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研究进展_1
重金属对微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重金属对微生物毒性效应研究姓名学号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2010年5月15日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1.前言 (1)1.1 重金属对微生物毒性研究现状 (1)1.2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简介 (4)2.1 大肠杆菌的简介 (4)2.2 荧光假单胞菌的简介 (4)2.3 枯草芽孢杆菌的简介 (5)3.汞,铬,镉,铅对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毒性的实验研究 (7)3.1 细菌在重金属污染下存活数量 (7)3.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7)3.1.2 实验步骤 (7)3.1.3 结果与分析 (7)3.2 细菌在受到重金属污染后在细胞水平上的研究 (9)3.2.1实验材料和仪器 (9)3.2.2 实验步骤 (9)3.2.3 结果与分析 (10)3.3 单细胞凝胶实验 (12)3.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2)3.3.2 实验步骤 (12)3.3.3 结果与分析 (13)4.微生物和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应用范围及发展前景 (15)4.1 微生物和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应用范围 (15)4.1.1 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学评价 (15)4.1.2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5)4.2 重金属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发展前景....................16 谢辞 (17)参考文献 (18)摘要微生物不仅种类繁多,数量极大,分布广泛,而且具有繁殖迅速,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因而成为人类最宝贵、最具开发潜力的资源库之一。
作为分解者,微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天然环境卫士”的作用。
众所周知,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并且对它们有毒害作用,本次实验是以四种常见的重金属离子+2H g、+6Cd、+2P b对大肠杆菌、荧光假单Cr、+2胞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细菌生长过程的毒性研究。
微生物对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

微生物对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大挑战。
重金属离子的长期暴露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传统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因此,微生物逐渐成为研究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热点。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和多样性使其具备独特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重金属离子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微生物通过表面羟基、羧基、巯基等官能团结合重金属离子,发生吸附作用。
多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在去除重金属离子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
例如,某些藻类可通过胞内蛋白质结合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或胞内沉积物。
此外,细菌表面的菌丝和孢子也可以结合重金属离子,实现有效去除。
二、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还原作用一些微生物通过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其相对不活跃的形态,从而实现去除作用。
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重金属离子为电子受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其还原为金属或硫化物。
举例来说,硫酸盐还原菌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效果。
三、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浸取作用微生物通过分泌有机酸、胞外聚合物等物质,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浸取。
这些有机分子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难溶的沉淀,实现去除。
某些真菌能够分泌酸性聚合物如蛋白胨和胞外聚合物,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从而使其沉淀。
四、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转化作用微生物能够通过代谢过程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相对稳定或难溶的形态,实现去除作用。
某些细菌具有还原能力,可以将溶解态的重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淀。
此外,微生物还能通过酸化作用将重金属盐转化为难溶的沉淀物,增强去除效果。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重金属离子去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多样的去除机制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然而,微生物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效率和应用范围仍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微生物种类和环境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索微生物与其他治理技术的结合,以提高治理效率和降低成本,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二、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重金属进 入人体内并在器官中累积,轻则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重则导致贫 血、神经受损、器官衰竭等。长期接触低浓度的重金属还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不 良影响。
2、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植物在吸收水分和养分过程 中会富集重金属,导致生长受阻、生物量下降。此外,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传 递给动物,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重金属污染还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导致水 质恶化,严重时可能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三、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220万吨重金属进 入土壤,其中工业排放是主要来源之一。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也相当严重。 由于长期的工业活动和农业施用化学肥料,一些地区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其中,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最为突出。
1、物理修复方法
1、物理修复方法
物理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客土法、换土法和深耕翻土法等。客土法是将未受污 染的土壤覆盖在受污染的土壤表面,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换土法则是 将污染土壤层清除,用未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替代。深耕翻土法是通过翻耕土壤, 使表层和深层土壤混合,降低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
2、化学修复方法
四、结论与展望
四、结论与展望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为了 应对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目前,物理、化 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 挑战。
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引言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技术的原理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技术是一种生物修复技术,其原理是将植物和固氮菌共同利用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修复。
固氮菌是一类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形式的微生物,通过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共同生长并利用土壤中的养分。
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时,植物可以通过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将其积累在地上部分,并将部分重金属通过根分泌物排出体外或沉积在根系周围,同时利用固氮菌将土壤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形式,促进植物生长,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二、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技术的适用性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技术适用于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并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有着广泛的适应性。
植物的选择是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技术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较好的植物具有较强的耐重金属性和较高的寿命,如铜钱草、石蒜等。
固氮菌的选择也是影响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固氮菌菌株对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促生作用和固氮效果。
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技术的适用性较强,但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污染情况进行合理的植物和固氮菌选择。
三、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技术的优势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技术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许多优势。
该技术是一种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避免了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中对土壤进行挖掘和替换的方式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在修复过程中,植物的生长能力和固氮菌的促生固氮作用可以促进土壤的自然修复过程,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综合性能。
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技术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植物和固氮菌菌株,因此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出较好的修复效果。
微生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微生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研究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许多废水和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它们会进入土壤并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展。
然而,微生物在土壤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转化和去除,从而减轻土壤污染的程度。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并介绍其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一、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转化作用微生物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络合物或不溶性沉淀物,从而减少其毒性和迁移性。
一些微生物具有还原、氧化、沉淀和吸附等特性,可以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
举例来说,硫酸还原菌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淀物,硫醇基功能化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硫醇将重金属离子络合成沉淀物。
这些微生物的作用有助于将重金属离子固定在土壤中,减少其对生物体的毒性影响。
二、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去除作用微生物可通过吸附、螯合、沉淀和矿化等途径将重金属离子从土壤中去除。
一些细菌和真菌可以通过草酸、胞外多糖和胞内蛋白质等物质与重金属离子螯合,从而减少其毒性。
此外,微生物还可通过沉淀作用使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进而进行去除。
一些微生物还具有矿化功能,可以将重金属转化为无毒的无机形态,从而完全去除其对环境的污染。
三、微生物的应用前景由于微生物在土壤中处理重金属污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其应用前景广泛。
一方面,微生物修复可以在原地进行,不需要对土壤进行大规模开挖和运输,因此具有较低的成本和环境风险。
另一方面,微生物修复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能够保持土壤的水、肥结构,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此外,微生物修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和不同程度的污染,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然而,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不同微生物对不同重金属的转化和去除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重金属污染物选择适宜的微生物种类。
其次,微生物修复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环境条件,无法实现即时修复。
重金属对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重金属对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贺前锋李鹏祥黄放刘代欢易凤姣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22期[摘要]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有些重金属元素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对其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
但重金属含量超过一定阈值时将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过量或非必需重金属元素可取代结合位点的必需元素,与配位基团反应,导致核酸、蛋白质构象改变,干扰氧化磷酸化及渗透压的平衡,产生毒害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重金属;生理毒害中图分类号:S15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14-01在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生理代谢会产生各种变化以响应重金属的胁迫,这些信息可用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评价,可为环境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本文主要从重金属对生理毒害影响、微生物解毒机制及外界环境因素对重金属危害微生物毒性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1.微生物对重金属毒害的解毒机制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害主要表现在对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的种类和群类结构和对微生物细胞形貌结构的影响。
与此相应,微生物对重金属也有不同的解毒机制。
主要是通过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基因调控合成特异性表达蛋白质、合成小分子有机酸及形成难溶性无机物,并在不同部位形成能与重金属结合的产物来实现的。
1.1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重金属对微生物的细胞膜的破坏不仅是简单的机械损伤,而且对细胞酶系的改变与物质合成位点也有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微生物原生质膜的组分与通透性改变。
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性与微生物细胞膜脂肪酸组成显著性相关,不饱和脂肪酸的增加与通透性的改变并不是对金属运输的适应,而是菌体对重金属造成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的适应与抗性。
1.2 合成特异性表达蛋白质在重金属胁迫下,微生物可通过基因调控,合成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参与促进重金属离子外排或络合,降低重金属的毒害。
廖国建等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研究铬(Ⅵ)对粟酒裂殖酵母在蛋白质水平上的毒害作用。
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具有毒性和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金属元素。
由于重金属在生产生活中过度使用,一些行业排放不当,如小型冶炼厂、废旧电器制造以及养殖等行业,导致重金属含量越来越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污染是其中之一。
而土壤污染除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外,还会直接影响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威胁,因而引起科研人员的关注。
一、重金属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繁殖、分解有机物等活动参与到了很多土壤生物过程中,同时,它们对环境的污染值得深入研究。
重金属这类毒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种方式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首先,重金属元素对细胞生长和功能的直接影响在于造成基因突变、活性酶抑制和蛋白质损伤等,会使微生物代谢能力和活性降低。
例如,铅元素的毒性作用表现为抑制DNA复制和发生突变;镉元素主要导致蛋白质泡沫经历变性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硫酸盐还原菌影响较大。
其次,重金属元素影响与土壤微生物协同作用的反应机制有两种方式,一是贡献合将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导致微生物对需要互补代谢产物的生物过程的执化降低。
二是影响微生物膜的渗透性和电能势,尤其是大气环境重金属降低每个微生物膜中的负离子外部浓度,放大空心的渗透性障碍物,从而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三是重金属元素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和群落结构,对土壤养分循环、有机物质分解、氮循环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影响。
二、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植物长在土壤里,重金属元素的污染会对植物生长、发展、生理代谢和产量造成影响。
植物纤维素合成受累时,导致了植物叶片的水分耗损,造成植物的营养缺乏和腐烂。
此外,重金属元素损害植物根系结构,导致植物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阻碍营养元素和水的正常上升运输,影响植物叶片生长;还会促使病毒、病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对植物的危害更加严重。
在重金属元素影响下,植物产生了机体解毒酶,来分解和抵抗重金属的危害。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微生物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化 为 另-  ̄形 态 ,从 甲地迁 移 到 乙地 ,由高 浓 度变 成 低 浓 - 0 e 度。 时, 同 重金 属 污 染 易通 过 食物 链 而 富 集 , 而 对 人 类健 从
康 产 生重要 影响 。 目前 , 金属 污染 防 治 已成 为 当今 环 境 研 重
土壤 重 金属 污染 是 指 由于 人类 活动 将 重金 属 加入 到 土
壤中 , 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 , 并造成生
态 环境 质量 恶 化 的现 象 。 壤 重金 属 污 染 主要 来 自矿 产 开 土
采 、 水 ( 别是 污灌 ) 固体 废弃 物 ( 泥 、 圾 等 ) 农 药 和 灌 特 、 污 垃 、 肥料 , 以及 大 气沉 降 物 等 。 外 。 通 污 染如 汽 车 废 气 沉降 另 交 也会 使公 路两 侧 土壤 易受铅 的污 染【。 l o l 有报 道认 为 , 国现 有 重金 属污 染耕 地 约 20 0万h , 我 O m2 绝 大部 分未 得 到合 理治 理 。 全 国污 水灌 区调 查 结 果显 示 : 据 我 国 目前污 水灌 区面 积约 1 0万 h 2遭 受 重 金属 污染 的土 4 m, 地 面 积 占污 灌 区 总 面 积 的 6 .% , 中 轻 度 污 染 面 积 占 48 其 4 .%, 度污 染面 积 点 97 严 重污 染 面 积 占 84 并 且 67 中 .%, .%, 以 汞和 镉 的污染 面 积最 大 。 统 计 。 国约 3万 h 以上 土 据 我 m2 地 受汞 的污 染 , 1 h 2 逾 万 m 土地 受镉 的污 染 , 年仅 生 产 镉 每
究 热 点 之 一I。 ” 1 重 金属 污染 现状 1 水 体 受 污 染 现 状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都能吸附和转化 重金属。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积累机理主要表现 在胞外络合作用、胞外沉淀作用以及胞内积累 3 种 形式。微生物可通过带电荷的细胞表面吸附重金属离 子,或通过摄取必要的营养元素主动吸收重金属离 子,将重金属离子富集在细胞表面或内部[22]。微生物 表面结构对重金属的吸附起着重要的作用,微生物细 胞壁和黏液层能直接吸收或吸附重金属。Beveridge[23] 认为,重金属首先被吸附于细菌表面的活性位点上, 这个过程符合化学计量规律,并且形成一个重金属 的“核”,重金属不断在“核”周围累积,直到填满核周 围的空隙为止。
根际土壤是微生物的活跃区域,由于根际微生 物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根系分泌物的数量和种类,从 而促进了根际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谢正苗[20] 报道, 铝超量积累植物如多花野牡丹的体内 pH 值非常 低,可以释放 H+ 到根际土壤,使根际土壤酸化,导致 铝活度增加,引起植物对铝的高量吸收。Ye 等[21] 报 道,Typha latifulia(香蒲)根际的 Fe 和 Mn 氧化物含
据报道,芽孢杆菌属的菌株都有强大的吸附金 属的能力[24]。用地衣芽孢杆菌 R08 吸附 Pb2+,45 min 后吸附量可达 224.8 mg/g[25]。最大螺旋蓝细菌吸附 Cd时,Cd 和干细胞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 43.63 和 37.00 mg/g。用碱提取的极生蓝细菌能够从 Cd 溶液 中吸收超过 90%的 Cd2+,所吸附的金属可占生物体 干重的 18%[26]。
8
广州环境科学
23 卷 2 期
量较非根际明显要多。此外,根际微生物可以通过分 泌有机酸改变根际 pH 值,从而改变重金属在根际 的存在形态和毒性。而土壤中 Pb、Cu、Zn、As 浓度增 大有利于土壤解吸,70%以上的吸附 Cd 可以被解 吸液解吸下来进入土壤溶液,增加 Cd 的活性。
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化 - 还原作用及对重金属的活化作用,改变重金属在 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利于重金属的植物吸收,有利 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吸附固定,有利于重金属 毒性的降低。
1.4 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的生态毒性
土壤重金属浓度增加时就会影响甚至抑制微生 物的生长及代谢活动。某些非生物学功能的重金属, 如 Cd 等在其浓度很低时即有高毒性[14]。Cd 对细胞 具有致突变效应,导致 DNA 链断裂,Cd 可与含羧
基、氨基,特别是含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而使许 多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和破坏,使肾、肝等组织中的酶 系功能受到损害。Pb 可与体内一系列蛋白质、酶和 氨基酸内的功能团相结合,从多方面干扰机体的生 化和生理功能,可造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胞膜的损伤,破坏营养物质 的运输[15]。
度的增加而上升。Chander 等[7]613 研究认为,含高浓 度重金属的土壤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碳更多地作为能 量代谢,以 CO2 的形式释放,而低浓度重金属的土 壤中微生物能更有效地利用有机碳转化为生物量 碳,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的高低影响了微生物的呼 吸及代谢,进而影响了土壤的呼吸作用。张玲和叶正 钱[6]139 研究了铅锌矿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在矿 口处土壤基础呼吸为 33.69 mg(/ kg·d),明显高于其 他地段,在远离矿口 800 m 的地方土壤基础呼吸为 24.57 mg(/ kg·d),明显高于对照的 4.06 mg(/ kg·d), 矿口土壤的土壤基础呼吸和微生物代谢商分别是对 照土壤的 1.6 倍和 2.3 倍。Fliepbach 等[8]1202 也研究认 为,代谢商是评价重金属微生物效应的敏感指标,它 可以反映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微生物 修复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 题,由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且土壤中的重金属具有非降解性及难以清除性。采 用传统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非常困难和昂贵 的[1]。而生物修复法能克服传统方法中的缺点,越来 越受到重视[2]。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有的不仅参与土壤中污染物的循环过程,还可作为 环境载体吸附重金属等污染物[3]。由于微生物对重 金属具有积累和解毒作用的功能,可促进有毒、有害 物质解毒或降低毒性,使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处理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倍受关注。虽然近年来人们已经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微生物学评价及 修复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这些研究都是独 立进行,缺乏相互之间的联系,造成很多结论的不统 一性,对它们的综合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系 统综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微生物学评 价及微生物的修复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和 运用微生物与重金属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特点,对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4]。
Haanstra 和 Doelman[16]研究表明:对 As、Cd、Cr、Cu、 Pb、Ni、Zn 复合污染的土壤,重金属总量达 658.7 mg/kg 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仅为对照(121.0 mg/kg)的 32%, 而当重金属总量为 3 446.6 mg/kg 时,土壤微生物量 只有对照的 22%。另外,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的研 究表明,同样在 As、Cd、Cr、Cu、Pb、Ni、Zn 复合污染 的土壤中,重金属总量达到 658.7 mg/kg 时,细菌和 真菌生物量分别较对照(121.0 mg/kg)下降 29%和 45%,当重金属总量达到 3 446.6 mg/kg 时,分别下 降 81%和 85%[17]。
收稿日期:2007-11-28,修改稿收到日期:2008-01-07
23 卷 2 期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7
物量的影响,当其浓度分别为 30、450、150 滋g/g 时 导致微生物生物量的显著下降。土壤环境因素也影 响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大小。研究表 明,在土壤中加入微量的镉,能使土壤含细菌数目由 4 800×104 减少为 2 000 个/g[10]。以上都说明重金属 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1.2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代表着参与调控土壤中能量 和养分循环以及有机质转化所对应生物量的数量, 而且土壤微生物碳或氮转化速率较快,可以很好地 表征土壤总碳或总氮的动态变化,是比较敏感的生 物学指标[8]1201。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土壤重金属污 染造成微生物生物量发生变化。Khan 等[9]30 研究指 出,Pb 污染矿区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受到严重影 响,靠近矿区附近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明显低于远 离矿区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Fliepbach 等[8]1201 研究 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重金属能刺激微生物生长,可增 加微生物生物量碳,而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则导致土 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明显下降。Khan 等[9]31 采用室 内培养实验,研究了 Cd、Pb 和 Zn 对红壤微生物生
1.3 重金属对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是表征土壤生态系统群落 结构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由于土壤微生物通常都 和土壤粘土矿物质和有机质结合在一起,生理和形 态差异很大,目前对微生物种群进行定量分析还存 在很大困难。而碳素利用法(Biolog)是近年来发展起 来的根据微生物利用碳源引起的指示剂的变化,检 测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先进方法[11]。腾应等[12] 采用 Biolog 法分析矿区侵蚀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多样 性,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污染与对照土壤中有很 大不同:在污染最严重的土样中,Biolog 板的颜色变 化最慢,总体的平均吸光值也最低。随重金属含量的 降低,这些指数都呈上升趋势;同时矿区侵蚀土壤微 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对 照土壤,最低的为 0.997,指数的平均值是对照土壤 的 57.34%。
第 23 卷 第 2 期
6
2008 年 6 月
广州环境科学 GUANGZHOU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23,No.2 Jun.200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王 彬 杨胜翔 徐卫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6)
摘 要 文章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学评价及微生物的修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进展,并对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及毒性
1.1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当土壤受外来重金属污染物污染时,微生物为 了维持生存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而使土壤微生物 的代谢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5]86。微生物的代谢 商(qCO2)是微生物活性反应指标之一,它反 映了 单位生物量的微生物在单位时间里的呼吸作用强 度[6]138。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商通常随着重金属污染程
2.2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氧化 - 还原过程
微生物可通过直接的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改 变重金属的价态,金属价态的改变会影响到金属的 溶解性、移动性以及生态毒性。微生物能氧化土壤中 多种重金属元素,某些自养细菌如硫 - 铁杆菌类 (Thiobacillus ferrobacillus) 能 氧 化 As3+、Cu+ 和 Fe2+ 等,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能使 As3+、Fe2+ 和 Mn2+ 等发生氧化,微生物的氧化作用能使这些重金属元 素的活性降低[7]614。硫还原细菌可通过 2 种途径将硫 酸盐还原成硫化物,一是在呼吸过程中硫酸盐作为电 子受体被还原;另一是在同化过程中利用硫酸盐合成 氨基酸,如胱氨酸和蛋氨酸,再通过脱硫作用使 S2分泌于体外[19]229。S2- 可以和重金属 Cd2+ 形成沉淀,这 一过程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可溶 的汞(Hg2+)在环境中可以被好氧细菌还原为可挥发 的 HgO 并释放到空气中,可使用汞还原菌促使汞 (Hg)还原和挥发,以达到对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 目的。
在国外,现阶段主要集中于利用含某目标重金 属的培养基,诱导具有重金属抗性的吸附菌株,通过 基因工程技术提取抗性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 分析,获取遗传密码。也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吸 附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与土 壤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时会释放出许多代谢产物,如 H2S 及有机物等,这些代谢产物能与重金属发生反 应从而吸附固定重金属。