等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 成工业革命,资本主 义经济飞速发展;英 国成为“世界工厂”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 经济 生,人类进入电气时 代;垄断组织产生发 展,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过渡到垄断资本主 义;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世界史二(世界近代史上) (共25张PPT)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世界史二(世界近代史上) (共25张PPT)

思想上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冲击欧洲封建 教会,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将人文主义思想带入寻常百姓家。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14——17世纪中期)
一、经济: (一)新航路开辟:原因与条件、过程、影响(对欧洲、世界)
文明的链接—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及条件
客观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根源)
链接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 义萌芽的成长 (需要资本原始积累)
加强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2、政治:
加速了西欧的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兴起
3、思想文化:
证实地圆学说,冲击封建神学,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4、国际关系
推动西欧殖民扩张,开始征服东方的历程; 打破世界相对隔绝状态,使世界由相对分散开始走向整体
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人文主义 (humanism) 指导 思想
以神为中心 神权束缚 来世/禁欲 蒙昧主义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 逐步形成 借 助
尘世服从天国 君权服从教权 哲学服从神学 理性服从信仰
丰厚的古典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
主 张
V S
以人为中心 人权自由 现世/幸福 科学和理性
主 张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价格革命
内容
贵金属涌入西欧 金属货币贬值
影响
社会分化 封建地主衰落 资产阶级暴利
商品价格上升
劳动人民更加贫困
(转化为自由劳动力)
加速了社会分化 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经济:
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迅速发 展;

2020届江苏高考二轮复习之近代世界课件(共18张PPT)

2020届江苏高考二轮复习之近代世界课件(共18张PPT)

1787年美国宪法 (1)稳定性:历时200多年依然是美国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具有相对的稳定 (2)典范性:对其他国家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起示范作用,如
性和典范性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思维提升
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自然经济不 断解体,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 推动近代化进程。
●自由贸易或贸易保护主义都服务于国家利益 近代以来,英美等西方大国不断改变贸易政策。工业革命前,英国实行贸易
保护,与荷兰等国竞争,一工时利用世界工厂地位抢占国际市场,强推自由贸易 政策。二工后实力下降,又反思贸易自由。
典例训练
例4 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50年代时,“自由贸易已成为(英国)一则适 合社会状况和经济政策并由政府确认的不可动摇的信条”;英国走向自由贸
易的历程与其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是基本一致的。这表明英国( B )
A.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依据实力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C.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D.迈出世界一体化进程关键一步
考点五 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思想:从神学迷信到科学理性
思维提升
【要点1】近代西多方样性资原产因:阶各级国国代情不议同制;政的治统经济一发性展状和态多不同样;走性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
英国 和平性;渐进性;(君创新主性立宪制)
背景
光荣革命
美国 (民主共和制)
独立战争 邦联制的危机
法国 (民主共和制)
失【衡性要:点资本2】主义资世界本市主场由义列世强主界导市, 场的发展线索
殖民地半殖民地沦为原料产地、商品市 场和资本输出地,国家之间不平等。
全球化: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 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 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总结 世界史课件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总结 世界史课件

4.民主实质 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是这一实质却被资产阶级 民主种种虚伪的表现所掩盖。这是因为: (1)在观念的表达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被赋予了普遍性的形式。资 产阶级虚伪地宣称自己的利益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 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思想。资产阶级在思 想表达上的这种标榜,在一定时期内能得到某种程度的认同,这是因 为:
发展;工厂制度成为普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体化进程;知识经
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最终形成
济出现
三、世界大国史线索 1.英国史 (1)前工业革命时代——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基础 ①政治:民族国家形成,封建王权加强,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亨 利八世宗教改革,权力中心从教皇转移到国王。1640—1688年的资产阶 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1688年“光荣革命”,权力中心从 国王转移到议会。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 立。
2.城邦意识 所谓城邦意识就是指古希腊城邦公民以维护城邦利益为最高利益追 求的意识。古希腊人认为城邦是一种最好的国家状态,如果城邦独立就 可以保证他们的各种权利和权益,相反,则会威胁到他们每个人的权利 和权益。古希腊人的城邦意识是建立在对自己权利的最大维护上。
3.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认识到自己是城邦的主人,因而积极参加各种政 治活动,以实现作为城邦主人翁的心理状态。因此,公民意识就是城邦 意识,即主人翁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城邦和公民是密不可分的,公民 为了城邦而存在。 4.自然法精神 自然法的精神主要包含公平、理性、人权。古罗马法律之所以如此 广泛传播,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与古罗马法律中的自然法精神分不开 的。自然法的精神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罗马社会的进步。

高三历史复习课件: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共16张PPT)

高三历史复习课件: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共16张PPT)

04 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社会 主义革命前) (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时期 核心内容:新兴工业不断涌现,垄断资本主义到来,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出现不平衡。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大企业时代到来,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过度(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②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社会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蓬 勃发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第一 国际(1864-1871年)、巴黎公社(1871年)); ③西方殖民主义第二次扩张高潮,东方从属于西方。
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年)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随后法美相继 完成,德意志、俄、日等国也陆续开始),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世界近代史 (14世纪-1917年)
01 资本主义的兴起萌芽时代 14世纪--16世纪初:向工业文明迈进 核心内容:人的解放,世界的解放
总体特征:“人”和“世界”的被发现 ,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 (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经济: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欧洲出现 (意大利)。开辟新航路(1500年前后)和殖民掠夺扩 张,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并开始出现世界市场雏形,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德:迅速。英法:缓慢。日俄: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产生垄断(组织),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思想: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爱迪生与电的应用,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20 世纪初)); 文学艺术:新的成就(印象派绘画与音乐(德);现代主义、电 影和电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法七年战争
结果 西班牙失败丧失海上实力,英国 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 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 权 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 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18C中期,日不落帝国)
Hale Waihona Puke 备注由《航海条 例》引起
二、17世纪——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具体考点梳理】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 萌芽阶段
【具体考点梳理】
(2)新航路的开辟(1487、1492、1498、1519年) ①新航路的开辟
a、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传播天主教 b、过程:
航海家 迪亚士 哥伦布
国籍 时间 葡萄牙 1492 意大利 1492
资助国 葡萄牙 西班牙
到达地点 发现好望角 发现新大陆
【概念阐释】近代史与近代化
3、按近代化经营模式,资本主义发展一般可分为自由竞 争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两个阶段。在此之前的内 容,很显然应该属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
【概念阐释】 世界近代史的构成
1、 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2、具体阶段: (1)公元14世纪——16世纪
【具体考点梳理】
(1)启蒙运动(17-18世纪) ②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启蒙运动则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 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 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为彻 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史论共享)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 萌芽阶段
【具体考点梳理】
(1)文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 ①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人物
主要作品
特点
但丁
《神曲》 分三部分,率先对教会的丑 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薄伽丘 彼特拉克
《十日谈》 《歌集》
10天100个故事,抨击封建 道德,宣传人类平等,主张 发展个性。
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 萌芽阶段
【经典题示例】
(2007年山东)1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
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
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
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该材
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是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 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 和平等;号召人们用理性的力量构建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
二、17世纪——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具体考点梳理】
(1)启蒙运动(17-18世纪)
③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A、破除了人民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B、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的尊重: C、自由和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D、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动员: E、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英属北美〉 F、对亚洲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和中国〉
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 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 (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贸易数量和种类增加,世界市 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
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 萌芽阶段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1498 葡萄牙 到达印度 麦哲伦 葡萄牙 1519--1522 西班牙 完成环球航行
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 萌芽阶段
新航路的开辟图
美洲
印度
麦哲伦海峡
好望角
【具体考点梳理】
(2)新航路的开辟(1487、1492、1498、1519年) ②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
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 萌芽阶段
【经典题示例】
27.(16分) (1)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2)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 进一步禁锢了思想。 (3)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 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4)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 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 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一阶段
时间:公元14世纪——16世纪 萌芽阶段
核心内容:人的解放,世界的解放
【阶段考点纲要】
(1)文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
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新航路的开辟(1487、1492、1498、1519年)
二、17世纪——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具体考点梳理】
(3)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特点;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 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二、17世纪——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具体考点梳理】
【具体考点梳理】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①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二、17世纪——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具体考点梳理】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①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国别 荷兰 英国
扩张方式
扩张简况
北美
亚洲
组建商业垄断 公司,垄断航 海
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 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5)华盛顿、拿破仑和牛顿
二、17世纪——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具体考点梳理】 (1)启蒙运动(17-18世纪)
①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的法律不 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 萌芽阶段
【经典题示例】
27.(16分) 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
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 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 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 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是资本主义贪婪性的早期表现之一。 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 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 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史论共享)
二、17世纪——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经典题示例】
(经济)
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政治)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思想与政治)
5.近代世界的科学技术
(文化:科技)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化:文学艺术)
【概念阐释】世界近代史选考内容:一级考点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 2、明治维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华盛顿和拿破仑 2、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3、杰出的科学家:牛顿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分)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 分) (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 有什么共同之处?(4 分)
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689年、1787年)
《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异同。
(4)经典力学(17世纪初、1687年)
(2007年广东)18.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 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 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 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 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卢梭: 倡导“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人类不平等 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伏尔泰: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提倡天赋人权;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康德: 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言论自由是人类 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法律应该保护个人的权利,但是 对自由和平等又作了许多限制。 二、17世纪——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集体备课:世界近代史部分
理解 落实 增效
【概念阐释】近代史与近代化
1、近代史:以社会形态演变为依据划分历史阶段的传统方法, 一般分为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近代史是指:公元 14世纪——1917年,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 统治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